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非均质时变性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合集下载

裂缝性潜山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

裂缝性潜山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

裂缝性潜山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一体化研究聂玲玲;张占女;童凯军;房娜【摘要】为了准确模拟和预测裂缝性潜山油藏的油水运动规律,以渤海海域J油田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地质、地震及生产测试等多方面资料,分步建立了双重介质储集层的三维地质模型并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建立起工区构造模型,并建立了基质单元属性模型,然后利用岩心成像测井裂缝描述成果,以地震叠前属性反演成果为约束条件,模拟建立了裂缝分布网络模型,最后将基质属性和裂缝分布网络模型有机结合并建立了双重介质储集层三维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区历史拟合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该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裂缝性变质岩储层的渗流介质特征,数值模拟区块和单井历史拟合符合率高达90%;②潜山油藏开发可以划分为裂缝主要供油阶段、裂缝和基质同时供油阶段、基质主要供油阶段三个阶段;③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方法研究得出的剩余油分布,能够客观地反映裂缝及基质系统对流体流动规律的影响,有力地指导了研究区下一步调整措施的实施.【期刊名称】《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年(卷),期】2016(038)001【总页数】8页(P131-138)【关键词】潜山油藏;基质系统;裂缝系统;地质建模;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作者】聂玲玲;张占女;童凯军;房娜【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2目前,我国在冀中、辽河、济阳、黄骅坳陷及渤海海域等地区先后发现了近百个潜山油气藏,其中大部分已投入开发。

潜山油气藏将成为新世纪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的层。

对于变质岩潜山油藏而言,由于变质岩储层中裂缝分布的强烈非均质性,往往使得该类油藏的开发难度极大,对于海上油田开发尤为如此。

《2024年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2024年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Oseil油田作为一个重要的碳酸盐岩油藏,其储层特性特别是裂缝分布与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关系。

了解裂缝的形态、规模及分布情况对于优化采油工艺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Oseil油田的碳酸盐岩油藏裂缝进行详细描述,并基于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二、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1. 裂缝类型与形态Oseil油田的碳酸盐岩油藏中,裂缝主要分为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大类。

构造裂缝主要由地壳运动引起,形态上多呈直线或曲线状;成岩裂缝则是在岩石成岩过程中由于温度、压力变化等因素形成的,形态较为复杂。

2. 裂缝规模与分布通过对油田进行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分析,我们发现Oseil 油田的裂缝规模较大,部分主裂缝宽度可达数十米。

在空间分布上,这些裂缝往往呈网络状分布,且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在平面和剖面上均存在较大的变化。

三、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针对Oseil油田的碳酸盐岩油藏,我们采用了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研究。

该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油田的实际生产过程,从而预测和优化采油工艺。

在模型中,我们详细考虑了裂缝的形态、规模及分布情况,以及油藏的物理性质、流体性质等因素。

四、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1. 油藏流场模拟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得到了Oseil油田的流场分布情况。

在裂缝发育的区域,流速较快,压力降低较快;而在非裂缝区域,流速较慢,压力降低较慢。

这表明裂缝对油藏的流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

2. 采收率预测与优化基于流场模拟结果,我们可以预测不同开采工艺下的采收率。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优化采油工艺、合理安排井位和调整开采速度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

此外,针对不同区域的裂缝分布情况,我们还可以制定针对性的开采策略。

五、结论通过对Oseil油田的碳酸盐岩油藏裂缝进行详细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 Oseil油田的碳酸盐岩油藏中存在大量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这些裂缝对油藏的流体流动具有重要影响。

采用数值模拟优化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

采用数值模拟优化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
s i ng d i s t a n c e o f we l l l i n e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d e v e l o pi ng wi l l o b t a i n t h e b e s t de v e l o p me n t e f f e c t .
t i o n,a l t e r n a t i v e a r r a n g e me n t o f o i l a n d wa t e r we l l a n d wa t e r a r r a n g e me n t a l o n g c r a c k d i r e c t i o n c a n
I SSN 1 0O 8— 9446 承源自德 石油高 等
专 科


学 报
第 1 5卷 第 1期 ,2 0 1 3年 2月
Vo 1 . 1 5, No . 1, Fe b.2 01 3

J o u r n a l o f Ch e ng d e Pe t r o l e u m Co l l e g e
H e b e i , C h i n a ; 3 .O n s h o r e Wo r k A r e a , J i d o n g O i l i f e l d C o m p a n y , T a n g s h a n 0 6 3 0 0 0 , H e b e i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Th i s t e x t a i ms a t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c r a c k r e s e r v o i r s d e v e l o p me n t . Nu me r i c a 1

《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碳酸盐岩油藏因其储量丰富和良好的开采潜力,已成为全球石油工业的重要研究对象。

Oseil 油田作为碳酸盐岩油藏的典型代表,其内部的裂缝发育和油藏特征对于油气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的裂缝进行详细描述,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该油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一)裂缝类型与分布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的裂缝主要包括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两种类型。

构造裂缝主要由地壳应力作用形成,呈网状分布,具有较好的连通性;成岩裂缝则是在岩石成岩过程中形成的,分布较为零散。

通过地质勘探资料和岩心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裂缝在油田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分布。

(二)裂缝特征参数裂缝的特征参数包括裂缝的宽度、长度、密度和方向等。

通过对岩心和测井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这些参数的具体数值。

在Oseil油田中,裂缝宽度多在几毫米到几十毫米之间,长度则数米至数百米不等。

裂缝密度则受岩性、构造等因素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此外,裂缝的方向也受地应力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三、数值模拟研究方法针对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的裂缝特征,我们采用了先进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建立了油田的地质模型,包括岩石类型、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的分布。

然后,利用有限元或有限差分等方法,对油田的流场进行模拟,分析油气的运动规律。

此外,还考虑了重力、毛细管力等因素对油气运动的影响。

四、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一)流场分布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我们可以得到油田的流场分布特征。

在Oseil 油田中,由于裂缝的存在,流场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质性。

在裂缝发育的区域,油气运移速度较快,压力降低较快;而在其他区域,油气运移速度较慢,压力相对稳定。

这种非均质性对油气的开采具有重要影响。

(二)开采策略建议根据流场分布特征,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开采策略。

采用数值模拟优化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

采用数值模拟优化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

采用数值模拟优化裂缝性油藏开发技术温玉焕;周敏;黄玉池;唐怀轶;李本维;齐海青;王萨;王红【摘要】针对裂缝性双重介质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特殊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油藏中裂缝方向与井排方向、注水开发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补充能量、油水井交错布置、水井沿裂缝方向部署的开发效果优于其它开发方案;在开发过程中可适当加大井距、减小排距.该研究结果对裂缝性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2013(015)001【总页数】5页(P1-4,17)【关键词】裂缝;油藏;注采井网;数值模拟【作者】温玉焕;周敏;黄玉池;唐怀轶;李本维;齐海青;王萨;王红【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4随着裂缝性双重介质油藏的相继投入开发,发现该类油藏非均质性极强,应力敏感性强,常规注水水窜,水淹严重,而且基质中的原油难以开采。

因此,双重介质油藏比常规油藏的开发难度大、开发效果差,如何经济有效地开发好低渗透裂缝性油藏,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裂缝性油藏在开采过程中有其特殊性,注采井网的优化部署,特别是井排方向与裂缝方向的优化配置,是裂缝性油藏注水开发成败的关键[1]。

针对裂缝性油藏开发的特殊性,国内外学者对其渗吸采油机理进行了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1-5],袁士义等[1]从理论上研究了开发方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本文结合油田现有资料,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裂缝性油藏的开发方式进行研究,对该类油藏的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建立三维地质模型首先根据野外露头调查、岩芯观察、常规测井等资料综合确定本区沉积相;然后采用物探、测井、钻井资料结合多种方法综合研究,有效地识别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分布规律及储集性能;明确裂缝-孔隙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最后确定性与随机建模方法相结合,建立了双重介质油藏三维地质模型,表征了断块双重介质油藏地质特征。

利用数值模拟研究非均质油藏采出程度相关因素

利用数值模拟研究非均质油藏采出程度相关因素
学 术 研 讨
肉 缸 科 技 2 1年第5 02 期
利 用数值 模拟研 究非均质油藏采 出程度相关 因素
王 乔 ① 喻 高明① 万 单 梁① 邹 凯②
①长江 大学石油工程 学院 4 4 2 湖 北 荆 州 ;② 塔 里 木 油 田天 然 气 事 业 部 30 3
摘 要 采 出程 度 可 以 反 映 剩 余 油 的 多 少, 而 为 油 田 开发 方 案 的调 整 提 供 依 据 。 影 响采 出程 度 的 因 素 为 开发 和 地 质 条 件 。 本 文根 从 据 某油田v层 系油藏特征 ,应用流线模拟方法 ,建立非均质模 型 ,分析 不同采液速度 、井距 、平 面渗 透率级差、地层倾 角等 因素对非 均质 油藏采 出程度的影响。根据不 同平面渗透率方向性设计 了反九点井网方式下的o ,4 。 ,9 o三个模版来具体研究 ,回归 出采 出 。 5 0 程度 的相关式 ,与统计分析 所得 的经验公式具有较好 的吻合性 。该方 法为预 测非取心 井采 出程度提 供 了有效途 径, 为油 田开发 方案调
1 理 论 模 版 设 计
( ) 油藏 孔 渗 特 征 。本 理 论 模 型 采 用V 系 平 均 孔 隙度 为 2 层 1 . %,和V 系各层平均渗透率 ,根据不 同渗透 率级差及方 向性 , 98 0 层 建立相应的渗透率模型 ,见表 1 。
2 采 出程 度 研 究
当整个 区块含 水率达到9 %时 , 据方 案模拟结果 ,通过多元 线 5 根 形 回归分析 ,得到整 个区块 采出程 度与不 同因素的 关系式 。式 中 : 为采出程度 , a为倾 角,b 为级 差 , 为厚度 ,d c 为井距 , 为提液速 e 度。
1 地 质 模 型设 计 1
( 2)经验 回归公式 。该方法通过统 计分析 ,作 出采出程度与相 关因素处理 后K 值关 系曲线图 ,获得经验公式 。由于厚度影响相对较 小 ,该因素被忽略不计 。

《2024年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范文

《2024年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范文

《裂缝性特低滲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篇一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一、引言随着油气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由于这类油藏具有特殊的储层特征,如低渗透性、裂缝发育等,传统的开采方法往往难以满足高效开发的需求。

因此,开展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对于理解其储层特性、优化开采策略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特点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是指储层中存在大量裂缝,且渗透性极低的油藏。

这类油藏具有以下特点:1. 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渗透率差异大;2. 裂缝发育,但连通性差;3. 油气流动性差,采收率低。

三、物理模拟实验方法为了研究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储层特性和开采策略,本文提出了一种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模型设计与制作:根据实际地质资料,设计符合储层特征的物理模型。

模型应包括基质和裂缝两部分,基质采用低渗透介质,裂缝采用高精度模型进行模拟。

2. 实验装置搭建:搭建包括供液系统、测量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供液系统用于提供实验所需的流体,测量系统用于测量流体的流动特性,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

3. 实验过程:按照预定的实验方案,进行物理模拟实验。

实验过程中应控制温度、压力等参数,并记录流体的流动特性、压力分布等数据。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流场分析、压力分析、采收率分析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了解储层的流动特性、裂缝的连通性以及开采策略的优化方向。

四、应用实例以某地区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为例,采用上述物理模拟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实验发现,该油藏的基质渗透率较低,但裂缝发育,具有一定的连通性。

在开采过程中,应采用合适的开采策略,如调整井网布局、优化注采比等,以提高采收率。

裂缝性油藏多尺度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裂缝性油藏多尺度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拟 方法 , 最后 将 该 方 法 通 过 实例进 行检 验 , 证 了方 法 的 正 确 性 。 验
关键 词 :裂缝性油藏 ; 等效介质 ; 多尺度 ; 有限元 ; 数值模 拟
网络 出版 地址 : t / ht / p: www.n i e/c / eal 11 8TE.0 1 9 40 1 .0 .t l c k . t msd ti 5 .71 . 2 1 0 2 .0 90 2hm n k /
双重 介质 模 型和 近年 出现 的离散 裂缝 网络模 型都 有
开 ii Mutcl Fnt i e e
E e n to , F M ) 之 后 , 一 钊 , e de l me t h d Ms E , Me 侯 F n iv
藏 , 服 了有 限差 分 法 网格 效应 严 重 、 限体 积 法 克 有
有高非均质性 的裂缝性油藏中饱和度场 、 压力场等
分 布特 征 的基 函数 。
1等效介质模型
等效 介 质 模 型最 早 由 Mi alSo g和 Ji m c e, en h aa r K m t等人【 提出 , aa h 5 ] 渗透率是描述储层流体流动特
规则网格 的网格趋 向性问题 , 最后用有 限单元法求 解模型 , 提高了计算精度。 经 过 几 十 年 的发 展 , 现 了多 种 数 值解 法 。这 出
些 方 法 的 主 要 区别 在 于 对 控 制 方 程 的 离 散 方 式 。
根 据 离 散 的 原 理 不 同 , 体 上 可 分 为有 限 差 分 法 、 大 有 限 体 积 法 和有 限 单 元 法 。 有 限 单 元 法 因适 用 于 复杂 边 界 、 阶微 分 方 程 和 网格 取 向性 弱 、 算 精 高 计 度 较 高 的 特 点 , 用 于 非 均 质 性 很 强 的 裂 缝 性 油 适

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正文)

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正文)

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姚军(中国石油大学山东东营 257061)摘要:目前对天然裂缝性油藏的数值模拟可以大致分为连续性模型和离散性模型两大类;连续性模型又可以分为双重介质模型和单介质模型,双重介质模型主要是以Barrenblatt 和Warren-Root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双重孔隙/双重渗透模型为基础,在这类模型中认为油藏中每一点都存在有基岩和裂缝两种介质,基岩被相互平行排列的裂缝分割称为单个的岩块,每种介质存在独立的水动力场,通过两种介质间的窜流的将其联系起来;而对于单介质模型,则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将裂缝的渗透率和基岩的渗透率进行综合的考虑,得出整个油田的有效渗透率,该有效渗透率考虑了裂缝的密度、方位等的影响,然后将该有效渗透率输入到普通的单一介质模拟器中来对裂缝性油藏进行模拟;由于双重介质模型不能够对不连续且控制着流体流动的大裂缝进行准确的模拟等原因,离散性模型在近段时间逐渐发展起来,而其又可以分为离散裂缝网络模型和离散管网模型;在离散裂缝网络模型中,对地质上描述出来的每个裂缝都进行了离散的显式的表示,同时根据局部裂缝的形状决定基岩的几何形状,由于地质上描述的裂缝数目一般较多,相应的在数值模拟中需要的离散点数目也就十分巨大,对模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目前很多的专家和学者又对该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有许多简化的方法存在;离散管网模型则是先对所要模拟的区域进行了网格的划分,进而采用管子连接两个网格块,相应的两个网格块之间的传导率也采用管子的传导率来代替,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数学上比较简单,灵活性较强,同时由于管子只对其连接的两个网格有影响,所以改变管子的传导率只会影响一个方向的传导性,而不会像常规的模拟器那样要同时影响两边的传导性,但是该方法目前研究较少。

0 前言随着世界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大规模开发,系统深入研究这类油气田的渗流模式及其在开发中的应用已成为重要课题。

地质学家通过岩芯分析,确认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具有明显可见的裂缝、孔洞,含有密集的树枝状构造的粗裂缝以及连接的孔洞和孔隙。

《2024年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范文

《2024年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范文

《裂缝性特低滲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篇一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一、引言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作为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显著的挑战性。

这一类油藏的特点是孔隙网络中存在的细微裂缝导致储层渗流速度慢、渗透性低。

准确而全面地理解和预测此类油藏的开采行为,对于提高采收率、优化开采策略和降低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一种针对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二、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1. 实验装置和材料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油藏模拟系统、储层模拟器、高压驱替系统和微观成像系统等。

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砂石、矿物颗粒、人造流体等。

2. 实验步骤(1)储层模型的建立:根据地质资料和测井数据,通过合理比例配制砂石和矿物颗粒,构建与实际储层相似的物理模型。

(2)模拟油藏条件:在模拟器中设置适当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以模拟实际油藏的储层环境。

(3)驱替实验:通过高压驱替系统,向储层模型中注入人造流体,观察并记录流体的流动行为和分布情况。

(4)微观分析:利用微观成像系统对储层模型进行微观观察,分析裂缝的分布、大小、连通性等特征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分析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可以获得以下关键信息:1. 裂缝的分布和大小:通过微观成像系统观察和分析,可以获得裂缝的分布情况、大小和连通性等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了解储层的渗流特性和优化开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 流体流动行为:通过驱替实验,可以观察到流体的流动行为和分布情况,包括流体的流向、速度和分布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储层的渗流特性。

3. 开发潜力评估:结合实验数据和地质资料,可以对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潜力进行评估,为优化开采策略提供依据。

四、应用与讨论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开采策略:通过对储层模型进行物理模拟实验,可以更好地了解储层的渗流特性和流体流动行为,从而为优化开采策略提供依据。

裂缝性油藏渗流特征及驱替机理数值模拟研究_郑浩

裂缝性油藏渗流特征及驱替机理数值模拟研究_郑浩

第21卷第4期油气地质与采收率Vol.21,No.42014年7月Petroleum Geology and Recovery EfficiencyJul.2014收稿日期:2014-05-06。

作者简介:郑浩,男,工程师,硕士,从事油气田开发及油藏工程研究。

联系电话:(022)25804912,E-mail :zhenghao2@ 。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海上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及综合调整油藏工程技术应用研究”(2011ZX05024-002-007)。

裂缝性油藏渗流特征及驱替机理数值模拟研究郑浩,苏彦春,张迎春,王月杰(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300452)摘要:通过双重介质数值模拟,详细研究了裂缝性油藏的渗流特征与驱替机理,并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结果表明:岩石应力敏感性是制定裂缝性油藏开发策略的关键,它决定着开发方式、油藏压力保持能力及基质系统与裂缝系统采收率;基质系统与裂缝系统间的窜流作用在边底水能量充足或人工注水保压开发情况下很难发生,仅在降压开发过程中显现;对于基质系统,毛管压力渗析作用是最主要的渗流特征及驱替机理,采收率可达4%以上;对于裂缝系统,油水流动近似管流,采收率可达75%以上;重力作用在裂缝性油藏开发过程中虽客观存在,但作用较微弱。

基质系统与裂缝系统油水相渗曲线形态的选取仅影响油水两相渗流能力,对采收率影响很小。

关键词:裂缝性油藏渗流特征驱替机理双重介质数值模拟中图分类号:TE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03(2014)04-0079-05裂缝性油藏地质成因的复杂性和储层结构的特殊性,导致其渗流特征及驱替机理与常规砂岩油藏有着本质性的区别[1-4]。

目前,郭小美等通过室内实验手段,研究了裂缝性油藏渗流特征及驱替机理[5-7];肖阳等开展了裂缝性油藏生产动态分析和开发效果评价[8-15]。

与此同时,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亦逐渐得到关注[16-20],但未对构成裂缝性油藏的基质和裂缝2大系统的开采特征进行深入研究。

裂缝性油藏地质建模与数模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裂缝性油藏地质建模与数模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裂缝性油藏地质建模与数模一体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郑旭,赵春明,雷源,吕坐彬,张迎春,童凯军(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科麦奇联管会,北京100016)摘要:针对锦州25-1 南太古界潜山油藏裂缝发育、非均质性强的特点,采用裂缝性油藏地质建模与数模一体化技术对裂缝性油藏描述及开发方案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地质建模在统一建立构造模型网格的基础上,对基质和裂缝系统分开建模, 首次引入离散裂缝网格(DFN模型)建模技术建立反映裂缝性油藏地质特征的双重孔隙介质模型,并对地质建模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开发效果的影响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平井潜山优化开发方案。

现场实施效果表明,裂缝性油藏地质建模与数模一体化技术在锦州25-南潜山油田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摘要:裂缝油藏地质建模离散化模型数值模拟一体化潜山裂缝性油藏作为复杂油气藏类型之一在渤海湾盆地有着广泛分布,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应用三维地质建模和精细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成为开发此类复杂油气藏的重要手段。

然而由于裂缝性油藏具有孔隙空间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的特征,给裂缝性油藏储层描述和地质模型的建立带来了极大不确定性,并导致以地质模型为基础的油藏模拟失真,因此不断采用新的技术提高裂缝性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的精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渤海锦州25-1南油田太古界潜山油藏为研究对象,以Petrel地质建模软件及Eclipse油藏数值模拟软件为工具,采用分系统建模方法和离散化裂缝网络建模技术建立了反映双重孔隙介质特征的三维地质模型,并针对地质建模中影响裂缝性油藏开发效果的非确定性因素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为指导锦州25-1南油田潜山裂缝性油藏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1 油田地质特征锦州25-1南油田太古界潜山油藏构造位于辽西凸起中北段,西边界为辽西1号断层,东南呈缓坡向辽中凹陷过渡,内部断层十分发育,辽西2号断层将锦州25-1南油气田构造分为东、西两个高带(图1)。

《2024年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范文

《2024年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范文

《裂缝性特低滲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篇一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一、引言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变得日益重要。

然而,由于这类油藏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和复杂性,开发难度大,传统的开采技术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针对此类油藏的研究成为了当前油气田开发领域的研究热点。

物理模拟实验作为研究油藏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一种针对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及其应用。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与设备实验所需材料主要包括:低渗透岩石、模拟裂缝介质、流体介质(如油、水等)、测量仪器等。

设备主要包括: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压力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等。

2. 实验原理本实验基于多孔介质流体流动原理和物理模拟技术,通过模拟油藏的实际地质条件,研究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流体流动规律和开发特征。

3. 实验步骤(1)制备低渗透岩石和模拟裂缝介质,构建物理模型;(2)将模型置于物理模拟实验装置中,并设置初始条件;(3)通过压力控制系统向模型中注入流体介质;(4)通过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流量等数据;(5)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实验应用本物理模拟实验方法在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通过对不同地质条件的物理模型进行实验,可以了解不同条件下油藏的流体流动规律和开发特征,为实际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其次,通过模拟不同开发方案,可以评估各种方案的优劣,为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参考。

此外,本方法还可以用于研究油藏的动态变化规律,预测油藏的开发趋势和寿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实验方法,我们得到了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的流体流动规律和开发特征。

实验结果表明,在低渗透条件下,流体的流动受裂缝和基质的影响较大,流速较慢。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开发方案对油藏的开发效果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开发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时,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2. 在实际开发中,应注重保护和利用裂缝资源,提高采收率;3. 通过本实验方法可以有效地预测油藏的开发趋势和寿命,为制定长期开发计划提供依据。

裂缝性砂砾岩油藏数值模拟

裂缝性砂砾岩油藏数值模拟
差 ,这显 示裂缝 极 大地改 善 了储层 物性 。
地层 微 电阻率 扫描 成像 ( 以下 简 称 F MI )测 井 研 究 的结 果 是 区域 内裂缝 延 伸 方 向为平 行 于 主 断层
及 区域最 大 主应力 方 向 ,在 断层 附近约 1 0 0 m 范 围 内受 断层影 响 ,裂缝 延伸 方 向发 生转 变 ,垂 直 于断层
上升 较快 ;C 5井离 边水 近 ,导 致其 含水 上升 ;E 8井靠 近断层 ,裂缝 发 育 ,含 水上 升较 快 。
[ 收稿日期]2 0 1 2 — 0 4 — 1 3 [ 作者简介]季 迎春 ( 1 9 7 8 ~ ) ,男 ,2 0 0 5 年中国石油大学 ( 华东)毕业 ,硕士 ,工程 岩稠 油油藏 开 发过程 中 , 由于基 质渗 透率 小 ,地下 原油黏 度大 ,原 油流动 性 差 ,裂 缝不 发育 区域 油井 产能低 ,因此天 然裂缝 是其 开发 过程 中需考 虑 的重要 因素 。因 为一方 面裂缝 的 存在 改善 了砂砾 岩油 藏 的渗流条 件 ;另一 方 面边底 水沿开 启裂 缝水 窜 ,又会造 成油 井过早 水淹 ] 。 实 际储层 中 的天然裂 缝分 布极 为复杂 ,需 确定 裂缝 的发 育特征 、渗 流能力 和边底 水对 油藏 整体 开发 效果 的影 响_ 2 ] 。油藏数 值模 拟通 过历 史拟 合合理 地调 整模 型 中一些不 确定 的油 藏静态 、动 态参 数 ,达到 两 者 的匹配统 一 。通过油 藏数 值模 拟历 史拟合 ,发 现 和修正 不合理 的油 藏描述 数据 ,使 油藏模 型 更加 完 善 ,更加 接近 油藏 地下实 际情 况 。油藏数 值模 拟是 验证 地质研 究成 果 的有效方 法之 一[ 。 ] 。
藏 开 发 效 果 。在 地 质 研 究 定 性 描 述 的基 础 上 ,建 立 双 重 介 质 模 型 ,通 过 调 整 裂 缝 和 基 质 的 属 性 参 数 , 研 究裂 缝 介 质 的渗 透 翠 大 小 和 裂 缝 延 伸 方 向 的 分 布 规 律 。 结 果 表 明 ,在 该 类 油 藏 中 裂 缝 渗 透 率 可 达 基 质 渗 透率 的 3 0 0倍 左 右 ;裂 缝 发 育 方 向受 断 层 影 响 , 在 断 层 附近 1 0 0 m 左 右 发 生转 变 ,根 据 研 究 结果 指 导 油 田

《2024年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2024年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范文

《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勘探技术的发展,碳酸盐岩油藏逐渐成为重要的石油资源。

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是其中的重要类型,因其储层内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其特有的复杂裂缝网络结构,对于这类油藏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Oseil油田作为一个典型的碳酸盐岩油藏,其内部复杂的裂缝系统决定了开发难度及效果。

因此,对Oseil油田的裂缝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是必要且重要的。

二、Oseil油田碳酸盐岩油藏裂缝描述1. 裂缝类型与特征Oseil油田的碳酸盐岩油藏裂缝主要分为两大类:构造裂缝和成岩裂缝。

构造裂缝主要由地壳运动引起,其方向和形态与地应力场密切相关;成岩裂缝则是由岩石内部矿物溶解、沉淀等成岩作用形成的。

这些裂缝在空间上相互交织,形成了复杂的裂缝网络。

2. 裂缝分布与规模通过地震、测井和岩心等资料的整合分析,可以得出Oseil 油田的裂缝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大尺度的裂缝主要分布在储层的上部,而小尺度的裂缝则较为分散。

此外,由于地应力的影响,裂缝的走向也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三、数值模拟研究1. 模型建立根据Oseil油田的实际地质资料,建立合理的地质模型和流体流动模型。

模型中要考虑地层结构、岩石物性、裂缝分布等因素。

同时,要确保模型的网格划分合理,能够准确反映储层的实际情况。

2. 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等数值模拟方法对储层进行模拟。

模拟过程中要考虑流体在储层中的渗流规律、裂缝对渗流的影响以及重力等因素对流体的影响。

同时,还要对模拟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以评估不同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

四、结果与讨论1. 模拟结果通过数值模拟,可以得出Oseil油田的采收率、产量分布等重要指标。

同时,还可以了解在不同开发方案下的开发效果,为实际开发提供指导。

2. 讨论与改进在模拟过程中,要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和开发效果对模型进行修正和优化。

例如,可以考虑加入新的裂缝数据、调整模型参数等以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裂缝型凝析气藏数值模拟研究新方法

裂缝型凝析气藏数值模拟研究新方法
Oilf ield Comp any , Dunhuang 736202, China; 3. Energy Institute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Beij 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To correctly simulate and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fractured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based on the prev ious related studies, a new numerical dual po rosity compo sitional simulation approach, suitable for fractured g 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is pro posed in this paper. Firstly, the proper pseudo components should be correctly divided, and then single matrix blo ck models are built to establish the pseudo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 thr ough comparing the single porosity model with the dual porosity model.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dual porosity compositional simulatio n method is studied. T he study show s that dual po rosity compositional models can be used for fractured g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w ithout water drive, but not fo r reservo irs with strong water drive, whereas the model with pseudo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 can be correctly used for all kinds of fractured g as condensate reservoirs. T his new method w as applied for a fractured gas co ndensate reservoir of Tazho ng No. 1 g as field in the Tarim Basin, NW China, and the performance history o f this field w as well matched w ith the fitting er ror less than 5%. Key words: fractured; g as co ndensate r eser vo ir; pseudo co mpo nent; pseudo capillar y pressure cur ve; numerical simulation

裂缝性油藏管道网络模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裂缝性油藏管道网络模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裂缝性油藏管道网络模型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传统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越来越多的关注点集中在裂缝性油藏上。

裂缝性油藏是指在岩层中形成的、具有比较复杂裂缝组合形态的油藏,相比于常规油藏,它具有储量大、开发难度大等特点。

在裂缝性油藏开发过程中,管道网络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管道网络的设计和优化对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对于裂缝性油藏管道网络的研究主要依靠实验室模拟和数值计算模拟两种方法。

实验室模拟方法存在成本高、周期长、操作复杂等问题。

而数值计算模拟方法能够对油藏的裂缝组合形态、介质物性、流体运动规律等基本特征进行高效、可靠的模拟,因此备受研究者青睐。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文主要研究裂缝性油藏管道网络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建立裂缝性油藏管道网络数值模型:通过使用现有研究成果和实际工程数据,构建出一个典型的裂缝性油藏管道网络数值模型;2. 确定流体运动方程:分析管道网络内流体的流动情况和特点,根据流体的运动规律,确定适合于该模型的流体运动方程;3. 编写数值模拟程序:将得到的流体运动方程转化为离散化的数值计算模型,编写适合该模型的数值模拟程序;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揭示油藏管道网络内流体运动规律的变化特点,为提高油藏开发效率和优化管道网络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三、预期成果本文预期通过对裂缝性油藏管道网络模型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 建立一个可靠的裂缝性油藏管道网络数值模型,反映实际工程情况,并具有较高的可应用性和普适性;2. 确定适合该模型的流体运动方程,为该类裂缝性油藏的数值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学计算方法;3. 编写数值模拟程序,达到高效、稳定的数值模拟计算目的,为后续优化管道网络设计提供数据支持;4. 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揭示油藏管道网络内流体运动规律的变化特点,为优化管道网络设计和提高油藏开发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 : 类井所 在 区域 以发育大 裂缝 为主 , I 油水井 间存在
优 势渗流通道 ,动态 上反映为 油井高产 且在对 应水井 注水之后很快 水窜 : Ⅱ类井所 在区域裂缝 发育适 中 , 既 增 加 了储层 渗流能力 又不至于 导致水窜 ;Ⅲ类 井所在 区域主要 以发育微 隐裂缝为 主 , 渗透性较 差 。 3类油井
l. a原始 饱和 压力 l. P 。 51 MP , 7 31 M a 4
油藏 裂缝发育 明显 。岩 心观察 和测井 资料表 明全 区均 有 裂缝 分 布 。 岩 心观 察 裂 缝最 长 1 . m,平 均 9 6 O5 以高角度 ( . m, 7 大于 7 。直劈 缝为 主 。裂 缝 系统 发 9) 育为 “ ” 米 字型 , 明显 主方 向 。油 藏 由单 一裂 缝介 质 无 ( 裂缝+ 大 基质 ) 双重介 质 ( 、 中裂缝 + 基质 ) 和单 一孔 隙 介质 ( 微隐裂 缝+ 基质 ) 3种 渗流介 质组成 , 种渗 流介 各 质交错组 合 . 形成 了复杂 的油藏渗 流结构 系统 。 H 3油组 于 18 9 7年 投产 , 至 2 0 截 0 8年 6月 , 有 共 油水 井 14口 。 合含 水 7 . %. 9 综 7 9 采油 速 度 04 %, 0 .3 采 出程 度 1.8 由于裂缝 的普遍存在 ,8 %的井 层 固 3 %。 9 5. 2 井质量 中一差 , 施效果 不佳 。渗 流介质 的差异 , 措 导致 产 吸剖面极不平 衡 . 油井 初期产能 差异大 。
第 1 第 3期 7卷
丁 祖 鹏 . : 非 均 质时 变 性 裂 缝性 油 藏 数 值模 拟 研 究 等 强
1 油 藏 概 况
火烧 山油 田构造 上位于 帐北隆起 带北端 的沙 帐凸 起 上 。 油 组为近南 北 向的背斜构造 , H3 属小型河 流一 三 角洲沉积 ,平面及纵 向上相 变较快 ,储 层非 均质程 度 高, 物性 极差 。油藏 含油 面积 2 . k 原始地 层压 力 75 m ,
形状 因子 和基质 岩块 垂 向长度 会 因为 压裂 、
堵水等措 施而发生改变 。各 阶段 的储 层物性见 表 2 。
表 2 不 同 阶段 不 同 区域 储 层 参数
在油藏 中形 成 3个 明显的 区域 , 分别为 裂缝强发 育 区 、
裂缝 中发育 区和裂缝 弱发育 区( 见图 1 。 )
不 同 的 裂 缝 发 育 区 具 有 不 同 的 形 状 因 子 和 基 质 岩 块 垂 向长度 。根据火烧 山油 田 H 3油 组 岩 心 观 察 和 测 22 建 立 时 变 性 裂 缝 性 油 藏 阶段 模 型 . 火烧 山油 田 H 3油 组 在 开 发 过 程 中 ,进 行 了 大 量

注水井 和水窜 层位 ,修改 油水井 间 、 m f及裂 缝 K、 2 、 和基质 的油水相 渗 曲线 。通过 加大油水 井 间裂缝 和基 质 的水 相 渗透 率 、 和 的方 式 模 拟 油水 井 间高 渗 通道 , 配合 修改 、。 双重介 质模 型的运算 速度为等 网 格 数单 重介 质模 型的 1 / 4以下 ,因此 由模 型不 收敛 引 起 的运算 速度变 慢 问题会 相应 加剧 。为避免 运算 中的 不收敛 问题 。尽 量不将模 拟高 渗通道 拉到油 水井所 在
的压裂 、 堵水 等措施 , 根据措施 、 、 向裂缝线 密度 , Y0方 结合 式 ( )可 以 1,
得到各 区的形状 因子 和基质 岩块垂 向长度 。
1 1 1 、
第 一 阶段 为 18 9 7年 8月一 l9 9 3年 7月 ,该阶段
表 1 不 同 裂 缝 发 育 区 形 状 因 子 和 基 质 岩 块 垂 向 长 度
2 油藏 数值 模 型
21 建 立 强 非 均 质 裂 缝 性 油 藏 和 f区 域 模 型 .
根据投产初 期生产 特征 , 油井 分 为 3类 : 将 I类井 为高 产液且 含水上 升迅速 的井 ,产液量 高于 1 ・~ 0td , 水 窜 现象 明 显 , 产 5个 月 内含 水 达 5 %以上 ;I 投 0 l类 井 为高产液 且含水上升正常 的井 . 产液量高 于 1 ・~ 0td , 无水 窜现象 : Ⅲ类井 为低产井 , 液量低 于 1 ・~ 产 0td 。 这 3类油 井 的 生产 特 征 对 应 不 同 的裂 缝 分 布特
图 1 火 烧 山 油 田 H3油 组 裂 缝 分 区
根据各个 裂缝发 育区形状 因子和基 质岩块 垂 向长 度 的初始值 ( 见表 1 , )通过 历史拟 合 , 产量 、 使 含水 率 、 压力 等指标 的拟合 结果 达到 预期效 果 , 即可得 到 o 和 - f的区域模 型。
措 施量较 少 ,对地层 物性分 布影响不 大 ;第 二阶段 为 () 1
19 9 3年 8月一 1 9 9 4年 4月 . 阶段 时间 较短 , 每 月 该 但
o 4 音 +、 +z } - ( 音 = 、tx t
式 中 : 为 形状 因 子 , 之 f f l为 基 质 岩 块 在 , , - o m ;, z t Y
方 向的长度 , m。
措 施 量较 大 . 措施 较频 繁 ; 三阶段 为 19 第 9 4年 5月一
19 9 9年 1 0月 , 每月 措施 量 较少 , 比较 稳定 ; 四阶段 第





21 0 0年 5月
为 19 9 9年 1 月至 今 ,9 9年 1 月措 施量 很 大 , 后 1 19 1 之 措施量 较少 , 较为稳定 。 且 在 不 同的阶段 , 地层 的裂缝 渗透率 、 质渗透 率 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