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跨文化交际-王瑾(正面)
跨文化交际(英语)
![跨文化交际(英语)](https://img.taocdn.com/s3/m/6a7aebd026fff705cc170a5c.png)
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课程代码:07007926学时分配:30赋予学分:2先修课程:《普通语言学》、《英美概况》、《英美文学史》、《欧洲文化入门》后续课程:二、课程性质与任务当今世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使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相应提高。
近年来对交际能力的要求除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运用能力外,还需要具备社会文化能力,即文化素养。
《跨文化交际学》是外语专业本科四年级的任意选修课程。
它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在技能、知识、情感、策略和文化素质等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交际学》集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语用学、翻译学、传播学、人类学、外语教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着重文化与交际过程以及文化对交际过程的影响,从而提高外语学习者对文化的敏感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学》除研究文化的定义与特点、交际的定义与特征以及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外,着重讨论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语言、非语言手段、社会准则、社会组织、价值观等。
其中,语言包括词语的文化内涵、篇章结构、逻辑思维以及翻译等值等方面;非语言手段包括手势、身势、服饰、音调高低、微笑、沉默、对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社交准则泛指人们交往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规则以及某些风俗习惯;社会组织指家庭中各成员的关系、同事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价值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标准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从事交际势必会遇到文化差异的问题。
因此,研究跨文化交际、深入了解语言、文化与交际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于语言研究者,而且对于将要从事外语教学、翻译和外事工作的外语专业的学生是十分必要和大有裨益的。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同英语国家的人们用英语进行有效的交际是学习英语的重要目的之一。
然而有效的交际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还涉及到许多文化因素。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文化的定义和特征,交际的定义和特征,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各种因素、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等。
新编跨文化交际课后翻译中英对照
![新编跨文化交际课后翻译中英对照](https://img.taocdn.com/s3/m/9e06a912f78a6529657d5312.png)
Translation1The growth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s a field of study is based on a view of history that clearly demonstrates people and cultures have been troubled by a persistent inability to understand and get along with groups and societies removed by space, ideology, appearance, and behavior from their own. What is intriguing about many of human civilization’s failure is that they appear to be personal as well as global. The story of humankind is punctuated with instances of face-to-face conflicts as well as international misunderstanding--major and minor quarrels that range from simple name-calling to isolationism tr even armed conflict.It is obvious that increases contact with other cultures and subcultures make it imperative for us to make a concerted effort to understand and get along with people whose beliefs and backgrounds may be vastly different from our own. The ability, through increased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to peacefully coexist with people who do not necessarily share our lifestyles or values could benefit us not only in our own neighborhoods but could be the decisive factor in maintaining would peace.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民族与文化由于彼此所处地域、意识形态、容貌服饰和行为举止上存在的差异,而长久无法互相理解,无法和睦相处。
《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详解
![《跨文化交际语篇分析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01197c35022aaea998f0fc4.png)
“There is a taxi at the door.” →different way of being “at” the door→ the taxi at some distance at the door in a roadway or a driveway The difference lies in what we know about men and taxis and how they wait “at” doors.
a. walking down the street and stop a stranger to ask —— “It’s 2:00” —— “Thank you”
b. in a elementary school classroom teacher “ What time is it?” —— “It’s 2:00” —— “Very good, Frankie.” c. A husband and a wife are at dinner in the home of friends wife: “ What time is it ?” =“ Don’t you think it is time we were leaving?”
《与陌生人交际——跨文化交流方法》William
B. Gudykunst /Young Yun Kim,2007,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 Dynamic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动力》
Carley H. Dodd,2006年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Sentence-level ambiguity in language
The meaning in sentence resides not in the sentence alone but in the situation in which it is used as well. Example: “What time is it?”
柬埔寨中文教材问题刍议
![柬埔寨中文教材问题刍议](https://img.taocdn.com/s3/m/2fd660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b3.png)
柬埔寨中文教材问题刍议作者:***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1年第02期摘要:中柬兩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自汉朝始至今,中柬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流史。
本人曾在柬埔寨暹粒、金边从事汉语教学及管理工作5年有余,对柬埔寨的中文教学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和调研中,本人发现柬埔寨中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中文教材的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从柬埔寨中文教学的两大主体柬埔寨孔子学院和华文学校的中文教材使用情况、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原因探索、解决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和论述。
关键词:柬埔寨;中文教学;孔子学院;华文学校;中文教材一、引言(一)背景缘由被我们亲切称为“柬钢”的柬埔寨,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沿线国和重要结点。
近年来,柬埔寨的中文教学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同时,柬埔寨的中文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师资问题、课程设置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学硬件设施问题等等,其中以中文教材问题尤为突出。
笔者曾长期在东南亚从事中文教学和管理工作,在柬埔寨5年有余的工作中,对柬埔寨中文教材存在的问题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基于此,本人选题如是。
(二)选题价值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以下简称语合中心),即原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自2010年起,累计已经向柬埔寨派遣了志愿者教师近2000人次,公派教师近180人次,累计教授学生二十余万人,教学单位包括政府部门、大中小学、部队院校、中国文化中心等各个部门。
纵观全球,这样的教学规模与成就都是屈指可数的。
本人在柬教学过程中,发现柬埔寨中文教学规模虽然如此大,但是其中文教材却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教材陈旧、缺乏文化元素、编排不合理、不成系统等等。
在诸多教研会议中,广大教师都表达了对柬埔寨中文教材这样那样的看法。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研究柬埔寨中文教材的论文却不多。
鉴于此,本人结合工作经验和教学实践,作此文,以期对柬埔寨的中文教材改革有所启示,从而促进中文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及其作用与意义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及其作用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df15cea6edb6f1afe001fbe.png)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及其作用与意义作者:黄书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12期摘要: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汉语教学和中柬文化交流两大事业,目前教学点覆盖柬埔寨12个省市,学员广泛覆盖柬埔寨社会各阶层、各领域,现已成为柬埔寨社会汉语教育知名品牌。
十年来,培养了一批批汉语人才和中柬友好交流的使者,搭建起了中柬两国沟通交流的友好桥梁,是柬埔寨人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是中柬两国人文交流的重要渠道,是中柬两国高校、企业之间交流对话、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是中柬两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民心相通的推进器。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扎根稳、历史长、覆盖面广、定位高、质量佳,值得让更多的人去了解。
目前大部分人对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的了解不甚全面,笔者有幸在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工作三年,将从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的现状、主要工作、影响和地位、对柬埔寨社会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以求呈现一个当下的、完整的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给读者。
关键词: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作用;意义一、绪论(一)研究目的及其意义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倡导与组织下,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曾用名:柬埔寨王家学院孔子学院、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学院)于2009年12月22日成立,中方合作单位是江西省九江学院,外方合作单位是柬埔寨皇家科学院。
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但福德医院护士学校,现办学体制为“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历史悠久、学科设置健全、学术氛围浓厚。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于1965年8月25日成立,是柬埔寨全国最高科研机构,直属于内阁事务部,相当于内阁国务秘书部,管理国家的科学文化,管理和财务相对独立,同时又是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柬埔寨全国唯一的一所招收有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公办高校。
柬埔寨汉语教师短缺国侨办派遣12名教师赴柬
![柬埔寨汉语教师短缺国侨办派遣12名教师赴柬](https://img.taocdn.com/s3/m/e661970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2.png)
柬埔寨汉语教师短缺国侨办派遣12名教师赴柬
佚名
【期刊名称】《世界教育信息》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8月10日,柬埔寨最大的华人社团组织,负责统筹管理全柬近70间华文学校的柬埔寨华人理事总会在其位于金边市洞里萨河畔的总部内,迎来了来自中国山东和江苏的12位教师。
这些教师受中国国务院侨办的派遣,即将分赴6所柬埔寨华校执教1年。
【总页数】1页(P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5.1
【相关文献】
1.柬埔寨华社欢迎来柬中国汉语教师志愿者任教
2.柬埔寨派遣169名农大学生赴以色列深造
3.广西高校大学生赴柬埔寨成功举办“庆祝中柬建交60周年中国·广西-柬埔寨高校联合音乐会”
4.宿迁市2名教师赴柬埔寨传播中华文化
5.我院40名教师赴德国参加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0c5f7651e79b896902266c.png)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Case 2 (P8)White Dress女王的白色长裙:Case analysis:The Indian women might think the wedding ceremony is a funeral if they see the western bride in white gown. The case reflects the similes and metaphors in the text.案例分析:印度女人可能觉得婚礼是一个葬礼,如果他们看到西方的新娘的白色礼服。
这个案例反映了明喻和隐喻在文本。
Culture is like an iceberg:we can identify the color of the dress worn by women in different cultures,but we do not know the values underneath。
Culture is like the water a fish swims in: people wear dress of different colors for different context but they usually take it for granted and never ask why.文化是像冰山:我们可以辨认颜色衣服的妇女所穿不同的文化,但我们不知道下面的值。
文化是像水鱼游在:人们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为不同的上下文,但他们通常是理所当然的,从不问为什么.Case 4 (P18)Coconut-skating椰子-溜冰:Case analysis:The case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lture. We can tell from the case that culture is pervasive and it’s learned。
跨文化交际著名案例
![跨文化交际著名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d6c383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a.png)
跨文化交际著名案例案例;王老师在南非一所中学教中级汉语课。
课文里出现了“南甜北咸”这个概念。
一个学生觉得很奇怪,问王老师:为什么南方人喜欢吃甜,北方人喜欢吃咸呢?王老师对这句俗语产生的背景也不清楚,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如果你是王老师,你会怎么回答学生的问题?分析:在该案例中王老师存在的问题是在教学中遇到了有关生活习惯方面用语教学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王老师在教学时没有做出详细解释而导致的,当问题出现后,王老师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够的原因又不能做出合理的回答,从而陷入了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参考答案梳理:在该案例中王老师存在的问题是在教学中遇到了有关生活习惯方面用语教学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出现是因为王老师在教学时没有做出详细解释而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王老师可以有两种方法来回答学生的问题。
第一种,王老师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以及我们国家南北方的文化差异来进行回答。
向学生说明“南甜北咸”主要是由于中国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所导致的,北方有气候干燥、光照强等气候特点,所以“北咸”就是为了适应这样的生活,“北咸”的代表菜是山东鲁菜。
而“南甜”则是跟北方相对的,因为南方气候湿润、光照并没有那么强。
“南甜”的代表是苏菜。
第二种,先向学生做出简单的回答,就说明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差异。
其实每个国家可能都存在这样的差异。
老师可以把对这样差异的调查设计成一堂文化课,要求学生去了解自己国家有哪些差异以及原因,老师也向学生介绍更多的中国的差异。
以此来缓解当下的尴尬。
当然,作为一个赴海外教学的老师,我认为文化知识的储备非常重要,该老师需要进行自我提升。
同时在教学技能方面也有待提升,对于生活习俗用语的教学,绝对不能仅限于字面上的教学,更多的是要学生通过事实来了解该用语,以及文化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课文翻译
![跨文化交际课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4daf59b51e79b89680226ab.png)
关于跨文化交流,跨文化市场才是第一的真正的首要的范本。
考虑到古罗马帝国的市民,他们是第一个诞生商店的地球文明。
商人们通过在商店的上面树立旗帜来展示他们商品货物的图片来解决跨文化市场的困扰。
这种做法不仅能为罗马帝国中未受过教育的市民服务还能帮助罗马商人们获得被他们用武力征服的殖民地的商业信息。
回顾过去,我们会发现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曾明确说过:“有效劝服基本的信念仍可以把他应用到今天的买卖商品上然而在古代的雅典可能会引起一场大的争论”。
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交流是现代市场的根基。
毋庸置疑,全球化市场的时代已经到来。
每年超过4万件的商品货物进入国际市场,其中超过一半是来自美国。
这里面85%的商品都不合格。
通往国际化市场成功的道路是建立在失败的市场垃圾碎片和广泛的广告活动之上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跨文化交流被曲解了。
在跨文化市场里,如果你想把低劣的语言举止降低到最小,那么就不假定任何事情。
几乎我们都听说过关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他们尽力想把他们的雪佛兰牌汽车销往拉美国家。
但是雪佛兰在说西班牙语的拉美国家按字面意思是不能行走。
当公司发现汽车买不出去的原因时,他们就把车重新命名,然后销往这些国家。
福特汽车公司,美国又一个汽车界的领头羊,也有类似的问题。
他们的pinto 牌汽车在当地也没有达到预期的销售,原因时他们的汽车其意思在当地为男性生殖器。
最终福特公司把所有的名牌汽车重新命名为corcel,其意思为骏马。
伊莱克斯,一个日用电器制造者,其在英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不幸的是,他们的广告招牌的意思在美国和英国大不相同。
在美国,suck的意思是多虱子的。
英国的牙膏生产商在法国制造出来了一种牙膏叫cue。
它被人们所耻笑。
因为它的名字使人想起了臭名昭著的色情杂志——Cue。
但是市场中的文化意识更多于细心的翻译。
每一文化都有其微妙之处,当然也有其鲜明的禁忌。
尽管大多数的人不能列出他们自己文化的规则,但是他们很明白什么时候这些禁忌被触碰了。
中国—东盟跨文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中国—东盟跨文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25a134fb84ae45c3b358c6b.png)
中国—东盟跨文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作者:杨玉娇来源:《东南亚纵横》2017年第01期摘要:培养中国—东盟跨文化商务英语人才才能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结合地方特点,中国—东盟跨文化商务英语人才应当强调在知识上东盟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的英语输入,在技能上语言转述阐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意识上平等包容异文化。
针对广西高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差,教材、教师储备不足,考核方式单一的现状,本文提出要合理利用云端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加强广西高校与企业、东盟国家高校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跨文化;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7)01-0090-05一、研究背景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永久落户,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经济贸易、旅游、投资等方面的合作。
广西在陆上与越南接壤,在海上有港口可以通向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地理位置独天得厚,是中国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重要枢纽。
2004~2015年,广西对东盟贸易由10亿美元增长到290.1亿美元。
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有力推动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领域也由原来的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矿产开发、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拓展到信息通信技术、人力资源开发、投资、湄公河流域开发、交通、能源、文化、旅游、公共卫生和环境等 11个重点领域①。
2009年,东盟(ASEAN)宪章中确定把英语作为官方工作语言,这一政策确定了英语在东盟国家其他语言所不能取代的地位。
Kirkpatrick指出,尽管东盟10国文化和语言相差甚远,有的国家甚至有上千种语言,但英语在东盟国家有不容撼动的地位①。
张卫国、孙涛也论证了国民英语能力与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流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英语能力越高,对外服务贸易量越大。
语言能力不仅能提高个体劳动者的工资收入,还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总量②。
因此,在中国与东盟的长期合作中,英语的地位不可取代,也不可小觑。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
![《跨文化交际》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a91be54f705cc17552709ee.png)
河南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_____ 跨文化交际_________ 课程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适用专业:_____ 英语语言文学________ 学制:________ 4 ____ 年____________ 所属系部:________ 外语系______________ 制订日期:_2012—年_4—月_15 日河南工程学院教务处编制二0—二年四月十日河南工程学院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英文名称:跨文化交际,In tercultural Commu nicati on课程编码: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英语本科学时数:_32_;其中:讲课学时:_16_ ;实验学时:_16_ ;学分数:2_ ;编写人:_靳爱心审定人:_屈平一、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本科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第3学期开设,32学时,2学分。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及相关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跨文化交际对当代世界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培养其跨文化意识,形成和发展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和宽容以及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灵活性,提高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培养学生与英语本族人通过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浅easy、宽wide、精elite 、新new、用useful ”的教学思想。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提高外语的理解能力,在与英语本族人交流时准确深刻地理解对方和得体地表达自己。
同时,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训练语言基本功,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英语本科专业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掌握文化、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定义和特征。
2 •了解影响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各种因素。
3 •了解跨文化交际的途径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的研究方法等。
4. 对语言与跨文化研究的有关理论有初步的了解;5 •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异同的比较,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chapter 2跨文化交际贾玉新
![chapter 2跨文化交际贾玉新](https://img.taocdn.com/s3/m/ba0fb7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a2.png)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o be an anthropocosmic person
What do we need under today’s multi linguistic society? P28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
a commonly shared future
a commonly shared future
a global communicative and dialogic ethic
genuine intercultural dialogue
anybody • dynamic:rather than static
“Learning to be human” process
self-as-center relationship
• the human self embraces socia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for other, the world,and the cosmos.
• independence • autonomy • dichotomy
仁: a continuous, holistic and dynamic way of learning to be human P24-25
• continuous: always on the way of learning to be human • holistic: embracing the whole of humanity, do not exclude
Chapter-8-跨文化交际贾玉新
![Chapter-8-跨文化交际贾玉新](https://img.taocdn.com/s3/m/26e70c77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b.png)
音表示“耳有所得”
tǐng,意为挺立,它在“听”
字中一般认为表示读音
The way of saying “No”
1. “The matter needs further study”
Frequently
misunderstood
statement by
other cultures
Listening demonstrates the moral
and
communication)
Listener’s
responsibility
social
attitude in the sense of respect,
in Chinese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responsibility,
listeners/ message
• orientation of concern
reciever
& responsibility for others
West culture:
the responsibility of
• linear
speaker
thinking
East & West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use
concern, sympathy, and
culture
Related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care, as well as humbleness, modesty and
• concern for the face of the other
reserve.
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政策与实践类型研究
![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政策与实践类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c490d4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d.png)
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政策与实践类型研究
姚敏
【期刊名称】《东南亚纵横》
【年(卷),期】2022()4
【摘要】东南亚地区是中国人移居海外最早的地区,早期华文教育的发展路径也十分相似。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的实践开始呈现出不同的走向,有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从东南亚各国华文教育政策及其实践路径来看,可以分成四种类型:以新加坡为典型的自上而下型,以马来西亚为典型的自下而上型,以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老挝、柬埔寨和文莱为适度平衡型及以缅甸为典型的夹缝生存型。
分类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不同类型华文教育形成的原因,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进而更加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外友好交流的成效。
【总页数】8页(P87-94)
【作者】姚敏
【作者单位】北京华文学院专修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95;K33
【相关文献】
1.打造华文教师培养的助推器——论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人才库的创建
2.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之比较研究
3.使用地方语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东南亚国家的政策与
实践4.使用地方语言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东南亚国家的政策与实践5.90年代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政策的新变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跨文化交际学陈国明一
![跨文化交际学陈国明一](https://img.taocdn.com/s3/m/50ea6c7f5ef7ba0d4b733b0c.png)
跨文化交际学基础篇
第一篇 基础篇
▪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学—绪论 ▪ 第二章 沟通(交际)与文化 ▪ 第三章 文化认知 ▪ 第四章 文化价值与沟通
第一章 跨文化交际学绪论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
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
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
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
人际间互动的知识、人际间行为) ▪ 行动取向 ▪ 艺术表征 ▪ 信任 ▪ 公私规律 ▪ 意义和沟通能力
Training Program
▪ 1.to inform告知训练目标 ▪ 2.to orient指引学生选择 ▪ 3.to identify or to recognize确认概念 ▪ 4.to know知晓训练内容 ▪ 5.to understand理解训练概念和内涵 ▪ 知、行动)
▪ 动态性:文化和人一样都有生命的周期, 通过运动来保持健康延长生命。促使文化 改变的机制:新的发明,灾难与文化的散 布。
第三章 文化认知
▪ 有一次在本地超市欣喜的发现了该店竟然出售鸡脚, 有如久违知己,一口气买了三包。付账时,柜台的年 轻金发小姐看到了鸡脚,除了马上露出一脸嫌恶的表 情之外,同时把一包鸡脚高举在上,叫隔壁台的小姐 欣赏,对方也毫不思索的做出捧心欲呕的样子。我看 了心生不快,觉得身为教授,有必要借此机会教育一 下这位小姐。于是轻声问她是不是本校学生在这里打 工。既然是,我继续问她主修什么,发觉竟然是我们 系的学生。再问知不知道我是系里的教授,她说不知。 我说现在你已经知道,希望你下个学期一定要选修我 的跨文化交际学,在那里我将为你解释为何在许多地 方鸡脚是美食,而且比鸡胸贵的原因。我的话没有说 完,小姐已经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了。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https://img.taocdn.com/s3/m/5dfb3d856137ee06eef91832.png)
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7.9目录上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1.新手教师的作文讲评课 (1)案例正文 (1)案例使用说明 (2)案例2.在英新手汉语教师的小学生汉语课堂管理 (5)案例正文 (5)案例使用说明 (7)案例3.声调及语言要素教学 (9)案例正文 (9)案例使用说明 (10)案例4.语言技能教学中的口语交际练习 (12)案例正文 (12)案例使用说明 (13)案例5.针对英国初中级汉语水平学生的汉字教学 (16)案例正文 (16)案例使用说明 (18)案例6.“汉语桥”比赛辅导 (20)案例正文 (20)案例使用说明 (22)案例7.以学生的需求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24)案例正文 (24)案例使用说明 (26)案例8.拼音到底怎么教 (29)案例正文 (29)案例使用说明 (30)案例9.英国艺术生的汉语课堂 (33)案例正文 (33)案例使用说明 (35)案例10.老师教汉语,还是学生教英语? (37)案例正文 (37)案例使用说明 (38)案例11.泰国汉语教学中的教具使用 (40)案例正文 (40)案例使用说明 (42)案例12.泰国学生的“汉语颜色课堂” (45)案例正文 (45)案例使用说明 (48)案例13.泰国职业学院汉语课堂中的妙笔丹青 (51)案例正文 (51)案例使用说明 (53)案例14.泰国汉语志愿者教师要学泰语吗? (56)案例正文 (56)案例使用说明 (60)案例15.泰国汉语课堂上“与众不同”的学生 (63)案例正文 (63)案例使用说明 (65)案例16.泰国成年人的汉语课堂 (68)案例正文 (68)案例使用说明 (70)案例17.马拉维汉语课堂上的移民局官员 (75)案例正文 (75)案例使用说明 (78)案例18.马拉维大学汉语课堂的设计 (81)案例正文 (81)案例使用说明 (83)案例19.韩国中学汉语课堂上的“媒介语” (87)案例正文 (87)案例使用说明 (89)案例20.新手汉语教师在韩国中学汉语课堂 (92)案例正文 (92)案例使用说明 (94)案例21.给韩国学生介绍大熊猫 (96)案例正文 (96)案例使用说明 (98)下篇:跨文化交际案例22.汉语教师宴请英国友人 (101)案例正文 (101)案例使用说明 (102)案例23.曾来华旅行的泰国人眼中中国的“脏乱差” (104)案例正文 (104)案例使用说明 (106)案例24.泰国华裔老人心中的中国 (110)案例正文 (110)案例使用说明 (112)案例25.公寓楼漏雨谁来修? (115)案例正文 (115)案例使用说明 (117)案例26.泰国人的“席地而食”和“手抓饭” (119)案例正文 (119)案例使用说明 (121)案例27.你今天早上洗澡了吗? (124)案例正文 (124)案例使用说明 (126)案例28.“港澳”与“中国” (128)案例正文 (128)案例使用说明 (130)案例29.老师,你为什么不信仰佛教? (133)案例正文 (133)案例使用说明 (135)案例30.在泰国枕头与褥子应该怎么摆? (137)案例正文 (137)案例使用说明 (139)案例31.泰国学生看中国人的信仰 (142)案例正文 (142)案例使用说明 (144)案例32.在澳大利亚被人冤枉了 (147)案例正文 (147)案例使用说明 (149)案例33.怎么看待朴槿惠总统的“亲信门”? (152)案例正文 (152)案例使用说明 (154)案例34.中国人都吃猴脑吗? (157)案例正文 (157)案例使用说明 (158)案例35.中国人与韩国人的年龄观念与交往观念 (161)案例正文 (161)案例使用说明 (162)案例36.约会谁买单? (165)案例正文 (165)案例使用说明 (167)案例37.在美国演奏古筝 (176)案例正文 (176)案例使用说明 (177)上篇:国际汉语教学案例1.新手教师的作文讲评课案例正文首页注释张丽(化名),北京某高校青年教师,负责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学期结束,班主任都会统计这一学期的出勤情况。除了一两位学生,其他学生在出勤这一考评中都难以拿到优秀。迟到,旷课,请假等现象每天屡见不鲜。因为学生要参加的课外活动太多,例如婚礼,丧葬,功德会等等。受柬埔寨文化的影响,学生在这些活动方面表现出的热情很高。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承担着家务、农务,所以在农忙或者家里生意繁忙的时候就经常缺课。这不仅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展开,影响教师的情绪,而且会对其他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曾经四年级有一个学生结婚,邀请了很多六年级的学生,虽然教师原则上不允许请假,但是一般主人是直接来学校送请柬的。教师不得不做出让步。受邀的学生兴高采烈地去参加婚礼,但是对于剩下没有被邀请的学生,教师就难以有效地组织他们进行教学了。而且柬埔寨的婚礼一般要持续要第二天凌晨,第二天学生上课都是无精打采的,严重影响听课效果。
解决方法
十一个月来,在解决出勤的问题上,我可以说是煞费苦心,虽说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对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我列举几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方法1:灌输集体意识。我常给学生讲,我认同并尊重你们的文化,但是不能让这种文化习俗过多地影响你们的学习。我们是一个集体,就好像一个机器,缺少了一部分,另一部分的运转也就不灵活了。如果每天都有请假旷课的,那么就会阻碍课堂中一些活动的进行。导致大家都没有很好地吸收到该学习的知识。试想,如果老师缺课旷工,你们愿意吗?
*备注:案例类型可分为:教学、生活、跨文化交际、心理、安全等方面。
反思
文化差异在第二语言教学和课堂管理中实在给教师带来很大的阻碍,如何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在认同和接受他国文化的同时又能有效地组织教学真的很难。教师要不断地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让他们把学习汉语的热情融为其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只停留在课堂和学校,而不是把学汉语看成是影响他们参加社交活动的累赘和负担。这才是有效解决课堂缺勤状况的关键。
方法2:找适当的时间,专门给学生们讲故事。主要涉及中国人珍惜时间,勤学苦练最后功成名就的故事以此来激励他们。
方法3:适当的惩罚,积极的鼓励。对于学期末统计结果中旷课十次以上,请假二十次以上的同学给予惩罚。主要惩罚手段是背书或抄书。因为学生们的语篇能力较差,我通常让他们抄写五到十篇优秀作文。对于全勤的同学给予奖励,并且公布在学校的成绩通告栏上。
志愿者Hale Waihona Puke 例分析样例姓名王瑾
性别
女
出生日期
1987.04.23
民族
汉
学历
本科
专业
国际交流与涉外事务管理
政治面貌
团员
派出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毕业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
任期
10年8月26日—11年7月25日
赴任国家
柬埔寨
赴任学校
柬埔寨桔井省川龙中华学校
*案例类型
跨文化交际
背景
在任教学校,我担任过五年级下半学期及六年级上半学期的班主任,承担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华文及作文课。学校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所以对于这一班孩子,在这一年的相处时间中无论学习还是生活方面,我都比较了解。全班共36名同学,除了个别同学有跳级经历外,其他都是按照常规学习过汉语五年多时间。他们能够流利地和老师用汉语交流,但是在语音和语法方面,有一些“化石化”的偏误很难纠正。学生们由于求职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对于华文的学习要求及学习热情还是很高的,但是由于本身一些客观环境的制约(例如:教材单一,读物缺乏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难以普及)造成了学生们的理解力欠缺。最令老师头痛的就是学生每天的出勤情况,当然,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归因于当地的文化以及传统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