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2)
三色原理教你调色
理解三色原理教你调色讲到绘画、图像,自然离不开谈颜色,所有的图案都是由基本形状和颜色组成,颜色构成了我们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我们将要了解颜色的原理,它将是我们美工的基础。
(一) 三基色原理在中学的物理课中我们可能做过棱镜的试验,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
其中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
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
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
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
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红色+蓝色=品红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
另外: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白色所以青色、黄色、品红分别又是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
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于相同的单色的感受有不同,所以,如果我们用相同强度的三基色混合时,假设得到白光的强度为100%,这时候人的主观感受是,绿光最亮,红光次之,蓝光最弱。
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还有相减混色法。
在白光照射下,青色颜料能吸收红色而反射青色,黄色颜料吸收蓝色而反射黄色,品红颜料吸收绿色而反射品红。
也就是:白色-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另外,如果把青色和黄色两种颜料混合,在白光照射下,由于颜料吸收了红色和蓝色,而反射了绿色,对于颜料的混合我们表示如下:颜料(黄色+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颜料(品红+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颜料(黄色+品红)=白色-绿色-蓝色=红色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减混色就是以吸收三基色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
所以有把青色、品红、黄色称为颜料三基色。
颜色的原理
颜色的原理,三基色原理以及HLS(色相、亮度、饱和度)原理来源:张永潇的日志讲到绘画、图像,自然离不开谈颜色,所有的图案都是由基本形状和颜色组成,颜色构成了我们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我们将要了解颜色的原理,它将是我们美工的基础。
(一) 三基色原理在中学的物理课中我们可能做过棱镜的试验,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
其中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
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
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
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
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红色+蓝色=品红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
另外: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白色所以青色、黄色、品红分别又是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
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于相同的单色的感受有不同,所以,如果我们用相同强度的三基色混合时,假设得到白光的强度为100%,这时候人的主观感受是,绿光最亮,红光次之,蓝光最弱。
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还有相减混色法。
在白光照射下,青色颜料能吸收红色而反射青色,黄色颜料吸收蓝色而反射黄色,品红颜料吸收绿色而反射品红。
也就是:白色-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另外,如果把青色和黄色两种颜料混合,在白光照射下,由于颜料吸收了红色和蓝色,而反射了绿色,对于颜料的混合我们表示如下:颜料(黄色+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颜料(品红+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颜料(黄色+品红)=白色-绿色-蓝色=红色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减混色就是以吸收三基色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第1章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授课学时:4目的与要求:1 了解电视技术发展简史;2 了解电视系统的构成;3 了解光学方面相关知识;4 了解人眼的视觉特性以及电视技术是如何利用这些特性的;5 掌握三基色原理以及亮度、色度、色域的概念。
讲授重点:1 人眼对彩色细节不敏感——大面积着色原理;2 人眼的视觉惰性——以一定的刷新频率显示连续图像;3 三基色原理,三基色和亮度、色度信号的转换关系。
讲授难点:人眼的视觉特性,彩色的重现。
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认识人眼的视觉特性,理解彩色的重现方法。
2 帮助学生分析、比较电影、电视、显示器的成像原理和质量,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3 在实验教学环节安排混色实验,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理论分析。
思考题:1 编写Matlab或C程序来显示YCrCb图像序列,熟悉YCrCb到RGB的转换矩阵。
第2章电视传像基本原理授课学时:12目的与要求:1 掌握图像顺序传送原理;2 掌握隔行扫描与逐行扫描原理;3 了解同步扫描的重要性;4 掌握黑白电视信号的波形;5 掌握彩色电视信号的波形;6 了解对电视信号进行数字处理的方法和优点。
讲授重点:1 图像顺序传送;2 隔行扫描与同步;3 黑白全电视信号波形;4 彩条信号的R、G、B和Y、R-Y、B-Y波形。
讲授难点:隔行扫描,同步扫描,全电视信号波形,彩条信号各分量的波形。
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扫描的原理。
2 引导学生分析彩条信号的波形。
3 在实验教学环节安排扫描实验和各种典型的测试信号生成实验,让学生分析收发不同步时的实验现象,观察各种测试信号的波形图。
思考题:1 电视信号的去隔行是否为典型的数字处理技术?如何将刷新率提升到100 Hz?2 分析典型测试信号的特征,以及它们分别用来测试电视系统的哪些特性。
第3章模拟彩色电视制式授课学时:12目的与要求:1 掌握NTSC制传送原理;2 掌握PAL制的技术原理和信号的频率特性;3 了解SECAM制传送原理;4 了解模拟卫星电视制式。
新播控人员培训教程1
电视原理
1、模拟彩色电视制式的相似性
(1)隔行扫描 (2)图象调幅 (3)声音调频 (4)残留下边带调制 (5)亮、色度信号均取自R、G、B
电视原理
2、三大制式的不兼容性
(1)频道带宽不同
NTSC :6MHz
PAL:6、7、8MHz
SECAM:8MHz
(2)视频带宽不同
NTSC:4.2MHz
PAL:4.2、5、5.5、6MHz
电视原理
在同一时间能感受的亮度范围却没有这么大, 通常,人眼能感受的上下限亮度之比为100: 1,电影屏幕大致是这个比值,而CRT显象 管能给出的亮度比值约是30:1。人眼对景 物亮度的主观感觉不仅取决于景物实际给出 的亮度值,而且还与周围环境的平均亮度有 关。
对比度:原景物或重现图象的最大亮度和最 小亮度之比称为对比度或反差。CRT显象 管的对比度通常是30:1
电视原理
色差信号有多种表示:
Y、R-Y、B-Y Y=0.30R+0.59G+0.11B 色差信号与原R\G\B信号的幅度不同,为了使幅
度相同,要修正R-Y、B-Y的幅度。修正后的色差 信号是Pr、Pb。 Pr=0.7(R-Y)、Pb=0.6(B-Y) 传送时又会有幅度问题,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用U、V 表示幅度经过压缩的色差信号。 U=0.5(B-Y)、V=0.8(R-Y)
电视原理
闪烁感觉:对于脉冲性的重复光源,人眼还有一 个特性-闪烁感觉。当脉冲光源重复频率不太高时, 人眼会跟随光源的变化产生一明一暗的感觉,即 闪烁感觉。脉冲光源重复频率提高时,这种闪烁 感觉会随之减轻。当重复频率提高到一定值后, 闪烁感觉可完全消失,人眼感觉的就是亮度恒定 的不闪烁光源。不引起视觉闪烁感的光源最低重 复频率称为临界闪烁频率。电视机的临界闪烁频 率经计算约45.8HZ。电视系统采用50HZ或60HZ 场频。现代电视技术采用场频加倍技术,将屏幕 闪烁频率提高到100HZ,完全克服闪烁感。
材料物理基础IX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视觉掩盖效应:
可见度阈值: D Lmin 对比度: C= Lmax/ Lmin 视觉掩盖效应:在不均匀背景中,可见度阈值将会增大。
人眼的色感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光谱分布的某些特点,但决不能以颜色 来判断光谱的分布。
•一定的光谱分布表现为一定的 颜色 •同一颜色则可由不同光谱分布 而获得。
2。绝对黑体:
绝对黑体:指既不反射光、也不透射光,而完全吸收入射光 (任何波长)的物体。 被加热时的电磁波辐射波谱仅由温度决定。随着温度的增 加,黑体辐射能量将增大,其功率波谱向短波方向移动。所以当 温度升高时,不仅亮度增大,其发光颜色也随之变化。 绝对黑体发光的颜色与它的温度密切相关。随着温度的升 高,,其颜色由红向蓝变化。因此用绝对黑体的温度来表示它的 颜色。 为了区分各种光源的不同光谱分布与颜色,可以用绝对黑 体的温度来表征。
E
d dS
lx(lm / m )
2
亮度:发光面在指定方向的发光强度与发光面在垂直于所取方向的 平面上的投影之比。 单位:坎每平方米 cd/m2
B
# .漫射面光源:
dI cd dS Cos
/ m 2
三.人眼的视觉特性
明暗视觉:
杆状光敏细胞的灵敏 度极高,主要靠它在低照 度时辩别明暗,但它对彩 色是不敏感的;锥状细胞 既可辨别明暗,又可辨别 彩色。白天的视觉过程主 要靠锥状细胞来完成,夜 晚视觉则由杆状细胞起作 用,所以在较暗处无法辨 别彩色。 明视觉过程主要是由 锥状细胞完成的,它既产 生明感觉,又产生彩色感 觉。因此,这条曲线主要 反映锥状细胞对不同波长 光的亮度敏感特性。 在弱光条件下,人眼的视觉过程主要由杆状细胞完成。而杆状细胞对各种不同 波长光的敏程度将不同于明显视觉视敏函数曲线,表现为对波长短的光敏度感有所 增大。即曲线向左移,这条曲线称暗视觉敏函数曲线。在弱光条件下,杆状细胞只 有明暗感觉,而没有彩色感觉。
三基色原理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
下面我们做个小实验, 来说明这个问题
从上面的实验得知:
白光是七种光的合成,人的眼睛对其中的 红、绿、蓝(三基色)最为敏感 .将这三 基色按不同比例进行组合,可获得自然界各 种彩色感觉 ,从本质上讲是两种: 相加混色 和相减混色。在这里我们讨论下相加混 色.
相加混色
平常生活中的三基色原理
以小组的形式讨论
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老师总结
知识的拓展
染料三基色
印刷三基色
课后作业
同学们回去用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彩色电视 机,看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就这现象能得 到什么?下节课进行讨论。
有兴趣的同学可到相关网站进一步了解:
时间混色法 空间混色法 生理混色法
时间混色法:将三基色按一定比例轮流投射到同 一屏幕上,由于人眼的视觉惰性,只要交替速度 足够快,产生的彩色视觉与三基色直接相混时一 样。这是顺序制彩色电视图象显示的基础。 空间混色法:将三基色同时投射到彼此距离很近 的点上,利用人眼分辨力有限的特性而产生混色, 或者使用空间坐标相同的三基色光的同时投射产 生合成光,这是同时制彩色电视图象和计算机图 象的显示基础。 生理混色法:利用两只眼睛分别观看两个不同颜 色的同一景象,也能获得混色效果
六基色
现在的彩电市场,估计最好最抢眼的应该是一种 称为“六基色”的技术 .“六基色”处理技术是 彩电技术经过由黑白到彩色、再由彩色到六基色 的第三大跨越,从色彩原理上突破了彩色电视机 诞生近50年来一直采用“三基色”处理技术的 极限,开启了以“红、绿、蓝和它们的补色(青、 黄、紫)的“六基色”显示处理方法,可以非常 直观而有效地对彩色重现的偏差进行调整和补偿, 发挥显示器件的极限,重现理想的彩色。从而使 高端电视,尤其是平板电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艳 丽和逼真。
三基色原理与应用
一) 三基色原理在中学的物理课中我们可能做过棱镜的试验,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逐渐过渡的色谱,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就是可见光谱。
其中人眼对红、绿、蓝最为敏感,人的眼睛就像一个三色接收器的体系,大多数的颜色可以通过红、绿、蓝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合成产生。
同样绝大多数单色光也可以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
这是色度学的最基本原理,即三基色原理。
三种基色是相互独立的,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有其它两种颜色合成。
红绿蓝是三基色,这三种颜色合成的颜色范围最为广泛。
红绿蓝三基色按照不同的比例相加合成混色称为相加混色。
红色+绿色=黄色绿色+蓝色=青色红色+蓝色=品红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黄色、青色、品红都是由两种及色相混合而成,所以它们又称相加二次色。
另外: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白色所以青色、黄色、品红分别又是红色、蓝色、绿色的补色。
由于每个人的眼睛对于相同的单色的感受有不同,所以,如果我们用相同强度的三基色混合时,假设得到白光的强度为100%,这时候人的主观感受是,绿光最亮,红光次之,蓝光最弱。
除了相加混色法之外还有相减混色法。
在白光照射下,青色颜料能吸收红色而反射青色,黄色颜料吸收蓝色而反射黄色,品红颜料吸收绿色而反射品红。
也就是:白色-红色=青色白色-绿色=品红白色-蓝色=黄色另外,如果把青色和黄色两种颜料混合,在白光照射下,由于颜料吸收了红色和蓝色,而反射了绿色,对于颜料的混合我们表示如下:颜料(黄色+青色)=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颜料(品红+青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颜料(黄色+品红)=白色-绿色-蓝色=红色以上的都是相减混色,相减混色就是以吸收三基色比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的。
所以有把青色、品红、黄色称为颜料三基色。
颜料三基色的混色在绘画、印刷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颜料三基色中,红绿蓝三色被称为相减二次色或颜料二次色。
在相减二次色中有:(青色+黄色+品红)=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用以上的相加混色三基色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RGB模式,而用相减混色三基色原理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CMYK模式,它们广泛运用于绘画和印刷领域。
三基色原理
在三基色设计应用中通常是,通过调节设定LED电流来达到白平衡和最大的期望亮度值。
我们一般将最简单、最优化的配色方式作为,设计全彩显示技术的颜色再现方法。
白平衡是检验颜色组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基色白光一般是红绿蓝三基色按亮度比例混合而成,当光线中绿色的亮度为69%,红色的亮度为21%,蓝色的亮度为10%时,混色后人眼感觉到的是纯白色。
早前的CRT电视机到现在的LCD 液晶显示都是这样组成的,LED当然将成熟的技术照搬。
LED 红、绿、蓝三色的色品坐标因工艺过程等原因无法达到全色谱的效果,而控制原色包括有偏差的原色的亮度得到白色光,称为配色。
当为全彩色LED 显示屏进行配色前,为了达到最佳亮度和最低的成本,应尽量选择三原色发光强度成大致为3:6:1 比例的LED 器件组成像素。
白平衡要求三种原色在相同的调配值下合成的仍旧为纯正的白色。
单就LED来说是很难实现,为了解决此类问题,一般IC都会设计设置电流大小的功能,便于不同批次LED都可以达到同样的白光效果。
我们一般把可以合成的颜色叫做,原色;在应用中的红、绿、蓝三色叫做,基色。
色度图中的三个顶点为理想的原色波长。
如果原色有偏差,则可合成颜色的区域会减小,光谱表中的三角形会缩小,从视觉角度来看,色彩不仅会有偏差,丰富程度减少,见下图。
LED 发出的红、绿、蓝光线根据其不同波长特性可大致分为紫红、纯红、橙红、橙、橙黄、黄、黄绿、纯绿、翠绿、蓝绿、纯蓝、蓝紫等,橙红、黄绿、蓝紫色较纯红、纯绿、纯蓝价格上便宜很多。
三个原色中绿色最为重要,因为绿色占据了白色中69%的亮度,且处于色彩横向排列表的中心。
因此在权衡颜色的纯度和价格两者之间的关系时,绿色是着重考虑的对象。
在三基色设计应用中通常是,通过调节设定LED电流来达到白平衡和最大的期望亮度值。
我们一般将最简单、最优化的配色方式作为,设计全彩显示技术的颜色再现方法。
白平衡是检验颜色组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基色白光一般是红绿蓝三基色按亮度比例混合而成,当光线中绿色的亮度为69%,红色的亮度为21%,蓝色的亮度为10%时,混色后人眼感觉到的是纯白色。
第2章三基色原理和几种计色系统
1.7518 4.5907 0.0565
1.1302 0.0601 5.5943
r
g
b
1.6 1.2 0.8 0.4
分
z
布
y
色
系
x
数
400 480
560
640 720
波长(毫微米)
图2.4 XYZ计色系统的混色曲线
由混色曲线可知,各条曲线都为正值,而y(λ) 曲线与明视觉视敏函数曲线V(λ)完全一致。任 意色光的三色系数可由下式计算:
(2.4)
此方程说明:R、G、B三基色系数的大小决定了彩 色亮度的大小,其比例关系决定了色度,只要比例 不变,色调就不变。其光通量为:
|F|=(R×1+G×4.5907+B×0.06011)(光瓦)
=680(R×1+G×4.5907+B×0.0601)(流明) (2.5)
由式2.1,设三基色系数之和为:
➢ 具体采用什么坐标位置的三基色又完全决定于 可以实际生产怎样的基色荧光粉,而荧粉化学 材料的研制和质量提高又是在发展着的。
1. 1953年美国确立NTSC制 2. 1970年欧洲广播联盟(EBU) 3. 1973年对原先的NTSC制荧光粉的改进
24
00 00 00
00
0
0
600
610 620
15 00
0.3
490
700
0.2
480
0.1
470 400
0.1 0.2 0.3 0.4 0.5 0.6 0.7 x
图2.3 XYZ色度图(x-y色度图)
表2.1 色度图上的各色域的中、英文对照
中文 英文
中文
英文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全ppt课件
=k{R[R]+G[G]+B[B]=kF.
38
§1.3 三基色原理与色度图
F’与F表示同一色度,只是亮度(或光 通量)不同。可见,R、G、B反映了混 合色光的色度. 结论2: R:G:B 间的比例决定混合 色光的色度 c).配色方程的规范式 令m=R+G+B 色模:表示某彩色光所含有 的三基色单位的总和。 且令 r=R/m, g=G/m, b=B/m
三基色以单位量混合时应得到E白光
34
§1.3 三基色原理与色度图
1.3.2 RGB计色制 2. 三基色单位量的确定 配出标准白光,三个基色光红,绿,蓝的光通量
(FR ,FG,FB)之比例为
FR : FG : FB 1: 4.5907: 0.0601
CIE规定:光通量为1光瓦的红光为一个红基色单 位量,记为[R];光通量为4.5907光瓦的绿光为 一个绿基色单位量,记为[G];光通量为0.0601 光瓦的蓝光作为一个蓝基色单位量,记为[B]。 F E白 =[R]+[G]+[B]
某混合色光的色度
40
§1.3 三基色原理与色度图
三. RGB色度图(CIE色度图)
F=m{r[R]+g[G]+b[B]} |F|=m{r+4.5907g+0.0601b} r=R/m, g=G/m, b=B/m
r+g+b=1 显然:用二个三基色色度坐标可以表示 彩色的色度,因此,可以用二维平面坐标来表
35
§1.3 三基色原理与色度图
3. 配色实验
36
§1.3 三基色原理与色度图
简述色度学中的三基色原理
简述色度学中的三基色原理色度学是研究光的色彩的科学,而色彩则是由一系列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
在色度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三基色原理。
三基色原理是指,所有的可见光都可以由三种基本的光波长混合而成。
这三种基本光波长分别是红、绿、蓝,也被称为RGB,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频率和波长范围。
根据三基色原理,可以通过调节不同强度的红、绿、蓝光的混合,来产生各种不同的色彩。
当红、绿、蓝三种光波长的强度相等时,会产生白光。
而当其中一种或多种光波长的强度增强或减弱时,会产生其他的颜色,例如黄色、青色、洋红等。
三基色原理主要应用于彩色显示技术中,比如彩色电视、计算机显示屏等。
在彩色显示中,使用三个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分别发射红、绿、蓝三种光。
通过调节这三种光的强度,可以产生出不同的颜色,并且能够合成出所有的其他颜色。
除了彩色显示技术,三基色原理还有广泛的其他应用。
在印刷业中,也使用了三基色原理,通过调节不同颜色油墨的百分比来制作出各种颜色的印刷品。
此外,三基色原理还被应用于颜色校正和颜色匹配等领域,可以确保显示设备能够准确地还原出原始图像的颜色。
然而,三基色原理并不是唯一的色彩模型,还有其他的一些色彩模型,比如CMYK模型和HSV模型等。
CMYK模型是印刷业中常用的色彩模型,它使用青、洋红、黄和黑(key)四种颜色混合来生成其他颜色。
HSV模型则是一种更接近于人类感知的色彩模型,它将颜色分为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明度(Value)三个属性,通过调节这三个属性的数值来表示不同的颜色。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颜色模型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使用。
三基色原理的优点是简单且直观,容易理解和操作,而且适用于很多不同的颜色应用场景。
但也需要注意的是,三基色原理并不能完全还原出所有的自然色彩,有时会存在色彩失真的问题。
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需要结合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颜色模型,并进行适当的色彩校正和调整。
什么是三基色原理
什么是三基色原理三基色原理是指将可见光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
根据这个原理,人眼中只有这三种颜色的最大亮度才能形成任何一种颜色,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亮度和混合比例来表达其他各种颜色。
三基色原理最早于18世纪由托马斯·杨提出,并于19世纪中叶由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进一步发展。
他们的研究表明,人眼的视觉系统中有三种不同类型的视锥细胞分别对应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感知。
这些视锥细胞能够接收不同波长范围内的光,并产生相应的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最终形成我们所见到的颜色。
在三基色原理下,颜色是通过三种基本颜色的不同亮度和混合来产生的。
红、绿、蓝三种颜色被选定为基本颜色的原因是它们是人眼视网膜上锥细胞最敏感的波长。
事实上,红色对应长波长光,绿色对应中波长光,蓝色对应短波长光。
而其他种类的颜色可以通过混合不同比例的红、绿、蓝三种颜色来得到。
三基色原理不仅适用于人类视觉系统,也广泛应用于电子显示领域。
例如,电视、计算机显示器和手机屏幕都基于三基色原理来产生各种颜色。
这些显示设备使用了一种称为RGB的颜色编码方式,即将红、绿、蓝三种颜色的亮度值以不同的比例组合起来。
通过调整三种基本颜色的亮度,可以产生数百万种不同的颜色,并且能够以高度准确的方式再现真实世界中的各种颜色。
三基色原理的应用不仅限于电子显示领域,还包括了摄影、电影制作、印刷等。
通过理解三基色原理,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和重现各种颜色,使得视觉艺术和视觉传媒更加生动和真实。
除了三基色原理之外,还存在其他的颜色模型和原理,如CMYK模型和色温理论。
CMYK模型是一种用于印刷和打印的颜色模型,其中C代表青色(Cyan)、M代表洋红色(Magenta)、Y代表黄色(Yellow)、K代表黑色(Key,即黑墨)。
色温理论是一种用于描述光源颜色特征的原理,根据不同色温的光源能够产生不同的颜色效果。
总的来说,三基色原理是指将可见光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本颜色,并通过不同亮度和混合比例来产生各种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12
电视技术的特点: • 快速发展 • 模拟、数字电视并存 • 各种制式群雄并起 • 各类设备争奇斗艳 • 多学科综合的、代表性的电子信息工程 (物理学、生理学、数学 、电子电路、计算机 、信
号处理、通信技术) • 深入日常生活,可见可感 • 构思奇巧、实现精到 • 有助于实现知识的贯穿和系统概念的建立
• 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台是1936年11月2日在伦敦郊 外亚历山大宫建立的大众电视台。我们国家第一 座电视台是1958年5月1日试运行的北京电视台, 也就是现在的中央电视台。
可编辑ppt
9
电视技术的发展
电视技术本身: • 第一代——黑白电视(20世纪20年代) • 第二代——彩色电视(20世纪40年代) • 第三代——高清晰度电视(20世纪80年代)
可编辑ppt
13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以电视技术为特色
• 20世纪70年代参加全国电视会战
• 1979年创建了天津大学电视研究室(现为天津大学电视与 图像信息研究所),是中国高校中唯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 设立的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科研单位。
• 1980年代 “Ф91mm钻孔彩色电视设备”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电视多工广播”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彩色电视屏幕墙系统”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可编辑ppt
6
可编辑ppt
7
1926年1月,贝尔德在伦敦皇家科学研究所首次示范电视技术。
可编辑ppt
8
最早的电视广播
• 最早的电视广播于1929年在伦敦开播,使用了约 翰·洛吉·贝尔德建造的系统。画面引起了一阵轰动, 但它们一点儿也不像现代的电视广播。现代彩色 电视画面是由500至1000条以上的扫描线组合起 来的。贝尔德的画面只有30条扫描线,并且是黑 白两种颜 色,这使得画面非常模糊。
可编辑ppt
18
4.太阳发出的白光中包含了所有的可见光,若把太
• 出版了我国电视技术领域的首部专著《电视原理》,作为
全国统编教材目前已修编了6版,获电子部全国工科电子
类专业优秀教材一等奖。可编辑ppt
14
第1章 视觉特性与三基色原理
• 电视:根据人眼视觉特性以一定的信号形式 实时传送活动景物图像的技术。
景 物
( 光 电 转 换 )
电 视 摄 像 机
处 理
传输信道
电视原理
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可编辑ppt
1
内容简介Biblioteka •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和相 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目的是使学生掌 握电视系统的基本原理,因为它是专业课程专业知 识的综合体现。
• 本课程对电视系统从基本原理、图像摄取、处理、 传输、存储、重现,以及所涉及的视觉特性、三基 色原理与计色制、电视传像基本原理、彩色电视制 式、电视信号的形成、处理与录放、电视信号接收 原理、电视信号数字处理原理和数字电视系统原理 做较为系统的分析 。
可编辑ppt
3
作业与实验要求
• 作业与实验要求: 1、完成规定课堂作业。 2、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上交实验报告。
可编辑ppt
4
电视的诞生
• 电视的诞生,是20世
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之一。1925年,苏格
兰发明家约翰.洛吉.贝
尔德用自行装置的机
械电视设备,第一次
将移动的图像传向远
处的接收机现场。
可编辑ppt
• 为使使重现光像逼真地模拟实际景物的光像 必须首先了解光特性,了解人对光像的感觉 特性。
可编辑ppt
16
§1.1 光的特性
• 1.1.1 电磁辐射与可见光谱
105 频率(Hz)
波长(m) 3×103
1010
1015
无线电波
紫
红外线
外
线
3×10-2
3×10-7 可见光
1020
1025
X射线
γ射线
3×10-12
3×10-17
780nm
可编辑ppt
380nm 17
1. 光的波长范围有限,它只占整个电磁波波谱 中极小的一部分。
2. 不同波长的光呈现出的颜色各不相同,随着 波长由长到短,呈现的颜色依次为:
红、橙、黄、绿、青、蓝、紫
3. 只含有单一波长的光称为单色光;包含有两 种或两种以上波长的光称为复合光,复合光 作用于人眼,呈现混合色。太阳辐射的光含 有各种单色光的波谱,给人以白光的综合感 觉。
可编辑ppt
10
信号处理技术: • 第一代——模拟电视 • 第二代——数字处理电视 • 第三代——数字电视
电路工艺: 第一代——电子管 第二代——晶体管 第三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可编辑ppt
11
传输媒介: • 单一的地面微波 • 扩充到电缆、卫星、网络、无线移动
功能覆盖: • 单一的活动图像广播 • 扩充到数据广播、视频点播、收费电视、
可编辑ppt
2
教 材与参考书目
• 教材 《电视原理》 (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
俞斯乐等 国防工业出版社 第6版 2005 • 参考书目
1、《电视原理实验》 国防工业出版社 2、《数字电视技术基础》惠新标 郑志航编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3、《数字电视原理》卢官明等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4、《数字视频技术及其应用》黎洪松 清华大学出 版社
5
• 1925年10月2日,位于伦敦一间顶楼的临时实 验室里,贝尔德用摄像机扫描了一个木偶的 头部。他欣喜地发现,木偶的头部被闪烁不 定地复制在他安置于另一间屋子的荧屏上。 于是,他飞快地跑出实验室,临时雇了一个 小伙计坐在他的摄像机前,重复他的实验。 这位名叫威廉.泰因顿的年轻小伙子幸运地成 为历史上第一个出现在电视上的人。
• “数字HDTV/TV频带压缩编解码技术”,被电子部评为 电子行业“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成果 。
• “HDTV信源解码器”的研制任务,被国家计委、科技部 等评为“九五” 国家重点攻关重大成果。
• “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2002年获国家 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数字高清晰 度电视机顶盒技术”2003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接 收
设
设
备
备
( 电 光 转 换 )
电 视 显 示 器
观 看 者
可编辑ppt
15
• 电视技术的精髓就是研究如何用最经济、最 有效的方法使重现光像能够使人感到最逼真 地模拟实际景物的光像。
• 电视使人人都是千里眼、顺风耳,人人不出 屋,便见天下物。
• “电”“视” 顾名思义是物理学与生理学结 合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