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公开课《第7课忠》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国学经典》教材,主要涉及《论语》中的第十章。

本章内容主要记录了孔子关于学习、修身、待人之道等方面的教诲,包括“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著名言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论语》第十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孔子关于学习、修身、待人之道的教诲。

2. 培养学生热爱国学,热爱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让学生熟记《论语》第十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孔子关于学习、修身、待人之道的教诲。

2. 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以一段关于国学的短片引入,激发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讲解《论语》第十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理解孔子关于学习、修身、待人之道的教诲。

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对孔子教诲的理解和感悟。

4. 举例:通过举例,让学生明白如何将孔子的教诲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5. 练习:让学生翻译《论语》第十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黑板上写上《论语》第十章的。

2. 在下方列出章节的主要内容,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

3. 在板书的右侧,写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将《论语》第十章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谈谈你对其中某一句话的理解和感悟。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论语》的其他章节,深入理解孔子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而第十章包含了孔子关于学习、修身、待人之道的重要教诲。

《传统文化》第七课时教案

《传统文化》第七课时教案

七(上)语文教案备课时间:第七周上课教师:张雪莹课型:新授编号:7 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忠信为宝》【教学目标】1、理解“忠信为宝”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忠信为宝”的名句。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忠信为宝”的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忠信为宝”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践行正道,是每一个忠于正道的人所追求的目标。

孔子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mo)之邦行矣。

”可见一个人要践行正道,首先就要做到言语忠实守信,行为笃厚恭敬;践行正道,还需要有一种反躬自问的精神,比如孔子所说的,君子要有“九思”。

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往往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观照,从而保证自己在正道上不偏移的。

践行正道,不仅仅是一种洁身自好的品格,更是一种匡正天下的情怀。

体现在教育上,它是教人品行忠信。

体现在政治上,它是提拔正直之人才,让他引领社会走向正道。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不缺乏践行正道之人,让我们学习他们正直不屈的人格、忠信笃实的品性,使中华之“正道”在你我身上发扬光大。

二、新课教学: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 《论语·述而》翻译: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2、子张问行。

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注释:①蛮貊(mò):泛指四方落后部族。

翻译:子张问如何处世。

孔子说:“言语忠实守信,行为笃厚恭敬,即使身处野蛮的国度也能行得通;言语不忠实守信,行为不笃厚恭敬,即使在本乡本土也行不通。

”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故,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语译: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看的时侯思考是否看得明断,听的时候思考是否听得清楚,思考表情是否温和,思考举止容貌是否端庄,思考言语是否忠实,思考做事是否严肃认真,思考遇到问题如何向人请教,思考生气时会存在什么后患,看见能取得的事物,思考自己是否应该得到。

国学公开课《第7课忠》教学设计

国学公开课《第7课忠》教学设计

国学公开课《第7课忠》教学设计国学公开课《第7课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语感、韵味。

2( 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并参照译文初略理解各则的意思。

3( 培养学生从小有一颗忠爱之心,懂得如何真正关心、爱护他人,增强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

教学过程:课前5分钟展示国学诵读情况。

一、读导言部分,导入新课。

1(介绍第三单元的导言部分。

(1)出示课件,齐读导言部分。

(2)“诚”“信”“宽”“恕”是本单元四课的主题,第一课“忠”就是“诚”。

2(导入孔子关于“忠”的思想。

师:孔子关于“忠” 的含义是尽心尽力、无私、诚实。

它规范一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还规范着上下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比如臣民对君主,下属对上级要尽心尽力服务,个人对国家民族要忠心。

二、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古人文天祥对国家忠心的资料。

1、生读资料。

2、教师适时出示课件,齐读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解释意思。

三、大致了解第7课,导入新课学习。

师:第7课选了《论语》中《学而》《为政》《宪问》三则论“忠”的言论,主要讲了忠者所应具有的德行和品性。

学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们会明白的。

四、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一遍。

(课件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2(学生自由读。

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3(学生齐读,正音。

4(男生读,女生评价。

女生读,男生评价。

(二)理解课文。

1(分小节理解。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则。

a、齐读第一段。

b、师:这个“身”是什么意思,我们先来看看“神奇汉字”,了解“身”古今含义的变迁。

吾身就是我的身体,也就是自己。

师:古人真有智慧,创造出了这么神奇的汉字。

c、谁来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d、齐读,要读准确流利,读出疑问的语气。

e、齐读译文。

f、情境表演《皇甫绩守信求责》。

《国学》第四册第七课《十一真》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国学》第四册第七课《十一真》教学设计)教学教材

《国学》第四册第七课《十一真》教学设计佛山市禅城区霍藻棉小学袁述坤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与节奏,培养语感。

2.能掌握韵脚的概念,并熟练地在诗词中标出韵脚。

3.引导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课文,韵脚。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文,学习第五句。

1.引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节气歌》.2.春雨惊春清谷天,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已过,美丽的春天也就即将过去了,同学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3.是啊,春天是个多姿多彩的季节,草绿了,花开了,燕子也呼朋唤友飞回来了。

这种春回大地、燕子呢喃的情景就是:巢燕三春尝唤友,来读一读。

4.和春天相对的是哪个季节啊?(秋天)5.中秋八月,天气渐凉,树叶飘零,居住在塞北的鸿雁南飞了,古人常称鸿雁为来宾。

所以中秋八月成为:塞鸿八月始来宾,来读一读。

6.孩子们,想象着春、秋的美景,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

(设计意图:情景引入,通过观看孩子熟悉的春天、秋天美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书中对韵句,初步感知韵句语言美。

)二、课文朗读,读通、读顺课文。

1.喜欢这样的句子吗?国学课文中有更多这样的美句,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第7课《十一真》,出示课题,齐读。

2.听课文录音,跟着录音读课文。

3.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

4.指名分句朗读,齐读。

5.孩子们,这一课的韵是什么?(真韵),快去课文中找一找和这个(en)相同或相近的韵。

6.反馈。

7.找到了韵,按我们平常有节奏的朗读课文就更好听了。

8.老师带读一遍,学生打节奏齐读。

9.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韵有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每句的最后),所以也叫韵脚。

10.我们来看一个关于韵脚的故事。

(播放视频),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这些字的韵母要相似或相同。

11.中国的古诗是需要押韵的,我们来找一找他们的韵脚。

(《春晓》)、《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2.,有了韵脚,古诗读起来就更朗朗上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首古诗,两首古诗。

国学第7课

国学第7课

辛弃疾
• (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 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 (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 • 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 之称。 • 与苏轼合称“苏辛” •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青玉案
宋 辛弃疾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 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 去。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廉颇
•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凭”是“靠”的意思,全句是一个反问句。意 思是没有人来问。 • 满怀爱国热情的辛弃疾一心为国效力,可他忠 不为用,报国无门。当年廉颇虽终不被重用,但 尚有赵王想起,可如今自己呢?朝廷旱就没有起 用的意思了。表达了作者的悲愤之情,用它来结 束全词,不仅使抒情达到了高潮,而且集中鲜明 地再现了词人的自我形象。
•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 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 “烽火扬州路”写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 抵抗金兵,战火纷飞,肯定是惨不忍睹的。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是写现在 沦陷区人民安于异族统治,忘了国耻,忘 了收复中原。今昔对照,不堪回首 体现了 他对国运的担忧之情。 • 今昔对照,不堪回首 担忧
•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颇被免 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 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贿赂使者, 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 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回来报 告王说:“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 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 用。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典故一:孙权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此句是怀念孙权的。表达了对孙权的赞叹, 表现他想抗金,收复中原的愿望。隐含他 对当时统治者偏安江南的不满。

忠心耿耿尽忠竭力(满江红等)国学教学详细教案

忠心耿耿尽忠竭力(满江红等)国学教学详细教案

《国学养正书院》第一册第三单元忠义第一课忠心耿耿尽忠竭力【教学目标】1、理解作品,有感情吟颂《满江红》,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豪感;品读赏析《木兰辞》节选,感受木兰热爱亲人、报效国家忠孝双全的品质;读故事《苏武牧羊》,体会苏武忠义守节的品质。

2、引导理解“忠”的具体内涵。

【教学重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人物的忠诚品质和情怀。

【教学难点】以读促学,赏析品味。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示:苏武、关云长、岳飞、花木兰的图片。

老师:谁认识图片上的人,你能结合看电视、看书和生活中的传说简要讲一讲他们的主要事迹吗?(生:苏武北海牧羊十九年,誓死不降;关云长与刘备桃园三结义,一心辅佐刘备,忠义千秋;岳飞抗击金兵入侵,精忠报国;木兰替父从军。

)(评价:你知道的真多;讲得很生动)为什么把这些人物放在一起?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都是受人尊重的大英雄;他们都有忠义的美德)今天,我们就学习《国学养正书院》第一册第三单元忠义二、单元导读:课件出示“忠”“义”的小篆字形:师:请看大屏幕,谁认识这两个字?你能说说这两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吗?(生:忠,忠诚,没有二心;义,正义,义气。

)这些字义是怎么来的呢?看字形说:“忠”表示存心居中,正直不偏;《说文解字》说:忠,敬也,尽心曰忠。

”人要做到竭尽职责就是忠。

“义”字下面是“我”上面是“美”,表示保持自我人性之美。

《说文解字》说:“义者,宜也。

”人们公正合宜的行为就是义。

师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精忠报国、舍生取义的优良传统。

历经数千年的文化洗礼,忠义深深植根于每一个人心中,成为国人道德规范的一个基本准则。

忠义文化为后人传承,忠义精神为世人称颂。

三、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忠心耿耿尽忠竭力”,课件出示深刻领会“忠”的含义。

1.谁能讲一讲你对岳飞的了解。

岳飞是个抗金英雄;岳飞背上有母亲所刺尽忠保国四个大字;岳飞被奸臣秦桧等人害死了;岳飞墓前有秦桧跪着的的塑像等能说出即可.2.课件出示岳飞简介:岳飞(1103-1141),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

国学名师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国学名师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掌握国学文化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理解国学经典中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国学经典的历史背景和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学习国学经典?学习国学经典有什么意义?2. 课堂讲授(1)讲解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如《弟子规》、《论语》、《道德经》等。

(2)分析国学经典中的核心思想,如孝道、仁爱、诚信等。

(3)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学经典中的智慧。

3. 课堂互动(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2)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朗诵国学经典、讲解国学故事等。

4.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国学经典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四、作业布置1. 阅读国学经典,如《弟子规》、《论语》等,了解其基本内容。

2. 撰写一篇关于国学经典的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感悟。

3. 每周至少背诵一篇国学经典,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国学经典中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4. 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参与度、互动性、表达能力等。

2. 学习成果: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学习心得撰写情况等。

3. 情感态度:学生对国学文化的兴趣、热爱传统文化的程度等。

通过以上教学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学素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第七课《忠》的教学反思

语文第七课《忠》的教学反思

语文第七课《忠》的教学反思《语文第七课《忠》的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反思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语文第七课《忠》的教学反思1、在读中悟理。

此次教学本人注重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读,如范读、小组读、自由读、男女分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文言文的语感、韵味,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有关课本知识进行重组,比如“神奇汉字:身”提前到相应知识里,使学生由此深刻领会“身”的含义。

再如,在第二则的讲授中插入补充知识《精忠报国》,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3、电教手段的利用以及情境表演的展示,将文言文的'理解化难为易。

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直观展示相关图片,图文结合,加之画龙点睛的讲解,使中年级学生理解了深奥的文言文,并联系生活实际提出“生活中哪些事例可以体现忠的精神”,使学生懂得知行要统一。

在展示“皇甫绩守信求责”情境表演中,使学生懂得要怎样做人。

在紧凑的各个环节教学中,将每则文言文的理解化难为易了。

总之,在循序渐进的教学中,学生领会孔子有关忠的含义,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讲诚信,要规劝做错事的同学、朋友,使之不断进步,良好品德不断得以形成。

学生要听从师长的教诲,培养吃苦精神,成就各种本领,将来努力成为报效国家的有用人才。

当然也有不尽人意之处,比如为了节省时间,把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简述每则文言文的含义,改为直接读出译文,这样一来,会影响学生对文言文含义的深刻理解。

2、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第4课《秋天》教学反思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

《秋天的颜色》这篇散文,是比较富有美感的。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感受散文诗优美的意境。

尝试根据诗句的结构仿编诗歌。

在我朗诵了两遍散文以后,幼儿能够很快的进入诗歌的情境。

根据图谱,我带领幼儿认识了秋天的小草,秋天的枫叶,白菊和松树,并且还拿出了白色的菊花,红色的枫叶,强化幼儿的印象。

以便接下来幼儿能够比较容易的学习散文。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

国学经典教案设计国学经典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宝库,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和教育价值。

随着国家文化自信的提升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的增加,国学经典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如何设计一份有效的国学经典教案,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的一项挑战。

教案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核心,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据。

设计一份好的教学方案,需要经过详细的思考和合理的安排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下面是一份国学经典教案设计,以期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教学目标国学经典教育需要把握好教学目标,设置清晰、明确的目标,才能够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进步性。

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课程,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国学经典教育的教学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学生可以学习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课程,选取相应的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探究,逐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教育学生。

国学经典教育需要采取一些独特的教学方法,如诵读法、比学法、文化史料法、对比分析法等,全面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在国学经典教育中,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如文化体验式、交互式、探究式、互动式等,让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组织教学组织是指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流程,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国学经典教育中,需要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教学组织,以达到教师教育学生、学生发展成才的有机统一。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为了了解和评价教学成效,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的整体表现进行评价。

在国学经典教育中,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问卷调查法、作业评价法、小组讨论法等,确保评价结果准确、科学。

七、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学工作的必备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国学经典教育中,需要对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加以改进,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

七年级上国学经典教学全册备课

七年级上国学经典教学全册备课

七年级上国学经典教学全册备课国学经典教学全册备课一、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

通过开展经典颂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广读博览,日积月累地增长语言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学校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①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③培养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④通过天天颂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毅力。

第4课《孟子》选读教学目的: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学难点:1、学习孔子、孟子他们,虽身处乱世,却不以个人生活幸福为念,积极投身社会,做民众道德表率的人文情怀。

教法:读析、质疑、合作讨论、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和孟子都身处乱世,但都没有仅仅追求个人的幸福。

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必须并且只能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他自身的价值,这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以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永远去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专题——天下国家,《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二、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皱国(今山东皱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国学教案

国学教案

忠肝义胆忠义千秋教学目标: 1、了解像文天祥这样忠义之士的有关事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借助学习资料,小组内合作学习,理解文章内容。

3、了解人体身心合一、互相影响的道理,从而重视身心的修养问题。

重难点:1、文章内容的理解。

2、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忠义单元的《忠肝义胆忠义千秋》。

忠者,以大义为先,民为先,社稷为先。

古往今来,无数的忠义志士以国家之耻为耻,以国家之恨为恨,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诠释着民族大义的深刻内涵。

出示图片(苏武、杨家将、文天祥、关羽)。

从西汉守节牧羊的苏武,到宋代满门忠良的杨家将,气节浩然的文天祥,三国时期忠义慨然冲宇宙的关羽。

一个又一个忠义故事被人们竞相传颂,一代又一代大忠大义者被人们奉为楷模,千古流传。

二、新授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气节浩然的文天祥所写的《正气歌》(节选)。

请同学们打开书p45,自读《正气歌》(节选)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出示课件(正音))不会读的字请看屏幕。

生自读《正气歌》师:请一名同学读文章。

(注意读错的地方及时订正)师:全班同学齐读。

生齐读。

师:文天祥坚决抵抗外侵,失败后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折磨,他坚强不屈。

他写的《正气歌》直抒了自己精忠报国的气节和忠义精神。

请同学们借助课后的注释和译文来理解的意思。

同桌之间讨论你最敬佩谁?体会文天祥的精神。

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预设生:在齐太史简:太史:史官。

简:古代用以写字的竹片。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抒把国君杀了,齐国的太史在史册写道.“崔抒弑其君。

”崔抒怒,把太史杀了。

太史的两个弟弟继续写,都被杀,第三个弟弟仍这样写,崔抒没有办法,只好让他写上。

生:在晋董狐笔;春秋时,晋灵公被赵穿杀死,晋大夫赵盾没有处置赵穿,太史董狐在史册上写道:“赵盾弑其君。

“孔子称赞这样写是“良史”笔法。

生:张良椎.张良祖上五代人都做韩国的丞相,韩国被秦始皇灭掉后,他一心要替韩国报仇,找到一个大力士,持一百二十斤的大椎,在博浪沙(今河南新乡县南)伏击出巡的秦始皇,未击中。

《国学读本》公开课《山亭夏日》教案新部编本和说课及反思

《国学读本》公开课《山亭夏日》教案新部编本和说课及反思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公开课教学活动资料课题:感受自然授课班级:六年级(1)班授课教师:黄建芬授课时间:2014年4月8日第7课山水田园篇主题感受自然上课时间:2014. 4.8授课人:黄建芬班级:六(1)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山亭夏日》;初步接触吟诵。

2.观看图片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的意境,让生懂得环保的重要性。

3.通过欣赏贵阳秀美的自然风光,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贵阳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图文结合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并懂得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读出韵味,感受诗句的韵律美,意境美,增强朗读语感。

教学准备:贵阳自然风光视频及课件。

教学方法:诵读法、图文对照学习、联系实际,写出感受。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引)《国学读本》是我们即将开设的一门贵阳市的地方课程,今天要接触的是高年段《千家诗》(节选)第7课,山水田园篇,主题是:感受自然。

现在我们看到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客中初夏》就是这课的古诗链接的内容。

欣赏一遍你会发现它们是描写哪个季节的古诗呢?,(夏天)何以见得呢?(荷花、葵花)是的,这是描写夏天景物的古诗。

(齐朗诵遍)。

接下来我们重点要学习的也是描写夏天自然风光的一首诗《山亭夏日》。

二.看图品诗。

(赏)它是唐朝高骈的作品。

描绘的是怎样一幅画面呢?先来看看图片上的景物。

1.谁来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依次看完四副图。

2.看完这些图此刻你心情如何呢?(指名学生谈感受。

)这样的美丽风景靠什么而维持?(生答:人类的保护)3.带着我们这种希望来看看高骈看到这些风景后写下的的诗句。

(出示诗句)4.结合读音自由朗诵诗句,再指名学生朗诵。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初三第7-10课-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初三第7-10课-

中华传统文化教案初三第7-10课-第七课信近于义【教学目标】1.诵读本课关于诚信的言论,认识信与义的关系。

2.感受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坚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立身、立业之道。

【教学过程】一、导入XXX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最大特征是“人与人相与之情厚”,就是说人和人在一起感情非常深厚,而这种感情的深厚是以信用作为基础的。

XXX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信”字,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

信,要求说话诚实可靠,不说大话、假话和空话;要求言必行,行必果。

诚,宋代理学家XXX解释为“真实无妄之谓。

”诚,要求人们修德做事,必须做到真实可信,反对欺诈和虚伪。

人要凭着正直生活在世上,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是他们一时侥幸而避免了祸害,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二、初步介绍《论语》XXX的言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诚信之邦,早在2500年前,XXX就提出了“礼义仁智信”,其中的“信”就是指诚信。

3、朗读指导师:今天,我们主要诵读关于“诚信”的言论。

1.贪诈伪之小功,失诚信之大义,一为不信,终身见尤。

2.XXX惧,曰:“苟无适卫,吾则出子以盟。

”XXX而出之东门,XXX遂适卫。

XXX曰:“盟可负乎?”XXX 曰:“要我以盟,非义也!”3.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第一步:放声朗读。

要求做到:读准音,正确断句,读通顺,读流利。

第二步:读后领悟。

请同砚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会商理解原文。

(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第三步:这些语段全是关于诚信的言论,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哪句话让你深有同感?或者你想就哪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适当点拨)……第四步:熟读成诵。

练背诵。

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四、感悟人生,学名人智慧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诚信”的故事,荡气回肠、发人深省。

在XXX“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产生过一场使人啼笑皆非的“狼烟戏诸侯”的闹剧。

国学教案(中段)完整板

国学教案(中段)完整板

最新国学经典教案(中段)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使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选段: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学习尊敬师长、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等传统美德。

2. 《三字经》选段:学习人物典故、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 《百家姓》选段: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4. 《千字文》选段:学习成语典故,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5. 《论语》选段:学习孔子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生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国学经典文本的基本内容,阐述其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实践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进行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3. 学期考试:设置相关试题,测试学生对国学经典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等国学经典文本。

2. 辅助材料:相关的人物故事、历史典故、注释译文等参考资料。

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相关视频资料。

六、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两节正课,共计40分钟,用于讲解和讨论国学经典文本。

2. 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复习和拓展学习。

3. 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一次小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通过讲解有趣的国学故事,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 循序渐进:从简单的文本开始,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逐渐掌握文言文阅读技巧。

第三课《忠》第3课时

第三课《忠》第3课时
2、读自由朗读《特别的学校》面对钟老师的所作所为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写在小卡上,和同组同学交流一下
1想+说再读课文玩忽职守致人命,找出小峰爸爸多次恳求陈医生救人,陈医生的态度,划出来读一读,你想对陈医生说点什么?
2想+说自由朗读特别的学校,划出你感触最深的句子
1.想+说忠诚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的智慧和立足于职场的一张王牌,它还是一种做人的美德。生活中我们也总能接触到医生,你遇到的医生是尽忠职守还是玩忽职守?你们认为医生应当怎样实现他们的职责和使命?
重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领域忠诚在生活中的意义
1.听师:忠是指负责尽职,也指尽心竭力、诚实无欺。忠的美德时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事业进步的动力
2.想+说读一读小峰的悲惨遭遇,说说你有什么感想。你认为医生的职责有哪些?
1、读+做读《玩忽职守致人命》要求正确、流利朗读。把不会的生字标记出来,自己独立查阅字典
2想+说假如你就是合水小学那唯一的一名学生。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1.想+做同学们读完合水小学的故事,想想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优越的学习环境,你们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践行我们对老师,对学校,对自己的忠诚使命?
2.说+做你们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关于忠诚的故事,回去说给父母听听
上饶县第二小学二年级传统美德上册教学案
主备:陈裕波审核:审批:授课人:班级:授课时间:
课题:第三课《忠》
课型:要素组合方式
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素材
故事导入
知音入韵
熟读成诵
知意明理
生活导行
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生活放大镜”中《玩忽职守致人命》和《特别的学校》两则小故事加深对”忠诚”的理解——忠诚是人生成功必备的品行,是一种内在诚实的品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公开课《第7课忠》教学设计国学公开课《第7课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文言文语感、韵味。

2( 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并参照译文初略理解各则的意思。

3( 培养学生从小有一颗忠爱之心,懂得如何真正关心、爱护他人,增强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同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同教学目标3。

教学过程:
课前5分钟展示国学诵读情况。

一、读导言部分,导入新课。

1(介绍第三单元的导言部分。

(1)出示课件,齐读导言部分。

(2)“诚”“信”“宽”“恕”是本单元四课的主题,第一课“忠”就是“诚”。

2(导入孔子关于“忠”的思想。

师:孔子关于“忠” 的含义是尽心尽力、无私、诚实。

它规范一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还规范着上
下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比如臣民对君主,下属对上级要尽心尽力服务,个人对国家民
族要忠心。

二、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古人文天祥对国家忠心的资料。

1、生读资料。

2、教师适时出示课件,齐读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师解释意思。

三、大致了解第7课,导入新课学习。

师:第7课选了《论语》中《学而》《为政》《宪问》三则论“忠”的言论,主要讲了忠者所应具有的
德行和品性。

学了这篇课文,相信你们会明白的。

四、学习新课。

(一)熟读课文。

1(听老师范读课文一遍。

(课件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课文)
2(学生自由读。

尽量把句子读通顺。

3(学生齐读,正音。

4(男生读,女生评价。

女生读,男生评价。

(二)理解课文。

1(分小节理解。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请大家对着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来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则。

a、齐读第一段。

b、师:这个“身”是什么意思,我们先来看看“神奇汉字”,了解“身”古今含义的变迁。

吾身就是
我的身体,也就是自己。

师:古人真有智慧,创造出了这么神奇的汉字。

c、谁来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d、齐读,要读准确流利,读出疑问的语气。

e、齐读译文。

f、情境表演《皇甫绩守信求责》。

小结;言必信,行必果。

后来,皇甫绩在朝廷里做了大官,但这种从小养成的信守诺言,勇于认错的
品德一直没丢。

这使得他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很高的声望。

板书友与友?诚信
师与生?教诲听从
(2)学习第二则。

a、齐读第二段。

b、谁来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c、齐读,要读准确流利,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要读稳重。

d、齐读译文。

e、小结第二则。

板书君与民?爱护忠心
f、历史上有无数忠心耿耿为国效力的志士,其中有一位爱国名将——岳飞。

出示课件。

齐读资料。

小结:这则同时也在告诉我们要有爱国之心。

3)学习第三则。

(
a、齐读第三段。

b、谁来谈谈自己对这段话的理解。

c、齐读,要读准确流利,读出疑问的语气。

d、齐读译文。

e、小结第三则:
小结:师长让你劳动,是为了你能成长得更好,这才是真正的疼爱。

人要有了吃苦精神,才能样样出
色。

也只有真诚地教诲、规劝,才会真正帮人进步。

板书长与幼?疼爱劳动
(在友与友补充) 规劝师:这也可以是下属与上级君与臣之间的关系 (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1(有感情地把课文与译文读一遍。

(出示课件)
2(试着背诵。

鼓励评价。

3(全班齐背诵。

(四)说一说:
(出示课件)在小组中讨论下生活中哪些事例可以体现“忠”的精神呢,
(五)读《雁门太守行》(节选)。

1、自由读。

2、齐读古诗。

理解诗意。

适时简介黄金台与玉龙。

小结:全诗写了两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3、再读古诗。

(六)总结: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把本课背给家人听,跟家长谈谈自己的理解。

板书设计:
友与友? 诚信规劝
师与生? 教诲听从
第七课忠
君与民? 爱护忠心
长与幼? 疼爱劳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