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道德教育思想读书笔记
教育的情调读书笔记摘抄
教育的情调读书笔记摘抄《教育的情调》是法国教育家杜威的著作。
在书中,杜威从人的“情”与“调”两个方面研究了教育的实践与理论问题,旨在探讨如何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让他们能够在愉悦与自由中自主学习和成长。
以下是本人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第一章“教育的情调”是指教育的环境气氛和学习氛围,简单来说就是让学习更愉悦、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一种方式。
教育的情调是可以创造的,也可以被毁坏的。
要从教育者、学生、家庭等多个方面共同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
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内心的需求和感受,尊重他们的选择和权利,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交流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第二章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情调,关键在于让学生感到学习的意义、目的和价值,让他们对知识和能力有深刻的认知和体验。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是营造良好教育情调的重要手段,活动、实践、创意等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感受知识。
第三章教育的目的不应该是唯一的、固定的、机械性的标准,而是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舒适区内自主学习和探索。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而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和技能。
教育者要通过巧妙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探索和创新的空间,建立起和学生之间平等、开明、信任的学习关系。
第四章教育应该是人性化的、自由的、多元化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才能,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生活、健康和情感发展。
教育者要创造一个充满在场意识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其中自由发挥,自主学习,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育者应该要具有相应的教育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趣、兴趣等因素,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教育者要有强大的情感感召力,简单明了地传送知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活能力。
第六章学生的自主性发展需要一个合适的教育环境,教育者要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引导他们发展自我、认识自我,最终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认识。
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
教育教学理论读书笔记在教育的广袤领域中,教育教学理论宛如璀璨的星辰,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通过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著作,我深受启发,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见解。
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这一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应与生活脱节,而应紧密相连。
教育不仅仅是在教室里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当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则突出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探索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而不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他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为学生提供具有一定难度但又能够通过努力达到的学习任务。
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帮助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潜在的发展。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让我深受触动。
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这提醒我们教育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通过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在做中学,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方法方面,启发式教学法引起了我的深思。
它强调教师通过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解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探究式教学法也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教学方法。
它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
关于教师读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前言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读书是教师提升自身素养、丰富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我对一些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摘抄,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有所启发。
二、摘抄内容1.《教育是什么》——杜威摘抄一:教育不是生活的准备,而是生活的本身。
摘抄二:教育应当是个人和社会生活的一种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摘抄三:教育的本质就是促进儿童生长,使其成为更好的自己。
感悟:杜威的这句话提醒我们,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实践中成长。
2.《教育的艺术》——斯宾塞摘抄一:教育的艺术在于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启发,而不是强制。
摘抄二: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自己最好的自己。
摘抄三: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兴趣。
感悟:斯宾塞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兴趣,使教育成为一门艺术。
3.《教育心理学》——桑代克摘抄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摘抄二: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摘抄三:教育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实施因材施教。
感悟: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为我们提供了实施教育的方法。
4.《教学勇气》——帕克·帕尔默摘抄一:教育的勇气在于面对自己的恐惧,敢于追求真理。
摘抄二:教育的使命在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公民。
摘抄三:教育的真谛在于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成为自己。
感悟: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告诉我们,教师要敢于面对自己的恐惧,追求教育的真谛。
5.《中国教育现代化报告》摘抄一:教育现代化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摘抄二:教育现代化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摘抄三: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感悟:教育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推进教育现代化。
三、总结读书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以上摘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民主主义者。
他对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对当今教育界的影响深远。
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20世纪的美国教育,也对全球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主要作品有《经验与教育》、《民主与教育》等。
在杜威的理论中,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他提出了以经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理论,并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中的道德责任和社会参与。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应当是基于实践和经验的。
他认为,人们的道德素养不是通过抽象的道德规范或抽象的思想体系来培养的,而是通过实践和经验来形成的。
在杜威看来,只有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经验,个体才能真正理解道德、感受到道德,并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习惯。
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道德教育需要注重实践和经验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还强调了道德教育与民主教育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民主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民主教育又与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杜威主张将道德教育融入到民主教育中,通过民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精神。
这给我们提供了第三个重要的启示:道德教育需要与民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民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还强调了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
他认为,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道德的引导者和榜样。
在杜威看来,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习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榜样作用来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
这给我们提供了第四个重要的启示:教师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需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品质。
读书感悟 我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解
读书心得我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理解一、杜威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打算。
〞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淆。
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
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人都有时机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
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开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治理。
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开展观。
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到达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
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符合儿童心理开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
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开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
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X。
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
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制造者。
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1.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杜威被誉为20世纪美国教育的最大改革者,他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而且涉及许多学科领域,包括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
他的思想对于道德教育的发展和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幼儿教育方面。
本文将分析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1.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发展人的自我控制能力。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传授一些道德规范和价值,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他主张通过让孩子们实践和体验来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而不是只限于理论传授。
他认为,孩子们需要在实际经验中获取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并采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道德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家和家长的作用就是提供支持和指导,而不是简单地下指令。
2. 道德教育应该基于个体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必须基于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孩子们需要在社会情境中学会道德行为。
因此,教育的关注点应该是如何帮助孩子们成为有效的社交成员,以便他们可以与他人建立合作关系。
孩子们需要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到情感和互动,以获得他们的道德思维和决策的批判性思维。
3. 道德教育应该强调解决道德问题的互助共同体。
杜威认为,在真实社会情境中解决道德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而这只有在一个互助共同体中能够发生。
教育家和家长应该创建一个能够让孩子们相互帮助和合作的环境,以便他们能够学习彼此之间的区别,并扮演积极的社交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家和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模仿孩子们的行为,并提供适当的反馈,以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4. 道德教育的过程需要个体主动参与。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过程需要个体主动参与,教育家和家长只是扮演指导的角色。
孩子们需要从实践中获取经验,并且需要有机会评估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因此,道德教育应该是个体主动参与的,而不是简单地被灌输。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了解道德规范,也理解这些规范如何适用于他们自己生活中的情境。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1. 引言1.1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杜威是20世纪著名的美国教育家,他对道德教育的思想影响深远。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品质的重要环节。
他强调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不应该是教育中的独立部分。
杜威强调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做一个有道德行为的人。
他认为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口头上的道德规范,更应该是贯穿于学生行为、思维和态度中的。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通过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比如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强调道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2. 正文2.1 杜威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杜威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体现在他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追求中。
他认为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杜威强调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而不仅仅是在某些特定场合进行。
他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道德品质的榜样和引导者,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不仅是关乎个体自身的品质提升,更是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他主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反思道德规范,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杜威的道德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发展潜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当代教育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2.2 杜威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1.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负责任的道德思维和行为,而不是简单地灌输规则和条例。
2. 杜威强调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认为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涉及到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3. 杜威提倡通过实践和体验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判断力,强调将道德原则融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
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在最后一张道德论中,杜威也展现了自己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论功底,他不去区分364——368外部与内部影响人的道德行为的各种独立的因素,而是把它们综合起来,“只有在这种循序渐进、吸引兴趣和需要思考的事例中,才有可能说愿望和思维的倾向应该是外显的或明显的行为中的有机因素。
”“有意识的目的、有意识的愿望和深思熟虑的思考所以不可避免,因为这是有特殊后果的活动的精神和品质,而不是因为这是形成一个孤立的内心意识的领域”在谈到义务与兴趣的对立中,作者说,在一般看来,按兴趣(某种个人的东西)和按“原则”行动之间的对立是经常发生的。
“按原则行动就是无私地按超越一切个人考虑的一般法则行动”。
其实,在他看来,369看兴趣行动并不纯粹是只顾个人私利的行动。
同时,看起来毫不利己的行为个人也并不是全然不顾兴趣。
370“一旦我们承认自我并不是某种现成的东西,而是某种通过行动的选择逐步形成的东西,那么整个情况就清楚了”…“事实上,自我和兴趣是同一事实的两个名称:对一件事主动感到兴趣的性质和程度,可以揭示并测量所存在的自我的性质”…“兴趣就是自我和某一对象的主动的认同,所谓的两难困境就完全攻破了”在论述“智力与性格”时,373 谈到柏拉图认为,一个人非经多年的实际锻炼和艰苦的训练,不能懂得善的理论意义。
他认为,关于善的知识,不是可以从书本或别人那里获得的,而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取得的。
这种知识乃是成熟的生活经验的最后和最高的恩赐。
…任何通过尝试或者检验获得的知识,374都“证明某种知识在行为上有直接的结果。
我们有一切理由假定同样关于善的知识有类似的表现。
”“所谓‘善’除非包括上面所说的这种情境中所体验到的满足,否则就是一个空洞的名词”道德既不是康德所谓的一种脱离具体情境的一种抽象的孤立的存在,同时也不是一种外部强加的让个体不加批判反思的去执行的所谓原则和习惯。
“教育无目的论”相关阐述374——375在一个有目的、而且需要和别人合作的作业中所学到的和应用的知识,乃是道德知识,不管有意把它视为道德知识,还是无意把它视为道德知识。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1教育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概念,曾经有无数人考察它的意义。
《什么是教育》这本书就是回答这问题的一本书,它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为层面,深入考察教育的本质涵义,结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在文中,作者先列举了杜威对教育思考时提出的四个问题,1、什么称得上是教育?2、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3、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4、满足什么条件,教育才能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围绕以上问题,对理论作实践的'考察,作者提出一个简短的定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
但我们发现,这不能全面解释教育的内涵,因为教育的复杂内涵与外延,实质是一个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的问题。
按照黑格尔的理论,也就是有关抽象和具体性的一般概念有关。
黑格尔对教育的考察是深入的也就是所谓的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真理才是教育使命的核心,所以作者把它命名为五个性:事实性、系统性、工具性、道德性和主观性。
但教育有一个先决条件,先决强调教育概念的逻辑地位,也强调他们的时序地位。
如果考察教育的思维层面,那么也就是一个从理性到思辨思维的过程。
在阅读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对立性,它们是本质与存在、崇高与世俗、实际与沉思的关系,而整体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崇高性。
我总是认为,教育是独立的,一种超脱与政治、社会制度以外的东西,激发人类思维的独立。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2今夏有幸阅读了《什么是教育》一书,本书作者思维开阔、观点突出。
本书作者在书中有诸多阐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的观点:“哲思活动是绝对自由的自我存在的特殊表达”,“原初性的哲学思考者享用了通过思考而又超越思考的自由,他们不想在探求包含一切活动的存在本身时,寻找勉强的知识。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言论丰富且不乏许多闪光的地方,通过阅读这本书,些许体会得以有所心得。
每每阅读有关书籍时不免感到只是一遍的阅读是不够的,还有待深入的学习。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1. 引言1.1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背景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环境。
当时,工业革命的影响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化带来了贫富差距的加剧,劳工问题和社会不公平现象逐渐浮现。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杜威开始关注道德教育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只有通过道德教育,人们才能具备面对现代社会挑战的能力和勇气。
杜威深刻地意识到,没有良好的道德教育,社会将无法实现和谐与进步。
杜威在探讨道德教育思想时,主张将道德观念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强调通过实践经验来培养人的道德感知和价值判断能力。
他提倡培养学生的个体自主性和社会责任感,强调道德教育不只是灌输知识和价值观,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应当是一种全面发展人的身心灵的过程,而非简单的规范化和束缚。
通过对道德教育思想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杜威为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1.2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意义通过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是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建设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价值观,从而成为有担当的公民。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
他强调道德教育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鼓励学生去思考和探索道德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接受规则和约束。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也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
他认为,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实践和体验道德价值观。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道德原则并付诸行动。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一种全面的道德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促进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公民。
这一理念对于培养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素养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读书笔记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读书笔记杜威的《道德教育原理》是一本深刻的教育哲学著作,它探讨了道德教育的本质、方法、目的等多个方面。
在这篇读书笔记中,我将简要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表达我对其观点的看法。
一、简介《道德教育原理》是杜威对道德教育的基本观点的全面阐述。
他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包括道德教育的目的、方法、内容等。
杜威强调道德教育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以便他们能够在行动中学习和体验道德价值。
二、主要内容1. 道德教育的目的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力,而不是简单地传授道德规则。
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能够独立思考、判断并采取行动,而不是盲目地遵循规则或传统。
2. 道德教育的方法杜威提倡通过实践和经验进行道德教育。
他认为,学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和实践道德价值,例如通过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等行为。
此外,杜威还强调了教师的角色,他认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和应用道德价值。
3. 道德教育的内容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经验相关。
他主张通过故事、游戏、模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规则、礼仪和传统价值。
此外,杜威还强调了道德情感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应该体验和理解道德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实践道德价值。
三、我的看法我认为杜威的《道德教育原理》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著作。
他的观点对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而道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杜威的观点对于我们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他强调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经验性,这提示我们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感性认识。
其次,他强调了教师的指导和支持作用,这提示我们应该注重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最后,他强调了道德情感的重要性,这提示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情感体验,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实践道德价值。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道德教育领域,杜威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强调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和情境性。
本文将从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出发,结合我国教育现状,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概述1. 道德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有爱心的人。
他强调道德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培养其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
2. 道德教育的目的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体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实现自我价值。
他主张道德教育应该关注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培养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责任感。
3. 道德教育的方法杜威强调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是实践性的,主张通过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使个体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实践道德。
三、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的启示1. 重视道德教育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我国教育改革中,应重视道德教育,将其纳入教育体系的核心地位。
通过道德教育,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为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2. 注重个体发展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角色,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注重个体发展。
关注个体在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方面的需求,使个体在道德教育中实现自我价值。
3. 强化实践性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主张通过情境教学、体验教学等方式,使个体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实践道德。
这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强化实践性,让个体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感悟道德。
4. 关注道德情感杜威认为,道德教育应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培养其道德情感。
这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应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需求,激发其道德情感,使其在道德教育中产生共鸣。
四、结语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深入挖掘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推动道德教育改革,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为世人所重视和研究。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教育实践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杜威强调了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和现实性。
他认为,道德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道德教育应当融入到社会生活中,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杜威主张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和价值观念,使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杜威强调了道德教育的民主性。
他认为,道德教育应当是共同参与、平等对话的过程,而不应当是一种权威式的灌输。
在他看来,民主精神是道德教育的本质,学生在学校中应当体验到平等、民主的人际关系,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
杜威的民主道德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即注重个体参与和民主决策的教育模式。
杜威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理念。
他认为,学生应当成为道德教育的主体,他们应当在实践中主动构建自己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而不是被 passively 接受他人的道德规范。
杜威要求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和个性化的辅导来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从而构建积极向上的道德个性。
杜威强调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的融合。
他认为,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割裂开来。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应当融入大量的道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杜威主张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全面发展。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意义。
在今天我们进行道德教育时,我们可以借鉴杜威的思想,让道德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注重学生的民主参与和实践经验,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知识与道德的融合,从而培养出更加全面、积极向上的人才。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杜威(John Dewey)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和哲学家,他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在他长达一生的教育实践与哲学探索中,杜威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道德教育思想,并且对当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本文将就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杜威提出了以民主社会为背景的道德教育理念。
他认为,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中,个体的价值和利益应当被平等对待,每个人都应当有平等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样的社会中,道德教育应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道德责任感,使他们具有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怀和承担。
杜威主张道德教育应当是综合的教育。
他强调道德教育不应当仅仅是道德规范的灌输和道德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
他认为,道德教育应当融入到学科教育和全人教育之中,在学习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养。
杜威倡导以经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他认为,道德教育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经验和生活环境,而应当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社会互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和道德行为。
他主张道德教育应当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生活体验来理解道德规范和原则,从而使道德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成长发展。
杜威提出了以民主学校为载体的道德教育实践。
他认为,学校作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应当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
在民主学校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当成为学生道德品格的榜样和引导者,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者,更应当成为民主社会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杜威主张在民主学校中进行道德教育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尊重他人、关爱集体和承担责任的道德习惯和行为。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当代社会中,价值观多元、社会纷繁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秉承杜威的道德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做一个有道德、有爱心、有担当的公民。
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四章读书笔记
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四章读书笔记《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四章读书笔记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四章中,约翰·杜威深入探讨了教育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他强调了教育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教育应该如何适应和引领社会变革的见解。
这一章的内容对于理解杜威的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教育与社会变革杜威认为,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改革的工具。
他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更是塑造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民主社会中,教育应该承担起培养具有民主精神、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公民的责任。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教育的适应性杜威强调,教育应该具有适应性。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
他认为,教育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反映社会的需要和问题。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三、教育的引领作用杜威认为,教育不仅应该适应社会变革,还应该引领社会变革。
他指出,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激发人们探索新的思想和行动方式。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从而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者和领导者。
四、实践与反思在第四章中,杜威还提到了实践与反思在教育中的作用。
他认为,实践是检验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而反思则是对实践的深入思考和总结。
通过实践和反思,人们可以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这也意味着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人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五、教育与社会公正杜威在第四章中也提到了教育与社会公正的关系。
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得平等的机会和资源,从而打破社会阶级和种族的壁垒。
同时,教育也可以培养人们的公正意识和道德观念,推动社会的公正和和谐发展。
六、总结与启示通过阅读《民主主义与教育》第四章的内容,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杜威是20世纪美国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他对教育的道德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为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了很多启示。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道德教育的理论、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探讨。
在杜威看来,道德教育应该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格,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理性和行为。
杜威强调道德教育应该是社会化的教育。
他认为,道德教育不是一种抽象的知识,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道德教育应该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而不是单独的一门学科或课程。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课程安排,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格,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培养他们的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是生活化的教育。
他反对抽象的道德规范和教条式的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道德问题,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教师还应该通过各种情境设计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实践道德行为,培养他们的道德行为能力和自主选择能力。
杜威强调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是体验式的教育。
他认为,道德教育不是只有口头的说教和灌输,而是要通过学生的实际体验和实践来培养他们的道德品格和行为。
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在实践中感悟道德,体验道德,学会道德。
在当今社会,道德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和规范逐渐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
我们需要借鉴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不断完善和发展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推动道德教育朝着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向发展。
我们应该以社会为课堂,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去。
教师可以通过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道德,体验道德,学会道德。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
杜威道德教育思想及启示豪瑟•杜威(1859-1952)是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可。
他曾撰写有《杜威教育指南》、《孩子与社会》等著作,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最杰出的人物。
豪瑟•杜威认为,“教育即道德,道德也是教育”,因此,个体的道德理念和行为将会影响到学习者的进步。
他把道德教育看作是劝导学生学习社会道德和人文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有多元素构成的基础,以及达成个人人格价值的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他认为,学习者的宗教信仰、道德观念、道德知识、实践能力和道德态度同样重要,而这些都是道德教育的关键要素。
豪瑟•杜威从学生的社会角色出发,认为向学生传授良好的道德理念是有必要的,并主张早期的道德教育应以有意义的社会行为作为核心。
他首先把对学生思想道德责任归于家长。
在他看来,良好的道德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理念,而且还要将这些理念贯彻到实践中。
因此,他仍然主张以教师和学生的双赢利欲念与行为为基础的合作式教学。
豪瑟•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也起着促进作用,他提倡全面和全身心的教育,注重个体和社会关系维持和发展,把道德教育看作是劝导学生学习社会道德和人文核心价值观,维护社会多元素构成的基础,以及达成个人人格价值的最重要教育目标之一。
同时,他从不遗余力地传播以及提倡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对各类教育方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以期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观念。
豪瑟•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他提出,将道德看做一种具有社会行为和责任意义的生活态度和习惯,让学生掌握社会规范,从而取得实际的发展和教育目标,为个人的发展奠定健康的基础。
这既丰富了传统的道德教育,又拓宽了人类道德教育的范围,使人们从审美的相对观念中找到独立的主观价值。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为下一代的学生提供了提升自身的良好行为价值的理念,因此也被视为美国著名的道德教育家之一。
杜威教育心得(优秀5篇)
杜威教育心得(优秀5篇)杜威教育心得篇1杜威教育心得在深入了解杜威的教育理论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
*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
1.教育即生长杜威认为,教育应该顺应人的天性,让个体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生长。
这一点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让他们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发展。
我尝试将课堂变成一个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的地方,让他们自然而然地学习,而不是被强迫接受知识。
2.经验是教育的基础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之上。
这意味着教育应该是一种连续的过程,从个人经验出发,逐渐积累知识。
我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经验获取知识,例如,通过实验、户外考察等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3.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
生活中的每一个体验都是教育的机会。
我尽力让我的教育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将课程内容与他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4.教育是不断改进的过程杜威认为,教育是一个不断调整和改进的过程。
我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教育是民主社会的基础杜威认为,民主社会需要一种开放、宽容的教育。
我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他们的思考过程。
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总结,杜威的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教育原则。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原则融入教育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杜威教育心得篇2杜威教育心得:1.儿童有充分的机会去尝试和发现。
2.儿童必须自己思考。
3.儿童在从不知到知的过程。
4.儿童在每一行动中都学到了什么。
5.儿童所获得的行动及思考与成人不同。
6.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新。
7.教育就是生活。
8.教育就是生长。
9.教育是一种继续不断的改造或继续不断的生长。
以上是杜威教育心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杜威教育心得篇3杜威教育心得:体验、探究与学校实践在我接触杜威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我深感其思想内涵的丰富与深邃。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镜鉴
第35卷第2期2021年4月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HenanCollegeofFinance&Taxation Vol 35 No 2Apr 2021 [收稿日期]2021-02-10[基金项目]洛阳师范学院教师发展研究项目(2020jsfz39)[作者简介]樊丽娜(1992—),女,河南焦作人,洛阳师范学院助教,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和教师教育。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实镜鉴樊丽娜(洛阳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河南洛阳471934)[摘 要]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对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的阐释,也体现了他对道德教育的认识。
其德育思想包括道德教育的理念、目的、内容和方法等。
杜威的德育思想为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解决学校教育功利化、德育内容苍白化、德育形式单一化、德育孤立化等问题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52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793(2021)02-0094-03《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JohnDewey,1859~1952)最有影响力的著作,是他经过多年教育实践和研究所著成的哲学与教育经典巨作。
虽然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以“道德论”为标题的只有1个章节,但杜威认为“一切能发展有效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1]。
在该著作中杜威对教育的论述可以看作是对道德教育的阐释。
笔者以我国当代学校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对杜威在其著作中表达的道德教育思想和观点进行梳理和分析,以寻求借鉴,提升我国学校道德教育质量。
一、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思想(一)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杜威指出:“教育上合乎需要的一切目的和价值,它们自身就是合乎道德的。
”[1]他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人只是做好人还不够,他必须做一个有用的好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威道德教育本质观及其教育意蕴众所周知,作为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主要代表,杜威的道德哲学及其教育思想对20世纪的美国甚至世界教育观念的改造和教育实践变革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在美国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几乎没有人能逃脱杜威道德教育哲学的恩泽或启发。
因此,从本质上探析杜威的道德教育哲学及其本质,从而尽可能抽绎其道德教育理论观点的核心,对当前道德教育及其实践具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概括而言,杜威道德教育哲学的教育本质观,可归结为三个命题: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这三个命题成为理解杜威实用主义道德教育本质的关键所在,也是把握整个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的要核。
笔者尝试从这三个教育命题入手探讨之。
一、教育即生活:杜威道德教育本质观的本体论言说在杜威看来,教育成其为教育的第一个核心命题即是:教育即生活。
其内涵大致包含两个方面:1、教育为生活所必需,因而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联系;2、教育要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这就是说,学校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与社会生活的节拍相一致。
同时,教育应成为满足儿童真实需要和兴趣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准备。
对此,杜威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他的道德教育目的:“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
我们整个教育观点不允许这样做。
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把属于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和从教育过程以外提出的目的进行比较。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291页。
质而言之,在杜威看来,教育应当成为连结社会生活与儿童生活的中介,从社会需要和儿童的需要出发进行设计、调控、运行。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说来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
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
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或者不通过那些本身就值得生活的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对于真正的现实总是贫乏的代替物,结果形成呆板而死气沉沉。
”“教育不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它本身就是目的,教育不是为成人时期做准备,从事学习也不是因为它以后有用。
一个人教授道德不是因为某人将来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而是因为一个人现在就应该经验道德。
”赵祥麟、王承旭:《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143页。
因而,与此相联系的一个重要命题是:学校即社会,学校生活应当是一种社会生活或至少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学校即社会”的命题在此显然与“教育即生活”命题紧密联系,因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那么学校就应当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必须反映并呈现儿童现实的社会生活。
用杜威的话来说,就是:“既然教育并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与过富有成效和本身有意义的生活的过程是一致的,它所能提出的唯一最终价值正是生活的过程本身。
这个生活过程并不是各种科目和活动所属的目的,各种科目和活动乃是整体的组成部分。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旭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杜威以此将其学校观概括为三个方面: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生活。
这意味着,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与有意义且富有成效的生活过程相一致的,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是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并促进儿童美好生活的积极手段。
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保障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毋庸置疑,这一将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命题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教育断不能脱离生活而自我陶醉。
教育必须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最终是为了生活。
这就是教育之为教育的基本存在逻辑。
舍此,教育就成为无根的教育,没有意义的教育,值得反思与批判的教育。
这一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编写的《学会生存》中论述得相当深刻:“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
从人类教育史的演进来看,教育也是与生活始终形影相随的,生活构成了教育的母体或基础。
只是随着知识的发达和制度化教育的诞生,教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才发生了疏离,其结果是:教育成了远离生活的独立自衍的范畴;它不再为个体的全面生活而谋划了,只是为其理性生活而忙碌;必然地,教育成为知识碎片的教育、缺乏生机与灵性的教育、死板和僵化的教育;它残缺不全了,成了“丢掉了另一半的教育”。
通过教育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生活的真实意义,掌握走向美好生活所需要的实实在在的知识、技能,提高个人生活的尊严,是任何教育类型都不能轻易委弃的基本目标。
这就是教育即生活命题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二、教育即生长:杜威道德教育本质观的过程论意蕴杜威对教育的本质言说的第二个重要维度即是“教育即生长”这一具有过程论意蕴的命题。
必须指认的是,此处的生长乃指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即经验。
按杜威的观点,生长“不仅指身体的生长,而且指智力的和道德的生长。
”换句话说,教育是指向儿童的生长、因而是必须满足儿童需要与兴趣的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旭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这意味着,教育的目的在于教育过程本身;教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的;教育促进儿童的生长是通过使儿童与环境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儿童的道德发展蕴含在其生命成长的整个过程中,表现在其日常生活的经验中。
斯宾格勒曾对儿童的道德学习做过这样的论述:“高贵的(道德)习惯完全是长期不断的训练的不知不觉的结果。
它是在交往中学会的,不是从书本中学到的。
它是一种被感知的节奏,而不是一种观念。
”“习俗伦理是一种生长出来的和成长起来的东西,是一种情感和有机的逻辑。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第二卷),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16页。
这与杜威的道德即成长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杜威认为,道德不是个体既定的事实,而是不断变化着的具体经验。
换言之,道德是人的行为,是一种活动的过程。
“生长本身是唯一的道德目的。
”“杜威的伦理学是包含着一个近于绝对的行动为标准的。
它就是生长、个人的特别是社会的生长。
”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
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本身也只能是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三个方面:本能与习惯行为;有意识的和有所选择的、以目的与理性加以重构的行为;有意识引向“更高程序的自我组织即品格”的行为。
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2页。
教育要促进儿童的道德生长,必须注意到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层次,才能把握其道德生长的过程与特性。
面向儿童生长的道德教育,就应当是尊重儿童的需要与兴趣的教育,就应当是儿童的身体、知识、能力、品格的教育。
第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这里的经验即儿童的经验,它在杜威的理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是其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
按杜威的解释,经验乃有机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连续不断的联系与结合。
杜威认为,没有经验,就没有学习;一切真正的教育莫不是在经验中、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过程。
因而,教育的定义可归纳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旭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82页。
在《经验与教育》中,杜威重申:“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
”转引自单中惠:《现代教育的探索——杜威与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在此意义上,教育就是个体经验的积累、发展与改造;教学就是诱发学生的经验的过程,“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这种经验和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起点;这是新教育学派的主要箴言。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王承旭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这种经验不是抽象的理性经验,而是具体的生活智慧,是儿童的亲历亲为,这就是“从做中学”的原则。
从做中学,其实就是从经验中学,不仅仅是学知识,还包括各种生活本领的习得;经验的改造也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而是涵括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全面生长。
经验总是儿童自己的经验,因而,立足于经验改造的教育就应当把儿童放至中心的位置,以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积极性。
经验的根本特征在于其当下性,而惟有做才能感觉到这种当下性,才能获得经验,改造经验,反思经验。
经验是生存的经验,是个体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打交道过程中的种种行动或承受,因此,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做事”和“遭受”。
道德教育也是一个经验不断改造的过程,是儿童的道德经验由坏变好的过程,道德的过程与教育的过程是完全一致的。
那么,学校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的本质规定性何在?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向儿童传授外在于儿童的先验的教条或某种绝对的价值体系,也不在于教授一些超验的神秘法则或宗教律令,而在于使其成为有助于儿童日常生活的行为方式,成为解决人生问题的过程而非形成某种固定的观念或习惯。
不仅知识来自于儿童的经验,而且其道德敏感性也来自于经验。
儿童的道德发展“由经验而生”、“依经验而行”、“为经验而存”(By the experience,Of the experience,For the experience)。
生活和经验是儿童品德发展的基础与源泉。
“杜威重视教育为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把参与现实生活作为媒介,把教师主宰的课堂改造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师生共同投入其中,儿童在活动中学习知识,练就品德。
”[美]欧阳荣华:《教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道德是“人为”的,是随社会文化的变迁和个体生存境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经验不断积累、改造的永无止境的过程;道德又是“为人”的,儿童所获得的道德必须是能对其生长、发展和生活“有用”的——即道德教育必须能够对儿童的发展具有某种有用性。
由于教育即生活,因而道德教育必须基于儿童的生活、表现为儿童的生活、为了儿童的生活;由于生活是完整的,因而道德教育也必须是完整的,即必须包括儿童情感和理智的态度、对道德的认知和行为,以使其成为一个道德上完整的有机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