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之性善论
浅析孟子性善论
山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史结课论文浅析孟子性善论目录一、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一)“四端”是性善论的前提,是人类的特性(二)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三)性善是一个过程(四)性善论是“心有善端可以为善论”二、孟子性善论对后世的影响浅析孟子性善论学术动态:山东·济宁,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称号。
孟子是济宁,邹城人也。
我,作为土生土长的邹城人,孟子博大精深的文化对我耳濡目染。
我读了一些关于孟子的论著,主要有:黄俊杰的《孟子思想史》卷一和《孟子》(台湾东大图书公司1993年版);袁保新的《孟子三辩之学的历史省察与现代诠释》(台湾文津出版社);徐杨泽波的《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使我对孟子的性善论有所理解。
前辈们大都认为,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即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同时强调,善性是人先天固有的。
但是对于性善论是否是性善完成论上存在着分歧。
以杨泽波先生为主认为,性善论是“心有善端可以为善论”;张鹏伟、郭齐勇在《孟子性善论新探》中却坚持,“性本善论”,“性善完成论”;还有的学者主张性善论。
众说芸芸,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只能成一家之言。
由于,知识面狭浅,文笔浅薄,错误之处,望老师批评指正。
内容摘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与孔子并尊,奠定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格局。
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即“性相近,习相远”。
可见,孔子也承认有人性,只是未阐明人性究竟为何物。
而孟子,作为孔子的思想的继承者,第一个系统的阐述了人性的问题,构建了自己的“性善论”体系,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影响一、孟子性善论的基本观点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子思学生的学生,有“亚圣”之称。
孟子从善恶之辩、义利之辩、王霸之辩等各个方面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创建了性善论,并把它作为道德修养学说和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使先秦儒家思想达到了一个顶峰。
浅议孟子性善论
浅议孟子之性善论孟子是孔子之后把儒家思想发扬光大的人。
与孔子一样,在他身上洋溢着一位学人思想者的无穷人格魅力。
他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力主行善,倡行仁政,把儒家由道德学说引导到政治领域,形成了更加完备的儒家政治构想。
孟子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是他用于面对强权的大丈夫气概。
他的民贵君轻的思想,直至今日,仍闪烁着璀璨夺目的现实之光。
也因此,孟子被后人尊为“亚圣”。
但是,孟子的理论并不是真理,我们在评价孟子之时,不能回避他的理论缺陷。
下面我们就简单的探讨一下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告子上》中写道“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那么,人性真的是本善吗?我们先看一看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看法。
《论语阳货》中提到“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并不愿意谈人性,他可能意识到这是一个不能解答的问题。
因此只说人性之初大致相近,有共同的人性,并未作善恶之分。
所以,从这一点讲,孟子道性善,仿佛与孔子并不矛盾。
但是,与孟子同一时期的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荀子性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亦无不可,与孔子也不矛盾。
但孟子的性善论实为儒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之基础,在这一点上,孟子对儒家可谓功勋卓著。
如果不是孟子的性善论,儒学也不会被统治者所相中,使其不断发扬光大直至“独尊”。
简单地说,孟子的政治构想是这样的:人本性是善的,因此就有了仁心的苗子,把这仁心加以扶植,不让其放失,且使之枝繁叶茂,便是养身了;然后用自身这光辉的形象做样板,“刑于寡妻”,便是齐家,“以御于家邦”,便是治国;用仁政治国,就是行王道,行王道自然就“天下莫之能御”,从此天下太平。
在这一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中,人性本善始终是其理论基础。
于是乎,中国古代那些劳心竭虑想求治的士人们,便只能耐心地等待一个不失仁心、且能把这仁心推恩到广大百姓的圣明君主,并且在无数次的失望之后也想不出要另谋生路,直到西学东渐之后,才慢慢的有了新的看法。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的“性善论”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即人天生具备一种善良、正直的天性。
这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学派如荀子的“性恶论”形成鲜明的对比。
孟子的性善论对于当代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呼应了现代人权思想。
他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一种善良的本性,无论贫富、贵贱,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尊重和待遇。
这与现代人权思想中强调每个人的尊严和平等的观念相契合。
无论是对待贫困人群、弱势群体、少数民族等都应该秉持这种原则,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
孟子的性善论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孟子强调修养和教育对于人性的培养至关重要。
他认为只要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优秀的人。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教育对于培养公民的高尚品德、崇高精神十分关键。
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做善事、为他人着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得到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应该得到充分的展现和体现,只有在和谐和善意的人际关系中,人们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善良本性。
现代社会中讲究人际关系的和谐、同理心和善良的思想也与孟子的性善论相契合。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对于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他强调人的善良属性,主张人们积极做善事、提升善良品质,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社会和他人的处境。
在当代社会中,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责任意识,每个人都应该以善良的行为和态度去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社会,也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它对于现代人权思想、道德教育、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都提出了有益的启示,对于当代社会与个体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性善论思想是他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内涵丰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与生俱来地具备了内在的道德感和良知。
他在《孟子·离娄上》中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表明了他对人性的积极评价和乐观态度。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强调了人的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来发展和实现。
只有通过正义的言行和良好的环境塑造,才能使人的善良本性得到最好的发挥和体现。
正如他在《孟子·告子下》中所说:“心正,则理定;理定,则道出;道出则名立;名立则天下归之。
天下既归之矣,故曰:立天下之道。
”这说明了人性的善良需要在良好的道德环境中才能得以充分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
他认为人性的善良和他人的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人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相互作用,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善良本性。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曾经说过:“由亲及仁,由仁及义,由义及礼。
”他认为人应该从亲情中培养感恩的心,然后通过仁义礼教来实践这种感恩之心,从而回报社会,与他人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强调了君子的道德修养和高尚品德的追求。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修养和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才能实现自己内在善良本性的发展和完善。
他在《孟子·尽心下》中曾经说过:“颜回之为人也,多藏诲于孔子,倨者不与交,居者不与处,色者不与出。
孔子之教也,必进乎德行。
故颜回之为人也,辉乎天下。
”这说明了孟子对道德高尚的君子追求的重视和强调。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内涵丰富,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同时也强调了人的修养和教化的重要性,主张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的责任来发展自己的善良本性,最终追求道德高尚的君子境界。
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的道德伦理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文化名著,为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著,被誉为“四子”之首,其性善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孟子的性善论旨在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并通过教育和修养来促进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性善论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人性的善良本质: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这种善良本质是人天生具备的,不受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他认为人性中存在着“四端”,即仁、义、礼、智,这是人性的基本品质,也是人与众生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所有人都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知行合一”:孟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认为知识和行为应该相互结合,知信行是一个整体,只有在实践中去发现和实现人性善良本质,才能使其得到充分发挥。
他主张人们应该将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品质和修养。
三、修养的重要性:孟子强调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善性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
他主张人们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我修养和修身养性,使自己能够符合人性的善良本质,进而达到社会和谐和人的幸福。
四、以仁为核心:孟子把仁作为人性善良本质的核心,他认为仁是人的基本品质,是最高尚的美德,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他认为,人应该有“至仁之心”,即宽容、善良、慈爱的心态,以仁心来对待他人,并以仁义道德的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五、天命说:孟子提出了“天命说”,认为人类是天地间的一部分,有着与天地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他认为人应该按照天的标准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并根据天命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他主张人与天地相应,应该尽力去实现人性的善良本质,促进人与天地的和谐发展。
六、自强不息的精神:孟子倡导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努力,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进步。
他鼓励人们要有志气、有追求,不停地学习、修行,力求达到人性的最高境界。
“孟子性善论”的主要内涵是强调人性的善良本质,主张通过修养和教育来促进人性的发展和完善。
他认为仁是人性的核心,强调知行合一、修养的重要性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主张人与天地相应,按照天命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Mencius)是中国先秦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儒家学说中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一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将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深入探讨其当代价值。
我们来谈谈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有善的本能和天赋的道德感。
他用“慈爱之心”来形容人的善良本性,并且认为这种本性是天生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改变。
孟子还提出了“良知”的概念,认为人们通过良知可以感知到善恶。
在孟子看来,人的善良本性注定了人们会做出善良的行为,而如果社会环境不良,人们的本性也会被扭曲,因此他提出了“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一观点,认为应当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恢复天性中的善。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善良的,人们天生就具有同情心、好奇心、合作心等积极的品质,这与孟子的观点是一致的。
在社会学领域,一些实证研究也证实了孟子的观点,即人们在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会展现出善良的一面,比如参与志愿活动、捐款救援等行为,这都是“性善”在当代社会的体现。
从教育角度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也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现在的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情感、人际关系等,而这与孟子提出的“性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善良本性,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帮助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从社会建设角度来看,孟子的“性善论”也为当代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借鉴。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孟子提出的“性善”观点为中国礼仪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在当今社会,社会文明的程度可以通过人们的言行举止来体现,而孟子的“性善”观点提醒我们,应当以善良的态度和行为来维护社会治安、增进社会和谐。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总结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且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使这种善良的本性得以发扬光大。
以下是对孟子性善论思想的详细总结。
一、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这是因为人性中具备了仁爱、善良、公正、义理等美好的品质。
他对人性的理解反映了儒家思想对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即人性具备了亲和、合作和关爱的倾向。
孟子通过观察人类社会中的行为和现象,提炼出了人性善良的思想。
二、善良的本性需要教育和修养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并不是自发地得以发挥作用,而是需要在教育和修养的熏陶下得以显露。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塑造的,而人的心灵和意识则需要通过修养来提升。
孟子提出的修养方法主要包括“道”,即通过学习和实践儒家的道德准则来提升自我。
他认为,只有通过广泛的学习和刻苦的修养,才能使人的本性得以完善和发扬光大。
三、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孟子所倡导的善良的本性与人类行为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他认为,当人们的本性得到发扬时,他们的行为将会追求善良、公正和正义。
孟子认为,人们应该恪守道德准则,以身作则,为社会做出贡献。
孟子还提出了“爱人”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应该相互关心和爱护,通过行为和言论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反对君子应该追求个人私利,而应该追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整体福祉。
四、善良的本性与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本性去追求善良和正义,那么社会将会变得和谐稳固。
他主张君子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和感化他人。
孟子认为,社会中存在着种种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的根源在于人们对自己的本性缺乏认识和了解。
他认为,只要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善良本性,并且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发扬光大,那么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公正和平等。
五、善良的本性与政治和治理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对政治和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主张君子应该具备政治智慧和道德操守,通过以德治国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
文言文阅读孟子中的性善论解读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言文的重要代表之一。
他的著作《孟子》被列入儒家经典之一,其中包含了众多重要的思想和观点。
本文将重点解读孟子在文中提出的性善论。
一、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一种内在的、本能的善心,这种善心使得人们具备了爱、仁、义、礼等品质。
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就具备了这些美好的品质,并且通过后天的修养和教育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观点来源于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社会的深思熟虑。
他观察到,人们在面对他人的困苦和不幸时,会产生同情心和善良的行为。
他相信,这种善良的本性是普遍存在的,是不可抹灭的。
他强调人性的善良是基于人类的感情和良知,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和谐的基础。
二、性善的教育价值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可以引导人们把善的本性发展壮大,引导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他提出了“教化”、“学习”和“修养”等概念,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个体自身通过不断学习和修养来改变自己的能力。
首先,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价值观的基础。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德性的完善,引导人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他强调了道德规范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教育使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行为。
其次,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方法论。
孟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作用,主张人们通过教育来进行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
他提出了“养气”、“养心”、“养性”等概念,强调了个体内在的能量和潜力,以及通过教育来开发和发掘这些能量和潜力。
最后,性善论为教育提供了实践指导。
孟子的性善论不仅是一种思想观点,更是一种实践理念。
他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了性善的存在和发展,他提倡人们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改变自己和改善社会。
这种实践指导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当代意义和启示孟子的性善论观点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摘要】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之一,他提出了"性善"的观点。
本文首先探讨了孟子的性善观点,认为人性本善,与道德修养密不可分。
其次分析了性善与仁的实践,以及性善在政治治理和人伦关系中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探讨了孟子性善论的现实意义,认为其对个人修养、政治伦理和社会和谐有积极影响。
文章同时讨论了孟子性善论的影响和启示,指出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仍然有重要意义。
最后对孟子性善论进行评价,认为其对人类思想史和道德伦理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通过对孟子性善论思想的深入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同时也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思想内涵、道德修养、仁、政治治理、人伦关系、现实意义、影响、启示、评价1. 引言1.1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阐述,包括对人性本善的观点、性善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性善与仁的实践、性善与政治治理以及性善与人伦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但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挥和实现这种善良。
性善与道德修养相辅相成,只有通过不断的修行和自我完善,才能真正体现人性的善良。
在孟子看来,仁是性善的表现,是人们应该追求和实践的道德准则。
性善还可以指导政治治理,孟子提倡仁政,认为君子应该以仁义来治理国家。
性善也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孟子强调人伦之道,要求人们相互尊重、互助互爱。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探讨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和精髓,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2. 正文2.1 孟子的性善观点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提倡“性善论”。
他认为人性即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品质。
在《孟子》中,孟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他认为人们天生都有善的本性,但是通过修养和教育可以使善变得更加完善。
孟子将人的善性比喻为一块粗糙的玉,只有经过雕琢和修饰,才能显露出它的光芒。
孟 子思想中的性善论解读
孟子思想中的性善论解读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是一个贯穿古今、备受关注和争论的哲学命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孟子的性善论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这并非是一种凭空的臆想,而是建立在他对人性的深入观察和思考之上。
他提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四心就是人性中善的根源,也就是所谓的“仁、义、礼、智”之端。
恻隐之心,是当我们看到他人遭受苦难时,内心自然产生的怜悯和同情。
比如看到一个孩子在路边哭泣,我们会本能地想要去关心、询问,这种本能的反应就是恻隐之心的体现。
羞恶之心,让我们知道什么是羞耻,什么是丑恶,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去做那些违背道德的事情。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不当行为时,会感到羞愧,这就是羞恶之心在发挥作用。
恭敬之心,使我们对长辈、对他人保持尊重和礼貌,懂得谦逊和敬畏。
是非之心,则让我们能够分辨善恶、对错,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孟子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人们的普遍心理反应,来论证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说,一个人如果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即将掉进井里,都会本能地产生惊恐和同情,想要去救这个孩子,并不是因为想要借此与孩子的父母结交,也不是为了在乡邻朋友中获得好名声,更不是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而是出于内心深处那份自然而然的善良和同情。
这种瞬间的、不假思索的反应,正是人性本善的有力证明。
那么,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那么多的恶呢?孟子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人性本身是恶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等因素,使得人们原本善良的本性被蒙蔽或扭曲了。
就像一块璞玉,如果长期被尘土覆盖,就会失去它原本的光泽;一颗种子,如果没有合适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就难以茁壮成长。
在社会层面,孟子的性善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如果相信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就应该通过良好的教育和道德引导,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培养人们的道德自觉。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学说中最为重要的一条是“性善论”,即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这一观点在当时是很大胆的,因为孟子的前辈荀子曾经提出“人性本恶”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道德良知和善良的品质。
这是因为人生下来就具备了与生俱来的良善天性,这种良善天性使得人类有能力区分善恶、正邪。
真理、道义和正义的原则以及对人类一切行为的规范全都来源于人的内在本性。
在孟子看来,所有的人都追求善良并努力实践它。
孟子的“性善论”对当代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强调了人的天性是善良的,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具备了实现自己价值的潜能。
这一观点对于当代教育尤为重要,应当注重每个学生的整体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价值。
性善论提醒我们,善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发展的。
孟子认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得到正确的教育,从而使他们的善良天性得到发扬。
当代社会需要重视教育,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孟子的性善论提醒我们,人的本性具有善良的品质,但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失去善良。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努力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善良品质。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这一观点意味着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弘扬社会正能量,不断提高社会道德水平,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善良的社会。
孟子的性善论提醒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为他人负责。
只有当每个人都尽到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作用,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
这对当代社会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应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强调个人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统一,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
孟子的“性善论”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提醒我们重视个体发展,注重教育培养和发扬善良的品质,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繁荣。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一种关于人性本质的思想,认为人是天生就具有善良、正义和道德之心的。
这种思想贯穿着孟子的所有著作,成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人性的本质是善良的孟子认为,人性的本质是善良、正直的。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了一种内在的良知和正义感,这种良知使得人天然地倾向于做好事而不是做坏事。
因此,孟子主张人应该追求自我完善,发扬自己内在的善良品质,并将这种善良品质传播给他人,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二、人性可以得到改善和完善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但他也意识到人性是可以得到改善和完善的。
他认为,人的性情受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很大,因此,如果人处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就能使其内在的善良品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这样就会使人的性情更加善良、正直,从而为社会和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
三、人性的善良需要得到培养和教育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需要得到培养和教育,否则就会被邪恶所侵蚀,导致人的性情变坏。
因此,孟子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善良品质和正义感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使人明辨是非、知晓义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使人的性情更加善良、正直。
四、人性的善良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和社会关系密切相关。
他认为,只有在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中,人才能发挥其内在的善良品质,实现自我完善。
因此,孟子主张建设一个公正、和谐、有序、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人们的自我完善和改善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会。
总之,孟子性善论是一种旨在揭示人性本质、倡导人类社会发展的道德价值观的思想,它强调人性天生就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意识到了人的性情受到环境、教育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得到培养和改善。
在当今世界崇尚和平、进步、和谐的时代,孟子性善论的思想对我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摘要孟子作为儒家“亚圣”,在儒家学说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儒学内涵,其思想主要凝集在《孟子》一书中。
在孟子学说中,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
孟子的性善论不是向善论, 而是性本善论,他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修身一、孟子在儒家学上的地位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学历史上,孟子被后世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里面,就首次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了。
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学理上的深入阐发,继承和发展了孔学,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让儒学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的精致细腻且富有理论色彩,在儒学的发展上是功不可没的。
因此,孟子其人和《孟子》其书的价值和意义被后人越来越多的发现和挖掘出来。
唐代以后,孟子越来越逐渐被尊崇,韩愈就认为孟子“功不在禹下”,并称赞“孟轲好辩,孔道以明”。
到了宋时,《孟子》始列入经部,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
《四书章句集注》的《孟子序说》中记录了程子对孟子的评价,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2、性善论的思想渊源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
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孟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
他的性善论与孔子的仁有着内在的思想脉络的关系,既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仁的思想的发展。
孟子把仁义并重,突现出孔子仁的能动性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也。
”他把孔子哲学中带有浓重个人体验色彩的仁、义、礼、智等概念抽象提升为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其严谨、缜密、完整的“性善论”体系。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性善论是其核心思想之一。
孟子认为,人类天生具备善良的本性,是自然而然地追求善行和道德行为的。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对孟子性善论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的天赋养育记性的作用。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都有天赋的道德潜能,只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开发和实现。
孟子提出了“养气教性”的思想,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气质和品德来培养和发挥个人的道德能力。
他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这意味着人性本善,但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其善良本性的发展与实现。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活动和道德意识的觉醒。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不仅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上,还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来实现。
他提出了“天下之达道,可道也,不可道也”,意思是善良的本性是不言而喻的,不需要展示或者宣称。
他强调道德的实践,追求善的行为,并将这种行为融入到个人的生活中。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是理性的正义和善良的真实反映。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发挥其善良本性的价值。
他提出了“恻隐之心”,主张在社会交往中要关心他人的痛苦和苦难,要有同情心和爱心。
他说:“故君子有终始之道,无穷尽之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熙熙”指人们的安乐与和谐,“攘攘”指人们的纷争与敌视。
这说明了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要以和谐与爱心为目标,追求共同的利益和道德。
孟子性善论强调了道德的修养和教化。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是需要修养和教化的,通过教育来发掘和培养人的善良本性。
他的教育理念包括了立志、修身、治学、行道等方面,提出了“弟子规”“为政篇”等学问方法和内容。
他强调了品德和道德之间的关系,认为道德思想要贯穿于个体的行为中。
他说:“性相近,习相远”,强调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
孟子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追求善良行为是人们内心深处的积极倾向,并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实现和发挥。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四端”、“五常”、性善论等理论。
其中,性善论是孟子最为核心也是最受关注的一个学说。
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所有人都有内在的善心和良知,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一、人性本善孟子以“天性”或“心性”为名,指代人的本性,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出生时,就带有天赋的道德本性,这种本性具有“好善,恶恶”的基本特征。
人们都有善心,渴望做好事,与此同时,也有偏离本性的邪恶行为。
但是,人性中的善性远大于恶性,所以我们应该追求和发扬善性,消除恶性。
二、善性需培养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他也认为,善性需要通过社会化学习和自我修炼来得到发扬,这就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
孟子主张,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实行“父慈子孝、父严子敬”的教育方式,既能尊重孩子的个性,又能教导他们道德规范,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使人们的善性得以得到培养和表现。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入则孝,出则悌,谦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五常”理论,强调了人们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不仅可以让人们在社会中得到认同,还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善性,使人们在人际交往中一直坚持对他人的亲爱和助益,从而达到人性的善化。
三、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孟子在性善论中还提出了人在社会中的行为应该依循的原则。
他说道:“爱人者人恒爱之,饮食者人恒为之,养亲者人恒养之”,这个结论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信和互相帮助的基础之上。
人们可以改正自己的错误,但是对于天下万民的福祉,所有人都有责任。
因为人道的本质是团结合作,唯有这样才能达到和谐。
人是众多个体组成的集合,各人在群体中应该有自己的定位,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应该考虑团队的贡献,让集体一起前进。
只有使得每个人在社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达到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充分体现人性本善的特点。
总的来说,孟子性善论认为,人类是具备善性的,这种善性可以通过良好的教育与社会化学习来得到充分发扬、表达和培养。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性善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它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之一。
孟子性善论所倡导的“性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
孟子性善论的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他认为“性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也是一切美德的源泉。
在孟子看来,人的本性具有天然的善良和正直,有着向善的倾向。
他认为,天生具有良知和道德感,使得每个人都有能力辨别善恶、感受到对错,并且选择善而避恶。
孟子把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良特质称之为“良知”,并认为这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特质。
孟子提出了“性善”这一人性论,强调人性本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
2. 天赋善良3. 要善意培养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这种善良需要得到正确的培养和引导,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孟子看来,教育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应该以孟子性善论为指导,帮助人们找到自己内在的善良,使之不断得以弘扬和升华。
孟子主张要“养正”,即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提升人的善良品性,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孟子提出了要善意培养人的善良,使之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格的人。
4. 善政治的根本孟子认为,“性善”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也是政治社会理想的基础。
在孟子看来,只有在一个“性善”人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文明社会里,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繁荣。
孟子主张君子治国,要通过善政府理,引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新回归到“性善”的方向。
他认为,政治统治者应该以“性善”为本,以仁义为政治准则,建立起一种人人都尊重并遵从的政治权威。
孟子的这一思想,为中国古代政治治理和道德观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持。
5. 促进社会和谐孟子认为,人性的善良是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只有让人们自觉发挥出自己内在的善良,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在孟子看来,当人们发挥出自身的良知和善良,保持善良品行,就能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
浅谈孟子的性善论内容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对人性探讨的高潮。
主要观点有: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朴素论、性恶论、人性逐利论等观点,而尤以孟子的性善论影响最为深刻。
本文在探讨先秦时代其它人性论观点的基础上,主要论述了孟子性善论的基本内容,并从正反两方面对它做了一些评价。
关键词:性恶论孟子性善论一、先秦时代人性论诸说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但到了西周末年,随着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的周天子地位的不断下降,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身上。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终于形成了人性论问题讨论的高潮。
春秋战国时代的思想家们,以各自的政治主张为基点,围绕着人性的本质,人性的形成及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最早用较为抽象和概括的语言解释人性的是孔子,他说:性相近,习相远也。
这个观点反映了人性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对人类认识史的伟大贡献。
但孔子没有对该观点展开讨论,也没有进一步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
孔子之后,人性问题的讨论则大大的深化了,这时期的人性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总是围绕着善和恶来讨论人性的本质。
这是因为讨论人性并不纯然是为了学术研究,而是为各自的政治学说、道德学说寻找来自人性的理论概括。
思想家们为了推行他们的政治主张,不得不从理论上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企图通过这种探讨把本阶级、本阶层的道德意识规定为共同的人性,并以之为标准来衡量社会政治和人的活动的是非善恶。
孔孟之外,先秦时代较为重要的人性论观点有一下几种:1、性有善有恶论。
这是周人世硕的观点,王充《论衡-本性》篇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
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
”该观点认为人性中先验地存在着善和恶两种因素,善的因素得到培养,人性就表现为善;恶的因素得到培养,人性就表现为恶。
2、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
告子是与孟子同时的思想家,曾就人性问题与孟子展开激烈争论。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思,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人,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亚圣”,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性善论”、“王道政治”等内容,其中“性善论”是其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孟子的“性善论”出发,对其论点进行浅析,并探讨其当代价值。
我们来谈谈孟子的“性善论”。
“性善”是孟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认为“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天生具备善的本能,这种善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与生俱来的质朴情感,本性之善归结于“慈爱之心”。
孟子在《孟子·尽心下》中曾经说过:“故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是其善心也。
” 这句话表达了人天生有怜悯之心,有对他人的同情和敬爱之情。
这就是“性善”的内涵。
孟子认为,人天然具有的慈爱之心,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他人的苦难,对他人给予关怀和帮助,从而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
我们来探讨孟子“性善论”的当代价值。
在当代社会,孟子的“性善论”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对人际关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在现代社会,人们在生活、工作和社交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矛盾和冲突。
而孟子的“性善论”告诉我们,人们天生具有慈爱之心,应该懂得理解和关心他人,从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思想,以善的态度对待他人,体现人性的美好品质。
孟子的“性善论”对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代社会,社会风气日益浮躁,道德水平也面临挑战。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指出人们内心本具备“慈爱之心”,这就提醒我们应该发扬人性的美德,培养善良的品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注重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感受,积极践行善良的道德行为,从而弘扬美好的社会风气。
孟子的“性善论”对教育具有深远影响。
孟子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使乱其所为。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摘要】孟子的“性善论”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提出的重要理论之一,主张人性本善。
这一理论不仅在古代有重要影响,也在当代社会具有一定的价值。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教育和修养可以实现自我完善。
在当代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一些“性善”现象,比如人们的善良行为和社会公德。
孟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有启示作用,可以指导人们如何实现自我提升和社会和谐。
学习借鉴孟子的“性善论”可以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当代价值,内涵解析,根据及来源,现象,启示,思想,应用,社会,传统哲学,进步1. 引言1.1 孟子的“性善论”意义重大孟子的“性善论”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人性的观念和社会伦理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孟子看来,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具有善良的本能和道德感,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实现自己的善良天性。
这种观点反映了孟子对人性的乐观态度和对人类社会的信心,也为后来的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重要的遗产。
孟子的“性善论”强调了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提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理念,对于塑造人的道德品性和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人性和社会伦理的不断探索和思考,孟子的“性善论”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意义,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看待自己和社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1.2 当代社会亦可借鉴孟子的思想当代社会亦可借鉴孟子的思想。
孟子的“性善论”提倡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友善相待。
在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多样,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日益增加。
面对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可以从孟子的“性善论”中汲取智慧和启示。
当代社会可以借鉴孟子的思想来弘扬传统美德。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完善。
在当代社会,传统美德正在逐渐被淡忘,道德观念也受到挑战。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
论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孟子(Mencius)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之一,他的名言“人之性善”可以说是他的思想的核心。
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的性善论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展开探讨,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孟子的思想精髓。
我们来看看孟子对于“性善”的定义。
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每个人生来都有善良的本能,这种本能来源于天赋,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用“心之善”、“罔之恶”来描述人的本性,他认为人性中有一种本能的善良和正直,但这种善良也需要在后天的修养和培养中得到发展。
孟子强调人的善良本性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也不是需要经过特殊条件才能拥有的,这与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人的自我修养和人的社会责任。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发扬自己内在的善良本性,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的人。
他主张通过修养自身的心性,弘扬仁爱之道,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善行。
孟子还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他认为人既然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就应该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道德的行为影响着他人,使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仁爱之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孟子性善论思想强调了人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孟子性善论思想的内涵还包括了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
在孟子看来,如果以人性恶劣为基础来进行政治统治,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国家的衰亡,因此他主张用“性善”来治理国家,即建立仁政,通过仁政来影响人心,最终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他主张君子要“善为国”,即善于治理国家,实现天下太平。
从教育理念上来说,孟子主张育人为本,提倡以仁爱之道来教育后人,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品质。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激发人的善良本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治理国家的基石。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过分理想化了人的善良本性,忽视了人的自私和恶劣的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古而今,围绕着人性之善恶,哲学家有过许多辩论。
关于人性的探讨,最初可以追溯到孔子,在《论语·阳货》篇,有“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的本性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而使差距扩大而已。
不过在这里孔子只是略微提到了人性这个话题,并没有展开论述。
后来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
与之相对的是荀子的“性恶论”,主张人性本恶,人的善是后天教化而成。
除此之外,还有性不善不恶论,由吿子提出。
先秦的关于人本性的讨论大概是以上三种学说。
孟子的“性善论”作为重要的德性伦理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源泉和基础。
孔子创立了仁学,劝人学仁行义,但是却没有告诉人为何要如此做。
孟子的性善论的提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人们学仁行义,是因为人们具有向善的本性,向善是人的本能。
孟子认为人性由两个层面组成,一个是性,另一个是命。
体现在下面这段话: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于不谓命也。
(《孟子·尽心下》)
“性”是指人的普通生理欲望,口之于好吃的食物,眼睛之于好看的色彩,耳朵之于好听的声音,鼻子之于好闻的味道,四肢之于安逸。
而“命”则是指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人在社会的人伦关系。
孟子说: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在。
(《孟子离娄下》)
这里的“几希”就是“命”,“性”是人与动物共同拥有的,而“命”则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存在。
“命”的具体是仁、义、礼、智,这四者是人的善端,是人性本善的根源。
孟子对于仁义礼智的说法是: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
(《孟子·吿子上》)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吿子上》)
四心相对应的就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不是外部赋予的,是我本身就拥有的,只是平时人们都没有用心思想、领悟罢了。
为了证明“仁义礼智”是“我固有之”,孟子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公孙丑上》)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孟子的性善论最重要的论据——“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出来了。
人不会对落井的孩童无动于衷,他的施救无关乎他是否与孩子的父母结识、无关乎他的声誉,仅仅是因为他有恻隐之心,而这恻隐之心是与生俱来的。
稍微整理一下孟子性善论的论证过程,孟子通过举例孺子入井证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不忍人之心”扩展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的善端,是人性固有的存在,由这四心可以发展成为“仁义礼智”。
于是得出,人本性为善。
这种论证似乎挺有道理,但是却有两点致命缺点。
其一,人性的组成为何由“性”和“命”构成。
人的本性应该是“生之谓性”,随生命而带来的自然本性才应该是人“性”,而“命”中的四端“仁义礼智”则是受社会和后期教育影响的,是人为而非天成。
对于孟子的“性”,荀子做出了很好的反驳: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之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性”是天生的,是无需通过学习获得,而礼仪是圣人创造总结出来的社会伦理规范,人要通过学习才能懂得,所以人性不存在“命”这一说法。
但是孟子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在”这句话并没有错,人与动物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是人的思想,包括善的思想和恶的思想。
这个区别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在婴儿和动物的世界中,没有善恶美丑,只有生存的本能。
婴儿饿了啼哭,困了睡觉,一切随性而为。
动物则是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想尽办法存活。
两者都不具备思想。
只是后来婴儿接受了教育,明白了礼义廉耻,知道了善恶美丑,这个区别才产生。
因此,“生之谓性”才是人的“性”。
其二,人除了“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之外,还有“趋利避害”、“好逸恶劳”、“爱慕虚荣”等不好的一面,正如荀子所说,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毫无疑问,荀子以上所列举的人的劣根性是存在的。
孟子举例人因不忍心而救孺子,但是实际上人除了这种利他行为外,还会存在利己的行为。
人的欲望很多,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君子,能够自省自律,那些克制不了自己的人容易为了满足欲望而发生争斗、放纵等行为,如果采用孟子论证“善”的方法,那么这样是不是也可以说明人性中也有“恶”的部分?人是否真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与生俱来的吗?救人的人虽然可能并不是为了名誉,也不是
跟被救人的亲人认识,但是他的救人举动会不会与他所受的教育、所在的社会环境有关?如果在一个人人都相互敌视、自私自利的环境中,人还会救人吗?所以以此来论证“人皆有恻隐之心”是不是有点片面?
综上所述,孟子的“性善论”的证据是不充足的,与之相对,荀子的“性恶论”也是有失偏颇的。
人性本无好坏善恶,人在生命之初,就像一片土壤,土壤肥沃,有待播种。
而后天教育就是种子,撒下善的种子,善就有可能发芽,撒下恶的种子,恶就有可能发芽。
至于种子的芽能不能长成,又要看大的社会坏境、本人的自主能动性等相关因素。
其实,何谓善,何谓恶,善恶的标准本来就是人定,随着时代、社会的变迁,善恶的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回,就好像在奴隶社会,虐待奴隶并不会受到过多指责,但如今,人人平等,虐待是一种极严重的犯罪。
恶的标准变了。
在人的本性是不变的(很有可能是不变的)前提下,既然善恶人定,那么人性如何定善恶呢?
因此人之初,善恶皆有可能。
参考书籍: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2、《孟子》
3、韩丽华:《先秦儒家人性论及其演变》
4、秦睿、左楠:《孟子性善论辨识》
5、《性善论与性恶论》/s/blog_5c3936ff0100bi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