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话题:场景》教案(人教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风景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4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风景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4](https://img.taocdn.com/s3/m/113a242db52acfc788ebc92e.png)
“风景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环境描写。
2、过程与方法通过重温已学小说的环境描写片段掌握其作用;通过练习巩固环境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汲取优秀的文化营养,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学习并掌握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分析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概念谈作用小说的概念以及小说的三要素。
(二)合作探究析作用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
从学过的经典小说中找出环境描写的语段,并结合文本赏析其作用。
语段一: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有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沈从文《边城》)点拨: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和背景的,故而自然环境的描写,往往是为塑造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理等服务的。
这段文字从声音、气味、色彩等方面生动细腻地描绘了湘西乡村宁静古朴的黄昏图画,此时的翠翠情窦初开又无所适从,内心孤独而惆怅。
正衬——同调同质同方向,如恐怖景衬紧张心,优美景衬欢乐情……反衬——反调异质反方向,如优美景衬悲伤情,凄凉景衬欢乐情语段二:宁采臣眼中看到的聂小倩生活的环境:“寺中殿塔壮丽,然蓬蒿没人,似绝行。
东西僧舍,双虚掩;南一小舍,扁键如新。
又顾东隅,修竹拱把,阶下有巨池,野已花。
”(蒲松林《聊斋<聂小倩>》点拨:“这段描写,鬼气中杂着人气,荒凉里富有希望:虽然东西僧舍是无人居住的,但南边小舍却有新锁门,表明已有主人:整个寺院虽然荒凉,但秋风杀之中,池里的野荷花开放却带来了生机。
这种描写不是信笔点级,而是景中寓意。
不仅为后面情节的发展设下了伏笔,而且也暗示了聂小倩有改邪归正的希望。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场景)word教案(1)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场景)word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c906f3baf45b307e9719717.png)
《第二单元:场景》教学案黄岩中学郑哲琳老师整理学习目标:1、领会作品的内容与题旨。
2、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3、了解场景描写方法和场景效果。
4、考察风景的意义和风景描写在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地位变化。
基本要求:1、了解雨果小说的艺术特色。
2、分析《炮兽》三个主要场景,能说出场景的描写方法,体会场景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
3、理解对照法在《炮兽》中塑造人物、描写场景等方面的作用。
发展要求:1、能说出“安东诺夫卡苹果”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课外阅读雨果《九三年》原著,并就原著中的人道主义问题进行讨论。
3、考察风景的意义和风景描写与想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中的地位变化。
一、话题:场景(详见教材P29—P32)二、资料链接1、雨果。
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命运三部曲”)《笑面人》《九三年》(人道主义思想的巅峰之作)等长篇小说。
2、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产生并风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
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和风格,在表现现实上,它强调主观与主体性,侧重表现理想世界,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
浪漫主义文学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着重抒发个人感受和体验;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使戏剧化、人物超凡化等。
3、美丑对照原则。
雨果在著名的《克伦威尔·序》中写道:“丑就在美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与共。
”他在创作中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对照法是他在创作中最喜欢采取的方法。
4、《九三年》的故事梗概《九三年》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法国浪漫主义巨匠雨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雨果在小说中塑造了旺代叛军首领朗德纳克侯爵和他的侄孙、镇压叛乱的共和军司令郭万,以及郭万的家庭教师、公安委员会特派员西穆尔丹这三个中心人物。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风景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0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风景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81356443fad6195f302ba627.png)
小组代表分别讲解所探究的语段并把总结书写于黑板上。
根据学生总结情况,教师适时补充,如:交代自然环境: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突出地域特色。作为幕间音乐,过渡、调整叙事节奏,舒缓读者情绪。增强艺术表现效果,具有审美意义等。提醒学生把相关重点整理在学案上,并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参考使用。
这正是小说构思的精巧之处。理由:①明写父亲打猎的轻松愉快,暗写男孩在孤独恐惧中勇敢地等待死亡,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②荡开男孩的情况不写,而写父亲打猎的情景,使小说更具有悬念,同时,使叙事节奏放缓,纾解读者紧张情绪。③父亲去打猎意味着他觉得孩子的病情不重,这与孩子自己的紧张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结尾的喜剧效果。
《风景的意义》
《风景的意义》
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
科目
语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2003版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课。
教学目标:1.通过重温已学小说的自然环境描写片段掌握其作用;
2.通过高考真题,练习巩固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并梳理答题思路。
教学重点:掌握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高考题的训练,梳理风景类试题的答题思路。
二、学情分析
《外国小说欣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学生喜欢小说却不善分析鉴赏小说,而《风景的意义》一课属于单元话题中的一环,学生缺少重视。而初高中教材已学作品中有很多对于风景的刻画,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是被忽略的,那么在这节课中完全可以做一次点醒,同时,学生对选修教材的学习认识模糊,教师完全可以把理论与高考试题的实践有机融合,从而促使学生研究、深入地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风景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5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风景的意义》优质课教案_5](https://img.taocdn.com/s3/m/1bfd3b07cfc789eb162dc82e.png)
高中语文选修人教版《外国小说欣赏》风景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学会鉴赏文学作品中风景描写的意义。
教学重点:风景的衬托作用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文本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断章》卞之琳二、几个概念1、风景: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名胜古迹、文物与艺术、民间习俗)。
2、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3、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
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的集中表现。
三、课堂示例罗生门(节选)[日]芥川龙之介某日傍晚,有一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
宽广的门下,除他以外,没有别人,只在朱漆斑驳的大圆柱上,蹲着一只蟋蟀。
这数年来,接连遭了地震、台风、大火、饥谨等几次灾难,京城已格外荒凉了。
罗生门正当朱雀大路,现在却有狐狸和强盗来乘机作窝,甚至最后变成了无主尸体的集合地。
所以一到夕阳西下,气象阴森,谁也不上这里来了。
不知从哪里,飞来了许多乌鸦。
白昼,这些乌鸦成群地在高高的门楼顶空飞翔啼叫,特别到夕阳通红时,黑魆魆xū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
【注】《罗生门》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在利己主义的驱使下由善变恶,走向堕落的全过程。
在一个动荡年代,一个被主人赶出来的家将,思想上正在做强盗和被饿死之间挣扎。
这时正巧走到罗生门(高大的双层城门),他壮起胆子,想进去找到一些财物。
结果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从死尸头上拔头发。
他冲上去说你这个没人性的,连死尸也不放过。
老太婆解释说她只是想用这些头发做个头套谋生罢了。
于是,家将认为,为了生存,有什么不可以的?他就抢了老太婆的衣服逃走了。
问:罗生门的景物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此处风景描写的意义。
答:(1)特点:阴冷、肃杀、恐怖。
(2)意义: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揭示了人物处境的凄苦,无望;渲染了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衬托家将内心的压抑与绝望;为后文家将滑向恶的深渊作了铺垫。
新人教版选修《话题二——场景》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话题二——场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ef5a3a5f0e7cd18525362e.png)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二——场景学习目标1、了解场景知识,掌握场景功能。
2、了解风景的意义和传统与现代小说的场景观。
3、学会对小说能进行场景分析与鉴赏。
学习重点1、场景分析法2、场景描写训练3、在场景中生活学习过程导思:1.何为场景?2.场景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3.场景有哪些类型?体验交流:留存你记忆中的某一经典场景。
(一)场景与小说◎场景与场面场景=场合(社会环境)+风景(自然环境),相当于场面,场景描写是场面描写和风景描写的合称,类似“环境描写”,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1)何为场景①戏剧、电影、电视中由布景、音乐、出场人物组合成的景况;②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一篇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
③泛指一定场合下的情景。
总之,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同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2)场景的组成人物、事件、环境。
环境不等于场景,场景相当于电影中的镜头(画面)。
◎空间与场景。
空间即生活的某一特定环境,是场景的重要因素,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故事发生的处所。
空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是人物的“底色”。
人物在何种空间出生、成长,也决定了他们日后的性格和命运。
社会环境可以早就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风度。
在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里,人在不断地被环境改造着。
◎空间的改变意味着人物、情节的发展。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话题:场景-场景的功能》教案
![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话题:场景-场景的功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6aa09469eae009591bec3f.png)
小说类文本阅读——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教学目标:1.掌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和作用;2.明确答题的基本思路,能结合具体文本实际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明确答题的基本思路,能结合具体文本实际运用。
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整篇小说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
它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发展、小说主旨的表现等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及作用知识链接1、环境描写的分类自然环境(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自然场景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
二、小说中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和作用(一)、(自然)环境描写常见手法:①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②表现手法,如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等;③调动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描绘;④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⑤观察角度,写景有层次。
(二)、环境描写的常见作用1、(自然)环境描写的常见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2)增添或烘托某种意境和气氛,奠定基调;(3)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等;(4)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5)揭示主题,深化主旨。
举例:自然环境的作用……无论我醒得多早,这歌声都已经回荡在充满着盛开的桃花和无花果的香甜气息的晨空里了。
清风从阿伊——偑特里山巍峨的峰顶簌簌吹来,微微地拂动着我窗前浓密的树叶,树叶的簌簌声给歌声增添了许多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感。
——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渲染气氛,烘托人们沉重悲痛的心情。
《智取生辰纲》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天气未及正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的云彩,其实十分大热”──“石头上热,都疼得不能走路”,推动情节发展,军士非歇不可,杨志不允,打将起来。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场景的功能》5
![高中语文部编人教版精品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场景的功能》5](https://img.taocdn.com/s3/m/c86b8980b84ae45c3a358c6e.png)
《场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场景的功能、风景的意义2从文本中分析场景的功能3培养分析综合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场景的功能、风景的意义难点:从文本中分析场景的功能教学过程导入:《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的话题是场景: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场景描写是场面描写和风景描写的合称。
莫泊桑的小说《小步舞》中的卢森堡花园苗圃是作者所描写的场景。
我们通过《小步舞》来研究场景。
新授:任务一:找出《小步舞》中关于卢森堡公元苗圃的文字第3段: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
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
他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大开顶针大的小门。
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第17段: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
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
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
第19段: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
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第30段: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
任务二:分析作用(一)整体把握:我们将这些描写综合起来,关于卢森堡花园苗圃的作用,你想到了什么?为什么想到这个作用?1为小说中的人物创设活动的“舞台”:小说中的“我”喜欢到卢森堡花园苗圃来散步,老舞蹈师也和他的妻子经常来这里,他们在这里跳小步舞。
2使得小说故事情节紧凑:小说中的主要情节都和花园苗圃密切相关,内容集中紧凑。
因为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花园苗圃属于环境要素,所以他要为人物和情节服务。
(二)具体分析1第3段的描写中有哪些重要信息?从这些重要信息入手,关于卢森堡花园苗圃的作用,你想到了什么?第3段: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话题:场景-风景的意义-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话题:场景-风景的意义-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fd4110449649b6649d74720.png)
小说阅读鉴赏之环境描写一、教学目标1、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它们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
2.回顾高中课文的经典小说片段,通过重温找出环境描写的在小说中的作用。
然后根据提炼出来的作用运用到具体试题当中。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真把握环境描写的语言,揣摩其中的语言技巧,提炼出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难点:把具体的技巧运用到试题当中,提高答题的准确度。
三、教学策略重温经典+提炼方法+实际运用+总结提高四、教学用具粉笔、黑板、多媒体五、教学流程一、导入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三要素的核心,情节是大家看小说最关注,认为最好看的。
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关注小说当中的环境描写。
二、回顾学习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明确一点: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
在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很多经典小说中,其实我们就遇到过很多的环境描写。
现在来重温一下,看看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故乡》①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②烘托出“我”的悲凉心情。
2、“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放散出一种热气。
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
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
”《边城》①人物心里活动的契机并映衬着人物的心情;②还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3、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场景的功能》优质课教案_4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场景的功能》优质课教案_4](https://img.taocdn.com/s3/m/3d3ac82bf46527d3250ce030.png)
场景的功能教学设计一、场景知多少——引入场景1、提问学生如何理解场景2、微课简介场景(1)场景——小说的最小构成要素(2)场景——人物活动的舞台(3)场景——分类:大场景、小场景;公共场景、私人场景——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场景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不能模糊概念。
二、经典小说文段鉴赏——讨论场景描写有哪些功能?1、分小组讨论以下五个文段,辨析场景的功能2、自我总结,并发言——这一环节所选文段为教材文段,目的在于紧扣教材,让学生吃透教材,重视对教材的有效运用与迁移。
附文段:文段一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
雨水整天的打在窗上。
一层水雾沿着玻璃的裂痕蜿蜒流下,昏黄的天色黑下来了。
室内有股闷热之气。
某些外省城市里面,有些屋子看上去像最阴沉的修道院、最荒凉的旷野、最凄凉的废墟,令人郁郁不欢。
修道院的静寂,旷野的单调,和废墟的衰败零落,也许这类屋子都有一点。
里面的生活总是那么幽静,要不是街上一有陌生的脚声,窗口会突然探出一个脸孔有几分像僧侣的人,一动不动黯淡而冰冷的目光把生客瞪上一眼的话,外乡客人可能把那些屋子当做没有人住的空屋。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文段二……我怎么也忘怀不了金风送爽的初秋。
八月里,下了好几场暖和的细雨,仿佛是特意为夏种而降的甘霖,这几场雨十分及时,正巧是在月中圣拉弗连季伊节前后下的。
俗话说:“拉弗连季伊节雨蒙蒙,不起浪,不刮风,好过秋来好过冬。
”后来到了夏末,田野里结满了蜘蛛网。
这也是个好兆头,所谓:“夏末蜘蛛成群,秋天五谷丰登。
”……我至今还记得那凉丝丝的静谧的清晨……记得那座满目金黄、树叶开始凋零,因而显得稀稀落落的大果园,记得那槭树的林荫道、落叶的幽香以及——安东诺夫卡苹果、蜂蜜和秋凉这三者的芬芳。
空气洁净得如同不复存在一般,果园里到处是人声和大车叽叽嘎嘎的响声。
这是那位果商兼果园主雇了农夫来装苹果,以便夜间运往城里,——运苹果非得夜间不可,那时躺在大车上,仰望着满天星斗,闻着飘浮在清新的空气中的焦油味,听着长长的车队在沉沉的夜色中小心翼翼地、叽叽嘎嘎地向前驶去,真是再惬意也不过了。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话题前言场景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话题前言场景教学案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c046614967ec102de2bd8993.png)
第二单元话题前言场景[话题诠释]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用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具体指:①戏剧、电影、电视中由布景、音乐、出场人物组合成的景况。
②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一篇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
③泛指一定场合下的情景。
一、场景的分类1.大场景与小场景:大与小只是相对而言,大场景的描写也不乏小场景的穿插,大小场景连缀而下,可使小说情节曲折有致,异彩纷呈。
2.公共场景与私人场景:在开放的公共空间里,人物言行必须符合人物身份;而在封闭的私人空间里,人物得到了充分舒展个性的自由,人物的真性情得以表露。
公私场景交替,更能全面立体地揭示人物性格,展开故事情节和反映社会的道德风尚。
二、场景的功能1.给全篇“定调”,交代时代背景场景描写小说的开头,会给全篇起“定调”作用。
先从人物生长的环境写起,通过铺垫物质景观,从侧面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
另外,小说开篇的场景描写,往往有着浓烈的时代气息,起着交代时代背景的作用。
2.营造氛围,渲染气氛营造氛围,既是用来感染读者的,也是用来感染作品中的人物的,由场景而营造出的氛围对小说的推进作用很大,有时会超过社会变革、事件的突发性转折、两种思想的尖锐对立而造成的变化。
3.提供活动空间,推动情节发展场景是小说中的人物活动的空间,场景的变化往往影响人物行为的变化,从而推动情节发展。
4.揭示人物的性格,暗示人物的命运物质空间是人精神世界的反映和遗存。
自然风景也是这样,它孕育人的气质,培养人的精神。
小说里有许多风景描写不仅仅是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更是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5.突出中心,深化主题有的场面描写着意突出主题,或明示,或暗点,让人物在活动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将作者的倾向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话题:场景-场景的功能1-人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教案-话题:场景-场景的功能1-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b1e900240c844768eaeead.png)
事件 以人物为中心的事件描述
环境 借景抒情
人物:选手(主角) 评委和观众(比喻:飞来一朵绯红的云、沉醉其中、雷鸣般的掌声
通感:甜美的嗓音
环境:柔和的灯光下(自然环境)
演绎大厅(社会环境)
事件:选手唱歌,评委和观众听歌
并深受感动
明确场景的构成要素
学习修辞手法
学 科
语文
教材名称
高中语文选修
《外国小说欣赏》
教材出版社
课 题
话题·场景
年级
高二
学期
下学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
学
目
标
1.认识场景描写在小说中的地位和功能;
2.了解场景描写方法和场景效果。
教
学
重
点
场面描写时突出主角;
详写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等。
教学
思路
“场景”的理性认识——“场景”的例文分析——“场景”的能力训练
展示PPT3
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二、“场景”的理性认知
概念:场景描写:场景描写实际上就是把人物置身于一定的活动场合内进行描述,是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的画面描写。
PPT 5
得出认知:人物、事件、环境三要素构成一个场景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场景”的理性认识,
思考
三、“场景”的实战演练
【演练一】
展示PPT 6
主要
教学
方法
以实践为主,通过写作体验探究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
学
资
源
学生跳绳图片
网络资源 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场景片段
设计写作话题: 九寨沟地震后的新闻照片纪实描写
教学过程预设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话题:场景 风景的意义》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话题:场景 风景的意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50ad3caeaad1f347933f53.png)
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内容清晰,目标明确,学生能够一课一得。
2、选材上,从中国小说入手,进而分析外国小说,由已学知识到未知知识,由小说片段分析到美文赏析,学生理解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3、图文并茂,带给学生感官上的认识,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
4、学生回答问题时能够引导学生注意语言表述,注意语言的规范性。
5、知识的处理上,能够按照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运用这一思路来进行,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
二、不足之处:1、课堂内容环节紧凑,学生用来思考的时间不是很充裕,还有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到课堂中来。
2、由于课堂内容较多,最后环节没有对本节课各小组得分和成员得分情况进行总结,未能提出期望和鼓励。
附:没有学生的老师任章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就站在堂屋中间的八仙桌后。
八仙桌上放着一根枝条。
他表情严肃,两手撑在桌的两角,身子微微前倾,环顾堂屋里一把把排列整齐的椅子,他喊:同学们,上课了!表叔叹一口气,说:三儿的课又开始了。
我没看见过他上课时的情景,我好奇地望着他。
他迎着从门楣里投射进来的一束阳光,穿着整齐的中山服,很气派,很儒雅,阳光勾勒出他的身影。
他开始在八仙桌后踱步。
我观察了好一会儿,他从堂屋的南头走到北头,再从北头走回南头,沉思的样儿。
我发现,他接近墙根的时候,绝不多停留一会儿,又折回身,继续走。
他的皮肤很白,不是那种没见紫外线的白皙,是病态的苍白。
表叔告诉我,他走得那么准确。
表叔说,他的讲坛长度和堂屋宽度差不多,表叔叫我不要打扰他。
太阳在不知不觉中升起,有一竿子高了。
他手里攒着教鞭,在巡视他的学生呢。
表婶从房间里出来,身子擦动了堂屋门口的那把椅子。
他发现了,他拎着教鞭走到那把椅子跟前。
他举起教鞭,向下点去。
教鞭在椅子把手的上边突然停住,他说:上课时,不要捣乱。
我的教鞭敲在你的脑袋上,会疼呢。
他的表情有些严肃,严肃中又带着微微笑意。
表叔说,两年前,他师范学校毕业了,他坚决回到山村小学。
去年,一场暴雨突如其来,他在疏散学生时,屋顶一根虫蛀腐蚀了的脊檩断了,砸在他的脑袋上,他就这样了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天阴了下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场景的功能》优质课教案_4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场景的功能》优质课教案_4](https://img.taocdn.com/s3/m/2bc9a68ab9f3f90f77c61b2d.png)
润“物”细无声-----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对这个考点的要求是这样描述的,请女生齐读。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等级D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能力等级F等)那么什么是景物描写呢?我们来看看百度百科的解释,请男生齐读。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
小说描写的主要对象是人,包括人的生活情景,人的思想感情等。
世界上,除了人,就是物,因此景物描写的对象,概括地说,凡环绕人的但不是对人的描写,都可以说是景物的描写。
景物描写在小说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它又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
二、分析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1)营造气氛。
(过渡语)纪昀在《清艳堂诗序》中写:“凡物色之感于外,与喜怒哀乐之动于中者,两相薄而发为歌咏。
”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现象,小说家内在的情思,在不适合直接表露时,总是借助大自然的万千景物来营造,接下来我们就来鉴赏一番。
(提问)请一位同学朗读文段,大家思考文中出现了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
月光下,河湾的浅水处一片油绿。
那柔软细长的草叶儿像人工整出的一般齐、一般好,茂盛极了。
“啊!蓑衣草……多么好的蓑衣草啊!”她在心里说。
2015年安徽卷(提示)最后两段是自然景物的描写,在小说中自然景物最常见的作用是营造气氛、烘托人物。
(答案)作者描绘了油绿、柔韧、茂盛的蓑衣草,生机勃勃,使小说更具画面感和意境美,给人留下审美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描绘了什么画面)。
美好的景物营造了一种欢快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美好的心情(营造了什么气氛,表现了作家或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
(思维建模)小说中几种常见的气氛:喜悦热烈、平静轻松、恬静闲适、温情脉脉、庄严肃穆、紧张刺激、恐惧震慑、压抑悲伤、凄凉哀婉、孤寂无助、沉重凄苦、绝望木然。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在场景中生活》优质课教案_4
![人教版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欣赏《二单元 话题:场景 在场景中生活》优质课教案_4](https://img.taocdn.com/s3/m/bf32d5ac02d276a200292e2b.png)
《话题:在场景中生活》教学设计【教材定位】《外国小说欣赏》可以打开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加丰富的认识世界的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高格调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
通过课程的学习,传授给学生关于小说的一些基本知识,在阅读、领悟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认识水平。
《在场景中生活》这个话题介绍了场景的概念、分类及作用,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对于现代文阅读来说,无疑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中国传统小说中的场面描写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对于场景的概念容易接受,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对概念把握不准确的情况,把场景和情节混为一谈,忽略场景中的关键要素;另外,对于场景的分类及作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把握,通过当堂的小练笔更能巩固相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明确小说中场景的概念。
2.掌握场景的分类及作用。
1.通过温习已经学习过的中外作品明确场景的概念。
2.通过练习感受小说与场景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汲取优秀作品的精华,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明确并掌握小说中场景描写的概念及小说是由若干个场景构成的。
【教学难点】明确不同场景类型对人物性格及情节的影响与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由高考照片导入。
Ppt展示两幅高考照片,标题为《加油!》《考完啦》。
(请学生简要描述照片的场景,增强直观感受)2、学生自由发言,谈论生活中或影视作品中印象深刻的场景,并简要说明或拟一个小标题。
二、温故知新1、ppt展示场景的概念。
2、师生一起回顾,在所学过的作品里面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
Ppt展示《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的相关图片,并共同回忆相关的情节。
师小结并Ppt展示场景的特点。
3、学生自行展开互动,看看在学过的外国小说作品中有哪些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学生自由发言。
师小结:好的作品,精彩的部分总是令人久久回味,那些事件、那些人物、那些环境构成了各种各样的异彩纷呈的场景。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话题二:场景》优秀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话题二:场景》优秀课件 (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928373a5e9856a57126007.png)
模糊、虚幻:如奥地利卡夫卡的《骑桶者》 P94 现代小说 模糊时间和地点,
大多省略风景, 追求思想深度,
热衷于抽象、符号号,以虚构、寓言的形式揭示人类 存在的本质。
写作实践:场景片断练笔
• 元高之晨 • 元高之夜 • 秋收 • 我的寂寞书房 • 2008年的第一场雪 • 灌篮高手 • 刹那间的精彩 • 感动一瞬间 要求:任选一题,400字左右,注意观察,写
*现代小说的场景观
• 阅读思考: • 古典与现代小说的场景描写有何不同? • 古典与现代小说的场景描写,你更喜欢哪
一种? • 《炮兽》与《安东诺夫卡苹果》的场景描
写各属于哪一种?
小说类型
*现代小说的场景观
场景描写特点
细致、确切:如俄国浦宁的《安东诺夫卡苹果》 古典小说 充满物质感和时代特征,
追求细节的真实、具体, 贴近现实生活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小说欣赏》话题二——场景
学习目标
1、了解场景知识,掌握场景功能。
2、了解风景的意义和传统与现代小说的场景观。
3、学会对小说能进行场景分析与鉴赏。
学习重点
1、场景分析法
2、场景描写训练
3、在场景中生活
学习过程
导思:
1.何为场景?
2.场景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
3.场景有哪些类型?
体验交流:留存你记忆中的某一经典场景。
(一)场景与小说
◎场景与场面
场景=场合(社会环境)+风景(自然环境),相当于场面,场景描写是场面描写和风景描写的合称,类似“环境描写”,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1)何为场景
①戏剧、电影、电视中由布景、音乐、出场人物组合成的景况;
②叙事性文学作品中,由人物在一定场合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情景;一篇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场面接续而成的。
③泛指一定场合下的情景。
总之,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同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2)场景的组成
人物、事件、环境。
环境不等于场景,场景相当于电影中的镜头(画面)。
◎空间与场景。
空间即生活的某一特定环境,是场景的重要因素,是人物活动的舞台,故事发生的处所。
空间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是人物的“底色”。
人物在何种空间出生、成长,也决定了他们日后的性格和命运。
社会环境可以早就一个人的气质、修养、风度。
在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里,人在不断地被环境改造着。
◎空间的改变意味着人物、情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