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扩散2介绍
沪教版九年级初中化学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什么
回顾 化学研究些什么学习主题 一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问题导引】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分别包括哪些类型?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有什么关系?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
①概念: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②常见变化形式:a._____的改变;b._____的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形状状态(2)化学变化。
①概念:_____________的变化。
②常伴随的现象:_____、_____、_____、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有新物质生成放热发光变色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中经常伴随的现象。
那么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提示:物质发生变化时,若出现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等现象,只是说明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最终还需通过验证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确定。
如灯泡通电时也会发光、放热,但由于灯丝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属于物理变化。
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_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_____、______、_____、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2)化学性质。
物质在发生_________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变化颜色状态气味化学变化1.“物质的物理性质需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这种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不正确。
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等,物质本来就有,不需通过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有的物理性质如硬度、熔沸点等需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2.“钢铁生锈”和“钢铁易生锈”分别描述的是钢铁发生的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由此分析,用语言描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有什么不同?提示:物质的变化往往用表示物质动态的词语表示,如“生成”“变成”等;物质的性质常用“易”“以”“能”“会”等表示物质能力的词语表示。
学习主题 二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问题导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是什么?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分类标准是什么?1.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1)实验装置(如图)。
第一章 基本放大电路
33 MHz
学习方法
对于元器件,重点放在特性、参数、技术指标和 正确使用方法,不要过分追究其内部机理。讨论器 件的目的在于应用。 学会用工程观点分析问题,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对 器件的数学模型和电路的工作条件进行合理的近似, 以便用简便的分析方法获得具有实际意义的结果。 对电路进行分析计算时,只要能满足技术指标,就 不要过分追究精确的数值。 器件是非线性的、特性有分散性、RC 的值有误差、 工程上允许一定的误差、采用合理估算的方法。
33 MHz
二极管电路分析举例
导通 定性分析:判断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截止 若二极管是理想的,正向导通时正向管压降为零, 反向截止时二极管相当于断开。
否则,正向管压降 硅0.6~0.7V 锗0.2~0.3V
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 的高低或所加电压UD的正负。 若 V阳 >V阴或 UD为正( 正向偏置 ),二极管导通
温度愈高,晶体中产 生的自由电子便愈多。
空穴
33 MHz
价电子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空穴吸引相邻原子的价电子 来填补,而在该原子中出现一个空穴,其结果相当 于空穴的运动(相当于正电荷的移动)。
当半导体两端加上外电压时,在半导体中将出 现两部分电流 (1)自由电子作定向运动 电子电流 (2)价电子递补空穴 空穴电流 自由电子和空穴都称为载流子。 自由电子和空穴成对地产生的同时,又不断复 合。在一定温度下,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达到动态 平衡,半导体中载流子便维持一定的数目。 注意: (1) 本征半导体中载流子数目极少, 其导电性能很差; (2) 温度愈高, 载流子的数目愈多,半导体的导电性能 也就愈好。所以,温度对半导体器件性能影响很大。
参考点
t
33 MHz
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三试卷:第1章 第2节
第一章第二节A组·基础达标1.对下列相关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放入菜汤的胡椒粉末最后会沉到碗底,胡椒粉末在未沉之前做的是布朗运动B.液体中较大的悬浮颗粒不做布朗运动,而较小的颗粒做布朗运动,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C.存放过煤的混凝土地面下一段深度内都有黑色颗粒,说明煤分子、混凝土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D.高压下的油会透过钢壁渗出,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着的【答案】C【解析】做布朗运动的微粒肉眼看不到,也不会停下来,A错误;做布朗运动的不是分子而是固体颗粒,布朗运动反映了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不能说明分子体积很小,B错误;C项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都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C正确;高压下的油会透过钢壁渗出,这属于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着的,D错误.2.关于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运动B.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永不停息的C.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与温度无关D.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发生【答案】B【解析】扩散现象指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产生的物质迁移现象;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由于分子运动是永不停息的,故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永不停息的,B正确.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与温度有关,故C错误.扩散现象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发生;而布朗运动不能在固体中发生,故D错误.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引力F引和斥力F斥两部分组成,则()A.F斥和F引是同时存在的B.F引总是大于F斥,其合力总是表现为引力C.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小,F斥越大D.分子之间的距离越小,F引越大,F斥越小【答案】A【解析】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都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得更快一些.当r<r0时,合力表现为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r>r0时,合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正确选项是A.4.清晨,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A.引力消失,斥力增大B.斥力消失,引力增大C.引力、斥力都减小D.引力、斥力都增大【答案】D【解析】因为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而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均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D正确.5.为了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许多公共场所使用乙醇喷雾消毒液和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消毒,两者的主要成分都是酒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手上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这是酒精分子做布朗运动的结果B.在手上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与分子运动无关C.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D.使用免洗洗手液洗手后,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体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分子间距不变【答案】C【解析】在手上喷洒乙醇消毒液后,会闻到淡淡的酒味,这是由于酒精分子的扩散运动的结果,证明了酒精分子在不停地运动,A、B错误;使用免洗洗手液时,洗手液中的酒精由液态变为同温度的气体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但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分子势能增大,需要吸收热量,D错误,C正确.6.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将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a点处由静止释放,在它向甲分子靠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分子将一直做加速运动B.在r>r0阶段,乙分子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当乙分子到达r0位置时,其加速度最大D.当乙分子到达r0位置时,其动能最大【答案】D【解析】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乙分子从a到r0过程中,两分子间为引力,乙分子靠近甲的过程中分子引力做正功,分子做加速运动;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r0时,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斥力,当乙分子靠近甲时,分子斥力做负功,乙分子做减速运动,故A、B错误;当乙分子到达r0位置时,其受到的分子力为0,所以加速度为0,故C错误;由A的分析可知,在r>r0阶段,乙分子靠近甲的过程中分子引力做正功,到r0位置时动能最大,故D正确.7.(多选)扩散现象说明了()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物质内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C.分子间存在着空隙D.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答案】CD【解析】扩散现象是一种物质的分子进入另一种物质内部的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着空隙;扩散现象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8.(多选)把墨汁用水稀释后取出一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下既能看到水分子也能看到悬浮的小炭粒,且水分子不停地撞击炭粒B.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就是所说的布朗运动C.越小的炭粒,运动越明显D.越大的炭粒,运动越明显【答案】BC【解析】水分子在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故A错误;根据布朗运动的含义可判断B、C正确,D错误.9.(多选)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其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间的距离达到引力范围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答案】AD【解析】挤压后的铅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距离范围,铅柱不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间的引力,故A、D正确,B、C错误.B组·能力提升10.(多选)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 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至c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至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至b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正功D.乙分子由b至d的过程中,分子力一直做负功【答案】BC【解析】由题图可知F=0处的c点r=r0,是平衡位置,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所以a→b→c分子力做正功,动能增大,c→d分子力做负功,动能减小,故A 、D 错误,B 、C 正确.1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描写春季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出的芳香分子运动速度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现象.【答案】升高 扩散【解析】诗句中“花气袭人”说明发生了扩散现象,而造成扩散加快的直接原因是“骤暖”,即气温突然升高造成的,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就是当周围气温升高时,花香扩散加剧.12.某种物质分子间作用力表达式f =a r m -b r n (m >n ),则该物质固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约可表示为r 0=__________;当f >0时,表现分子间距离r __________(填“>”“=”或“<”)r 0.【答案】m -n a b< 【解析】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等于0时,a r m 0 -b r n 0 =0,a r m 0 =b r n 0 ,所以r m 0 r n 0 =a b ,解得r 0=m -n a b.当f >0时,f =a r m -b r n ,f >0,解得r m r n <a b,所以r <r 0.。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1)2. 实验: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 (6)3.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规律 (9)章末复习提高 (2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
2.1 mol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数量就达6.02×1023个。
二、分子热运动1.扩散(1)扩散:不同的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产生原因: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3)发生环境:物质处于固态、液态和气态时,都能发生扩散现象。
(4)意义:证明了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5)规律: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
2.布朗运动(1)概念:把悬浮微粒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作布朗运动。
(2)产生的原因:大量液体(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的不平衡造成的。
(3)布朗运动的特点:永不停息、无规则。
(4)影响因素: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激烈。
(5)意义: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3.热运动(1)定义: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2)宏观表现: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
(3)特点①永不停息;②运动无规则;③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激烈。
三、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有空隙(1)气体分子的空隙:气体很容易被压缩,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隙。
(2)液体分子间的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说明液体分子间有空隙。
(3)固体分子间的空隙: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间也存在着空隙。
2.分子间作用力(1)当用力拉伸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要产生反抗拉伸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2)当用力压缩物体时,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会产生反抗压缩的作用力,此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说明:分子间的作用力指的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的合力。
四、分子动理论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超级弹丸论破2》全角色介绍第一章流程攻略
《超级弹丸论破2》全⾓⾊介绍第⼀章流程攻略 游戏介绍 在以避暑胜地⽽负有盛名的贾巴沃克岛上,原本打算享受修学旅⾏的16名⾼中⽣由于校长⿊⽩熊的阴谋⽽被隔离在这座岛上。
从岛上离开的条件是学⽣们彼此进⾏⾃相残杀,然后再强制执⾏学级裁判,在讨论后找出凶⼿。
若没能正确找出,则除了凶⼿以外全员处刑。
若成功找出凶⼿,则将凶⼿处刑,剩余的⼈继续在岛上⽣活。
然⽽,不断的调查之后,⼀开始的谜团⾮但没有解开,更多的谜团却⼀个接⼀个的涌现出来。
键位操作 P C版基本操作 WA S D键:瞄准; ⿏标:移动光标; ⿏标左键:对话/检查; R键:离开可是/离开; 1键(⾮⼩键盘):打开⼿册菜单; Ta b键:观察; A键:往左观察; D键:往右观察; E S C键:帮助; 2键(⾮⼩键盘):打开⼿抄本; Q键:(横版时):快速左移; R键:(横版时):快速右移; X B O X O N E基本键位 左摇杆:移动/瞄准; ⼗字键:移动⼗字线; A键:谈话/调查; B键:退出/返回; X键:打开⼿册菜单; Y键:观察; L B键:改变视⾓左; R B键:改变视⾓右; s t a r t键:打开帮助;b ac k键:打开⼿抄本;%{p a g e-b r e a k|游戏介绍&键位操作|p a g e-b r e a k}% ⼀、全⾓⾊介绍 ⿊⽩熊 称号:希望之峰学园的校长 介绍:⾃称“希望之峰学园的校长”的熊型布制玩偶。
在“贾巴沃克岛”(ジャバウォック岛)把其他学⽣软禁起来,并提⽰他们想要逃出⽣天的话,就要展开“互相厮杀”。
对于莫诺美,⾃称是其的“哥哥”。
与前作有所关联,但正体还是不明。
莫诺美/兔美 称号:希望之峰学园的教师 介绍:⾃称是希望之峰学园领队教师的兔⼦形⼈偶,原名兔美,但被⿊⽩熊强制改成⼀半粉⾊⼀半⽩⾊的造型,并强制设定为⿊⽩熊的妹妹。
努⼒想感化疑神疑⿁的学⽣们,但个性爱哭又温柔,总是被⿊⽩熊欺负,有⼀颗少⼥玻璃⼼。
材料化学 第二章 缺陷与扩散
第二章 缺陷与扩散§2。
1 扩散的基本知识扩散系数与温度的关系可以用)exp()exp(00kThD kT g D D ∆-•=∆-•= 式2-1-1 来描述。
其中的h ∆为晶格中的原子从一个稳定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相邻的稳定位置之间要克服的能垒。
扩散系数的单位是sec /2cm ,它反映了某物质在一定情况下扩散的难易程度。
反映扩散规律的基本公式为菲克第一和第二定律:菲克第一定律:C D J →→→∇•-=,式中的→J 是扩散通量,单位为sec)/(2•cm g 或sec)/(2•cm mol ;C 是扩散物质的浓度;负号表示扩散方向与浓度梯度方向相反。
第一定律适用于稳态扩散的情况,对三维扩散,)(zCD y C D x C D J z y x∂∂+∂∂+∂∂-=→;对一维扩散,xCD J x∂∂-=→。
菲克第二定律:A R C V C D tC +•∇•-••∇=∂∂→→)(2,描述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式中右边的第一项表示直接和物质的扩散性质有关的影响;第二项表示体系运动的影响;第三项表示体系中化学反应的影响。
晶体中的扩散路径为: 1)表面扩散 2)晶界扩散 3)位错扩散 4)晶格扩散若用l d g s Q Q Q Q ,,,分别代表单独通过这四种路径扩散所需能量,用l d g s D D D D ,,,分别代表这四种扩散途径的扩散系数,则有:l d g s Q Q Q Q <<<,l d g s D D D D >>>。
可见扩散由1)到4)是由易到难的,故一般情况下晶体内的扩散以晶格扩散为控速环节。
§2。
2 扩散驱动力扩散的驱动力是体系中存在的化学位梯度。
从微观角度考虑:体系中的A 物质沿x 方向扩散时,作用在每一个原子上的力为:xG N F Aa ∂∂•-=1 式2-2-1 其中的A G 是体系中某位置A 原子的摩尔化学位,a N 是阿佛加德罗常数。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2内能和热量教案新版教科版2
讨论交流:认识燃料
燃料热值:我们把1㎏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用q表示 单位J/㎏
Q放=mq
Q放单位 焦耳m单位 千克q单位 J/kg
燃料热值的意义:表示一定质量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的多少,同种燃料的热值相同,不同燃料的热值不同。
机械能与内能有着本质的区别,对于同一物体,机械能是由其宏观运动速度和相对高度决定的,而内能是由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和聚集状态决定.例如放在桌面上静止的木块温度升高,其机械能不变,而内能发生了改变.
例2:下面有关机械能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也大。
B、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物体内分子平均动能必增大。
讨论交流:使用燃料
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小结:
作业
必作
媒体
运用
摩擦盛有乙醚的铁管的实验
气体压缩做功
电锯锯木头
拖拉机打火、行驶
选作
后记
(3)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暖程度的物理量。表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2)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增高是,内能增大。
(3)热量是在热传递时,传递能量的多少。
联系: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转移的多少。物体吸收或防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温度不一定改变。
A、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
B、水的分子势能比冰的分子势能大
C、水的分子势能比冰的分子势能小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章第二节的概括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章第二节的概括
摘要:
一、前言
二、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概括
三、主要人物介绍
1.埃德加·斯诺
2.毛泽东
3.彭德怀
四、章节主题及意义
正文:
《红星照耀中国》第一章第二节主要讲述了埃德加·斯诺在延安的采访过程,通过对毛泽东和彭德怀的访谈,展示了当时中国红军的生活状况和革命精神。
在这一节中,埃德加·斯诺作为一位美国记者,冒险进入中国红色区域,实地采访了毛泽东、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
通过他们的对话,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红军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埃德加·斯诺是一位富有冒险精神、敢于直面挑战的记者。
他在这一节中,以客观、真实的态度记录了他在延安的所见所闻,为外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面貌。
毛泽东是本节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中国的红军领袖,具有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坚定的革命信念。
在这一节中,毛泽东向埃德加·斯诺详细阐述了中国共
产党的革命理论和政策,以及红军的生活和战斗状况。
他的谈话展示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胸怀和担当。
彭德怀是另一位在本节中出现的主要人物。
他是红军的杰出将领,勇敢善战,深受红军战士的敬爱。
彭德怀向埃德加·斯诺讲述了自己的战斗经历,展示了一位勇敢战士的形象。
本节的主题是揭示中国红军的生活状况和革命精神。
通过埃德加·斯诺的采访,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红军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说课稿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注重清晰性和逻辑性,布局分为三个部分:标题区、内容区和总结区。
1.标题区:板书顶部写明节课的主题和子标题,使学生一目了然。
1.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运动实验,如测量小车的速度,通过实践操作巩固理论知识。
2.问题解答:设计一系列与运动描述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解答,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小组讨论:针对一些复杂的运动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4.应用拓展: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如分析交通中的速度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学生可能难以将速度公式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我将通过以下方式应对这些问题:
1.使用具体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参照物的概念。
2.设计更多实际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应用速度公式。
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反馈评估教学效果。具体的反思和改进措施包括: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1.实验器材:如小车、斜面、计时器等,用于进行运动实验。
2.多媒体课件:包含动画、图像和文字,用于展示运动过程和概念。
3.互动白板:用于展示实验结果和公式推导过程,增加课堂互动性。
4.物理模拟软件:如Phyphox等,用于模拟物理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动规律。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么学地理》说课稿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么学地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么学地理》,主要介绍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
本节内容通过讲解地理学习的途径、地理学习的方法和地理学习的技巧,使学生能够掌握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地理学科有新鲜感,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大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学生可能认为地理学科只需要死记硬背。
因此,在教学本节内容时,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习,教授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理学习的途径,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地理学习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理学习的途径、地理学习的方法和地理学习的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学习,教授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教师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地理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理学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地理学习的途径、方法和技巧,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学习的方法。
3.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地理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和技巧。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地理学习的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我们怎么学地理1.地理学习的途径2.地理学习的方法–联系实际法3.地理学习的技巧–制定学习计划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等方面进行。
2020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第2节展开与折叠 两个课时课件
1 25
4
1 2
6
4
1
如图,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如
果将它组成原来的正方体,哪些点与
点P重合。
S
T
P
H
R
U
V
M
N
Q
Z
l
W
K
Y
下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标注了字 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的左
面与右面所标注代数式的值相等,求 x 的
值.
-2
3 -4 1
A 3x-2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请在图
A
BCD
E
F
考考你
1、如果“你”在前面,那么什么在后面?
了! 太棒 你们
KEY: 棒
(Ⅱ)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第二类,2,3,1型,共三种。
(Ⅱ)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第三类,2,2,2型,只有一种。
第四类,3,3型,只有一种。
(Ⅱ)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问题
1.既然都是正方体,为什么剪出的平 面图形会不一样呢?
2.一个正方体要将其展开成一个平面 图形,必须沿几条棱剪开?
(Ⅲ)先猜想再实践,发展几何直觉
活动一
观察圆柱形纸筒展开的侧面是一个什么图形
(Ⅰ)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活动一
观察圆锥形圣诞帽的侧面是什么图形?
考考你
如图,上面的图形分别是下面哪个立体图 形展开的形状?把它们用线连起来。
想一想: 下面几个图形是一些常见几何 体的展开图,你能正确说出这些几何 体的名字么?
(Ⅱ)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做一做
D1 A1
D A
C1 1.如图: ⑴ 长方体有 8 个顶点,
12条棱,
农业创新扩散原理-2-jwzhang
BACK
五 、采用过程中推广方法的选择
(一) 未曾推广过的技术 (二) 曾经推广过的技术 (三) 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 (四) 根据当地实际出发选择推广方法 (五) 根据不同农民的接受速度分别指导
BACK
S1-2农业创新的扩散
一、 农业创新的扩散方式 二、 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三、 S扩散理论及其应用
(三)跟随阶段
当创新的效果明显时,被称为 “ 早期多数” 的这部分农 民认为创新有利可图,也会积极主动采用。 刚开始可能不理解创新,一旦发现创新的成功,他们 会以极大的热情主动采用,所以又叫自我推动阶段。
(四)从众阶段
当创新的扩散已形成潮流时,个人不需要什么驱动力, 而被生活所在的群体所推动,被动地“随波逐流”,使得 创新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广泛普及采用。 那些称之为“后期多数”者就是所谓从众者。 在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的速率曲线上,此阶段的扩散速率 呈不断减小的趋势,故又称为浪峰减退阶段。
表4采用阶段与信息来源的关系
信息来源 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 认识 邻居朋友 小组接触 个别接触 大众接触 商 人 29.0 24.1 23.9 14.9 4.4 0.3 2.8 感兴趣 38.0 25.4 23.6 10.0 2.4 0.3 0.3 评价 46.9 26.2 17.2 5.6 3.5 0.3 0.3 采用 21.6 21.0 44.2 8.0 4.7 0.5 -
唐永金、陈见超等(1998)在四川省分山区、丘陵及平原地区调查了7个 县共820户农民 家庭的结果。
表6 农村不同行业农民采用创新的信息来源(%)
行业类型 种植业 养殖业 外出打工 其他 乡镇推广站 81.86 24.01 3.69 38.68 大众媒介 集市贸易 0.47 2.20 12.25 59.93 4.36 9.06 2.01 17.48 亲朋邻居 13.18 19.54 81.21 38.68 外地带回 2.21 0.83 1.68 3.1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高等数学第一章第二章总结
高等数学第一章第二章总结1 第一章:绪论第一章是高等数学的绪论,其中介绍了数学的定义、作用、历史及其发展等。
在第一章中,数学是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其结构、关系及运动规律的科学。
它由实数、整数、有理数、分数和平面几何等基本概念组成,用各种计算、逻辑推理及分析等方法来描述客观的现象或思想的抽象模型,从而得出准确的结果。
另外,数学涉及到它在科学、技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应用,它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数学发展史从古代有算术、代数、几何等学科,逐渐发展至近代以及现代,学科不断壮大,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
2 第二章:初等数学第二章主要介绍初等数学,包括数论、向量运算、数列和统计等。
数论是计算数值的研究,它涉及到质数分解、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随机数等概念,数论在正文、加密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向量运算是向量和向量、向量和物体之间的运算关系,它包括线性组合、内积、外积等,向量运算在物理、声学、飞行、机器人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
数列是按数次递增或递减的数值序列,它包括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比如阶乘及斐波那契数列,它们能够描述物理几何尺寸及次序关系,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
最后,统计是从测量、计数、比较等不同数据中抽象出的概念,它包括平均数、标准差、概率分布等,是综合应用概率论、数理逻辑及数学知识。
统计学主要用来分析和预测人们的意见、举措等,对于改进社会的规划、预防未来的决策都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数学的定义、作用、历史及其发展,第二章介绍了初等数学,包括数论、向量运算、数列和统计等,它们都是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知识。
《第一章 2 实验_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物理人教
《实验_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油膜法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能够通过实验数据,运用物理知识估算油酸分子的尺寸。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加深对分子动理论的理解。
教学目标还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科学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油膜法实验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从实验数据中估算油酸分子的大小。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油膜法实验的原理,以及如何分析实验误差并修正实验结果,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教师准备实验教学器材和PPT课件,确保实验教学所需物品的齐全和完好。
学生则需要预习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分子动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油膜法实验的原理。
此外,教师还需在教室中安排好实验区域和安全措施,确保实验教学安全有序进行。
综上所述,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验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兴趣,同时也为后续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课堂伊始,教师需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引入本课主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先询问学生关于油膜的基本认识,并引导学生想象油膜的形态和性质。
随后,教师可展示油膜实验的原理图,简要介绍实验目的和意义,使学生对实验有初步的认知。
二、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环节,教师需详细讲解油酸分子的大小估测原理及油膜法实验的基本步骤。
首先,教师需解释油酸分子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油膜中的排列方式,使学生对油酸分子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教师需详细介绍实验所需材料和实验步骤,特别强调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如利用PPT展示实验流程图、油酸分子的结构图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还可通过提问和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环境水力学-迁移扩散理论-移流扩散及紊流扩散
x
ut2
4Dt
y2
z2
(2-92)
(2)时间连续点源的移流扩散
恒定点源=瞬时点源叠加
时间连续源仍然可以看作是无限多瞬时点源md 的迭 加,m为单位时间投放物质的强度,同样采用动坐标系, 引用纯扩散的时间连续源的积分式的浓度分布函数式:
C
M
4D 3 / 2
t 0
t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
exp
r2
设问题满足一维随流扩散方程
C C 2C t u x D x2
令 x ut,C C,t,其中u为常数。
1, u
x t
于是
C C C 2C 2C x x , x2 2
C C C u C C
t t t
t
(2-83) (2-84)
C C C , x x
)
d
(2-96)
可以证明,当 时
0
exp
(
2
12 2
)d
e21
2
(2-97)
于是得时间连续点源三维移流扩散的浓度公式为:
C(x, y, z) m exp[ u (r x)]
4 Dr
2D
(2-98)
在源下游较远的区域,(2-89)式中r值可以下列近似 关系代替:
r
x2
y2
z2
(1
y2 x2 2x2 )x
C t
ux
C x
uy
C y
uz
C z
2C D( x2
2C y2
2C z2 )
(2-81)
对大多数实际问题,水流具有明显的主流方向,其uy、
uz可以忽略不计,并且设沿主流x方向的流速 ux u ,u
黑暗的心第一章到第二章主要内容的总结
黑暗的心第一章到第二章主要内容的总结摘要:1.《黑暗的心》第一章到第二章的背景和主题2.主人公尼克尔斯的介绍3.第一章的主要情节和主题4.第二章的主要情节和主题5.第一章到第二章的过渡和悬念正文:《黑暗的心》是英国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一部经典小说,全书共分为两章。
这两章主要围绕着主人公尼克尔斯的视角展开,描绘了他在非洲刚果河流域的经历。
1.《黑暗的心》第一章到第二章的背景和主题这两章的背景设定在19 世纪末的非洲刚果河流域,当时这个地方正处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的殖民统治之下。
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人性、道德和文明的冲突,通过主人公尼克尔斯的经历,探讨了欧洲人在非洲的殖民行为对当地人以及欧洲人自身的影响。
2.主人公尼克尔斯的介绍尼克尔斯是一名英国船长,受雇于一家英国贸易公司。
他是一个矛盾重重的人物,一方面他对非洲土著抱有同情心,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欧洲殖民者的优越感和对财富的渴望。
3.第一章的主要情节和主题第一章主要讲述了尼克尔斯在非洲刚果河流域的航行经历。
他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名叫库尔茨的德国人,库尔茨是一个狂热的探险家,他为了寻找财富,深入非洲内地,对当地的土著进行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在这一章中,尼克尔斯目睹了库尔茨的暴行,开始对欧洲人的殖民行为产生了质疑。
4.第二章的主要情节和主题第二章主要讲述了尼克尔斯在非洲的经历。
他在这里遇到了一个名叫马洛的比利时人,马洛是一个道德沦丧的殖民者,他为了追求财富,不择手段地压迫和剥削非洲土著。
在这一章中,尼克尔斯对马洛的行为感到震惊,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
5.第一章到第二章的过渡和悬念在第一章和第二章之间,尼克尔斯从库尔茨的暴行中看到了欧洲殖民者的丑陋面目,然后在第二章中又目睹了马洛的罪行。
这两章之间的过渡通过尼克尔斯的心理变化来实现,他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逐渐发生了改变。
大气湍流与大气扩散课件:第1-2章
尽管湍流运动由其控制方程决定,但是这些方程是非 线性的。因此,湍流的下一时间特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之前 的初始状态,而我们却无法精确观测这个初始状态。
2. 湍流运动三维性。Three-dimensional phenomenon
可以说影响污染物扩散的主要因子是湍流。
不同尺度湍涡的扩散作用
在湍流扩散过程中,各种 不同尺度的湍涡在扩散的不同 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
刚开始的时候烟团的扩散 主要靠小尺度湍涡,使它相对 缓慢的变大,边缘不断与周围 空气混合,浓度逐渐降低。
如果在这个阶段烟团碰到 尺度大的湍涡,它也只是被大 湍涡夹带输送,自生尺度并没 有明显变化,但是等小湍涡将 烟团逐渐扩散变大之后,大湍 涡就可以将烟团进一步扩散, 并更迅速地使它变大,也更剧 烈地与周围空气混合,使浓度 迅速降低。
turbulent fluid 1.4 Averaging the equation of continuity 1.5 Fluxes and the general conservation equation 1.6 The closure problem 1.7 First-order closure-exchange theory
运动转移。由于上述2、3、4特征,湍流涡旋使运动直径衰减。
6. 湍流是大雷诺数现象 large Reynolds numbers (空间尺度大,粘性小)。 Correspondence with large Re
研究湍流时,把湍流作为一种叠加在平均风之 上的脉动变化,由一系列不规则的涡旋运动组成, 这种涡旋称为湍涡。
图 7 理想的表面层羽
扩散系数
G1
位移
满足能量条件 的原子分数:
n2 △G = exp( ) N kT
跳动频率: Γ=v Z n2/N=
vZexp(-△G/kT)
v振动频率,Z最近邻间隙数
D=PΓλ2
D=λ2vPZexp(-△G/kT) △G= △H-T △S
D=[λ2vPZexp(△S/k)]exp(-△H/kT) D0 D=D0 exp(-△E/kT) 空位扩散
3. 晶体结构
在温度及成分一定的条件下任一原子在密堆点阵中的扩 散要比在非密堆点阵中的扩散慢。
4. 浓度
扩散系数是随浓度而变化的,有些扩散系统如金-镍系统 中浓度的变化使镍和金的自扩散系数发生显著地变化。
5. 第三组元的影响
在二元合金中加入第三元素时,扩散系数也会发生变化。
6. 晶体缺陷的影响
实际晶体中还存在着界面、位错等晶体缺陷, 扩散也可以沿着这些晶体缺陷进行。 若以QL,QS和QB别表示晶内、表面和晶界扩散 激活能;DL,DS和DB分别表示晶内、表面和晶 界的扩散系数,则一般规律是:QL>QB>QS, 所以DS>DB>DL。
F =
x
F
扩散通量的热力学形式:
J = CB ( μ ) x
式中:“-”号表示驱动力与化学位下降的方向一致,也就是 扩散总是向化学位减少的方向进行的。
2. 上坡扩散
Fick第一定律的热力学形式:
J = BRT (1 + ln γ C ) ln C x
D = BRT(1 +
ln γ ) ln C
D ∝ B 原子迁移率
扩散进行条件:
C ln γ ) >0 时, 当 (1 + x <0,组元呈下坡扩散; ln C
城南旧事第一章主要内容第二章感受80字左右
城南旧事第一章主要内容第二章感受80字左右
摘要:
一、城南旧事第一章内容概述
1.作者背景介绍
2.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3.主人公的出场及性格特点
4.主要情节发展
5.高潮和结局
二、城南旧事第二章内容概述
1.第一章的延续或转折
2.主人公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3.主要情节发展
4.高潮和结局
正文:
【城南旧事第一章】
《城南旧事》第一章主要讲述了作者的童年时光,故事发生在上世纪30 年代的南京城南。
主人公小燕子,一个活泼好动的女孩,从小就生活在城南这片充满历史气息的土地上。
这一章中,作者通过小燕子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城南的市井风情和民间生活。
小燕子与邻居们的亲密无间,以及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游戏,都让人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生动和真实。
随着故事的发展,小燕子与家庭教师林先生的相
识,也使得全文的氛围逐渐变得沉重起来。
【城南旧事第二章】
在《城南旧事》第二章中,小燕子面临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小燕子不得不跟随家人离开南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一过程中,小燕子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
然而,在这艰难的环境中,小燕子依然保持着坚韧和乐观。
她与家人相互扶持,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在这一章中,作者通过小燕子的成长历程,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顽强抵抗和生活的不易。
红星照耀中国批注第一章第二节
红星照耀中国批注第一章第二节
(实用版)
目录
一、背景介绍
1.《红星照耀中国》的创作背景
2.作者埃德加·斯诺的身份及访问陕甘宁边区的时间
二、作者的实地考察
1.作者在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采访经历
2.作者接触交往的人物
三、作品的价值
1.对红军正确的认识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
2.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正文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本由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著作,创作于 1936 年。
当时,中国国内正处于动荡时期,国民党对共产党和红军进行了严密封锁,人们对红军、苏维埃等等提出过许多问题,但由于没有亲身到苏维埃统治的区域去过,所以没有人能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埃德加·斯诺成为了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他于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
边区)进行实地采访,写下了大量的通讯报道,后来整理成《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
在西北革命根据地的采访过程中,斯诺接触了众多的红军领袖和将领,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同时也与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进行了深入交流。
通过实地采访和接触,斯
诺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红星照耀中国》的出版,对于红军正确的认识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
在当时国民党对共产党和红军进行严密封锁的情况下,这本书让人们得以了解真实的红军和苏维埃政权,也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革命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表达式
1 2 c B J B ( B ) 6 x c B DB x
问题: 各项参数的物理意义; 为什么是负号? B的物理意义:原子成功跃迁的几率,与原子振动频率不同。 B与三个因素有关: 1)原子周围可跃迁的间隙数Z; 2)原子振动频率; 3)具有克服能垒Gm的几率(exp(- Gm/RT))。 若是非立方晶系DB与立方晶系有何区别?
第一章
相关问题:
扩散_Diffusion
相变、氧化、烧结、蠕变、腐蚀、焊接、烧结
扩散的研究方法: 宏观 微观 唯象理论 Fick 定律 扩散的热力学理论
原子迁移的晶体学模型
§1 基本概念
一、扩散的驱动力
c 浓度梯度 x
化学势梯度 x
§1 基本概念
二、扩散的原子机制 置换扩散
间隙扩散
8、Fick第二定律的推导
在一维模型中取体积元dx 在dt 时间通过1面的原子流为J1, 通过2面的原子流为J2, ∵J1>J2, ∴进入体积元dx的原子数为:
dcB
( J 1 J 2 ) Adt Adx
又 ∵ dx很小, J ∴ J 2 J1 dx x 代入上式得:
cB J B cB ( DB ) t x x x
相变的研究方法
理论: 宏观 微观
热力学 统计物理、量子力学
实验 : 宏观 微观
热分析、电学、磁学、膨胀 光学、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中子衍射
课程内容
扩散 界面 2-3 2-3
凝固
扩散型相变
2
4-5
马氏体相变
复习 考试
2
1 1
上课方法
1、讲课 (提纲和思路) 2、课堂讨论 3、典型案例分析
4、答疑
固 态 相 变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Solids
相变的种类
液-固相变:凝固 熔化
脱溶沉淀 共析分解 调幅分解 块状相变 有序转变 马氏体 下贝氏体(?)
相 变
固态相变
扩散型
非扩散型
教材: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Metals and Alloys D.A.Porter CHAPMAN & HALL 参考书: Phase Transformations in Materials.Wiley Gernot Kostorz WILLY INTERSCIENCE Physical_Metallurgy Robert W. Cahn NORTH HOLLAND 材料的相变 P.哈森主编,刘治国等译 科学出版社
筒内 P=PH,筒外 P=0,
c=cH c=0
代入Fick第一定律,
c cH J H DH DH x l
四、非稳态扩散
c 0 t
Fick第二定律 推导过程 表达式
若 可写成
c c B ( DB ) t x x DB 0 x c 2 cB DB t x 2
若DB不随x变化,则:
cB cB DB ( 2 ) t x
2
五、Fick第二定律的解 两个实例: 1、均匀化退火 a. 初始条件 t=0 时
l 若扩散系数不随浓度变化, b. 方程的解为:
c c 0 exp( ) sin t
c c 0 sin
x
x
l
其中 c 是平均浓度
3、fcc、bcc、hcp中的间隙
面心立方点阵中的间隙
体心立方点阵中的间隙
密排六方点阵中的间隙
§2 间隙扩散
一、Fick 第一定律
1) 模型 假设:
• 立方晶体
• 稀固溶体
• 间隙半径=间隙原子半径
(无点阵畸变)
4、Fick第一定律推导:
每秒从①平面 跃迁到②平面原子数:
1 J B B n1 6 1 J B B n2 6
二、热激活 1)激活能的物理意义: 原子从一个间隙跃迁到另一个间隙所需克服的势垒
exp(-Gm/RT)的物理意义: 具有Gm的原子几率
2)扩散系数和热力学函数的关系-Arrihenius equation
Gm B zv exp .......... . 振动频率 RT
1 2 1 2 Gm DB B zv exp 6 6 RT 1 2 ( H m TSm ) zv exp 6 RT 1 2 TSm H m zv exp exp 6 RT RT 1 2 TSm QID zv exp exp 6 RT RT QID DB 0 exp RT
c. 的物理意义
l2 2 DB 驰豫时间 relaxationtime
曲线振幅
0 exp( ) t=时, =0/e
t=2时,
t
=0/e2
所以,均匀化的时间和,即和l有关。
2、钢中的渗碳 a. 初始条件 x=0时, cB=cs x=时, cB=0 b. 方程的解:
(设B与浓度无关)
每秒从② 平面 跃迁到①平面原子数:
∵ n1>n2,则有一个定向原子流:
1 1 J B J B B n1 B n2 6 6 1 B ( n1 n2 ) 6 1 2 c B ( B ) 6 x c B DB x
n1= cB ①, n2= cB ② , cB ①- cB ② =- ( n1n2 =-2
3)均方根位移
定义:原子跃迁的定向直线距离。 物理意义: 均方根位移于原子跃迁的累计距离的区别
l n Bt
原子跃迁累计距离 均方根位移
r= n Bt 2.4 DBt
g-Fe例子:
其中C原子每秒跃迁累计距离达0.5m,但实际净位移仅 10m C原子每104跳动有一次能成功
BCC铁中,C、 N、H扩散激活 能逐步降低
3) 如何用作图法求QID
Log D0
QID DB DB 0 exp RT
slop Q 2.3R
Log D
作log D-1/T曲线 斜率:
1/T
Q 2 .3 R
截距: log D0
三、稳态扩散实例-薄壁圆筒(如高压氢气瓶扩散)
c 0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