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知识点梳理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清单

一、基础知识填空1、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的营养基质。
(2)营养构成:一般都含有水、、和无机盐。
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以及氧气的需求。
例如,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培养霉菌时p H调至,培养细菌时pH调至。
培养厌氧微生物提供环境。
(3)种类:按物理性质可分为培养基和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中需添加。
(注:加入培养基中的琼脂只能起到凝固作用,一般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2、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2)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对培养器皿、接种工具、培养基进行;实验操作应在进行,3、制备培养基(1)配制步骤:计算、、、、倒平板。
调pH应在灭菌前进行。
(2)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所需的原料:、、、、。
(3)在烧杯中加入琼脂后,要不断用玻棒搅拌,防止。
待培养基冷却至左右时,在附近倒平板,严格遵循课本上的操作步骤。
4、纯化大肠杆菌5、菌种的保存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采用的方法;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采用的方法。
二、简答题注:自养微生物所需碳源、氮源来自含碳、含氮无机物,异养微生物所需碳源来自含碳有机物;含氮无机物既可作为氮源,也可提供能源,如NH3。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分别是什么?提供能源的物质是什么?3、无菌技术的目的?使用后的培养基能否直接丢弃,为什么?4、倒平板时,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如果将培养基溅在皿盖和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5、平板划线操作中第一次、每次划线之前及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的目的?在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中,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6、为什么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和未接种的培养基或接种无菌水的培养基都放入恒温箱中培养?7、培养大肠杆菌结束后,若无菌操作基本符合要求,观察到的现象是怎样的?如果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知识点梳理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梳理一、微生物的营养1.碳源2.氮源【注意】①对许多微生物来说,既可利用无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也可利用有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
②固氮微生物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
③铵盐、硝酸盐等既可作为微生物最常用的氮源,也可作为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④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靠能否以CO2作为生长的主要或唯一的碳源,而不是由氮源决定。
3.水水是微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种重要物质。
4.无机盐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有:构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作为酶的组成成分,也是某些酶的激活剂;调节和维持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和pH;某些无机盐具有特殊功能,如化能自养细菌的能源物质NH4+等。
5.生长因子6.其他条件培养微生物时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二、培养基1.培养基的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适合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配制原则目的要明确;营养要协调;pH要适宜;要经济节约。
3.培养基的类型(1)按物理性质分:(2)按化学性质分:(3)按功能分:①全程要求无菌操作,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有效地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②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当感觉到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
操作时应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③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若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④在倒平板的过程中,不能将培养基溅到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因为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三、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知识清单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清单一、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基本概念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是指在人工创造的环境条件下,将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中,使其生长、繁殖和代谢,以便进行研究、鉴定、生产和应用的过程。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时,需要特定的条件和技术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二、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所需的设备和材料1、培养箱培养箱是用于维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气体环境,以支持微生物的生长。
常见的培养箱有恒温培养箱、二氧化碳培养箱等。
2、灭菌设备包括高压蒸汽灭菌锅、干热灭菌箱等,用于对培养基、实验器具等进行灭菌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和芽孢,防止污染。
3、显微镜用于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运动等特征,帮助鉴定微生物的种类。
4、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等,用于将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上。
5、培养基培养基是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生长环境的物质。
常见的培养基有固体培养基(如琼脂平板)、液体培养基等,其成分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三、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微生物实验室培养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1、消毒与灭菌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孢和孢子。
常见的消毒方法有酒精擦拭、紫外线照射等。
灭菌则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高压蒸汽灭菌是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2、无菌操作在进行微生物培养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例如,在接种前,要对手和接种工具进行消毒;在打开培养容器时,要避免容器口接触到其他物品;在操作过程中,要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如在超净工作台中操作。
四、培养基的制备1、配方设计根据培养的微生物种类和实验目的,设计合适的培养基配方。
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不同,因此培养基的成分也会有所差异。
2、配制过程(1)计算:根据配方计算所需各种成分的用量。
微生物实验室_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整理

微生物实验室_高二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整理高二生物微生物的试验室培育学问点一、配制时的质量掌握(1)容器:配制和分装培育基的烧瓶、平皿或试管等器材应为中性,无酸、碱抑制物残留,平皿底部要平,以免琼脂厚薄不一,影响药敏试验结果。
(2)成分来源:各种成分来源牢靠,不含对目的菌生长有抑制的物质。
特别要求的培育基,如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 试验),除加入葡萄糖外,不能含有其他糖类,指示剂不能用乙醇溶液,避开O/F试验的假阳性。
培育基配制用水应是蒸馏水。
(3)pH值调整:依据培育基的不同要求调整pH 值,掌握在要求范围的0.2之内。
应当留意,培育基在高压灭菌后其pH 值降低0.1~0.2,故矫正时应比实际需要p H值高0.1~0.2。
(4)灭菌:依据培育基所含成分及配制数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灭菌方式,既要达到灭菌效果,又不破坏培育基成分。
一般对稳定的培育基,如MH琼脂、养分琼脂可用高压灭菌,即121℃15min ;而含糖的培育基则以108℃灭菌为好,以防止糖类破坏。
不耐高热的物质如血清、牛乳等,可采纳间隙灭菌法灭菌。
(5)分装:依据使用的目的和要求打算分装量。
分装培育基所用的平皿、试管要求清洁,不残留酸碱;制备平板培育基时,操作台要水平,以避开琼脂平板厚薄不一,同时确保无菌操作。
二、配制后质量掌握(1)培育基外观状况:包括颜色、透亮度、有无沉淀和凝固。
如发觉培育基表面有裂纹或与培育皿的边缘分别,说明培育基有脱水现象,必需丢弃。
(2)无菌试验:每一批配好的培育基均须进行无菌试验。
先灭菌后分装的培育基,可采纳抽样方法试验,少于100个样本通常选取5%~10%的量,假如配制大量培育基,则任意选取10 个培育基;无菌分装培育基则需全部做无菌试验。
样本在35 ℃或其他相宜的温度下隔夜培育,如培育基含有血液,则需再置于室温1天,以检查嗜冷菌。
选择性培育基因含有抑制物质,能抑制很多微生物,因此,可加入10倍量的无菌液体培育基,稀释抑制物质,以利于检出污染菌。
高中生物选修一 专题二 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背诵

选修一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一培养基1、概念?种类?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后可以制成固体培养基2、琼脂的来源?本质?特性?(P14最左侧)3、培养基一般都含有哪些成分?4、培养基在提供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的哪些要求?培养乳酸菌时需要添加?培养霉菌是需要将PH调至?培养细菌是需将PH调至?考点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2、如何避免杂菌的污染?3、消毒的概念?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4、灭菌的概念?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三种?5、灼烧灭菌的对象A: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灼烧B:在接种过程中,?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灼烧来灭菌6、干热灭菌的条件?对象?干热灭菌过程中灭菌对象要用?包裹严密(附录4)灭菌物品为什么不能与干热灭菌箱内壁的铁板接触?(附录4)7、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过程?(附录4)对象:如培养基8、除了消毒和灭菌,实验室里还可以用?方法进行消毒考点三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1、步骤?2、灭菌过程中用什么方法?3、倒平板时的温度是?过程?倒平板后平板倒置的原因?(即可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又可以避免培养基中的水分过快地挥发)考点四纯化大肠杆菌1、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最常用的有?2、菌落的概念?3、平板划线法的概念?操作过程?用的工具?(接种环)4、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概念?过程?用的工具?(涂布器)5、大肠杆菌的培养温度?是否需要设置空白对照?(P20最上)对照组有菌落生长说明什么?6、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方法。
具体过程?此方法的缺点?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方法。
高一生物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

该知识点包括培养基、无菌技术、实验操作(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纯化大肠杆菌)等几个要点知识。
1. 培养基:培养基的类型(1)加入培养基中的凝固剂(如琼脂),一般不能被微生物利用,只起到凝固作用。
(2)选择培养基一般只生长具有特定目的的微生物,鉴别培养基可以存在其他微生物,而且能鉴别特定的微生物。
2. 无菌技术:消毒与灭菌用酒精消毒时,70%的酒精杀菌效果。
若浓度过高,菌体表面蛋白质凝成一层保护层,则乙醇分子不能渗入其中;若浓度过低,杀菌能力减弱。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无菌技术可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1)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4)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3. 实验操作(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纯化大肠杆菌):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步骤是:(1)计算:根据培养基配方比例,计算配制100ml的培养基,各种成分用量。
(2)称量:准确称取各种成分。
(3)溶化:将称好的牛肉膏加少量水溶化后,加入称量好的蛋白胨、氯化钠、琼脂加热溶解,并补加蒸馏水定容至100ml。
(4)灭菌:将配置好培养基转移到锥瓶中,塞上棉花塞,包上牛皮纸,再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灭菌15~30min。
将培养基用旧报纸包裹,放入干热灭菌箱内,在160~170 ℃下灭菌2h。
(5)倒平板:待培养基冷却到50 ℃左右时,在酒精灯附近倒平板。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分析】考题多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代谢特点,实验室微生物培养规范和主要步骤。
预计未来的高考命题将通过生产生活中有关微生物计数、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等实际问题考查培养基消毒灭菌等基础知识。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误区】1.对于有关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题目,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1)培养基营养构成:包括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四部分,有的还需加入生长因子等;其中各成分由哪种有机物提供,应根据其化学元素组成来推断。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知识清单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清单一、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基本条件1、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营养基质,就像我们人类需要丰富的食物来获取营养一样,微生物也需要特定的培养基来满足其生长需求。
常见的培养基类型包括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大规模的培养和发酵过程,而固体培养基则更便于观察和分离单个的微生物菌落。
培养基的成分通常包含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碳源可以是糖类、有机酸等,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和构建细胞的原材料。
氮源则可以是铵盐、硝酸盐或者有机氮化合物,用于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重要的生物大分子。
无机盐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矿物质元素,如钾、镁、铁等。
生长因子是一些微生物自身无法合成但又必需的有机物质,如维生素、氨基酸等。
2、无菌环境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保持无菌环境至关重要。
因为哪怕是一点点的杂菌污染,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甚至失败。
为了实现无菌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实验器具如培养皿、移液器等在使用前要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可以通过高温高压灭菌、干热灭菌或者紫外线照射等方法。
其次,操作过程要在无菌操作台内进行,操作人员要做好手部的清洁和消毒,并遵循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
3、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不同的微生物对生长的温度和酸碱度有不同的要求。
就像有的植物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有的植物却能在寒冷的条件下存活一样,微生物也有自己的“喜好”。
例如,大多数细菌在 30 37°C 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良好,而霉菌和酵母菌则可能在 25 28°C 的温度下更活跃。
酸碱度方面,多数微生物在 pH 值为 65 75 的环境中生长最佳,但也有一些嗜酸或嗜碱的微生物能够在极端的 pH 条件下生存。
二、微生物的接种与培养1、接种方法接种是将微生物引入到培养基中的过程。
常见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和穿刺接种法等。
平板划线法通过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划线,将微生物逐渐稀释,最终得到单个的菌落,便于分离和纯化。
高一生物下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梳理

高一生物下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梳理对人类来说,生物太重要了,人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生物。
小编预备了高一生物下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期望你喜爱。
知识背景:1培养基的种类包括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等。
摸索1:琼脂的化学成分是什么?在配制培养基中时的作用是?【补充】培养基的类型及其应用:标准培养基类型配制特点要紧应用物理性质固体培养基加入琼脂较多菌种分离,鉴定,计数半固体培养基加入琼脂较少菌种储存液体培养基不加入琼脂工业生产,连续培养化学组成合成培养基由已知成分配制而成,培养基成分明确菌种分类、鉴定天然培养基由天然成分配制而成,培养基成分不明确工业生,产降低成本目的用途鉴别培养基添加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剂菌种的鉴别选择培养基添加(或缺少)某种化学成分菌种的分离2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包括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四类营养成分。
摸索2: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什么缘故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补充】碳源:如CO2、糖类、脂肪酸等有机物,构成微生物的结构物质和分泌物,并提供能量。
氮源:如N2、氨盐、硝酸盐、牛肉膏、蛋白胨等,要紧用来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代谢物等。
含有C、H、O、N的化合物既能够作为碳源,又能够作为氮源,如氨基酸等。
3培养基除满足微生物生长的pH、专门营养物质和氧气等要求。
摸索3:牛肉膏和蛋白胨要紧为微生物提供什么营养物质?摸索4: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什么物质?培养霉菌和细菌时分别需要如何样调剂pH?【补充】生长因子:某些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过程中必须从培养基中吸取的微量有机小分子,如某些氨基酸、碱基、维生素等。
阅读无菌技术,讨论回答下列问题:4获得纯洁培养物的关键是什么?5无菌技术包括哪些?6比较消毒和灭菌(填表)比较项理化因素的作用强度消灭微生物的数量芽孢和孢子能否被消灭消毒较为温顺部分生活状态的微生物不能灭菌强烈全部微生物能摸索5:无菌技术除了防止培养物被污染外,还具有的目的是?7消毒方法:(1)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是煮沸消毒法;(2)对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则使用巴氏消毒法(作简要介绍);(3)对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第一喷洒石炭酸或煤酚皂等溶液以增强消毒成效,然后使用紫外线进行物理消毒。
微生物实验知识点

微生物实验知识点微生物实验是指对微生物进行观察、培养、检测及相关实验操作的科学研究方法。
下面是一些关于微生物实验的知识点:1.实验室安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范,包括佩戴实验手套、口罩和实验服。
同时,实验室的环境要定期消毒,以防止微生物的交叉污染。
2.微生物培养基:微生物实验常用的培养基有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可以用于分离纯培养和观察菌落形态,而液体培养基常用于大规模培养微生物。
3.纯培养与混合培养:纯培养是指从一种微生物中分离出单一的菌株进行培养,得到纯净的培养物;混合培养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微生物一起培养,观察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纯培养和混合培养的选择取决于实验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4.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微生物实验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涂布法、稀释法和过筛方法。
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测试、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方法,可以鉴定微生物的种属和菌株。
5.微生物生长曲线:微生物生长曲线是研究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的重要实验方法,通过连续测量微生物的生物量、代谢产物或生长速率,可以得到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以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特性。
6.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是评价微生物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抗性的实验方法。
通过测定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或抑菌圈直径,可以判断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
7.酶活性检测:微生物实验中常用酶活性检测来评估微生物酶的产生与活性。
通过观察酶的底物转化情况、染色反应、电泳分析等方法,可以确定微生物是否具有特定酶的活性。
8.微生物的遗传转化:遗传转化是指微生物通过吸收外源性的遗传物质,如质粒DNA或线性DNA片段,加入到自身的遗传物质中。
通过转化实验可以在微生物中引入外源基因、观察基因的表达和相关功能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微生物基因的功能。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概念、常用实验方法和技术应用,希望对你有帮助!。
知识总结: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疑难点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1生物的营养
营养是指生物摄取、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营养物质是指维持机体生命活动,保证发育、生殖所需的外源物质。
在人及动物,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维生素六类;在植物,营养物质包括矿质元素、水、二氧化碳等三类;在微生物,则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其特殊营养物质五类。
2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
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天后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3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
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4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平板冷凝后,培养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培养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5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
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
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引言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微生物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研究微生物的生理、代谢、遗传等特性,需要对其进行实验室培养。
本文将介绍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二、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基本原理1.营养物质: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因种类而异,一般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
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浓度有不同的要求。
2.培养基:培养基是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一般包括水、碳源、氮源、矿物质等。
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培养基。
3.培养条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到温度、pH、氧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实验室培养时,需要根据微生物的生长特性,调整培养条件,以利于其生长。
4.无菌技术:微生物实验室培养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外来微生物的污染。
无菌技术包括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等。
三、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方法1.液体培养:液体培养是将微生物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使其在液相中生长繁殖。
液体培养适用于大量繁殖微生物,常用于生产发酵产品、制备菌种等。
2.固体培养:固体培养是将微生物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使其在固体表面生长繁殖。
固体培养适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菌落特征、分离纯化微生物等。
3.深层培养:深层培养是将微生物接种于含有固体填充物的液体培养基中,使微生物在填充物表面生长繁殖。
深层培养适用于研究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特性等。
4.挂壁培养:挂壁培养是将微生物接种于培养瓶内壁,使其在瓶壁表面生长繁殖。
挂壁培养适用于研究微生物的附着、生长特性等。
5.模拟自然环境培养:模拟自然环境培养是将微生物接种于模拟其自然生长环境的培养基中,使其在人工环境中生长繁殖。
模拟自然环境培养适用于研究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繁殖特性等。
四、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应用1.微生物分离纯化:通过实验室培养,可以从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中分离纯化出特定的微生物种类,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完整版)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点归纳

课题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培养基: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是 进行微生物培养的物质基础。
•培养基按照 物理性质 可分为液体培养基 半固体培养基 和固体培养基。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 入凝固剂 琼脂(是从红藻中提取的一种多糖, 在配制培养基中用作凝固剂)后,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
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根据菌落的特征可以判断是哪一种菌。
液体培养基应用于工业或生活生产, 固体培养基应用于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则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及菌种保藏等。
•按照成分培养基可分为 人工合成培养基 和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是用成分已知的化学 物质配制而成,其中成分的种类比例明确,常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
天然培养基是用化学 成分不明的天然物质配制而成,常用于实际工业生产。
■按照培养基的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培养•培养基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PH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例如,培养 孚L 酸杆菌 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 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须将培养基的pH 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是需要将 pH 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型微生物 是则需要提供 无氧的条件-无菌技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 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 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 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 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 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消毒与灭菌的区别消毒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2---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第6页,共48页。
典例精析 2015·广元期中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
同。下列有关一种以 CO2 为唯一碳源的自养微生物营养的描述中,不 正确的是( )
A.氮源物质为该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质也是该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C.无机盐是该微生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D.水是该微生物的营养要素之一
第11页,共48页。
菌落
细菌的菌落特征因 种而异
第12页,共48页。
常用的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1)消毒的方法: 1、煮沸消毒法:100℃煮沸5-6min; 2、巴氏消毒法:70-75℃下煮30min或
80℃下煮15min;
3、化学药剂消毒法:用75%酒精、新洁尔
灭等进行皮肤消毒;氯气消毒水源; 4、紫外线消毒;
第3页,共48页。
液体培养基:
表面生长
均匀混浊生长
第4页,共48页。
沉淀生长
固体培养基:菌落,菌苔
第5页,共48页。
2.不同的微生物往往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
3.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和 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 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例如:生长因子(即细 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 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以及氧气、二氧
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的过程。
2.灭菌: 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
芽孢和孢子),而达到完全无菌之过程。
灭菌与消毒技术是微生物有关工作中最普通也 是最重要的技术。
第9页,共48页。
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 孢。芽孢的壁很厚,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例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梳理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知识梳理一、培养基1.概念:人们按照微生物对_____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_____的营养基质。
2.营养构成:一般都含有_____、_____、氮源、_____、生长因子,还需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H 、_____以及O 2的要求。
二、无菌技术1.消毒:(1)特点:使用较为______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_____(不包括芽孢和_____)。
(2)常用方法:煮沸消毒法、_______、化学药剂消毒法。
2.灭菌:(1)特点: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_______,包括芽孢和孢子。
(2)常用方法:_____灭菌、干热灭菌、_______灭菌。
三、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1.配制培养基:称量→混合→_____→调pH →_____→包扎。
2.灭菌:加水→加培养基→_____→排冷气→维持压力→取出倒平板(或搁置斜面)。
3.接种:(1)接种过程:洗净双手→_____→接种→贴标签。
(2)接种工具:包括_____、涂布器。
(3)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________法。
(4)注意事项:整个操作过程都要在_____旁完成。
4.培养: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入_____内培养。
四、菌种保藏1.临时保藏:(1)操作:采用_______培养基,菌落长成后,放入____冰箱中保藏,以后每3~6个月,转移一次新的培养基。
(2)缺点:保存时间_____,菌种易被_____或产生变异。
2.长期保存法:_______法,放在-20 ℃下保存。
五、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与计数1.菌种筛选:(1)培养基:_______。
(2)特点:________是唯一氮源。
2.统计菌落数目:(1)计算方法: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2)平板计数公式:M VC 3.设置对照:(1)对照实验:是指除了________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2)主要目的:排除实验组中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完整版)知识点+练习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推荐文档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 37 ℃培养箱中培养 24 h,使其均匀
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 A、B、C、D 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
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 A 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
A
;含 B 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 B
1. 消毒Error!
2. 灭菌Error!
3. 消毒和灭菌比较
比较 理化因素的作用强度
消灭微生物的数量
芽孢和孢子能否被消灭
消毒
较为温和
部分生活状态的微生物
不能
灭菌
强烈
全部微生物
能
- 1-
三、微生物的纯化培养及菌种的保藏 1 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 落。 2. 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流程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3. 纯化大肠杆菌的方法 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1) 平板划线法:是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
养基的表面。(如下图示) (2)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
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 如下图所示)
①系列稀释操作(如下图所示)
②涂布平板操作(如下图所示)
(3)两种纯化细菌的方法的比较
项目
优点
缺点
适用范围
平板划 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对混
线法
合菌进行分离
- 2-
④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基础梳理
一、微生物的营养
1.碳源
2.氮源
【注意】
①对许多微生物来说,既可利用无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也可利用有机含氮化合物作为氮源。
②固氮微生物可以利用氮气作为氮源。
③铵盐、硝酸盐等既可作为微生物最常用的氮源,也可作为某些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物质。
④自养微生物与异养微生物类型的划分主要是依靠能否以CO2作为生长的主要或唯一的碳源,而不是由氮源决定。
3.水
水是微生物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种重要物质。
4.无机盐
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有:构成微生物细胞的组成成分;作为酶的组成成分,也是某些酶的激活剂;调节和维持微生物细胞的渗透压和pH;某些无机盐具有特殊功能,如化能自养细菌的能源物质NH4+等。
5.生长因子
6.其他条件
培养微生物时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二、培养基
1.培养基的概念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适合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2.配制原则
目的要明确;营养要协调;pH要适宜;要经济节约。
3.培养基的类型
(1)按物理性质分:
(2)按化学性质分:
(3)按功能分:
①全程要求无菌操作,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
外,还能有效地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②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
基的锥形瓶,当感觉到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
操
作时应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以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③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若将平板倒
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④在倒平板的过程中,不能将培养基溅到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因为空气中的微生
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
三、无菌技术
1.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
①对实验操作的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②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③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④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的物品相接触。
2.实验室常用的消毒方法
煮沸消毒;化学药物消毒;紫外线消毒。
3.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
①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
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
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
②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
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
③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
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 kPa,温度为121 ℃的条件下,维持15~30 min。
四、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实验操作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其基本过程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五个步骤。
2.纯化大肠杆菌
(1)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菌落,这个单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
养。
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
后可形成单个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