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三A卷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三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粗犷荣膺走头无路箪食壶浆

B . 彗星晌午刨根问底老骥伏枥

C . 修葺崩殂心无旁鹜轻歌曼舞

D . 告罄褴缕战战兢兢觥筹交错

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新中国一代代国家领导人殚精竭虑,奋发图强,为了实现中国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着。

B . 他做事认真,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C . 网络是柄双刃剑,它虽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但是也会藏污纳垢。

D . 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来越差,看什么都是眼花缭乱。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大火和消防隐患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B . 高铁的开通,意味着从我市到南宁的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C . 春天的昆明是个旅游的好季节。

D . 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刚刚遭受沙尘暴袭击的西北地区的空气清新了许多。

4. (2分)下面句群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我们虽知道之前的不对,也想尽办法去启发儿童的兴趣。

②我们出版这个《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于弥补这个缺憾。

③过去的儿童教育是注入式教育,只要把种种的死知识、死教训装入他头脑中,就以为满足。

④然而小学校里的教育仍旧不能十分吸引儿童的兴趣,而且各种教育,仍旧是被动的,不是自动的。

⑤特别是儿童自由的读物,实在极少。

A . ③④②⑤①

B . ③①④⑤②

C . ①③④⑤②

D . ①③⑤④②

5. (2分)与其它三句意思不一样的是:()。

A . 我是要去西双版纳的。

B . 我不得不去西双版纳。

C . 谁也阻挡不了我去西双版纳。

D . 我说过我去西双版纳吗?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24分) (共3题;共24分)

6. (4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湖。“________”的意思是太平盛世。

(2)诗人描绘的洞庭湖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描绘这样的景象,意图是什么?

7. (12.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乐羊子妻①

一年来归,妻跪②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③。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④’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注】①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人名,姓乐名羊子。②跪:古人坐的一种姿态。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放在脚跟上。跪时则伸直腰股呈半起身状态。③机杼:原意是织布机和织布机的梭子,这里指织布的工具。④亡:同“无”

(1)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

趋一丝而累

(2)解释划线的词:

引刀趋机________ 稽废时日________

(3)翻译句子: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②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4)这个故事写乐羊子妻规劝丈夫学习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否则就不会有成就。她在规劝丈夫时,也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样,运用了巧妙生动的比喻,试找出这个比喻并分析其好处。

8. (8分)补写句子。

(1)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深林人不知,________。(王维《竹里馆》)

(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卿今者才略,________。(《孙权劝学》)

(5)《逢入京使》中颇带夸张意味,强调思家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7)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请你写出一联表达爱国情思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

9. (17.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知入”与“知出”

张运辅

①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

②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

③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

④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

⑤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

⑥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

⑦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