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 六国论教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衢州市仲尼中学高一语文六国论教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本文是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的第一课。《六国论》是一篇议论历史的文章,表面上评的是六国,实际上讽刺的是北宋。因为当时北宋王朝的统治者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和党项羌族建立的西夏屈辱求和。作者就借六国割地给秦国因而最后灭亡的史实,暗示北宋王朝不应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而应该对辽、夏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在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实践的过程中,在注重整合、倡导开放、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教学新模式下,聆听依然清晰可闻的历史回声,让激荡起的历史回声在我们心中久久萦绕,光照千秋。【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一四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对高中要掌握的文言知识有了大致的感知。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磨合,师生能够在课堂上有了一定程度的配合。文言文是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所以在课时安排上都需要四个课时。前三个课时用来讲解课文,最后一个课时用来讲解作业,巩固知识。通过反复地讲解和巩固,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言知识。再辅以课外文言文的联系,加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通过朗读放、讨论法,结合《非常学案》和古汉语常用字典,对文章作出翻译。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身结合语境揣摩、辨析词义及活用的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交流探讨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历史的兴废、有许多史实让人握腕叹惜,成为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例如: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勾践灭吴》,写的是春秋时期的吴越之战,越国最初亡国,越王勾践成为阶下囚。后来卧薪尝胆,长期准备,终于富国强兵,一举灭吴,让后人唱出:“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慨叹,并以警策后人。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然后经过短短的十五年,又迅速地走向灭亡。这也是历史兴废中的一件大事,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长久谈论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以这件事为题材的文言文《六国论》。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苏洵(公元1009年5月22日至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馀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并形成自己的文章风格。
苏洵生活与11世纪前半期,当时,北宋王朝由于中央集权以及有关政策而引起的积贫积弱的局面已经形成,阶级矛盾和民族日益严重和表面化。不少具有开明进步思想的官僚士大夫纷纷要求改革。仁宗嘉佑元年(1056),苏洵带领苏轼和苏辙到汴京,从家乡四川赶到当时的都城汴京(现在河南省开封市),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在公元1058年把他22篇著作献给宋仁
宗,陈述他对于当前内政外交问题的意见。宰相韩琦也推荐他做官,一时公卿士大夫争先传诵,名动京师。后来,苏洵把文章汇编成集,叫做《嘉祐集》。
2、基础积累
(1)解题
“六国”指韩、魏、燕、赵、楚、齐七个诸侯国。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2)背景介绍
韩、赵、魏、燕、楚、齐、秦师战国时期七个强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后,国富民强,跃居七国之首,它急切地向外扩张,大大威胁着六国。六国虽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但由于各有打算,联合实际上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很不稳固。如离秦国远而国力又强的齐、楚,对处在抗秦最前线的魏、韩、赵并不予以全力支持,甚至还自相攻伐。而离秦国最近的魏、韩屈于秦国压力,多次割地求和,助长了秦国气焰。六国最终在秦“远交近攻”配以反间计的策略下,被秦国逐个击破,先后灭亡。据《史记》记载,秦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战国时代是奴隶制全面崩溃,封建制度走向全面胜利的时代。七雄多年征战,最后统一于秦,这是一种历史的趋势们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学习本文并非探讨当年六国灭亡原因究竟是什么,也并非研究作者论述是否正确,学习本文的目的在于了解作者借历史教训讽喻的积极意义。
(3)基本字词
读音
率(shuài)赂秦思厥(jué)先祖父抱薪(xīn)救火暴(pù)霜露洎(jì)革灭殆(dài)尽为(wéi)国者
通假字
暴秦之欲无厌(厌同餍,饱,满足)
当与秦相较(当同倘,如果表假设)
多义词
或
有的人: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也?
或许: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以
凭借:秦以攻取之外
因为,由于:不赂者以赂者丧
连词,表目的,来:举以予人
主题探究
(一)第一、二节。
生字词。
朗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在读的过程中正音、正义)。
字词讲析,疏通文意。
找学生翻译第一、二节,分析第一段的作用、写作方法。
明确:第一段的作用是提出中心论点,即六国灭亡的原因。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这句话排除“兵”和“战”的因素,强调“赂”是真正原因。全句的重心在于正面肯定弊在赂秦。
写作方法: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不仅紧扣题目而且统摄全篇。
5、接下来引出两个分论点。哪两个?请用原文回答。
六国破灭A、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故曰在赂秦也。
弊在赂秦B、不赂者以赂者丧。
6、口头翻译:注意“兵”、“道”、“或”、“率”、“以”、“强援”、“完”等字词的意思。
7、总结段意:提出六国灭亡的弊端在于贿赂秦国。
8、引导背诵。
(二)、第三节。
1.生字词:厥 jué暴pù
2.朗读。
3.字词讲析,疏通文意。
4.口头翻译:注意“以”、“大”、“小”、“其实”、“大欲”、“厥”、“祖父”、“举”、“然后”、“然则”、“厌”、“之”、“理固宜然”等字词的意思。
5、明确文章的出发点是什么以及理解该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
明确:出发点是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主要论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6、划分层次。
第三小节,承接第一个观点,以赂秦导致灭亡的势力,分三层具体论述,说明赂秦之“弊”。
(1)、第一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分别将秦之受贿所得和战胜而得、诸侯赂秦之所亡与战败而亡作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照应、深化了文首“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句。
(2)、第二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具体议论了“割城”。先对比先祖父创业的艰难与子孙割地的赂秦的悖情理;接着描述了赂秦地苟安的狼狈、穷迫心态。“今日”“明日”“五城”“十城”,用夸张手法突出了“赂”的频率之高和数量之多,再用极言时间之短促的“一夕之寝”来对照,说明了赂秦的荒唐,其中隐含了作者的贬斥和鄙夷。然后对比有限的“诸侯之地”与贪得无厌的“暴秦之欲”,六国频繁的奉送与秦加紧进行侵略,的除了“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说明了赂秦力亏而亡的道理。
(3)、第三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籍中“抱薪救火”的形象比喻,进一步论证“以地事秦”是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四、强化巩固
文章第一、二小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赂”何以使得“六国破灭”?六国中尚有不赂秦者,又因何而破灭?作者似乎早已料到读者会有如此疑问,于是紧接着针对这两个疑问分两步对文章中心论点作了扼要的阐释说明,消除了读者的疑问。这两个分论点,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是“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最后,读者有又用“故曰”句再次强调中心论点,回应上文,突出中心。
五、板书设计
六国论
苏洵
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分论点: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
大欲大患,固不在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