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弯成型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高强度钢辊弯成形工艺研究
![高强度钢辊弯成形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100037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b.png)
高强度钢辊弯成形工艺研究摘要: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对于高强度钢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高强度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
本文通过对高强度钢辊弯成形工艺的研究,探讨了其成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优化方法,为高强度钢辊弯成形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强度钢,辊弯成形,影响因素,优化方法1. 引言高强度钢由于其卓越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其中,辊弯成形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用于制造弯曲形状的高强度钢材料。
然而,高强度钢的强度和韧性往往使得其辊弯成形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因此,研究高强度钢辊弯成形工艺,对于提高工艺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2. 影响因素(1)材料性能:高强度钢的硬度和强度决定了其辊弯成形的难度。
材料的塑性和韧性对成形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2)辊弯工艺参数:辊弯工艺参数包括辊弯压力、辊弯半径、辊弯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成形质量和效率。
(3)辊弯机械设备:辊弯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对于高强度钢辊弯成形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3. 优化方法(1)选择合适的辊弯工艺参数:根据高强度钢的物理性质和强度要求,选择合适的辊弯工艺参数,如辊弯压力、辊弯半径和辊弯速度等。
(2)控制辊弯机械设备:确保辊弯机械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度,减少成形过程中的误差。
(3)加热预处理:对于某些高强度钢材料,加热预处理能够提高其塑性和韧性,有利于辊弯成形的顺利进行。
(4)优化工艺流程: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成形过程中的残余应力和变形。
4. 结论高强度钢辊弯成形工艺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提供了一些有效的工艺指导,并为高强度钢辊弯成形工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信随着工艺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强度钢辊弯成形工艺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2024年中厚板矫直机矫直辊变形及弯辊模型研究》范文
![《2024年中厚板矫直机矫直辊变形及弯辊模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8cd26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c.png)
《中厚板矫直机矫直辊变形及弯辊模型研究》篇一一、引言中厚板矫直机是金属板材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核心工作原理是利用矫直辊对板材进行压力矫直。
在矫直过程中,矫直辊的变形及弯辊模型的研究对于提高矫直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厚板矫直机矫直辊的变形问题及弯辊模型的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二、矫直辊变形问题分析1. 变形原因分析矫直辊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板材的压力、摩擦力以及热应力的作用,会产生一定的变形。
这些变形主要包括辊面磨损、辊身弯曲以及辊颈偏移等。
其中,辊面磨损会导致矫直效果下降,辊身弯曲会影响矫直精度,而辊颈偏移则可能导致矫直辊的振动和噪声。
2. 变形对矫直过程的影响矫直辊的变形会对矫直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变形会导致板材的矫直精度下降,使板材的几何尺寸和形状无法满足生产要求。
其次,变形还会增加矫直过程中的能耗,降低设备的运行效率。
此外,严重的变形还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影响生产安全。
三、弯辊模型研究为了解决矫直辊的变形问题,本文提出了弯辊模型的研究。
弯辊模型是一种通过调整矫直辊的弯曲程度来补偿其变形的方法。
该模型基于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原理,通过分析矫直辊的受力情况和变形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对矫直辊弯曲程度的精确控制。
1. 弯辊模型建立弯辊模型的建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矫直机的结构参数、矫直辊的材料性能、板材的力学性能等。
通过分析这些因素对矫直辊变形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对矫直辊弯曲程度的精确计算。
在建立模型过程中,需要运用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的原理,对矫直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等物理量进行准确描述。
2. 弯辊模型的应用弯辊模型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矫直精度和效率。
通过调整矫直辊的弯曲程度,可以补偿其变形对板材的矫直效果的影响。
同时,弯辊模型还可以实现对矫直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生产安全。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
辊弯成型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辊弯成型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bd4abca76a20029bd642d68.png)
辊弯成型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摘要:简要介绍冷弯成型技术理论在国内及国外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我国现有国情,阐述冷弯成型技术存在的现状和优势。
指出冷弯成型技术现阶段在我国仍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最后,憧憬我国冷弯成型技术能有美好的前景。
ABSTRACT:Briefly introduce the cold roll forming technology theory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proces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situation, explained the advantage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ld roll forming technology.Pointing out that the cold roll forming technology at this stage in our country still exists defects and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Finally, we look forward to China's cold roll forming technology can have a bright future.关键词:冷弯成型技术历史现状创新Key Words:Cold Roll forming technology、history、current situation、innov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国外发展进程 (3)一、国外历史 (3)二、国外现状 (4)第二章国内发展进程 (4)三、国内历史 (4)四、国内现状 (4)1、优势 (5)2、理论进程 (5)3、不足 (5)第四章未来发展 (6)五、展望﹒创新 (6)参考文献 (7)第一章绪论冷弯成型是通过顺序配置的多道次成型轧辊,把卷材、带材等金属板带不断地进行横向弯曲,以制成特定断面的型材的塑性加工工艺。
变截面柔性辊弯成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变截面柔性辊弯成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d0c0df4910ef12d2af9e79c.png)
撰 文 /北 方 工业 大 学 艾 正青 刘继英 韩 飞 景 作 军
安全、环保、节能是当今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主题。开发车体轻量化、安全性能高的汽车,同时又要使 设计、制造的成本降低,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变截面柔性辊弯成型
是实现 上述 目标 的一种有效途径 ,成 为下一代辊弯成型技术的发展方向。
Rsa hmr e etfaalSc n li oFri ehog o e n Ar d品圈 eer p vm noVrb et eb Rlo n Tcnlyt m d b aJ cI o i e i Fxl l m g o e o aH a o
工作 台位 置 的传感 器 以及一 执行 机 构 。与基座 大 约成3 。倾 斜 的成 型 0 机架 是 悬臂式 机架 。这种倾 斜 的机 架可 以很 容易 地加 工 出法兰 的 弯 曲
若结 合汽 车新材 料的使 用技术 ,对 超 高 强 度 材 料 零 部 件 进 行 成 型 加
工 ,整车质 量可 进一步 降低2 %, 5
图1应 用汽车上 的高强度钢变截 面防撞杆( 和 变截 面车架( 上) 下)
可 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好地 满足汽 车制造 轻量化 的
制 造 技 术 与材 科 MT N )21一1 M(o2 0O 9
辊霉 言 譬 茎 薹
效 率高 ,产 品表 面质量 好 ,尺寸精
辊弯成型工艺研究
![辊弯成型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b42056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a.png)
辊弯成型工艺研究辊弯成型工艺研究是金属材料加工中,一种常见的成形工艺。
它利用辊弯机将金属材料进行弯曲,从而得到所需要的外形尺寸、曲率半径及几何精度的带弯部件。
辊弯成型工艺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工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使用。
在辊弯成型工艺中,金属材料通过两个相对运动的辊子,实现弯曲加工。
根据不同的材料及加工要求,可选择不同类型的辊弯机,如气动式辊弯机、液压式辊弯机、数控辊弯机等。
辊弯机可分为卧式及立式两种,其中立式辊弯机又可分为3轴辊弯机、4轴辊弯机及5轴辊弯机。
辊弯成型工艺具有加工精度高、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冶金、电子、机械等行业被广泛应用。
但是,辊弯成型工艺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加工尺寸受到加工参数的限制,加工厚度范围狭窄,加工能力受到材料性能限制等。
因此,在辊弯成型工艺研究中,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如设计理念、选择辊弯机型号、选择加工参数、选择工具材料等。
首先,要确定好设计理念,以便正确的选择辊弯机型号及加工参数。
其次,应仔细研究辊弯机的结构特点,确定合适的机型,以保证加工效率及加工精度。
在选择加工参数方面,要根据材料的性能及加工精度,选择合理的加工参数,以保证加工效果。
另外,在选择工具材料方面,也要考虑到工具使用寿命、曲率半径及弯曲精度等因素。
总之,辊弯成型工艺研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以保证加工效果及成型精度。
此外,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辊弯成型工艺,以提高加工效率及精度,满足不断发展的加工要求。
Roll bending form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s a common forming process in metal material processing. It uses roll bending machine to bend the metal material, so as to obtain the bent parts with required shape size, curvature radius and geometric precision. Roll bending forming technology is a relatively old technology, which has been used since the 1950s.In roll bending forming process, the metal material is bent by two relative moving roll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different types of roll bending machines can be selected, such as pneumatic rollbending machine, hydraulic roll bending machine, CNC roll bending machine, etc. Roll bending machines can be divided into horizontal andvertical types, among which vertical roll bending machines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3-axis, 4-axis and 5-axis roll bending machines.Roll bending forming technology has advantages of high processing accuracy,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It is widely used in aerospace, automobile, metallurgy, electronics, machinery and other industries. However, roll bending forming technology also has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processing size is limited by processing parameters, the processing thickness range is narrow, and the processing capacity is limited by material properties.Therefore, in the research of roll bending forming technology, many factors need to be considered, such as design concept, selection of roll bending machine model, selection of processing parameters, selection of tool materials, etc.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to determine the designconcept in order to select the right roll bending machine model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 Secondly,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ll bending machine should be studied carefully to determinethe appropriate model in order to ensur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In terms of selecting processing parameters, reasonable processing parameters should b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processing accuracy to ensure the processing effect. In addition, when selecting the tool material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tools, curvature radius and bending accuracy should also be taken into account.In a word, the research of roll bending forming technology is a complicated work, which needs to consider many factors to ensure the processing effect and forming accuracy.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e roll bending forming technology should be optimized continuously to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accuracy, so as to meet the constantly developing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辊弯成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辊弯成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48c3fda3186bceb19e8bb53.png)
辊弯成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合作研究辊弯成型开发的技术成果,给出了辊弯成型CAD/CAM 技术的应用实例。
应用CAD技术,在非对称料型的设计中根据截面的几何特性确定成型基准及工艺,介绍了咬口封闭料型的设计特点,给出了计算机模拟技术在宽幅压型板设计中的实例。
应用CAM技术,解决了异型轧辊的计算机辅助加工,基于计算机数控包络法,用一片砂轮可加工出不同的轮廓曲线。
辊弯成型CAD/CAM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本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CAD CAM 辊弯成型1. 辊弯成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过去的十多年中,辊弯成型(又称冷弯型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计算机可在多大程度“辅助”设计者完成任务。
许多人设计轧辊时应用计算机仅代替人工的几何计算,很大程度上仍依赖设计者的实践经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用于辊弯成型的CAD 软件应达到更高的水平。
首先应向更深的方面发展,计算机能够在更多的方面帮助设计者以得到最优的设计结果。
例如,CAD 软件应具备如下功能:模拟成形过程,应用人工智能及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给出专家水平的指导。
其次CAD技术向更广的领域发展,计算机辅助制造,生产管理,成本核算,质量控制以及CAE和CIMS。
由德国data M开发的COPRA是解决辊弯成型设计的集成软件。
以下是由COPRA完成的部分冷弯型钢断面的实例。
1.1 非对称断面日本拓殖大学的小奈弘教授给出了非对称断面成型道次的估算方法。
与对称断面相比,不平衡的扭矩会导致板带的扭曲。
断面成型过程中板带的几何变形与其静力学特性紧密相关。
作者发现若以截面的一个惯性轴作为展开的基准线,一些非对称断面可得到很好的成型质量。
1.1.1 以惯性主轴作为展开的基准用于集装箱的部件(图1)是一非对称截面。
某公司以最长的直线段作为成型的水平基准,共用12道次成型,并产生明显的扭屈。
用COPRA可方便地计算出主惯性轴的角度,以其中一个惯性轴作为成型基准面,只需6道次就获得了比前方法质量更好的断面。
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型有限元仿真研究
![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型有限元仿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4c3feb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0.png)
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型有限元仿真研究摘要:本文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了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型的工艺性能。
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辊弯成型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调整辊弯成型过程中的力和速度参数,分析了辊弯成型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变形特征和成型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辊弯成型参数可以获得较好的成型效果,提高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型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型;有限元仿真;工艺性能1. 引言先进高强度钢材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等领域。
辊弯成型作为一种常用的金属成形工艺,可以有效地将钢材弯曲成所需的形状。
为了提高辊弯成型的质量和效率,有限元仿真方法成为研究的重要手段。
2. 方法本研究选择了一种先进高强度钢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辊弯成型的有限元模型。
在模型中,考虑了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和辊弯成型过程中的摩擦力。
通过调整辊弯成型过程中的力和速度参数,进行了多次有限元仿真计算。
3. 结果与讨论通过有限元仿真,得到了辊弯成型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变形特征和成型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辊弯成型参数可以使得钢材在成型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出现应力集中和变形不均匀的问题。
同时,适当调整成型速度可以减小辊弯成型过程中的应力和变形,提高成型质量。
4. 结论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本文分析了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型的工艺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辊弯成型参数可以获得较好的成型效果,提高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型的质量和效率。
本研究为进一步优化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型工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5. 。
差厚板辊弯成型仿真研究
![差厚板辊弯成型仿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fccf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1.png)
差厚板辊弯成型仿真研究差厚板辊弯成型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板加工方法,其在航空、汽车、船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金属板在辊弯过程中存在差厚现象,这给成型质量和效率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进行差厚板辊弯成型仿真研究,对于优化成型工艺、提高成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差厚板辊弯成型过程中,辊弯机械对金属板进行弯曲,使其形成所需的形状。
然而,金属板在辊弯过程中,由于受到辊与板之间的接触力和弯曲力的影响,板材表面会出现局部变形和应力集中现象,导致板材产生差厚现象。
差厚现象会对成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引起板材开裂、产生变形等问题。
为了研究差厚板辊弯成型过程中的差厚现象,研究人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有限元仿真来模拟辊弯过程。
首先,他们根据辊弯机械的工作原理和金属板的物理特性,建立了辊弯过程的数学模型。
然后,利用有限元方法,将数学模型转化为计算机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
在差厚板辊弯成型仿真研究中,研究人员主要关注以下几个因素:辊弯机械的结构参数、金属板的材料特性、辊弯过程中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
通过改变这些因素,他们可以模拟不同的辊弯工艺,并评估差厚现象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差厚现象的程度与辊弯机械的结构参数、金属板的材料特性密切相关。
例如,辊弯机械的辊径和辊宽越小,差厚现象越明显;金属板的屈服强度越大,差厚现象越轻微。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优化辊弯工艺参数,如辊弯力和辊弯速度,可以减轻差厚现象的程度,提高成品质量。
综上所述,差厚板辊弯成型仿真研究对于优化成型工艺、提高成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有限元仿真,研究人员可以模拟辊弯过程中的差厚现象,并评估其对成型质量的影响。
这为制定有效的工艺优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提高差厚板辊弯成型的效率和质量。
辊弯成型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
![辊弯成型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8fd8640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3.png)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快速成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国际上已经出 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快速成型技术,如立体光刻(SLA)、叠层实体制造 (LOM)、熔融沉积制造(FDM)等。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快速成型设备的 性能和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2、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快速成型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展。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 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发和应用,使得我国快速成型设备的生产和制造能力不断提 升。国内研究现状呈现出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的良好态势。
本次演示通过对光固化快速成型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深入研究,发现该技 术在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同 时,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前景广泛,可为各行各业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然而,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例如设备成本高、材料价格贵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异形管连续辊弯成型工 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引入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精度。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在异形管连续辊弯成型工艺中的应用包括软件和硬件技 术的使用。在软件方面,常用的软件包括CAD、CAM和CAE等,这些软件可以帮助 设计师进行产品的设计、分析和优化。在硬件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高性能计算机和高速网络的使用为异形管连续辊弯成型工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辊弯成型应用研究
1、汽车制造业
在汽车制造业中,辊弯成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如车门、发 动机罩、后备箱等。利用辊弯成型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较高强度和稳定性的零部 件,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镁合金板辊弯成形回弹预测研究
![镁合金板辊弯成形回弹预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33d530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8.png)
镁合金板辊弯成形回弹预测研究
摘要:镁合金板材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其成形过程中常伴随着较大的回弹现象,降低了成形质量和效率。
本文通过对镁合金板辊弯成形回弹预测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首先,文章介绍了镁合金板材辊弯成形的基本过程和回弹现象。
辊弯成形是一种常用的板材成形方法,通过将板材沿着一定半径的辊子进行弯曲,达到所需形状。
然而,由于镁合金的低塑性和高弹性模量,成形后往往会出现较大的回弹,导致成形件几乎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其次,文章介绍了回弹预测的研究方法和模型。
目前,常用的回弹预测方法有经验公式法、数值模拟法和试验法。
其中,经验公式法简单快速,但精度较低;数值模拟法可以更准确地模拟成形过程和回弹现象,但计算量较大;试验法可以直接测量回弹量,但需要大量实验数据。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模型进行回弹预测。
然后,文章介绍了一些影响回弹的因素。
镁合金板材的化学成分、热处理状态、板材厚度、成形工艺等因素都会对回弹量产生影响。
了解这些影响因素,可以通过调整材料和工艺参数,减小回弹量。
最后,文章总结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针对镁合金板材辊弯成形回弹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在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挑战。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材料设计、成形工艺优化、回弹预测模型改进等方面展开,以提高镁合金板材辊弯成形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镁合金板材;辊弯成形;回弹预测;影响因素;发展方向。
辊压成型在汽车轻量化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发展-北方工业大学
![辊压成型在汽车轻量化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发展-北方工业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cc347270a26925c52cc5bf9c.png)
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研究所辊压成型工艺与技术1辊压成型技术在汽车部件制造中的应用2国内外下一代辊压成型技术研究与发展3北方工业大学的研发目标4北方工业大学的辊压成型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5辊压成型产品应用汽车零部件钢结构及住宅输电铁塔建筑模板、脚手架集装箱焊管钢板桩铁道车辆公路护栏板保险杠结构构成安装板吸能盒横梁E/ABS蒙皮开卷Uncoil预冲孔Pre-punching辊压成型Roll forming 切断Cutting 焊接吸能盒Welding检测Inspection在线弯圆Sweeping 在线焊接Welding in line焊接拖钩套Welding辊压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为企业提供系统的理论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世界先进水平)(15.05.113121fi r r r r r r f i i i •+•−=道次编号DP800所需总变形能(J)Q235所需总变形能(J)DP800比Q235所需总变形能之增量百分比%1 1.55757E+03 1.24244E+0325.4%2 3.65488E+03 2.61192E+0339.9%3 5.29967E+03 3.75306E+0341.2%4 6.99302E+03 4.84281E+0344.4%58.81970E+03 5.98377E+0347.4%6 1.02700E+04 6.85692E+0349.8%71.18738E+047.75561E+0353.1%类型Sorts成型方式Forming styles车型/名称Vehicles汽车厂OEM's钢制保险杠Steel bumpers 辊压成型Roll formingSGM12、SGM200SGM18、SGM201上海通用/ SGMW161,W261,S161,S261上海汽车/ SAICNew Bora, Jetta一汽大众/ FAW-VWM3, Focus,Mondeo长安福特/ Changan FordB51, B53, T63, X7神龙汽车/ DPCAH13, M14, B22奇瑞汽车/ Chery AutoA0, BSUV江淮汽车/ JACTF, ROVER南京名爵M11,S08, Y08, V08长城汽车/ Great Wall31个车型,27个断面断面A将高精度复杂截面的辊压成型科研成果应用于T11、B11车型车门框的开发,并一次调试成功。
辊弯成型工艺研究
![辊弯成型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6453ed4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21.png)
辊弯成型工艺研究辊弯成型是指通过利用辊子、压力以及加热,让金属材料在辊子上匀速高速流动,形成一定曲率的工艺,得到各种型号的产品。
由于辊弯成型工艺可以提供准确的尺寸和低成本,当代汽车、航空航天、电子行业、石油化工等行业对它非常感兴趣,研究者也针对这项工艺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辊弯成型过程的基本原理辊弯成型是一种机械加工方式,其基本原理在于利用机器辊子的滚动力,将工作件进行屈曲设计,使得工作件获得一定的拉拔变形,从而改变工作件的形状。
辊弯成型的机器辊子是采用单向或双向滚动力,内辊子滚动时将外辊子送入中间件,这样中间件就可以不断被压缩和拉伸,形成辊弯痕迹。
二、辊弯成型工艺的发展辊弯成型工艺的发展主要是改善其加工精度和加工效果。
目前,传统的辊弯成型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微型辊弯技术,特别是CNC控制的辊弯成型工艺,通过使用特殊的数控系统来控制辊子的滚动力,从而极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加工效果。
此外,科学家们还改进了用于辊弯成型的各种加热方法,使得辊弯成型过程更加完善和高效,有效地提高了加工效率。
三、辊弯成型工艺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在工程设计中,辊弯成型工艺通常用于制造机械零部件,它可以准确地生产出各种复杂的零部件,如弹簧、曲柄、曲轴、螺旋管等,它可以满足复杂零部件的任何特殊要求,并有效地提高了工程效率。
辊弯成型工艺还可以用于制作各种表面质量高、材质软、硬度可调的金属制品,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所需产品的精度度和硬度。
四、辊弯成型工艺的可能发展辊弯成型工艺的未来可能会发展出更多可能性,如运用三维扫描技术,提高辊弯成型工艺的加工效率,增加辊弯成型机械的精度,降低加工的能耗,提高加工的质量,以使辊弯成型工艺能够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加工环境和复杂的结构要求。
综上所述,辊弯成型工艺目前已经得到了实际应用,未来还将会不断发展,完善其加工效率、质量及精度,为各大行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辊弯成形机理研究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辊弯成形机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e54067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1.png)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辊弯成形机理研究
辊弯成形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船舶、建筑等领域。
辊弯成形机理的研究对于提高工件成形质量、优化工艺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辊弯成形机理进行了研究。
首先,本文建立了辊弯成形的有限元模型。
模型包括了辊弯机床、工件以及辊轮等关键部件。
通过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合理的边界条件设置,可以模拟真实的辊弯成形过程。
接着,本文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
通过对辊弯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变形等参数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辊弯成形的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情况。
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本文对辊弯成形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分析辊弯成形过程中的材料流动、应力集中、变形特点等现象,揭示了辊弯成形的机理。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优化辊弯工艺参数的建议,以提高成形质量和效率。
最后,本文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通过对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辊弯成形的机理较为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性能、辊弯工艺参数等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成形效果。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辊弯成形机理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辊弯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变形等参数的分析,揭示了辊弯成形的机理。
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辊弯成形工艺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辊弯成型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
![辊弯成型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50e6fd249649b6648d7478b.png)
第17卷第5期2010年10月塑性工程学报JOURNAL OF PLAST ICITY ENGINEERINGVol 17 No 5Oct 2010doi:10 3969/j issn 1007 2012 2010 05 012辊弯成型技术理论及应用研究现状*(北方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北京 100144)韩 飞 刘继英 艾正青 胡 猛摘 要:辊弯成型是一种高效、节材、节能、环保的板金属成型工艺技术,在建筑、汽车、机械制造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该文简述了辊弯成型技术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辊弯成型CA D/CA M /CA E 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应用;并介绍了辊弯成型的前沿领域 柔性辊弯成型技术;展望了辊弯成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辊弯成型;孔型辅助设计;轧辊制造;有限元分析中图分类号:T G386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2012(2010)05 0053 08State of the art of research on roll forming processH A N Fei L IU Ji y ing A I Zheng qing H U M eng(Colleg e o f Electro mechanical Eng ineer ing,N o rth China U niv ersity of T echnolo gy ,Beijing 100144 China)Abstract:Roll fo rming (RF)techno lo gy is an energ y saving and efficient pr ocessing technique o f sheet metal for ming.I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the const ruct ion,automo bile,machinery and many o ther fields.T he cur rent research of the RF theo ries at ho me and abroad are briefly intro duced.T 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 ns of the CA D/CA M /CA E techno lo gy o f R F at home and abr oad are descr ibed.T he flex ible r oll fo rming pr ocess,w hich is the fro nt ier field o f the ro ll form ing technolog y ar e intr oduced.M or eo ver ,the future tr ends of RF are for ecasted.Key words:ro ll for ming (RF );computer aided roll pass desig n;r oll manufactur ing;finite element analy si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5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宝钢集团公司联合资助项目(51074204);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资助项目(K M 201010009001);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09D005002000003);北京市属市管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PH R20110851)。
变截面梁的辊弯成型仿真研究
![变截面梁的辊弯成型仿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810769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08.png)
变截面梁的辊弯成型仿真研究摘要:辊弯成型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板材成型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等行业。
变截面梁在辊弯成型过程中的变形行为对成品质量起着重要影响。
本研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变截面梁的辊弯成型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变截面梁的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情况。
关键词:辊弯成型;变截面梁;数值仿真;变形规律;应力分布引言:辊弯成型是一种通过辊轮施加压力使金属板材弯曲的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板材的成型加工中。
在辊弯成型过程中,金属板材会发生变形,特别是对于变截面梁来说,其变形行为更为复杂。
因此,深入研究变截面梁的辊弯成型过程,对提高成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本研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变截面梁的辊弯成型过程进行了模拟。
首先,建立了变截面梁的几何模型,并设定了辊轮施加的压力和辊弯速度。
然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变截面梁在辊弯过程中的变形行为进行了求解,并得到了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与讨论:通过数值仿真分析,我们得到了变截面梁在辊弯过程中的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表明,辊轮施加的压力和辊弯速度对变形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增大压力和降低辊弯速度可以减小变截面梁的变形量,并且使其应力分布更加均匀。
此外,变截面梁的初始几何形状也会对辊弯成型过程产生影响,不同的初始几何形状会导致不同的变形行为。
结论:本研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变截面梁的辊弯成型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变形规律和应力分布情况。
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变截面梁的辊弯成型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考虑材料的塑性变形特性和辊弯成型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等因素,以更加准确地预测变截面梁的变形行为。
变截面辊弯成型技术
![变截面辊弯成型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d4326240066f5335a8121a2.png)
欧洲
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 德国data M公司
图1 第一条实验柔性辊弯成型机
图2 德国达姆施塔特大学柔性辊弯成型机概念
日本
日本拓殖大学小奈弘教授 (2003年起) 单一式柔性辊弯成型机 串列式柔性辊弯成型机
图3 拓殖大学柔性辊弯成型机控制系统示意图
图4 拓殖大学的三机架串列式柔性辊弯成型机
中国
北方工业大学(2004年起) 单轴可控的变截面辊弯成 型机 双轴联动的变截面辊弯成 型机 变宽度纵剪机
图5 单轴可控的变截面辊弯成型机
图6 双轴联动的变截面辊弯成型机
图7 变宽度圆盘剪
图8
《2024年中厚板矫直机矫直辊变形及弯辊模型研究》范文
![《2024年中厚板矫直机矫直辊变形及弯辊模型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fb9148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f.png)
《中厚板矫直机矫直辊变形及弯辊模型研究》篇一一、引言中厚板矫直机是钢铁生产线上重要的设备之一,用于对轧制后的中厚板进行矫直处理。
矫直辊作为矫直机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矫直效果和产品质量。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矫直辊常常会出现变形和弯曲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矫直效果,还可能对设备造成损害。
因此,研究矫直辊的变形及弯辊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就中厚板矫直机矫直辊的变形及弯辊模型进行研究,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二、矫直辊的变形原因分析矫直辊的变形主要是由于长期受到力的作用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热处理和化学处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先,长期承受力的作用导致矫直辊表面和内部发生塑性形变;其次,矫直辊在热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热应力导致形变;最后,矫直辊表面的腐蚀、氧化等因素也会对其结构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变形。
三、矫直辊的弯辊模型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矫直辊的变形过程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弯辊模型是关键。
本文将通过以下步骤对弯辊模型进行研究:1. 确定影响矫直辊变形的因素:包括矫直力、矫直速度、温度等。
2.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矫直辊的物理特性和实际工作情况,建立数学模型,描述矫直辊的变形过程。
3. 模型验证:通过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确保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模型应用:将弯辊模型应用于实际生产中,通过调整矫直力、速度等参数,实现对矫直辊变形的有效控制。
四、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为了验证弯辊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本文进行了以下实验研究:1. 实验设计:选取不同规格的中厚板进行矫直实验,记录矫直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矫直辊的变形情况。
2.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不同条件下矫直辊的变形规律及影响因素。
3. 结果分析:将实验结果与弯辊模型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同时,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为进一步优化弯辊模型提供依据。
五、结论与展望通过对中厚板矫直机矫直辊的变形及弯辊模型进行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 矫直辊的变形主要受矫直力、温度、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柔性滚弯成形技术研究进展
![柔性滚弯成形技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202631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5c.png)
柔性滚弯成形技术研究进展宋攀峰【摘要】Flexible roll bending forming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for aircraft, ship, rocket and carrier to make small batch complex thin-wall Parts with various shap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of the flexible roll bending tech-nology and introduces three flexible roll bending technologies:the one-axle rotary shaping technology with rubber pad and rigid roll, the two-axis roll bending technology with a rigid roll and a elastic roll or two elastic rolls interacting on each other and the 3D surface continuous flexible forming technology with three bendable and flexible elastic rolls interacting on each other. It also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technologies above.%柔性滚弯成形技术主要用于制造形状多样化、生产批量小的复杂薄壁曲面制件,广泛运用于飞机、船舶、火箭等运载工具.总结了柔性滚弯成形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刚性辊滚压橡胶垫的单轴柔性滚弯成形技术;刚性辊和柔性辊相互作用或者双柔性辊相互作用的双轴柔性滚弯成形技术;可弯曲、可调节的三柔性辊相互作用的曲面连续成形技术.对新型工艺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工艺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期刊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3页(P42-44)【关键词】薄壁制件;单轴、双轴柔性滚弯成形;曲面连续成形【作者】宋攀峰【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5单曲率制件和三维曲面制件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船舶、车辆、压力容器及城市建设等民用、军用制造领域[1]。
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形断裂机理研究及缺陷预测
![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形断裂机理研究及缺陷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8ad692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9.png)
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形断裂机理研究及缺陷预测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高强度钢在航空、汽车、船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在钢材弯曲成形过程中,由于弯曲应变的集中作用,会导致材料发生断裂现象,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研究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形断裂机理并进行缺陷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首先,钢材辊弯成形断裂机理的研究是解决断裂问题的基础。
通过分析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结构,可以揭示先进高强度钢在弯曲过程中断裂的原因。
例如,高强度钢的断裂可能是由于晶界的开裂、晶粒的滑移和变形等因素造成的。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优化辊弯成形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钢材辊弯成形缺陷的预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预测先进高强度钢在辊弯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如裂纹、气孔、夹杂物等。
这些缺陷的形成与材料的力学性能、工艺参数以及辊弯设备的设计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通过模拟和仿真分析,可以提前预测缺陷的发生,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修复。
在研究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形断裂机理及缺陷预测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材料力学、金属学、工艺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同时,还需要借助现代计算机仿真技术,开展大规模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并不断优化改进研究成果。
总之,先进高强度钢辊弯成形断裂机理研究及缺陷预测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
通过深入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建立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可以为优化辊弯成形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将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辊压成型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辊压成型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0380959f5335a8102d22053.png)
AT&M
VISION
辊压成型工艺现状及发展趋势
龚元明 1 李欣 2 周京 3 赵云 4
(1.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春 130011;2.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西安 710043; 3.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 201805;4. 江苏凌云恒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扬州 211400)
随 着 计 算 机 技 术 的 飞 速 发 展 ,辊 压 成 型 理 论 分析手段日渐成熟,东京大学木内学[3]教授对辊压 成 型 过 程 中 带 材 变 形 区 域 进 行 分 析 ,提 出 近 似 成 型 理 论 ,对 板 材 的 成 型 轨 迹 进 行 模 拟 ,同 时 ,对 影 响 成 型 的 因 素 进 行 分 析 ,例 如 机 架 间 距 等 。 [4] PowellI J. 和 King T. E. E. 等 学 者 提 出 了 ORTIC[5] (Oplinised Rollforming Technology Imperfections Calculated)计算方法,该理论基于成型残余应力及
20 世纪末期,我国引入辊压成型工艺,随着我 国 工 业 的 迅 速 发 展 ,辊 压 成 型 工 艺 在 建 筑 及 汽 车 等 行 业 得 到 广 泛 应 用 ,尤 其 是 单 一 截 面 成 型 的 应 用,促进了辊压成型理论发展。
由于辊压成型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和工艺简 单 的 特 点 ,能 够 满 足 建 筑 行 业 对 于 型 材 的 大 量 需 求。由于汽车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高强钢板在 汽车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冲压成型过 程中,尤其是在大拉延变形情况下,高强钢板容易 产生开裂褶皱等问题,而辊压成型这种逐道次的成 型工艺具有容易控制表面精度与光洁度的特点,从 而得到推广和应用。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高 强钢以及超高强钢在汽车上的应用得到了推广,因 此推动了辊压成型技术在抗拉强度 1 300 MPa 以上 钢材上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辊弯成型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摘要:简要介绍冷弯成型技术理论在国内及国外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我国现有国情,阐述冷弯成型技术存在的现状和优势。
指出冷弯成型技术现阶段在我国仍然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最后,憧憬我国冷弯成型技术能有美好的前景。
ABSTRACT:Briefly introduce the cold roll forming technology theory i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proces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situation, explained the advantage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ld roll forming technology.Pointing out that the cold roll forming technology at this stage in our country still exists defects and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Finally, we look forward to China's cold roll forming technology can have a bright future.关键词:冷弯成型技术历史现状创新Key Words:Cold Roll forming technology、history、current situation、innovation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国外发展进程 (3)一、国外历史 (3)二、国外现状 (4)第二章国内发展进程 (4)三、国内历史 (4)四、国内现状 (4)1、优势 (5)2、理论进程 (5)3、不足 (5)第四章未来发展 (6)五、展望﹒创新 (6)参考文献 (7)第一章绪论冷弯成型是通过顺序配置的多道次成型轧辊,把卷材、带材等金属板带不断地进行横向弯曲,以制成特定断面的型材的塑性加工工艺。
目前我国对cold roll forming这一工艺有多种叫法,一种是从俄文翻译过来的,称为冷弯成型,冷弯型钢(冶金行业多用此说法),一种是从英文等外文翻译过来的,有滚轧成型,辊轧成型,辊弯成型,滚压成型:还有一种是我国台湾的叫法,有滚轮成型,冷轧成型等,英文名称比较确定,有Rollforming,Roll-forming,Roll Forming等。
冷弯成型是一种节材、节能、高效的金属板料成型新工艺、新技术。
利用这工艺不但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型钢产品,而且能够缩短产品开发的周期、提高生产率,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近些年来,冷弯型钢产品作为重要的结构件在建筑、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电子工业及机械制造业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产品从普通的导轨、门窗等结构件到一些为特殊用途而制造的专用型材,类型极其广泛第二章国外发展进程一、国外历史国外辊弯成型技术工艺己具有100多年历史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段(1838一1909)是探索和试制阶段,这阶段辊弯成型理论和冷弯型钢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
随着工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辊弯成型工艺生产的冷弯型钢己经不能满足用户要求。
第二阶段(1910一1959)是创立和逐步推广辊式冷弯成型工艺的阶段。
第三阶段(1960年到现在)是辊弯成型生产迅速发展的阶段。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外冷弯型钢的产量迅速增加,这是总趋势,根据各国历年冷弯型钢的统计数字看,冷弯型钢的产量与钢材的产量相对稳定在一定的比例,一般为1.5:100至4:100。
国外对辊式冷弯成型理论、成型工艺和成型设备的研究工作正在深入进行,对冷弯型钢实际应用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辊式冷弯成型工艺自1910年美国研究成功以来,经过几十年的改进和完善,成型工艺日趋成熟。
随着冷弯型钢在实际应用上的技术经济效果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冷弯型钢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
二、国外现状国外冷弯薄壁型钢的计算理论研究起始于美国,1931年美国的钢铁研究院(1232)出资在康奈尔大学由乔治·温特教授领头对冷弯薄壁型钢的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做了大量实验。
日本东京大学木内学提出了用形状函数来描述冷弯过程中变形区曲面形状的方法,并通过优化变形功的方法来确定冷弯变形空间曲面。
英国King T.E.和Powell I.J等人提出了根据塑性增量理论及残余应力理论,从数学上确定成型过程的应力应变的设计方法。
随着冷弯成型理论研究的深入,冷弯型钢的成型工艺也随之有所改进。
产生了四辊式成型、柔性冷弯成型、CTA成型、“辊冲”的孔加工法等新的冷弯成型工艺。
第二章国内发展进程三、国内历史观看冷弯机械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左右,那时冷弯机械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只是在农业方面。
到了1980年左右,冷弯机械在我国才迎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市场开始扩展到华北华东等地区,但规格型号大概只有2000来种,而国外的规格则达到了8000到10000左右,发展规模很小。
材质均为普碳钢,全部冷弯成型设备产量约占钢材总量的1-1.5%,与世界各国相比差距很大国外冷弯成型设备品种规格一般为8000-10000种,材质多元化,合金化钢种占50-70%。
因此,我国冷弯型钢发展的空间很大。
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冷弯成型设备的供应度也大大的增加。
四、国内现状1、优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各行业也快速发展,对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的材料要求越来越高。
而且,随着我国钢铁产量连年增长,国家对钢铁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钢材使用效率等也提出了很多鼓励政策。
现在,国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社会”的政策要求,使得高效节能的各种新型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冷弯型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冷弯型钢是一种经济断面型材,其本身具有断面均匀、产品质量高、能源消耗低和经济效益高等诸多优势,因而倍受众多行业的青睐。
它表面光洁、自重轻,尺寸精度高,特别是截面经济合理,可节省材料;而且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和安全性,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各种截面形状,依靠优化截面形状来提高产品性能,而不单纯依靠改变材质或增加材料用量,这对材料要求高但又不希望增加材料用量的行业来说是个极好的选择。
2、理论进程北京科技大学的朱书栋等对冷弯成型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得到了冷弯过程中的四种基本变形方式的应力应变表达式和变形功的数学表达式,对冷弯型钢的孔型设计和生产有着普遍的指导意义。
北方交通大学的张乐乐等采用基于更新拉格朗日法(:A 法)的弹塑性大变形样条法,结合流动模型,分析并模拟了普通槽钢成型过程中变形带材的位移场、应变场和应力场,对具体的设计、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系与广州异型钢材厂合作CARD 在国内最先开展冷弯3456 技术的研究。
自8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钢铁工艺研究所、东北大学、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等多家单位陆续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前,国内有一些生产冷弯型钢的厂家,已经购买COPRA软件,由北方工业大学从德国data M公司引进COPRA软件的技术提供支持,并结合国内厂家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达到满足一些厂家的生产需要的目的。
3、不足(1)、现有的一些技术设备难以适应多品种与高质量产品的生产需要。
我国虽然引进了一批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冷弯型钢机组设备但是多数企业的不少机组设备水平较低,配套不够完善,难以适应多品种与高质量产品的生产要求。
(2)、加速对旧有冷弯型钢机组设备的改造。
目前,不少设备已经运行多年,而且有些设备投产时就比较简陋,根本不能满足高质量及多品种产品的生产需要。
所以,为适应市场需求,对这些设备的技术改造势在必行。
(3)、目前来看,我们国家没有属于自己的先进的冷弯成型技术,尽管国内有的厂家,不同程度地引用了国外的先进冷弯成型技术,例如计算机辅助辊型设计方面的软件,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为个别厂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整体来讲,投资较大,并且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现阶段冷弯型钢生产厂家的普遍问题,所以有待于加紧步伐开发属于我们自己的冷弯成型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第四章未来发展五、展望﹒创新重视冷弯成型经验的总结和冷弯成型理论的研究,并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辊型设计。
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由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及企业联合协作,为用户提供实用可靠的我们国家自己的冷弯型钢计算机辅助辊型设计的软件,使我国冷弯成型的辊型设计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虽然国外冷弯CAD 商用软件较为成熟,但其价格昂贵,设计过程繁琐,操作复杂,设计理论、思想实行技术封锁,尽管对其作某种程度的修改,可以解决国内厂家的一些生产问题,但是并不能完全改变我国厂家的生产状况,况且引进国外设计软件技术还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培训和维修,并且不能进行二次开发,因此为促进我国冷弯型钢生产的发展,有必要开发自己的冷弯CAD软件。
并且要重视与计算机结合的较流行的技术在冷弯成型技术方面应用和开发,比如,专家系统、有限元等技术与CAD 的结合,都有可能成为成功的冷弯成型技术。
参考文献[1]郑军兴,刘小华,张郁,张代明.冷弯成型有限元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铸造技术,2016,(02):346-347.[2]张雪松,彭玉龙.冷弯成型理论与工艺技术的发展[J].金属世界,2014,(03):26-29.[3]叶奔.冷弯轧辊设计与工艺参数优化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4]刘继英.冷弯成型技术创新——应对快速发展的挑战(英文)[A].国际管材协会(InternationalTubeAssociation(ITA))、中国冷弯型钢协会(ChinaColdRoll-FormingSteelAssociation(CCRSA)).2010年北京管材国际会议论文集[C].国际管材协会(InternationalTubeAssociation(ITA))、中国冷弯型钢协会(ChinaColdRoll-FormingSteelAssociation(CCRSA)):,2010:8.[5]岳崇锋.冷弯成型技术研究现状[A].北京市锻压学会、天津市锻压学会、山西省锻压学会、河北省锻压学会、内蒙古自治区锻压学会、河南省锻压学会.第六届华北(扩大)塑性加工学术年会文集[C].北京市锻压学会、天津市锻压学会、山西省锻压学会、河北省锻压学会、内蒙古自治区锻压学会、河南省锻压学会:,2009:7.[6]赵生莲.冷弯成型过程的有限元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6.[7]刘继英,艾正青.冷弯成型的CAD/CAM/CAE技术[J].焊管,2006,(02):38-42+78-79.[8]崔高健,吕相艳,迟正洪.冷弯型钢成型技术的发展现状[J].机械制造,2005,(10):39-42.[9]张利鹏,周宏宇,刘智冲.冷弯型钢特点及其生产发展[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05,(02):26-28.[10]丁爱玲.辊弯成型工艺研究[D].华北工学院,2002.[11]姜复生.我国冷弯型钢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探讨[A].中国金属学会.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中国金属学会:,1999:4.[12]徐尚义.现代辊式冷弯成型生产技术的新发展[J].钢管,1995,(03):16-20.[13]刘继英.冷弯成形的CAD与CAM技术[J].新型建筑材料,1995,(02):34-36.[14]徐尚义.现代辊式冷弯成型生产技术的新发展[J].焊管,1994,(06):6-11+36+59.[15]姜复生.现代辊式冷弯成型技术的发展特点[J].轧钢,1994,(04):11-14.[1]HiroshiUtsunomiya,RyoMatsumoto.AdvancedMaterialsDesignwithForming[M].SpringerJapan:2013.[2]M.Storbeck,P.Beiter,S.Berner,M.Brenneis,W.Schmitt,P.Groche.LightweightProductsbyLoadOptimizedProfileDesign[M].SpringerBerlinHeidelberg:2013.[3]MárioLuizNunesSilva,SérgioToniniButton.NumericalSimulationofCrossWedgeRolling:Influenceo fDieGeometry,ProcessConditionsandInclusionContentofTwoSteelsontheFormationofInternalDefects [M].SpringerBerlinHeidelberg:2012.[4]WangGuiyong,LiQiang,QianBo.ControlSystemDevelopmentforFlexibleRollFormingMachine[M].Spri ngerBerlinHeidelberg:2012.[5]JaredFriedman,AhmedHosny,AmandaLee.RoboticBeadRolling[M].SpringerInternationalPublishing :2014.[6]MichaelLindgren,JonasEdberg,Lars-ErikLindgren.RollForming[M].SpringerLondon:2015.[7]GeorgeT.Halmos.RollFormingHandbook[M].TaylorandFrancis:2010.[8]M.Z.Li,Q.G.Han,Z.Y.Cai,C.G.Liu,S.Z.Su.MultipointForming[M].ElsevierInc.:2014.[9]M.-C.Theyssier.Manufacturingofadvancedhigh-strengthsteels(AHSS)[M].ElsevierInc.:2015.[10]S.J.Mander,S.M.Panton,R.J.Dykes,D.Bhattacharyya.Chapter12Rollformingofsheetmaterials[M] .ElsevierInc.:1997.[11]H.Li,H.Yang,Z.Zhang.HotTube-Forming[M].ElsevierInc.:2014.[12]TSUTAOKATAYAMA,MASAHIROSHINOHARA,MASAHIROHAKOTANI,GOKAMADA.FORMABILITYINSMCROLLFORMING-Effectsofcuretemperatureonthermaldeformationandstiffness-[M].ElsevierInc.:2000.[13]CharlesBovington,AndrewLaFountain.Thefilmformingpropertiesofnewtonianandpolymerthickene dnon-newtonianoilsunderlowrollingcontactpressures[M].ElsevierInc.:2002.[14]M.M.Kasaei,H.MoslemiNaeini,B.Abbaszadeh,M.B.Silva,P.A.F.Martins.Flexiblerollforming[M]. ElsevierInc.:2015.[15]LorraineF.Francis.Chapter4-SolidProcesses[M].ElsevierInc.:2016.[16]ShichaoDing,WilliamJ.T.Daniel,PaulA.Meehan.IIIEuropeanConferenceonComputationalMechanic s[M].SpringerNetherlands:2006.[17]R.Boman,L.Papeleux,Q.V.Bui,J.-P.Ponthot.IIIEuropeanConferenceonComputationalMechanics[M ].SpringerNetherlands:2006.[18]Wei-ShinLin,Tung-ShengYang,He-JiunHsieh,Chun-MingLin.AdvancedDesignandManufacturetoGain aCompetitiveEdge[M].SpringerLondon:2008.[19]KonstantinosSalonitis,JohnParalikas,GeorgeChryssolouris.EngineeringAgainstFracture[M].S pringerNetherlands:2009.[20]ParisaGhodous,RoseDieng-Kuntz,GeilsonLoureiro,AlanHarris,AhmedAl-Ashaab,ChikeOdouza.Kno wledgeManagementtoSupportLeanProductDevelopment[M].IOSPres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