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物理全国卷专题复习_传送带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高三复习物理课件:传送带模型(共19张PPT)
分析:
1.物块相对皮带的运动方向?受 到的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开始做
v0 μmg
什么运动?
A
B
L 2.当物块的速度等于皮带(共速)
后,做什么运动?摩擦力怎样?
3.在物块从A到B的运动过程中一 定会共速吗?恰好能共速的条件 是什么?
4.先求出临界状态,然后 以此分类讨论物块的运动 情况,求解题目的问题。
例4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
为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 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
v0后,便以此速度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 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
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B. 可能落在Q点左方
C. 一定落在Q点右方
D. 可能落在Q点也可能落在Q点右方
分析: 1.物块相对皮带的运动方向?受到
v0 μmg
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做什么运动? A
B
物块相对皮带向右运动,受到向左
L
的滑动摩擦力,做匀减速运动。
2.物块的速度大小减到等于传送带
速度大小时,二者是否会相对静止?
因为二者速度方向相反,故不会相
④通过以上讨论,画出物块到达B端时的速度大 小随传送带速度v变化的图像
vB
14 10
2
O 2 10 14
v
练习2.如图所示,物体从P点开始自由下滑,通过粗糙的 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在地面Q点,若传送带按顺时针方 向转动。物体仍从P点开始自由下滑,则物体通过传送带
后: ( D )
A. 一定仍落在Q点
A
v
B
变形.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v=2m/s的恒定速率运
行,传送带两端之间的距离为L=20m,将一物体轻轻
高考经典物理模型:传送带 模型(一)
传送带模型(一)——传送带与滑块滑块与传送带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是参与改变滑块运动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大小遵从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与滑块相对传送带的速度无关,其方向取决于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改变,将引起滑块运动状态的转折,这样同一物理环境可能同时出现多个物理过程。
因此这类命题,往往具有相当难度。
滑块与传送带等速的时刻,是相对运动方向及滑动摩擦力方向改变的时刻,也是滑块运动状态转折的临界点。
按滑块与传送带的初始状态,分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一、滑块初速为0,传送带匀速运动[例1]如图所示,长为L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速度为v0的水平向右的速度运动。
今将一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块C,轻放到A端,求C由A运动到B的时间t ABCAB解析:“轻放”的含意指初速为零,滑块C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在此力作用下C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果传送带够长,当C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消失,之后一起匀速运动,如果传送带较短,C可能由A一直加速到B。
滑块C的加速度为,设它能加速到为时向前运动的距离为。
若,C由A一直加速到B,由。
若,C由A加速到用时,前进的距离距离内以速度匀速运动C由A运动到B的时间。
[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以的恒定速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
已知传送带上下两端相距L今将一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块A轻放于传送带上端,求A从上端运动到下端的时间t。
Aθ解析:当A的速度达到时是运动过程的转折点。
A初始下滑的加速度若能加速到,下滑位移(对地)为。
(1)若。
A从上端一直加速到下端。
(2)若,A下滑到速度为用时之后距离内摩擦力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
又可能有两种情况。
(a)若,A达到后相对传送带停止滑动,以速度匀速,总时间(b)若,A达到后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到达末端速度用时总时间二、滑块初速为0,传送带做匀变速运动[例3]将一个粉笔头轻放在以2m/s的恒定速度运动在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为4m的划线。
专题:传送带模型
二 倾斜传送带模型
1.由顶端向底端运送物体的分析 〖典例〗. 如图,传送带与水平地面倾角θ=37º,从 A 端到 B 端 的距离 L=16m,传送带以 v=10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 带的上端 A 无初速度地放一个质量为 0.5kg 的小物体,若已知 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求小物体从 A 端运
(3)若小煤块以水平初速度V=7m/s向右滑上A端,传送带以
V(04=)4若m/小s逆煤时块针以运水转平,初小速煤度块3V=m离5m开//ss传向送右带滑的上速A端度,?传送带以17m / s
V0=4m/s逆时针运转,小煤块离开传送带的速度?
4m/ s
小结:水平传送带模型
项目 情景 1 情景 2
情景 3
解析 (1)设物体速度大于传送带速度时加速度大小为 a1,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Mgsinθ+μMgcosθ=Ma1①
设经过时间 t1 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
t1=v0-v②
a1
通过的位移 x速度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a2 M gsin θ-μM gcosθ=M a2④ 物体继续减速,设经 t2 速度到达传送带 B 点
一 水平传送带模型 母题导航
【母题】(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 A、B 两端相距 x=4 m,
以 v0=4 m/s 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
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置 A 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 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
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g=10 m/s2,则煤块
图示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1)v0>v 时,可能一直减速,也
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物理模型5 传送带模型课件
t3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 x3′=-v0t3=-2 5 m.(1分) 该时间内传送带相对于B的位移 Δx3=x3-x3′=(5+2 5) m.(1分) B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f=μmg=2 N.(1分) 上述过程中,B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总热量 Q=f(Δx1+Δx2+Δx3)=(16+4 5) J=25 J.(1分) 答案 (1)2 s (2)2 5 m/s (3)25 J
物理模型5 传送带模型
[模型构建] 传送带是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传动装置,把物体 放到运动着的传送带上,物体将在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下被传送带输送到另一端,该装置即为传送带模型.
[模型特点] 1传送带的传动状态由转动轴决定,匀速转动 或加速转动,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2物体的运动状态由物体 刚滑上传送带的初速度和所受的合外力来决定,故对物体正确受 力分析和过程分析是突破该类题型的关键.
(2)B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仍然向右,仍 然受到绳子的拉力,同时,A受到的力也不变,所以它们受到的 合力不变,所以B的加速度
a3=a2=2 m/s2.(1分) t1时间内B的位移x1=-v0+2-v1t1=-4 m, 负号表示方向向右;(1分) t2时间内B的位移
x2=0+2-v0×t2=-1 m,负号表示方向向右.(1分) B的总位移x=x1+x2=-5 m.(1分) B回到传送带左端的位移 x3=-x=5 m.(1分) 速度v= 2a3x3=2 5 m/s.(1分)
T2-μmg=ma2④(1分) 以A为研究对象,则A的加速度的大小始终与B是相等的,A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mgsin 37°-T2=ma2⑤(1分) 联立④⑤可得a2=gsin 327°-μg=2 m/s2.(1分) 当B向右达到最右端时速度等于0,经过时间 t2=0-a-2 v0=1 s.(1分) B向右运动的总时间 t=t1+t2=1 s+1 s=2 s.(1分)
高考经典物理模型传送带模型(一)
传送带模型(一)——传送带与滑块滑块与传送带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是参与改变滑块运动状态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大小遵从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与滑块相对传送带的速度无关,其方向取决于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改变,将引起滑块运动状态的转折,这样同一物理环境可能同时出现多个物理过程。
因此这类命题,往往具有相当难度。
滑块与传送带等速的时刻,是相对运动方向及滑动摩擦力方向改变的时刻,也是滑块运动状态转折的临界点。
按滑块与传送带的初始状态,分以下几种情况讨论。
一、滑块初速为0,传送带匀速运动[例1]如图所示,长为L 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速度为v 0的水平向右的速度运动。
今将一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块C ,轻放到A 端,求C 由A 运动到B 的时间t AB解析:“轻放”的含意指初速为零,滑块CC 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果传送带够长,当C 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消失,之后一起匀速运动,如果传送带较短,C 可能由A 一直加速到B 。
滑块C 的加速度为,设它能加速到为时向前运动的距离为。
若 ,C 由A 一直加速到B ,由。
若,C 由A 加速到用时,前进的距离距离内以速度匀速运动C 由A 运动到B 的时间。
[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传送带,以的恒定速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
已知传送带上下两端相距L 今将一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的滑块A 轻放于传送带上端,求A 从上端运动到下端的时间t 。
解析:当A 的速度达到时是运动过程的转折点。
A 初始下滑的加速度若能加速到,下滑位移(对地)为。
(1)若。
A从上端一直加速到下端。
(2)若,A 下滑到速度为用时之后距离内摩擦力方向变为沿斜面向上。
又可能有两种情况。
(a )若,A 达到后相对传送带停止滑动,以速度匀速,总时间(b )若,A 达到后相对传送带向下滑,,到达末端速度用时总时间二、滑块初速为0,传送带做匀变速运动[例3]将一个粉笔头轻放在以2m/s的恒定速度运动在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为4m的划线。
【高考领航】2017年高考物理新课标大一轮复习课件:物理模型5 传送带模型
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
x2=0+2-v0×t2=-1 m,负号表示方向向右.(1分) B的总位移x=x1+x2=-5 m.(1分) B回到传送带左端的位移 x3=-x=5 m.(1分) 速度v= 2a3x3=2 5 m/s.(1分)
第12页
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
(3)t1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x1′=-v0t1=-2 m.(1分) 该时间内传送带相对于B的位移 Δx1=x1′-x1=2 m.(1分) t2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x2′=-v0t2=-2 m.(1分) 该时间内传送带相对于B的位移Δx2=x2-x2′=1 m.(1分) B回到传送带左端的时间为t3,则 t3=v-a3 0= 5 s.(1分)
第8页
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
当B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之后,B仍然做减速运动, 而此时B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变成了向 右,所以其加速度发生了变化,此后B向右减速运动的过程中, 设绳子的拉力为T2,以B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B受到向右的摩 擦力与绳对B的拉力,则
T2-μmg=ma2④(1分) 以A为研究对象,则A的加速度的大小始终与B是相等的,A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第5页
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
(1)B向右运动的总时间; (2)B回到传送带左端的速度; (3)上述过程中,B与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总热量.
第6页
高三大一轮复习学案
规范解答 (1)B向右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刚开始时,B的速 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以B为研究的对象,水平方向B受到向左 的摩擦力与绳对B的拉力,设绳子的拉力为T1,以向左为正方 向,得T1+μmg=ma1①(1分)
以A为研究对象,则A的加速度的大小始终与B是相等的,A 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力如图,则
2017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第二篇题型专项突破题型一传送带问题课件
到D处,D和A的高度差为h。稳定工作时传送带速度不
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每个小 货箱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止,
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小滑动)。已知
到解题突破口。
(2)传送带中的能量问题。 ①功能关系:Wf=Δ Ek+Δ Ep+Q。
②对Wf、Q的正确理解。
a.传送带做的功:Wf=F·s带,功率P=F·v带。 b.物块与传送带滑动产生的内能:Q=f·s相对。
c.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物体先做匀加速运 动,达到传送带的速度后再做匀速运动。则物体做匀加
随后做平抛运动而仍落在Q点。
2 (当 v 0 <2μgL时,物体将不能滑出传送带而被传送带送
回,显然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可能出现五种情况:
2 (1)当传送带的速度v较大v≥ v0 2gL ,则分析物体在
传送带上的受力可知,物体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离开传
2 2 送带时的速度为v= v0 2gL >v= v0 2gL
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
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此黑色痕迹 的长度。
【解析】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 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小于传送带
的加速度a0。根据牛顿定律,可得a=μg
设经历时间t, 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0, 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有(P为传送带上的一点)
【典例3】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并以v=10m/s运
高三物理复习--传送带模型
传送带模型一、水平传送带设传送带的速度为v 带,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两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L ,物体置于传送带一端的初速度为v 0。
1、v 0=0, v 0物体刚置于传送带上时由于受摩擦力作用,将做a =μg 的加速运动。
假定物体从开始置于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 =gL μ2,显然有: v 带<gL μ2 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后匀速。
v 带 ≥gL μ2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加速。
2、 V 0≠ 0,且V 0与V 带同向(1)V 0< v 带时,同上理可知,物体刚运动到带上时,将做a =μg 的加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加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 = gL V μ220+,显然有:V 0< v 带<gL V μ220+ 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后匀速。
v 带 ≥gL V μ220+ 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加速。
(2)V 0> v 带时,因V 0> v 带,物体刚运动到传送带时,将做加速度大小为a = μg 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减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 =gL V μ220- ,显然v 带 ≤gL V μ220-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减速。
V 0> v 带>gL V μ220- 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减速后匀速。
3、V 0≠ 0,且V 0与V 带反向此种情形下,物体刚运动到传送带上时将做加速度大小为 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减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 =gL V μ220- ,显然:V ≥ 0,即V 0≥gLμ2时,物体将一直做减速运动直到从传送带的另一端离开传送带。
V <0,即V 0<gL μ2时,物体将不会从传送带的另一端离开而从进入端离开,其可能的运动情形有:a 、先沿V 0方向减速,再反向加速直至从放入端离开传送带b 、先沿V 0方向减速,再沿v0反向加速,最后匀速直至从放入端离开传送带。
(完整版)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解析版)
送带模型1.模型特征(1)水平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情景3(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返回时速度为v0(2)倾斜传送带模型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情景3(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一直匀速(3)可能先加速后匀速(4)可能先减速后匀速(5)可能先以a1加速后以a2加速(6)可能一直减速情景4(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一直匀速(3)可能先减速后反向加速(4)可能一直减速2. 注意事项(1)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①滑动摩擦力消失②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③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2)传送带与物体运动的牵制。
牛顿第二定律中a 是物体对地加速度,运动学公式中S 是物体对地的位移,这一点必须明确。
(3) 分析问题的思路:初始条件→相对运动→判断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分析出物体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由物体速度变化再分析相对运动来判断以后的受力及运动状态的改变。
【典例1】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 ,运动速率恒为v ,在其左端无初速放上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间可能是( )A.L v +v 2μgB.L vC.2L μgD.2L v【答案】 ACD【典例2】如图所示,倾角为37°,长为l =16 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 =10 m/s ,动摩擦因数μ=0.5,在传送带顶端A 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 =0.5 kg 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求:(1)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 (2)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 【答案】 (1)4 s (2)2 s【典例3】如图所示,与水平面成θ=30°的传送带正以v =3 m/s 的速度匀速运行,A 、B 两端相距l =13.5 m 。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总结
“传递带模型”1.模型特点一个物体以速度 v0(v0≥0)在另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上开始运动的力学系统可看做“传递带”模型,如图 (a)、 (b)、 (c)所示.2.建模指导水平传递带问题:求解的重点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剖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递带的速度,也就是剖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 )的过程中速度能否和传递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递带速度相等的时辰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辰.水平传递带模型:1.传递带是一种常用的运输工具,被宽泛应用于矿山、码头、货场、车站、机场等.如下图为火车站使用的传递带表示图.绷紧的传递带水平部分长度L= 5 m,并以 v0=2 m/s 的速度匀速向右运动.现将一个可视为质点的旅游包无初速度地轻放在传递带的左端,已知旅游包与传递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g 取 10 m/s 2.(1)求旅游包经过多长时间抵达传递带的右端;(2)若要旅游包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用时间最短,则传递带速度的大小应知足什么条件?最短时间是多少?2.如下图,一质量为的小物体从足够高的圆滑曲面上自由滑下,而后滑上一水平传递带。
已知物体与传递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递带水平部分的长度 L=5m ,两头的传动轮半径为 R=0.2m ,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一直以ω =15/rads 的角速度沿顺时针匀速转运,传递带下表面离地面的高度 h 不变。
假如物体开始沿曲面下滑时距传递带表面的高度为 H,初速度为零, g 取 10m/s2.求:(1)当时,物体经过传递带过程中,电动机多耗费的电能。
(2)当时,物体经过传递带后,在传递带上留下的划痕的长度。
(3)H 在什么范围内时,物体走开传递带后的落地址在同一地点。
3.如下图,质量为 m=1kg 的物块,以速度v0 =4m/s 滑上正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水平传递带,此时记为时辰t=0 ,传递带上 A、 B 两点间的距离L=6m,已知传递带的速度 v=2m/s ,物块与传递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重力加快度 g 取 10m/s 2.关于物块在传递带上的整个运动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物块在传递带上运动的时间为4sB.传递带对物块做功为6JC. 2s 末传递带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0D.整个运动过程中因为摩擦产生的热量为18J4.如图 10 所示,水平传递带A、B 两头相距 s=,物体与传递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物体滑上传递带 A 端的刹时速度v A=4m/s ,抵达 B 端的刹时速度设为 v B。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传送带(答案)
s aSt 421622=⨯==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传送带 (答案)1. 如图所示,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2m/s 匀速运动, 传送带把A 处的工件运送到B 处, A ,B 相距L=10m 。
从A 处把工件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过时间t=6s ,能传送到B 处,要用最短的时间把工件从A 处传送到B 处,求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多大? 解: 由题意可知 t >L/v,所以工件在6s 内先匀加速运动,后匀速运动, 故有S 1=1/2 vt 1 ①S 2=vt 2 ②且t 1+t 2=t ③ S 1+S 2=L ④联立求解得: t 1=2s ;v=a t 1, a =1m/s 2 ⑤若要工件最短时间传送到B 处,工件加速度仍为a ,设传送带速度为v ' ,工件先加速后匀速, 同上 L =½ v ' t 1+ v ' t 2 ⑥若要工件最短时间传送到B 处,工件加速度仍为a ,设传送带速度为v ' ,工件先加速后匀速, 同上 L =½ v ' t 1+ v ' t 2 ⑥ 又av t '=1 ⑦ t 2=t -t 1 ⑧联立求解⑥─⑧得)av t (v a v L '-'+'=22 ⑨ 将⑨式化简得a v v L t 2'+'= ⑩从⑩式看出常量=='⨯'aLa v v L 22时即aL v av v L 22=''=',其t 有最小值. 因而s /m .aL v v 47410122=⨯⨯=='=通过解答可知工件一直加速到B所用时间最短. 2解:(1)滑动摩擦力F=μmg代入题给数值,得 F=4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 a代入数值,得 a =1m/s 2(2)设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1m/s 。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18课时 动力学模型之二——传送带(题型研究课)课件
情景 1 情景 2
图示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3)可能先以 a1 加速后以 a2 加速
12/9/2021
第十五页,共二十五页。
[典例]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以 v =2 m/s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传送带与水平方向 间的夹角 θ=30°。现把质量为 10 kg 的工件轻轻地放在传送带底 端 P 处,由传送带送至顶端 Q 处。已知 P、Q 之间的距离为 4 m,
第四页,共二十五页。
[例 1] (多选)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
为 L,运动速率恒为 v,在其左端无初速度放上木块,
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则木块从左到右的运动时
间可能是
()
A.Lv+2vμg
L B.v
2L C. μg
2L D. v
[解析] 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μg,若木块一直做匀加速运
因 v -t 图线和 t 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位移,则△OAB 的 面积即为二者间的相对位移,即黑色痕迹的长度。
由几何知识得:L=12(t2-t1)v0=12μvg0 -va00v0。
1整2/9/2理021 得:L=v022aa00-μgμg。 [答案]
v02a0-μg 2a0μg
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第九页,共二十五页。
[易错提醒] 有的同学凭感觉,想当然地认为传送带与物块运动方向相 反时,传送带对物块的阻碍作用将加重,这是一种错觉。还有 不少同学对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出现可能的运动情况分析不全。
12/9/2021
第十页,共二十五页。
题型 3 物块轻放在匀加速启动的水平传送带上
龙川一中届专题复习:关联速度模型
龙川一中(刘国华)2017届专题复习:关联速度模型(总7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专题二:关联速度问题1.模型特点:沿绳(或杆)方向的速度分量大小相等。
2.思路与方法合速度→物体的实际运动速度v分速度→⎩⎨⎧ 其一:沿绳或杆的分速度v 1其二:与绳或杆垂直的分速度v 2方法:v 1与v 2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解题的原则把物体的实际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杆)和平行于绳(杆)的两个分量,根据沿绳(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求解。
常见的模型如上图所示: 近几年全国高考题:21. (2015全国卷2)如图滑块a 、b 的质量均为m ,a 套在固定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 ,b 放在地面上,a 、b 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
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 、b 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A. a 落地前,轻杆对b 一直做正功B. a 落地时速度大小为C. a 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D. a 落地前,当a 的机械能最小时,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对点训练:1、如图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左运动时,物体M 的受力和运动情况是( )A .绳的拉力等于M 的重力B .绳的拉力大于M 的重力C .物体M 向上做匀速运动D .物体M 向上做匀加速运动2.(多选)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 ,水的阻力恒为F f ,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 ,此时人的拉力大小为F ,则此时( )A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 cos θB .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 cos θC .船的加速度为F cos θ-F f mD .船的加速度为F -F f m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汽车A ,通过定滑轮用绳子拉同一水平面的物体B ,当拉至图示位置时,两绳子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二者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则( )A .v A ∶vB =1∶1B .v A ∶v B =sin α∶sin βQ PC.v A∶v B=cos β∶cos α D.v A∶v B=sin α∶cos β关联速度问题(12min)1、(单选)如图所示,物体A、B经无摩擦的定滑轮用细线连在一起,A物体受水平向右的力F的作用,此时B匀速下降,A水平向左运动,可知( )A.物体A做匀速运动 B.物体A做加速运动C.物体A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物体A所受摩擦力不变2、(单选)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半圆形光滑固定轨道右边缘,装有小定滑轮,两边用轻绳系着质量分别为m和M(M=3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后,M可从轨道右边缘沿圆弧滑至最低点,则它在最低点的速率为( )A、gRB、2 2gR 7C、2 3-2gR7D、3-2gR23.(多选)轻绳一端通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P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圆环Q连接,Q从静止释放后,上升一定距离到达与定滑轮等高处,则在此过程中A.任意时刻P、Q两物体的速度大小满足v P>v QB.任意时刻Q受到的拉力大小与P的重力大小相等C.物块P和圆环Q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当Q上升到与滑轮等高时,它的机械能最大4、(多选)如图所示,用两根金属丝弯成一光滑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为O.轨道正上方处固定一水平长直光滑杆,杆与轨道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杆上P点处固定一定滑轮,P点位于O点正上方.A、B是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环,A套在杆上,B套在轨道上,一条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定滑轮连接两环.两环均可看作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与质量.现在A环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恒力F,使B环从地面由静止沿轨道上升.则B环拉到P点正下方D点的过程中:A、小环A的速度一直在增大B、小环B的动能的增加量等于细绳拉力对小环B做的功C、当B、P间细绳恰与圆形轨道相切时,A环速率等于B环的速率D、当B环拉到D点时,A环的机械能增量为零,B环的机械能最大5、(多选)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环,小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板块模型龙川一中刘国华
专题一:物理模型之“滑块--木板”模型“滑块—木板”模型:作为力学的基本模型经常出现,是对一轮复习中直线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有关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这类问题的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物理情景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且此模型经常在高考(2015年全国Ⅰ卷25题、2015年全国Ⅱ卷25题、2013年全国Ⅱ卷25题)或模拟考试中作为压轴题出现,所以要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1、(2016江苏卷。
多选)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 、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B 、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C 、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不变D 、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2、(多选)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 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
现对A 施加一水平拉力F ,则( )A 、当F <2μmg 时,A 、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 =52μmg 时,A 的加速度为13μgC .当F >2μmg 时,A 相对B 滑动D .无论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12μg3、(多选)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t =0时刻滑块从板的左端以速度v 0水平向右滑行,木板与滑块间存在摩擦,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滑块的v -t 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 总结:从以上几例我们可以看到,无论物体的运动情景如何复杂,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基本技巧和方法:BROQAA在物体运动的每一个过程中,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不同,则两物体必然相对滑动;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相同(包括初速为0)且受外力F 情况下,则要先判定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滑动,其方法是求出不受外力F 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并用假设法求出在外力F 作用下整体的加速度,比较二者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高三物理复习:传送带模型
传送带模型
一、送带传问题分类 按放置分:水平、倾斜两种; 按转向分: 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 按运动状态分:匀速、变速传送带两种。
二、常用知识点: (1)动力学规律 (2)牛顿第二定律 (3)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
三、解题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注意摩擦
课堂小结
1、受力和运动分析: 摩擦力及运动性质突变临界点——V物=V带 运动方向转折点——V物=0 分析判断:一是 V物、V带的大小与方向;
二是f静=mgsinθ与fm=μmgcosθ的大小 2、功能关系分析
(1)物体功能关系:Wf=f·X物 W总=△EK (2)系统功能关系:WF=△EK+△EP+Q (3)对WF、Q的正确理解 传送带做的功:WF=F·X带 功率P=F×V带 (F由传送带受 力平衡求得)vΒιβλιοθήκη v0二、倾斜传送带
例3:如图所示,传送带两轮A、B的距离L=11 m,皮带以 恒定速度v0=2 m/s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无初速 度地放在A端,若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8, 传送带的倾角为α=37°,(g取10 m/s2,sin37°=0.6,cos37° =0.8) 求:(1)物块从A端运到B端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摩擦力对工件做的功为多少? (3)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4)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为多少?
产生的内能:Q=f·X相对
三、拔高训练:
2、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0匀速运动,已知木块以速度V1从A冲 上传送带,且V1<V0,木块和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已知传送带AB水平长度为L,由于木块和传送带之间的摩擦 原因,木块被传送带运送到终点B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留 下的划痕长度也为L,求传送带的速度V0
高三专题复习传送带模型
高三专题复习传送带模型(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高三物理牛顿定律应用传送带问题1.传送带分类:(常见的几种传送带模型)2.受力分析: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发生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对于倾斜传送带模型要分析mgsinθ与f的大小与方向。
突变有下面三种:①滑动摩擦力消失;②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③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3.运动分析:①.注意参考系的选择,传送带模型中选择地面为参考系;②.判断共速以后是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呢还是继续加速运动③.判断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4.传送带模型的一般解法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注意摩擦力突变对物体运动的影响;③.分清楚研究过程,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求解未知量。
5.典例分析:例1. 如图甲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长L=8m,以速度v=4m/s=10m/s的初速度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现有一个质量为m=10kg的旅行包以速度v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旅行包从传送带的A端到B端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g=10m/s2 ,且可将旅行包视为质点.)23例2.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37°角,AB 长为L =16m 的传送带以恒定速度v =10m/s 运动,在传送带上端A 处无初速释放质量为m =的物块,物块与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求:(1)当传送带顺时针转动时,物块从A 到B 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2)当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块从A 到B 所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sin37°=,cos37°=,取g =10 m/s 2).●针对训练1.如图,水平传送带A 、B 两端相距S= m ,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 .工件滑上A 端瞬时速度V A =4m/s ,达到B 端的瞬时速度设为V B ,则( )A .若传送带不动,则VB =3 m/sB .若传送带以速度V=4 m/s 逆时针匀速转动,V B =3 m/sC .若传送带以速度V=2 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3 m/sD .若传送带以速度V=2 m/s 顺时针匀速转动,V B =2 m/s2.如图,光滑圆弧槽的末端与水平传送带相切,一滑块从圆槽滑下,以v 0=6m/s 的速度滑上传送带,已知传送带长L=8m,滑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下面三种情况下,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g=10m/s 2)(1)传送带以4m/s 的速度逆时针转动;(2)传送带不动;(3)传送带以4m/s 的速度顺时针转动;3.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 0=2 m/s 的速率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物理模型之“传送带”模型传送带模型:(《导与练》P31)1. 基本道具:传送带(分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形)、物件(分有无初速度两种情形)2. 问题基本特点:判断能否送达、离开速度大小、历时、留下痕迹长度等等。
3. 基本思路:分析各阶段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确定物件的运动性质(由合外力和初速度共同决定,即动力学观点)此模型近几年全国高考题:突破一:水平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对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判断摩擦力时要注意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也就是分析物体在运动位移x(对地)的过程中速度是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的时刻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时刻.1.(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相距x=4 m,以v0=4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质量m=1kg的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端,由于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2015卷(选择题)2014卷(选择题)2017届惠三模·24题命题角度:水平传送带模型,力与运动和能量守恒的综合多情形分析及图像应用水平传送带模型,力与运动和动量守恒的综合命题角度:1、求滑行时间 2、求速度 3、求痕迹的长度(相对位移) 4、求产生的热量 5、求多消耗的电能 6、与V -t图像相结合注意事项:1、关键点是找物体摩擦力方向 2、求滑行时间一定要先讨论,速度相同时就是临界点3、求痕迹的长度是指相对位移 4、产生的热量:Q=fs(s相对位移)项目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情景2(1)v0>v时,可能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再匀速(2)v0<v时,可能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再匀速情景3(1)传送带较短时,滑块一直减速达到左端(2)传送带较长时,滑块还要被传送带传回右端。
其中v0>v返回时速度为v,当v0<v返回时速度为v0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已知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则煤块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 ) A .煤块到A 运动到B 的时间是2 s B .划痕长度是0.5 mC .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16WD .摩擦力对煤块做的功为8J2.(多选)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 1运行。
初速度大小为v 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 处滑上传送带。
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 -t 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
已知v 2>v 1,则( ) A .t 1时刻,小物块离A 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 .t 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 .0~t 2时间,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 .0~t 3时间,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3、(单选)物块从光滑斜面上的P 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后落到地面上的Q 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所示,物块仍从P 点自由滑下,则( ) A .物块有可能落不到地面 B .物块将仍落在Q 点 C .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左边 D .物块将会落在Q 点的右边突破二:倾斜传送带问题:求解的关键在于认真分析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情况,从而确定其是否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如果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应进一步确定其大小和方向,然后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当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有可能发生突变.项目 图示 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情景1(1)可能一直加速(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 情景2(1)可能一直加速 (2)可能先加速后匀速(3)可能先以a 1加速后以a 2加速运行速度为v ,粮袋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正常工作时工人在A 端将粮袋放到运行中的传送带上.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关于粮袋从A 到B 的运动,以下说确的是( )A .粮袋到达B 端的速度与v 比较,可能大,可能小或也可能相等 B .粮袋开始运动的加速度为g (sin θ-μcos θ),若L 足够大,则以后将 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C .若μ≥tan θ,则粮袋从A 端到B 端一定是一直做加速运动D .不论μ大小如何,粮袋从Α到Β端一直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a ≥g sin θPQ2.(多选) 三角形传送带以1 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都是2 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
现有两小块物A、B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 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下列说确的是()A.物块A先到达传送带底端B.物块A、B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物块A、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同D.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3.(多选)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
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运动情况的是()4、如图所示是一皮带传输装载机械示意图。
井下挖掘工将矿物无初速放置于沿图示方向运行的传送带A 端,被传输到末端B处,再沿一段圆形轨道到达轨道的最高点C处,然后水平抛到货台上。
已知半径为R =0.4 m的圆形轨道与传送带在B点相切,O点为半圆的圆心,BO、CO分别为圆形轨道的半径,矿物m可视为质点,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7°,矿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传送带匀速运行的速度v0=8 m/s,传送带AB点间的长度为s AB=45 m,若矿物落点D处离最高点C点的水平距离为s CD=2 m,竖直距离为h CD=1.25 m,矿物质量m=50 kg,sin 37°=0.6,cos 37°=0.8,g=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矿物到达B点时的速度大小;(2)传送矿物从A端到B点过程中,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3) 矿物到达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4)矿物由B点到达C点的过程中,阻力对矿物所做的功。
专题一、物理模型之“传送带”模型突破一:1 CD 2 AB 3 B 突破二 1 A 2 BD 3 BD4解析(1)假设矿物在AB段始终处于加速状态,由动能定理可得:(μmg cos θ-mg sin θ)s AB=12m v 2 B代入数据得v B=6 m/s由于v B<v0,故假设成立,矿物B处速度为6 m/s。
(2)(3)设矿物对轨道C处压力为F,由平抛运动知识可得s CD=v C t,h CD=12gt2代入数据得矿物到达C处时速度v C=4 m/s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m v2CR代入数据得F′=1 5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所求压力F=F′=1 500 N(4)矿物由B到C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1+cos 37°)+W f=12m v 2C -12m v2B代入数据得W f=-140 J即矿物由B到达C时阻力所做的功W f=-140 J1.(2014一模)(18分)如图(甲)示,光滑曲面MP 与光滑水平面PN 平滑连接,N 端紧靠速度恒定的传送装置,PN 与它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小球A 在MP 上某点静止释放,与静置于PN 上的工件B 碰撞后,B 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 图象如图(乙)且t 0已知,最后落在地面上的E 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传送装置上表面距地面高度为H .(1)求B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求E 点离传送装置右端的水平距离L ;(3)若A 、B 发生的是弹性碰撞且B 的质量是A 的2倍,要使B 始终落在E 点,试判断A 静止释放点解析:(1)由v -t 图象知,在t 0时间,B 的加速度大小022t gHa =①(1分) B 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 f =2 μmg ②(1分)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B 所受合力大小 f =2ma ③(1分)解得 : 022gt gH=μ ④(1分) (2)由v -t 图象知,小球在传送带上最后的运动阶段为匀速运动,即与传送装置已达到共同速度,它从传送装置抛出的速度v B1=gH 2, 由平抛物体运动规律:t v L B 1= ⑤(1分)221gt H =⑥(1分) 由①②,代入v B1=gH 2,得:H L 2= ⑦(1分)(3)若使B 始终落到地面上E 点,也必须是以相同速度离开传送装置;设B 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B v ',即有gH v B 2=' ⑧(1分)由图象可求出B 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的对地位移始终为4270gHt S =⑨(1分) 设A 的质量为m ,碰前速度为v ,碰后速度v A ;B 质量为2m ,碰后速度v B .A 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或动能定理) mgh =221mv ⑩(1分)A 、B 碰撞过程,由A 、B 系统动量守恒 mv = mv A +2mv B ○11(1分) A 、B 系统机械能守恒 2222212121B A mv mv mv +=○12(1分) 联立⑩○11○12可解得gh v A 231-=,gh v B 232=○13(1分) B 始终能落到地面上E 点,有以下两类情形:i .若B B v v '≥,B 进入传送带上开始匀减速运动,设B 减速到B v '经过位移为S 1,有1222aS v v B B -=-' ○14(1分),则应满足S S ≤1 联立①⑧⑨○13○14式,可得1699Hh ≤ ○15(1分) ii.若B B v v '<,B 以速度v B 进入传送带上匀加速至B v ',设此过程B 对地位移为S 2,有2222aS v v B B =-' ○16 (1分),且恒有0>B v 联立①⑧○16式,得gH t S 202< ○17(1分),即S S <2恒成立,0>h 综上所述,要使工件B 都落在地面的E 点,小球A 释放点高度h 必须满足条件:16990Hh ≤<○18(1分) 【评分说明: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12○13○14○15○16○17○18各1分,共18分。
】4.如图所示,倾角为37°,长为l =16 m 的传送带,转动速度为v =10 m/s ,动摩擦因数μ=0.5,在传送带顶端A 处无初速度地释放一个质量为m =0.5 kg 的物体.已知sin 37°=0.6,cos 37°=0.8.g =10 m/s 2.求:传送带逆时针转动时,物体从顶端A 滑到底端B 的时间.4.(守恒法)如图11所示,在大型超市的仓库中,要利用皮带运输机将货物由平台D 运送到高为h =2.5 m 的平台C 上,为了便于运输,仓储员在平台D 与传送带间放了一个14圆周的光滑轨道ab ,轨道半径为R =0.8 m ,轨道最低端与皮带接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