人教版必修一:10短新闻两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必修一:10短新闻两篇
教学参考
1124 0829
别了,“不列颠尼亚”
教学流程:
一、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有关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长度5分钟左右)。

2.学生回顾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

教师提问:此刻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曾经拥有四大发明,大唐盛世的骄人成绩,但由于晚清政府闭关自守、软弱无能,自从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香港被英国帝国主义割据占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仍然被割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帝国主义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

1997年7月1 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3.课题引入:
怎样去报道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这一篇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并成为入选高中课本的唯一一篇,这是为什么呢?
二、研究本文写作特点,赏析精彩之处: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己分析研究,看一看本篇新闻有何特点,做好旁批。

2.课堂讨论:
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文章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明确:场景一:6月30日下午4:30,末代港督告别港督府,降港督旗帜。

场景二:晚6:15,添马舰东面广场英国举行告别仪式。

场景三:晚7:45,“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场景四:7月1日子夜,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场景五:0:40,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离开。

3.报道重大历史事件,描述现实场景的同时,兼顾历史的回顾,可以增加作品的厚重感。

《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在这方面堪称典范,说说课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两方面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

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入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在写广场告别仪式时,插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

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

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历史跨度极大,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4.文学手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
第一层在写港督府告别仪式中的第三段,加进对港督府历史的追述:“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第二层写广场告别仪式时,第六段加入“156年前一个英国舰长占领港岛,升起英国米字旗”,“今天一个英国士兵在这里降下米字旗”。

这样一来,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

历史的回顾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2)细节描写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广场上灯光渐暗”“‘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等描述性的语言使描述对象生动、形象、可感。

细节的交代,如“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代表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志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将于1997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把事情的因果、始末交代得具体、清楚。

这样一个旷古未有的仪式,可描述的细节很多。

但只从“告别”切入,将目光聚焦于“历史的终结与开始”这一主题,所有的细节均服务于这一主题,不枝不蔓,清清楚楚。

(3)气氛烘托
“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实写,但在这里做交代,对“告别”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至于“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的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则将“新”与“旧”、“撤离”与“交接”、“终结”与“新生”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英国不愧为最有绅士风度的国家,他们把告别仪式搞得绅士味道十足。

港督府的旗帜是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的,这一特定乐曲的选择,英国人煞费苦心。

“日落仪式”的命名以及“日落”时间的选定,都可见到英国皇家的气派与风范——完美的结束与始终如一的矜持、高贵。

“不列颠尼亚”号,这艘以大英帝国国号命名的游轮,在完成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的末代使命后也即将退役。

通讯的正是抓住了这些特点,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烘托了主题。

三、板书设计:
①题目:拟人手法,突出自豪感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

②选材、取材:
独到,别具一格,英方撤离的角度,选择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突出历史意义。

对比突出意义,升——降
③场面描写:
对比
港督旗帜:“日落余音”中降下,另两面升起
日落仪式:“不列颠尼亚”一巨幅紫荆花图案
④语言特点:简洁、明了、生动(拟人)
含义深刻: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四、课内探究
1.从网上挑选三篇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要学生说一说选材的角度。

2.学生抢答发言:你会选择哪一个角度来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
3.教师总结:本文主要最突出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选材的角度较好。

【话题精练】
我们已经习惯于在大街小巷搜寻着香港的味道,习惯于对服务员说“埋单”,跟香港人一起怀想麦兜“椰林海滩”的梦想……曾经神秘的香港浸润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十年一弹指,东方之珠的风采浪漫依然;十人看香港,他们眼中的香港各自精彩———回归时刻的激动、抗击非典的勇气、金融风波的震荡……香港的每一次脉动,都与我们息息相通。

是的,香港不再遥远,她亲切真实、触手可及,她在我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我的香港”。

以“我身边的香港”为话题,谈香港回归十年的感受。

【课外探究】
见证历史,演绎尊严
——解读《别了,“不列颠尼亚”》
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在香港飘扬了150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撤离时的情景。

它以独特的方式把细节勾连在一起,巧妙地把现实场景和历史场景编织在一起,字里行间蕴含着见证历史、演绎尊严的深刻内涵,全篇显得荡气回肠、别具一格。

一、生动的细节勾连
有人说,细节是文学作品和通讯作品里的专用道具,在强调精短的消息作品里派不上用场。

仔细研读本文,你就会发现细节在消息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是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中,既不能讽刺英方撤离的情况,又要见证殖民统治历史结束的象征意义,演绎祖国国家尊严,细节勾连的作用功不可没。

例如,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之一彭定康在“30日下午”这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在蒙蒙细雨中”,作为“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两个细节把英国对香港的管治已到了“日落余音”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纤毫毕现地见证了这一微妙的历史时刻,在含蓄的细节勾连中包含了很多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再如“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景”,这一细节的点染,进一步烘托出英国在香港的“日落”。

之后便有了“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正是有了这些生动的细节,突出了见证历史、演绎尊严的主题,反映了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走向富强的豪情,使报道的思想内涵更为深刻。

二、巧妙的场景编织
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
的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

不仅如此,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巧妙地编织了与香港回归相对应的一些历史背景,从而使读者从场景的气氛中感受到深刻的历史内涵,演绎出一曲荡气回肠的祖国赞歌。

例如,第一个场景写到下午4时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时,回忆了港督府的修建,“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笔锋一转,“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陈迹”二字写尽了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的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的民族尊严、民族自豪。

“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时时警醒国人,而且演绎了今天国家的尊严,彰显了民族的复兴。

又如,最后一个场景写到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时,默默计算“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香港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整整156年5个月零4天!这是一段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漫长的历史,字里行间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叹。

一句“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没有讽刺,没有痛骂,也没有欢呼,我们却可以在看似平实的言语中感受到反思历史时心潮的起伏。

总之,《别了,“不列颠尼亚”》用灵活的笔法,深沉的感情,丰厚的内
涵,记录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为我们上了一堂形象而深刻的历史课:落后就要挨打!
【延伸阅读】
香港十年的变与不变
今年是香港回归中国十周年。

回归前不少人对“一国两制”充满疑虑,西方媒体更预言“香港将要死亡”。

当时,外界最担心的就是香港会“变”。

但十年后的今天,香港原有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仅没有变,反而经济比过去更繁荣,社会更和谐,法制更健全。

十年来,香港在变与不变之中不断发展,迈向新的台阶。

“变与不变”,或者是观察香港十年的重要角度。

几个中心地位没变
在经济领域,香港的不变首先表现在她的几个“国际中心”的地位上。

上世纪70年代,香港成为亚洲地区出现最早的国际金融中心。

今天,香港已与英国伦敦和美国纽约并列为世界三大金融中心。

根据伦敦今年3月公布的环球金融中心指数,香港在金融中心竞争力方面的排名是世界第三,并被视为未来真正的重量级金融城市。

到2006年年底,全球100家最大的银行中,有70多家在香港营业。

今天,漫步在香港岛繁华的大街上,街道两旁最多的不是商场、超市,也不是店铺、酒家,而是鳞次栉比的银行。

多年来,香港一直流行一个说法,叫“银行多于米铺”。

这可以说是今天香港金融业高度发达的最鲜明写照。

今天的香港,依然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贸易中心。

现在,香港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总额已接近本地生产总值的四倍。

近几年,香港的对外贸易发展畅旺。

整体货物贸易出口连续4年获得两位数的增幅。

人们常说,香港具备“三优四通”的优势。

“三优”是指优越的地理位置、健全的制度和简单的低税制。

“四通”是指信息、人才、资金和货物自由流通。

这些优势在回归十年来依然发挥重要作用,使得香港继续保持着亚太地区的地区总部中心地位,不少跨国企业都选择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以统筹和集中管理区内业务。

香港还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

每天,有几十条国际海上航线从这里穿插运行,通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座港口。

约70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小型港口为香港提供喂给服务。

不变的香港对大陆更有利
当年,西方最担心香港变化的领域是政治领域。

担心香港会被内地同化,担心两制会变成一制。

但十年来“一国两制”的实践证明,香港的“不变”依旧是大陆庄重的承诺,不变的香港对内地更加有利。

十年来,在基本法的保障下,香港的政治制度没有出现外界所担心的改变。

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归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香港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等自治权力。

这些年,连一向挑剔的美国和英国对香港的政治制度也很少做出负面的评价。

今年以来,围绕香港回归十周年,美国和英国政界的一些要人,对香港事务也多有评价。

他们最核心的观点就是,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那些当年关于香港之死的预言应该寿终正寝了。

这种信心更多的来源于他们对香港政治制度未变的信心,来源于大陆没有同化,也不打算同化香港的信心。

回归十年来,香港人没有觉得他们有什么自由被剥夺了,没有觉得媒体受到了什么管制,学术自由受到什么限制。

香港依然是自由之都,香港的民主也按照循序渐进、均衡参与的原则在逐步发展。

那么,香港有没有什么变化呢?其实变化也很多。

但这种变化是发展中的变化,是迈向繁荣的变化,是回归旅途中的变化。

这些变化中,有两个方面最值得提点。

回归之前,香港是漂泊的“游子”;回归之后,香港能真切感受到来自大陆这个强有力靠山的力量。

这大概就是最大的变化。

这个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香港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

人心回归的历程
香港回归以来的十年并不是风平浪静的。

十年间,香港先后遭遇了亚洲金融风暴、禽流感疫情扩散、世界经济衰退、九一一事件、伊拉克战争以及沙斯袭扰等多种风险的冲击,但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区政府的沉着应对下,每一次都成功地化险为夷,并成为香港迈上新台阶的基石。

香港回归以来,内地一直关心、支持着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

当香港十年间面临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时,中央政府总是不断推出各项措施,帮助香港纾困解难。

十年来,内地推出“建立更紧密经贸安排”(CEPA)、个人游、粤港合作、泛珠三角合作、京港与沪港合作、开放人民币业务、推动国企到港上市等一系列措施,支持香港经济复苏,创造了两地互利互惠的双赢局面。

十年回归风雨路,也是一条“人心回归”的道路。

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2006年4月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75%的香港人表示会以身为中国人为荣;62%表示会以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荣;65%的人认为因为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中国人才可以吐气扬眉;76%同意香港人需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同年12月,另一份民意调查显示,有51%的香港人表示满意“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行情况,64%同意“一国两制”是对香港有利的安排,62%同意中央政府有诚意照顾香港利益,66%认为香港和内地有很多共同利益,62%觉得香港人与中央政府有很多共同利益。

这些数据反映了港人对中国、对内地和对中央的态度,与回归初期比较是天壤之别,显示大部分香港人实现了“人心回归”。

近代以来的香港,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经历了动荡的考验,经历过经济的腾飞,也经历过心灵的磨难。

回归十年后的今天,在变与不变之间,香港依然充满荣景、动感、祥和,依然是璀璨耀眼的东方明珠,依然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国际大都会。

来源新加坡联
合早报网
我身边的香港十年
从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香港夜空中高高飘扬的那一刻起,一场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的伟大实践,就在香港这片千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轰轰烈烈地拉开帷幕。

弹指一挥间,十年后的今天,“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保持自由法治、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繁荣稳定的香港正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笔者住在广州没有去过香港,但从自己身边的变化,也一样切实感受到香港十年。

其一,粤港唇齿相依,同声同气,香港回归后,明显感到两地的合作议题和范畴在加强拓宽。

从回归前的工业品生产扩大到基建、规划、物流、科技、环保和食品安全等方面。

笔者所住的附近,由原来的一家港商企业,发展到六家公司和企业。

其二,从2004年1月1日CEPA正式实施后,香港的几百个税目近4000种原产地货物进入内地实行零关税。

几年来,笔者和家人先后在广州北京路的的香港城购买了药品、手表、服装等零关税的香港产品,而且还享受到地道的港式服务,它直接地改变我们广州市民的日常生活。

其三,十年前,香港的大学对我们内地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仅仅是些名词,并无切身关系。

从1998开始香港高校开始委托在内地招生,而且招生名额逐年增加,今年就有8所香港公立高校在内地招生1600人,占招生总人数的10%。

去年一个同事的儿子高分被录取到香港理工大学,园了“国际化”的大学梦。

回归后的香港各高校,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内地学子。

其四,前年夏天,在广州打工的一个同乡(湖南吉首)告诉我,在我原来就读的镇中学来了一位香港女大学生老师,教学生英语,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
都很高兴。

笔者上网查询后得知,这是在实施“香港大学生内地支持教学计划”,目的是组织香港大学生赴内地贫困地区,亲身参与教学工作,以改善受援地区的教育状况。

这在香港回归前是做梦也想不到的,我真为家乡的孩子们赶上好时代而高兴。

在这里我向那些支教的优秀香港大学生道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香港十年
1997年七月一日早上七点,在细雨中,我和我的女儿在深圳皇岗口岸,目送驻港部队开进香港。

整个过程庄严、神圣。

我们心中充满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当时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十年就这么快过去了。

香港的繁荣稳定是有目共睹的。

以前到香港,总觉得东西贵,街市乱,人拥挤。

去的多了,了解多了,熟悉了,竟然越来越喜欢香港了。

喜欢香港是从到香港购物开始的。

近年来,家人、孩子总喜欢到香港购物,我开始是很不感冒的。

孩子和同学在一起,只要是买电器,如手机、MP3、硬盘等,都要到香港去买,我很不理解。

老婆孩子到香港去购物,我是耐着性子陪她们去,陪的次数多了,也开始主动参与购物的过程了,因为我看见她们买好东西,我也想要啊,最近一次到香港购物,回来一算,我买的东西最多,价值最高,陪客成了主买。

以前内地人到了深圳。

总说深圳好,说“深圳和香港差不多”,到香港才发现深圳比香港差远了。

不在一个档次上。

从购物方面讲,香港真是购物的天堂。

在任何一个商场,你都会发现,你在内地商场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数量种类之多,是内地无法相比拟的。

从价格上来讲,也是很合算的。

一次,出地铁就见到一家化妆品商店,进门口就是推销的一种土耳其植物精华沐浴露,一大只,港币12元,比国产沐浴露还便宜!奢侈品和品牌物品都比内地便宜,同样的LV包,深圳买一万多,那里6、7千就能买到。

到了假节日,内地的人成了香港的购物主体,旅游团就是购物团,很多商店都挤满了内地人,像是在抢购一样。

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到香港观光、购物、经商、置业。

越来越多的内地人喜欢上了香港。

其实,现在人民币升值,到香港的费用也不是很贵。

以位于内地中心地带的武汉为例,到深圳的单程机票,折扣最低的时候300多元,一般时候有五、六折的,400-500元。

火车票就更便宜,200多,不到300的硬卧票。

到了深圳后,早上从罗湖火车站过关,步行20多分钟走过罗湖桥,到了香港一侧,就乘九铁(轨道列车),可选择到九龙塘、铜锣湾、旺角等热闹的商业中心,观光、购物。

吃饭就在茶餐厅吃,或者路边的快餐厅吃,比内地贵不了多少。

40元一个人就可以吃得很好了。

如果不住在香港,当天下午就可以乘九铁回罗湖。

现在,在香港人民币很受欢迎,但最好带港币去,这样合算些。

各个城市都有公安局专门设立的办理签证的部门,一般一周就可以办好签证。

希望大家有机会都到香港去看看。

所以从商业和旅游上来看,香港和内地的互动,是香港繁荣的一个主要因素。

我希望香港越来越好,越来越美,不仅仅是购物的天堂,而是向人居的天堂发展。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搜集奥斯维辛的相关资料;
2.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领会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有人说过去的100年是血腥的世纪。

现在请同学们点击“20世纪十大天灾”。

这是天灾部分,也就是大自然造成的灾难。

面对天灾,不论危害多大,在不可抗力的情形下,人们只能一边痛惜天灾所带来的伤痛和损失,一边坦然承受。

还有人祸,人祸指人为造成的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约 3千万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第二次大战死亡人数则超过5千万人,著名的例子有,日本法西斯在中国制造的、人类历史上罕见的惨剧“南京大屠杀”。

当时的南京真是尸骨遍野,血流成河,大屠杀中遇难的中国人达30多万人,二战期间,中国军民的死伤人数达到3500万,相当于如今一个福建省的总人口数。

在日本法西斯横行中国的同时,在欧洲,纳粹德国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

在以奥斯维辛集中营为代表的德军专门设置的人间地狱里,约有400万犹太人被严刑拷打,随意杀戮。

二次大战后至今,发生在世界各地的大小战事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已不下一次大战的死亡人数了。

通过刚才的数据能否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预设:人祸远比天灾让人恐慌)
明确:20世纪的种种“人祸”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让人类伤亡惨重、涂炭生灵的,更多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2.关于奥斯维辛:
请看网页上的介绍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看到这些画面的感受
(预设:可怕,惨绝人寰,恐怖等等)
刚才是图片给我们带大的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沉重的步伐走进布热金卡,用我们富有良知的心灵去碰触那段不忍血腥的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