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方案

合集下载

冰蓄冷设计手册

冰蓄冷设计手册

冰蓄冷设计手册冰蓄冷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温蓄冷媒质(如冰或冷冻液)在低峰时段积累冷量,然后在高峰时段释放冷量,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它广泛应用在空调、制冷设备、冷藏冷冻等领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节能技术。

一、冰蓄冷原理冰蓄冷是利用水在0℃结冰和融化过程中的相变潜热来实现蓄冷。

当水在常压下温度降至0℃时,其温度在一定时间内将保持不变,而在此过程中,水会释放或吸收大约4186焦耳的热量。

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在低负荷时段制冷、蓄冷,在高负荷时段释放蓄冷量,以平衡耗能,降低单位时间内电能的需求,从而达到节能目的。

二、冰蓄冷设计要点1. 系统封闭性冰蓄冷系统采用密封方式进行设计,防止环境空气与蓄冷介质接触,避免蓄冷介质污染或损坏,确保系统长期运行稳定。

2. 散热设计冰蓄冷系统的散热设计至关重要,散热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冷量的蓄积和释放效率。

合理的散热设计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

3. 控制系统设计冰蓄冷系统的控制系统设计需要精准可靠,能够实时监测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保证系统运行在最佳状态,满足不同负荷条件下的需求。

4. 安全保护设计在冰蓄冷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到安全因素,设置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例如温度、压力、水位等监测报警系统,以及紧急切断系统,确保在异常情况下系统能够及时做出反应,避免事故发生。

5. 环境友好设计在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环境友好性,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制冷剂和材料,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冰蓄冷系统应用冰蓄冷技术广泛应用在以下领域:1. 中央空调系统通过利用冰蓄冷技术,可以对中央空调系统进行蓄冷,以满足高峰时段的制冷需求,减少对电力资源的浪费,降低能耗。

2. 冷藏冷冻设备冰蓄冷技术也可用于冷藏冷冻设备中,通过蓄冷实现低峰时段的制冷,提高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3. 太阳能利用将冰蓄冷技术与太阳能利用相结合,可以实现在太阳能供热系统的余热时段蓄积冷量,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

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doc

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doc

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doc 范本 1: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1.2 问题陈述2. 目标与目的2.1 目标设定2.2 目的说明3. 研究方法与数据采集3.1 研究方法选择3.2 数据采集方式4. 现状分析4.1 空调系统现状4.2 能源消耗情况分析5. 冰蓄冷技术介绍5.1 冰蓄冷原理5.2 冰蓄冷系统构成5.3 冰蓄冷系统的优势6. 改造方案设计6.1 方案需求分析6.2 方案设计原则6.3 系统改造方案7. 改造实施计划7.1 实施计划概述7.2 项目分工与时间安排8. 改造效果评估8.1 数据采集与分析8.2 效果评估方法8.3 结果总结与分析9. 风险与问题分析9.1 潜在风险预警9.2 风险应对措施9.3 问题解决方案10. 经济效益分析10.1 投资成本估算10.2 改造后经济效益计算11. 实施步骤11.1 材料准备11.2 设备改造11.3 系统测试与调试12. 附件附件:变频空调系统改造方案法律名词与注释:1. 节能:指通过采取科学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合的措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行为和方法。

2. 改造:指对已建成的设施或者系统进行部份或者全部的技术、结构、设备的变更和新的工程建设。

3. 冰蓄冷:指利用低峰时段制冷机组产生的冷量冷却水箱内的水,并在高峰时段通过冷却水箱将冷量释放,从而减少空调系统负荷需求的一种节能技术。

4. 附件:本文档所提到的相关文件或者资料。

5. 投资成本:指进行设备改造或者系统改造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的总和。

6. 经济效益:指通过改造措施所带来的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运行成本等经济效益。

范本 2:冰蓄冷节能空调系统改造方案1. 引言1.1 背景介绍和问题陈述2. 方案目标2.1 目标设定2.2 目标解释和说明3. 技术分析和研究方法3.1 冰蓄冷技术原理分析3.2 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4. 现状分析4.1 空调系统现状和能源消耗情况分析5. 冰蓄冷技术介绍5.1 冰蓄冷原理和系统构成5.2 冰蓄冷技术的优势和应用范围6. 改造方案设计6.1 改造方案需求分析6.2 系统改造设计原则6.3 改造方案具体设计7. 改造实施计划7.1 计划概述7.2 项目分工和时间安排8. 改造效果评估8.1 数据采集和效果评估方法8.2 结果总结和分析9. 风险和问题分析9.1 潜在风险预警和风险应对措施9.2 问题解决方案10. 经济效益分析10.1 投资成本估算10.2 经济效益计算和评估11. 实施步骤和进度11.1 材料准备11.2 设备改造11.3 系统测试与调试12. 附件附件:冰蓄冷空调工程施工图纸法律名词和注释:1. 冰蓄冷: 利用夜间制冷设备产生的冷量,通过冷藏水箱等形式将冷量储存起来,在白日高峰期使用,以减少空调系统运行费用和对能源的消耗。

冰蓄冷利用方案

冰蓄冷利用方案

冰蓄冷利用方案国家体育场夏季的空调冷负荷量比较大,而且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再考虑到奥运工程的节能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

9.1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性能要求9.1.1系统9.1.1.1全年高效运行;9.1.1.2系统连续运行,避免了间歇运行不必要的能量浪费;9.1.1.3充分利用夜间电力;9.1.2制冷机9.1.2.1制冷设备经常满负荷高效率运行;9.1.2.2制冷时,尽量提高蒸发温度;充分利用夜间大气冷却能力,降低冷凝温度,提高制冷机产冷量和性能系数(COP)。

9.1.3蓄冰槽9.1.3.1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9.1.3.2良好的密封性能;9.1.3.3造价便宜;9.1.3.4良好的耐冷性能;9.1.3.5维修管理方便;9.1.3.6系列化商品化生产。

9.1.4制冰机9.1.4.1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寿命在15年以上;9.1.4.2良好的耐热耐冷性能(-15~60℃);9.1.4.3良好的耐压性能;9.1.4.4造价便宜,加工、安装方便;9.1.4.5良好的热交换性能。

9.1.5二次侧设备9.1.5.1利用冷水温度低和水温差大的特点,减小水量,水管管径和输送动力;9.1.5.2防止低温冷水造成的结露现象;9.1.6自动控制9.1.6.1尽可能的提高系统运行效率;9.1.6.2最大限度的利用夜间电力。

9.1.7经济性9.1.7.1按设计要求满足控制精度;9.1.7.2综合考虑初投资和运行费的经济性;9.1.7.3增加投资的回收年限尽量短。

9.2制冰方式在平行板内通以冷媒,在板面上喷水并使其结冰,待冰层达到适当厚度,再加热板面,使冰片剥离。

9.3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夜间制冷机制冰,储蓄冷量,提供白天空调系统用,冷量不足时再开动制冷机作为补充。

采用冰蓄冷/并联蒸发器系统。

9.4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9.4.1保护性控制:了保护冰换热器及其辅助设备在结冰时不会因体积膨胀而损坏,常设置保护性控制系统。

冰蓄冷系统 施工方案

冰蓄冷系统 施工方案

冰蓄冷系统施工方案:1. 蓄冷槽体的制作1.1 确认蓄冷槽体放置位置,混凝土基础已施工完毕,满足设备承重要求,表面平整,符合施工要求;1.2 在混凝土基础上铺设塑料布防潮、隔气层;1.3 沿设计槽钢位置在隔气层上面铺设木方,将槽钢放置在木方上面,焊接底面槽钢框架,焊接过程中注意防火,防止槽钢温度过高,引燃木方或者将塑料隔气层烫坏;1.4 在底层槽钢框架的空隙内填充橡塑保温材料压实,然后将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接触面刷环氧树脂漆,然后就位,使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紧密接触,分块焊接底层钢板,焊接完毕后在钢板迎水面刷环氧树脂漆,防止钢板以后遇水腐蚀;1.5 在底层槽钢钢板焊接制作完毕后,开始焊接竖直方向槽钢与三个方向的中间的两道槽钢腰梁以及蓄冷槽顶面槽钢;1.6 分别焊接三个方向侧面钢板,在焊接过程中注意钢板以及槽钢因为受热而变形,在局部地区需做反方向的拉伸处理,保证焊接的竖直和水平;1.7 在三面槽钢以及侧板焊接,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刷环氧树脂漆完毕后,蓄冰设备就位,具体就位方法参见后蓄冰盘管的安装与就位;1.8 在确认蓄冷设备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将第四面的横向两道腰梁焊接上去,焊接完后在制作侧板,同时制作蓄冷槽体的注水管,溢流管,排污管,观察孔,液位管;1.9 以上工序完毕后,在确定无焊接瑕疵后,开始往蓄冷槽注水,注水到溢流管位置,静置24小时,确认无渗漏后放水;1.10 在蓄冷槽的中间两道腰梁以及底面梁、顶面梁外安装木方,以用来固定外板;1.11 确认蓄冷槽无渗漏后开始保温工作,采用现场聚氨酯发泡的方法保温,保证保温厚度至少为100mm,注意保温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开启现场通风设施,以防中毒;1.12 蓄冷槽顶板采用100mm厚聚氨酯净化彩钢板,注意彩板上方开孔位置与蓄冷槽出水,进水位置保持一致,彩板两头的长度以盖过保温层以及木方为宜;1.13 在以上工序全部完成后,蓄冷槽体在保温层及木方外面敷设0.5mm厚镀锌钢板装饰面。

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冰蓄冷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方案9.在系统设计中还应考虑到:乙二醇溶液受球内介质相变时的影响而体积膨胀,在系统中他的相变膨胀量是2%~9%。

为此系统应设置膨胀水箱,而且还设置了溶液补给箱作为膨胀水箱外的溢流箱。

在系统亏液或浓度降低时进行补液。

设置溶液补给箱有以下作用: ①既可方便地给系统补充乙二醇溶液,又便于检查乙二醇溶液浓度。

②当蓄冰球相变时,体积膨胀使膨胀箱中的溶液容纳不下而溢流至补给箱③在系统检修或维护中的补液及乙二醇液体的回收再利用,有利于减少运营成本,以环保要求。

10.蓄冷系统的水处理:乙二醇水溶液系统管路为防止腐蚀,需加防腐剂使钢管内形成保护膜,防腐剂须符合环保要求。

11.阀门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①电动调节阀、开关阀门的密闭性能应严格要求;在整个系统冻冰及融冰的过程中,乙二醇侧在一定阶段内会运行在-2.19℃/-5.56℃温度范围内,在板换的另一侧的冷冻水通常在7℃/12℃运行;如果板换的乙二醇侧关闭不严有泄漏,会造成板换冷冻水一侧结冰,冻裂设备。

本工程采用KEYSTONE和SIEMENS 的电动蝶阀。

②电动阀门的两侧应设置检修阀、旁通阀;以便系统检修,和人工手动运行。

③电动阀门必须有方便的手动调节装置。

12.设备投资及运行比较:(见表) 比较结果: ①冰蓄冷系统冷冻站房初投资1531万元,常规空调工况冷冻站房初投资1300万元; ②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可以节约运行费用136万元/年; ③以空调设备运行年限20年计,蓄冰系统共可节约2720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④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温度较低,安全可靠。

机组采用智能控制,实行远程监控,无须专人值守,便于管理; ⑤采用蓄冰系统削峰填谷,可避免变压器夜间空载运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⑥随着国家电力政策对削峰填谷的进一步倾斜,鼓励用户使用蓄冷空调技术,电力部门将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用户将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⑦蓄冰系统作为相对独立的冷源,增加了集中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冰蓄冷工程方案 百度文库

冰蓄冷工程方案 百度文库

冰蓄冷工程方案百度文库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和使用也越来越高。

而使用传统的制冷方式对环境和能源的消耗较大,而冰蓄冷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应运而生的。

冰蓄冷工程是一种新型的制冷技术,它利用低峰时段的电力或太阳能等廉价能源,将其转化为冰的形式储存起来,在高峰时段使用冰的融化热量来制冷,实现了能源的有效利用。

冰蓄冷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还能降低电力系统的峰值负荷,使电网负载均衡,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制冷技术。

二、工程概况冰蓄冷工程主要包括冰蓄冷系统建设、运行管理和后期维护等方面,下面将对冰蓄冷工程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1. 冷负荷测算:在进行冰蓄冷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使用冷量的系统进行冷负荷测算,确定设计的冰蓄冷系统的冷负荷和负载特性,以此确定制冷机组和蓄冷设备的容量和配置。

2. 制冷机组的选择:根据冷负荷测算结果,冰蓄冷工程中需要选择适合的制冷机组,包括蒸发冷冻机组、蓄冷设备和冰储藏器等,以满足系统的制冷需求。

3. 蓄冷装置的设计:蓄冷装置的设计需要考虑其结构和容量,确保其能够在低峰时段储存足够的冰量,以便在高峰时段使用。

4. 系统管道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在冰蓄冷工程中还需要设计系统的管道布局和控制系统,以实现冰蓄冷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利用。

5. 运行管理和监测系统的建设:冰蓄冷系统的运行管理和监测系统是冰蓄冷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对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管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利用。

6. 后期维护和管理:冰蓄冷系统建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后期维护和管理工作,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系统清洗和保养等,以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工程技术要点1. 设备选型:冰蓄冷系统中的设备选型是决定系统性能的重要环节。

制冷机组、蒸发冷冻机组、蓄冷设备和冰储藏器等设备的选型需要考虑系统的冷量和负载特性,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容量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

2. 管道设计:冰蓄冷系统的管道布局和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工作环境和布置位置,确保管道的布局合理、管道连接牢固,并保证管道系统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光伏冰蓄冷方案探讨

光伏冰蓄冷方案探讨

光伏冰蓄冷方案探讨光伏冰蓄冷方案探讨光伏冰蓄冷是一种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将其转化为冷能的创新解决方案。

它可以为建筑物提供可持续的制冷和空调服务,同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下面是一步一步的思路,来探讨光伏冰蓄冷方案。

第一步:太阳能发电光伏冰蓄冷方案的第一步是利用太阳能发电。

通过安装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这些光伏电池板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或阳台上,以最大程度地捕捉太阳能。

第二步:电能储存将从光伏电池板中获得的电能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这可以通过连接电池组来完成,使得电能可以在需要时供给给冰蓄冷系统。

第三步:冰蓄冷系统冰蓄冷系统是光伏冰蓄冷方案的核心。

它由一个水箱、一个蓄冷装置和一个制冷装置组成。

首先,电能从电池组传输到蓄冷装置,通过蓄冷装置将水冷却到非常低的温度。

然后,低温冷却水被输送到水箱中,将水箱中的水冷却。

最后,冷却水可以通过水管系统传输到建筑物中的冷却设备,如空调或制冷系统,以提供制冷服务。

第四步:冷能存储冰蓄冷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即时的制冷服务,还可以将冷能储存起来,供以后使用。

当太阳能发电不足或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储存在水箱中的冷能可以被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的制冷需求。

第五步:节能和环保光伏冰蓄冷方案的最大优势之一是它的节能和环保性质。

通过利用太阳能发电,该方案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冰蓄冷系统的节能特性也使得整个制冷过程更加高效,进一步降低了能源消耗。

综上所述,光伏冰蓄冷方案通过太阳能发电、电能储存、冰蓄冷系统和冷能储存等步骤,为建筑物提供可持续的制冷和空调服务。

它不仅节能环保,还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是未来建筑能源解决方案的一种创新选择。

动态冰蓄冷空调方案书

动态冰蓄冷空调方案书

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 (2)1.1设计内容: (2)1.2设计依据 (2)1.3供电政策 (2)1.4酒店空调运行时间 (2)1.5酒店规模 (2)二、负荷计算 (3)三、蓄冷空调系统方案 (3)3.1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概念 (3)3.2蓄冷系统模式 (3)四、冰蓄冷空调系统设备选型 (4)4.1机组选型 (4)4.1.1基载机组选型 (4)4.1.1蓄冰机组选型 (5)4.2蓄冰装置设计计算 (5)4.3水泵选型 (5)4.4冷却塔选型 (7)五、运行策略分析 (7)5.1空调冷负荷为100%时 (7)5.2空调冷负荷为75%时 (8)5.3空调冷负荷为50%时 (8)5.4空调冷负荷为25%时 (9)六、经济分析 (9)6.1初投资比较 (10)6.2运行费用 (10)6.3投资回收期 (10)七、冬季蓄热设计选型 (11)八、结语 (12)一、工程概况地点:1.1设计内容:五星级酒店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动态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夏季进行蓄冷,系统配合采用大温差送风系统,并对此空调系统作投资概算与经济分析。

在经济分析里计算了供冷时运行费用。

每年供冷运行8个月,共计245天。

1.2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客户提供的相关资料1.3供电政策峰荷时段:8:00~11:00 18:00~23:00 电价:1.37元/kW·h平荷时段:7:00~8:00 11:00~18:00 电价:0.856元/kW·h 谷荷时段:23:00~次日7:00 电价:0.343元/kW·h1.4酒店空调运行时间全天24小时运行。

1.5酒店规模总面积为xxxxxx m2,使用面积为xxxxxxx m2。

二、负荷计算空调负荷指标为xxxW/m2,则典型计算最高负荷Q=xxxxx kW根据逐时负荷系数计算逐时负荷如表一所示。

制冰机蓄冷设计施工方案

制冰机蓄冷设计施工方案

制冰机蓄冷设计施工方案一、简介制冰机是一种能够制造冰块的设备,它的作用是通过制冷技术将水冷却至冰点以下,使其凝固成冰块。

而蓄冷则是指提前制造冰块并储存起来,用于后续冷却过程,以减少制冰机的运行时间和能源消耗。

本文将介绍制冰机蓄冷设计的施工方案。

二、制冰机蓄冷设计要点1.蓄冷容器的选材和设计2.冷却介质的选择3.温度控制和监测装置的安装三、蓄冷容器的选材和设计蓄冷容器的选材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以减少冰块的融化速度和延长冷却效果。

常用的蓄冷容器材料包括不锈钢、铝合金和聚乙烯等。

在设计上,应考虑容器的密封性能和加热性能,以防止冷却介质的损耗和外界热量的影响。

四、冷却介质的选择冷却介质的选择是制冰机蓄冷设计的关键。

常用的冷却介质包括冷冻液和冷冻盐水。

冷冻液常用的是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可以降低冰点并增加蓄冷效果;冷冻盐水则是将普通盐和水混合,通过降低盐水的冰点来实现蓄冷作用。

在选择冷却介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五、温度控制和监测装置的安装为了保证制冰机蓄冷过程的效果,需要安装温度控制和监测装置。

温度控制装置用于调节冷却介质的温度,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进行制冰和蓄冷,避免过冷或过热。

温度监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蓄冷容器的温度变化,以便及时调节和优化制冰机蓄冷效果。

六、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确认制冰机和蓄冷容器的安装位置,并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施工。

2.安装制冰机:根据制冰机的说明书和图纸进行安装,包括连接水源管道、电源线和排水管道等。

3.安装蓄冷容器:根据蓄冷容器的设计图纸进行安装,确保容器的稳固和密封。

4.配置冷却介质:根据所选择的冷却介质类型和比例进行配置,并将其注入蓄冷容器中。

5.安装温度控制和监测装置:根据要求和设计,安装温度控制和监测装置,并进行调试和校准。

6.调试和验收:对整个制冰机蓄冷系统进行调试和验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七、安全注意事项1.在安装和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冰蓄冷施工方案

冰蓄冷施工方案

本项目采用集中冷热源系统,冷源采用部分蓄冰式系统,即夜晚低谷电价阶段机组满负荷制冰,白天融冰和机组运行以满足总冷负荷。

本工程施工范围:根据业主方招标要求的范围和界面,包括双工况-蓄冰装置、冷水机组、冷却塔、空调循环泵、板式换热器、定压除气装置、加药装置、组合式空调箱、风机盘管等设备,以及空调风管、水管系统的安装和施工。

其中蓄冰装置的安装施工是此次工程的重点,针对该项我司拟定以下施工方案:一、蓄冷槽体的制作1.确认蓄冷槽体放置位置,混凝土基础已施工完毕,满足设备承重要求,表面平整,符合施工要求;2.在混凝土基础上铺设塑料布防潮、隔气层;3.沿设计槽钢位置在隔气层上面铺设木方,将槽钢放置在木方上面,焊接底面槽钢框架,焊接过程中注意防火,防止槽钢温度过高,引燃木方或者将塑料隔气层烫坏;4.在底层槽钢框架的空隙内填充橡塑保温材料压实,然后将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接触面刷环氧树脂漆,然后就位,使底层钢板与保温材料紧密接触,分块焊接底层钢板,焊接完毕后在钢板迎水面刷环氧树脂漆,防止钢板以后遇水腐蚀;5.在底层槽钢钢板焊接制作完毕后,开始焊接竖直方向槽钢与三个方向的中间的两道槽钢腰梁以及蓄冷槽顶面槽钢;6.分别焊接三个方向侧面钢板,在焊接过程中注意钢板以及槽钢因为受热而变形,在局部地区需做反方向的拉伸处理,保证焊接的竖直和水平;7.在三面槽钢以及侧板焊接,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刷环氧树脂漆完毕后,蓄冰设备就位,具体就位方法参见后蓄冰盘管的安装与就位;8.在确认蓄冷设备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后,将第四面的横向两道腰梁焊接上去,焊接完后在制作侧板,同时制作蓄冷槽体的注水管,溢流管,排污管,观察孔,液位管;9.以上工序完毕后,在确定无焊接瑕疵后,开始往蓄冷槽注水,注水到溢流管位置,静置24小时,确认无渗漏后放水;10.在蓄冷槽的中间两道腰梁以及底面梁、顶面梁外安装木方,以用来固定外板;11.确认蓄冷槽无渗漏后开始保温工作,采用现场聚氨酯发泡的方法保温,保证保温厚度至少为100mm,注意保温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物质,开启现场通风设施,以防中毒;12.蓄冷槽顶板采用100mm厚聚氨酯净化彩钢板,注意彩板上方开孔位置与蓄冷槽出水,进水位置保持一致,彩板两头的长度以盖过保温层以及木方为宜;13.在以上工序全部完成后,蓄冷槽体在保温层及木方外面敷设0.5mm 厚镀锌钢板装饰面。

冰蓄冷利用方案

冰蓄冷利用方案

冰蓄冷利用方案XX体育场夏季的空调冷负荷量比较大,而且使用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再考虑到奥运工程的节能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

1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性能要求1.1系统1.1.1全年高效运行;1.1.2系统连续运行,避免了间歇运行不必要的能量浪费;1.1.3充分利用夜间电力;1.2制冷机1.2.1制冷设备经常满负荷高效率运行;1.2.2制冷时,尽量提高蒸发温度;充分利用夜间大气冷却能力,降低冷凝温度,提高制冷机产冷量和性能系数(COP)。

1.3蓄冰槽1.3.1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1.3.2良好的密封性能;1.3.3造价便宜;1.3.4良好的耐冷性能;1.3.5维修管理方便;1.3.6系列化商品化生产。

1.4制冰机1.4.1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寿命在15年以上;1.4.2良好的耐热耐冷性能(-15~60℃);1.4.3良好的耐压性能;1.4.4造价便宜,加工、安装方便;1.4.5良好的热交换性能。

1.5二次侧设备1.5.1利用冷水温度低和水温差大的特点,减小水量,水管管径和输送动力;1.5.2防止低温冷水造成的结露现象;1.6自动控制1.6.1尽可能的提高系统运行效率;1.6.2最大限度的利用夜间电力。

1.7经济性1.7.1按设计要求满足控制精度;1.7.2综合考虑初投资和运行费的经济性;1.7.3增加投资的回收年限尽量短。

2制冰方式在平行板内通以冷媒,在板面上喷水并使其结冰,待冰层达到适当厚度,再加热板面,使冰片剥离。

3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夜间制冷机制冰,储蓄冷量,提供白天空调系统用,冷量不足时再开动制冷机作为补充。

采用冰蓄冷/并联蒸发器系统。

4冰蓄冷空调系统的控制4.1保护性控制:了保护冰换热器及其辅助设备在结冰时不会因体积膨胀而损坏,常设置保护性控制系统。

4.2制冰量控制:量与控制蓄冰槽内水位变动量来控制制冰量。

4.3提高机械效率和热效率的控制4.3.1制冷机满负荷运行;4.3.2尽量避免制冰蒸发温度过低;4.3.3充分利用低温冷水,使二次侧输送动力减少;4.3.4控制蓄冰槽回水温度和流速。

2024年某商场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选择

2024年某商场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选择

2024年某商场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选择1. 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型商业建筑如商场的能耗问题日益突出。

空调作为商场的主要能耗设备之一,其运行效率和经济性对商场的运营成本和顾客体验具有重要影响。

本项目针对某商场的空调系统升级改造,目标是通过引入冰蓄冷技术,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降耗、提高能效,并降低商场运营成本。

2. 冰蓄冷技术介绍冰蓄冷技术是一种利用夜间低谷电力时段制冰储存冷量,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释放冷量以满足空调用冷需求的技术。

通过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缓解电网高峰时段的供电压力,并实现对电网的“削峰填谷”。

冰蓄冷技术主要包括静态冰蓄冷和动态冰蓄冷两种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3. 系统方案比较针对本商场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两种冰蓄冷空调系统方案进行比较:方案一:采用静态冰蓄冷技术,利用夜间低谷电力时段制冰,白天释放冷量。

该方案技术成熟,设备简单可靠,但储冰空间需求较大,可能占用商场部分商业面积。

方案二:采用动态冰蓄冷技术,通过制冷剂循环和相变过程实现冰的储存和释放。

该方案储冰空间小,对商业面积影响较小,但技术相对复杂,设备投资成本较高。

经过综合比较,考虑到商场的空间布局和经济效益,我们最终选择了方案一作为本项目的实施方案。

4. 能效与经济效益通过引入冰蓄冷技术,本商场的空调系统实现了显著的能效提升和经济效益。

首先,在能效方面,冰蓄冷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空调系统的能耗,减少电费的支出。

其次,在经济效益方面,由于冰蓄冷系统利用了夜间低谷电力时段制冰,可以享受到较低的电价优惠,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

此外,冰蓄冷技术还有助于提升商场的舒适度和品牌形象,吸引更多顾客前来消费。

具体来说,通过实施冰蓄冷系统,商场的空调系统能效提高了XX%,每年可节约电费XX万元。

同时,由于利用了低谷电力时段制冰,每年可节约电费XX万元。

因此,冰蓄冷系统的引入为商场带来了显著的节能降耗和经济效益。

冰蓄冷方案..

冰蓄冷方案..

第1篇|设计日负荷XXXX项目设计日冷负荷为700RT,即2462KW。

设计日全天冷负荷比较稳定,基本都处于85%~95%负荷左右。

供回水温度为6℃/12℃,6℃温差。

设计日负荷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时间冷负荷冷负荷负荷率备注RT KW %00:00-01:00 626.32 2202.13 85.0001:00-02:00 626.32 2202.13 85.0002:00-03:00 626.32 2202.13 85.0003:00-04:00 626.32 2202.13 85.0004:00-05:00 626.32 2202.13 85.0005:00-06:00 626.32 2202.13 85.0006:00-07:00 626.32 2202.13 85.0007:00-08:00 626.32 2202.13 85.0008:00-09:00 626.32 2202.13 85.0009:00-10:00 700.00 2461.20 95.0010:00-11:00 700.00 2461.20 95.0011:00-12:00 700.00 2461.20 95.0012:00-13:00 700.00 2461.20 95.0013:00-14:00 700.00 2461.20 95.0014:00-15:00 700.00 2461.20 95.0015:00-16:00 700.00 2461.20 95.0016:00-17:00 700.00 2461.20 95.0017:00-18:00 700.00 2461.20 95.0018:00-19:00 700.00 2461.20 95.0019:00-20:00 700.00 2461.20 95.0020:00-21:00 700.00 2461.20 95.0021:00-22:00 700.00 2461.20 95.0022:00-23:00 626.32 2202.13 85.0023:00-00:00 626.32 2202.13 85.00序号负荷百分比最高负荷运行天数运行小时备注1 100% 700RT 90 242 80% 560RT 105 63 75% 525RT 125 244 60% 420RT 45 245 55% 385RT 105 6虑备用机组,因此,与业主沟通了解后,设计需要增加1台432RT的机组。

冰蓄冷施工方案

冰蓄冷施工方案

冰蓄冷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气候变暖和能源消耗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冰蓄冷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节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

本文将介绍冰蓄冷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方案,以及必要的设备和措施。

2. 冰蓄冷技术概述冰蓄冷技术是一种利用低峰期的电力将水或其他溶液冷却至较低温度并储存起来,然后在高峰期使用储存的冷能来实现空调制冷的技术。

冰蓄冷系统主要由冷源、蓄冷装置、供冷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

3. 施工方案3.1 冷源的选择冷源是冰蓄冷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其提供制冷能力。

常见的冷源包括空气冷却、水冷却和地源热泵。

具体冷源的选择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3.2 蓄冷装置的安装蓄冷装置是冰蓄冷系统中用于储存制冷能力的设备。

常见的蓄冷装置包括冷水蓄冷罐、冰蓄冷罐以及冷石等。

蓄冷装置需要合理布置和安装,确保其稳定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

3.3 供冷装置的设计与安装供冷装置是冰蓄冷系统中用于供应制冷能力的设备。

常见的供冷装置包括冷水机组、冷风机盘管等。

在设计和安装供冷装置时,需要考虑到系统的负荷要求、管道布置和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等。

3.4 控制系统的建设冰蓄冷系统的控制系统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

控制系统应能自动监测和调节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

同时,还需要确保控制系统与其他建筑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控制。

3.5 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措施的实施。

在冰蓄冷系统施工中涉及到的工作,如设备的搬运、安装和调试等,应严格按照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进行。

同时,需要对系统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和维护,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4. 总结冰蓄冷施工方案涉及到多个环节和设备的选择与安装,需全面考虑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

冰蓄冷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广州某项目冰蓄冷初步方案参考 三级离心

广州某项目冰蓄冷初步方案参考 三级离心

广州某项目冰蓄冷初步方案二零一八年八月目录第一章、广州贝龙公司简介 (3)第二章、深化设计专项方案 (14)一、蓄冷系统优化设计依据 (14)1、工程概况 (14)2、设计负荷 (14)3、规范与标准 (15)4、冰蓄冷空调优惠分时电价政策 (16)二、蓄冰机房系统优化设计选型 (18)1、制冷主机选型 (18)2、蓄冰装置选型 (18)3、冷却塔选型 (18)4、板式换热器选型 (19)5、水泵选型 (20)三、蓄冰系统全年运行策略分析 (23)1、100%设计日负荷的系统运行策略计算书 (23)2、75%设计日负荷的系统运行策略计算书 (25)3、50%设计日负荷的系统运行策略计算书 (27)4、25%设计日负荷的系统运行策略计算书 (29)四、蓄冰系统经济性分析 (31)1、冰蓄冷方案能耗及运行费用计算书 (31)2、常规空调系统能耗及运行费用计算书 (35)3、冰蓄冷系统技术经济分析报告 (39)第一章、冰蓄冷技术介绍1.1、冰蓄冷系统原理1.1.1冰蓄冷中央空调的原理冰蓄冷中央空调是指建筑物空调时间所需要冷量的部分或全部在非空调时间利用蓄冰介质的显热及其相变过程的潜热迁移等特性,将能量以冰的形式蓄存起来,然后根据空调负荷要求释放这些冷量,这样在用电高峰时期就可以少开甚至不开主机。

当空调使用时间与非空调时间和电网高峰和低谷同步时,就可以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空调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达到节约空调运行费用的目的。

在一般系统中,空调系统用电量占总耗电量的35%--65%,而制冷主机的电耗在空调系统中又占65%--75% 。

在常规空调设计中,冷水主机及辅助设备容量均按尖峰负荷来选配,这不仅使空调系统的电力容量增大,而且使得主机等空调设备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均处于低效率的部分负荷状态运行,显得很不经济。

空调负荷的分布在一年之内极不均衡,尖峰负荷约占总运行时间的6%-8%,空调主机的利用率低,且浪费配电设施及其他相关投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设计日负荷XXXX项目设计日冷负荷为700RT,即2462KW。

设计日全天冷负荷比较稳定,基本都处于85%~95%负荷左右。

供回水温度为6℃/12℃,6℃温差。

设计日负荷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时间冷负荷冷负荷负荷率备注RT KW %00:00-01:00 626.32 2202.13 85.0001:00-02:00 626.32 2202.13 85.0002:00-03:00 626.32 2202.13 85.0003:00-04:00 626.32 2202.13 85.0004:00-05:00 626.32 2202.13 85.0005:00-06:00 626.32 2202.13 85.0006:00-07:00 626.32 2202.13 85.0007:00-08:00 626.32 2202.13 85.0008:00-09:00 626.32 2202.13 85.0009:00-10:00 700.00 2461.20 95.0010:00-11:00 700.00 2461.20 95.0011:00-12:00 700.00 2461.20 95.0012:00-13:00 700.00 2461.20 95.0013:00-14:00 700.00 2461.20 95.0014:00-15:00 700.00 2461.20 95.0015:00-16:00 700.00 2461.20 95.0016:00-17:00 700.00 2461.20 95.0017:00-18:00 700.00 2461.20 95.0018:00-19:00 700.00 2461.20 95.0019:00-20:00 700.00 2461.20 95.0020:00-21:00 700.00 2461.20 95.0021:00-22:00 700.00 2461.20 95.0022:00-23:00 626.32 2202.13 85.0023:00-00:00 626.32 2202.13 85.00序号负荷百分比最高负荷运行天数运行小时备注1 100% 700RT 90 242 80% 560RT 105 63 75% 525RT 125 244 60% 420RT 45 245 55% 385RT 105 6虑备用机组,因此,与业主沟通了解后,设计需要增加1台432RT的机组。

如下常规电制冷空调配置,主设备参数如下:序号项目参数数量单位备注1 螺杆机组432RT(标准工况) 1 台备12 冷冻水泵220CMH,32M,30KW 1 台备13 冷却水泵275CMH,28M,30KW 1 台备14 冷却塔380T/H,湿球28.5℃,22KW 1 台但是,如果采用冰蓄冷系统,利用夜间8小时低估电期间进行蓄冰,将蓄得的冷量在白天进行释放,充分利用低价电的优势,大大节约运行成本。

冰蓄冷系统除了能节约相当可观的运行成本之外,还有如下几点优势:1)增加冰蓄冷系统,需增加双工况机组及蓄冰盘管等设备,与现有的YS432RT机组三者相互备用;2)如果白天出现紧急停电,常规空调系统将罢工;但是冰蓄冷系统可以继续运转,利用UPG不间断电源,只要驱动水泵就可以继续为末端提供冷量,维持生产线的继续运转,杜绝可能会影响生产线正常运行的不利因素。

冰蓄冷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将在下述章节进行分析展开。

第2篇| 冰蓄冷系统1. 冰蓄冷系统1.1冰蓄冷系统简介冰蓄冷空调技术是指在用电低谷时用电制冰并暂时蓄存在蓄冰装置中, 在需要时( 如用电高峰) 把冷量取出来进行利用。

由此可以实现对电网的削峰填谷, 有利于降低发电装机容量, 维持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

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以下主要特点:↘降低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

↘制冷机组的容量小于常规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相应的冷却塔、水泵、输变电系统容量减少。

↘在某些常规空调系统配上冰蓄冷设备, 可以提高30%~50%的供冷能力。

↘可以作为稳定的冷源供应, 提高空调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制冷设备大多处于满负荷的运行状况, 减少开停机次数, 延长设备寿命。

↘对电网削峰填谷, 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经济性, 降低发电装机容量。

↘减少发电厂对环境的污染。

1.2 蓄冰装置简介1.3 蓄冰装置分类1.4 蓄冰系统2. 主设备选型双工况主机的配置。

冰蓄冷系统中,双工况机组的额定出力会小于常规电制冷空调的额定出力。

设计选用1台空调工况下(6℃/11℃)制冷量≥460RT的双工况螺杆机组,其在制冰工况下(-5.6℃出水)的制冷量为≥328RT。

在标准工况(7℃/12℃)及制冰工况下(-5.6℃出水)的性能参数如表所示:蓄冰装置的配置。

YS双工况机组制冰工况下单小时制冷量为344RT,在夜间低谷电8小时内进行蓄冰,总共蓄得冰量2752RTH,因此需要选择总蓄冰量大于2752RTH的整装式蓄冰装置。

但考虑设备尺寸、型号及经济利益各方面因素,选用国内知名品牌内融冰蓄冰装置4台,单台制冰量为745RTH,型号ITSI-S745,总蓄冰量约为2980RTH > 2752RTH,满足系统蓄冰要求。

如上黑框内为所选产品型号,该型号尺寸为6800mm×2520mm×3176mm。

单台运行重量为51.2T,考虑适当余量,冰槽基础应能承受3.5T/m2。

单台蓄冰盘管纯乙二醇需要2.4T,共4台,纯乙二醇总量为9.60T,考虑适当余量,纯乙二醇总量是10.00T。

盘管阻力6.3m。

板式换热器的配置。

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量需要考虑到冰蓄冷系统最大换热量,即制冰机制冷量+蓄冰装置最大小时融冰量,此处,最大换热量取830RT,即2918KW。

冰蓄冷板式换热器冷侧(乙二醇侧)进出水温3.0℃/11.0℃,板式换热器热侧(冷冻水侧)进出水温6℃/12℃。

板材采用304。

本方案板式换热器厂家选择著名合资品牌,共1台。

乙二醇循环泵的配置。

循环流量330CMH,扬程需要克服制冰机蒸发器侧阻力(11.0m)、蓄冰盘管阻力(6.3m)、板式换热器冷侧阻力(<8.0m)及管路管件阻力,根据工程实际经验,设计为35m扬程,功率55KW。

乙二醇泵1用1备,共计2台,品牌选用著名合资品牌卧式泵。

变频配置。

板换冷冻泵的配置。

循环流量420CMH,扬程需要克服板式换热器热侧阻力(<8.0m)、末端及管路管件阻力,根据工程实际经验,设计为32m扬程,功率55KW。

板换冷冻泵2台,1用1备,品牌选用著名合资品牌卧式泵。

冷却水泵的配置。

循环流量360CMH,扬程需要克服双工况机组冷凝器侧阻力(9.0m)及管路管件阻力,根据工程实际经验,设计为28m扬程,功率45KW。

冷却水泵2台,1用1备,品牌选用著名合资品牌卧式泵。

开式方形逆流冷却塔的配置。

配置双工况机组用的冷却塔,形式采用开式方形逆流,32℃/37℃,28.5℃湿球温度的标准工况下处理量为450T/H,功率为22kW。

冷却塔选用合资知名品牌冷却塔。

定压装置的配置。

定压装置采用常压定压装置,共计1台,集补水、排气及定压于一身。

膨胀量为600L,功率3.0kW。

主设备参数如下:序号项目参数数量备注1 双工况机组标准工况500RT(7℃/12℃)1台2 蓄冰装置745RTH 4台3 板式换热器830RT 1台4 乙二醇泵330CMH,35M 2台1备5 板换冷冻泵420CMH,32M 2台1备6 冷却水泵360CMH,28M 2台1备7 冷却塔450T/H,28.5℃1台8 乙二醇10吨9 定压装置膨胀量600L 1台第3篇| 流程说明3.1 流程图冰蓄冷系统的流程图如下所示:3.2 流程说明本系统共包括4个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双工况机组运用于冰蓄冷系统,其蒸发器侧进出均为25%乙二醇溶液,通过冰蓄冷板换一直保持与冷冻水管路相互独立。

双工况主机制冰模式:夜间低谷电期间没有冷负荷。

开启新增冷却水泵、冷却塔、乙二醇泵及双工况机组,系统进入制冰工况,制冰机组蒸发器侧出口温度设为-5.6℃。

通过乙二醇泵的降频运行,将制冰机的制冷量通过25%乙二醇溶液储存于新增的蓄冰盘管,以供白天使用。

有3个条件可以确定蓄冰装置蓄冰结束:1)蓄冰装置出口温度达到-5.6℃,说明蓄冰装置蓄冰结束;2)蓄冰装置内部液位到达设计液位,说明蓄冰装置蓄冰结束;3)蓄冰时间到达06:00,即低谷电时间结束,说明蓄冰装置蓄冰结束。

3个条件任一条件满足,即确定蓄冰结束。

双工况主机与蓄冰装置联合供冷模式:当白天末端存在冷负荷时,冰蓄冷系统可以进行制冰机与蓄冰装置联合供冷模式,以主机优先模式运行。

冰蓄冷侧,从板换冷侧出来的高温乙二醇溶液先经过主机降温,温度降到适当的点,进入蓄冰装置进行进一步降温,蓄冰装置出口温度传感器设定值3.0℃(可调)控制蓄冰装置直通与旁通的调节量,确保低温乙二醇溶液以3.0℃(可调)设计温度进入板换冷侧,如此循环。

板换热侧出口处温度传感器设定值6℃(可调)控制板换直通和板换旁通的调节量,从而调整进入板换的乙二醇流量,确保稳定的冷冻水供水温度6℃(可调)。

冷冻水供冷侧,从集水器出来的高温回水经过新增板换冷冻泵,送至板换热侧入口处,通过与冰蓄冷系统的换热,达到设计温度6℃(可调)后再进入分水器中。

如上描述基于冰蓄冷系统出力能满足末端冷负荷的情况,如果出现负荷较高,光靠冰蓄冷系统无法满足末端负荷要求时,可以开启基载主机进行辅助供冷。

双工况机组单独供冷模式:当白天末端存在冷负荷时,冰蓄冷系统可以进行制冰机单独供冷模式。

冰蓄冷侧,制冰机组出口温度设定为4℃(可调),从板换冷侧出来的高温乙二醇溶液经过主机降温,进入蓄冰装置旁通,低温乙二醇溶液直接进入板换冷侧,如此循环。

板换热侧出口处温度传感器设定值6℃(可调)控制板换直通和板换旁通的调节量,从而调整进入板换的乙二醇流量,确保稳定的冷冻水供水温度6℃(可调)。

冷冻水供冷侧,从集水器出来的高温回水经过新增的板换冷冻泵,送至板换热侧入口处,通过与冰蓄冷系统的换热,达到设计温度6℃(可调)后再进入分水器中。

如上描述基于冰蓄冷系统出力能满足末端冷负荷的情况,如果出现负荷较高,光靠制冰机组无法满足末端负荷要求时,可以开启基载主机,也可将蓄冰装置参与供冷(若蓄冰装置尚余冷量未用完)。

融冰单独供冷模式:当白天末端存在冷负荷时,冰蓄冷系统可以进行融冰单独供冷模式。

冰蓄冷侧,从板换冷侧出来的高温乙二醇溶液经过主机(双工况机组并未开启,仅做旁路用),进入蓄冰装置直通与旁通,蓄冰装置出口处温度传感器设定值3.0℃(可调)控制蓄冰装置直通与旁通调节量,3.0℃(可调)低温乙二醇溶液直接进入板换冷侧,如此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