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企业的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1、环保审批或备案
登记表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 法》第二十二条 第四款 国家对 环境影响登记表 实行备案管理。
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报告表,由建设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 管部门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 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 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 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五条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依 法经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涉气项目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 九条 排放工业废气或者本 法第七十八条规定名录中 所列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 的企业事业单位、集中供 热设施的燃煤热源生产运 营单位以及其他依法实行 排污许可管理的单位,应 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其他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五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 许可管理制度。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 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 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 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一、环境保护原则和制度方面的要求
(四)建立环保责任制: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 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人和相关人员 的责任。 上述内容也是在旧《环境保护法》第24条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 完善,将“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 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修改为“排放污染物 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明确单位负责 人的责任”,不仅落实了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的环境保 护责任制度,还明确了单位负责人的责任,要求企业事业单位 高度重视环保工作。
目录
1 2
环境保护原则和制度方面的基本要求
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3
ຫໍສະໝຸດ Baidu
违法违规带来的多种法律风险
一、环境保护原则和制度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环境保护原则和制度方面的要求
(一)损害担责制度:
《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三款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 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 承担责任。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生产经营者应当防止、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首先,开 发前必须依法制定有关生态保护和恢复治理的方案并予以实施 ;其次,生产过程中应当优先使用情节能源、采用优良工艺设 备、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防治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 和危害。 2、生产经营者对所造成的损害依法承担责任。主要包括缴纳环 境保护税、对违法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其 中尤其应承担环境恢复或修复责任。
因此,实施清洁生产对减轻环境污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 助于实现减少和避免污染物产生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提高资源 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保护方面所十分推 崇的措施和方法。
一、环境保护原则和制度方面的要求
(三)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 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 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 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医疗废物、粉尘、恶臭气 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光辐射、电磁辐射等对环境 的污染和危害。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六十六条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4、依法开展后评价
开展后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十七条 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 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 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 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 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2、法律责任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
违反本条例 规定,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 不合格,建设项目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或者在环境保护设施验 收中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 正,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00 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 任人员,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 者生态破坏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或者报经有批准权的人 民政府批准,责令关闭。(特别注意双罚制)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3、持证并按要求排污
涉水项目
《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一 条第一款 直接或者间接向 水体排放工业废水和医疗污 水以及其他按照规定应当取 得排污许可证方可排放的废 水、污水的企业事业单位和 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取得 排污许可证;城镇污水集中 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也应 当取得排污许可证。
单位负责人是指排污单位内全面负责环境保护工作,对相关责 任人员进行指导、监督,落实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责任人。 相关人员是指排污单位的环境监督员等人员。环境监督员具体 负责排污单位的污染防治、日程检查等环境保护工作。
一、环境保护原则和制度方面的要求
(五)实行淘汰制度: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 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 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销 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 1、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应当淘汰。(1)严重污 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比如土法炼油、平炉炼钢、汞法烧碱 、水泥土窑、普通立窑等。(2)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设备, 比如叠轧薄板、1800千伏安以下钛合金电炉、2V-0.3/7、 V0.3/7空气压缩机、直径1.98米水煤气发生炉等。(3)严重 污染环境的落后产品,比如排气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机动车排气 标准的机动车。 2、禁止生产、销售或者转移、使用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 和产品。这里的“转移”包括出售、出租、无偿赠送等各种可 能导致设备转移的行为。只要该行为可以使淘汰设备转变所有 者或者使用者而继续使用的,都属于本款规定的“转移”行为 。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1、法律责任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三款 建设单位未依法备案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备 案,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第一款 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 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擅自开工建 设的,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根据违法 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 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 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2、环保验收
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项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 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 用。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 书、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经验 收合格,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 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5、不得超标超总量
涉水项目
《水污染防治法》第 十条 排放水污染物, 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 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 放标准和重点水污染 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涉气项目
《大气污染防治法》 第十八条 企业事业 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 者向大气排放污染物 的,应当符合大气污 染物排放标准,遵守 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 总量控制要求。
2、例外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属于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不缴纳相应 污染物的环境保护税:(一)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向依法设立的污 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场所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二)企业事业单位 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在符合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设施、场所贮存或者处置 固体废物的。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涉噪声项目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法》第二十三条 在 城市范围内向周围生 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 的,应当符合国家规 定的工业企业厂界环 境噪声排放标准。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5、法律责任
《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 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 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二)超过水污染 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水污染物的;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九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 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二)超过大气 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对噪声超标的,依据《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 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 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环境保护原则和制度方面的要求
(六)依法缴纳环保税:
《环境保护税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环境排放应税污染物的企业事 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 法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
1、应税污染物,是指《环境保护税法》所附《环境保护税税目税额表》、《应 税污染物和当量值表》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 。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3、法律责任
《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 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 业、关闭:(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水污染物的; 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 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 关闭:(一)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不按照排 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 改正,并可处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 吊销其排污许可证,并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一、环境保护原则和制度方面的要求
(二)实施清洁生产:
《环境保护法》第四十条第三款 企业应当优先使用清洁能源 ,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艺、设备以及废弃 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
这实际上是清洁生产的要求,清洁生产就是从生产源头进行控 制,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在生产过程完成后无需再进行 处理;而其他的治理措施并不对生产的过程进行控制,而是在 生产过程的末端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再处理,使之达到环境要 求的标准再进行排放。
上述内容是在旧《环境保护法》第24条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完 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将防治污染的责任主体进行了修改。将防治污染的责任主体 由原来的“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修改为“排放污 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即排污者。包括企 业、国有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等各类排放 污染物的生产经营者。 2、增加了需防治污染的类别。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 他生产经营者,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污染的类 别中,增加了医疗废物、光辐射污染。
二、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
4、法律责任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 例规定,建设单位编制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未落实防治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措施以及环境保护设施投资概算, 未将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纳入施工合同,或者未依法开展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由建设项目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 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 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的罚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