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CT诊断

合集下载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概述
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发生急性炎症的一种疾病。

该疾病发生在全球范围内,年龄多在10-30岁之间。

急性阑尾炎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许多研究表明,可能与肠道感染、肠道内细菌、淋巴组织充血和粘液堵塞等有关。

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症状是右下腹痛,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CT检查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一个重要手段。

检查方法
CT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常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

检查方法如下:
1.患者被安置在一张CT桌上,并被固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

2.CT机会围绕患者旋转,拍摄多张不同角度的X线。

3.一台计算机将这些X线转换成详细的图像,医生可以使用这些图像
来进行诊断。

CT诊断
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主要表现为:
1.阑尾的增粗和增强;
2.瘤结节的形成;
3.盲肠周围的脂肪晕;
4.阑尾周围的积液;
5.盲肠旁边的结肠扩张。

以上检查结果会有助于医生正确诊断急性阑尾炎。

鉴别诊断
在进行CT检查时,鉴别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以下情况:
1.阑尾黏膜肥厚:阑尾黏膜肥厚是阑尾炎的早期症状,但它也可能是肠
胃道疾病的表现;
2.恶性阑尾炎:早期的恶性阑尾炎症状与普通的阑尾炎非常相似,因此
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查以进行鉴别;
3.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周围脓肿也是阑尾炎的一种并发症。

与普通的阑
尾炎不同的是,这种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CT检查不仅可以对急性阑尾炎进行诊断,还可以鉴别其他肠胃道疾病,为病人进行正确的诊疗提供帮助。

在医疗诊断中,CT检查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之一。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 课件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 课件

CT表现
1、阑尾增粗肿胀:通常把阑尾外径>作为急性阑尾炎CT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 2、阑尾周围腹膜改变:阑尾周围脂肪条纹征,表现为阑尾周围脂肪间隙内斑点状及条 纹状、斑片状模糊影。 3、阑尾腔结石:阑尾腔可见高密度的结石,可以作为阑尾炎的主要征象之一。但在无 阑尾肿胀或阑尾周围炎症时,阑尾结石并无太大临床意义。 4、盲肠壁水肿增厚:盲肠末端局部肠壁增厚,阑尾开口处呈漏斗状改变,即箭头征。 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发盲肠壁增厚最多见。
谢谢大家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但有近三分之 一患者发病时,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为其他疾病 症状所掩盖而造成误诊。 1、老年患者对典型的阑尾炎发病史常诉说不清,易 延误病程;一旦阑尾包快形成后更难以与回盲部肿 瘤鉴别; 2、中、青年妇女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易 与妇科疾病如痛经、附件炎、宫外孕相混淆,是急 性阑尾炎发生误诊的主要原因。应是作影像学检查 的主要对象。
3、阑尾腔结石
可见无症状的厚
5、反应性小肠淤积
6、回盲部淋巴结显示
7、阑尾周围腹腔游离积气
合并膈下积气CT0465544
8、阑尾周围、髂窝、盆腔游离积液
谢谢!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5.121.5.1Saturday, May 01,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18:30:3718:30:3718:305/1/2021 6:30:37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18:30:3718:30May-211-May-2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18:30:3718:30:3718:30Saturday, May 01,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5.121.5.118:30:3718:30:37May 1,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021年5月1日 星期六 下午6时 30分37秒18:30:3721.5.1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1年5月 下午6时30分21.5.118:30May 1,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5月1日 星期六6时30分 37秒18:30:371 May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6时30分37秒 下午6时30分18:30:3721.5.1

CT如何诊断阑尾炎类型

CT如何诊断阑尾炎类型

CT如何诊断阑尾炎类型阑尾炎是由多种因素而形成,阑尾炎性病变是普外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按照病程分为急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

其中以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多发于青年男性。

患者在患病之后,若属于急性阑尾炎会出现腹痛、胃肠道症状,慢性肠胃炎以腹痛、肠胃道功能障碍为主。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腹腔囊肿、形成内外瘘、化脓性门静脉炎。

由于患者年龄不同,阑尾周围肿胀情况不同,通过超声检查无法确诊或者鉴别时,可以利用CT增强扫描,进一步排除肿瘤疾病,能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同时提高医疗水平。

随着CT扫描技术的提升,在阑尾炎临床鉴别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避免发生误诊、漏诊情况,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患者病情加重。

一、CT扫描中阑尾的正常与异常表现1.CT扫描下阑尾的正常表现阑尾位于人体右下腹,被肠细胞膜脂肪包围,结构呈现环状。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阑尾应在盲肠内后方,婴幼儿的阑尾属于盲肠的顶端,但婴幼儿在生长的过程中,盲肠呈向心性生长。

因此,成年人阑尾横直径不超过6mm,儿童阑尾横直径不超过8mm。

从外部借助CT扫描观察,阑尾的系膜比阑尾更短,但图像只会呈现一小段。

要想进一步观察阑尾的全貌,需要对患者右下腹进行连续观察,才能有效判断。

在既定成像之后,若发现阑尾的位置符合正常关系,属于CT正常阑尾情况。

2.CT扫描下阑尾的异常表现第一,壁内阑尾。

CT扫描之后成像会发现阑尾大半在盲肠浆肌层内,需要进一步探查是否能够发现索状物。

随着进一步深入调查,若发现索状物,能够确定患者病情,及时安排手术,切除阑尾。

第二,腹膜外位阑尾。

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数与浆膜缺少相关,不断作用下会使发生的炎症扩散。

再加上炎症病灶位置较深,患者出现的疼痛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通过进一步询问患者,会发现患者存在右下腹微痛情况,无具体的炎症表现。

为避免在检查时出现漏诊情况,利用实验室检查,对患者尿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和白细胞的计数进行观察。

第三,盆腔位阑尾。

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研究进展

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研究进展

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研究进展[摘要]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急性阑尾炎,而这种急性疾病对患者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阑尾穿孔和许多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所以,准确诊断本病可有效预防患者发生穿孔等并发症。

目前,计算机断层扫描用于本病的临床诊断,对提高诊断阑尾炎的准确性具有重要作用,而这种CT诊断方法对于疑似慢性阑尾炎发展的患者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CT扫描的结果和图像中呈现的疾病特征,医生可以给患者最准确的诊断和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CT诊断;急性阑尾炎;进展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发病率较高[1]。

目前,我国阑尾炎发病率达到总人口的7%。

其中,很少有这种情况的患者可以通过实际症状或临床检查来诊断,许多不能通过外在症状来诊断[2]。

随着临床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诊断本病的方法越来越多。

目前,CT诊断是临床实践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显著提高了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性[3]。

这种诊断方式不仅具备清晰的图像分辨率,而且速度也比较快,是临床上最为推荐的方法[4]。

通过详细检查与患者阑尾相关的结构,可以获得患者阑尾结构的完整解剖结构,这对于阑尾炎的临床诊断非常必要,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中[5]。

甚至,CT诊断技术还在患者的早期诊断和后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CT诊断急性阑尾炎作用阑尾炎症状的CT扫描可以充分识别盲肠周围的浮囊和少量分泌物,准确评估患者的脓肿和炎性肿块[6]。

相关人员就该方面进行了研究,对40名招募的患者使用了CT诊断手段。

诊断结果:阑尾炎4例,阑尾炎及周围炎症16例,阑尾炎及肿块10例,急性阑尾炎10例。

慢性阑尾炎患者在诊断过程中出现阑尾增厚和管壁增厚,两名患者均发现肾结石[7]。

并且研究表明,这些诊断工具对诊断儿童阑尾炎有很大的影响。

CT用于该病临床诊断的主要原因是该诊断工具可以全面监测该病的进展以及观察到可能由输卵管增厚引起的潜在状况[8]。

并且,根据阑尾外观能够看到患者的盲肠胃炎的迹象,对盆腔腹水、多发小淋巴结、异物气影患儿可广泛有效诊断。

急性阑尾炎经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急性阑尾炎经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急性阑尾炎经CT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腹痛疾病之一,常常需要紧急的手术治疗。

CT检查已经成为了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重要方法之一,CT诊断的准确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

本文章旨在探讨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CT检查可以确定阑尾炎的诊断并且还可以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腹痛。

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了95%,远高于传统的临床检查。

CT检查可以识别阑尾的大小、形态及周围炎症程度,对于提高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除此之外,CT检查还可以检查其他腹部器官是否存在病变,并对手术治疗进行方案制定。

通过CT诊断,可以及时发现合并症,如阑尾脓肿、穿孔、腹膜炎等并发症。

同时还可以确定阑尾炎的类型,如失代偿期或晚期的急性阑尾炎等。

通过综合分析CT影像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提供更为精确的手术诊断。

此外,CT检查能够为怀疑性阑尾炎患者提供进一步的诊断,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

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都有良好的帮助。

然而,CT检查也存在一些缺陷。

较高的辐射剂量是造成其不良影响之一,因此应谨慎应用,给予充分的光学造影剂,以减少对人体的辐射损伤。

总之,CT检查对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还可以发现并发症并提供治疗方案,丰富了阑尾炎的诊断手段,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和降低患者痛苦有重要的意义。

ct阑尾炎的诊断标准

ct阑尾炎的诊断标准

ct阑尾炎的诊断标准
ct阑尾炎的诊断标准是:
1、阑尾明显增粗:阑尾的管腔一般在5-6mm,超过6mm便认为是管腔增粗。

阑尾炎患者的阑尾常表现为明显增粗、管壁增厚,管腔也可呈水肿样病变,部
分患者在阑尾近端可以看到粪石;
2、脂肪间质模糊:由于阑尾的炎性水肿,还有感染、渗出,可以导致阑尾周围发生炎性反应,如阑尾周围的脂肪层会由于炎症而发生水肿,表现为脂肪间隙
模糊,部分邻近阑尾的筋膜也可以增厚,回盲部管壁也会有增厚的表现,还可
以见到阑尾周围的淋巴结肿大;
3、明显盆腔积液:如果患者出现阑尾坏疽、穿孔,可以看到明显回盲部积液。

部分患者可以见到液气平面,进而形成阑尾周围脓肿,如果阑尾渗出的脓液不
能被局限包裹,也可以出现明显的盆腔积液;
4、其他标准:对于穿孔性阑尾炎,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阑尾腔里的粪石已经离开阑尾腔而外露。

阑尾周围存在游离气体,周围发生蜂窝织炎等病变都有助于
评估急性阑尾炎,并可进一步对阑尾炎的分期进行判断。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

急性阑尾炎的影像诊断•外科最常见的急腹症。

•青少年多见,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

•CT为最具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早期诊断,早期手术。

•病因:阑尾腔的阻塞和细菌入侵。

•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持续加重。

•典型体征:麦氏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 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形态:细管状,远端为盲管,近端开口于盲 肠后内侧壁,回盲瓣下方约2.5cm处。

•长度:因人而异,一般5-7cm。

•管径:约0.5cm,其腔甚窄仅0.2-0.3cm。

•血供:阑尾动脉系回结肠动脉的分支,阑尾静脉最终流入门静脉。

•位置:绝大多数属腹膜内位器官,一般在右下腹部,但也可高到肝下方,低至盆腔内,甚而越过中线至左侧。

•阑尾系膜游离缘短于阑尾,使阑尾不同程度卷曲——钩形,S形,卷曲状等。

阑尾尖端指向的七种类型:•回肠前位。

盆位。

•岬位。

•盲肠后位。

•盲肠下位。

•盲肠前位。

•回肠后位。

解剖阑尾位于肝下阑尾位于左腹部阑尾位于盆腔内•组织结构:粘膜层、粘膜下层,环肌层、纵肌层、浆膜下层和浆膜层。

•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含丰富的淋巴组织——阑尾的感染常延粘膜下层扩散u血供:阑尾动脉供血,无侧支易导致阑尾坏死。

01030204分型阑尾充血,水肿和增粗,腔内为脓性粘液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充血加重,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腔内积脓,可发生局限性坏死和穿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广泛坏死而呈灰黑色,腔内压力大,易发生穿孔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后形成脓肿,可在右下髂窝或盆腔内阑尾周围脓肿•阑尾增粗(>6mm)。

•阑尾壁增厚(>3mm)。

•阑尾管腔积气、积液。

•阑尾粪石。

•周围脂肪条纹征、蜂窝织炎、脓肿形成。

•回肠末段、盲肠壁增厚。

•局部淋巴结增生。

CT表现•阑尾腔内粪石或对比剂外漏。

•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

•阑尾腔外气体。

•阑尾腔周围脓肿形成。

CT表现小结•青少年多见,转移性右下腹痛。

•CT表现:直接征象:阑尾增粗肿大(>6mm);阑尾管壁增厚(>3mm);阑尾腔内积气、积液;阑尾粪石; 间接征象:阑尾周围炎性改变;局部淋巴结增生;回肠末端及盲肠管壁增厚。

阑尾炎的CT诊断

阑尾炎的CT诊断
• 血供:阑尾动脉供血,无侧支——易导致阑尾坏 死
病理类型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 阑尾周围脓肿
CT表现
寻找阑尾的要点
• 尽量使用薄层图像 • 找到升结肠,向下追至回盲部,以下为盲肠,在盲
肠周围寻找阑尾,阑尾远端为盲端 • 含气体及粪石等条状影,常提示阑尾 • 假阳性:肠系膜血管、小肠、输尿管、髂血管等
直接征象:阑尾增粗,壁增厚,粪石,脓肿或肿 块 间接征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密度增高,邻近 肠壁增厚,周围渗液或游离气体
穿孔性阑尾炎的CT征象
直接征象
阑尾壁不连续--增强扫描 阑尾腔内粪石或对比剂外漏
间接征象
阑尾周围游离气体 蜂窝织炎,脓肿形成
CASE 7
• 患者:男-39岁,CT0371754 • 临床:腹痛1天 • 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 • 实验室检查:WBC 13.0×10^9,中性粒
• 长度:因人而异,一般5-7cm • 管径:狭小,排空欠佳——阻塞性阑尾炎
• 位置:通常右髂窝内,回肠下、盲肠后、盲肠下、 回肠前或回肠后。这种位置的差异可影响阑尾炎 患者的临床表现
• 阑尾系膜游离缘短于阑尾,使阑尾不同程度卷 曲——钩形,S形,卷曲状等
阑尾发炎形态学基础
病理基础
• 组织结构:粘膜层、粘膜下层,环肌层、纵肌层、 浆膜下层和浆膜层。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含丰富的 淋巴组织——阑尾的感染常延粘膜下层扩散
89.5%
阑尾炎伴穿孔
术中所见 腹腔内约60ml黄色脓液,阑尾位于盲肠后位,长 约10cm,直径约1cm,阑尾坏疽,根部穿孔,见粪 石一枚。 病理: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伴穿孔。
CASE 8
• 患者:男-11岁,CT0369598 • 临床:反复腹痛2天余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
什么是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指阑尾突发炎症,常见于何谓额年轻人。

该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
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因人而异,但以下症状可能预示着患病:
•腹部疼痛:通常起始于脐部附近,然后逐渐向右下腹部扩散
•恶心和呕吐
•发热
•腹泻或便秘
•腹部肿胀和胀气
如果您出现以上症状,请及时就医。

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医生通常通过以下检查来诊断急性阑尾炎:
•身体检查:医生可能会轻按腹部,以检查是否有压痛
•血液检查:检查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是否升高
•影像学检查:进行胸部X光检查和腹部CT扫描,以确认诊断和评估疾病的严重性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治疗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手术治疗
急性阑尾炎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

如患者情况允许,医生通常会选择腹腔镜手术,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产生的疤痕也少。

预防并发症
急性阑尾炎可能导致周围炎症和感染,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穿孔,放置引流管和进行术后抗生素治疗通常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疼痛管理
在就医之前,病人可以口服止痛药缓解腹痛。

但是,这些药物可能掩盖临床症状,不推荐注射镇痛剂,以免干扰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

治疗后,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身体康复。

CT怎么诊断阑尾炎类型你知道么

CT怎么诊断阑尾炎类型你知道么

CT怎么诊断阑尾炎类型你知道么阑尾炎是由于阑尾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腹痛,常见于10~30岁人群。

目前,计算机断层摄影(CT)已成为一种诊断阑尾炎类型常用的辅助检查工具。

CT诊断阑尾炎类型通过扫描显示腹腔内的结构和特点,有助于确定阑尾是否受到炎症的影响,并可以对阑尾炎进行分类。

那么CT怎么诊断阑尾炎类型呢?本文就会从相关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阑尾炎分为哪几类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阑尾炎,下面详细介绍三种阑尾炎的分类:1. 轻度阑尾炎:轻度阑尾炎是阑尾炎的轻微类型,症状不明显,常常被人忽视。

病人可能会感到轻微的腹痛,但没有严重的恶心和呕吐。

此类阑尾炎通常没有明显的体征异常,CT检查也可能无法准确诊断。

轻度阑尾炎的治疗通常局限于休息、饮食改善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2. 中度阑尾炎:中度阑尾炎是指阑尾炎的更严重程度。

病人通常会感到强烈的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

此类阑尾炎的诊断比较容易,一般通过体格检查和CT检查可以确定。

治疗通常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以消除阑尾炎引起的症状,防止感染扩散。

3. 重度阑尾炎:重度阑尾炎通常是指炎症的进展已经很严重,有可能导致阑尾穿孔,病情可能会恶化到危及生命。

病人通常感到强烈的腹痛、呕吐、高热、快速心率、低血压等症状。

诊断通常通过身体检查和CT检查来确定,治疗除了手术治疗外,可能还需要额外的药物治疗来控制感染和保护病人。

阑尾炎每种类型都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来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

如果怀疑自己患有阑尾炎,应及时就医,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二、CT如何诊断阑尾炎类型计算机断层摄影(CT)已经成为临床诊断阑尾炎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CT扫描,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腹部结构,识别异常炎症,从而诊断出阑尾炎类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CT如何诊断阑尾炎类型。

1. 预处理:在进行阑尾CT扫描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最重要的是确保患者肠道内没有任何残留物。

这可以通过让患者进行定期排便或服用泻药来实现。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进展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进展

急性阑尾炎的 CT诊断进展摘要:阑尾炎是临床上一种最为常见的急腹症,由于患者的病情比较危险,所以必须及时的检查和处理,以方便于病人的后期恢复。

迅速而正确的治疗也可以防止阑尾穿孔,以及其他的严重并发症。

当前,在临床上检测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方式是与B超、CT结合应用等,而由于多层螺旋CT技术水平的提高,它已经在急性阑尾炎检测中运用越来越普遍,在提高了临床检查效果的基础上,也为临床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在下文中,将对急性阑尾炎的CT检查进展情况作出了有效解析。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CT 诊断;进展;引言:急性阑尾炎是外科中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所产生的死亡率通常在百分之零点八以下。

但依据该病的特点和症状,就很容易确诊为急性阑尾炎。

不过,多数的病人还未能显示出典型甚至是突出的状况。

所以,检查是否急性阑尾炎仍然是在临床应用上所遇到的一个挑战之一。

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之下,由于当前医疗技术的提升,先进的检查手段已经得以全面运用,即便是不必要的剖腹探查,也能够有效防止。

特别是CT检查,运用在外科诊断中有着很大意义,也非常适合临床推广。

1.急性阑尾炎CT诊断的一般表现急性阑尾炎病人通过CT检查的症状形式相当多样,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阑尾本身的组织学结构改变。

包括:阑尾增粗,管壁增厚等。

但随着差额式的活化,也会使阑尾附近形成了大量发炎性细胞的结构改变。

同时,由于阑尾周围也存在着宫腔积水,由于大量液体的堆积,在周围液体中产生了大量小气泡影,为蜂窝式发炎和脓肿。

而在局部的淋巴腺上也会增生,特别是在末端回肠、盲肠颈部等区域,都出现了明显增厚[1]。

专家在研究中,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了CT平扫之后,其CT结果显示病人的阑尾组织已增厚六厘米有余,而其壁亦为明显的加厚迹象。

另外,在儿童的阑尾周围脂肪组织,亦出现了明显的液体渗出以及脓肿形成等迹象。

但在通过与李光明,李智锋,孙小会等在科研中,对儿童开展了MSCT检查的影像分析以后,则表明实际存在的儿童急性阑尾炎呈现较为显著的增粗迹象,且其壁亦显著加厚[3]。

阑尾炎ct表现诊断标准

阑尾炎ct表现诊断标准

阑尾炎ct表现诊断标准
阑尾炎是指阑尾炎症发生。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常见的检查手段
之一,可用于检测阑尾炎。

下面是阑尾炎CT表现和诊断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阑尾炎CT表现
1. 阑尾增粗:阑尾直径≥6mm。

2. 阑尾腔内结构增强:阑尾壁增厚并伴有强化,阑尾腔内的脂肪间隙
消失或模糊不清。

3. 阑尾壁增厚:阑尾壁增厚,但没有强化,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模糊
或消失。

4. 阑尾周围炎: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模糊或消失,有浸润性肿块形成。

5. 阑尾脓肿:阑尾周围的炎性病变导致腔内积脓,表现为阑尾周围密
度增高的囊状影。

6. 阑尾穿孔:阑尾周围炎引起阑尾壁破裂,导致阑尾穿孔。

二、阑尾炎CT诊断标准
根据以上阑尾炎的CT表现,阑尾炎的CT诊断标准如下:
1. 阑尾增粗:阑尾直径≥6mm,应考虑阑尾炎的可能性。

2. 阑尾腔内结构增强或阑尾周围炎:阑尾壁增厚并伴有强化,阑尾腔内的脂肪间隙消失或模糊不清,或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模糊或消失,应诊断为阑尾炎。

3. 阑尾脓肿:阑尾周围密度增高的囊状影应诊断为阑尾脓肿。

4. 阑尾穿孔:阑尾周围炎引起阑尾壁破裂,导致阑尾穿孔,应诊断为阑尾穿孔。

总之,阑尾炎CT表现多样,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来鉴别。

阑尾炎应及时诊断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急性阑尾炎CT病例(图文)

急性阑尾炎CT病例(图文)

急性阑尾炎CT病例(图⽂)急性阑尾炎 CT显⽰a.阑尾明显增粗;b.阑尾周围炎性改变:表现为阑尾周围脂肪层内出现⽚絮状或条纹密度增⾼影,边界不清,⼴泛累及肠系膜及其附近的筋膜,伴有阑尾周围的渗液。

c.蜂窝织炎形成:表现为阑尾周围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

密度较炎性渗出时的云雾状或⽚絮状影⾼,且较密实;d.盲肠末端肠壁增厚:表现为盲肠末端局部肠壁增厚。

点评: 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性,取决于对正常阑尾和阑尾炎CT表现的认识。

正常阑尾的位置因盲肠的变异及活动性⽽因⼈⽽异,多数位于盲肠末端的内后侧。

正常阑尾根据其⽅向,在CT上表现为细管状或环状结构,管腔萎陷或充以少量的液体或⽓体。

阑尾外径⼀般不超过6mm。

阑尾周围被肠系膜均匀的脂肪组织包绕。

有时能见到较薄的阑尾系膜。

阑尾腔内有时可见⾼密度的结⽯,在⽆阑尾壁增厚或阑尾周围炎症时,阑尾结⽯⽆临床意义。

阑尾炎的CT表现主要有三个⽅⾯:①异常的阑尾;②阑尾周围的炎症;③盲肠末端的改变。

异常的阑尾主要表现为:阑尾增粗、扩⼤,横径超过6mm,明显者可超过10mm以上;阑尾腔内见单发或多发的阑尾结⽯;阑尾壁增厚也是异常阑尾的表现,常呈环状、对称性增厚,密度均匀,也可表现为双晕状(double-halo)或靶征(target sign),作增强CT扫描时还可见有强化;此外,阑尾在盲肠充盈造影剂时不能或不能完全充盈也是异常阑尾的间接征象。

阑尾周围的炎性改变表现较多,主要有阑尾周围脂肪层内出现⽚絮状或条纹状稍⾼密度的炎性渗出影,邻近筋膜(如圆锥侧筋膜或肾后筋膜)、肠系膜的⽔肿、增厚,局部渗液(如右侧结肠旁沟积液),蜂窝织炎,阑尾腔外的⽓泡、脓肿形成以及局部淋巴结肿⼤等。

阑尾周围脓肿常位于盲肠周围或结肠后⽅,但由于阑尾位置、长度不同,盲肠的活动性以及渗液的可流动性,脓肿也可远离盲肠,位于盆腔、肠曲间甚⾄膈下。

有时在阑尾蜂窝织炎或脓肿内可见结⽯,主要因阑尾穿孔使阑尾腔内结⽯进⼊阑尾周围的蜂窝织炎或脓肿内。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共38张PPT)

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共38张PPT)
腹膜腔内局限性液体聚集并伴软组织壁包裹,


中重度周围炎对于诊断阑尾炎穿孔价值更大
1 级:阑尾腔呈实性状,管腔直径为6~7 mm,阑尾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这对于判断阑尾炎穿孔非常困难。
• 敏感性较低的原因 ⑨阑尾周围炎及盆腔炎改变;
阑尾直径(>6 mm)、 阑尾周围脓肿为诊断阑尾炎穿孔特异性征象
淋巴滤泡增生
粪石
管腔小,走行迂 曲
病情发展
• 腔内压力上升→阑尾积液→血运障碍→炎症加剧
• 细菌入侵→损伤黏膜(溃疡形成) →炎症向肌层 和浆膜扩散→阑尾壁全层及邻近的腹膜、系膜、盲 肠肿胀→阑尾周围炎性渗出
• 病变进展发生坏死、穿孔,形成阑尾周围脓肿或 弥漫性腹膜炎
• 阑尾菌栓脱落→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
• 判断阑尾炎是否穿孔对于选择适当的治 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尽管传统上把手术作为急性阑尾炎治疗的首选手段, 但穿孔性阑尾炎的手术并发症和风险都较非穿孔性 阑尾炎显著增加,相反采用保守治疗、腹腔引流术 或择期手术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另外腹腔镜阑尾
切除术在阑尾炎穿孔时操作更为困难。
• 阑尾直径(>6 mm)、 • 阑尾积液、
• ①阑尾位置;
• ②阑尾直径; • ③阑尾腔内粪石;
• ④阑尾腔外粪石;
• ⑤阑尾腔内气体;
• ⑥阑尾腔外气体;
• ⑦阑尾周围脓肿; • ⑧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
• ⑨阑尾周围炎及盆腔炎改变;
• ⑩阑尾周围淋巴结肿大
• 阑尾位置的判断:根据阑尾走行及与回肠末端、盲肠 及髂血管的关系,分为回肠前位、回肠后位、盲肠
• 说明阑尾越粗,穿孔几率越高,可以辅助判断穿孔 0 级:阑尾腔气体充盈或实性状,管腔直径<6 mm ;

CT诊断急性阑尾炎8例报告

CT诊断急性阑尾炎8例报告

CT诊断急性阑尾炎8例报告张占武【摘要】@@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在诊断困难时借助于CT,有助于确定诊断[1],现将CT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rn1 资料与方法rn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21~50岁.本组患者以腹痛突然加重而就诊,病程2小时至4天,多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有慢性阑尾炎病史1例,就诊时已出现腹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WBC升高.行腹部CT平扫8例.行手术治疗8例.最后诊断:急性阑尾炎,伴阑尾穿孔致腹膜炎1例.【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2(024)012【总页数】1页(P1534-1534)【关键词】急性阑尾炎;CT【作者】张占武【作者单位】朝阳市第二医院放射影像中心,辽宁,朝阳,1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在诊断困难时借助于CT,有助于确定诊断[1],现将CT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8例。

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21~50岁。

本组患者以腹痛突然加重而就诊,病程2小时至4天,多有转移性右下腹疼痛。

有慢性阑尾炎病史1例,就诊时已出现腹膜刺激征。

实验室检查:WBC升高。

行腹部CT平扫8例。

行手术治疗8例。

最后诊断:急性阑尾炎,伴阑尾穿孔致腹膜炎1例。

1.2 检查方法本组8例行腹部CT平扫。

扫描技术:从肝顶至盆腔,常规轴位扫描后做薄层MPR处理,选取冠状位、矢状位或任意MPR,利于显示阑尾全貌。

图像后处理:宽窗宽、低窗位,便于腹部脂肪的观察,多采用窗宽500HU,窗位40HU,显示细节较佳。

2 结果CT所见:阑尾内有结石7例,1~3枚,直径5~15mm。

阑尾肿大及壁增厚8例,直径9~16mm,不均匀性增粗,阑尾腔增大内见低密度液体;壁厚8~15mm;有不同程度阑尾周围渗出8例,表现为阑尾周围片絮状及条纹状稍高密度影;回盲部肠壁增厚及周围渗出改变6例;阑尾内有积气、积液1例,无结石,阑尾周围有渗出;阑尾周围有部分性包裹积液改变、形成脓肿1例。

ct病例汇报

ct病例汇报

ct病例汇报
病例汇报:CT影像诊断的病例
患者:男性,50岁
主述症状:下腹部疼痛、呕吐、食欲减退
体检结果:腹部压痛,T39.2℃,心率86次/分
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
CT扫描显示:
1. 腹部CT扫描显示阑尾周围的脂肪组织密度增加,呈现出炎症的表现。

2. 阑尾扩张,厚度普遍增加,直径达到12mm,提示急性阑尾炎的可能性。

3. 腹部腔内无明显积液。

4. 目前未见肠梗阻或其他并发症的征象。

结论:
根据CT扫描的结果和患者的症状,初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阑尾炎是阑尾发生炎症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年轻人。

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腹部CT扫描是诊断阑尾炎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清楚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和炎症的程度。

建议患者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炎症进一步扩散和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

在手术中,将切除炎
症严重的阑尾,以防止炎症扩散到其他腹腔器官。

手术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恢复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

随访观察:
在手术治疗后,患者需要进行随访观察,包括观察伤口是否愈合良好,体温是否恢复正常,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等情况。

同时,建议患者注意饮食习惯,避免重饱或食用刺激性食物,以免对术后伤口造成不良影响。

总结:
腹部CT扫描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检查CT影像可以明确病变的位置、程度和可能的并发症,并辅助
下一步的治疗决策。

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早期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阑尾位置、阑尾腔内粪石、阑尾腔内气体、阑 尾周围淋巴结肿大对鉴别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 尾炎无差别; • 以下CT征象对鉴别诊断阑尾炎穿孔有意义
阑尾直径
• 阑尾炎穿孔组平均直径大于非穿孔组,且有显 著性差异。
• 说明阑尾越粗,穿孔几率越高,可以辅助判断 穿孔与否。
• 阑尾直径﹥6mm,壁厚﹥3mm。
腔外气体
• 阑尾周围局部腹腔内包裹性积气。 •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6%、100%,
• 敏感性较低的原因
1. 与周围肠腔内气体混淆,尤其在体型偏瘦及缺乏脂肪对
比的情况下很难发现该征象; 2. 早期的或微小穿孔并不一定会引起该征象; 3. 病灶周围炎性渗出明显减低其敏感性
周围脓肿
• 腹膜腔内局限性液体聚集并伴软组织壁包裹, • 增强扫描脓肿壁可出现强化 • 阑尾周围脓肿均为穿孔性阑尾炎,敏感性和特 异性分别为18%、100% • 阑尾周围脓肿为诊断阑尾炎穿孔特异性征象
穿孔性阑尾炎并脓肿形成
穿孔阑尾炎、游离气体、 脓肿形成
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
• CT增强的阑尾壁显示不连续及中断现象,敏 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52%、100%
阑尾周围炎
• 阑尾周围条纹状、云雾状或片絮状模糊影 • 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4级。 • 以阑尾周围炎(轻度-重度)诊断阑尾炎穿孔 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63%,若 只以中重度阑尾周围炎作为诊断阑尾炎穿孔的 依据,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83%。 • 中重度周围炎对于诊断阑尾炎穿孔价值更大
淋巴滤泡增生
病因
粪石
管腔小,走行 迂曲
病情发展
• 腔内压力上升→阑尾积液→血运障碍→炎症加
剧 • 细菌入侵→损伤黏膜(溃疡形成) →炎症向 肌层和浆膜扩散→阑尾壁全层及邻近的腹膜、 系膜、盲肠肿胀→阑尾周围炎性渗出 • 病变进展发生坏死、穿孔,形成阑尾周围脓肿 或弥漫性腹膜炎 • 阑尾菌栓脱落→门静脉炎和细菌性肝脓肿
• 阑尾位置的判断:根据阑尾走行及与回肠末端、 盲肠及髂血管的关系,分为回肠前位、回肠后 位、盲肠后位、盲肠下位、盆位共五个位置。 • 阑尾周围淋巴结肿大定义为右下腹部阑尾周围 单或多个淋巴结短轴面直径>5mm。 • 阑尾周围炎反应根据有无条纹状、云雾状或片 絮状炎性渗出的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重 度4级
解剖位置变异
• 胚胎约在6~10 周时,十二指肠袢及盲肠结肠 袢以肠系膜上动脉为中心逆时针旋转,其间任 何影响因素均可造成阑尾解剖异位。 • 阑尾与麦氏点完全重合者仅占4%。
• 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是外科首选方法,绝大多 数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早期施行阑尾切除 术。 • 急性阑尾炎可以选择性地进行保守治疗,但对 出现穿孔和可能发生穿孔的坏疽性阑尾炎保守 治疗效果差,仍需手术治疗。 • 阑尾炎易引起腹膜炎、肠粘连等并发症,提倡 早期手术治疗,选用常规切除或腹腔镜切除。
• 扫描技术 螺旋CT扫描层厚5-7mm,重建层 厚均为1-2mm • 图像后处理技术 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及曲面重组(CPR),多角度、多方 位显示阑尾的位置、内部结构及周围情况
正常阑尾
阑尾炎的10个CT征象
• • • • • • • • • • ①阑尾位置; ②阑尾直径; ③阑尾腔内粪石; ④阑尾腔外粪石; ⑤阑尾腔内气体; ⑥阑尾腔外气体; ⑦阑尾周围脓肿; ⑧阑尾壁局限性强化缺损; ⑨阑尾周围炎及盆腔炎改变; ⑩阑尾周围淋巴结肿大
• • • • •
阑尾直径(>6 mm)、 阑尾积液、 阑尾腔内粪石、阑尾及周围肠壁增厚水肿、 阑尾周围炎及邻近筋膜增厚等征象、 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有3 个以上征象即可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CT分级标准
0 级:阑尾腔气体充盈或实性状,管腔直径<6 mm ; 1 级:阑尾腔呈实性状,管腔直径为6~7 mm,阑尾 周围脂肪间隙清晰; 2 级:阑尾腔呈实性状,管腔直径>6 mm,可见阑尾 壁增厚,阑尾周围无渗出; 3 级:阑尾腔呈实性状,管腔直径>6 mm,阑尾周围 有渗出改变; 4 级:阑尾腔呈实性状,管腔直径>6 mm,部分阑尾 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阑尾周围可见积液; 5 级:阑尾周围脓肿或炎性包块形成。
不同阶段的急性阑尾炎
• • • • 急性局灶性阑尾炎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坏疽性阑尾炎 穿孔性阑尾炎 是一种重型阑尾炎,由于阑尾 壁血液循环障碍引起阑尾壁发生坏死,导致穿 孔。
• 临床上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 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这对于判断阑尾炎穿 孔非常困难。 • 研究通过对穿孔性与非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性 别、年龄、白细胞计数统计分析,发现两组无 显著性差异。
Hale Waihona Puke 阑尾高位腹腔阑尾回盲部位于左侧髂窝
• 文献报道阑尾穿孔的发生率为20%,年 幼患者和老年患者的发生率更高。
• 判断阑尾炎是否穿孔对于选择适当的治
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尽管传统上把手术作为急性阑尾炎治疗的首选 手段,但穿孔性阑尾炎的手术并发症和风险都 较非穿孔性阑尾炎显著增加,相反采用保守治 疗、腹腔引流术或择期手术治疗更为安全、有 效,另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阑尾炎穿孔时操 作更为困难。
急性阑尾炎CT诊断
•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人群发病 率高达6%。其中20%的穿孔发生率,伴随许 多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尿潴留、小肠梗阻、 腹腔内脓肿等。 • 随着MSCT空间分辨率提高以及容积扫描和功 能强大的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CT对于急 性阑尾炎的快速、准确诊断有了更加直观的依 据
单纯急性阑尾炎
腔外粪石
• 阑尾粪石发现率在10%-43%,粪石阻塞管腔 不但使腔内粘液积聚,还能使粘膜发生损害, 导致细菌侵入阑尾壁引发阑尾炎 • 随着病情的迁延,阑尾壁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坏 死穿孔,腔内粪石可能经过坏死的阑尾壁漏入 腔外,它是诊断阑尾炎穿孔的直接征象腔外粪 石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1%、100%
蜂窝织炎
穿孔阑尾炎、蜂窝织炎、腔外粪石
穿孔性阑尾炎并周围广泛炎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