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老子二章》 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生活。
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
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
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
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返回
学习目的
正确了解老子 “无为而无所不为”及“和而不同”内涵
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 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返回
学习重点
❖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 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实行正己 正人 的“不言”之教化。任凭万物自作自息而不去 强力主宰;万物生成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但不 因之而自恃;成就大事而不居功。就是因为他有功 而不自居 ,其功就永恒不灭
精髓:无为而无所不为
在思想上,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 有无为才能无所不为。他对“侯王”的告诫,
如:“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是很精辟的。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后
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它的影响。自汉 以后注释《老子》者不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 见的。老子不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 而且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 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老子二章》从人们常见的 现象中揭示了真理,如果强求 同一,岂非取消了世界万物及 人民大众的生存权利?矛盾多 样性决定了和谐的必然,这是 天道自然,也是人类社会在 “和而不同”下不断发展向前 的规律。见下图解:
共生互动
科学
和而创新 相同互通

而 人文 不 同
相异互补
内容述评
❖ 第一层集中鲜明的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 思想。
❖ 第二层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
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 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自然的规律不就象张弓一样吗?靶高了就
大学语文《老子二章》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相传孔子曾 向老子问礼。曾任周守藏室之史。后弃 官归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 世与庄子并称“老庄”。其思想核心是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和而 不同”。
《史记》载老子深懂周朝的图书 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 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 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子乃著 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 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 终”(《史记》)。
返回
《老子》简介
《老子》,亦称《道德经》,道家学 派的经典。今通行本分上、下二编八十 一章。《老子》语言朴素流畅,多用排 比韵语,音调谐婉,便于记诵,具有深 刻的哲理性与系统的思辨性,对中国传 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十分 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
❖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的宇 宙生成说,把宇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 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 变化的,而“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 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 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 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在同一自然世界 (包括人类社会)中共同生活构成了“和而 不同”的世界。
弓压低,靶低了就弓抬高,弦位过满就减损些,弦 位不足就补充些。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 不足。人类社会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不足来供 奉有余。谁能自己有余而用来奉献给天下呢?只有 有道之人。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有所成 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老子:“无为而无所不为”内涵和哲理
❖ 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 反对的只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妄为,要求不以 个人主观的欲望来破坏自然的发展。
❖ 用“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一切,处处顺应 自然规律,辅助万物自身发展,不勉强用人 为的力量去干扰它,不背离自然规律去追求 个人的目的,这样反而容易实现自己的目的, 达到无所不为,使自己的目的和愿望得到实 现和满足。
一、对“无为而 无所不为”思想的深 层认识。
二、用“无为而 无所不为”及“和而 不同”观点,分析论 证改革开放为什么能 取得巨大成效。
返回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
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前后相随。
❖ 译文:如果天下人都知晓美的事物之所以
为美,这就有了丑;都知晓善的事物之所以 为善,这就有了恶。有和无相对而生,难和 易相反相成,长和短相形而见,高和下相对 而显,音与声互相谐和,先和后相互接随。 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老子鲜明提出“和而不同”理念
❖ 在古代专制社会中,统治者上求“同”, 即使是思想,也不能有“腹非”之异,这就严 重阻碍了社会健康发展。
❖ 老子则不同,他以道为根据,在《老子二 章》鲜明指出了世界事物是相反相成,多样 统一,在同一自然世界(包括人类社会)中 共同生活构成了“和而不同”的世界。“有 无相生”、“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这一对对的矛盾,相互对立,又辩证统一, 相互依赖、转化,在“和而不同”中,谁也 离不开谁。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背景简介
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混
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
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
命。结果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
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
提出“无为而治”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
本ຫໍສະໝຸດ Baidu反映了老子的社会思想。他以“天之
道”来与“人之道”作对比,主张“人之道” 应该效法“天之道”。他要求人类社会也应 当改变“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不平 等的现象,效法自然界的“损有余而补不足” 的法则,“损有余以奉天下”体现了他的社 会财富平均化和人类平等的观念。表达了老 子对统治者推行苛政的痛恨,对老百姓生活 艰难困苦的同情。这是《老子》中的人民性 一面,是其精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