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键理论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s
2p
激发
2p
2s
SP2杂化
sp 2
BF3的形成
键角1200
sp3 杂化
(2)s-p-d 型杂化 ns 轨道、np 轨道和 nd 轨道一起参与的杂化称为 sp-d 型杂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sp3d杂化 sp3d 杂化 sp3d 杂化轨道是由 1 个 ns 轨道、3 个 np
轨道和 1 个 nd 轨道组合而成的,它的特点是 5 个杂化轨
electron-pair repulsion) 1940 年, N. V. Sidgwick 和 H. M. Powell 在总结实验
事实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概念上比较简单又能比较准确
地判断分子几何构型的理论模型,后经 R. J. Gillespie 和 R. S. Nyholm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加以发展,现在称为价层 电子对互斥理论。 虽然这个理论只是定性地说明问题,但对判断共价分 子的构型非常简便实用。
道在空间呈三角双锥形,杂化轨道间夹角为 90、 120 或
180。
sp3d 杂化和 PCl5 分子的形成示意图
sp3d2杂化 sp3d2 杂化 sp3d2 杂化轨道由 1 个 ns 轨道、3 个 np
轨道和 2 个 nd 轨道组合而成,它的特点是 6 个杂化轨道
指向正八面体的 6 个顶点,杂化轨道间夹角为 90 或180。
2. 杂化轨道类型及在空间的几何分布
按参加杂化的轨道分:(1)s-p 型杂化 只有 s 轨道和 p 轨道参与的杂化称为 s-p 型杂化,主
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sp 杂化
例:BeCl2, BeF2 : 中心Be:2S2
2p
2s
SP杂化 激发
重叠成键
sp2 杂化
例2:BF3:中心B:2S2 2P1
5 6
三角双锥 正八面体
三角双锥 正八面体
电子构型与分子构型不一致
当配体数少于电子对数时,一部分电子对为成 键电对,另一部分电子成为孤对电子,确定出孤 对电子的位置,分子构型才能确定。
电 配 孤 子 体 电 对 数 对 数 数
电 对 构 型
分 子 构 型
AB2 3
2
1
AB3 4
3
1
AB2 4
2
2
H C H H H H B N H B O H B H H
C sp3的杂化
不等性杂化
一组杂化轨道中,若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 s、p、d 等成分并不相等,则杂化轨道的能量不相等,这种杂 化称为不等性杂化。
水分子中 O 原子的不等性杂化与水分子的构型 按 sp3 杂化轨道的四面体空间取向,两个 O-H 键之
间的夹角应为 10928’,实际上由于两对孤对电子不参加
N2 分子怎样呢? 已知 N 原子的电子结构:
2. 共价键的特点:饱和性和方向性
(1)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共价键的总数是由其未成对的单电子数决定的。
例如,氯原子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的 3p 电子,它与 另一个氯原子 3p 轨道上的一个电子配对形成双原子分子 Cl2 后,每个氯原子就没有成单电子,即使再有第三个氯 原子与 Cl2 接近,也不能形成 Cl3 。
根据 VSEPR 理论预测 CH4 分子的结构是正四面体,
与实验测定结果一致,其中四个 C-H 键是完全等同的, H-C-H 之间的夹角均为 10928’。
为了从理论上解释多原子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 构,1931 年 Pauling 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提出了 杂化轨道理论(Hybrid Orbital Theory)
ss
s p
p p
重叠程度小于σ键,键能小于σ键,稳定性低,是化学 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键
键
s p
键
Py Pz Px Pz
Py Px
2.2.3 杂化轨道理论
VB法成功的解释了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本质, 即共价键的方向性,饱和性。 缺点:不能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
碳原子的价电子结构为 2s22px12py1,只有两个未成 对电子,所以它只能与两个氢原子形成两个共价单 键,形成CH2.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总数 = 中心 A 的价电子数(s + p) + 配体B在成键过程中 提供的电子数 如: CCl4 4 + 1×4 = 8
氧族元素的氧族做中心时: 价电子数为 6, 如 H2O, H2S; 做配体时:提供电子数为 0. 如在 CO2中, 电子总数 = 4
处理离子体系时, 要加减离子价(如果是正离子,
+
MO
(2). 如何判断分子的极性? 共价键:电负性差= 0 非极性共价键 电负性差≠ 0 极性共价键
对双原子分子:化学键有极性,分子就有极性。 例:HCl,HF,极性分子 化学键无极性,分子无极性。 例 : H2,O2,N2,非极性分子 多原子分子 :化学键无极性,分子无极性。 例 : S8,P4等(O3例外有微弱的极 性)。 化学键有极性:要看分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具有对称中心则分子无极性。否则就有极性。
2.2.2 价键理论 ( Valence Bond Theory )
价键理论也称为电子配对法 (VB法)。1927 年德国化 学家 W. Heitler 和 F. London 用量子力学处理 H2 分子结
构获得成功,后经 L. Pauling 等人发展建立了现代价键理
论 ( valence bond theory,VBT ) ——杂化轨道理论和价 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
- ne-
静电引力 nNaCl
nCl(3s 2 3p 5 ) 348.7mol1 nCl (3s 2 3p 6 ) kJ E
形成条件 XA – XB > 2.0 形成化学键 -450 kJ· -1 mol
ne-
形成过程:a 电负性小的活泼金属原子与电负性大的活 泼非金属原子相遇,由于电负性差较大,所以发生电子 得失,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正负离子。 b 正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电子对数
2
180
120 3
4wk.baidu.com
10928 ’
180
5
120 90
5
180 90
6
3) 分子的几何构型与电子对构型的关系
电子对构型与分子构型一致
若配体数m( ABm )和电子对数相一致,各电子对 均为成键电对,则分子构型和电子对构型一致。
C.判断下列共价分子的几何构型: BeCl2 ,BCl3 ,SO42- ,PCl5 ,SF6 ,
1.杂化、杂化轨道的概念
1)杂化和杂化轨道: 原子在形成分子时,中心原子若干条能量相近的 不同类型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成一组数目相同的新 原子轨道,这种重新组合的过程叫杂化。
经杂化而形成的新的轨道叫杂化轨道。 下面以甲烷分子形成为例说明: 在形成分子过程中,通常存在激发、杂化、轨道重叠等 过程。
(1)激发
sp3d2 杂化和 SF6 分子的形成示意图
按杂化轨道的能量来分:
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
杂化过程中形成的杂化轨道可能是一组能量简并的轨 道,也可能是一组能量彼此不相等的轨道。因此轨道的杂
化可分为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
等性杂化
等成分相等,则杂化轨道的能量相等,称为等性杂化。
一组杂化轨道中,若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 s、p、d
(2)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稳定。 即共价键的形成遵循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 原子轨道在空间有一定的形状和取向,只有沿着一 定的方向进行最大程度的重叠,以形成共价键,才能保证 成键原子轨道对称性的一致。
3. 共价键的类型
键: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以
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
重叠成键
在成键过程中,激发、杂化和重叠是同时发生的。
3)杂化轨道的数目, 成分 数目
杂化过程中形成的杂化轨道的数目 = 参加杂化的轨道的数目.
CH4 中参加杂化的有 2s, 2px, 2py, 2pz 4条原子 轨道, 形成的杂化轨道也是 4 条: 4 条完全相同sp3的杂化轨道.
成分
在sp杂化轨道中, s 和 p 的成份各 1/2, sp2杂化中, s 占1/3,p占2/3。
N H H
O H H B H B F
P F F
判断下列共价分子的几何构型:
NO2
解:分 子 价层电子对 孤对电子
SO2
成键电子对 价电子对构型 分子构型
NO2 (5+0)/2=2.5(3)1 SO2 (6+0)/2=3 1
2 2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V型 V型
键参数(bond parameters )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要点 分子 ABm中, A 为中心原子, B 为配体, m为配体的个数, B均与A有键联关系. 本节讨论的 ABm 型分子中, A为主族元素的原子.
ABm 型分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 A 的价层中电子 对的排斥作用. 分子的构型总是采取电子对排斥力平 衡的形式.
1)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总数和对数
原子—原子之间作用力即化学键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2.1 离子键理论 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 定义:原子间发生电子得失,形成正、负离 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离子键的形成
nNa(3s1 ) 496mol1 nNa (2s 2 2p 6 ) kJ I
键级、键能、键长、键角等
■ 键长(bond length): 分子中两个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
键长→短,键→强,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 键角(bond angle):
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
2.7 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2.7.1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1) 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 非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极性分子。
H2 分子中的化学键
1. 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
1 2
两个单电子
以
自旋相反
的方式相互接
3 ,两个电
近时, 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
子以自旋相反的方式结成电子对,这样会释放出 能量,体系能量就降低了,相当于在两原子间形
成稳定的共价单键。
例如:HF 分子 中, 形成一个共 价键.
如果 A、B 各有两个或三个未成对的电子,那么 自旋相反的单电子可以两两配对,形成共价双键 或叁键。
解:分 子 BeCl2 BCl3 SO42价层电子对 (2+2)/2=2 (3+3)/2=3 (6+0+2)/2=4 成键电子对 2 3 4 价电子对构型 直线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分子构型 直线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解:分 子
价层电子对
成键电子
价电子对构型
分子构型
PCl5 SF6
(5+5)/2=5 (6+6)/2=6
2.2 共价键的价键理论(VB法)
2.2.1 1916年,Lewis经典价键理论:成键原子双方
各自提供外层电子组成公用电子对,成键原子达到 稀有气体原子的外层电子组态。 “八隅体”结构
H +
Cl
H Cl
但Lewis没有说明这种键的实质, 适应性不强. 在解释BCl3, PCl5 等未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分子时, 遇到困难:
碳原子中电子的激发
(2)杂化
3 sp3 sp3 sp3 sp
s 轨道
p 轨道
sp3 杂化轨道
碳原子中电子的 sp3 杂化
(3)轨道重叠 在 CH4 分子中,四个氢原子的 1s 轨道在四面体的 4
个顶点位置与碳原子的4个杂化轨道重叠最大,因此,决
定了 CH4 分子的构型是正四面体,H-C-H 之间的夹角为 10928’。
成键,电子云集中在氧原子周围,对成键电子对所占据的
杂化轨道有排斥作用,导致两个 O-H 键之间的夹角减小
为 104.5。
N
NH 3
H
H
H
HNH 107 18'
作业:BF3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型 ,但NF3却是 三角锥形的几何构型,适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
2.5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valence-shell
第 2 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1 2—2 2—3 2—4 离子键的形成 共价键理论 金属键理论简介 分子间作用力
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掌握了原子的结构。那么 原子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形成分子,形成分子 以后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性质有何关系? 这就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 了分子的结构才能了解分子的性质。 本章研究问题的思路: ①原子—原子之间作用力即化学键。 ②原子—原子之间相对位置即空间构型。 ③分子的空间构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关 系,即结构决定性质。
在计算价电子时,应减去相应的正电荷;如果是负离子, 在计算价电子时,则应加上相应的负电荷
如: PO43-
5 + 0×4 +3 = 8
NH4+ 5+1×4 –1 = 8 总数除以 2 ,得电子对数: 总数为奇数时, 对数进 1 例如:总数为 9,对数为 5
2) 电子对和电子对空间构型的关系
为了减少价电子对之间的斥力,电子对间应尽量 互相远离,尽可能减少电子对相互排斥, 在空间达到平衡取向.
2p
激发
2p
2s
SP2杂化
sp 2
BF3的形成
键角1200
sp3 杂化
(2)s-p-d 型杂化 ns 轨道、np 轨道和 nd 轨道一起参与的杂化称为 sp-d 型杂化,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sp3d杂化 sp3d 杂化 sp3d 杂化轨道是由 1 个 ns 轨道、3 个 np
轨道和 1 个 nd 轨道组合而成的,它的特点是 5 个杂化轨
electron-pair repulsion) 1940 年, N. V. Sidgwick 和 H. M. Powell 在总结实验
事实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概念上比较简单又能比较准确
地判断分子几何构型的理论模型,后经 R. J. Gillespie 和 R. S. Nyholm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加以发展,现在称为价层 电子对互斥理论。 虽然这个理论只是定性地说明问题,但对判断共价分 子的构型非常简便实用。
道在空间呈三角双锥形,杂化轨道间夹角为 90、 120 或
180。
sp3d 杂化和 PCl5 分子的形成示意图
sp3d2杂化 sp3d2 杂化 sp3d2 杂化轨道由 1 个 ns 轨道、3 个 np
轨道和 2 个 nd 轨道组合而成,它的特点是 6 个杂化轨道
指向正八面体的 6 个顶点,杂化轨道间夹角为 90 或180。
2. 杂化轨道类型及在空间的几何分布
按参加杂化的轨道分:(1)s-p 型杂化 只有 s 轨道和 p 轨道参与的杂化称为 s-p 型杂化,主
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sp 杂化
例:BeCl2, BeF2 : 中心Be:2S2
2p
2s
SP杂化 激发
重叠成键
sp2 杂化
例2:BF3:中心B:2S2 2P1
5 6
三角双锥 正八面体
三角双锥 正八面体
电子构型与分子构型不一致
当配体数少于电子对数时,一部分电子对为成 键电对,另一部分电子成为孤对电子,确定出孤 对电子的位置,分子构型才能确定。
电 配 孤 子 体 电 对 数 对 数 数
电 对 构 型
分 子 构 型
AB2 3
2
1
AB3 4
3
1
AB2 4
2
2
H C H H H H B N H B O H B H H
C sp3的杂化
不等性杂化
一组杂化轨道中,若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 s、p、d 等成分并不相等,则杂化轨道的能量不相等,这种杂 化称为不等性杂化。
水分子中 O 原子的不等性杂化与水分子的构型 按 sp3 杂化轨道的四面体空间取向,两个 O-H 键之
间的夹角应为 10928’,实际上由于两对孤对电子不参加
N2 分子怎样呢? 已知 N 原子的电子结构:
2. 共价键的特点:饱和性和方向性
(1)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共价键的总数是由其未成对的单电子数决定的。
例如,氯原子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的 3p 电子,它与 另一个氯原子 3p 轨道上的一个电子配对形成双原子分子 Cl2 后,每个氯原子就没有成单电子,即使再有第三个氯 原子与 Cl2 接近,也不能形成 Cl3 。
根据 VSEPR 理论预测 CH4 分子的结构是正四面体,
与实验测定结果一致,其中四个 C-H 键是完全等同的, H-C-H 之间的夹角均为 10928’。
为了从理论上解释多原子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 构,1931 年 Pauling 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提出了 杂化轨道理论(Hybrid Orbital Theory)
ss
s p
p p
重叠程度小于σ键,键能小于σ键,稳定性低,是化学 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键
键
s p
键
Py Pz Px Pz
Py Px
2.2.3 杂化轨道理论
VB法成功的解释了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本质, 即共价键的方向性,饱和性。 缺点:不能解释分子的空间构型。
碳原子的价电子结构为 2s22px12py1,只有两个未成 对电子,所以它只能与两个氢原子形成两个共价单 键,形成CH2.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总数 = 中心 A 的价电子数(s + p) + 配体B在成键过程中 提供的电子数 如: CCl4 4 + 1×4 = 8
氧族元素的氧族做中心时: 价电子数为 6, 如 H2O, H2S; 做配体时:提供电子数为 0. 如在 CO2中, 电子总数 = 4
处理离子体系时, 要加减离子价(如果是正离子,
+
MO
(2). 如何判断分子的极性? 共价键:电负性差= 0 非极性共价键 电负性差≠ 0 极性共价键
对双原子分子:化学键有极性,分子就有极性。 例:HCl,HF,极性分子 化学键无极性,分子无极性。 例 : H2,O2,N2,非极性分子 多原子分子 :化学键无极性,分子无极性。 例 : S8,P4等(O3例外有微弱的极 性)。 化学键有极性:要看分子的空间构型, 分子具有对称中心则分子无极性。否则就有极性。
2.2.2 价键理论 ( Valence Bond Theory )
价键理论也称为电子配对法 (VB法)。1927 年德国化 学家 W. Heitler 和 F. London 用量子力学处理 H2 分子结
构获得成功,后经 L. Pauling 等人发展建立了现代价键理
论 ( valence bond theory,VBT ) ——杂化轨道理论和价 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1
- ne-
静电引力 nNaCl
nCl(3s 2 3p 5 ) 348.7mol1 nCl (3s 2 3p 6 ) kJ E
形成条件 XA – XB > 2.0 形成化学键 -450 kJ· -1 mol
ne-
形成过程:a 电负性小的活泼金属原子与电负性大的活 泼非金属原子相遇,由于电负性差较大,所以发生电子 得失,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正负离子。 b 正负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电子对数
2
180
120 3
4wk.baidu.com
10928 ’
180
5
120 90
5
180 90
6
3) 分子的几何构型与电子对构型的关系
电子对构型与分子构型一致
若配体数m( ABm )和电子对数相一致,各电子对 均为成键电对,则分子构型和电子对构型一致。
C.判断下列共价分子的几何构型: BeCl2 ,BCl3 ,SO42- ,PCl5 ,SF6 ,
1.杂化、杂化轨道的概念
1)杂化和杂化轨道: 原子在形成分子时,中心原子若干条能量相近的 不同类型轨道混合起来,重新组成一组数目相同的新 原子轨道,这种重新组合的过程叫杂化。
经杂化而形成的新的轨道叫杂化轨道。 下面以甲烷分子形成为例说明: 在形成分子过程中,通常存在激发、杂化、轨道重叠等 过程。
(1)激发
sp3d2 杂化和 SF6 分子的形成示意图
按杂化轨道的能量来分:
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
杂化过程中形成的杂化轨道可能是一组能量简并的轨 道,也可能是一组能量彼此不相等的轨道。因此轨道的杂
化可分为等性杂化和不等性杂化。
等性杂化
等成分相等,则杂化轨道的能量相等,称为等性杂化。
一组杂化轨道中,若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 s、p、d
(2)共价键具有方向性 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稳定。 即共价键的形成遵循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 原子轨道在空间有一定的形状和取向,只有沿着一 定的方向进行最大程度的重叠,以形成共价键,才能保证 成键原子轨道对称性的一致。
3. 共价键的类型
键: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以
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共价键
重叠成键
在成键过程中,激发、杂化和重叠是同时发生的。
3)杂化轨道的数目, 成分 数目
杂化过程中形成的杂化轨道的数目 = 参加杂化的轨道的数目.
CH4 中参加杂化的有 2s, 2px, 2py, 2pz 4条原子 轨道, 形成的杂化轨道也是 4 条: 4 条完全相同sp3的杂化轨道.
成分
在sp杂化轨道中, s 和 p 的成份各 1/2, sp2杂化中, s 占1/3,p占2/3。
N H H
O H H B H B F
P F F
判断下列共价分子的几何构型:
NO2
解:分 子 价层电子对 孤对电子
SO2
成键电子对 价电子对构型 分子构型
NO2 (5+0)/2=2.5(3)1 SO2 (6+0)/2=3 1
2 2
平面三角形 平面三角形
V型 V型
键参数(bond parameters )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要点 分子 ABm中, A 为中心原子, B 为配体, m为配体的个数, B均与A有键联关系. 本节讨论的 ABm 型分子中, A为主族元素的原子.
ABm 型分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中心 A 的价层中电子 对的排斥作用. 分子的构型总是采取电子对排斥力平 衡的形式.
1) 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总数和对数
原子—原子之间作用力即化学键
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三种类型 2.1 离子键理论 离子键的形成与特点 定义:原子间发生电子得失,形成正、负离 子,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离子键的形成
nNa(3s1 ) 496mol1 nNa (2s 2 2p 6 ) kJ I
键级、键能、键长、键角等
■ 键长(bond length): 分子中两个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
键长→短,键→强,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 键角(bond angle):
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
2.7 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2.7.1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
(1) 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合: 非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极性分子。
H2 分子中的化学键
1. 共价键的形成及本质
1 2
两个单电子
以
自旋相反
的方式相互接
3 ,两个电
近时, 电子所在的原子轨道发生重叠
子以自旋相反的方式结成电子对,这样会释放出 能量,体系能量就降低了,相当于在两原子间形
成稳定的共价单键。
例如:HF 分子 中, 形成一个共 价键.
如果 A、B 各有两个或三个未成对的电子,那么 自旋相反的单电子可以两两配对,形成共价双键 或叁键。
解:分 子 BeCl2 BCl3 SO42价层电子对 (2+2)/2=2 (3+3)/2=3 (6+0+2)/2=4 成键电子对 2 3 4 价电子对构型 直线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分子构型 直线 平面三角形 正四面体
解:分 子
价层电子对
成键电子
价电子对构型
分子构型
PCl5 SF6
(5+5)/2=5 (6+6)/2=6
2.2 共价键的价键理论(VB法)
2.2.1 1916年,Lewis经典价键理论:成键原子双方
各自提供外层电子组成公用电子对,成键原子达到 稀有气体原子的外层电子组态。 “八隅体”结构
H +
Cl
H Cl
但Lewis没有说明这种键的实质, 适应性不强. 在解释BCl3, PCl5 等未达到稀有气体结构的分子时, 遇到困难:
碳原子中电子的激发
(2)杂化
3 sp3 sp3 sp3 sp
s 轨道
p 轨道
sp3 杂化轨道
碳原子中电子的 sp3 杂化
(3)轨道重叠 在 CH4 分子中,四个氢原子的 1s 轨道在四面体的 4
个顶点位置与碳原子的4个杂化轨道重叠最大,因此,决
定了 CH4 分子的构型是正四面体,H-C-H 之间的夹角为 10928’。
成键,电子云集中在氧原子周围,对成键电子对所占据的
杂化轨道有排斥作用,导致两个 O-H 键之间的夹角减小
为 104.5。
N
NH 3
H
H
H
HNH 107 18'
作业:BF3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型 ,但NF3却是 三角锥形的几何构型,适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
2.5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valence-shell
第 2 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2—1 2—2 2—3 2—4 离子键的形成 共价键理论 金属键理论简介 分子间作用力
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掌握了原子的结构。那么 原子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形成分子,形成分子 以后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分子的性质有何关系? 这就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 了分子的结构才能了解分子的性质。 本章研究问题的思路: ①原子—原子之间作用力即化学键。 ②原子—原子之间相对位置即空间构型。 ③分子的空间构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关 系,即结构决定性质。
在计算价电子时,应减去相应的正电荷;如果是负离子, 在计算价电子时,则应加上相应的负电荷
如: PO43-
5 + 0×4 +3 = 8
NH4+ 5+1×4 –1 = 8 总数除以 2 ,得电子对数: 总数为奇数时, 对数进 1 例如:总数为 9,对数为 5
2) 电子对和电子对空间构型的关系
为了减少价电子对之间的斥力,电子对间应尽量 互相远离,尽可能减少电子对相互排斥, 在空间达到平衡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