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浅议地理学科育人价值66页PPT
合集下载
地理实践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共71张PPT)
![地理实践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共7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b131484960590c69ec3767d.png)
活动形式
• 校园气象观测 • 制作校园气象网页 • 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探究 • 设计主题进行探究 • 开展网上气象科学实验
• 气象站介绍 • 实时天气信息 • 气象资料查找 • 气象图表绘制 • 教学活动设计 • 气象科技活动 • 天气预报 • 气象资源和科普
小学的气象探究课
• 看云识天气 • 风的变化原因
香港天文台香港科技大学30多所学校?2007北京气象局海淀区8所学校气象科学校本教材活动形式?校园气象观测?制作校园气象网页?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探究?设计主题进行探究?开展网上气象科学实验?气象站介绍?实时天气信息?气象资料查找?气象图表绘制?教学活动设计?气象科技活动?天气预报?气象资源和科普小学的气象探究课?看云识天气?风的变化原因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台风的运动轨迹追踪?蚊子和天气校园科技活动?从课堂的教延伸到课外的学?从学科学转换到用科学的实践?从日常持续的做中获得系统的知识总结归纳汇总数据画柱状图?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22地理园?地理园?地理教室?何化万1996?义教地理教学大纲北京地理教室张雪2013?200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高中办学条件标准细则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操作性及学生活动空间
1.2 中国东部: 普遍低温
• 中国:>1040hPa
• H(50N,90E,唐努山脉)1074百帕
1.3 环流形势:冷涡南压
• 冷涡 • 低压和冷中心重合
a 高空形势
• 1月19日 • 1月22日
倒Ω 流型
b 20160123地面形势
• 50N,95E
冷涡西侧
• 1080百帕
极涡
• 北极中上层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的持续 性大尺度气旋性环流
黄土高原:地貌的继承性
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共15张PPT)
![地理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4cf61adba0d4a7302763a7f.png)
※融合三维目标于一体,更具整体的学科教学。 ※充分体现学科属性的教学,更强烈的学科特点。 ※学生某方面素养持续培养,更高的教学效益。
从“单元”设计的历史发展看:
学科单元——基于系统化的学科为基础所构成的“教材单元” ,是作为学科架内的模块式的学习内容来组织的。
生活单元——基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构成的“经验单 元”,是借助师生的合作,打破学科的框架,作为学习者自 身的经验活动的模块来计划与组织的。
学科核心素养的承载:单元教学
合肥市教育局 王勇 2018年5月11日
一、演变的路径
基于“双基”的教学
由“教法改革”承载
优质的课
重视:文本分析和把握
注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科学 合理的运用和优化
目标:夯实基础
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
由“课”承载
优质的课
重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课堂落实 目标:学科能力培养
• 如何在这种认识前提下, • 讲究教学的“战略”与“策略”——成为整体规划学校课程
计划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 教学战略是“单元设计”的基础。教学战略一旦明确,就可
以根据教学展开的局面,采取具体的策略。 • 没有明确的教学战略,就不可能击中教学的靶心。
教学战略:本单元重点培养什么学科素养
• 为了单元设计的创造,需要把握三个着力点: • 第一,寻求学习情境的真实性。 • 第二,把探究过程还给学生。 • 第三,创造纵贯全单元课堂的思维文化。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由“单元教学”承载
重视:情境、实例教学的应用
优质的课
注重:问题解决的课前、课中、课后教与学的体验
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主题所构成的教材与经验 的模块或单位。
从“单元”设计的历史发展看:
学科单元——基于系统化的学科为基础所构成的“教材单元” ,是作为学科架内的模块式的学习内容来组织的。
生活单元——基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所构成的“经验单 元”,是借助师生的合作,打破学科的框架,作为学习者自 身的经验活动的模块来计划与组织的。
学科核心素养的承载:单元教学
合肥市教育局 王勇 2018年5月11日
一、演变的路径
基于“双基”的教学
由“教法改革”承载
优质的课
重视:文本分析和把握
注重: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科学 合理的运用和优化
目标:夯实基础
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
由“课”承载
优质的课
重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 注重:过程和方法的课堂落实 目标:学科能力培养
• 如何在这种认识前提下, • 讲究教学的“战略”与“策略”——成为整体规划学校课程
计划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 教学战略是“单元设计”的基础。教学战略一旦明确,就可
以根据教学展开的局面,采取具体的策略。 • 没有明确的教学战略,就不可能击中教学的靶心。
教学战略:本单元重点培养什么学科素养
• 为了单元设计的创造,需要把握三个着力点: • 第一,寻求学习情境的真实性。 • 第二,把探究过程还给学生。 • 第三,创造纵贯全单元课堂的思维文化。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
由“单元教学”承载
重视:情境、实例教学的应用
优质的课
注重:问题解决的课前、课中、课后教与学的体验
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主题所构成的教材与经验 的模块或单位。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50eb152cfad6195f312ba64b.png)
课程导学
课程名称: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本课程基于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背景,以中学地理教师更好地理解地理课程改革理念为出发点,从历时发展的角度讲述了“三维目标”到“地理核心素养”确立的过程。
本课程首先解读了“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相互作用;其次,讲解了为何要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以及“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本课程在讲述“地理核心素养”确立过程的基础上,简要解读了“地理核心素养”的内容,论述了“地理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教师能够真实全面地了解新的基础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如何从“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的,以及这样的转向会对今后的基础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与改变。
1. 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
2. 地理核心素养的确立;
3. 地理核心素养的解读;
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以及“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相互关系;了解核心素养提出的国内外背景和意义;理解“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了解地理核心素养提出与确立的过程;理解“地理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以及不同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
四、学习建议
认真阅读新颁布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9版)》,并将其与之前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9版)》实行比较,体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转变。
充分利用提供的案例素材,跟着讲课的视频,讲自身对“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理解与视频中的相关解读实行比较,构建起自己对“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的理解。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PPT教案
![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地理思维能力PPT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e7e4c90722192e4436f6da.png)
16年课标1-37
(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 域差异 的影响 。(6分 ) (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 肉食性 野生动 物数量 较少的 原因(1 0分)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 推测他 在甲地 选择拍 摄点的 理由。 (6分)
第15页/共104页
• 3.呈现方式
★以区域某一问题为中心,多角度考查同一问题。
16年课标2-36
(1)分别 指出罗 讷河上 游(瑞 士境内 )、北 部支流 (索恩 河)和 地中海 沿岸支 流径流 量的季 节变化 。(9 分) (2)表l 列出罗 讷河整 治不同 阶段的 主要措 施。请 在下列 整治和 开发目 标中进 行选择 ,完成 表l。请 将选出 的各整 治和开 发目标 填写在 答题卡 的相应 位置。 (5分 ) (3)说明 法国为 整治和 开发罗 讷河而 成立“ 国立罗 讷河公 司”的 原因。 (4分 ) (4)说明 “恢复 弯曲河 道及河 道分汊 ”对恢 复河流 生态的 作用。 (6分 )
14 年课标1 -37 (1)分析 沙特阿 拉伯建 设国际 磷酸盐 工业中 心的优 势条件 。 (2)分析 在甲地 附近建 设磷酸 盐工业 城需要 克服的 不利地 理条件 。 (3)在甲 地或乙 地加工 磷酸盐 矿石, 都会造 成污染 。有观 点认为 “与乙 地相比 ,甲地 加工磷 酸盐矿 石造成 的污染 危害较 轻”。 你是否 赞同这 种观点 ?请通 过对甲 、乙两 地的对 比分析 ,阐述 理由。
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和规律、人 地关系 地域系 统的重 要思想 和方法
(践行)地理实践力
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 和技能 ,感悟 、分析 、理解 人地关 系状况 的能力
第4页/共104页
地理新课标卷高考四大能力立意 是地理核心素养立意的具体表现
最新地理核心素养课件ppt
![最新地理核心素养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18b625c5727a5e9846a612f.png)
(三) 太阳娃娃
天上的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玩儿。
瞧,她把嘴巴鼓得(圆圆 园园)的,朝着身边的云吹呀,吹呀,吹出 了一对长(cháng zhǎng)耳朵,一条短尾巴,一个胖肚子,一个圆脑(nǎo)
瓜。哈,她把那朵白云改(gǎi)成一只小白兔啦!
太阳娃娃一边在天上跑,一边吹,把这朵白云吹成荷花,把那朵白云 吹成白雪公主……她越吹越开心,一不小心把一朵白云吹进海里去了,自
(四)
(四)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忽然飞来一只大蜻 蜓,落在一棵小树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 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 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
听了姐姐的话,想到益虫的好处,就把它放了。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对的打“——”。
地理核心素养就是一种地理内在的潜质, 可以通过知识的理解,方法的实施来显现。
掌握一个知识或一种方法不代表拥有了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综合要求 ----不能单独说培养什么能力 ----核心素养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始终 -----不是单个知识的讲解能培养 -----能力培养必须从单个知识讲起
(七)乌鸦和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gòu)唱出那么动听
三、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理念 指向标
1.综合思维观的落实
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 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 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 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 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ppt课件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67f83776c66137ee0619c9.png)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核心概念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核心概念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意识
“地理视角”看问题:实际上就是要紧扣地理 科学、地理课程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也就 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空间差异 和空间联系、空间运动和空间演变,以及地理 环境这一综合系统。从“地理视角”看问题利 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整体观念。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能力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基本原理与规律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 识﹑基本技能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赋予人的最关键、最必要、居于 核心地位的素养。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素养表现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学的考量:从地理学的思想、视角、方法等 方面,重新认识地理教育的本质要求。(强调育 人价值)
综合理念 多维视角 人地关系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知识、地理能力等与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素养的基础,也是地理能 力发展、地理方法运用、地理意识与地理情感养成 的载体。
物质层面,指地理学习者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 来的学习行为;
精神层面,指地理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品 质,包括地理学习动机、地理学习意志、地理 学习态度等;
社会层面,指地理学习者所带有的一定社会属 性,表现为社会倾向、文化水准、品德素养等。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就结构而言,知识在人的外层,能力在人 的中层,素养在人的内层。
•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是地理教育一直的基本诉求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王民 ppt课件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王民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664827d0722192e4536f6cb.png)
展的趋势。
育人价值 • 理解人与人
内容 • 地理学是关
式 • 地理调查满
的关系
于地球和地
足好奇心
• 理解个人对 自然环境和
球上自然环 境、物理环
• 地理视角看 待当代问题
他人的责任 • 和谐相处
境和人文环 境的研究
• 引入独特的 调查工具,
如地图、实
地考察、数
字通信技术。
2019
-
9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选择和确定依据
则 其三,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地理方面的最关键、
核 心 素 养 的
2019
最必要的素养,并且可以- 在学生的地理学习和 日常生活中得到不断培养。
三 个 11
思考: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定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 什么关系? 与地理核心概念(地理大概念或主要概念) 是什么关系? 进而与地理课程内容是什么关系?
心 合思维和区域
素 认知,是学生
养
分析和理解地 理过程、地理
规律、人地关
2019 系系统的重要
思维品质和能
综区 合人 域 思地 认 维协 知
调 地理观实践力
-
基本思想和 方法
16
地
理 地理课程具
学 有很强的实
科 践性,在实
核 践活动中运
心
素 养
用综合思维 和区域认知, 是学生感悟、 体验现实世
综区 合人 域 思地 认 维协 知
2019
-
4
(一)研制地理核心素养的依据
1 党和国家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
的党的根十本八任大和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立德树
人”的根本任务 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 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其中“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的 十项任务,第一项就是“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 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 2014年12月,教育部启动了高中课程标准的修 订工作,明确要求将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 标准写进课标。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ppt课件
![地理核心素养培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67f83776c66137ee0619c9.png)
2. 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 背景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2003》经历了多年实践 ●课程实践,进入“十三五”的…… ●社会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科学……多方面发展发生了巨大 变化…… ●地理教育随着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发展…… ●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宗旨……
为此:修订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新引擎 ●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
知识、能力一般只停留在人的认识领域和 范围,而素养还进入人的情意、精神,乃至于血液、 神经,它和人的整个生命融为一体,变成人的天性、 习惯、气质、性格,所以它会在一切场合、一切活 动中自然流露、表现出来,这是素养最本质的特点。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学的考量:从地理学的思想、视角、方法等 方面,重新认识地理教育的本质要求。(强调育 人价值)
综合理念 多维视角 人地关系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知识、地理能力等与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知识是地理学科素养的基础,也是地理能 力发展、地理方法运用、地理意识与地理情感养成 的载体。
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
1.素养和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
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在“地理素养”的 基础上,更加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 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关键素养,其在本质上应 是一般地理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在数量上是少而 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养。
李家清《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核心概念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核心概念
2.对地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地理意识
“地理视角”看问题:实际上就是要紧扣地理 科学、地理课程的区域性和综合性特点,也就 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空间差异 和空间联系、空间运动和空间演变,以及地理 环境这一综合系统。从“地理视角”看问题利 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整体观念。
核心素养与地理高考164张PPT
![核心素养与地理高考16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bd76e2eff9aef8951e066b.png)
基于地理基本技能:获取和解读文字、图像(景观图) 信息的技能(过程与方法)。
基于地理基本观点:整体性、发展变化观等。
基于生活观察与体验:城市街道绿化隔离带景观及变化。
基于文化基础:居民爱好。 基于跨学科内容:生物。
核心素养
基于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判断植被类型的方法、影响 植被特征的因素。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
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
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
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1)。据此完
成1~3题。
17年全国Ⅱ卷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一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图1
继承发展
2.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思想 想法与观念
观念 看法与见解
小结与过渡
(三)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1.地理课程目标的变化 2.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基本价值观念:人地协调观 ●基本思想方法: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基本活动经验:地理实践力 3.核1)重视探究真实的现实生活问题
二、核心素养与高考试题
主要内容
二、核心素养与高考试题 题组一:2017年课标卷Ⅰ第1~3题。 题组二: 2017年课标卷Ⅱ第1~3题。 题组三: 2017年课标卷Ⅲ1~3题。 题组四:2016年课标卷Ⅰ第37题 题组五:2017年课标卷Ⅲ第36题。
典型试题
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
●主要方式:地理实验、社会调查、户外考察
小结与过渡
3.核心素养落地的思考 (1)重视探究真实的现实生活问题 (2)加强地理实践 ●含义与地位 ●主要方式 (3)注意信息技术的运用
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思考 课件(33张幻灯片)
![关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思考 课件(33张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ad2cd72aeefdc8d376ee322d.png)
有约束力,真正具有指导性、操作性、……
思考2 确定水平划分的线索和等级
例1:综合思维
1.情境:由简单到复杂(身边生活的-给定的-真实的) 2.维度:三个维度(要素综合、时间综合、地方综合)
要素综合:低层次综合-中层次综合-高层次综合 时空综合:越往高级时空综合要求越高(发生、发展、演化、预测) 地方综合:越往高级地方综合要求越高(情境越来越真实、复杂,地方性解释难度增大)
10
243Βιβλιοθήκη 21175
9
祖国认同(认知地理国情,热爱伟大祖国,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状况) 国际理解(认知世界情势,尊重多元文化,关注世界大事)
人地协调(认知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具备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 环境观和发展观PRED)
地理学的考量:从地理学的思想、视角、方法等方面,重新认识地理教育的 本质要求。(强调育人价值)
出现频数较多的25个核心素养关键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14
13
12
12 11 10 11 10 10 10 10
9 8
9
8 8 8 7 7 7 7
6
6
6
6
6
6
6
6
6
4
2
0
能够很好地体现地理课程的性质
人地协调观
区域认知
环保
能够很好地体现地理学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 时空视角 地球观 地理信息获取表达 文化理解 有丰富的内涵
(4)能够设计自然规律原理模拟演示实验方案,设计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模 拟演示方案,并进一步借助实验室环境(对于有条件的学校),完成“观测、记录实 证数据,推理、论证、解释问题。”等科学探究过程。具有科学研究问题的思维能力。 (5)能够在身边生活及社会环境中, 进行调查、访谈,关注社会生活以及文化现 象,并能够解释评价现实问题,对发展出谋划策。具有合作交流能力和关心社会发展 的责任感。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共65张PPT)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共6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aed776d51e79b8969022695.png)
要素的综合
地理环境是由多要素组成的,对要素的综合分析,是我们认识地理环境特点 或地理现象成因的最基本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要素的综合分析体现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 性特点。
地理环境的综合 性
地理学研究的综 合性
人们在研究和认 识地理环境时具
备综合思维
• 注重地理事实 • 运用系统理论 • 辩证思维
(二) 综合思维
2.综合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强调整体观念(要素关 联)、空间观念(区域特性)和时间观念(发展变化), 为此,总结概括为:
• 要素的综合 • 时空的综合 • 地方的综合
表现:
(1)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 认识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地理要 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
(2)能够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 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发生、 发展和演化。
(3)能够从地方或区域综合的角 度分析地方或区域自然和人文要 素对区域特征形成的影响,以及 区域人地关系问题。
(二) 综合思维
1.综合思维是一种认识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目前,人地协调发展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如何协调发展,我国提出了五大发 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其中在“绿色”发展中,明确 提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 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 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 等,将人地协调发展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选择和确定依据
(1)地理学科看世界的“视角”, 即地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2)我国百年地理课程的“基因”。
新课标框架下的地理素养培养PPT教学课件
![新课标框架下的地理素养培养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4ae13b804d2b160b4ec0c2.png)
2020/12/11
3
我所指的地理素养包括
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技能、方法、视角、 观念等掌握的多少、熟练程度,以及运 用其描述、比较地理事物和现象,阐释 地理联系和影响,论证、分析、解决实 际问题等的敏感度、科学逻辑性和思维 逻辑性
2020/12/11
4
问题的提出——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例一:高考复习资料中说明要求记忆的地理分布知识
经纬网判读、疆界轮廓判读,准确定位:甲:荷兰,
乙:非洲赤道东岸的肯尼亚。由气候分布规律判断
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①叙述正确; 乙位于非洲赤
道东岸的东非高原,未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形成
了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故④
正确。
2020/12/11
9
第2题考查两地鲜花种植的优势条件比较分析,显 然地处非洲赤道地区的肯尼亚相对于地处温带的 荷兰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热量和光 照条件。
2020/12/11
8
解析:本组试题通过两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图,考查 考生区域自然与人文因素差异的基础知识及比较分 析能力。解答本组题要求考生对两区域的自然环境 特征能够熟练掌握,同时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的农业发展特点也十分清楚,才能快速作出准确 判断。
第1题考查两国家的降水特征的对比。据图分析,
第3题考查荷兰保持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 显然,荷兰因其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含量高,形 成鲜花质量优是其突出优势,A、B、C选项所述 荷兰相对于肯尼亚均无优势可言,故D项正确。
2020/12/11
10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地理素养培养
以大量的地理知识(地理知识的系统性和
完整性)为依托,关注对“学过的”内容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