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 导学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5eec1a0b4e767f5acfce25.png)
课题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科目历史年级八班级__ __姓名制作人张兴良审批______________一、课前预习要求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课文P4页“思考与讨论”和试完成课后“参与园地”的练习。
二、学习目标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知识要。
2、阅读资料概括表达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开国大典的盛况,祖国大陆统一的实现。
3、感悟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我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把她建设得越来越繁荣富强。
三、导学指导与检测(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的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民族、人民团体代表等这说明了。
(3)大会的内容:①制定《共同纲领》内容: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新中国的性质;《共同纲领》性质:起了作用,②大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大会确定了、、、。
(4)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5)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标志着革命取得胜利;②标志着中国人民时代已结束③中国人民是国家主人(7)年月西藏以方式解放的。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为首的代表团与中央政府谈判。
四、合作探究与检测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答: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阶段,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从此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大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际意义: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列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主要决定。
答:①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②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③以五星红旗为新中国国旗;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⑤将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⑥新中国采用公元纪年;⑦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1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a6a1ce2910ef12d2bf9e700.png)
清河镇中学师生共用导学案教学内容: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主备:刘芳审核:刘芳日期:2018年3月5日【学习目标】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知道《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2、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当家作主的激动心情,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对政治协商会议内容和开国大典的认识,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难点:在了解政协会议的内容和开国大典过程后,进一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意义。
【自主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会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步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二、开国大典 1、右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图中讲话的是谁?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饱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结束。
②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合作探究】材料一: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职,宣告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的北京,阳光灿烂,古老的天安门城楼焕然一新。
首都30万军民,沉浸在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气氛中。
(1)材料一建立的国家名称和国家性质是什么?(2)材料二建立的国家名称和国家性质是什么?(3)两次建国时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名称各是什么?(4)两次民主革命的根本相同点是什么?①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__________即__________的国家,实行___________领导的、以____________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学案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57b0552b160b4e767fcf25.png)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导学案【学习目标】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经过;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经过。
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背景:革命即将胜利。
1949年9月在举行。
2、会议通过的主要决议:⑴会议通过了起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⑵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为代国歌;将北平改名为,作为新中国的首都;新中国采用;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
(3)、作用:为筹建新中国做了充分准备。
二、开国大典:1、时间:年月日2、地点:3、内容: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今天成立了。
三、西藏和平解放:1、时间:年,西藏地方政府以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来到北京与中央政府达成了西藏的协议。
2、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巩固提高】1、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准备工作的会议是()A、中共七大B、政治协商会议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2、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这次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③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④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3、下列哪项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决议()A、采用公元纪年法B、以《共同纲领》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C、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D、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4、今年,我们隆重举行了国庆60周年大典。
下列事件均发生于60年前的1949年,其先后顺序是()①解放军占领总统府②北平和平解放③举行开国大典④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①②④③5、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下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下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82d606dd36a32d73758161.png)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预习提纲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年月在召开。
2、大会的内容:①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的作用。
②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_作为首都,为代国歌,以___________为国旗,采用_______纪年。
④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
推翻了、封建主义、的统治。
中国真正成为的国家,壮大了世界的力量。
5、年,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点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地点:北平主要内容: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
会议决定内容:1、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简称《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3、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
4、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采用公元纪年。
5、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意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中国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我检测题1、下列选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以北平为首都④采用公元纪年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2、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B、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奴役的屈辱历史C、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D、新中国的成立表明全国所有地区全部解放4、中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性事件是()A、西藏地区和平解放B、香港、澳门回归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5、请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八年级历史下册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7e62ecd26fff705cc170ae5.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学习目标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西藏和平解决的基本史实;目标2:比较1949年召开的新政协会议与1946年召开的政协会议的异同,分析归纳新政协召开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目标3:小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目标4:通过史实说明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二、自主学习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开国大典的时间、过程和盛况、西藏和平解决的基本史实。
自学检测(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1949年9月,_________。
2.中心议题: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3.内容:(1)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国家政权属于_____________。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4)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________,以___________为国旗,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国歌,采用公元纪年。
(5)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_纪念碑。
4.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二)开国大典1.时间、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安门广场。
部编人教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无答案)
![部编人教新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b752bb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4.png)
教师
科目
历史
学生
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知识要点 2、分析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3、领悟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从而达成共识:要热爱祖国,为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而努力。
教师签字: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满意〔 〕 根本满意〔 〕 不满意〔 〕
学生签字:
家长对本次学案完成情况的评价
班主任签字:
重点考点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教
学
实
施
过
程
三、新课讲授:
1、知识点框架:
知识点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召开: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
〔2〕.内容: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中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③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知识点二开国大典
〔1〕.概况: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意义:①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CHale Waihona Puke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9d17d95022aaea998f0f37.png)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程标准】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自主学习】一、开国大典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会议:年月在召开,目的:为筹建新中国。
主要内容是:①大会通过了《》,起了临时宪法作用;②大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③大会决定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会确定国旗是;代国歌是《》;首都是;采用纪年;大会还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
2、年月日,新中国成立,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①国内:②国际:二、西藏和平解放:时间:年。
意义:【合作探究】对照下面的阅读材料,讨论分析一下是谁在祸害西藏人民?附阅读材料:新华网北京4月3日电4月3日光明日报发表西藏社科院研究员、国际藏学会理事巴桑旺堆的署名文章《是谁在祸害西藏人民?》,文章选取如下:3月14日发生在拉萨的极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的暴力犯罪事件,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严重破坏了西藏正常社会秩序,这些不法分子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违反法律法规,对公众财产实施暴力损坏,伤害无辜群众,在任何法治国家都是不允许的,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基本准则。
事实证明,达赖集团在祸害西藏人民。
和平解放50多年来,西藏发生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巨大变化,告别了贫穷落后、封闭停滞的封建农奴制,走向了不断发展进步、文明开放的现代人民民主社会。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西藏社会迅速改变了长期封闭的状态,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社会事业空前发展,呈现出全面进步的态势。
“3〃14”事件这一达赖集团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的制造分裂、祸害人民的活动,向世人再一次展示了达赖“和平”、“非暴力”的虚伪性。
颠覆人道主义,祸害西藏人民,这就是达赖集团干的事情。
藏族谚语说得好:“贪婪的土狗一次次受骗,智慧的大象不会落入陷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96d88dba1aa8114431d9c0.png)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自学目标】1.知道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知道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2.通过学习,学生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明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决心。
重点:开国大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自学填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合作探究】1.阅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想一想“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的含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巩固练习】1.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同时也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D.学习文化赶先进,提高技术超英美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
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施政方针是( )A.《临时约法》B.“双十协定”C.《共同纲领》D.《中华民国约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4.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时代主题。
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年代尺,这位同学探究的主题( )A.侵略与反抗B.新民主主义革命C.近代化的探索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5.以下解说词适用于右图的是( )A.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帝制B.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C.宣布祖国大陆基本统一D.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6.某教授主张把中国近代分为“l840~l895”、“l895~l919”、“l919~l949”三个历史阶段。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
![部编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c6e9d5336c1eb91b375d49.png)
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达成目标:
通过阅读课本内容(或观看教学资源和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学习任务,达成下列目标: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都有哪些?
①通过了……②选举了……③其他决定有……
3、会议中通过的《共同纲领》在当时代行什么职权,起什么作用?
4、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是?
5、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历史意义有哪些?
6、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标志是?
7、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三、困惑与建议
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基本情况,认识到此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要意义;
2、通过阅读课本、观看《开国大典》视频资源,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深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史实。
二、学习任务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时间、地点是?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053e1440b1c59eef8c7b4a0.png)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间和主要内容;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和意义;3.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形成国际意识,理解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4.分析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二、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开国大典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三、自主学习:导入新课:1949年10月1日,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天,为什么这一天非常重要呢?今天就让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面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目标导学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播放视频:《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和地点:1949年9月21日,北平;(2)参加会议的代表: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人民解放军和华侨代表;(3)性质: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4)职权: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宣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正式成立。
参加会议的有46个单位的代表共662人。
通过《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①国家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
②作用: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其他主要决定:①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②决定:北平改为北京、国旗、国徽、代国歌、首都、公元纪年法;③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目标导学二:开国大典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材料探究环节。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请思考: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各指什么事件?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主要内容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哪些决议?(1)选举领导人周恩来担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担任人民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新人教版
![湖北省天门市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单元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496555e87101f69e31955a.png)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史实。
2、了解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国家机构、首都、代国歌、国旗、公元纪年等),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
3、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学习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探究过程】【探究活动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阅读课本P2—3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部分,充分利用好教材提供的图片,回答问题。
(自学完后和同桌交流,在课本上找出的答案要注意要点化。
)阅读课文P2—3面结合导学案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会议主要讨论什么问题?1949年9月,北平;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
2、分析此次会议通过了哪些决议?(1)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确立了新中国的国旗、代国歌、首都和纪年方法。
(4)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3、《共同纲领》起到什么作用?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导学设计1课时【导学目标】1、掌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等史实。
2、了解新中国建立的主要标志(国家机构、首都、代国歌、国旗、公元纪年等),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
3、新中国是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屈辱、抗争和探索之后,才建立起来的,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建设新中国的决心。
【导学重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及其主要内容;开国大典。
【导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导学过程】导入:播放《开国大典》精彩片段,请全体同学起立,让我们重温开国大典那一刻,每名同学认真看、认真听、根据自己所见所闻,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d48d7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1.png)
在教学本节课的过程中,我深刻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还有待提高。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学习效果,我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讲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时,我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实证来理解历史事实,培养他们的历史解释能力。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全国各族人民欢庆新生。
5.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 1950年代进行的土地改革、国营工商业改造、农村合作化运动等。
- 1978年以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一)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我们学习到了新中国成立的筹备过程,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的建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通过了《共同纲领》,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歌、首都等。我们还学习了开国大典的盛况,了解到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天安门广场上的大规模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全国各族人民欢庆新生。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练习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13a3fd84028915f804dc21e.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学习目标
目标1:知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目标2:能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
目标3: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归纳识记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
目标4:通过回顾知识、动手建构知识体系,培养综合归纳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自主学习
根据教师提前发来的网上作业:随堂训练——自学检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生依据教材《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寻找答案。
自主学习,及时检测,夯实基础。
三、合作探究
1.了解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出席人员概况、时间和地点,识记大会内容。
2.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四周,嵌有十幅巨型浮雕,概括地表现近百年来中国革命的历史。
你能猜猜这十件重大的代表性历史事件吗?
3.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有什么重要讲话?意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4.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
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理解。
5.了解西藏和平解放的背景,归纳识记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人物、结果和意义。
四、课堂小结
请结合课件
五、当堂达标
请调用互动学习卡,使用
随堂训练——当堂达标
互动学习,及时测评,高效课堂。
六、学后反思
我学到的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c3ab5a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8.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历史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数据,展示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以及开国大典的盛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事件,他们可能已经在 previous learning 中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新中国成立的详细过程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理解这个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掌握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地点和主要参与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开国大典的盛况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自豪。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和理解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设计好自主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3.准备好合作探讨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展示筹备过程和开国大典的盛况。
《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导学案
![《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7f5c4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
2、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工作。
(2)开国大典的盛况。
2、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三、知识梳理(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1、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压迫,国家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2、中国人民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长期的英勇斗争。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经过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筹备工作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1949 年 9 月(2)地点:北平(3)主要内容: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
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的准备工作(1)确定了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程序。
(2)组织了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排练。
(三)开国大典1、时间:1949 年 10 月 1 日2、地点:北京天安门广场3、主要过程:(1)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升国旗,奏国歌。
(3)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4)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1、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四、拓展延伸1、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任务?2、讨论:如何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所展现的精神?五、课堂练习1、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是()A 1945 年B 1949 年C 1950 年D 1951 年(2)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简答题(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与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与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7181b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2.png)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与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脉络,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分析能力。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理解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掌握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能够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培养学生阅读历史资料、分析历史问题和表达历史观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运用历史地图、图表、图片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奋斗和前进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成立及巩固政权的措施。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改革开放的成就。
中国近现代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
2、教学难点理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曲折和经验教训。
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 1 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导入新课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提问学生:“这一历史时刻有何重要意义?”从而引出新课。
(二)新课讲授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2)强调其为新中国成立做了重要准备。
2、开国大典(1)时间、地点、经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e4ce2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40.png)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基本史实。
2、讲述开国大典、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一、自主学习(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时间: ________2.地点:________3.讨论主题:_______________3.内容:①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________,副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改北平为__________,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代国歌,__________________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④决定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意义(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共同纲领”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开国大典1.时间:__________2.地点:_______________3.新中国成立意义?(国内、国际)国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234bd8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a.png)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以及成立的意义。
教材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详细描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以及人民群众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庆祝活动。
同时,教材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和国际背景,如国共内战、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具体过程和意义理解不够深入。
学生可能对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激动情绪有共鸣,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对中国的历史意义和国际地位的影响可能理解不足。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和过程。
2.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和国际意义。
3.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具体过程。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视听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理解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多媒体设备。
3.相关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照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包括国共内战、二战后的国际形势等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如国内背景、国际背景、成立过程、意义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深远影响,如中国的历史变革、国际地位的提升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和国际意义。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导学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bcc1107e21af45b207a871.png)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习目标】1、了解和掌握第一届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知识要点2、分析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所题文字的历史含义和现实意义,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领悟新中国建立的过程,从而达成共识:要热爱祖国,为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而努力。
【学习重点】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
【学习难点】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今年是建国的第68年了。
每当星期一举行升旗仪式的那一瞬间,同学们想必也是心潮澎湃。
对于个人来说,68年已经步入暮年,但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新的征程才刚刚开始。
下面就让我们学习第一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起回到祖国母亲诞生的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背景: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基本胜利,建立新中国的条件已经成熟。
2.过程:(1)时间年月(2)地点:在召开(3)内容:①大会通过了《_________ 》,它起着_____________的作用。
②大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___ ___。
③大会决定新中国的名称为____________ 大会确定国旗是________;代国歌是《_________________》;首都是________ (把北平改为北京);纪年方式是________;大会还决定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表示对先烈的崇敬。
3.性质:是一次代表_____________利益的大会。
4.意义:为新中国的_____________准备了条件。
二、开国大典1.时间: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下午三点。
2.过程: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___________。
__________ 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3.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内意义:开辟了。
中国结束了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的国家。
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国际意义:壮大了、_____和 ______ 的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标准】
(1)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名言的深刻内涵。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自主学习】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主要任务是筹备新中国的成立事宜。
会议通过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大会选举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确定了国旗、国歌、首都;决定采用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纪念千千万万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人民英雄。
2、开国大典
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举行,当天当选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为解放军总司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取得了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人民从此,成为,中国历史从此揭开。
3、西藏和平解放
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协议,10月,解放军进驻西藏,西藏解放。
至此,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共同探究】
在新中国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尊礼炮齐鸣28响,“54”和“28”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质疑问难】
【课堂练习】
单项选择题: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是()
A.社会主义社会已经到来 B.西藏已经和平解放了
C.土地改革运动广泛开展 D.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胜利结束2.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的重要标志是 ( )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建国后的土地改革
3.60年前,毛泽东宣告“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对这句话的含义最准确的理解是()
A.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奴役的日子成为国家的主人
B.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C.国民党政权被推翻了 D.促进了世界和平
4.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是()
①通过了《共同纲领》②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③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④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标志着全国领土基本得到解放,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 ( )
A、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B、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材料解析:
6、材料一: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
一律平等……
材料二:新中国的名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请回答:
(1)以上两则材料各出自什么文件?具体的时间是什么?
(2)“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家性质上有什么区别?
【课后练习】
单项选择题:
1.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通过的施政方针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宋庆龄
B.朱德
C.刘少奇
D.毛泽东
3、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是()
A、周恩来
B、陈毅
C、刘少奇
D、毛泽东
4、《共同纲领》内容表述不确切的是()
A.确定了新中国的名称
B.确定了新中国的性质
C.规定了建设新中国的总政策和总原则
D.起临时宪法作用
5.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一段话: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
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这里的“三十年以来”指的是哪件事()
A. 鸦片战争
B.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建立
D. 解放战争
6、“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
方有乐奏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
”---《浣溪纱.和柳亚子先生》毛泽东于1950年国庆节。
请判断,“一唱雄鸡天下白”指的是什么事件》()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三大改造完成 D.改革开放
7.中国人民受奴役压迫的半殖民地时代已经过去的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新中国的成立
C.三大改造完成 D.抗美援朝胜利
8、藏族歌手才旦卓玛演唱的那首藏族民歌《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
民的心声,那西藏“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A、西藏和平解放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新中国的成立
D、抗日战争胜利
材料解析:
9、材料: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
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
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们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请回答:
“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分别指的是哪些历史事件以来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