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模型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环节:学生对原子结构进行初步猜想)
教学目标:学生对原子可能有的结构进行初步猜想
教学内容:学生猜想原子结构。
活动设计:以“特点”创设的情境和要解决的问题不够明确,没有紧扣课题“模型”;教师提问并启发,学生猜想和回答,教师小结概括,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语言:语言条理清楚,语言比较亲切,感染力好,师生问答互通良好
教师:原子小,什么很小?
学生:质量
教师:(所以)原子有质量
学生:体积
教师:原子有体积,还有呢?
学生:半径很小。长度
教师:半径,长度,就是说有?
学生:形状。
教师:还有吗?再想想?
学生:结构
教师:很好,原子还有一定的结构,你们认为原子是有质量的有体积,有形状,有结构,这是你们认为的原子的模型,那么科学家认为的原子模型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学生:还有正电荷
教师:还有正电荷和负电荷抵消了,说明了在原子内部还存在着正电荷,那么这些正电荷这些粒子是怎么分布的呢?他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原子还是一个球体,但是正电荷是均匀的分布在就像西瓜的瓤一样,西瓜肉,均匀的分布在了整个球体当中,而电子呢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西瓜当中,就像上面这个这样的模型。这是汤姆生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
(第三环节:介绍历史上有关原子模型的两种猜想)
教学目标:介绍历史上有关原子模型的两种猜想,初步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发展历史
教学内容:介绍道尔顿、汤姆逊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猜想。
活动设计:教师讲解与学生猜想相结合,但学生的猜想意义不大;两种原子模型也有比较形象的图片配合,
教学语言:专业术语运用不够科学准确,电中性不是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师生问答互通良好
2.从科学方法来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过从现象中推测、归结原理的过程,这为从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中推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奠定基础;
3.从思维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属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思维水平,所以教学设计应该力求遵循从经验到理论、从形象到抽象的教学过程,力求用图片、板画形象的表征抽象的微观的知识与模型。
板书设计:
存在问题:
教师:道尔顿,他是第一个建立原子模型的科学家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也就是原子构成的。他认为原子时不可再分的,所以呢他建立的模型呢是这样子的,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他是一个实心球,所以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实心球模型。这个模型呢影响了人们一百年的对原子的认识,直到后面有个科学家叫做汤姆逊(Thomson),他发现原子内部它还存在一种粒子,比原子更小的粒子叫做,电子。电子呢,它是带负电的有一定质量的微粒,他普遍存在在各种原子中,每个原子中都有电子,那么电子到底是怎么分布的呢?你们来猜想一下。
活动设计:教师提问,学生回忆和回答
教学语言:语言用语准确,提问明确,师生问答互通良好
板书设计:
存在问题:没有明确向学生明确课题,突出重点。如果明确了课题“模型”,下一个环节就可以以“模型”作为提问的立足点,这样更能紧扣课题
究竟原子是一种怎样的微粒呢?
学生:不知道
教师:它有什么特点?原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的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选自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的第1小结内容(后面还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带电的原子-离子”);
2.原子结构的模型是原子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原子核”和“离子”概念的基础,所以本小节内容地位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和重要人物;
(2)知道质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以及建立的实验基础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中推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过程
(2)理解从实验现象中推测科学原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
(2)通过了解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体验科学的质疑态度和严谨态度
四、教学反思
教师:在我们周围存在各种各样的物质,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有的是生物,有的是非生物,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没生命,在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比如说水。
教师:水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学生:水分子
教师:所以物质时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可分为?
学生:不规则
教师:不规则的分布,还有其他可能吗?
学生:有规则
教师:有规则他可以是均匀的分布在原子里面,也可以不均匀的分布在原子里面,能不能形象的比喻一下,比喻成水果。
学生:西瓜
教师:西瓜,那什么是电子?
学生:西瓜子
教师:那还有什么水果?源自文库
学生:南瓜
教师:电子也可能分布在原子中心,那他可不可能分布在原子表面呢?(学生:也有可能)那汤姆逊是怎么认为的呢?哦,原子他是电中性的,而我们的电子是带负电的,原子是电中性的,你们觉得它带的负电去哪了?
学生:原子
教师: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原子它可以直接的(学生:构成物质)构成物质,(板书)就比如说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学生:铁原子),所以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究竟原子是一种怎样的微粒呢?
学生:不知道
(第一环节:引入课题)
教学目标:通过回顾原有知识,引入课题
教学内容:从物质、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出发,引出“原子”名称
教师:汤姆生有个学生叫卢瑟福,卢瑟福他做了一个实验,他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无法用汤姆生这个模型来解释,所以他就开始质疑他的老师。他说我觉得你这个模型是对的,所以他也建立了一个模型,他做的这个实验叫α粒子散射实验,他用大量的α粒子去轰击金箔,金箔知道是什么吗?很薄的金(片),像纸一样的,这个黑黑的是α粒子发射器,α粒子从里面发射出来,红红的就是α粒子粒子束,打在黄黄的金箔上面,这一圈是探测屏,如果有α粒子打在上面,他就会知道,它接收到。这个实验做出了个有趣的现象,就像这样的。这是金箔的一层原子,金箔是金属,所以直接由原子构成,他发现的现象是这样子的,大部分α粒子都直接地穿过了原子,都直接地穿过的原子,α粒子是带正电的哦,还有少部分的α粒子啊它打在了原子上之后,发生了轻微的偏转,但是呢,有极少数α粒子打在原子上之后被反弹了回来,或者偏转角度很大,这是极少数的粒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子内部究竟是怎么分布的?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结构呢,同学们猜想一下。小组进行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本小结课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汤姆生推测的“枣糕式”原子模型,第二重点介绍了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核式结构”原子模型,第三简单介绍了玻尔对卢瑟福“核式结构”原子模型的改进,最后说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历代科学家不断努力和不断改进的结果。
二、学生分析:
1.从知识基础来看,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识分子、原子等名称,也已经知道它们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这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知识基础;
板书设计:主体板书没有,
修改建议:删去学生猜想,语言应该更加科学准确,用板画配合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最后应该有一个小结“以上是科学史上两位科学家关于原子模型的猜想,汤姆生的模型能够解释一些现象,没有直接的事实验证,汤姆生有个学生叫卢瑟福,它为了验证他老师的猜想,他做了一个实验”,同时为下一个教学环节(教学重点)做铺垫。
教学目标:学生对原子可能有的结构进行初步猜想
教学内容:学生猜想原子结构。
活动设计:以“特点”创设的情境和要解决的问题不够明确,没有紧扣课题“模型”;教师提问并启发,学生猜想和回答,教师小结概括,引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教学语言:语言条理清楚,语言比较亲切,感染力好,师生问答互通良好
教师:原子小,什么很小?
学生:质量
教师:(所以)原子有质量
学生:体积
教师:原子有体积,还有呢?
学生:半径很小。长度
教师:半径,长度,就是说有?
学生:形状。
教师:还有吗?再想想?
学生:结构
教师:很好,原子还有一定的结构,你们认为原子是有质量的有体积,有形状,有结构,这是你们认为的原子的模型,那么科学家认为的原子模型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学生:还有正电荷
教师:还有正电荷和负电荷抵消了,说明了在原子内部还存在着正电荷,那么这些正电荷这些粒子是怎么分布的呢?他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原子还是一个球体,但是正电荷是均匀的分布在就像西瓜的瓤一样,西瓜肉,均匀的分布在了整个球体当中,而电子呢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西瓜当中,就像上面这个这样的模型。这是汤姆生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
(第三环节:介绍历史上有关原子模型的两种猜想)
教学目标:介绍历史上有关原子模型的两种猜想,初步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发展历史
教学内容:介绍道尔顿、汤姆逊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猜想。
活动设计:教师讲解与学生猜想相结合,但学生的猜想意义不大;两种原子模型也有比较形象的图片配合,
教学语言:专业术语运用不够科学准确,电中性不是正负电荷相互抵消。师生问答互通良好
2.从科学方法来看,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过从现象中推测、归结原理的过程,这为从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中推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奠定基础;
3.从思维特点来看,初中学生属于形象思维占优势的思维水平,所以教学设计应该力求遵循从经验到理论、从形象到抽象的教学过程,力求用图片、板画形象的表征抽象的微观的知识与模型。
板书设计:
存在问题:
教师:道尔顿,他是第一个建立原子模型的科学家他认为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再分的粒子,也就是原子构成的。他认为原子时不可再分的,所以呢他建立的模型呢是这样子的,原子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他是一个实心球,所以我们把这个模型称为实心球模型。这个模型呢影响了人们一百年的对原子的认识,直到后面有个科学家叫做汤姆逊(Thomson),他发现原子内部它还存在一种粒子,比原子更小的粒子叫做,电子。电子呢,它是带负电的有一定质量的微粒,他普遍存在在各种原子中,每个原子中都有电子,那么电子到底是怎么分布的呢?你们来猜想一下。
活动设计:教师提问,学生回忆和回答
教学语言:语言用语准确,提问明确,师生问答互通良好
板书设计:
存在问题:没有明确向学生明确课题,突出重点。如果明确了课题“模型”,下一个环节就可以以“模型”作为提问的立足点,这样更能紧扣课题
究竟原子是一种怎样的微粒呢?
学生:不知道
教师:它有什么特点?原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的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选自浙江省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八年级下册第2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的第1小结内容(后面还有“揭开原子核的秘密”、“带电的原子-离子”);
2.原子结构的模型是原子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原子核”和“离子”概念的基础,所以本小节内容地位重要;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和重要人物;
(2)知道质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以及建立的实验基础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中推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过程
(2)理解从实验现象中推测科学原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
(2)通过了解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体验科学的质疑态度和严谨态度
四、教学反思
教师:在我们周围存在各种各样的物质,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有的是生物,有的是非生物,不管是有生命,还是没生命,在我们周围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粒子构成的。比如说水。
教师:水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学生:水分子
教师:所以物质时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可分为?
学生:不规则
教师:不规则的分布,还有其他可能吗?
学生:有规则
教师:有规则他可以是均匀的分布在原子里面,也可以不均匀的分布在原子里面,能不能形象的比喻一下,比喻成水果。
学生:西瓜
教师:西瓜,那什么是电子?
学生:西瓜子
教师:那还有什么水果?源自文库
学生:南瓜
教师:电子也可能分布在原子中心,那他可不可能分布在原子表面呢?(学生:也有可能)那汤姆逊是怎么认为的呢?哦,原子他是电中性的,而我们的电子是带负电的,原子是电中性的,你们觉得它带的负电去哪了?
学生:原子
教师: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原子它可以直接的(学生:构成物质)构成物质,(板书)就比如说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学生:铁原子),所以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究竟原子是一种怎样的微粒呢?
学生:不知道
(第一环节:引入课题)
教学目标:通过回顾原有知识,引入课题
教学内容:从物质、分子和原子之间的关系出发,引出“原子”名称
教师:汤姆生有个学生叫卢瑟福,卢瑟福他做了一个实验,他发现了个有趣的现象,无法用汤姆生这个模型来解释,所以他就开始质疑他的老师。他说我觉得你这个模型是对的,所以他也建立了一个模型,他做的这个实验叫α粒子散射实验,他用大量的α粒子去轰击金箔,金箔知道是什么吗?很薄的金(片),像纸一样的,这个黑黑的是α粒子发射器,α粒子从里面发射出来,红红的就是α粒子粒子束,打在黄黄的金箔上面,这一圈是探测屏,如果有α粒子打在上面,他就会知道,它接收到。这个实验做出了个有趣的现象,就像这样的。这是金箔的一层原子,金箔是金属,所以直接由原子构成,他发现的现象是这样子的,大部分α粒子都直接地穿过了原子,都直接地穿过的原子,α粒子是带正电的哦,还有少部分的α粒子啊它打在了原子上之后,发生了轻微的偏转,但是呢,有极少数α粒子打在原子上之后被反弹了回来,或者偏转角度很大,这是极少数的粒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子内部究竟是怎么分布的?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结构呢,同学们猜想一下。小组进行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3.本小结课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汤姆生推测的“枣糕式”原子模型,第二重点介绍了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以及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核式结构”原子模型,第三简单介绍了玻尔对卢瑟福“核式结构”原子模型的改进,最后说明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历代科学家不断努力和不断改进的结果。
二、学生分析:
1.从知识基础来看,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识分子、原子等名称,也已经知道它们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这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知识基础;
板书设计:主体板书没有,
修改建议:删去学生猜想,语言应该更加科学准确,用板画配合讲解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最后应该有一个小结“以上是科学史上两位科学家关于原子模型的猜想,汤姆生的模型能够解释一些现象,没有直接的事实验证,汤姆生有个学生叫卢瑟福,它为了验证他老师的猜想,他做了一个实验”,同时为下一个教学环节(教学重点)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