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第六章沟通]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说课讲解

基础护理学[第六章沟通]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说课讲解
基础护理学[第六章沟通]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说课讲解

第六章沟通

知识脉络图

第一节护士与患者的关系

护理工作是护士与患者为了达到医疗护理的共同目标而发生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护士与患者是两个重要的角色。而护士与患者要有效地发挥角色功能,就要涉及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即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健康服务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一、护患关系的性质

1.护患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士职业的要求,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交往是一种职业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也就是说,不论护士面对何种身份、地位、性别、职业、素质的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需要,护士都必须与患者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因此,在整体护理模式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士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护士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患者,尽力为患者提供帮助和照护,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

2.护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

护患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但是不同于一般的人际关系,是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关系。有时还足两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即帮助系统(包括与患者相互作

用的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和被帮助系统(包括寻求帮助的患者和家属、重要成员等)之间的关系。护患关系的特点是护士对患者的帮助一般是发生在患者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的时候,其中心是帮助患者解决困难,通过执行护理程序,使患者能够克服病痛,生活得更舒适。因而作为帮助者的护士是处于主导地位的,这就意味着护士的行为叮能使双方关系健康发展,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但也有可能是消极的,使关系更紧张,患者的病情更趋恶化。

3.护患关系是一种信任关系

所谓信任关系就是说护患之间相互尊重、设身处地和彼此信赖。信任关系是护士完成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但护患之间应避免情感的过度卷入,以免影响护理工作的效益。

4.护患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互动关系

护患关系是一种专业性的互动关系,通常还是多元化的。由于护患双方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感觉、情感、对健康与疾病的看法以及不同的生活经验,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互相的感觉和期望,并进一步影响彼此问的沟通和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任何行为,即护理效果。

5.护患关系是群群关系

衡量护患关系的好坏,不仅看护士与所负责的患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而且要评估护士与患者群体:之间的关系。护士群体中任一个体对患者的态度、责任心等表现,都会影响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整体感受和评价。因此,要求护士对所有的患者一视同仁,并给予真诚的帮助。

6.护患关系是一种治疗关系

护士作为一个帮助者有责任使其护理工作达到积极的、建设性的效果,而起到治疗的作用。而良好的护患关系,能有效地减轻或消除患者来自环境、诊疗过程及疾病本身的压力,有助于治疗和加速疾病的康复进程。反之,紧张的护患关系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甚至可能导致情绪恶化,严重影响治疗和

康复。

二、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护患关系模式是医学模式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体现。

1976年,美国学者萨斯和荷伦德提出了三种医患关系模式,按照他们的观点,我们也可以将护患:关系区分出三种基本模式。

(一)“主动-被动”模式(纯护理型)

这是一种传统的护患关系模式。这种模式是把患者置于被动地位,护士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的一种模式。

1.指导思想

“主动-被动”模式以生物医学模式及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作为指导思想。

2.特征

(1)护患之间没有相互作用,而是护士对患者单项发生作用,即“护士为患者做什么”,事实上也就:是患者丧失了表达意愿和主动行为的可能性。

(2)护士在护患关系中占主导作用。

(3)护患双方的心理为显著的心理差位关系。

3.适用范围

此种模式适用于新生儿,全麻、昏迷、休克、精神病等患者。

(二)“指导-合作”模式(指引型)

“指导-合作”模式是一种一方指导,另一方有限度地合作的过渡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护士是主角,患者是配角。

1.指导思想

此种模式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及以患者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作为指导思想。

2.特征

(1)护士与患者之间是微弱的单向发生作用,护士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方面的帮助指导,包括常规指导、随时指导和情感指导,即“护士教会患者做什么”。

(2)护士在护患关系中仍处于占主导作用。

(3)护患双方的心理为微弱的心理差位关系。

3.适用范围

这一模式适用于清醒的急性、较严重患者。

(三)“共同参与”模式(自护型)

这是一种以平等关系为基础的护患关系,护患双方具有相等的主动性,彼此都具有促使健康恢复的共同愿望,共同协商治疗疾病的方案和措施。

1.指导思想

“共同参与”模式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及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作为指导思想。

2.特征

(1)护士与患者之间双向发生作用,即“护士帮助患者自我康复”。

(2)护患双方的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地位上。

(3)护患双方的心理为心理等位关系。

3.适用范围

此模式适用于慢性病、轻病或恢复期的患者。

三、护患关系的分期

良好的护患关系一般分为三个时期,即观察熟悉期、工作信任期、终止评价期。

(一)观察熟悉期

1.时期

此期是从护士与患者第一次见面开始到护士与患者正式合作为止。

2.目的

护患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及信任的关系。护患之间的信任关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

一,是以后进行护理活动的基础。

3.任务

此期的任务包括自我介绍和环境介绍两方面。护士一方面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物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另一方面收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健康资料。患者通过观察和了解护士的言行,确定对护士的信赖程度。 4.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护士与患者之间见面的第一印象对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护士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所展示的仪表、态度和言行等都将对信任关系的建立产生影响。

(二)工作信任期

1.时期

此期从护患双方开始合作起至患者康复(也就是所有的健康问题解决)为止。 2.目的

解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的健康问题,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

3.任务

运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对患者进行身心整体护理,也即护士需要与患者共同协商制订护理计划.与患者及有关人员合作完成护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修改及完善护理计划。并在提供护理时,注意调动患者的主动性,鼓励其参与治疗护理活动,从而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及健康保健知识水平。

4.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护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良好的工作态度是保证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基础。

(三)终止评价期

1.时期

此期为患者的健康问题解决开始至患者出院为止的一段时间。

2.目的

总结护理工作经验,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3.任务

护士对整个护患关系进行评价,了解患者对其健康状况和护患关系的满意程度,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出院计划或康复计划,以保证护理的连续性,预防患者在出院后由于健康知识的缺乏而出现某些并发症。

4.影响护患关系的因素

患者的满意度及护士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对良好的护患关系有一定的影响性。

第二节护士与患者的沟通

一、沟通的概念

沟通是遵循一系列共同规则,将信息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的过程,有效的

沟通应是接受者所收到的信息与发出者所表达的正好相同。沟通的结果不但双方能相互影响,并且双方还能建立起一定的关系。

护患之间的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所交流的内容是与患者的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信息,此外,还包括双方思想、情感、愿望和要求等方面的沟通。

二、沟通的基本要素

一个完整的沟通过程一般由6个基本要素组成,包括沟通发生的背景、信息的发出者、信息、信息传递途径、信息的接收者、反馈。

(一)沟通发生的情景

沟通发生的背景是指沟通发生的场所或环境,是每个沟通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其包括:物理的场所、环境,如空间的大小、温度、安静程度等;参与者个人的特征,如情绪、情感、经历、知识水平等;沟通的时间等。

(二)信息发出者

信息发出者是指发出信息的人,也称信息的来源。

每个人对所要发出信息的理解、表达和使用能力要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沟通技巧、态度、知识水平和社会文化影响等。因此,信息发出者在发出信息时要想到这些因素对沟通效果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对对方沟通行为的影响,如进行沟通时所用的语言应是大多数人,尤其是对方所能理解的。而且,信息发出者在发出信息前还需要先确定信息的定义,然后通过对信息的编码过程以确保所发出的信息完整而准确。把想法和情感转换成符号以及把它们组成信息的认知思考过程称为编码,即将要传达的信息变成适当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符号。由于信息发出者必须对信息进行组织和编排,所以信息发出者又称编码者。

(三)信息

信息是指信息发出者希望传达的思想、感情、意见和观点等。信息包括语言

的和非语言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所传递的所有影响语言使用的音调、身体语言,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抚摸、眼神等,都是发出信息的组成部分。

同样的信息内容,可能会因不同个体的沟通风格不同而传递完全不同的信息;同一个个体向不同的人发送同样的信息,每个人对信息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在护士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护士可以通过清楚的、直接的表达,以及使用信息接收者熟悉的方式向患者发送有效的信息,而且护士需要注意观察能够提示患者混淆或误解的非语言性暗示,以帮助自己了解是否需要向患者澄清发出的信息。

(四)信息传递途径

信息传递途经是指信息由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所通过的渠道,是指信息传递的手段。如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这些途径可同时使用,亦可以单独使用,但通常来说,信息发出者在传递信息时所使用的传递途径越多,人们越容易清楚地理解信息的内容。

美国护理专家罗杰斯在1986年做过一项科学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在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中,应尽最大努力,使用多种沟通途径,以便使患者有效地接收信息,促进交流。

(五)信息接收者

信息接收者是指信息传递的对象,即接收信息及将信息解码的人。

信息接收者理解及感受信息发出者所发出的信息的过程称为译码,即把别人的信息转换成自己的想法和感情。由于信息的传递带有信息发出者背景因素的色彩,因此信息接收者在译码过程中要准确地理解信息的真正意义。如果译码的信息意义与信息发出者想要表达的意愿一致,则沟通是有效的。如果信息接收者错误地解释了信息发出者所发出的信息,则会产生无效的沟通。

(六)反馈

反馈是指信息由信息接收者返回到信息发出者的过程,即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发出者的反应。有效的、及时的反馈是极为重要的。例如,护患在交流时,要及时反馈,并把患者的反馈加以归纳、整理,再及时地反馈回去。

三、沟通的基本层次

(一)一般性交谈

一般性交谈是指使用一些一般肤浅的、社交应酬开始语,如“你好”、“今天天气真好”、“你吃过饭了吗?”之类的口头语。这一层次的沟通是双方信任程度及参与程度最低的沟通层次。这一层次的沟通在短时间内使用会有助于打开局面和建立友好关系,但不能干篇一律地问候,而不进入深一层次的交谈。

因此,护士应学会在短暂使用一般性沟通后,尽早引导交谈向较深的、更有意义的层次转移。

(二)陈述事实

陈述事实是指报告客观的事实,没有参与个人意见,或牵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又称为事务性沟通。在这一层次,主要是让人们叙述,他人或护士不要用语言或非语言性行为影响其叙述。

陈述事实的沟通对于了解患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又由于处于这一层次的沟通时,患者没有向护士传递任何感觉或需要,所以通过这一层次的沟通,护士并不能对患者了解得很深入。只有当患者感觉到护士是可以信任的时候,患者才可能将沟通移向较深的层次。

(三)交流各自的意见和判断

这一层次又称为分享性沟通,即这是属于除了沟通信息,还交流个人观点和判断的沟通层次。在这一层次,双方一般都已建立了信任,可以互相谈自己的看法,交流各自对问题或治疗的意见。因此,作为帮助者的护士应注意不能流露出不同或嘲笑的意思,以免影响患者对自己的信任以及继续提出看法和意见,而又退回第二层次做一些表面性的沟通。

(四)交流感情

这一层次又称为情感性沟通。由于情感是非常细腻、脆弱,并且容易被不适当的或漠不关心的做法所破坏,因此这种交流只有在互相建立信任的基础上,有了安全感后才比较容易做到,人们会自然地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对各种事件的反应。为了给患者创造一个适合的感情环境,护士应做到坦率、热情和正确地理解患者来帮助他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

(五)沟通的高峰

这一层次也可称为共鸣性沟通,它是一种短暂的、完全一致的感觉。达到这一层次时,沟通双方不需要任何语言就能够完全理解对方的体验和感受,也能理解对方希望表达的含义。但是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一层次,也不会维持多长时间,只有在第四层次时,偶尔自发地达到高峰。这一层次是双方信任程度及参与程度最高的。

四、沟通的基本类型

沟通一般有两种基本类型,即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在护患沟通中,应根据所处的情景选择适当的沟通形式与患者沟通,以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

(一)语言性沟通

语言性沟通是指沟通者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与接收者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语言是把人们的思想组织起来成为有意义的符号的工具和手段。

1.语言沟通的类型

(1)书面语言沟通

即使用文字及符号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如文件、书本、信件等。书面语言沟通有有形展示、长期保存等优点,但是书面语言沟通的结果是无法确保所发出的信息一定能被接收到,而且即使被接收到也无法确保接收者对信息的解释正好是发出者的本意。发出者往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了解信息是否已被接收并被准

确地理解。

(2)口头语言沟通

口头信息沟通是所有沟通形式中最直接的方式,是以口头语言为传递信息的工具,即说出的话,包括交谈、演讲、讨论、电话等形式。

口头语言沟通方式灵活多样,而且传递快速、反馈及时。通过这种方式,信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传送,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对方的回复。如果接收者对信息有疑问,通过迅速及时的反馈可使信息发出者及时检查信息中不够明确的地方并进行改正。但是,口头语言沟通具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陷。信息从发送者发出后在一段段接力式的传送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失真可能性。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偏好增删信息,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信息,当信息经长途传送到达终点时,其内容往往与最初的涵义存在重大偏差。

2.使用语言沟通时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患者可以理解的词语与患者进行沟通。

(2)选择合适的语速。使用语言沟通时,应以适当的速度表达信息内容。当护士要强调某个方面,需要给患者一定时间去消化和理解护士所表达的内容时,可以使用停顿。

(3)选择合适的语调和声调。在与患者沟通时,护士必须意识到自己的语调,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避免由于情绪不佳而影响说话的语调,从而对患者造成不应有的心理伤害。

(4)保证语言的清晰和简洁。

(5)适时使用幽默,帮助患者释放其情绪上的紧张感,以调整由于疾病所产生的应激。

(6)选择恰当的时间及具有相关性的话题。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最佳时间是患者表示出对沟通感兴趣的时候。这时可以通过使用简单的问话来确定合适的沟通

时间。

(二)非语言性沟通

非语言性沟通是指不使用语言或文字进行沟通,而是通过躯体姿势和运动、面部表情、空间、声音和触觉等来进行信息的沟通。可以伴随着语言性沟通而产生,主要目的是表达情绪和情感、调节互动、验证语言信息、维护自我形象和表示人际关系的状态。非语言性沟通具有情景性、整体性和可信性的特点。

非语言沟通常见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1.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又称为身势语,是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沟通形式。体态语言主要包括头语、身姿和手势三种,它们既可以支持修饰言语,表达口头语言难以表达的情感意味,也可以表达肯定、默许、赞扬、鼓励、否定、批评等意图,收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1)手势:手势是体态语言的主要形式,使用频率最高,形式变化最多,因而表现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最强,最能表达其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从手势表达思想内容来看,手势动作可分为情意手势、指示手势、象形手势与象征手势。

(2)身姿:身姿是人们经常使用的姿势动作。人们协调各种动作姿势,并与其他无声语言动作,如眼神、面部表情等紧密配合,使各种表现手段协调一致,才能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护士进行操作时,不断地向患者说明该项护理的目的、注意事项,患者也不断地向护士提供自己的感受情况。但对一个进入陌生环境的患者来说常常更多地从护士的肢体语言中来判断与护士的关系和自己的病情。如护士是平静地注视自己;还是表情夸张、说话时漫不经心;还是神情庄重,患者都能作出不同程度的判断。另外,患者向医护人员传递信息,也离不开肢体语言。如某些患者的肌肉紧张、四肢抖动、烦躁不安、眼睛呆板等,都是病情发生变化的信号和征兆,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2.脸部表情

脸部表情,即面部表情,是身体语言的一种特殊表现。在人际沟通中,人们的脸部表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面部表情非常丰富,许多细微复杂的情感,都能通过面部种种表现来传情,并且能对口语表达起解释和强化作用。脸面的颜色,光泽,肌肉的收缩与舒张,以及脸部纹路的不同组合,便构成喜、怒、哀、乐等各种复杂的表情。同样是笑,微笑、憨笑、苦笑、奸笑,在嘴、眉、眼和脸部肌肉等方面都表现出许多细微而复杂的差别。因此,要善于观察面部表情的各种细微差别,并且要善于灵活地驾驭自己的面部表情,使面部表情能更好地辅助和强化口语表达。

3.眼神与目光接触

眼神与语言之间有一种同步效应。通过眼神,可能把内心的激情、学识、品德、情操、审美情趣等传递给别人,达到互相沟通的目的。不同的眼神,给人以不同的印象。

目光接触是非语言交流的一种特别形式。和其他非语言交流形式一样,目光接触的意义变化很大,而目.也依赖着前、后情境关系;但在几乎所有的社会相互作用中,目光接触都传达着丰富的信息。首先,目光接触常用于调整谈话。比如,一位讲演者开始发言时转移目光,要结束时就抬起目光。转移目光似乎足为了预防反问和打扰,而抬起目光标志着一个问题的结束并允许其他人发言。其次,目光接触可表明他有无兴趣。如为了表示对某人的吸引,我们会进行长时间的目光接触。目光不接触,可表明他或她对内容无兴趣,或说明某人很害羞或害怕。另外,目光不接触也可表明某人正传达坏消息或诉说痛苦的事情。如医生或护士在患者不注意的时候,对患者时常保持目光凝视,除去倾听和其他情感性场合,这种情形很可能是表明一种问题(病情)的严重性。

4.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它不仅是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标

志,而且也是用来进行人际沟通的传达信息的载体。当人与人交往时处于不同的空间距离中,就会有不同的感觉从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人际交往中的距离主要分为四种:

(1)亲密区:指沟通双方距离小于50cm,当护士在进行查体、治疗、安慰、爱抚时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2)个人区:指沟通双方距离在50~100cm之间,人们与亲友交谈、护士与患者进行交谈时主要使用此区距离。

(3)社会区:指沟通双方距离在1.1~4m之间,在工作单位和社会活动时常用,如护士与同事一起工作时或护士通知患者吃饭等。

(4)公众区:指沟通双方距离在4m以上,一般用于正式公开讲话中,如上课、开会等。

5.时间控制

时间本身不能传递信息,但是人们对时间的掌握和控制,却能用来表示一定的意思。在职业生活中,人们往往会以时间来传递某种信息和态度。

在职业人际交往中,与人约定的时间不可过早到达,尤其是到新朋友、同事家赴宴,但也不可迟到,这样会使主人感到不高兴,会被认为对他的不尊重和轻蔑。在护理工作中也要注意时间问题,如什么时间给患者注射、换药,什么时间给患者进行生活护理,要安排得井井有条,不能不注意时间而耽误护理或是影响患者休息(如午睡)。

6.仪表衣着与环境布置

仪表、衣着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仪表是否端庄,衣着服饰是否美观大方。服装表现出自己的审美情趣,表现出对他人的态度。

护士浓妆艳抹、穿金挂银,这种装饰同样会让患者感到不信赖。既不能不修饰,又不能过分修饰。提倡“淡妆上岗”。

环境布置也能表达出一定的信息。国外医院的儿科病房,布置得很家庭化,环境整洁,又有许多好玩的玩具,好看的画册,传递出的信息是很温馨的,儿童患者很容易适应这样的环境,从心理上对疾病的恢复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7.人体接触

人体接触所表达的信息较多:一是表示亲近、关系密切;二是表明一种关怀或服务,如医患、护患之间的接触,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接触;三是表明爱意等。

医生在为患者体检时的触诊属于医源性人体接触,是职业需要,同时也是一种关怀,当患者诉说头痛、发病时,护士用手触摸患者的额头;患者手术时极为紧张,护士握住患者的手使其减少恐惧、情绪稳定等。

8.类语言与辅助语言

类语言是指无固定语义的发声,如哭声、笑声、叹息、呻吟以及各类叫声。在一定意义上说,类语言虽然不是语言,但有时却胜似语言。它在沟通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丝毫不比语言逊色。

辅助语言是指言语的非词语的方面。即声音的音质、音量、声调、语速、节奏等,它们是言语的一部分,却不是言语的词语本身。辅助语言有时也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借助它来传递某方面的信息。

五、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

护患关系是护士与患者在整体护理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为护理人员创造愉快、舒心的工作氛围,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体现,在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工作中,处于护患关系主导地位的护士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技巧是使患者产生信任和安全感的基础,掌握影响有效沟通的因素,运用恰当的沟通技巧确保有效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关键。

(一)个人因素

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疲劳、生病、疼痛、失语、耳聋等造成沟通障碍,影响信息的传递和接收。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护患信息交流不足有护士、患者及家属的因素。

(1)护理人员个体的综合因素将直接影响护患沟通的进行。如缺乏应有的个性品质、专业技术不精、语言失度、解释不到位、使用较多的专业词语或患者不熟悉的术语、缺乏耐心和沟通技巧等,使患者产生不信任。

(2)患者及家属因素,如心理障碍或缺乏信息接受能力、缺乏对护理人员应有的信任度、期望与现实发生不同程度的冲突产生困扰、误解等,难于正确理解所传信息的内容。

2.情绪因素

情绪因素会导致护士或患者听不到或错误地解释信息,如生气、焦虑、兴奋、紧张、敌对和悲哀等。

(1)护士不良情绪的影响:由于受工作、生活上的压力等负性情绪的影响,在与患者交流时表现为冷漠、回避、烦躁或易怒,使护患关系趋于紧张而无法沟通。

(2)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由于缺乏医学专业知识,过分依赖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一旦他们的心理期望目标没有达到,就会引起情绪波动或产生过激行为,把焦虑、愤怒等发泄到与他们直接接触的护士身上。

3.感知因素

每个人对事物的感觉、解释和理解是不同的,感知的不同会影响有效的沟通,如视力、听力障碍等。在护患沟通过程中,接受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背景及其他个人特点,有选择地去看和听信息,他们选择的目标往往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自己利益紧密相连的信息、自己必须负责的项目等。

4.观念差异

观念差异既影响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方式,同时也影Ⅱ向其解释他人思想的方式。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观念认为医生是上级,护士只是被动执行医嘱进行操作,对护士没有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指导的要求,致使护士缺乏与患者沟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护士不愿沟通或很勉强地进行沟通,甚至怕引起冲突而采取不与患者沟通的消极态度。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是各种各样患者,他们的病情不同,个人的经历、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以及性别年龄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护患沟通的目的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信息,而更主要的是通过沟通去影响患者、了解患者真实的感受,患者能否接纳和信任,关键是护士在沟通中所展示的对患者的态度。 5.年龄和生长发育水平

年龄和生长发育水平影响一个人的语言组织与表达,以及对所接收的信息的解释能力。语言交流方式欠缺,过度使用专业术语,因不同患者在职业、性格、文化程度以及医学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上存在着差别,因此在传递信息时会产生困扰、误解等。

(二)环境因素

1.物理环境

物理环境主要指环境的舒适度,包括光线、温湿度、噪声等,其可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如舒适、优美、洁净的环境会使人的心情愉快,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指环境的隐秘性及安全性。和谐、安全、支持性的护理环境,使患者感受到温暖的环境,可减少患者由于疾病而造成的焦虑、孤独、猜疑等心理,有利于发展良好的护患关系。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沟通技巧在护理实践中应用广泛。在对患者的评估、咨询、健康教育、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几乎所有的护理环节中都需要与患者进行

有效沟通,从而获取患者全面的健康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护理措施,解决健康问题,使患者尽早达到健康的最佳状态。因此有效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而影响护患有效沟通的因素也是护士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六、常用的沟通技巧

为使护患沟通顺利进行,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沟通技巧并合理运用。

(一)倾听的技巧

倾听是通过听觉、视觉途径接收、吸收和理解患者信息的过程。

1.全神贯注

(1)与患者保持合适的距离,个人交谈双方相距0.5~1m为合适。

(2)让患者有一个放松、舒适的环境和姿势,并注意患者的非语言行为,仔细体会患者的“弦外之音”。

(3)保持目光交流。

(4)避免分散注意力的动作,如不时地看表、东张西望等。

(5)不随意打断患者的谈话或转换话题。

(6)将患者的话听完整,不要急于下断论。

(7)及时给予反馈,如轻声说“是”、“嗯”或点头、微笑等。

2.核实

为核实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可用以下几种方法:

(1)复述:将患者所说的话重复一遍。

(2)意述:将患者的话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一遍,但要保持原意。

(3)澄清:将一些模糊的、不明确的、不完整的内容弄清楚,如“你的意思是……”等。

(4)总结:用简明扼要的方式将患者所讲述的话重复一遍。

3.反映

将部分或全部沟通内容回述给患者,尤其是患者语句中隐含的意义,让患者明确你已理解他的意思,从而保证有效的沟通。

(二)提问的技巧

在沟通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来获取所需的信息。如护士恰当地提出问题,往往能鼓励患者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也有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提问一般有两种,即开放式提问和闭合式提问。开放式提问的问题范围广,不要求有固定的回答,如“你今天的感觉怎么样?”;闭合式提问的问题范围窄,问题的答案比较有限和固定,通常的回答为“是”或“不是”,如“你是否发热?”。提问的技巧有:

1.善于组织提问内容。提问内容应少而精,主题明确,适合患者的理解水平,尽量将医学术语解释清楚。

2.注意提问的时机。一次只问一个问题。某一问题未能获得明确解释前,过早提问既打断思路又显得没有礼貌,而过迟提问易产生误解,因此应抓住提问的有利时机,等待双方都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再提出问题。

3.注意提问的语气、语调、语速。提问时,语气生硬、语调过高、语速过快,容易使对方反感,不愿回答;反之,容易使对方心里焦急,不耐烦。

4.避免诱导式提问和令患者不愉快的提问。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如那些指明了自己喜欢答案的诱导式提问应避免;一些让患者不愉快的、患者不愿提起的问题应避免;不可以借助提问,强迫患者同意自己的观点。

(三)沉默

在护患沟通中,适当地运用沉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沉默可以给患者以思考的时间,也可以给护士观察患者非语言行为和调整思绪的机会,尤其在患者悲伤、焦虑时,适当的沉默可让患者感觉到护士在认真地听、在体会他的心情。但如果沉默运用不适当,会使护患双方感到不自在,甚至阻碍有效沟通。

(四)触摸

触摸是一种常用的非语言沟通技巧,适当的触摸可以表达关怀、理解、安慰和支持,使情绪不稳定的患者平静下来,也是与视觉、听觉有障碍的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方法。但因注意触摸不能随便应用,应注意应用场合和人。

(五)自我开放

自我开放就是真诚、坦率地与他人交流沟通。如护士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生活来交谈,或把自己对情景的想法和感受与患者分享。

(六)神经语言程序

神经语言程序是从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动力学及计算机学发展而来的一种沟通方法,对建立信任与和谐特别有效。其方法是护士与患者沟通时,与对方采取一致的步调,如选择与患者相似的姿势、体位,说话时与患者相似的词汇、语调、语气、语速、语量,甚至面部表情和呼吸速率也与患者相协调。这将与患者建立一种信赖关系,患者可由你的呼吸速率渐渐缓和、身体姿势的放松、说话声音的降低而渐渐过渡到放松舒适的状态。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计算机网络答案-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

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

2021年基础护理学重点

基础护理学 欧阳光明(2021.03.07) 1.医院物理环境正常值:室温坚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坚持在22~24℃为佳。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白日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分贝 2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 3,平车运送法注意:推行中,平车小轮端在前,转弯灵活;速度不成过快;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位于高处,减轻患者的不适,并嘱咐患者抓紧扶手,包管患者平安。 4. 舒适(comfort):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定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不舒适(discomfort):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克不及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安慰,身体呈现病理修改,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5.卧位的分类: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纳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修改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主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顿的卧位,称之为主动卧位。罕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自愿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自愿采纳的卧位,称之为自愿卧位。

6..去枕仰卧位适用规模:(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采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采取此种卧位,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中凹卧位适用规模: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有利于坚持气道通畅,改良通气功能,从而改良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获得缓解。屈膝仰卧位适用规模: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刷等。侧卧位适用规模:(1)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2)预防压疮(3)臀部肌内注射半坐卧位适用规模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采纳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采纳半坐卧位,使患者逐渐适应体位修改,有利于向站、立位过渡。 危坐位适用规模: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爆发的患者,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而自愿日夜危坐。俯卧位适用规模: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克不及平卧或侧卧的患者。胃肠胀气招致腹痛时。采纳俯卧位,使腹腔容积增年夜,可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头低足高位适用规模:肺部排泄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妊娠时胎膜早破,避免脐带脱垂。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头高足低位适用规模: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颅脑手术后的患者。膝胸卧位

基护重点知识总结

第八章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名词解释题 1、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可在医院内发病或离院不久即发病的。 2、清洁:指清除物体上一切污秽,如尘埃、油脂、血迹等。 3、消毒:清除和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胞外的各种病源微生物。 4、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细胞膜发生改变,酶失去活性,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5、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法,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气杀灭所以微生物及其芽胞,灭菌效果可靠。 6、光照消毒法:主要利用紫外线、臭氧机高能射线,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核算、酶遭到破坏而致微生物死亡。 7、化学消毒灭菌法:本法是利用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使其蛋白质能股变性,酶失去活力,引起微生物代谢障碍,或破坏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是细胞破裂、溶解,从而达到消毒、灭菌。 8、浸泡法:将物品浸没入消毒溶液中,在标准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9、喷雾法: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消毒剂,使消毒剂呈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在标准的浓度内达到消毒的作用。 10、擦拭法:用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如桌、椅、地面、墙壁等,在标准的浓度内达到消毒作用。 11、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是消毒剂呈气体,在标榜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12、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 1、交叉感染: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水、空气、医疗器械等的间接感染。 2、自身感染:指寄居在病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在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引起的感染。 3、灭菌:清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过程。 4、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是一种频率高、波长短的超高频电磁波。在电磁波的高频交流电场中,物品中的极性分子发生高速运动并引起互相摩擦,是温度迅速升高,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常用于食品及餐具的处理、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的消毒灭菌。 5、潜热:是指当1g100℃的水蒸气变成1g100℃的水时,释放出2255J的热能。 6、电离辐射灭菌法:应用核素60Co发射的丙种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穿透物品,杀死其中微生物的灭菌法。 7、生物净化法:采用生物洁净技术,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除掉空气中~5um的尘埃,选用合理的气流方式,达到空气洁净的目的。 8、灭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防止物价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9、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传染病人和带菌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受感染。 10、终末消毒处理:是对转科、出院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和医疗器械的消毒。 第九章病人的清洁护理

基础护理学重点

基础护理学 1.医院物理环境正常值:室温保持在18?22°C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 以保持在22?24C为佳。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白天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 40分贝 2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 3. 平车运送法注意:推行中,平车小轮端在前,转弯灵活;速度不可过快;上下坡时,患者头 部应位于高处,减轻患者的不适,并嘱咐患者抓紧扶手,保证患者安全。 4. 舒适(comfort):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 宁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不舒适(discomfort):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 生理、心理需求不能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刺激,身体出现病理改变,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5. 卧位的分类: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 ):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被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 ):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被迫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 ):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6..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采用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2)-椎管内麻醉或脊 髓腔穿刺后的患者。采用此种卧位,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中凹卧位适用范围: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

最新基础护理学重点简答题

基础护理学简答题 1.何谓环境?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2.请说出环境的范围有哪些? 内环境: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 3.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劳动条件、人际关系。 4.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 (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好的影响。(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3)如何保护环境资源。(4)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5.护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护理的基本任务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病痛。 6.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7.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等。 8.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 (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9.何谓湿度?湿度是指相对湿度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10.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11.为什么室内要保持通风?室内通风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12.通风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通风多少时间就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通风的效果与通风的时间、室内外温差的大小、气流的速度、通风面积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时间为30分钟就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13.为什么说日光是维持人类健康的要素之一? 自然的光照可使患者感觉舒适愉快,对康复有利;适量的日光照射可使局部温度升高,血流加快,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增加食欲;日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还可促进机体内生成维生素D。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 14.何谓噪音?医院白天的噪音应维持在什么强度内?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0dB内。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最新版(1 到50) 2015-06-11 医护之家 1.护理学的形成经历了人类早期护理(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中世纪的护理(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护理工作仅限于生活照料)、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时期的护理、护理学的诞生(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2.1912年国际护士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中华护士会成立于l909年,l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3.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4.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一所医院里开办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教育列为中专教育之一。1995年6月25日,全国开始了首次护士执业考试。 5.护理学的性质~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了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性科学。护理学的范畴包括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其中实践范畴包括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社区保健、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等方面。 6.人、健康、环境和护理是护理学最基本的四个概念,其中,核心是人,即护理实践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活动。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 7.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即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 8.1990年WH0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没有绝对的健康或疾病状态,健康是动态的过程。 9.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10.成长与发展是持续的、有顺序的,并按照有规律的和可预测的方式进行。 11.机体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

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七章新闻图片编辑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图片的种类及其地位 1.报纸上常见的图片种类 (1)照片 新闻照片就是以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为拍摄对象,再现新闻现场情景的照片,它可以作为独立的新闻报道出现在版面上,也可以配合文字报道一同编发。 (2)漫画 漫画在现代报纸上的使用非常广泛,有根据新闻事实进行艺术加工的新闻漫画,时效性较强,经常刊登在新闻版上;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现象的社会性漫画,通常刊登在专刊副刊上;还有用来配合文字报道的图解式漫画以及连环漫画、幽默画等。 (3)图示 图示包括统计图表、示意图和新闻地图三类。 统计图表就是将统计数字制成表格图,便于读者集中阅读,一目了然。

示意图不但将统计数字集中绘制成图,而且用形象化的手法表示这些数据所说明的意义。 新闻地图则是根据标准地图,将新闻发生地的地理位置绘制成更加简洁明确的地图。 (4)图饰 图饰一般是用美术图案点缀和烘托报纸的报头、报眉、标题、栏题、版头或版面的其他部位,使整个版面更加美观生动,恰当地运用图饰还能使版面编排思想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2.图片的地位与作用 (1)纪实性作用 作为独立报道体裁的新闻照片具有再现新闻现场、记载真实瞬间的作用,这类照片成为报纸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证实性作用 非独立使用的新闻照片与非新闻照片具有证实文字报道的作用,这类照片对新闻资源的充分发掘,对提高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具有重要意义。 (3)解说性作用 图表、示意图、新闻地图、漫画等能够以形象性的符号统计和描绘新闻报道中的某些内容,从而对相对比较枯燥的文字表述进行生动易懂的解释。 (4)装饰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特征使其可以作为文字稿件的美化装饰手段。 (5)视觉冲击性作用 图片的形象性和直观性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与震撼力,这是文字报道所难以达到的。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 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 保持在22~24℃。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 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 疗护理时受凉。 、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 。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 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 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 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 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 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 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 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 内。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穿刺后的患者半坐卧位适用范围答: (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基础护理学复习大总结

基础护理学复习大总结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 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 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 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 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3、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 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 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 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 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内。2、医院常见不安 全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 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 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 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 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 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 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

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 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脊 髓穿刺后的患者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答:(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 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 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端坐位适用范围 答: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8、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注意事项有:(1)颅脑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 平卧;(2)颈椎、颅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3) 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应安置妥当,防止翻身时导管连接处脱落或 扭曲受压;(4)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 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5)操作时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以缩 短重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9、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 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 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应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保护骨 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2) 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全范围的关 节运动、按摩受压部位;(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10、何谓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 症状。WHO提出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清洁、消毒、灭 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 11、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计算机网络答案 山东大学期末考题目答案

第一章概述 1-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是一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链接”三个步骤的一条专用物理通路。从建立连接开始,通讯就一直占用信道资源,直到释放。它具有实施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线路利用效率低,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之间不可通讯。电路交换适用于信息量大,较长的报文。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本质上也是存储转发方式,但是它将整个报文从一个结点传到下一个。它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缺点在于报文信息量大,时延长,且占用交换机内存较大,不具有实时性。它适用于报文较短,实时性较低的通讯。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是将报文分组,在每个分组之前加上地址信息,通过路由器经接收,存储,再转发到下一个接口,直到将分组传到目标地址,再去掉地址信息将其重组为完整报文。在分组传输的过程中动态分配传输宽带,逐段占用通信链路,多个分组数可同时传送。它传输效率高,且保证数据传输有很高可靠性。同时分组排队会造成时延,但比报文交换小,且成本较高。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他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由用户直接使用,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是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主要为边缘部分服务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边缘部分不同终端上的程序通信方式有客户-服务器方式和对等方式。客户-服务器方式指进行通讯的双方中一方为服务请求方,一方为服务提供方。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远程服务请求,因此客户程序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地址,而服务器只需要被动接受请求,不需要知道客户程序地址,但需要强大硬件和高级操作系统支持。对等方式是双方均可既为服务提供者,也可以为服务请求者。 网络核心部分要想网络边缘部分提供连通性和交换,起关键作用的是路由器,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使得边缘部分的每一个终端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1-14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答:1、速率:连结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单位为b/s(其中 b 为bit,表示一个二进制数字,比特是计算机中数据量的单位) 2、带宽:带宽本来指的是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单位为赫;由于通信的主干线传送的是模拟信号,所以,带宽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表示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比特每秒。 3、吞吐量: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口的数据量,经常用于对现实世界中的网络的一种测量,以便知道实际上到底有多少数据量能通过网络 4、时延:时延指数据从网络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时间。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发送时延从主机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要的

基础护理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护理教研室的王振青,今天我说的课程是《基础护理学》,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资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六个方面来说一下这门课: 一、课程定位 护理专业是我校的重点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应用型职业护理人才,《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同时也是核心课程、主干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护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各临床护理课程及临床护理工作坚实的基础。 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的保证离不开完备的教学资源的支撑 二、教学资源 (一)教师团队 我院有一支事业心强、教学经验丰富、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基础护理学》教学团队,10名专任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其中既有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又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还有勤奋好学的年轻教师。护理教研室的教学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并多次在菏泽市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还有多名老师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市级职业教育能手”、“市级骨干教师”。优秀的师资是教育发展的基石,学院非常重视护理师资培养,自2007年以来,派三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三名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并在假期安排护理教师参加临床实践。近几年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使基础护理学的课程建设更具活力和发展潜力。 (二)教材资源 1、本课程使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护理学》(第2版),属卫生部规划教材、专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使用,此教材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需要,符合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难度适合专科学生的水平,符合专升本的要求。 2、在实验教学上,为了配合课堂教学,通过积极的探索并结合临床编写出版了实验教材《基础护理学实验指导》。 3、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编写了一些辅助资料,例如:《基础护理学习指导及习题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基础护理学习题集》等。以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巩固学习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基础护理学上册重点总结

第二章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气候的影响: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 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染、(5)吸烟污染 (6)温度过高或过低、(7)辐射、(8)废料、(9)室内空气污染 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5月21日世界无烟日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3、社会关系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 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 医院环境的分类(※) (1)物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属软环境,是深层次的,抽象的,无形的。 ?医院管理环境:属软环境。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 (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1)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 (2)温度: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3)湿度 ?相对湿度: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 (4)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的。 (5)噪声 ?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噪声的标准,白天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分贝。噪声强度在50~60分贝时,即能产生相当的干扰。 ?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高音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 工作人员在说话、行动与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6)光线:病室采光一般采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基本护理技术说课

《基本护理技术》说课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定位 《基本护理技术》是从事护理专业必备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承接基础医学课程的基础上,为临床专科护理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专业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本课程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技能型护理人才为目标,以护理岗位需求为导向,采用工学融合、院校联动的递进式构建教学内容,利用工作任务与案例情境设计教学活动,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融入课程中,通过仿真或全真实训、技能考核等手段,并培养护士职业生涯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夯实基础。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一年级及二年级学生,涉及第一、二、三学期,总学时为164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实训136学时,学分10分。 (二)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在修读本课程时,学生通过正常人体学基础、医用化学、护理礼仪等课程的学习已具备了相关的医学知识,符合了护士基本素质要求,这为本课程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课程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内、外、妇、儿等专科护理知识奠定了基础,是专科护理的入门及最基础的专业课。本课程对学生护理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主要支撑及促进作用,在护士执业考试、实习考核、求职应聘以及日后的职称晋升考试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三)课程目标 课程总目标是培养具有护理职业生涯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护理执业生涯所需的综合素养;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和技能于不同的护理对象,初步适应各种护理岗位的护理工作、成为合格的执业护士;并满足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分目标。 1. 认知目标具有能支撑护理技能的基本知识,并联合执业护士考试必备理论于技能中。 2. 技能目标能综合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及心理的基本需求的技能,能胜任各岗位的基本护理工作,并能提供护理对象于个性化服务。

基础护理学复习总结.doc

转]基础护理学的复习大总结啦都转回去慢慢看呀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C;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杏时温度保持 在22?24C。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3、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o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 排出量增加,加重仔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 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内。2、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有髓穿刺后的患者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答:(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端坐位适用范围 答: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8、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注意事项有:(1)颅脑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2)颈椎、颅骨 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3)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应安置妥当,防II:翻身时导管连接处脱落或扭曲受压;(4)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5)操作时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以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9、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 烂、坏死。 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应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石有、绷带及夹板固定。(2)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全范围的关节运动、按摩受压部位;(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10、何谓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 WHO提出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 11、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12、清洁: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山东大学网络教育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生理学B

生理学 B 一、单项选择题 1.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 A.刺激 B.反射 C.反馈 D.兴奋 2.寒冷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局部调节 D. 自身调节 3.心室肌收缩期及舒张早期相当于兴奋性的 A.低常期 B.相对不应期 C.有效不应期 D. 超常期 4.肾上腺素对受体的结合力是 A.都很强 B.对α强,弱 C.对β强,α弱 D.只对α 5.使细胞去极化达阈电位的刺激是 A.阈刺激 B.刺激阈 C.阈下刺激 D.阈强度 6.细胞膜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转运脂溶性物质 B.耗能 C.靠通道协同 D.顺电-化学梯度7.细胞膜内外存在的电位差通称为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跨膜电位 D. 局部电位 8.房室瓣关闭与动脉瓣开放间的时间相当 A.快速射血期 B.射血期 C.室缩期 D. 心室等容收缩期 9.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心输出量增加 A.刺激迷走神经 B.由卧位转为站立位 C.心率>180次 D. 颈动脉窦内压降低 10.静脉回心血量增多时,可引起 A.心室后负荷减少 B.心室舒张期延长 C. 心室前负荷增加 D.充盈期缩短 11.血浆pH值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途径维持的? A.血液B.消化道C.肾D.皮肤 12.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通气量增加B.肺泡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不变D.肺泡通气量减少 13.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吸气和呼气初B.吸气末和呼气初 C.呼气初和呼气末D.呼气末和吸气末 14.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的最主要的物质是: A.盐酸B.组织液C.肠致活D.糜蛋白酶 15.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的特点是: A.大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很少 B.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也很少 C.少量的水分和碳酸氢盐,而胰酶含量很丰富 D.大量的水分,而碳酸氢盐和胰酶含量很少 16.滤过分数是指: A.肾血流量/ 心输出量B.肾血浆流量/ 肾血流量 C.肾血流量/ 肾血浆流量D.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

基护总结

基础护理学的复习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 治疗检查时 温度保持在22~24℃。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 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 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3、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 者感到气闷 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 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 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内。2、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穿刺后的患者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答:(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

山东大学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简答关键成功因素法(CSF)P263 答: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关在MIS模型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败的因素。它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企业目标;(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3)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可见关键成功因素法源自企业目标,通过目标分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2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 答: (1)目标和方案的可行性 (2)技术方面的可行性 (3)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4)社会方面的可行性 一个有效的战略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和用户有较好的关系,可以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从而可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3、管理信息系统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规划 答: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是关于管理信息系统的长远发展的计划,是企业战略规划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不仅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历时很长、技术复杂且又内外交叉的工程,更因为信息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信息系统和企业的运营方式、文化习惯息息相关。一个有效的战略规划可以使信息系统和用户有较好的关系,可以做到信息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从而可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4、叙述管理信息系统代码设计中编码的目的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设计代码的目的是: 唯一化(2)规范化(3)系统化 5、简答BPR的三个关键词(根本的、彻底的和巨大的)的实质。 简答关键成功因素法(CSF)P263 答:1970年哈佛大学教授关在MIS模型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败的因素。它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了解企业目标;(2)识别关键成功因素;(3)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4)识别测量性能的数据。可见关键成功因素法源自企业目标,通过目标分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一直到产生数据字典。 分析题 1、比较分析MRP、MRPII和ERP的异同,谈谈你自己的一些认识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 总结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第一章绪论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第二章环境 教学目的:能正确说出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能正确描述良好的医院环境所具备的特点 能正确解释环境的含义 能正确理解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 *能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调控医院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气候的影响:持续的高温环境可导致中暑,并没有导致肾脏、循环系统疾病及脑 卒中的危险;极冷的环境有增加呼吸道疾病和发生冻伤的可能。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 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空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 染、(5)辐射 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

大气中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硫化物、氯气、臭氧等),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大气中无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由于不能为人体器官 所察觉,危害性比刺激性气体还要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5月21日世界无烟日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 3、社会关系 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 6、 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 医院环境的分类(※) (1)物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 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