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古墓壁画反映高句丽社会生活习俗的研究
略论高句丽壁画的表现形式
【 关键词 】 高句丽壁 画; 文化; 形式 表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高 句 丽壁 画 的基 本 概 况 .
民族特色外 , 不可避免地接受 中原的影响。 集安古墓壁画 . 正是反映 了
壁 手法多样 . 具有许多引 高句丽有着漫长 的历史 .白公元前 3 7年建国至公元 6 8年灭 亡・ 这种社会生活情景 。 画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 6 显示 了极高的智慧与艺术创造力 止, 经历 7 5 0 个春秋 , 高句丽 民族创造 了辉煌 的民族文化 . 是东方 文化 人注 目的造型 艺术特征 . 31 循 中 轴 对 称 .遵 艺术宝库 中的一颗 明珠 高句丽文化史 中. 最具代 表的就是其古墓壁 高句丽壁 画墓多为封 土石室墓早期 壁画 的墓 葬结构 以封 土石室 画. 是高句丽造型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壁 画墓 主要分布在 中国吉 林省集安地 区、 朝鲜半岛平壤地 区以及朝鲜安岳一带 。中国发现有 3 墓为主 。墓室 多建在地上或半 地上 , 3 有单 室 、 双室 、 三室之分 . 多有耳 室、 墓室表面修筑不甚工整 , 均抹灰找平 , 并在灰面上作 画。晚期 的壁 座壁画墓 , 朝鲜发现 6 座 , 8 共计 1 0 座。 0余 以单 室为主 . 见耳 少 许多人对高句丽的文化所知不多 .对高句丽壁 画更 是知之甚少 画墓墓葬结构趋 于工整精 细。墓室多筑 于地下 . 墓室石材均经认真加工 , 表现光洁 . 壁画直接绘在壁上和藻井石壁 中国学术界 多以中原文化 为主要研究对 象 . 比如 敦煌壁 画、 永乐宫壁 室。 在机构 上 , 以墓道或 甬道 为中轴 . 画. 人们耳熟能详 , 而对于曾为清朝封禁二百多年 的长 白山脚下 、 鸭绿 上 无论早 期或晚期的高句丽墓葬 , 江两岸 的高句丽文化却缺少 了解与研究 , 因为此 , 进 、 正 促 加快对高句 大多皆为左右对称的格局 , 这整体显现了作为墓葬 的庄严 、 穆 、 肃 神圣 首先 在壁画 丽文化 的了解与研究 . 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里所说 缺少了解与研究是 与威严气氛。墓室壁画的设计者为了适应强化这种效果 . 大量采用注重整体感 . 严格的中轴对称的方式 这种 中 相对 中原文化而言 . 对高句丽历史及文化研究我 国亦 有一批卓有成就 的构图设计 中, 的专家学者 . 他们为我 国高句丽研究 做出 了突出贡献 . 国内外有着 轴对称也增加了高句丽古墓壁画的装饰性意味 在 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对国外研究 . 国的研究工作在 某些 方面还有相 我 3 人物造型比例依尊卑 而定 . 2 在高句丽壁画题材中以人物为多 . 其中包括君王 、 贵族及其 妻妾 、 对滞后 . 比如对高句丽壁 画在艺术上 的研究还缺 乏应有 的深度 . 有一 些相关文章 也不能从本质 上彻底地 给高句丽壁 画在表现形 式和造型 贵妇 、 男女侍者 、 艺人 、 歌舞伎 、 武士 、 力士 、 神灵 、 飞天等各种人物 。在 壁画中对各 色人等不同尊卑的描绘是有 其规矩的 . 那就是一切服从 君 特点上做一个详尽而客观的剖析 高旬丽古墓壁 画 , 三百余年 , 鸭绿江两岸 , 历 跨 竟有百余座 . 内容 尊臣卑 、 官尊民卑 , 男尊女卑 、 妻尊妾卑 的森 严等级制度 。例证在 壁画 丰富 . 形式多样 , 造型别具一格 , 可谓壮观 。 实为一座艺术宝库 以往许 中比 比皆是 : 舞踊墓北壁 宴饮图 中描绘 有六人 . 中而坐者 为墓男 在 居 图像 高大 , 正襟 危坐 , 近男主人 的是 妻子 , 靠 图像小于主人 . 妾在 多学者研究高句丽壁画 . 多是考古与历史的角度人手 . 卓有 成效 . 是研 主人 , 图像小于妻子 . 最小的是男女侍从 . 因为他们是贵族 家庭 中的下 究高句丽壁画 的先行者。因本人是从事美术学专业 . 对高句丽壁 画 妻侧 , 并 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名侍从 中. 大小也不同 , 其中垂首跪着的侍者形 多有兴趣 . 因此从艺术角 度研究探索 高句丽壁 画 . 以古墓 壁画 的表 人。 并 体最小 . 断为最卑 者 . 在长 川一号墓藻井东 侧壁画礼 佛图 中描绘 的佛 现形式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像左侧 两名供养人。 佛像在右侧所描绘双膝跪拜男女墓主人 . 男在前 . 2高句 丽 壁 画的 主 要 内容 . 女主人身后二侍女身形明显 小于墓 主人 佛和飞天则 高高在 就高句丽古墓壁画表现 内容 , 通常可分为三大类 : 为社会风俗 . 女在后 , 一 在 二为图案 , 三为神灵。 社会风俗表现为宴饮 、 出行 、 礼辇 、 狩猎 、 争战 、 百 上 这种依 据所描绘人物尊卑高下决定人 物造型大小 的方式 . 中原 宾 戏、 仓廪 、 亭榭 、 苞厨 、 厩舍等。 描绘图案 . 几乎所有 的壁画墓均有表现 . 石刻及 壁画创 作中是经常采用的方 法。北 魏龙门石刻 、 阳洞前 壁的 从 以图案为主题 在早 、 中期壁 画墓 中有所 见 . 晚期壁 画墓里 只居 次要 礼佛 图纹就很 充分地显示 了这种表 现方式 . 而也说明 了高句丽 壁画 在 无论从 内容 到表现形 式同中原文化 的渊源关 系 值得说明 的是 . 在高 地位。高句丽晚期壁画多为表现四神题材 , 即青龙 、 白虎 、 雀 、 朱 玄武 , I 前 在四神周 围衬 以云 纹 、 网状火 焰 、 莲花莲 实连续 图案 、 供养人 图形 、 仙 句丽壁 画墓 的长川一 号墓 . 室东壁 为甬道 中穿左右通壁各绘一 门吏 及甬道两壁各绘一侍 女 , 高贯通壁 , 形体高 大 , 且此 四人 皆为下等人 . 人及 日月星辰等等。 缘何 占有此等面积? 其原因 . 一是所居壁画位置在甬道及甬道 口. 是在 高句丽 壁画的分期大 都依据墓室 结构和壁 画内容以及绘 画技法 表 门卫” “ 道” 、过 侍者 而已 二是在 没有 等特征 , 综合研究 , 得出各 自相对年代 , 高句丽壁画大体可 分为早 、 下方门 口, 明身份 不过是居 “ 中、 在场对 比的情况下 . 亦就分不 出尊卑 高下了 晚三期。 早期古墓壁画 内容 以墓主人家居生活为主 , 宴饮 、 歌舞 、 角觚 、 “ 上人” 3 3利 用散 点 透视 牛车出行 、 狩猎等 , 墓室顶部则描绘 日月星辰 、 奇兽 、 鸟 、 瑞 飞仙等 。中 在高句丽壁画中描绘 大场面 、 多内容、 人数众多的画面 中. 如群舞 期古墓壁画仍以墓主人家居生活为主 .但是佛教题材绘 画增 加明显 . 百戏 伎乐 、 山林 狩猎 、 战争场 面 。 作者 大多运用散点 透 出现了双四神 . 居次要 地位均置于梁枋上 晚期墓 室壁 画四壁车 四 场面伴唱表演 、 但 视的方法 , 使画 面各个 形象相互揖 让 . 人物 、 景物相互交 错 . 又互不遮 神代替了早 、 中期的墓主人生活等风俗描写 挡. 画面结 构匀称 , 得较 大场面 、 复杂的内容在有限 的画面 中得 以 使 较 3高句丽壁画的表现形式 . 显示 了艺术 家高超的构 图能力 和极强 的绘 画表现 力 作为我 国北方 的一个古 老民族高句 丽 .其疆域所 及今 日中国东 较合理 的表现 . 34画面影做木结构 . 北 、朝鲜 和韩 国北部 至今在 这些地方仍 保留着总数逾万 的古 墓遗存 . 在 集安高句丽 壁画 中. 有一个独特 的表 现形式 . 还 就是将墓 室的 其 中尚有大量的壁画墓 在中国集安洞沟古墓群和长川古墓群已发现 在集安 高旬丽 壁画中较为普遍 这 与古代 高旬 有 3 多座壁画墓 , 鲜平 安北道 、 0 在朝 黄海南北道也有 6 余 座壁画墓 壁画画面影做 木结构 . 0 殿堂建筑 , 多为木结构有关 . 也是墓主人企望再享 自己生 前所 这些古 墓的壁 画 , 根据 墓室结 构 . 中出土文 物和绘 画 内容 、 格推 丽屋 字 、 墓 风 说明 了高句丽墓室壁 画的 断. 大体上是公元 4 世纪至 7 纪期 间高句丽人 的作 品 此 时高句丽 居豪华 居所 的愿望表现 这种程式 化表 现 . 世 也形 成了高句丽墓室壁画的重要 特色。 这种 ( 下转第 6 8页 ) 作 为中原政权 的臣属 . 在社会 生活和 意识 形态方 面 . 除了具有 自己的 成熟 表现 ,
关于“辽东城冢”壁画中若干问题的考析
历史地理第十六辑关于“辽东城冢”壁画中若干问题的考析王绵厚早在二十世纪初发现于朝鲜大同江右岸平壤北部平安南道顺川郡龙凤里的“辽东城冢”前室中的城郭壁画,以其有“辽东城”的题记而闻名于世。
这是迄今为止,在高句丽壁画墓中,具有明确题记的唯一一座城郭图壁画墓。
因此它不仅对研究高句丽的早期壁画墓,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就“辽东城郭图”壁画本身内容,对研究高句丽的城郭建筑等有关历史问题,亦有其特殊意义。
本文就此在中外诸家已涉论的基础上,对与“辽东城冢”壁画有关的问题,再作深入分析和探证。
一、“辽东城冢”及其壁画的相对年代关于“辽东城冢”的年代,早在七十年代初朝鲜岀版的《大城山的高句丽遗迹》和中国学者魏存成等人的著作中,已考证为“东晋晚期”①。
这里,为了进一步印证与壁画有关的诸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时间断限分析。
■?'首先,从“辽东城冢”的墓室结构看,应为典型的高句丽早期封土石室墓。
其特点是东西并列有四个长方形墓室,前面通贯设有一横长的前室,壁画绘于前室南壁两门正中,显然为主要位置,内城外东部真书“辽东城”三字。
从“辽东城冢”墓室的结构看,明显是一种受魏晋辽东地区(以襄平为中心)的石板壁画墓的影响。
甚至其基本布局形制,可以说来源于三国魏(公孙氏)时代的辽阳地区的封土石室壁画墓,如辽阳三道壕一号墓和棒台子等地的壁画墓。
②因此可以说,其时代从考古学上看,它是仅晚于朝鲜黄海道安岳郡冬寿墓的早期壁画墓。
应属于半岛上高句丽较早期的封土石室壁画墓的一种。
.从当代考古发现看,朝鲜大同江流域的封土石室壁画墓,“其上限年代当不早于封土石室墓岀现的时间”,即长寿王迁都平壤后的五世纪前期。
辽东城冢也应属这一时期,这是考古学家对“辽东城冢”石室壁画墓其上限应在公元五世纪初的合理推定。
③至于有些学者如韩国学者金元龙认为Z4辽东城冢”虽然晚于辽阳三道壕壁画墓,但推定其年代不晚于四世纪(即好太王占有辽东前),应是对该墓缺乏综合考察的结论。
高句丽民族的婚丧习俗及宗教信仰
lc'a1- 0=00 7-i可D .表 . 白勺X*-1&- - J
-a .易 , 姿 欠 IS , 印
林 茂雨 李龙彬
【关 键 词)高句丽 婚姻 丧葬 宗教信仰 〔内 容 提 要〕本文依据文献与考古资料,阐述了高句丽民族的婚姻、丧葬及宗教信仰三方面 的习俗,并揭示了其自身的特点,反映了高句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与中原汉族文化的互融性。 〔中 图 分 类号)K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83(2002)03一0052一05
高 句 丽 平 民在 中后 期 一 般 过 着 一 夫 一 妻 的 生 活 ,而 王 公 贵 族 至 始 至终 多 过 着 一 夫多 妻 的 生 活 。 据 文 献 记 载 ,高 句 丽 王族 普 遍 多妻 。《三 国 史 记 ·高 句 丽 本 纪 》 记 ,琉 璃 明王 “纳 多 勿 侯 松 让 之 女 为 妃 … … 王 妃 松 氏亮 ,王 更 娶 二 女 以继 室 。一 曰禾 姬 , ·····一 曰雄 姬 ··…二 女 宠 不 相 和 。王 于凉 谷 造 东 西 二 宫 ,各 置 之 。” 《三 国史 记 ·高 句 丽 本 纪 》 记 ,大 武 神 王 之 子 好 童 , “王 之 次 妃 易 思 王 孙 女 所 生 也 … … 元 妃 恐 夺 嫡 为 太 子 , 乃 谗 放 王 。” 《三 国 史 记 ·高 句 丽 本 纪 》 记 ,山 上 王 “因于 氏得 位 ,不 复 更 娶 ,立 于 氏为 后 。立 酒 捅 村 女 为 小 后 o’ 《三 国 史 记 ·高 句
一 、 婚 姻
高 句 丽 民 族 是 我 国 东 北 地 区 古 老 的 民 族 之 一 ,其 主 体 是 由生 活 在 浑 江 中 游 和 鸭 绿 江 中游 一 带 “大山深谷 ,人随而为居”的貂人 ,也就是与夫余 “言语法则,多同的 “消奴部 、绝奴 部 、慎奴部 、灌奴部 、桂娄部”等 5个部落联盟土著组成①。高句丽政权从见 于历史记载 的 公元 前 37年到公元 668年 ,而 高句丽 民族 的历史则更早 ,其社 会组织 的基础是部 落。而 与 这个 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 的婚姻制度是部落外婚制 。高句丽政权建立后 ,高句丽统治 阶级 奉 行的仍然是部落外婚制 。《三国志 ·东夷 ·高句丽 传》记载 :“本有 五族 ,有涓奴部 ,绝 奴部 , 顺 奴部 ,灌奴部 ,桂类部。本泪奴部为王 ,稍微弱 ,今桂委部代之··一 王之宗族 ,其大加 皆 称古 雏加。涓奴部本 国主 ,今虽不为王 ,适统大人 ,得称古雏加 ,亦得立宗庙 、祠灵堂 、社 樱 。绝奴部世与王婚 ,加古雏加之号 。”这段文宇说 明,绝 奴部因 为与王部世婚 ,其地位较 高 ,也 反 映 了 高 句 丽 民族 婚 姻 实 行 本 民族 部 落 外 婚 的制 度 。高 句 丽 王 “娶 椽 那 部 的 于 氏 、椽 氏为后 ,嫁公主于椽那部 的明临 氏。”《三 国史记 ·高句丽本纪 ·琉璃 明王》记 ,琉璃 明王 ’.二 年 (前 18年 )秋 七 月 ,纳 多 勿 侯 松 让 之 女 为 妃 … … 三 年 冬 七 月 . 王 妃 松 氏爽 。 王 更 娶 二 女 以 继 室 。一 曰禾 姬 ,鹤 川 人 之 女 也 。一 曰雄 姬 ,汉 人 之 女 也 o’ 这 说 明 当 时 高 句 丽 王 室 的 婚 姻不单是与绝奴部 为婚,而且还 与椽那部及汉族等互通婚姻 。
关于高句丽王陵的考究
吉林导游基础知识第7章边陲山城通化市
[单选题]1.高句丽的古都遗址(江南博哥)位于()。
A.柳河县B.东昌区C.通化县D.集安(江南博哥)市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高句丽是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在朝鲜北部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其人民主要是古朝鲜人和韩人。
其古都遗址位于吉林省集安市,东邻朝鲜,这里保存着世界上最多的高句丽文物古迹,构成令世界瞩目的洞沟文化。
[单选题]2.被人们誉为“东方金字塔”的是()。
A.将军坟B.贞孝公主墓C.好太王碑D.太王陵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将军坟,位于通化市集安市龙山脚下,是高句丽王朝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之陵,因其造形颇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故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单选题]3.罗通山城是()时期的古城。
A.渤海B.高句丽C.辽代D.明代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罗通山城是东北最大的古山城,距今1700年,地处柳河、梅河、辉南三县交界,为千百年来兵家必争之地。
据出土的文物考证,罗通山城属汉代高句丽时期建造的古城,从汉代建立以后一直沿用到辽金,被称为“塞外小长城”。
[单选题]4.在现存高句丽王陵中唯一确知年代、葬者的陵墓是()。
A.将军坟B.太王陵C.五盔坟D.长川一号墓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吉林省集安市的太王陵,位于集安城东4公里禹山南麓岗地上,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的陵墓,始建于公元391年,是现存高句丽王陵中唯一确知年代、葬者的典型陵墓。
[单选题]5.高句丽将军坟被人们誉为“()”。
A.东方金字塔B.天下第一陵C.神秘的奇迹D.中国的金字塔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将军坟,位于通化市集安市龙山脚下,是高句丽王朝第二十代王长寿王之陵,因其造形颇似古埃及法老的陵墓,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单选题]6.被誉为“东方第一碑”的是()。
A.大金得胜陀颂碑B.好太王碑C.宁河武顺王之邓愈墓碑D.镇国将军之李杰墓神道碑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好太王碑是高句丽第十九代王的功绩墓碑,位于集安市城东4公里处。
韩国的高句丽研究及其史观_以高句丽归属问题为中心
2004年10月第4期史学集刊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Oct.,2004 No 14收稿日期:2004-08-23作者简介:李宗勋(1961-),男,朝鲜族,吉林安图人,延边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古代东亚关系史。
韩国的高句丽研究及其史观)))以高句丽归属问题为中心李宗勋(延边大学历史系,吉林延吉133002)摘 要:韩国的高句丽史研究的总体状况怎样?以什么样的史观分析高句丽的归属问题?对中国学界关于高句丽问题的新观点如何评价?搞清这些问题,对我国进行高句丽问题的对策性研究及加强与韩国的学术交流非常重要。
关键词:韩国;高句丽研究;史观中图分类号:K 31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59-8095(2004)04-0088-06韩国对高句丽的研究、意识与中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不同的特点,但我国学界只知道韩国在高句丽史上的基本观点和一些政治性倾向问题,对韩国高句丽史的具体研究状况、研究方法及史观并不十分了解。
因此,深入了解韩国的高句丽史研究,对于我国相关学界进行针对性研究以及与韩国进行学术交流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对某些问题未作更深入的展开,还有些情况根本没有提及,请读者见谅。
一、韩国高句丽史研究状况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为止,韩国的古代史研究一直偏重于新罗史和百济史,对高句丽史研究还很薄弱。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在冷战时期韩国学者无法直接接触到在中国及朝鲜的高句丽遗迹和文物;二是对高句丽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高句丽史在韩国古代史上的地位远比新罗和百济史低;三是因在高句丽史归属问题上想当然地视为韩国历史,所以对高句丽国性质、高句丽族的构成及其文化取向等问题,亦没有进行多少研究。
纵观韩国的高句丽史研究,按其研究性质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韩民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末;第二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第三阶段为90年代中期到2002年;第四阶段为2002年迄今为止。
对古国高句丽所属
对古国高句丽所属的探究在中国史学界,“高句丽是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建立的王国,与位于现在韩半岛上的王氏高丽(建立于公元918年)是两个除了名称,在主体民族等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区别的国家”的历史观点已成为共识。
但是,韩国的学者对此持有异议。
历史国民文化领地一、从高句丽的历史方面看1、高句丽兴起过程高句丽在最初形成时,并不是一个国家,只能算是一个部族的联盟。
高句丽在政权建立后虽然很早就有了王,但这个王,在早期与随时面临罢免甚至被杀的扶余人的王类似,不是真正的国家君主。
魏晋以后,借中原战乱之机,高句丽的势力迅速发展。
最初的高句丽国家的统治中心在今天中国吉林省的集安与辽宁省的桓仁一带,与韩半岛的关系不大。
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因先后受到曹魏与前燕的连续打击,西向发展受阻,于是转而向韩半岛北部拓展,逐渐取代原中原王朝所设立的郡县(汉武帝灭卫氏朝鲜设立乐浪、真番、临屯、玄菟等四郡以后,韩半岛北部大同江流域一直是中国设立的郡县的统治区)。
427年长寿王迁都平壤以后,高句丽长期与百济、新罗争夺领土。
由于统治层采取了较为正确的战略,高句丽逐渐强盛,蚕食了中原王朝在东北及半岛上的郡县统治区,最终成为西至今中国吉林、辽宁两省东部,东达韩半岛大同江流域以南的区域强国。
2、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的关系据日本学者田中俊明的统计,公元32年至666年的643年中,高句丽向中原历代王朝朝贡总计205次。
其中,32~423年的391年时间里,朝贡仅有17次,平均23年才发生一次。
而423~666年共朝贡188次,平均1.3年一次。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高句丽的历史前期,其隶属于汉王朝的隶属性十分强,并不需要向中原王朝朝贡,在早期,其甚至不具备这样的资格。
后期由于北魏这样的北方中原强大政权的建立,出于政治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高句丽遂大大增加了朝贡的频率与次数。
虽然高句丽内部政治组织在向国家演进,但在其步入国家之初,其性质却仍是中国地方行政组织。
高句丽遗址的考古研究
高句丽遗址的考古研究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民族,也是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古代国家之一。
高句丽时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7年至公元668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高句丽王国经历了数次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变革。
现在,高句丽遗址已成为了考古学家们最感兴趣的一个研究领域,目前已经有大量的考古研究成果被发表。
一、高句丽遗址的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句丽王国的核心地区位于今天的中国辽宁省和朝鲜北部,而高句丽王国领土则远远超过了这个核心地区。
因此,高句丽遗址的范围也涵盖了广泛的地理区域。
这些遗址包括城址、墓葬、石窟寺庙、石塔、城垣、水利工程、居民区等等。
其中一些遗址仍然被保留完好,而其他遗址则已经完全消失了。
二、高句丽王国的历史概览高句丽王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中、后。
前高句丽时期发生在公元前37年至前313年,是高句丽王国建立之前的时期。
中高句丽时期发生在公元313年至公元494年,这个时期是高句丽王国最为繁荣的时期,也是高句丽文化最为灿烂的时期。
后高句丽时期则发生在公元494年至公元668年,这个时期是高句丽王国逐渐衰落的时期。
三、高句丽遗址的考古发现1.莫山城址莫山城址位于中国辽宁省营口市西南部,是高句丽王国时期的一个古城遗址。
这个遗址的发掘证实了高句丽城池规模庞大,并在军事、经济甚至文化领域上具有很高的实力和影响力。
2.大长岭城址大长岭城址位于中国吉林省公主岭市境内,也是一个高句丽时期的城址遗址。
这个遗址的发掘证实了高句丽文化高度发达和城市规模超越了当时的大部分城市。
遗址中的墓葬也证明了高句丽贵族文化极为精致和奢华。
3.志贺庙遗址志贺庙遗址位于韩国庆州市的一个山谷中,是一个高句丽时期的石窟寺庙遗址。
这个遗址中保存了高句丽时期的大量雕塑和壁画,对于研究高句丽时期的宗教和艺术非常有价值。
四、高句丽遗址的研究意义高句丽遗址的考古研究可以提供大量的学术和文化资料,加深人们对于高句丽王国和东北亚古代历史的理解。
高句丽墓室壁画纹饰的发展探究
高句丽墓室壁画纹饰的发展探究根据自己对集安高句丽古墓室壁画和中原各地区墓室壁画的了解,本文主要从其纹饰的发生、发展进行比较。
分别对集安高句丽古墓纹饰、图样的演变、发展与两汉时期中原各地区墓葬绘画来分析比较,如帛画、壁画、石刻画。
古墓壁室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古墓室壁画纹饰的发生以及发展代表了本民族的兴衰始落,也是富于传统文化的特殊内涵,以各种各样的纹饰和绘画来形象地表现古墓室壁画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有车马出行、宾客宴饮、歌舞百戏、膳厨围猎、奇禽异兽、神兽仙怪、方相神、门卫力士等内容形式的图案纹饰,它们又以相对传统固定的形式来表现,其表现手法也是把装饰画作为其主要内容,其图案纹饰又具有比较强的装饰性,并与墓室结构紧密的结合,这是用来装饰墓室壁面的图案纹饰。
本文结合对高句丽古墓壁画了解和感受,主要从其图案纹饰的发生、发展进行比较研究。
集安高句丽的墓葬壁画现在已经发现30座左右,约有10座墓室壁画的内容各种各样,且保存比较完整。
一、高句丽墓室壁画纹饰的发展背景在古墓壁画文化遗存中,也就是高句丽民族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墓室中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图案纹饰,既丰富了墓室壁画的画面,也是高句丽上层生活阶级的一种习俗反映,并成为了高句丽古墓壁画纹饰的重要研究部分。
在深厚的历史文化之下,以其多样的纹饰、独特的造型,昭示了高句丽民族的发展历史,涵盖着地域、年代、宫殿、寺庙、陵墓等诸多文化信息,尤其是纹饰中云纹、莲花纹、忍冬纹运用的比较多一些。
忍冬也就是俗称的金银花,其纹饰图案在高句丽墓中出现。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兴盛,许多追求长生不老的道士经常服用忍冬,这也是他们追求的宝物,这样也就给忍冬富于了长生、吉祥、神奇的意思。
这种纹饰也就多出现在富贵人的生活中,尤其是在墓室中,这也正是墓室主任所想要的。
高句丽的莲花纹饰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图案纹饰。
主要因为高句丽古墓室装饰性纹饰纹样多数为莲花纹饰,莲花纹饰占据80%以上,这种情况和比例,在公元4世纪到6世纪期间中原地区的纹饰文化与东北亚纹饰文化中,都应该去发现研究它。
吉林八景
吉林八景雾凇——吉林八景之一吉林省是关东大地的重要省份,有着丰富的地理和人文风情,辽阔富饶的关东大地涵养了勤劳善良的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成了目前的具有代表性的吉林八景。
目录八景简介(一)长白飞瀑天池《长白山》(二)高句丽古遗迹1.地理概况2.人文情况3.主要历史遗迹(1)将军坟(2)历史遗迹好太王碑(3)高句丽壁画(4)俊美的自然风光(5)重要的历史史实(三)鹤舞向海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代表性的仙鹤-丹顶鹤丹顶鹤的文化意义(四)一眼望三国珲春《防川感怀》(五)伪满皇宫历史伪满皇宫博物院《历史的感叹》(六)松江雾凇雾凇《寒江雪柳》(七)净月风光一自然情况二形成历史三都市的心肺四旅游景点主要观光景点《净月夜语》(八)查干冬渔查干湖《查干冬渔》其他:吉林神农温泉度假村八景简介(一)长白飞瀑天池《长白山》(二)高句丽古遗迹1.地理概况2.人文情况3.主要历史遗迹(1)将军坟(2)历史遗迹好太王碑(3)高句丽壁画(4)俊美的自然风光(5)重要的历史史实(三)鹤舞向海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代表性的仙鹤-丹顶鹤丹顶鹤的文化意义(四)一眼望三国珲春《防川感怀》(五)伪满皇宫历史伪满皇宫博物院《历史的感叹》(六)松江雾凇雾凇《寒江雪柳》(七)净月风光一自然情况二形成历史三都市的心肺四旅游景点主要观光景点《净月夜语》(八)查干冬渔查干湖《查干冬渔》其他:吉林神农温泉度假村吉林八景分别是:一、长白飞瀑:省属池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二、高句丽遗迹:通化市集安高句丽古代贵族陵墓和王城三、鹤舞向海:白城市通榆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一眼望三国:延边州珲春防川风景区五、伪满皇宫: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六、松江雾凇:吉林市松花湖景区及雾凇七、净月风光:长春市净月潭风景区八、查干冬渔:松原市前郭查干湖冬捕景区编辑本段(一)长白飞瀑长白飞瀑是长白山众多景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色,是整个冰雪巨龙的龙眼。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山地区最高部分,覆盖于延边、白山、通化地区的大部,主体山脉在省属池北区。
高句丽壁画构图研究
122高句丽壁画构图研究徐晓丹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摘要:本文以集安现存高句丽古墓壁画为中心,在高句丽壁画的分布、演变、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从早期、中期、晚期进行分类研究,探索高句丽壁画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构图情况、变化,从中寻找高句丽画家在绘画中构图的特点与规律。
关键词:高句丽壁画;绘画;构图;研究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地区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集安的高句丽古墓壁画,在上个世纪初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曾经调查和著录了一批高句丽壁画古墓。
由于集安和桓仁等地的高句丽古墓壁画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绘画构图学的教学与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根据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年代及发展演变的情况,我们把高句丽古墓壁画分为三期(早、中、晚),仅集安与桓仁地区的壁画古墓,根据各时期的表现内容、绘画风格进行构图分析。
一、早期高句丽壁画的构图形式据目前的发现,早期高句丽壁画墓大约出现在公元4世纪中叶—5世纪中叶。
这个时期主要墓葬有角觝墓、舞踊墓、麻线1号墓等。
高句丽早期壁画内容以社会生活为主,主要表现墓主人的居家、宴饮、会客、出行、田猎、战争等场面。
能够体现出高句丽民族作为一个边疆民族所具有的尚武好战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构图,人物、动物、山水之间的比例非常有特点。
绘画方式一般是在石壁上抹白灰,然后在白灰上作画。
具有代表性的墓室有角觝墓、舞踊墓等。
角觝墓因墓中绘有二人角觝的壁画因而得名“角觝墓”。
其中绘制在墓室东壁上的角觝图是最具有特色的,首先,这幅壁画运用了二八律构图,上面占两分,下面占八分。
其次,在色彩上也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明暗对比关系,在高句丽壁画中,明暗对比关系运用的比较多。
在画面中央有一棵大树,有一些鸟落在上面,这与我们现在学习的绘画构图学与摄影构图的中心位置法是有着相似之处的,大树的造型基本是一个斜三角形的构图,这种构图形式充分显示出生动、灵活的趋势。
整个画面以大树为中心,分成左右两部分,在树的下方有两只野兔,给画面增加了灵性,树的左方有屋宇显现,树的右方有两位勇士在角觝,均光着上身,穿着短裤,两人搂抱在一起的动势,形成了一个非常稳定的三角形构图,能看出古人在绘制壁画时,对画面每一个部分的构图都是经过精心巧妙的设计的。
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的装饰特色、纹样演变及与汉文化的联系
〔作者简介〕 刘萱堂,男,1938年5月生,现为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刘迎九,男,1969年2月生,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毕业,现为吉林省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邮编130021。
2006年第2期(总第86期) 北方文物NORTHERN C U LT URA L RE LICS NO 1212006T OT A L 86〔考古发现与研究〕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的装饰特色、纹样演变及与汉文化的联系刘萱堂 刘迎九 〔关键词〕集安高句丽壁画墓 装饰特点 纹样演变 与汉文化的联系 〔内容提要〕11作者根据多年参加集安高句丽壁画墓临摹工作的体会,选出具有代表性的8座壁画墓,从装饰艺术角度对其艺术特色进行了比较。
21对8座墓的装饰纹样、图像按不同内容分解制成图表,从其中的演变来分析墓葬的分期和发展。
31从两汉的墓葬绘画(帛画、壁画、石刻画)中选出与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相近的绘画主题和表现形式进行比较,说明高句丽与汉文化的联系。
〔中图分类号〕K 8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483(2006)022******* 墓葬绘画是一种特殊的绘画艺术,在内容上大多数以墓主人的人间享乐和天堂向往为主题。
在形式上又紧密结合墓葬结构,用各种装饰纹样和绘画形象来表现上述主题。
其形式有出行、宴饮、歌舞、庖厨、狩猎、四神、奇禽、异兽、神仙、佛道、方相氏、力士、门卫等主题形成的图样。
他们以传统的、相对固定的模式,采用的表现方法多以装饰画为主,在墓中与结构紧密结合,是装饰墓室与壁面不可分割的图样。
我们把这些图样称为广义的装饰纹样,他们是汉魏晋时期墓葬绘画的基本形式。
本文结合对高句丽壁画临摹的感受,以8座墓为例,从装饰艺术角度谈集安高句丽壁画艺术特点,并结合与两汉时期的墓葬绘画特点进行比较。
集安高句丽壁画墓现已发现约30座,其中有10余座壁画内容丰富,保存较好。
这里选出8座具有代表性的壁画墓(多为我参加临摹的墓),从壁画的装饰艺术角度对其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
集安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作者:李京浩杜锋毕家义来源:《艺术研究》2014年第03期摘要:从公元2世纪到公元7世纪,辽东大地和鸭绿江两岸的高句丽在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高句丽古代美术中现今保存良好的墓室壁画在亚洲古代美术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它不但代表着高句丽美术的初期成就,而且为墓室壁画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范本。
高句丽墓室壁画中可以领悟到其追求自然的优良特点。
关键词:墓室壁画自然精神性在辽东和吉林大地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历史遗迹,它们属于一个曾在东北亚大地上盛极一时的古代帝国——高句丽。
人类历史上有无数如流星般闪耀即灭的文明古国,至今早已被人们所遗忘,然而高句丽显然不在其列。
从公元2世纪开始的高句丽帝国在辽东和鸭绿江两岸开始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领地。
高句丽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骁勇善战、桀骜不驯,其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这个立国七百余年的国家曾成功击败过倭国(日本)、隋帝国、唐帝国的入侵。
在东亚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并创造了灿烂而辉煌的文明。
在吉林集安国内城,周围有8000余座古墓群。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和好太王碑、太王陵。
本文主要针对将军坟的几幅壁画进行分析。
高句丽古墓可分为积石墓和石室封土墓两种。
将军坟属于积石墓,积石墓是高句丽早期主要的墓葬形式。
这种积石墓一般采用纯石材结构,石材来做墙面叠起而成,石墓墓顶由大型石板错叠而成,最顶部覆以整块石板。
在古墓壁画中常出现的题材为战争、狩猎、风俗活动、日常生活、日常活动与神话题材等内容。
“狩猎图”(图1)是其中狩猎题材的代表性作品。
此图出自集安舞踊墓。
高句丽人对葬礼方面的礼节非常重视,一般都举行厚葬形式。
墓地的选择非常讲究,精心制作出墓室结构,这类石材结构非常严谨且坚固。
墓室壁画采用五色分明的石材来绘制,至今色彩鲜明,保存良好,“狩猎图”也不例外。
采用线的形式把人物、动物、植物、云彩、山脉表现出来,其线形非常具有弹性。
人物的动势及比例非常精准,老虎等动物造型非常生动。
集安高句丽古迹介绍
集安高句丽古迹介绍在集安市周围的平原上,分布了一万多座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洞沟古墓群”。
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集安高句丽古迹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阅读!集安高句丽古迹介绍集安高句丽古迹位于集安市。
在集安市周围的平原上,分布了一万多座高句丽时代的古墓,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洞沟古墓群”。
其中太王陵、坟和千秋墓等规模宏大。
坟有“东方金字塔”之誉,墓基每边长31.58米、高12.4米,墓体呈方锥形,共有7级阶梯,全部采用精琢的巨型花岗岩石条砌筑而成,墓室顶部用整块巨石覆盖。
墓体建筑雄伟,造型明快庄严。
坟是高句丽时代石造建筑艺术的杰作。
古墓群中许多墓室里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色彩鲜艳、线条流畅、内容丰富及具有传奇神话色彩的墓室壁画。
集安高句丽古迹壁画介绍高句丽古墓壁画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的四神崇拜、伏羲与女娲图、神农图、道家羽衣仙人图等均体现了中原对高句丽文化的全面影响。
同时高句丽的射猎、战争壁画也体现了其作为一个边疆民族所具有的尚武好战特点,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图画在构图等方面与中原魏晋以来的古墓壁画并无重大区别。
高句丽壁画是反映高句丽在文化上属于中华文明体系的铁证。
炎帝曾三次出现在吉林省集安市的高句丽五号墓四号和五号壁画上,证明了高句丽也是炎黄后代。
伏羲、女娲、神农氏、飞天、乘龙仙人、驾鹤、仙人、伎乐人、造车的奚仲、神力士和日月星辰也出现在壁画上。
这一现象 , 正好说明 , 高句丽文化与炎黄文化一脉相承。
高句丽王城简介高句丽(gāo gōu 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也简称高丽(非后来王建建立的王氏高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边疆民族。
周秦时期,高句丽的先人一直生活在东北地区。
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
高句丽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
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王朝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所灭,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
吉林集安高句丽3319墓日月神阙考释及相关重大课题研究
吉林集安高句丽3319墓日月神阙考释及相关重大课题研究李 树 林 摘 要 笔者通过对集安3319墓多年的实地考古调查和重点运用天文考古学知识,对高句丽人像石刻神秘图纹符号的内涵进行了系统的考释,提出了“天书”是由“七衡六间”、“四方五位”、“四时八节”、“九宫”、“八角”及“阴阳五行”等中国本源文化中独有的原始图解所构成的复合图,东西立石系高句丽民族崇拜的日月神像。
本文还对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确定了石刻为仿中原汉代墓阙性质,断定墓葬应为高句丽第16代王故国原王的陵墓,并认为高句丽族名“高”姓来源于始祖神高阳氏,其“天人合一”思想深受中原影响。
这些方面,都充分体现了高句丽民族与黄帝氏族、高句丽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
此文以全新的视角,独到的见解系统考释,令人耳目一新。
关键词 高句丽 日月神阙 故国原王高句丽政权在吉林集安建都的425年间,是其历史上文化最发达的时期。
在集安市区北部的禹山墓区,有一座编号为J Y M3319的方坛阶梯积石砖室壁画大墓,墓前东西两侧各竖有立石,其中东侧石面上线刻一神秘人像。
由于人像造型怪异罕见,图纹符号抽象如同“天书”难解,加之特殊的立石建筑布局,故而学术界对图纹符号的科学涵义、石刻的性质、人像与墓葬的关系、墓葬主人身份等相关问题难以作出准确回答。
据最新统计,自十九世纪末中外掀起高句丽文化研究热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学者在多达400余篇的高句丽文化研究论著中,仅见近年来有数名学者涉猎了人像石刻的研究①,提出了“守墓护卫”、“守墓人”“祭祀花环”、“母神像”、“太阳神”,甚至“外星人”等学说,而国外史学界对此研究更是一片空白。
笔者通过多年的实地考古调查与系统研究,试对“天书”进行全面的考释,进而揭示高句丽相关重大历史问题。
谬误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斧正。
一、3319墓墓葬情况调查及学术争议 3319墓在高句丽墓葬中特殊的建筑布局十分引人注目。
搞清其地理位置、出土文物、建筑特点和人像文物符号及造型特征等有关问题,对于我们考释研究至关重要。
古墓壁画中的高句丽军事体育文化
第30卷第4期2011年8月沈阳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Vol.30No.4Aug.2011论文选粹古墓壁画中的高句丽军事体育文化研究宋伟(通化师范学院体育系,吉林通化134002)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历史上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其留下的文字资料很少,而且是散见于中国古籍,所以内容丰富、形式精美的高句丽古墓壁画就成为专家学者研究高句丽历史风俗、文化生活、艺术生产等的重要资料。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具有健康、高尚和文明的显著特性。
体育发展水平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
高句丽体育文化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中得到了展现,其中有民俗体育、军事体育,既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又和同时期中原文化与地方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传承联系,也是高句丽这一曾湮没在历史中的古代中国少数民族文明的特殊见证。
为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体育的发展,笔者通过对古墓壁画中展现出的高句丽军事体育文化的研究,着重论述了高句丽军事体育文化特征,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高句丽体育文化提供理论参考。
1表现高句丽军事体育的古墓壁画祭祀和战争历来被看成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高句丽国家也不例外。
也许是基于这方面的原因,有关高句丽的文献,乃至碑碣石刻,大都略于文治而详于武功。
但这些记载对战争的描写较为简略,更不要说形象的展现了。
然而,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战争画面却较为具体、形象、直观地反映了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的情况。
绘有战争壁画的高句丽古墓并不算多,主要有麻线1号墓、安岳3号墓、德兴里古墓、马槽墓、三室墓、长川1号墓,大体上都是4世纪中叶到6世纪一百多年间的作品。
内容包括攻城、马战、斩俘及军队出行等方面。
这部分壁画的军事主题突出,画面简洁,战争气氛强烈。
表现高句丽军队攻城略地的壁画绘在三室墓第一室北壁。
在人们视觉所及的画面中虽然共绘六人,却给人以千军万马城下争战的感觉,可见高句丽匠人的艺术渲染是相当成功的。
高句丽和汉、魏晋南北朝古墓壁画中出现的加髻研究
而带有浓郁的北方民族特性 , 因 此这 种文化可以成 为与北方民族 特性 明显的高句丽进行比较研 究
的良好素材。
壁画大约共有 10 。 6 座 虽然各 个学
定的相似 之 处 , 叉具 有本 国那 个 时期
者对 古墓 壁画编年体 系的观 点不
尽相同, 但是大致 上都认为 4 ~5 世纪 建造的古墓壁画主要是以描 写现实的生活风俗 图为主的。 生活 风俗图大致在集安地区有l座、 1 平 壤地 区有3 座——共有4座左右。 4 5 2 汉、 、 魏晋 南北 朝 古墓壁 画
韩 国和 中国古墓壁 画中服饰 的比
较研究仍然 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之
苏等地, 其中以河 南和陕西为中心 的中原地 区分布最为集 中。 魏晋南
北朝的古墓壁画大约有10 2 余座。 这些古墓壁画主要分布在辽宁、 吉 林、 甘肃、 南、 河 山东、 西、 陕 宁夏
等地 , 此外 在 内蒙 古、 京 、 北 云南 、
艺 术 设计 研 究
服饰研究
高句丽和汉、 魏晋南北朝古墓壁画中出现的
加髻研究
[ 摘 要】 本文在大量深入扎实的 :
■迎 臧春任游
深 入具体研 究古代服饰 特点的一 个重要契机 。 别是魏晋 南北 朝 特 时期中国北 方地 区的文化深深 受
到北魏 建立者 鲜 卑族的影 响 , 因
加髻是一种不用自己的头发, 而是利 用其他各种各样 的材料 做
成的一种 头 发样式 。 种 在头发 这 上附加各种材 料的样式 是以装饰 为目 的的 , 而且在传统社会 中代表 着不 同的 身份和 阶 层。 髻依据 加 形态 的不 同可 以分 为鬟 髻形 、 戴
可以找到原 型。 但是 由于古墓壁 画 受 到 了严 重损坏 , 因而 导致 这 种
高句丽壁画的艺术风格及启示
72 黑龙江画报 2021·文化艺术·当今时代,壁画创新融合了传统壁画的艺术与审美,为大众表现的成果是十分新颖的。
高句丽后期墓室壁画在许多方面都有了颠覆性的创新和发展,对于其他方面的壁画设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此篇文章论述高句丽晚期墓室壁画手法对于现代壁画创造方面的意义。
高句丽壁画的艺术风格■艺术造型上的简化概括从如今的现代设计来看,对于一个具体事物的简化大致可以体现在美术师看待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事物上,依靠视觉方面的定理,按照多种不同的方式对于具体的事物进行创新和设计。
这样的创新和设计对于大众来说是一种新的方式,因为与传统艺术手法有一定的区别。
现代艺术手段遵照的方法是:艺术家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依照个人审美来进行的原则性安排。
运用多种形式把各个艺术元素融合在一起,他们学会如何把更少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更多的艺术元素,由此一来,此种艺术审美便与其他手法进行了二次创造,使艺术更加具体。
打个比方,高句丽墓葬壁画的山峦,则将多线分行排列,并且进行上色,精简的方法手段巧妙勾勒出山的轮廓,将不同笔画融合在一幅图里;又比如长川 1号墓狩猎图,图片中不同色彩与黄色合成的山峰与山川,干净整洁,使用线条勾勒四周,构造出山峰,融合在图画里;再比如舞踊墓北壁狩猎图,其中山峰也同样只由蜿蜒的,具有特点的,不同大小线条相配进行艺术创造。
高句丽墓室壁画艺术设计融合不同角度,进行不同的创新。
高句丽古墓壁画《神农氏》■艺术造型上比例夸张与形象变形艺术塑造的设计上,比例夸张以及形象变形是设计师们在纵观全局后对于画面的一个反应,将艺术作品夸大或者进行改变。
具体的艺术形象更加能体现出艺术师的风格。
这样的艺术画法具体运用在了此绘画手法上。
例如吹角仙人图,吹角仙人佩戴细高的发髻,面目特征为细眉长脸,并且他的四肢纤瘦细长。
艺术家在进行这幅作品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笔法,将画中的形象刻画的非常完美,将五官按一定的比例同等放大缩小。
高句丽文化的传统和创新
高句丽文化的传统和创新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古代文明,其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
高句丽文化既继承了古代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创新。
高句丽文化的传统和创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传统文化的延续高句丽文化的传统,主要表现为对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句丽建国之初,就开始向中原地区学习文化。
尤其是在隋唐时期,高句丽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汉字、典籍、礼仪等书面和实用方面的文化影响逐渐深入高句丽社会。
在经济上,高句丽与扶余、新罗等邻近文明地区进行了繁荣的经济贸易往来,形成了“丝绸之路”的贸易网络。
在此过程中,高句丽逐步建立起了古代东北地区最为发达的商业城市,从而成为中国与朝鲜半岛之间的经济文化媒介。
在社会方面,高句丽的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铭刻石碑、雕塑、壁画等文物上。
这些文物记录了高句丽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位于平壤的高句丽王陵的浑仪和石柱。
这些文物不仅对高句丽史学、文化学、艺术学以及宗教学等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了解东北亚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之,高句丽文化的传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体现在书面文化、实用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文物记录等各个方面。
二、创新文化的独特性高句丽文化的创新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独特性。
1. 社会创新在人类历史上,高句丽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国家。
高句丽的军人在战争中表现出极强的战斗力和作战能力,是当时世界军事文化的代表之一。
高句丽武士文化的兴起及其在高句丽社会中的地位,体现了高句丽社会的独特性,也体现了高句丽的创新精神。
高句丽武士文化特别关注武技的培养和发展,以便更好地维护国家的安全。
许多高句丽的武器和战法都是古代东北地区的创新之作,如高句丽的矛、弓、刀等武器,以及其具有高度专业化的军事组织和制度等等。
在高句丽武士文化的影响下,高句丽社会逐渐从采集、狩猎、农耕社会发展为军事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句丽古墓壁画反映高句丽社会生活习俗的研究李殿福【英文标题】Study on the Kao-Kou-Li Fresco Tombs and Some Related Social CustomsLi Dianfu【作者简介】李殿福,男,1934年4月出生,195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邮编130051【关键词】高句丽民族/高句丽古墓/生活习俗本文从高句丽古墓壁画上,阐述了高句丽民族八个方面的生活习俗,基本概括了高句丽民族生活习俗的全貌。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为人类的向前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又都不是永远不变的,随着文化交往的增多,文化生活习俗也是互相影响的。
高句丽文化生活影响了中原,中原发达的文化也影响了高句丽。
According to the Kao-Kou-Li fresco tombs,the paper tells something about the Kao-Kou-Li social customs.Any nation's custom had its features and changed after times.Also,various nation's customs affected each other.The Kao-Kou-Li nation had absorbed some advanced cultures of the center plains,at the same time,its customs made some effects on the later. 〔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83(2001)03-0022-08在古代东北亚存世705年历史的高句丽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他有过震憾世界的英雄业绩,也留存有耀眼夺目的光辉文化遗产。
本文只想对高句丽古墓壁画所反映的高句丽生活习俗,作一探讨,望同仁赐教。
一、厚葬之习俗仅在高句丽早、中期都城所在地—中国吉林集安地区就有高句丽古墓数以万计(注:集安洞沟古墓群,据1996年上半年测绘时得知,仅就此一处,就有高句丽墓葬11300座,可见高句丽墓葬留存数目之多,是显而易见的。
),这乃是厚葬习俗的结果。
因为有厚葬的埋葬制度,才有这样庞大数字的古墓。
灿烂多彩的壁画艺术,是厚葬的具体体现。
文献记载:“厚葬,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
”(注:《三国志·魏书》卷30,第844页。
)这一厚葬风俗的记载,在高句丽古墓建筑以及壁画艺术中得到了反映。
据说在集安地区五盔坟4号、5号壁画墓以及四神墓,在第一重抹角叠涩石侧正中所绘饕餮面和躬身回首之龙,都张嘴含一颗宝珠,至今还遗有镶嵌宝珠之石孔。
在五盔坟5号墓壁画第二重抹角石侧所绘的神农氏(即牛首人身像),双目为绿色宝石镶嵌,至今尚存。
在墓室不同部位还有贴金痕迹。
五盔坟5号墓过去称为“四页冢”,是因为该墓随葬有4个金叶而得名。
这些都是“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的厚葬习俗的体现。
目前,在集安地区、平壤地区、安岳一带以及辽宁桓仁米仓沟等处发现的高句丽时代的壁画墓所绘的灿烂辉煌的壁画本身,也是厚葬习俗的具体体现。
二、喜歌擅舞之习俗在《三国志》、《梁书》、《魏书》、《北史》、《旧唐书》、《新唐书》、《通典》等诸多史籍中,都记载了高句丽民族有喜歌擅舞之习俗。
《三国志》卷30《魏书·东夷传·高句骊》记载:“其民喜歌舞,国中邑落,暮夜男女相聚,相就歌戏。
”《旧唐书》卷29《音乐志》又记:“舞者四人,椎髻於后,以绛抹额,饰以金铛。
二人黄裙襦,赤黄kù@①,极长其袖,乌皮靴,双双并立而舞。
”《新唐书》卷21《礼乐志十一》又记:高句丽有“胡旋舞,舞者立毡上,旋转如风。
”这些对喜歌擅舞的记载描述,在高句丽古墓壁画上,充分得到了证实,为研究高句丽民族喜歌擅舞之习俗,提供了难得的图释资料。
凡是到过集安参观或实地调查的朋友们,就会看到舞踊墓、长川1号墓、麻线沟1号墓、洞沟12号墓,等等,都有舞蹈图的描绘。
就其所绘的舞蹈图来看,有单人独舞、双人对舞、集体群舞等。
单人独舞,在洞沟12号墓南室墓门之西侧壁上部,“绘一着黄襦青裤的人正在舞蹈,两臂向前平伸,长袖下垂,身略前倾,左足踏地,右腿向后抬起”,在舞者前方还有“一人跪坐于舞者前抚琴伴奏”(注:王承礼等:《吉林集安通沟第十二号高句丽壁画墓》,《考古》1964年第2期。
)。
所绘的舞蹈景象,恰是舞者向前用力舞动长袖的瞬间描绘,舞姿优美,耐赏。
在长川1号壁画墓前室北壁百乐图中所见的独舞图,“舞者头戴白色帻冠,穿白地红十字纹的束腰长袖花襦,著白地黑点的肥筒花裤,右腿着地,左臂正从侧面翻手绕腕移至胸前,身略前俯,臂部稍稍撅起。
在舞者前方与之相向的是一个跪坐地下的抚琴伴奏的女子……”(注:吉林省文物工作队、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长川1号壁画墓》,《东北考古与历史》1982年第1期。
)舞姿优美动人。
双人对舞,在洞沟12号墓以及麻线沟1号墓中均有描绘。
洞沟12号墓南室所绘的双人对舞,已残缺不全,这里只以麻线沟1号墓墓室南壁东侧的男子双双起舞图为例,作一说明。
对舞图,“长袖飘拂,形态生动,左者侧身朝右,头戴帻冠,上穿长袖短襦,束腰,下穿桔红地缀黑点的收口肥筒褂,足蹬靴踏;右者向左,头戴红、黑押边的帻冠,上穿翻领的长袖短襦,束腰,下穿绿色的肥口筒裤。
”(注:吉林省博物馆集安考古队:《吉林辑安麻线沟1号壁画墓》,《考古》1964年第10期。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是两位男子相对起舞,头戴帻冠,着素色合衽长袖衣,一人双臂向前“扔手甩袖”,臂部微微提起,双脚平行移动,与之相对者上身自左向右回转,前倾,双臂在胸前摆动,使长袖左右摆开,双脚作碎步。
两位舞者,以不同的姿态舞动长袖,造成欢快融洽的氛围。
集体群舞,舞踊墓和长川1号墓里均有描绘。
舞踊墓主室南壁和长川1号墓前室南壁所绘的集体群舞,场面甚为相似。
因长川1号墓的集体群舞剥落较多,这里以舞踊墓主室南壁为例加以说明。
舞踊墓主室南壁的舞蹈图,画男女相间,排列有序,前有导舞者,好像示范,旁有奏乐;舞队伸臂,长袖垂飘;旁边还站立一排队伍,像是以歌配舞。
从以上所述来看,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大多是舞动长袖,借助长袖的飘舞翻飞,组成特定音韵的舞姿,给人以生动、活泼的优美快乐之感。
唐代大诗人李白生于701年,是高句丽灭亡后32年,后来李白在中原还有幸看到所表演的高句丽舞,并留下了他不朽的诗篇:“金花折风帽,白舄小迟回。
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注:诗见《李白集校注乐府·高句丽》卷6,原诗第二句为:“白马小迟回”,舞蹈家疑“马”字为“舄”字误,舄乃鞋也。
在此从其说。
)从这首诗中不难看出“翩翩舞广袖”乃是高句丽舞蹈最大特征。
其次是,高句丽舞蹈的大众化。
文献记载:“其民喜歌舞,国中邑落,暮夜男女相聚,相就歌戏。
”(注:《三国志·魏书》卷30,第843页。
)这是高句丽民族生动活泼的民族性格,可谓是人人喜欢歌舞。
舞蹈者所穿的服装,也是大众化,只是像文献所记的“极长其袖”(注:《旧唐书》卷29《音乐志》。
),这个大众化的翻动长袖的舞姿,反映出歌舞的普及性、广泛性,是值得十分注意的。
高句丽民族喜欢歌舞的习性,生动活泼地再现在壁画之上。
三、出行、狩猎之风尚高句丽早、中期的古墓壁画上,出行、狩猎题材,屡见不鲜。
说明在当时是一种盛行的社会风尚。
反映了高句丽贵族阶层定时出行郊外游玩;也选择适合的季节,乘马进入山林进行狩猎。
我们在壁画上所见到的出行图以集安地区的三室墓和黄海道安岳3号墓所画的最为典型。
三室墓第一室南壁上半部画一行11人雁行向左,出行郊外,前者为男仆导引,披发,上著合衽黑点黄色短襦,下穿肥裤,足蹬朱底黑履,双手握于胸前。
第2人为男主人,头戴黄色折风,眉目清秀,朱唇短髭,双手合袖置于胸前,上著合衽黑边短襦,外著黑色短褂,束腰,下穿肥裤,足蹬黄履。
第3人为女主人,头裹黄色巾帼,身著左衽黄色裙服加@②缘,腰系黄带,双手握于胸前。
身后为一男孩尖头披发,上着合衽红色短襦,束腰,下穿黄色黑点肥裤,足蹬朱底黑履,双手合握于胸前。
第5人为男相,头戴黄色折风,著名衽黑袖金黄色短襦,内穿圆领内衣,束腰,双手握于胸前,下穿黄色缀黑点肥裤,足蹬朱底黑履,面有短髭。
第6人为女相,黑发披肩,着合衽裙服加@②缘,双手握于胸前,面目漫huàn@③。
第7人和第8人绘男女二仆,手执曲柄伞。
男者在前,光头,上着黄色合衽短襦,束腰,下穿黑点黄色肥裤,足蹬朱底黑履,双手执曲柄伞。
女者在后,身着合衽黑点金黄色裙服加@②缘,束腰结带于身后。
第9人为女人相,身高次于前头男主人,可能是男主人之妾,黑发结于头顶,着圆领内衣,左衽裙服加@②缘,双手握于胸前。
第10和第11人,画二仆尾随长列出行之后。
二人均戴黄色折风,红带结于颏下,有微髭,前者着黄色黑点短袂,束腰赭色肥裤,双手合于胸前。
后者年迈,背微驼,有短髭,右臂弯折手掌向上,左手握拳置于胸侧,着合衽赭色上衣,束腰,黄色裤(注:池内宏、梅原末治:《通沟》一书,对此出行图著录为:“上见五人左向行,下见狩猎图像。
上图5人中,二人特大,一男一女,似为夫妇,一人导于其前,二人随行其后,服色今不逞细述……右半亦五人向右行,前二者张长柄之盖。
”在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通沟》的作者把三室墓第一室南壁上部的出行图一行11人一字雁行向左而著录成10人。
每5人1组,相背而行。
为何出现这样的错误呢,看来作者不是当场著录,而是靠照像资料回国后补写的。
一行11人向左而行的出行图分两次拍摄,在两次拍摄中拍掉了一人;回国后按照片著录时,又把底片弄反,因而出现了两个5人一组,相背而行的错误。
类似失误和遗漏处甚多,我对此墓曾写:《集安洞沟三室墓壁画著录补正》一文,刊在《考古与文物》1981年第1期上。
)。
总观出行图为一字雁行向左,除持伞二人和殿后仆人外,均作双手合于胸前,姿态相同,虽似呆板,却正是高句丽人所特有的“行必插手”(注:《北史》卷94《高句丽传》载:“立多反拱,行必插手”。
《隋书》卷81《高丽传》记:“立各反拱,行必摇手”。
今对照壁画来看,“行必插手”是准确的,而《隋书》是误记。
又因“插”字与“摇”字字形相似,可能是《隋书》作者传抄有误所致。
)的表现,说明画家极富有生活。
长川1号墓前室北壁所画的舞乐百戏图最为典型,是围绕着主人与宾客一起在树下欣赏猴戏为中心展开的画面,有舞蹈、有角抵、有跳丸、有相马……,场面热烈、活泼、错落有致地布满全壁,是一幅极为罕见的郊外盛会图。
安岳3号墓所画的出行图更为壮观,全队有250人的场面中,纵队行列,鸟瞰图示,有步行,有乘马,车辚马啸,乐队齐鸣,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