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和趣味。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能自主阅读并讲述故事。

3、让学生通过阅读,明白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要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中宝葫芦带来的奇妙情节,感受童话的想象力。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变化。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表达能力,能生动地讲述故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幻想过拥有一个神奇的宝贝,能帮你实现所有的愿望?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看看主人公王葆是如何得到宝葫芦,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二)初读课文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交流解决。

2、思考: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是怎么得到宝葫芦的?(三)精读课文1、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宝葫芦给王葆带来了哪些好处?(2)王葆为什么又想要摆脱宝葫芦?2、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分析王葆的心理变化。

例如,当王葆得到宝葫芦时的兴奋,以及后来发现宝葫芦带来的麻烦时的烦恼和恐惧。

3、让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作者生动的语言描写。

(四)深入探究1、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拥有了宝葫芦,你会怎么做?2、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明白不劳而获是不可取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梦想。

(五)拓展延伸1、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宝葫芦,王葆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2、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童话故事,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培养阅读兴趣。

(六)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走进了《宝葫芦的秘密》这个奇妙的童话世界,感受到了王葆的喜怒哀乐,也明白了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勇敢面对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部编四下语文教案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

部编四下语文教案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

部编四下语文教案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教案:部编四下语文教案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

本文是一篇民间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宝葫芦的神秘故事。

故事中,主人公小明的爷爷告诉他,能得到一个宝葫芦,就能实现心中的愿望。

小明误打误撞地得到了宝葫芦,却发现宝葫芦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故事以宝葫芦的秘密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宝葫芦的秘密以及故事中所表达的道理。

3. 学会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宝葫芦的秘密以及故事中所表达的道理。

难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录音机、课件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课件,展示宝葫芦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宝葫芦的认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宝葫芦的秘密》。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宝葫芦的秘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宝葫芦的秘密以及故事中所表达的道理。

引导学生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例题,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例如,小明在得到宝葫芦后,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引导学生思考财富与幸福的关系。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宝葫芦的秘密:1. 宝葫芦能实现心中的愿望。

2. 宝葫芦的秘密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3. 财富与幸福的关系:财富不一定带来幸福。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概括宝葫芦的秘密以及故事中所表达的道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宝葫芦的秘密教案四年级宝葫芦的秘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宝葫芦的秘密教案四年级宝葫芦的秘密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5宝葫芦的秘密教案四年级宝葫芦的秘密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读音。

1.3学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能够进行仿写。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2.2通过观察、分析,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童话的奇妙,激发阅读兴趣。

3.2培养勇敢、善良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话的奇妙。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结构和读音。

2.教学难点:2.1课文中一些抽象词语的理解。

2.2对童话故事情节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颗宝葫芦,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1.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宝葫芦的传说,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2.朗读课文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选取几名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齐读并认读。

3.2教师讲解生字的结构和读音,让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谁的故事?他得到了什么宝贝?”4.2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复述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

4.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神奇”、“善良”等。

5.分析课文结构5.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如:“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了什么?”6.课堂讨论“如果你得到了一个宝葫芦,你会许什么愿望?”6.1教师提出问题:6.2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7.仿写练习7.1教师出示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进行仿写。

7.2学生完成仿写后,教师挑选几篇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8.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观察、讨论、仿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例如:王葆如何得到宝葫芦,宝葫芦给他带来了哪些变化,以及最后他如何处理宝葫芦等关键情节。
(2)词汇与句式运用:通过学习课文,掌握生字词,学会运用课文中的精彩词汇和句式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例如: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及特色词汇如“奇妙”、“变幻莫测”等。
(3)阅读策略:指导学生运用预测、提问等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2.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了解宝葫芦的特点;3.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4.学会运用预测、提问等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故事梗概,理解王葆与宝葫芦之间的互动,培养他们善良、勇敢的品质。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探讨了面对诱惑时的正确选择和价值观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故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果我有宝葫芦,我会许下什么愿望?”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思考愿望背后的意义,以及实现愿望可能带来的后果。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3篇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3篇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课件教案(一)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宝葫芦的秘密》优秀课件教案适用年级:初中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理解小说《宝葫芦的秘密》的主要情节和主题。

分析小说中的角色特点和发展。

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材料电子设备(投影仪、电脑或平板电脑)用于播放课件。

《宝葫芦的秘密》小说的文本或摘录。

角色卡片(阿呆、二呆、灰太狼等)。

白板和马克笔。

学生笔记本和笔。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小说介绍和角色分析步骤一:小说介绍(15分钟)以小组形式向学生分发角色卡片,每组代表一个角色。

学生阅读自己的角色卡片,了解所扮演角色的特点和性格。

教师简要介绍小说《宝葫芦的秘密》的作者、主要情节、背景和主题。

教师展示小说封面和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角色分析(20分钟)学生按角色分组,每组讨论所扮演角色的性格特点、行为举止以及对故事情节的影响。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介绍自己的角色。

步骤三:角色扮演(15分钟)学生自愿参与角色扮演,根据所扮演角色的特点模拟小说情节中的对话和场景。

学生表演一段场景,展示各自角色的特点和互动。

第二课时:情节分析和小组呈现步骤四:情节分析(20分钟)学生个人阅读小说《宝葫芦的秘密》的一个重要章节。

学生回答与所选章节相关的问题,分析情节发展、冲突和高潮。

步骤五:小组呈现(3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重要情节,用课件呈现该情节。

每组通过口头报告和课件展示选定情节,包括角色的行为、情感、故事发展等。

学生和教师提出问题和评论,互相讨论情节的意义和影响。

步骤六:总结和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主要情节和角色特点。

教师与学生讨论小说中的主题和道德教训,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五.评估方式学生参与度和表现:10分角色分析和扮演:20分情节呈现和讨论:30分个人总结和思考:10分六.课后作业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读后感或书评,强调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妖、矩”等 7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 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 7 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愿望。

3、能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王葆想要得到宝葫芦的愿望。

(2)能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2、教学难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字叫《宝葫芦的秘密》。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2)强调多音字“冲”的读音。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主要讲了小学生王葆在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后,非常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个宝葫芦。

)(三)精读课文,感受奇妙1、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宝葫芦神奇之处的语句,用“____”画出来,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1)“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2)“假如你有了一个宝葫芦,你想要些什么?”(3)“我就立刻能够要到一个宝葫芦,那我就什么都有了。

”3、指导朗读这些语句,读出王葆对宝葫芦的渴望和向往。

4、小组讨论:宝葫芦为什么这么神奇?(因为宝葫芦能满足人们的愿望,帮助人们实现梦想。

)(四)体会愿望1、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因为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烦恼,希望宝葫芦能帮助他解决。

)2、默读课文,找出王葆想要宝葫芦帮助他解决的问题,用“~~~~”画出来。

3、全班交流。

(1)“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第【1】篇〗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故事的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

2.能根据有关三要素的提示创编故事。

3.能大胆、自信地在集体前讲述故事。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葫芦一个,纸葫芦若干,葫芦藤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葫芦,引起幼儿兴趣。

1.师:看,这是什么?(葫芦)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的肚子里藏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葫芦,葫芦,变变变!(出示)故事在哪儿呢?噢!故事就在葫芦宝宝的肚子上呢!2.教师有感情地讲解故事。

(手指)二、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出故事的三要素。

1.师:小朋友,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你是从哪个葫芦宝宝身上看出来的?(指葫芦上的)噢,黄色的葫芦宝宝身上有个时间地标记,表示故事发生的时间。

2.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你是从哪个葫芦宝宝上看出来的?红葫芦上有故事发生的地点,看,(指葫芦上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3.师:哦,黄葫芦和红葫芦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那蓝葫芦又告诉我们什么?对,蓝葫芦告诉我们故事里有哪些人物。

4.小结:原来,有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我们就可以编出好听的故事了。

三、看,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故事。

1.师:现在,这只宝葫芦有要变了,小朋友先把眼睛闭起来。

葫芦、葫芦,变变变!2.(将三个葫芦翻转过来)这次的葫芦宝宝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观察的变化,幼儿回答时,注意总结)3.引导幼儿尝试创编故事。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呢?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呢?故事里都有哪些人物呢?现在有了时间、地点、人物,你能不能把它们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呢?4.总结评价。

师:“××小朋友的故事怎么样呀?刚才××小朋友看着葫芦上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编出一个这么好听的故事,你们会不会呀?”四、幼儿自由选择纸葫芦,创编故事。

小学四年级语文《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小学四年级语文《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精选6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四年级语文《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8个字,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规矩”等词语。

2、自读感悟,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8个字,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规矩”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2:一只葫芦】看,这是什么?对,一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可是有故事的宝葫芦。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学生齐读课题“宝葫芦的秘密”。

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阅读到的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宝葫芦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张天翼一起,走进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3】张天翼(1906—1985),中国当代作家。

出生于南京,在杭州读完小学和初中,1925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大学。

1929年正式开始职业写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联,抗战爆发后,一直在长沙等地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艺活动。

解放后历任中央文学讲习所副主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第1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听写字词。

2.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宝葫芦的秘密是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探索秘密。

二、学习第1~4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1~4自然段,思考:“我”从哪听说的宝葫芦的秘密?2.奶奶为什么经常讲故事给“我”听?3.体会童话故事语言的童趣。

三、学习第5~18自然段1.教师指名读课文,思考:“我”和奶奶的规矩是什么?2.除了课本提出的要求,“我”还可能提出哪些要求让奶奶讲故事?3.重组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

(1)出示句子,生讲述故事。

(2)重组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理清故事的层次。

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中间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想象。

(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按照“来历—作用”的框架,生试着讲奶奶讲的宝葫芦的秘密。

不局限于已有的内容,可充分发挥想象力。

四、学习第19~21自然段1.王葆听奶奶讲了那么多宝葫芦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小组合作读第19~21自然段,在文段中找一找答案。

2.“我”遇到了哪些困难?遇到这些困难时,“我”也期待可以得到一个宝葫芦,“我”希望宝葫芦怎样帮助“我”呢?3.出示电影《宝葫芦的秘密》中的截图(与宝葫芦的来历和作用相关联的),让学生展开想象,四人一组创编故事。

(1)点拨: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王葆也渐渐长大。

有一天……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想……果然……(2)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故事,评选出“故事大王”。

五、拓展阅读1.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

这是怎么回事呢?本书中有详尽的介绍。

2.课件展示王葆得到宝葫芦后遇到的一系列麻烦,宝葫芦给王葆添了这么多麻烦,最终他会怎样做?王葆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自己可从此得了一个经验教训。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妖、矩、乖、撵、丫、拽、冲、瘦”等生字词,理解“规矩、幻想、可怜巴巴”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能够体会王葆得到宝葫芦后内心的变化,学习作者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王葆得到宝葫芦后内心的变化。

2.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课文内容等。

2. 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4. 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宝葫芦的秘密》的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观察王葆得到宝葫芦后的表现。

提问学生:你们想知道王葆得到宝葫芦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引出课题:宝葫芦的秘密。

2. 讲授新课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王葆得到宝葫芦后内心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教师总结:王葆得到宝葫芦后,内心从兴奋到怀疑,再到害怕,最后到坚定。

3. 巩固练习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王葆得到宝葫芦后内心的变化。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一篇关于自己得到一件宝贝后的心理变化的作文。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生字词、课文内容、写作方法等。

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5. 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让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童话故事的书籍或文章,加深对童话故事的了解。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能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3)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对宝葫芦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3)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关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阅读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第一至第四章2. 第二课时:阅读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第五至第八章3. 第三课时:阅读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第九至第十二章4. 第四课时:阅读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第十三至第十六章5. 第五课时:故事讨论和总结三、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介绍故事《宝葫芦的秘密》。

(2)学生自读第一至第四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2. 第二课时:(1)学生自读第五至第八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3. 第三课时:(1)学生自读第九至第十二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4. 第四课时:(1)学生自读第十三至第十六章,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

5. 第五课时:(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故事讨论,总结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2)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创作。

(3)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进行评价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程度。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脚丫、拽住”等词语。

2、了解故事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形象,感受童话的奇妙。

3、根据文中奶奶给王葆讲的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新故事。

[教学重难点]感受童话的奇妙,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创编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动画片中的片段。

其实这部动画片是由一部长篇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

出示《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封面,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书名。

2、了解封面,介绍作者。

(板书课题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二、初读课文,提出质疑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说你对这篇课文还有哪些疑问。

2、鼓励其他学生自主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针对不能解决且对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价值的问题进行汇总。

问题预设:(1)奶奶讲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2)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三、带着问题,合作学习课文1、四人为一小组,合作探究大家提出的问题。

2、全班交流。

(1)奶奶讲了几个故事?这些故事是怎么发生的?奶奶讲了4个故事,分别是:张三劈面撞到神仙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李四远足旅游到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得到一个宝葫芦。

(2)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不管是谁,只要得到了宝葫芦,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王葆希望得到一个宝葫芦帮助他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四、理清脉络1、说一说文中的主人公是谁。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指名说,教师点拨、汇总。

第1~4自然段可以概括为:故事的主人公王葆是一个爱听故事的少先队员。

3、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归纳文章其他自然段的意思。

(1)第5~18自然段:奶奶每逢要求我做什么,就得给我讲故事,所以,我听奶奶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2)第19~21自然段:我想有一个万能的宝葫芦。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撵、矩”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瘦”“舔”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王葆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

3.初步体会童话故事的奇妙、美好,并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过程:板块一——趣味揭题,介绍作者1.趣味揭题。

同学们喜欢童话吗?那我要来考考你们。

沈老师这里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装了许多童话中的宝贝。

你能说出这些东西是哪篇童话里的吗?一起说哇,看来你们真的很喜欢童话。

那你们可幸福了,因为我们第八单元的课文都是童话,一起来读一读导语。

哇!百宝箱里又跑出了一个宝贝,是什么呀?葫芦。

这可不是普通的葫芦,它是一个——宝葫芦,里面还藏着很多——秘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2.介绍作者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2页,作者是——张天翼。

(介绍作者)这篇课文选自张天翼的童话作品《宝葫芦的秘密》,是这本书的第一章。

板块二——初读课文,反馈预习1.反馈词语:规矩劈面撵上冲着2.反馈写字:舔瘦3.反馈问题——王葆为什么要得到一个宝葫芦?(出示学生预习单)板块三——精读课文,感受奇妙【梳理故事】奶奶的故事让王葆产生了幻想。

那么,奶奶到底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呢?请你默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来。

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想一想,奶奶的故事给你怎样的感受。

你觉得奶奶的故事,怎么样?——神奇、奇妙。

【感受神奇/奇妙】1.宝葫芦带来的变化很奇妙(立刻、马上,指导朗读)2宝葫芦的来历很奇妙张三——神仙,这可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太神奇了李四——龙宫在哪里啊?海底几千米深的地方,真是不可思议。

王五——哇,在家乖乖做个好孩子也能得到宝贝啊,奇妙呀。

赵六——千年都碰不一回的好事,被赵六遇到了。

(齐读)板块四——发挥想象,创编故事扶:张三的故事老师把奶奶的故事整理了一下,(看PPT一秒)如果就像课文中写的这样简单,王葆会满意吗?奶奶一定加入了许多奇妙的情节,才会这么吸引王葆。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教案与反思第1篇】《宝葫芦的秘密》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介绍、规矩、舔、葵”等词语。

3. 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主人公王葆渴望得到宝葫芦的心理,思考他又是怎么知道宝葫芦的。

教学重难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介绍、规矩、舔、葵”等词语。

2.借助文字想象画面,充分感受主人公王葆渴望得到宝葫芦的心理,思考他又是怎么知道宝葫芦的。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宝葫芦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上课前老师想到一个词:秘密(板书)。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预设:我和好朋友有秘密基地,我和好朋友有小秘密······)。

看来同学们都有不少秘密呢,那你们见过:宝葫芦的秘密(板书)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看一看这到底是什么样的吧!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1)大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圈出标注不理解的词。

(2)小组朗读互相纠正、交流词语的含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眼中的王葆是个什么样的小朋友。

(4)课文围绕王葆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出示生字促成的词。

采用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进行朗读。

(2)朗读中,重点指导“规矩、撵、冲”等词语的读音。

(3)指导“葵”的写法和笔顺。

(4)王葆是个顽皮、爱听故事的小学生。

(5)说说你最喜欢那部分内容,简介原因。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是怎么描写王葆?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在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标注。

1. 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并作简单的批注。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宝葫芦的秘密》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
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和角色
掌握故事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地进行《宝葫芦的秘密》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文本
相关的绘本或图片
教学步骤
步骤一: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教师向学生介绍《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情节和主题,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事件和故事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步骤二:人物和角色的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宝葫芦的秘密》中的人物和角色,让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并讨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步骤三:语言和表达方式的掌握
教师帮助学生掌握《宝葫芦的秘密》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的隐喻和比喻,并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步骤四:阅读理解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宝葫芦的秘密》的阅读理解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对《宝葫芦的秘密》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学生对故事中人物和角色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学生对故事中语言和表达方式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教学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进行故事改编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4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第【1】篇〗宝葫芦的秘密教学目的: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3个字,会写“介绍、声明”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话的神奇,体会王葆的形象。

3.从奶奶讲的故事中选一个,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每个孩子的童年都离不开奇妙童话的陪伴,请大家谈一谈你最喜欢的童话故事或童话人物。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美人鱼、白雪公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是——宝葫芦的秘密。

有人知道这个故事吗(看过动画片、看过书。

)主人公是谁呢(王葆)是的,这是著名作家张天翼写的童话故事,2007年被拍成彩色动画电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接触这个王葆,看看宝葫芦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吧!(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自学成果展示。

1.检查生字词。

识记生字词,互相指读,提醒同学注意哪个生字。

说说自己预习中的疑惑,组内初步解惑,解答不出的标注问号,留作集体交流探讨。

2.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生字词识记;课文朗读;解疑释难,提出未解答的问题。

3.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规矩(jǔ)撵(niǎn)拽(zhuài)舔(tiǎn)4.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乖、溜、葵、瘦”,并且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

(“乖”注意和“乘”区分,第三笔是悬针竖。

“溜”是左右结构,注意右边“留”的“丶”不要漏写。

“葵”是上下结构,下面“癸”注意最后一笔是“丶”。

“瘦”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叟”注意笔顺,“丨”要出头。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

)2.通读课文,说说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

3.读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的读书感受。

四、课堂小结。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课件教案3篇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课件教案3篇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课件教案3篇(1)课件教案:《宝葫芦的秘密》课程名称:文学阅读目标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1.理解并解释《宝葫芦的秘密》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掌握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5.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1.《宝葫芦的秘密》故事书。

2.彩色图片展示幻灯片。

3.绘本、手偶或道具,用于角色扮演活动。

4.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和马克笔。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通过展示一张描绘宝葫芦的彩色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宝葫芦的秘密》,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宝葫芦的了解。

导入故事(10分钟):1.向学生展示故事书的封面,并简单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人物。

2.阐述故事的基本情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阅读故事(15分钟):1.分发绘本或投影幻灯片,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阅读《宝葫芦的秘密》。

2.适时暂停阅读,与学生讨论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和角色的动作、感受。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内容。

角色扮演(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

2.提供绘本、手偶或道具,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重新演绎故事。

3.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创造力。

词汇和表达(15分钟):1.在黑板或白板上列出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如"宝葫芦"、"神仙"、"秘密"等。

2.逐个解释这些词汇的意思,并让学生重复朗读。

3.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词汇编写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中的场景或人物。

思考与讨论(10分钟):1.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主题、教训或他们的喜爱角色。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提供一些情境,让学生运用故事中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问题。

创作活动(15分钟):1.要求学生以《宝葫芦的秘密》为题材,自由创作一段小故事或绘制一幅插图。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起学生对《宝葫芦的秘密》故事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1.2 教学内容:介绍宝葫芦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宝葫芦的好奇心。

简要介绍《宝葫芦的秘密》故事的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宝葫芦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章:宝葫芦的秘密揭露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宝葫芦的秘密》故事中宝葫芦的特殊能力。

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关注和理解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宝葫芦的特殊能力,如吸力、变形等。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宝葫芦的使用和影响。

2.3 教学方法:通过分段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宝葫芦的特殊能力。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章:宝葫芦的秘密背后的意义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宝葫芦的秘密背后的深层含义。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探讨宝葫芦的秘密背后的意义,如财富、幸福等。

引导学生思考宝葫芦的秘密对主人公的影响和改变。

3.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宝葫芦的秘密背后的意义。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宝葫芦的秘密对主人公的影响。

第四章:故事情节分析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宝葫芦的秘密》故事的情节发展。

培养学生的情节分析和描述能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故事的情节发展,包括起承转合等。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

4.3 教学方法:通过分段阅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情节的发展。

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

第五章:创意写作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

帮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5.2 教学内容:学生根据对宝葫芦的理解和想象,创作自己的故事。

引导学生运用宝葫芦的特殊能力和秘密背后的意义,展开创意写作。

5.3 教学方法:提供写作指导和示例,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独特的故事。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

《宝葫芦的秘密》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宝葫芦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分析宝葫芦的秘密,探讨故事寓意;学习生字词,掌握文章的语言表达;通过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神奇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理解宝葫芦的秘密。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深入理解故事寓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神奇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神奇事物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认读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分析宝葫芦的秘密,讲解生字词。

4.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句,讲解文章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随堂练习:学生进行朗读练习,互相交流心得,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宝葫芦的秘密,探讨故事寓意。

8. 课堂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反馈,教师及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宝葫芦的秘密》2. 主要内容:a. 生字词b. 宝葫芦的秘密c. 故事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关于宝葫芦的小故事。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其他神奇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3. 教学过程的安排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流利朗读课文,并理解宝葫芦的秘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葫芦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介、绍、妖”等12个生字,做到会
读会认。

2.复述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

3.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感受童话的神奇。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教学过程:
一、封面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宝葫芦的秘密》封面,生汇报发现
作者:张天翼书名:《宝葫芦的秘密》
体裁:童话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内容:小男孩宝葫芦
2.检查生字词,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我先得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

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

这是我们的规矩。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

”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

”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

3.出示书中第二页,奶奶在干什么?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宝葫芦的故事》就是选自这本书的第一章。

二、复述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
1.走进奶奶的《宝葫芦的秘密》
出示句子,生讲述故事。

●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
个宝葫芦。

●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神奇!
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
舔他的手。

神奇,真神奇!
2.重组奶奶的《宝葫芦的故事》,厘清讲故事的层次
(先讲宝葫芦的来历)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

(再讲宝葫芦的作用)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

”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

3.按照“来历——作用”的框架,生试着讲奶奶的《宝葫芦的秘密》
李四。

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李四希望。

王五。

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王五希望。

赵六。

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赵六希望。

三、看图片,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过渡: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王葆也渐渐长大了。

有一天,......
1.出示电影《宝葫芦的秘密》中的截图,(与宝葫芦的来历和作用相关
联的),让学生展开想象,说说宝葫芦的来历和神奇的作用。

2.四人小组合作创编故事《宝葫芦的秘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王葆也渐渐长大了。

有一天,。

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想: , 果然,。

3.小组上台讲故事pk赛。

四、课外延伸,拓展阅读
出示电影的截图,由一句“反倒伤害了你,也伤害了别人”引发阅读期待,鼓励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走进神奇的童话世界,完成整本书《宝葫芦的秘密》的阅读。

板书设计:
宝葫芦的秘密
童话:想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