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之中国近代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国近代史
宏观概要
1、中国近代史是指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不断抗争与探索的历程,更是近代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程。
2、中国近代史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产封建社会的历史。
从1840年鸦片战争、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再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日本侵华战争。可以说整个近代中国都是在战争中度过的,西方列强的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同时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中国近代中是中国人民反抗西方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的历史。从鸦片战
争中的三元里人民抗英,到义和团运动,以及清政府中的爱国官兵抵抗西方列强的斗争,日本侵华战争中自发的抵抗和政府的抵抗。反是非曲直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4、中国近代史是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变法、辛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前赴后继的探索精神。
5、中国近代史是中国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在西方列强侵略、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以后,在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几经曲折。
6、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由传统科学向自然科学转变的历史。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西方的思想、科技、文化也伴随而来,逐渐影响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860年)
阶段特征
1840—1860年,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新的经济因素处于萌发状态,中国人民一方面抵抗外国侵略,维护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另一方面,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开启了民智。但由于传统自然经济根深蒂固,专制主义势力仍然强大,广大的中国人的思想仍然僵化,加上外国势力的阻挠,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仅仅出现了一些有利于近代化的因素,近代化历程的并没有真正开始。
知识整合
一、政治
1、鸦片战争
1840年,工业革命后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先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产封建社会进一步加深。
3、太平天国运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民阶级掀起太平天国运动。前期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作为革命纲领,后期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救国方案《资政新篇》
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1、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侵入,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经济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近代工业出现(外商企业)
2、社会生活:
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通商口岸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开始变化。
二、文化
1、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潮”的萌发,中国人开始了开眼看世界的历程。
2、1859年,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知识拓展
运用多种史学范式理解中国近代开放的通商口岸
从革命史范式角度:
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从现代化范式角度:
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
从整体史范式角度: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但是是客观事实)使中国被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文明史范式角度: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过渡的地方。
从社会史范式角度:
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第二节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0——1901)
阶段特征: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走向
深入,并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古老的中国走了了“器物变革”的重要一步,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在此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行了戊戌变法。
知识整合
一、政治
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3、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定《马关条约》,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4、1894年,孙中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5、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
6、1898年,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势力发展迅速,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企图,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并加速他的灭亡。
7、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二、经济:
1、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建立近代海军,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推动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化。
2、民族资本主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一批近代民族工业在东南沿海诞生。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3、社会生活
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序幕;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轮船、铁路,四通八达的电报网形成,近代报刊产生。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三、文化
1、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早期维新派出现。他们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在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思想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否定了君主专制,宣传变法的必要性、合理性。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君主专制,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思想。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