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2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2)四、表达客观原则应用在广播电视中的常见问题(一)确保报道真实性前提下,补录(模拟)音响和补拍(摆拍)画面的限制使用原则为了增加报道的可听性、可视性,一些节目中使用了模拟音响,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如何把握新闻报道中补录(模拟)音响、补拍(摆招)画面使用的度,广播电视节目中使用模拟音响现象最初出现在专题节目中,尤其是社教类节目。
如为了表明时间使用的钟表滴滴答答的走动声,表示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使用的敲击键盘声等等。
但在新闻节目中基本上禁止使用模拟音响,补拍、摆拍画面,这是广播电视媒界公认的规则。
但90年代后期,由于媒介竞争加剧,各媒介都在调动一切手段增加报道的形象感、吸引力,模拟音响、补拍、补录现象大量出现。
以至于1996年的电视专题获奖作品评析文章中,有专家针对这一问题特别强调:“新闻专题要用纪实拍摄手法真实地展现新闻事实,不允许摆布、补拍、扮演,以‘实’为本。
”但是学院派的“告诫”并没有阻止实践界的尝试。
1998年中国电视新闻专题参评作品《危机时刻》获得一等奖,这标志着理论界对这一现象部分认可。
《危机时刻》中有大量镜头是事后补拍的。
补铂的镜头中有一些是说明性质的,如乘务人员拿着锤子去敲击飞机的前起落架、空中小姐演示迫降姿势;也有一些完全是为了渲染气氛、增加观众的紧张感的,如屏幕上不断闪烁、发出刺耳声音的红色指示灯、数字倒计时等。
这些补拍、摆拍的镜头对于渲染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起到了效果。
但随之带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握报道真实性。
《危机时刻》获奖说明评委们认可了以上手段的使用,在获奖作品评析文章中,有专家说,这个报道:“调动一切不违背真实的手段,强化了电视符号优势”,只要“不用演员去演是可以的”。
从此后,在中国的广播电视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扮演、补拍”,也出现了演员扮演的“纪实”节目。
那么到底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应根据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使用的补录(模拟)音响、补拍(摆拍)的画面的不同作用分别对待。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8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六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见类型第二节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是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常用的两种报道形式。
这两种报道形式可以确保深度报道节目的时间长度和涉及问题的广度,以及随时深入追踪重大事实的速度,能够有效突破栏目时间空间的限制。
一、连续报道连续报道是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这种报道形式最能体现广播电视进行式的报道特点。
(一)连续报道的特点从定义中可以看出连续报道有如下特点:1.报道对象为已经发生、尤其是正在发生的重大新闻事实连续报道对象通常是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记者随着事件进程不断进行追踪报道。
如河北台的《“霸州‘六四’枪杀案”庭审现场报道》,从庭审当天早上7点35分发回第一篇现场报道开始,不断跟进,到晚上20:14分,共发回报道11篇。
从早上5点多对已经等在法庭外的人们采访,到经历了中午12点30分、下午3点30以及晚上8点三次休庭,再到判决结果揭晓,一气呵成,反映了事件全过程。
有的时候连续报道是对新闻事件及其引发的后续事件进行报道,这就不是单一事实,可能引发一连串后果。
如前所述《寻找“小良”》就是由记者帮助顺老汉寻找儿子,引发的一连串后续事件,以及人们的种种议论。
连续报道通常要投入比较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内容较多,这就要求选题方面应该是具较高新闻价值;另一方面,如何能让受众主动选择收听(看)持续进行中的报道,当然需要报道有吸引力,因而选题的接近性和重要程度会直接影响受众能否伴随报道跟进。
2.时间上连续播出连续报道必须是多次进行式播出,根据题材特点不同,可以是一天之内播完,也可能持续几天、十几天,甚至几个月,如北京台的报道《寻找迷失的家》。
5月16日北京台播出了两个走失7年的孩子要寻家的报道后,提供线索的电话不断,其中两个孩子家原房东提供了重要线索。
5月29日,孩子的亲戚收听广播后与电台取得联系,终于在6月1日儿童节那天孩子和父母见面。
经公安部门为他们做了亲缘鉴定后,6月27日,孩子们随父母返乡。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7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六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见类型本章介绍和分析常用的两组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解释分折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
第一节解释分析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一、解释分析性报道(一)解释分析性报道定义解释分析性报道是运用事实来解释分析事实的报道,是通过背景材料与事实材料的说明、对比和分析,展现出新闻事实的原因、意义或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
解释性报道中含有记者对新闻事实的立场和观点,但是记者并不直接给出判断,而是通过事实的比较,让受众自己得出答案。
目前广播电视中的解释性报道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整篇报道只有事实材料和背景材料,观点在事实的累积中自然得出。
如第五章的例稿《火烧湿地》,全篇几乎没有记者的直接评论,但由于记者在报道中层层展开事件背景、使得观众在看完报道后,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扎龙湿地着火是由于人为的盲目开发造成的。
二是,整篇报道以事实材料和背景材料为主,在结尾部分给出分析或评论。
报道的开头和主体部分完全按照时序结构组织材料,结尾部分有记者直接或间接的画龙点睛的议论。
三是,在叙述事实的过程中加入背景材料和分析性材料,夹叙夹议。
这种报道形式,在叙述事实的同时,以事实材料、背景材料为主,言论材料为辅,完成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和解释。
第一种形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第二种和第三种形式是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新闻述评性节目。
(二)解释分析性报道的特点1.解释分析性报道的报道对象,通常是非事件新闻或比较复杂的重大事件新闻解释分析性报道的对象通常是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这类问题发生后,受众迫切需要媒介解疑释惑。
2.解释分析性报道着重分析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以及意义和影响解释性报道详述新闻事实发展始末,其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细化事实,而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出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或者给出新闻事实的意义和影响。
当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分工日益细密,公众不满足于媒介只提供“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以及“怎么样”。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1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一次课,首先介绍自己;其次作课程简介,该课程在所学专业课(让学生回顾所学课程,师生对话)中的地位、重要性,主要内容,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方式,教学安排,教材使用方法,考核方式;再次是课堂要求,包括课后作业、课堂纪律等;然后正式讲课。
第一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概论什么是深度报道,它是怎么出现的?这是—个科技高速发展时代,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这是一个观念更新加速度时代,代际冲突呈现新形态——文化反哺和后喻文化,成人世界面临新挑战;这是中国社会转型时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礼俗社会到法理社会,从农耕社会向城市的工业社会转型。
这是变革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人都充满困惑和疑问,需要传播媒介不仅回答“是什么”还要追问“为什么”,指出“怎么样”,发现被社会公众忽视或被人遮蔽的“危机”。
正如美国学者威利斯·哈曼所说:“我们对‘为什么’这种具有价值含义的问题,越来越变得模糊起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谁也不明白什么是值得做的。
我们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我们却迷失了方向。
”这样的时代需要深度报道,这是深度报道勃兴的时代。
本章从深度报道概念入手分析其渊源和特征,解读当代中国社会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形态演变和功能拓展。
播放节目,感性认识:1、央视对于“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件”的报道,8月13日《新闻联播》、8月13日14日20日《焦点访谈》2、5月14日《24小时》“黑龙江男子徐纯合中枪身亡涉嫌暴力袭警哈尔滨铁路公安局公布调查结果”,5月14日《焦点访谈》“安庆火车站枪击事件真相”,5月30日《新闻调查》“庆安枪击案调查”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概念解析一、各类深度报道定义目前国内外关于深度报道的定义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文体说这类定义将深度报道归为:一种新闻体裁,介于动态新闻和评论之间,以“深”见长。
比较有代表性的如:1.深度报道: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以“深”见长的新闻体裁。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5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五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用结构形式(2)三、华尔街日报体这是典型的叙事和论证相结合的组织材料的方法,因《华尔街日报》擅长使用这种结构,而命名为华尔街日报体。
这种结构的特点是,把复杂、抽象、重大的问题与具体的个人或事件联系起来,给严肃的问题加入人情味儿要素,使报道内容更易于理解,还能大大增加报道的吸引力。
华尔街日报体结构:开篇通常从一个人的遭遇(或某个具体场景)入手——引出报道的主题——就大的问题展开论述,论述过程中运用大量背景材料,间或插人开篇个案的经历或遭遇——最后得出结论或回归个人故事。
报道主体部分论述的问题往往离普通人生活较远,引入个人遭遇、个人情感可以大大增加报道吸引力;另一方面,开篇的个案在主体部分还能起到解释说明作用,告诉受众报道中要论述的问题对普通人的影响。
华尔街日报体在使用过程中,要求开篇的个案,一定要与报道主题直接相关、并很有冲击力和吸引力。
这种结构方式虽然起源于报纸,但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很适用。
论述重大严肃问题,避免枯燥,使受众从具体事实过渡到抽象认知,是电子媒介深度报道的特点。
如果开篇的个案中饱含冲突和情感,则整个报道会更跌宕起伏。
当然华尔街日报体的核心不在个案,而在于真正要论述的问题。
因此不要把关注点过分集中于个案的渲染上,这样会影响整篇报道的力度。
如中央电台记者采写的报道《助学贷款遭遇尴尬》部分:这组报道—经播出就引起广泛关注,有听众打来电话说“很为徐怀斌着急”;也有人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你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我们当兵的也一样,只讲经济利益谁还来当兵啊”;还有人说“贷款本身是政府设立推动的一项贷款,还不完全是个人消费性贷款、不完全是以银行正常营利为目的的贷款”;更有人认为该对不还贷的学生进行教育,等等。
记者没有满足于贫困大学生读书难的悲情故事,也不对有关各方作道德追问,而是着眼解决问题,即从长远看如何避免这种现象发生。
正如作家梁晓声的评论所说,报道“写得心平气和,不浮不躁,采访细致、深入,读起来像是‘人大’或‘政协’召开的专门问题研讨会,责任感跃然纸上,难能可贵”。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6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三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方法(2)一、按记者参与新闻事件的程度分:旁观式、参与式、体验式二、按照采访策略分: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宏观、宏观与微观结合记者要深入了解某一事件或现象,应该有战赂、战术的考虑,如果我们把记者选择采访具体某一个人、某一方面问题采取哪种方法比作战术考虑的话,不妨把记者为了解事件的全部要素而制定的采访步骤、采访顺序比作战略考虑。
有时记者采取先对事件进行宏观了解再进行微观分析的采访策略,这有助于记者尽快把握全貌,找准方向;有时记者采取先对新闻事件的关键细节进行求证再追本溯源挖掘整个新闻事件的普遍意义的策略,这有助于记者尽快掌握易被掩盖的事件真相、获取关键证据。
1.从宏观到微观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自上而下,先从宏观情况入手,依次采访事件的主要当事方,把握事件整个脉络,再就若干关键细节进行了解求证。
这种采访方法多被用于事实明确、层次清晰的报道题材。
2.从微观到宏观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先从具体某一关键细节入手,撕开口子,再自下而上层层反推,——引出事件的主要当事方,整体脉络逐步清晰。
这种采访方法多被用于事件头绪纷繁,而一些关键细节又极易被掩盖的报道题材。
3.宏观与微观结合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先将最关键的某些具体细节了解清楚或者掌握到关键证据,再从宏观入手对事件的大概脉络进行把握,依次由宏观而微观层层推进报道进程。
这种采访方法多被用于事实比较明确,但是必须首先了解关键细节才能对整个事件的性质进行评判的报道题材。
三、按照广播电视技术手段的使用分:脱机采访、带机采访根据报道中是否使用采录设备,分为带机采访和脱机采访。
这里的带机采访主要是指:记者的采访过程也被记录在录音磁带或录像带上的采访。
而脱机采访同纸质媒介记者采访相同。
带机采访是记者边观察、边思考、边采访、边调查的过程,对记者驾驭语言、驾驭现场的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
以下通过带机采访的经典案例《难圆绿色梦),分析带机采访的作用相应注意的问题。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课件09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的特点
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具有多元主题并存的可能,要处理好主 题单一性和事件复杂性的关系
一般来说,多重主题不能同时出现在一篇报道中,单篇报道必 须集中于—个主题。通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一个问题 作为报道角度,有时如果问题比较重大,也会采用系列报道的 形式。
案例:电商价格大战:实体店参战,价格承诺未兑现;电商降
价不实在(新闻直播间)
第一节Βιβλιοθήκη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的特点
五、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主题更要强调新鲜性,紧如时代脉搏, 甚至引领时代方向
新闻新鲜性的内涵:广播电视探度报道的主题一定是紧扣时代 主流生活方式、主流价值观念、主流发展方向、主要社会矛盾 的。当我们把同一题材,不同年代的作品连起来看的时候,能 明显从中感到社会的发展,这样的作品才是具有新闻性的。
四、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主题具有开放性倾向,体现了价值多 元化时代的特色
深度报道关注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承担着解疑释惑、 观念引导的任务,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报道都要有非此即彼 的明确结论和态度。有时报道倾向于采用开放性结尾,提出问 题、列举各方观点,引发人们深层思考,并不强求全社会统一 认识。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万顺 2015-2016(1)
第三章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主题 第一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的特点
第一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的特点
什么是主题,新闻报道的主题,新闻报道主题与小说主题的区 别是什么?
主题是记者对所报道事实的观点,即记者想要通过这个人、这 件事或这种社会现象说明什么。
案例:寻找“小良”(见教材)
第一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7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四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实用采访技法(2)五、声东击西法记者采访某一新闻事件,必须向事件的各方当事人了解情况,而针对一些负面性的事件,有关当事人往往拒绝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有的时候,记者为了了解情况不得不采取声乐击西的办法,以采访报道其他新闻事件的名义约见当事人,把真正要询问的问题隐含在—系列问话之中。
比如,山东电视台齐鲁频道记者杨杰、尹永铸采制的报道《“改革”改出52个镇领导》,记者报道了这样的新闻事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减少吃财政饭的乡镇干部数量,山东省从2001年开始进行大规模乡镇合并,可是一年多之后,记者在山东菏泽市的一些乡镇采访发现,合并完成后农民负担非但没有减下来,乡镇官员数量却有了大幅度增长。
这一报道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意义,近年来,中国广大农村的发展步伐缓慢,特别是在很多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因为农产品大量过剩而导致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人们看到的现象是农民增产不增收,与此同时,需要农民养活的基层吃财政饭的乡镇干部却越来越多,农民负担越来越重,而且干部多了,位置有限,一个媳妇多个婆婆,办事效率低下,程序复杂,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
这一电视报道没有采用令人炫目的特别制作手法,只是运用了最简单最基本的电视画面和同期声的组合,但恰恰是几段同期声运用构成了全片最精彩的部分:某镇镇长对着记者的摄像机介绍自己镇里的干部数量:“8个?12个副镇长?13个副镇长。
12个副书记。
副镇长、副书记、人大主任、政协主席,总共52个。
”这个镇的一位工作人员也抱怨说:“这么多领导,谁分管哪一摊子,谁该找哪个办事,你别说老百姓不清楚,就是合并乡镇后,我们这些机关干部,哪个干部管我们、怎么管,现在还摘不清。
”而镇党委书记更是在话筒前解释着自己“丐帮帮主”绰号的由来:“顾名思义,就是说我得要饭吃,领着十多万人,光这些财政供养人员就1500多人,所以收入跟不上那就得要饭,所以就给我了个外号,叫丐帮帮主。
我们这是由马岭岗、二郎庙和解元集这三个乡镇合并的,合并后简称‘马二解’,‘马二解’听不明白就成了,‘马二姐’了。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6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五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第二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要素(2)二、特殊的层次标志:总片头和分片头所谓总片头,就是广播电视节目栏目标识画面(音乐)后,出现的关于报道的介绍性内容。
广播报道中表现为音乐+解说词(或同期声),电视报道是音乐+画面(同期声)或+解说词。
总片头既要起到导入作用,还起到广告作用,所以通常包含报道中最精彩的画面或声音,或者是报道中最具悬念的内容,或者是报道独具的特色等等。
所谓分片头,是在报道中间出现的承上启下的介绍说明性内容,既可能是上一节内容精华回放,也可能是下面内容介绍,或者兼而有之。
表现形式和总片头很接近。
分片头又称片花,能够起到几个方面的作用:1.是报道的层次标志;2.是常用的转折、过渡手法;3.能够起到上下勾连作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及分析:略总片头是对整个报道进行的概括,分片头出现在文中,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
总片头是广告式的,强调这次采访的艰难和这次行动的重要性,以引起听众的兴趣。
分片头是进一步细化总片头的要点,指明报道内容是:揭开中药饮片市场流通环节的重重内幕。
略总片头是“引子”,给出报道中异常性信息,吸引收听。
分片头在文中,是典型的承上启下式,光是总结上文中的疑点,接着给听众以收听难备——告诉大家下面的内容是什么。
略这是在报道前半部分的分片头,既总结上文的内容——介绍吉林省有关法规的出台情况,这则法规的特别之处,又包括了下面内容——各种观点争鸣。
接下来的报道中,又出现了一个分片头:略这是在报道中间部分出现的,前半段句分片头简单概述报道主题,既总结上下文,也是为刚刚开始看这个报道的观众给出提示信息,后半段分片头是提示下文内容。
三、造型节奏节奏最初是音乐术语,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
节奏在各种艺术领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王小波曾说过:“优秀的文体之动人之处,在于它对韵律和节奏的控制。
”前苏联电影艺术家普多夫金也说过:“节奏是从情绪上感染观众的手段,导演用这种节奏可以使观众激动,也可以使观众平息下来。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课件10
案 例 1 : 广 西 马 山 县 何 以 劫 贫 济 富 ? ! ( 《 新 闻 1+1》 20151012 )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提炼思路——深度从何而来
四、深度来源于对新闻事实的前瞻性分析 报道深度是通过超前的预见性体现出来的。新闻单位应该是社 会纠偏的领头羊。做到这一点,就要求主流媒体具有社会监测 能力,从常人看来司空见惯的现象中预见到、分析出可能会出 现的变化。而这种预见不是一时的灵感,而是来自深入了解社 会生活的阅历,来自把握政策法规、专业知识的能力。 案例1:大病保险:让制度保障尊严!(《新闻1+1》20150803)
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除了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还有行为主体 的个人动机。每当记者对报道中的行为主体的动机,对报道中 利益关系多问一个为什么,报道就获得了更接近“真相”的机 会。反之,就难免会留下遗憾。
案例1:示范楼变成烂尾楼(《焦点访谈》20151018)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提炼思路——深度从何而来
三、深度来自源于对事理的认知,对观念的正确把握 个人观念和社会观念都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制约,同时也随着时 代发展而变化。通常说的观念更新就是指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顺乎时代潮流,对旧的观念体系进行自我更新,实现观念体系 的变革。
案例1:被“减肥”的化肥(《焦点访谈》20151008) 案例2:非法制种 问题重重(《焦点访谈》20151013) 案例3:“问题”种子出问题(《焦点访谈》20150804 )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提炼思路——深度从何而来
二、深度来源于对报道对象行为动机的追问,寻求现象间的联 系,从中可以发现问题的“真相”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万顺 2015-2016(1)
第三章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主题 第二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主题提炼思路——深度从何而来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一、引言1. 课程定位: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其新闻采编和报道能力。
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独立采访、编辑和报道的能力。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基本概念:深度报道是一种反映社会现象和问题、揭示事物内在联系的新闻报道形式。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以广播和电视为载体,通过对新闻事件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向观众传递更多信息。
2.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特点:(1)主题突出:深度报道聚焦重大新闻事件,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的剖析,使观众对事件有更全面的认识。
(2)内容详实:深度报道通过采访、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大量事实和数据,为观众提供丰富的信息。
(3)逻辑性强:深度报道在报道过程中,注重事物内在联系的揭示,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
(4)形式多样:深度报道可以采用纪录片、访谈、系列报道等多种形式,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写作技巧1. 选题与策划:在选题过程中,要关注社会热点、关注民生,力求做到题材新颖、有深度。
在策划阶段,要明确报道角度、采访对象和报道形式等。
2. 采访技巧:采访是深度报道的重要环节。
要注重与采访对象的沟通,善于提问、捕捉关键信息。
要注重现场感受,丰富报道内容。
3. 写作与编辑: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性、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编辑时要合理安排素材,注重音乐、音效和画面等的搭配,提高报道的观赏性。
4. 创新与突破:在报道形式和内容上,要敢于创新,力求突破。
可以采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拓宽报道渠道,提高报道的影响力。
四、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1. 案例分析:本节课将分析一些经典的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案例,使学生了解深度报道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1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四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与选材要求深度报道的报道目的是“求是”,而“实事”是手段。
如何以客观报道手法准确传递出事理,是深度报道的基本报道要求和报道技巧。
有学者分析以调查性报道闻名的《60分钟》时,说:“从主持人的演播室介绍、解说词的补充说明、提问的巧妙设置,再到各式人物的采访,再到节目最后的评论,《60分钟》基本上不把主观的意见和观点直接表达出来,会给观众留下一个整体的态度印象,不影响观众自身的理解和判断。
但观点往往隐藏在镜头与画面的精心编辑、典型画面及细节的突出和放大,主持人的巧妙设问及提问顺序中。
”《60分钟》的这种报道风格就是中国新闻界一直强调的用事实说话报道原则。
所谓用事实说话,就是报道类作品是通过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的。
用事实说话原则应用于深度报道中,要特别注意事实和事理的关系,中国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从业人员深深感到,在深度报道中,“报道和评论在不同方式和不同层面上的结合,……客观报道与主观见解互相补充,客观报道不排斥主观的见解、主观的见解也不妨碍客观的展示,将思想本身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融入报道中。
”本章探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如何实现事实与事理的结合,尤其要关注以论断、结论、观点或公式、定律、定理等形式表现出来的逻辑思维,与以具体形象和样貌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形象思维的关系。
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的说理原则(1)深度报道采写过程往往也是记者逐渐确定观点的过程,当记者提笔撰写新闻稿的时候,头脑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立场和态度,但为了达到最佳传播效果,观点的给出强调缘事论理、水到渠成,这就要求:首先,记者使用的客观事实能够支撑起主观观点;其次,记者在报道中可以夹叙夹议,但在用事实说理过程中,要尽可能以中立的面貌出现,避免主观色彩过浓;第三,语言表达层面,记者的爱憎情感通过客观抒情和客观议论给出,把握好客观表达和主观表达的分寸。
一、事实与事理间的因果关系判断,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新闻报道类作品以叙述事实来达到发表现点的目的,为了说明事理,首先要处理好叙述要素的逻辑层次。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05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二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前准备(2)一、背景资料准备二、初步确定采访对象三、确定采访方案记者在采访前确定了选题、采择了采访对象,还要制定详细的采访方案,也就是设置采访程序的设置。
尤其是对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来说,因为涉及的新闻事件往往比较复杂、头绪纷繁,记者要采访的当事人也比较多,采访周期相对长,所以无论是从采访资源的合理配置还是时效性的要求来说,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更加关键。
特别要说的是,记者在制定深度报道类题材的采访计划时,一定要具有前瞻性思维,这不仅仅是说在计划中要把采访问题、预期达到的目的设计全面,更强调的是因为深度报道可能涉及一些负面选题,有关当事人在发觉新闻媒体关注后会不愿事件曝光而回避记者甚至互相串通说词、销毁证据,所以采访程序的设置极其重要:先采访谁后采访谁,先从什么渠道拿到什么证言证据再约见当事人,对哪方面问题的采访必须由几路记者同时进行?如此等等,记者在制订计划时应该心中有数。
下面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记者2004年采制的连续报道《假药流进北京城》为例,谈谈采访计划的制定。
2003年12月,记者接到听众电话举报:我国著名的中药材集散地河北省安国市的药材市场上,制售假冒伪劣中药饮片的现象十分猖撅;而当地药贩子竟然与北京一些正规中药饮片厂家勾结,将假药冒充正规厂家的产品大量卖进北京市各大医院。
这无疑是一个重磅级的选题,《新闻纵横》立即派出两名记者进行采访。
但是新闻线索非常不具体,而违法者早已形成利益关系网,有着常年稳定而隐秘的送货渠道,反侦查能力极强。
为避免当事人发觉导致报道失败,记者展开小心谨慎的暗中调查,利用4个月时间多次昼夜蹲守暗访,获得了这样一些片断信息:安国药材市场的确制售假中药饮片现象严重,已经拿到证据;北京著名的中医院——东方医院每周一凌晨有一辆河北牌照的车来送药,从药品的包装看来自于北京著名的制药厂——北京永安复兴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看到运送药品的车号,记者事后到路政部门检查记录,发现这辆车在前天夜里从河北出发,当天凌晨进入北京。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3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二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常用的说理方式(2)二、用形象说理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篇幅较长,便于故事从容地展开叙述,优秀的深度报道作品,已经突破了单纯传播信息的范围,进入了审美教化的层次,要使受众在审美中提高认识、引发思考。
这就要求在用事实说话的基础上,善于捕捉能够更容易被人们感知的形象感材料,要借助文学艺术作品用形象的形式来认识和反映社会生活。
所谓形象,是指事物的形状和相貌。
形象不同于概念,概念是抽象的,而形象是具体的;概念是理性的,形象是感性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另一方面概念和形象也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它们共同存在于事物之中,任何事物都有概念和形象两个方面。
形象思维的特点是通过个别来反映一般,一般就包含在个别之中;概念不是以个别反映一般,而是从大量个别抽象出一般,然后以一般的形式存在着。
因而逻辑思维使用抽象的方法透视现象反映本质,让本质直接诉诸受众;而形象思维化本质为个别形象,体现本质的倾向、观点“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运用形象思维不但能满足受众对刚刚发生的事件的认知的需要,还能更好地起到感染受众作用,达到以情感人,进而完成报道目的。
着名记者范敬宜曾提到:“感染是新闻作品生命力之所在。
”如何能使受众感同身受,如何能够打动受众的情感,是用形象说话的核心。
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也证实,生动的信息“能够得到较好的保持,其原因是:1、生动的信息更容易进入头脑,因此在编码时受到更完全的加工,因而记忆痕迹更强,因此能更快或更完全地回忆;2、生动的信息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容易引起内部视觉表征。
视觉编码特别容易记忆,因此在需要从记忆中提取信息时,生动的信息容易获得”。
此外对受众来说,能够激发情感的信息更容易记忆,“一项研究发现,含有关于死亡和苦难等情感性画面的电视信息再认速度比没有这类画面的信息的再认速度快。
出于记忆牢固的项目比不牢固的项目再认速度快,由此可以推论情感画面记忆牢固。
”而形象思维的两大特征就是:情感、情节。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教案、讲稿14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五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结构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用结构形式(1)广播电视深度报道是新闻性、故事性、评论性相结合的一种报道方式,既强调新闻事实的典型性和针对性,也讲求倩节、细节、矛盾的铺陈渲染,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揭开遮蔽探真相。
因此从结构上讲,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往往要兼有叙事体结构和论证体结构的双重特点,叙事中有论证、论证中有叙事。
当然具体到每篇报道,在兼顾叙事和论证的同时,记者根据不同的题材特点,也会选择倾向于叙事还是倾向于论证。
有的报道侧重于叙述事实,通过事实的累积达到说理的目的;有的报道侧重于用大量事实、数据进行论证,表明立场;有的报道既有故事性也有扎实的论证内容。
本文将广播电视深度报道常用结构根据文体倾向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叙事体结构、论证体结构以及叙事论证相结合的华尔街日报体。
一、叙事体结构叙事“即故事,而故事讲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的异类生命、昆虫等身上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
也就是说,故事中包括一系列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事件,即叙述在一段时间之内,或者更确切地说,在一段时间发生的事件”。
相对的,所谓非叙事是指“一般来说,素描、绘画、照片……任何单幅的东西……都不是叙事,尽管它们可能是我们都知道和熟悉的叙事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叙事是在时间流程中记录事件过程,而事件过程中是否按照事件的自然时间顺序讲故事还是重新安排时序,是由作者决定的。
因此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Gerard Genette)说,叙事事实上是叙述者和时间进行的游戏。
叙事体结构是最符合广播电视特点的结构方式,因为广播电视是线性传播的,无论报道对象是有明晰时间线索的单一事件,还是时间纷杂、空间多维的复杂事件或问题,都必须进行历时性的叙述。
如果报道对象本身有可以梳理出的时间线索,就可以采用顺序、倒叙或是插叙把事件有条不紊地讲述出来。
同时这种时序结构也很符合受众的认识规律,人们认识事物也是从前因到后果,循着事物发生发展的顺序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学院教案讲稿第二章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采访采访活动是新闻业务活动的起点,相对其他类型报道而言,广播电视深度报道要求记者揭示新闻事件更深刻的意义、更全面的细节、更广泛的联系,采访环节尤为重要。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中的线索筛选、选题确定、报道计划和报道策略都围绕着两个要求进行:一是怎样才能达到深度报道要求的“深度”,二是怎样才能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
本章探讨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中的问题和对策。
第一节广播电视深度报道采访的线索筛选和选题原则一、记者对新闻线索的筛选新闻线索是指关于新闻信息的提示性的信号、讯息和征兆。
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新闻线索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来源:受众举报、记者见闻、有关部门提供、上级指派、其他媒体报道、互联网上的论坛或帖子等等。
对于新闻线索记者要从可信度、典型性和可操作性几个方面分析,决定新闻线索的取舍。
首先,要判断其真实程度,是否可信。
这需要记者具备相当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接触到新闻线索后,应该本着敬业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行初步判断,注意推敲以下问题:1.线索中反映的事件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常理。
著名记者卢跃刚在谈新闻采访时说:“常识性经验是一名职业记者的第一素质。
常识性经验指的是生活常识、情感常识、人性常识。
”记者凭着社会生活经验能够对选题进行直觉筛选,有些线索明显夸大其词或前后矛盾,就可以考虑放弃,如果题材确实重大,一定要在采访中解除疑点。
2.谁是其中的受益者。
通常一个新闻事件尤其是调查性新闻事件出现后,总会有一些人从中得到好处,这些人是谁?是社会权力阶层吗?3.线索提供者在事件中处于什么位置。
他举报新闻线索的目的是什么,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还是为伸张正义,或者仅是为一已私利而利用媒体。
4.线索提供者离事件有多远,是当事人还是亲眼所见的旁观者抑或只是道听途说。
能否从其他渠道初步判断新闻线索的真实性等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深度报道节目《新闻纵横》曾经接到听众通过手机短信提供的新闻线索:反映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规定,以骑车影响交通安全为由严令禁止市民骑自行车出行,从而引起市民极大不满。
记者得到线索后感到这的确是件新鲜事,我们国家被称为自行车王国,自行车产量和拥有量都居世界各国前列,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自行车还是很多城市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且上至国家主管部门下到各县乡基层政府都没有禁行自行车的规定,如果说新闻线索中提到的攀枝花市因为当地骑车人多经常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这是可能的,但是政府管理部门应该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从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强化交通秩序管理着手解决问题,而不应该简单粗暴地禁止市民骑车出行。
出台这个规定是否经过必要的程序,是否广泛征询各界群众的意见,这个规定是否对当地市民的合法权益构成侵犯?记者感到这条线索很有价值,事件既新鲜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就迅速向部门领导申报了选题准备采访。
部门领导听后也感到这条线索有采访的价值,但是又有一丝怀疑:一级地方政府会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地出台一个如此有悖常理的规定?部门领导没有马上作出采访的决定,而是让记者先电话核实—下线索的真实性。
记者按照手机短信显示的号码给新闻线索提供者打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记者又给《攀枝花市广播电台)和《攀枝花日报》的新闻同行打电话,当地同行纷纷告知:没有听说市政府哪个部门出台禁行自行车的规定,而且攀枝花市地处山区,所谓“地无三尺平”,陡坡很多,几乎没有人骑自行车。
由此看来,这是一条假线索。
《新闻纵横》避免了一次无谓的人力、物力投入。
第二,有时记者策划一篇报道,手里掌握着多个线索,就要对各个线索进行筛选,看哪一个更有典型性。
以中央电视台深度报道节目《焦点访谈》为例,这个节目每天收到观众1000多件来信、来电、来访和电子邮件。
其中有50%左右是常年的“热点”问题——腐败。
比如:农村基层组织的腐败、企业负责人的腐败、地方政府领导,尤其是司法机关的腐败。
很多观众甚至将法院的判决书一并寄来。
有20%左右是反映个人蒙受冤屈或个人利益受到损害的。
对于这些信息,《焦点访谈》一般采取的是用对比的方式,在大量同类信息中严格筛选,也就是典型中选典型。
举例说,当面对一组关于假种子坑农的新闻线索时,新近发生的就要比过去发生的事件更典型,牵涉面广、农民损失大的就要比影响范围小的事件更典型,有地方政府部门或是企事业单位参与其中的就要比仅仅是个体犯罪的事件更典型,等等。
第三,对新闻线索的筛选中,还有一条重要标淮就是是否具备可操作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采访的角度说,记者是否能够找到了解新闻事件真相的途径,决定着这条新闻线索是否具备操作性。
相对其他类报道而言,记者进行深度报道更强调展示新闻事件的细节过程,揭示其深刻含义,挖掘其内在联系,因此采访前必须能够预期获得新闻事件各环节的真实可靠的证据,如果难以获得证据,难以最大限度地接近事件当事各方,就只能放弃。
二、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报道方针对新闻线索进行初步判断后,记者还要根据节目的选题标准,进一步确认线索能否成为报道的选题。
报道选题原则是受新闻报道方针制约的。
所谓方针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指导原则,报道方针是新闻报道的指导原则。
我国新闻报道的总体方针是以正面宣传为主。
对于正面宣传为主不能简单理解为正面报道,新闻报道是否符合正面宣传为主的判断标准,是看报道效果能不能起到“鼓舞人心、激励人心、启迪人心的精神力量”,就这个问题,著名记者范敬宜曾作出如下论述:“如果我们讲缺点、讲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放在引导群众正确地认识当前出现的问题,回答并解决群众对问题的种种疑惑和困惑,指出解决问题的前景和途径,增强大家对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希望,那么同样应该认为是正面宣传。
例如,去年我们发表的《记取历史的教训》、《0.9%说明了什么?》、《对“疲软”应作正确分析》等评论,回答了当时人们对紧缩银根、市场疲软等热点问题的种种疑惑,谁能说不是正面宣传呢?”正面宣传为主方针体现在深度报道中,主要是指深度报道要以建设性的立场来选择报道内容和报道角度。
一个选题能不能做、怎么做的标准是:“要服从服务于全国工作的大局,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把它放到全局中去考虑播出效果,看它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否有利于安定团结。
”这种建设性立场,具体到广播电视深度报道中体现为以下特点:1.我国深度报道的报道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一时的轰动效果,讲求的是最终的社会效果美国电视节目《60分钟》节目的丹·休伊持曾说过,好故事的标准是:“晚上播出的节目是第二天早上人们的话题。
”“新闻业和娱乐业之间有一条很微妙的界线。
诀窍是你的脚尖碰到这条线,但不要越线。
离线太远,你会失去观众;离线太近,你会失去良知。
”可见,《60分钟》不排斥以趣味性、冲突性、异常性为诉求的报道,甚至有意追求这种效果。
相对地,我国的深度报道选择标准是受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共同作用的。
深度报道涉及的问题往往比较重要,因此更要注重社会效益,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选择耸人听闻的题材。
对于一些敏感题材媒体会主动自我设限,如《焦点访谈》节目明确规定对以下几类题材严格控制:(1)涉及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等领域的题材,未征得主管部门的同意,一律不涉及;(2)有关部门之争、学术之争的选题,慎重对待,不轻易触及;(3)对敏感人物的报道、采访务必谨慎,事先一定要对人物背景有充分、全面地了解;(4)慎重对待“翻案”的行为,对于长年的积案或有关部门已经论定的选题一般不再报道。
我国媒介遵循的标准是:在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媒体利益之间,媒介的名利是最不重要的。
新闻媒介绝对不能盲目追求最大轰动效应。
2001年春节后不久某报社得到举报线索,该市的一些供奶站每天都把卖不完的牛奶换个标签,第二天当鲜奶卖。
记者通过暗访多家供奶站后证实了这一消息,可是并没有马上披露,原因在于:一是春节刚过,读者的注意力还不容易从节目中被吸引过来,二是时值冬春季节,气温较低,牛奶稳定性较好,如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后果将更严重,消费者更容易被“激怒”。
“为了让宝贵的新闻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新闻效应,收到最好的社会效果”,一直到5月底,报纸才刊出该消息。
”记者为求轰动效应,有意拖后报道时间,使很多市民多吃了几个月的问题奶。
报社的这种行为引来批评,有人指出:“对于直接涉及千家万户根本利益的报道,记者不发布新闻所造成的潜在危害很大。
报道时机的选择应该为大多数人考虑,把对人民利益的侵害程度降到最低限度。
”2.注重报道时机,不激化杜会矛盾从舆论监督节目产生之初,中国新闻界就有—个共识:如果报道的问题在短时期内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宁可不报。
如果在短时期内,某个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媒体报道比较频繁,为了不激化矛盾,媒体通常也会自觉限制这类选题的数量。
例如,据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报告《中国居民社会心态跟踪分析》提供的数据,2001年“城乡居民对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现状的主要因素的评价”中,城市居民将“腐败官僚主义”列为首位,农村居民将“腐败官僚主义”列为仅次于“农民负担过重”的第二位问题。
城乡居民对“公务执法人员素质差”的意见非常强烈。
可见腐败和公务人员素质问题已经是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焦点的问题。
而事实上这个问题的解决绝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媒介对此长期大量报道,势必会起到议程设置作用,加大受众对这类问题严重性的估计。
当然有分寸地报道这类事件不是不报道,而应该是掌握好“度”,适当增加建议性报道的数量。
1995年《焦点访谈》记者陈耀文曾主动枪毙了自己已经编辑制作完成的一期节目。
这个节目是关于清妃化妆品北京营业部将过期产品换包装销售的,就在片子基本编成,将要审看时,他犹豫了:这个节目一播出,影响不小,会影响到“上海家化”这个国有企业的形象。
联想到一段时期以来,经济节目、新闻节目都就“上海家化”发展民族工业这一义举做过大量报道,如果这期节目播出,他们艰难走出来的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国家名牌的路会不会一下堵死?不发这期节目,可能丢了一条火暴新闻,但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如果能通过有效的途径推动一下本来就很困难的国有企业,而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追求我们自己的轰动,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在这种情况下,他撤回节目,并与“上海家化”总部联系,彻底解决了经营部存在的问题。
这个节目没有播出,就是因为时机不对。
3.关注问题发展,强调“重大事件追踪有结果、有回音”我国深度报道是“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因此,促进事件解决一直是广播电视深度报道的报道目的之一。
这类节目创办之初,就确定了“重大批评事件有回音”的原则。
1994年《新闻纵横)开播半年后,就做过统计,半年多的批评报道,90%以上都有积极结果,都作出了连续性的跟踪报道。
《焦点访谈》“报道的80%的舆论监督节目都使问题获得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