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能量的营养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与饲料每章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每章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每章习题11.有机体的营养过程就是营养物质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

(√ )11.在第(B )阶段,动物营养学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A)一B)二C)三D)四解释:现代动物营养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二阶段的1875年,美国成立全球第一家饲料厂标志着动物营养学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

11.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动物营养生理11.各种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均为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及微生物消化的综合结果。

(√ )11.某饲料新鲜基础含CP 5%,水分75%,在饲料风干基础(含水10%)下含蛋白质(A )A)18% B)2% C)6% D)25%解释:(将某一干物质基础下的养分含量换算成另一基础下的养分含量,须按养分占干物质的比例不变的原则来计算。

)设为x,则x∶90%=5%∶25%x=(5%×90%)÷25% =18%11.猪和鸡等单胃动物以胃酶和小肠酶的化学性消化为主,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弱;反刍动物具有四个胃,以瘤胃微生物消化为主,可以大量利用粗饲料,氮胃草食类动物的大肠和盲肠与反刍动物的瘤胃相似。

第二章11.限制性氨基酸一定是必需氨基酸。

(√ )蛋白质、肽和氨基酸营养解释:限制性氨基酸是针对饲料而言,必需氨基酸是针对动物而言的。

而必需氨基酸是必须由饲料提供的。

11.(C )可以干扰精氨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增加精氨酸的需要。

A)蛋氨酸B)胱氨酸C)赖氨酸D)色氨酸赖氨酸与精氨酸两种氨基酸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11.谷物作为猪饲料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谷物作为家禽饲料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11.按照近似养分分析法,植物性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由单糖和多糖构成的。

(× )解释:按照近似养分分析法,植物性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由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构成的。

11.单胃动物小肠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消化的最终产物是(D)。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8章人体营养 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4单元第8章人体营养   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生物期末复习提纲第八章、人体的营养一、人体的营养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无机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六大类。

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能提供能量,它们被称为“三大产热营养素”,储存能量最多的是脂肪;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

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蛋白质既能提供能量,又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属于有机物。

【知识点补充内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1、糖类(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1)食物来源:谷类、薯类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糖类.(2)功能: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走路、学习、呼吸等都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大部分是由糖类提供的.(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乏力、低血糖.2、脂肪:(1)食物来源:猪油、奶油、蛋黄、花生油、芝麻、豆类和硬果类等食物等.(2)功能:脂肪也是人体能量来源的重要物质,但是脂肪一般是储存在体内作为备用能源.(脂肪:通常作为储备的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脂肪还与体温调节有关)(3)缺乏时的症状:瘦弱.3、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1)食物来源:奶、蛋、鱼、瘦肉、豆类制品等.(2)功能: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②能源物质,蛋白质能分解释放能量,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③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3)缺乏时的症状:长期供应不足可导致营养不良,发生贫血.(人体缺乏蛋白质,儿童会发生发育不良、生长迟滞等现象,成人会出现贫血、肌肉萎缩等)4、水:占人体总重的60%--70%,是细胞主要成分之一,参与各项生理活动(1)来源:食物和饮料.(2)作用:①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占体重的60%~70%.②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人体内的细胞生活在液体环境中.③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5、无机盐:含钙、铁、碘等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约占体重的4%,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如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会患佝偻病,成年患软骨症)。

七年级生物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第3节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七年级生物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第3节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

3.要注意食品保存的方法与时间。
在冰箱中贮存食品时,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新鲜食物和剩余食物分开放, 低温冷藏只适于短期贮存食品。
食品保存需要适宜的容器,如盐、醋、 酱油等调味品不适于保存在金属容器中
1、肉类:是否检疫合格 是否新鲜、肉色鲜红, 有光泽,有弹性,表面有 层微微干燥的外膜,不发粘, 切面坚实,呈红色,指压后不留指印, 有肉类清淡的自然芳香味。
2、菜类:颜色是否新鲜、是否硬挺。
买肉买菜应 注意什么?
包装食品中的“三无产品”是指无哪三项注释?
A.无生产厂家 C.无保质期 E.无相关行业认证
B.无生产日期 D.无生产卫生许可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专家要求 中小学生做到以下8点:
1、许多饮料中都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造色素等,由于糖分 含量多而热量很高,学生经常饮用饮料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 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
(1) 食物多样, 谷物为主;
(2) 多吃蔬菜、 水果和薯类;
2. 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3) 常吃豆、 奶类食品和适量肉、 蛋类; (4) 少吃油脂类;
(5) 清淡少盐, 饮酒限量;
(6) 保持体重, 饮食卫生。
1.用所学的知识,为父母设计一份营养餐时,一定要考虑
的是( D )
A.均衡搭配五类食物
知识点三: 均衡膳食
应该如何纠正自己的不良饮食 习惯和饮食结构?
一日三餐,按时就餐
均衡膳食
均衡膳食
不同的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人们的饮 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不同,获得的营养物质就有差异。为了 满足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需要,我们该如何合理膳食? 为了保证健康,应该关注哪些食品安全?
均衡膳食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经常剪指甲、饭前便后及时洗手 等,预防一些传染病和肠道寄生虫的传播。

北师大版八年级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8章 《人体的营养》 单元卷(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8章 《人体的营养》 单元卷(含答案)

第4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8章人体的营养单元测评一、单选题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C的一组是()A.橙子、辣椒B.猪肉、羊肉C.面条、馒头D.牛奶、鸡蛋2.某同学患了贫血,他体内可能缺乏的物质是()A.含钙的无机盐B.含铁的无机盐C.含锌的无机盐D.含碘的无机盐3.张同学为自己设计了午餐食谱,包括米饭、清炖牛肉、麻辣豆腐。

要使这份食谱营养更合理,可以再加上的食物是()A.炒大白菜B.红烧肉C.鸡汤D.小米粥4.下列营养物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A.糖类B.无机盐C.维生素D.蛋白质5.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A.B.C.D.6.下列含有的消化酶种类最多的消化液是()A.唾液B.胃液C.肠液D.胆汁7.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少,但作用很大。

下表中的疾病与其致病原因不相符的一组是()选项疾病致病原因(人体内缺乏)A 脚气病缺维生素B1B 坏血病缺维生素CC 大脖子病缺含铁的无机盐D 佝偻病缺含钙的无机盐A.A B.B C.C D.D8.动过手术的人要多吃一些鲜鱼或鸡肉,这是因为伤口的愈合需要更多的()A.糖类B.蛋白质C.无机盐D.维生素9.下列有关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肠细长利于消化和吸收B.胆汁参与脂肪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C.淀粉可以在小肠中最终消化为麦芽糖D.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胰液10.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示意图。

其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A.①B.②C.③D.④11.淀粉和蛋白质在消化道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A.口腔、胃B.口腔、小肠C.小肠、小肠D.胃、小肠12.在人体消化系统中,能将蛋白质最终消化分解成氨基酸的器官是()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13.不含有消化酶的人体消化液是()A.肠液B.胆汁C.唾液D.胰液1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A.口腔、胃和小肠B.消化管和唾液腺C.消化管和消化腺D.消化管和肝脏15.人体中能把糖类、脂肪、蛋白质分解为可以直接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的场所是()A.胃B.小肠C.大肠D.口腔16.用淀粉做的药丸胶囊,被病人吞咽进入消化道后,最终被消化的场所是()A.胃B.口腔C.小肠D.大肠17.小肠的下列结构中,与主要的消化功能无关..的是()A.小肠很长,有5〜6米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C.小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小肠壁上有许多能够分泌消化液的肠腺18.下列做法中没有注意食品安全的是()A.吃发芽的马铃薯B.用清水浸泡,冲洗水果蔬菜C.购买包装食品时检查包装是否完整D.买肉时看是否检疫合格的19.蛋白质在消化管被消化的起始部位和消化的最终产物,分别是()A.口腔,葡萄糖B.胃,甘油C.小肠,氨基酸D.胃,氨基酸20.试管内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置的消化液后充分震荡,置于37℃的温水中,保温一段时间,植物油不见了,试分析配置的消化液最合理的是()A.唾液、胃液和胆汁B.肠液、胃液和胆汁C.肠液、胰液和胆汁D.肠液、胃液和唾液21.下列关于小肠的说法,错误的是()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B.小肠绒毛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小肠内只能消化蛋白质、麦芽糖和脂肪D.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包括胆汁、肠液和胰液22.下列有关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食管没有消化功能但有吸收功能B.消化淀粉的起始部位是胃而不是小肠C.胆汁含有消化脂肪的酶有助于消化脂肪D.小肠是人体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23.食物经过人体消化管的顺序依次是()①食道②肛门③咽④小肠⑤胃⑥大肠⑦口腔A.⑦①③⑤⑥④②B.⑦①③④⑥⑤②C.⑦③①⑤④⑥②D.⑦③①④⑥⑤②24.制药厂常将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口服胶囊,以免对胃产生刺激。

第八章 能量的营养

第八章 能量的营养

第五章能量的营养1.动物体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2. 能量过剩会引起育肥动物背膘增厚、胴体品质变差和动物采食量降低。

3.必需脂肪酸有亚麻酸、 a-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注:本题考查必需脂肪酸包含的种类。

P664.常用的能量表示单位包括焦耳,千焦耳以及兆焦耳。

5.饲料能量中,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6.影响能量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动物种类、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环境温度。

7.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的因素动物种类、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环境温度。

8.能量在机体的代谢过程有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

9.营养研究中吧能量划分为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和净能用于表示不同的饲料或营养物质的能值水平和效率。

10.家畜对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的衡量主要有两种方法:能量总效率和能量净效率。

11. 饲料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生物氧化过程提供,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12.净能体系比消化能和代谢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生存和生产的能量需要。

13.维持的能量需要是指维持状态下对能量的需要,主要用于动物基础代谢、随意活动及维持体温恒定的能量消耗。

14.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食动物机体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

15.在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中,在猪的能量营养方面我国采用消化能体系/DE ,评定家禽能量需要和饲料的能量价值主要采用代谢能体系/ME ,奶牛的能量需要用净能体系/NE 表示。

16.猪主要采用消化能体系,禽主要是代谢能体系,反刍动物主要是净能体系表示能量需要17. 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是动物机体维持生命和生产的主要能量18.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的因素有:动物种类和性别、生产目的、日粮的营养浓度、日粮的全价性、环境温度。

19.尿能(UE)指尿中有机物所含能量的总和,尿中能量物质对家畜而言主要是尿能,家禽主要指尿酸。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

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读后感(实用版3篇)篇1 目录1.概述《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的主要内容2.解析营养科学的重要性3.分析营养科学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饮食4.探讨如何运用营养科学观来保持健康5.总结《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的启示篇1正文《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为我们揭示了营养科学的奥秘,让我们认识到营养对我们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这一章中,我们了解到了营养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营养科学来保持健康。

首先,营养科学是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

它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这些成分如何在人体内发挥作用。

营养科学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为我们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营养科学的应用无处不在。

通过对营养学的了解,我们可以知道哪些食物富含营养成分,从而在饮食中进行选择。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合适的膳食结构,以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

那么,如何运用营养科学观来保持健康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营养需求。

这包括每天所需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在了解了自己的营养需求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营养学的原理,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以满足这些需求。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饮食的平衡,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和脂肪,以免导致肥胖和慢性病。

总之,《吃的营养科学观》第八章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营养科学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学习营养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从而保持健康。

篇2 目录一、引言二、第八章主要内容概述三、营养科学的重要性四、科学饮食的建议五、读后感想与反思六、结论篇2正文【引言】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成为了许多人的追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阅读了《吃的营养科学观》的第八章,收获颇丰。

第八章 营养与饮食的护理讲解

第八章 营养与饮食的护理讲解

胆囊造影饮食—方法

检查前一日中午进食高脂肪饮食,以刺激胆囊收缩和 胆管排空,有助于显影剂进入胆囊
检查前一日晚餐进无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清 淡饮食,晚餐后服造影剂禁食禁烟


检查当日早晨禁食,第一次摄片后,如胆囊显影良好, 进食高脂肪餐30分钟后进行第二次摄片,观察胆囊 收缩情况
3、忌碘饮食
• 巡视患者 冲净胃管 定期监测 停止使用 • 滴注过程中如出现 要素饮食滴注前后 应用要素饮食期间 要素饮食停用时应逐渐减量 • 均应用温开水冲净管腔 要定期检查血糖、尿糖、血尿素氮 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时 骤停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 以防食物积滞管腔 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 应及时查明原因 • 而腐败变质
观察尿量,大便次数及性状 根据情况调整速度,温度及量 并记录体重,做好营养评估 反应严重者可暂停滴人
思考题
1.低盐饮食适用于哪些患者?每日进食盐 量如何控制?
2.叙述灌注鼻饲前后均需注入少量温开水 的理由,列出证实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3.为何长期鼻饲者每日需进行口腔护理?

喂食方法

胃管开口端接注射器 缓慢注入10ml温开水
然后再注人流质饮食或药 物
拔管方法
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胃管 轻轻前后移动胃管 嘱患者做深呼吸 待慢慢呼气时 一手反折胃管 轻柔地一次完成拔管 用纱布包住抽出的胃管,盘放于弯盘中


注意事项
1、操作动作轻稳,以防损伤鼻腔和食道粘膜。 2、鼻饲用药物时,应研碎溶解后再灌入。 3、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 少于2小时。 4、每周更换胃管一次,于晚间末次注食后拔 出,翌晨从另一鼻孔插入。


5、尿浓缩功能试验饮食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讨论食物究竟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成分?
2、演示实验:“蛋白质的检测”,“维生素C的检测”
老师介绍双缩脲试剂和吲哚酚试剂的配制方法。
小结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呈现紫色反应,吲哚酚与维生素C溶液呈现褪色反应。
通过以上演示实验,同学们知道了检测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方法,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食物的营养成分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里有一些食物,你能猜一猜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成分吗?
教学难点
用化学方法检测蛋白质和维生素C。
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
教 师 导 学 过 程
补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利用多媒体展示二组图片,一组是非洲难民孩子骨瘦如柴,无力行走,在地上卷曲等;另一组是现在我国部分儿童少年过度肥胖的图片。
提问:为什么有的人骨瘦如柴?有的人肥胖得迈不动脚?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二组图片提出问题,且作出初步的结论?
1.活动:观察鸡小肠的结构
实验用放大镜观察培养皿中的一段鸡小肠。
讨论
在用放大镜观察小肠绒毛,用手指在肠膜表面左右抚摸,会有什么感觉?小肠内表面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结构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义呢?
多媒体展示
展示出一段小肠,先展示小肠内表面皱襞,然后展现皱襞上一个小肠绒毛,和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活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创设实验情景: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小块馒头让他们细嚼馒头时,有什么感觉?
提出问题:由学生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由学生根据问题做出假设
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实验:由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得出结论:师生共同得出结论1、在唾液的作用下,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讨论:“细嚼慢咽”的道理。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章末复习题【有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章末复习题【有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章末复习题一、选择题1.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胃B.大肠C.小肠D.口腔2.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可以防止食品腐败。

下列保存食品的方法中,利用到了此原理的是()A.罐藏法B.脱水法C.腌制法D.低温冷藏法3.绿色食品是指()A.绿颜色的营养是食品B.有叶绿素的食品C.野生动、植物食品D.安全、无公害的食品4.馒头、鸡蛋、大豆等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水、无机盐、维生素B.糖类、蛋白质、无机盐C.糖类、蛋白质、脂肪D.糖类、脂肪、维生素5.误吞了一粒西瓜子后,这里西瓜子不会经过的消化器官是()A.咽B.胃C.肝D.肠6.作为人体储存能量的主要营养物质是()A.糖类B.脂肪C.维生素D.蛋白质7.在消化道中,不具备消化功能的器官是()A.口腔B.食道C.胃D.小肠8.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B.胃液中含有蛋白酶C.胰液中含有脂肪酶D.大肠能够吸收水和维生素9.为了晓明更健康,妈妈设计了四份午餐食谱,其中最为合理的是()A.米饭、黄瓜炒鸡蛋、水果沙拉、鳕鱼豆腐B.麦乐鸡翅、炸薯条、可乐、汉堡C.牛肉热干面、蒜香牛蹄筋、大盘鸡、腌黄瓜D.烤面筋、烤羊肉串、烤鸡翅、烤鱿鱼10.下列关于营养物质化学消化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只在口腔内消化B.蛋白质只在胃内消化C.维生素在小肠内消化D.脂肪只在小肠内消化11.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时,某小组按下表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推测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试管是()A.①B.②C.③D.④12.细胞的生活需要的有机物是()①水②糖类③蛋白质④脂类⑤无机盐⑥核酸⑦氧气A.②③④⑤B.①⑤⑥⑦C.①⑤⑥⑦D.②③④⑥13.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人会患()A.夜盲症B.脚气病C.坏血病D.佝偻病14.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选择题专练(含答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选择题专练(含答案)

第8章人体的营养选择题专练1.下列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①糖类②脂肪③蛋白质④水⑤无机盐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⑤2.在消化系统的各个组成器官中,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的一组是()A.口腔、胃B.小肠、大肠C.咽、食管D.胃、小肠3.食物中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组是()A.糖类、脂肪、蛋白质B.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糖类、脂肪、无机盐D.蛋白质、糖类、无机盐4.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B.食物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C.胃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D.肠液中只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5.下列是“消化和吸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B.人体维生素C缺乏时易患夜盲症C.“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表明,馒头变甜只与唾液的分泌有关D.蛋白质在胃中初步分解成氨基酸6.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A.胰腺无法分泌胰液B.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D.吸收氨基酸的功能下降7.为了给居民提供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做到合理营养,中国营养学会设计了“平衡膳食宝塔”(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平衡膳食宝塔”提倡人们摄取全面而平衡的营养B.宝塔中a层食物最多是为了保证人体能量的供应C.适量摄入b层食物可预防坏血病但对治疗无作用D.生长发育关键期的青少年每天应多吃c、d层食物8.“O”型腿是佝偻病的轻度表现症状,影响人的外在形象。

为预防“O”型腿,我们应保证身体获取足够的()A.含钙的无机盐B.含铁的无机盐C.含锌的无机盐D.含磷的无机盐9.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然后按照下表进行实验。

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最不可能变蓝的是()A.A B.B C.C D.D10.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以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水浴保温前分别在两支试管中进行搅拌,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①变蓝,②不变蓝D.该实验可以得出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的结论11.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蛋白质D.钙1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人体什么部位开始被化学性消化?()A.口腔、口腔、胃B.胃、胃、胃C.口腔、胃、小肠D.口腔、胃、胃13.图中的曲线(1一Ⅲ)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据图判断Ⅰ、Ⅱ、Ⅲ分别表示何种物质()A.淀粉蛋白质脂肪B.淀粉脂肪蛋白质C.蛋白质淀粉脂肪D.脂肪淀粉蛋白质14.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知识点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人体需要的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供能物质是:糖类、脂肪、蛋白质。

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

供能顺序:糖类、脂肪、蛋白质。

2、三大供能物质的功能:糖类:主要能源物质,脂肪:备用能源物质,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同等重量的脂肪和糖类,脂肪释放的能量最多。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3、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水,约占体重的60%-70%。

4、无机盐:属于无机物,不能提供能量。

维生素:属于小分子有机物,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植物性食物不含维生素A,但绿色蔬菜、瓜果和胡萝卜等食物中含有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

人无法消化纤维素,所以纤维素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是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对人体维持健康的状态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消化和吸收:1、消化:(1)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小分子物质能够直接通过细胞膜被细胞吸收。

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细胞吸收。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证明: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

3、消化系统的组成: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1)消化道由上到下依次是:①口腔:牙齿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混合。

②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作用。

③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混合,并初步消化蛋白质。

④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可蠕动,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⑤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起始部位为盲肠)。

⑥肛门:粪便排出体外的出口。

(2)消化腺:①唾液腺:分泌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

②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食品营养学第八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食品营养学第八章营养与能量平衡
2364544kj92167kj4kcal过去常用单位时间内人体每平方米体表面积所消耗的基础代谢能量表示kjm000659身高cm00126体重kg01603因此人体一昼夜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bmr体表面81人体基础代谢率bmrkjm22182146206319795305134934732218214220251900530512484454111520253040506070801892179917491615156915401519149814601414137945243041838637536836335834933833017911674158614771473146914601418136813261292428400379353352351349339327317309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相当体表面积1m的基础代谢约为16736kj40kcalh或1kg体重为1kcalh
在肝脏脱氨并合成尿素时也需要消耗一定能量。
精品文档
第八章 营养(yíngyǎng)与能量平衡
• 三、体力活动 根据劳动强度的不同,中国将一般男性的体力劳动分为五级
(因女性无极重体力劳动,故分为四级)。
(1)极轻体力劳动 身体主要处于坐位(zuò wèi)的工作,如办公室、开 会、读书和装配或修理钟表等。
kcal/(m2 ·53h.)0 51.3 49.3 47.3 45.2 43.0 41.8 38.6 37.5 36.8 36.3 35.8 34.9 33.8 33.0
女 kJ/(m2 ·h)
221.8 214.2 202.5 190.0 179.1 167.4 158.6 147.7 147.3 146.9 146.0 141.8 136.8 132 营养 与能量平衡 (yíngyǎng)

08第八章 能量营养

08第八章  能量营养
1. 定义:
饲料中的有机物完全氧化燃烧生成二氧化 碳、水和其他氧化产物时释放的全部能 量,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粗蛋白和粗脂肪 能量的总和。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2. 饲料的总能取决于三大有机物的含 量,其能量与分子中C/H、O、N含量相 关,C/H高,O越低,则能量越高。
随着碳水化合物使用水平的提高,消化 道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消化酶活降低,从而 影响代谢能和消化能。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Aquatic Animal Nutrition and Feed
③ 不同生长阶段对原料能量的利用
表8-14 饲 料 鱼 粉 豆 粕 玉 米 青草粉 资料来源:Law,1986
1、表面上看草鱼对鱼粉、豆粕的消化能(DE)好像差异不大,但这 与草鱼的生长阶段有关;若为成鱼阶段的草鱼,豆粕和鱼粉的消化能 (DE)差异不大,若鱼苗阶段则二者的差异极显著。 2、虽然青草粉中的消化能(DE)不高,但青草粉中的纤维素、半 纤维素对训练草鱼的消化道很有益。
鲤鱼对不同原料ME的特点
1、不同的植物性原料其消化能(DE)和代谢 能(ME)主要取决于其中的纤维素的含量。纤维 素含量高,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就低; 2、植物性饲料中的可溶性非淀粉多糖的高低 也会影响消化能(DE)和代谢能(ME)。因为可 溶性非淀粉多糖会增加消化道内的粘度,从而阻 碍消化酶和底物接触; 3、青草粉和玉米粉虽然消化能(DE)都比较 低,但玉米粉的消化能(DE)主要与其淀粉结构 有关。玉米粉为团状的生淀粉,而青草粉的代谢 能(DE)低,主要是由于其细胞壁的成分含量较 高。
2. 热增耗(HI)
绝食动物在摄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 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这部分热量就叫热增 耗。 体增热 =摄食动物产热量 - 绝食动物产热量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教案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教案

合理膳食教学目标1、能说出合理膳食的原则,获得有关人体营养成学方面的知识。

2、通过“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尝试运用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学习怎样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4、学习探究实验中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合理膳食的意义;评价自身营养状况的方法;学习调查研究的方法,体验调查研究的过程;尝试设计营养结构较为合理的食膳。

2.难点学生活动的组织教学和交流方式。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美食图片。

食物种类丰富,因为我们的选择不同,所以我们所得到的营养也各不相同,那么你想知道当今青少年的营养状况如何吗?怎样才能使自己吃得更好,身体更棒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内容。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活动: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和调查自己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要做到合理膳食,首先要了解自身的营养状况,如何评价自身的营养状况呢?交流投影学生绘制的统计图活动根据体重与标准指数两项指标的数值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目前的营养状况是否满意。

要求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在饮食结构和习惯上做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提出更好的建议。

小结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属于营养失调。

造成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通过刚才同学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科学的饮食方法。

科学的饮食方法概括为:“食物要多样,饥饿要适当,粗细要搭配,油脂要适量,甜食要少吃,食盐要限量,豆菜要增加,三餐要适当,膳食要平衡,防病增健康。

2.活动:自我高计并分析一天食谱的营养状况多媒体展示一份食谱:早餐:馒头、稀饭中餐:米饭、白菜、土豆、酒晚餐:米饭、萝卜、韭菜、酒请同学们展示教师上节课后布置的任务-------为家长或自己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按次序将它贴在黑板上。

分组讨论(1)老师提供的食谱是否合理?(2)哪个小组设计的食谱是合理呢?(3)你们小组设计的食谱存在哪些问题?(4)你认为较合理的饮食结构是什么?多媒本展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片。

《动物营养学》导学资料(基础知识汇总)

《动物营养学》导学资料(基础知识汇总)

《动物营养学》导学资料第一章绪论1.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2.1937年,MaylIard所著的《动物营养学》出版,标志着动物营养学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二章营养物质及其来源1.国际上通常采用1864年德国Henneberg提出的常规饲料分析方案,即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将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分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六大类。

2.中性洗涤纤维指不溶于中性洗涤剂的细胞壁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灰分等;酸性洗涤纤维指不溶于酸性洗涤剂的细胞壁成分,包括纤维素、木质素,灰分等;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成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半纤维素上。

3.饲料中的无氮浸出物=IOO%-(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4.动物体和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差异主要在于是否含有纤维素。

第三章动物的消化生理及消化力1.动物的消化方式(1)物理性消化:又称机械性消化,指通过采食、咀嚼和胃肠运动,将食物残渣磨碎、混合和推动食物后移,最后将消化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2)化学性消化:指通过消化道所分泌的各种消化醵对饲料进行分解的过程。

(3)微生物消化:利用胃肠道微生物进行消化,对反刍动物和草食单胃动物的消化十分重要。

2.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主要包括被动吸收、主动吸收和胞饮吸收。

3.饲料某养分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一粪中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XIOO%;饲料中某养分真消化率=[食入饲料中某养分-(粪中某养分-消化道来源物种某养分)]/食入饲料中某养分χioo%所以一般地,真消化率要高于表观消化率4.影响养分消化率的因素(论述)(1)动物因素:①动物种类和品种。

不同种类的动物,由于消化道的结构、功能、长度和容积不同,因而消化力也不同;②年龄和个体差异。

动物从幼年到成年,消化器官和机能的发育完善程度不同,则消化力强弱不同,对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也不一样;同年龄、同品种的不同个体之间,因培育条件、体况、神经类型的不同,对同种饲料养分的消化率仍有差异。

第八章 能量与动物营养

第八章 能量与动物营养
消化能(DE):饲料的可消化营养物质中所含的能量。 表观消化能(ADE)=总能(GE)-粪能(FE) 真消化能(TDE)=总能(GE)-(粪能(FE)-代谢粪能(FmE))
代谢能是饲料的可利用营养物质中所含的能量,也叫生 理有效能。
ME=GE-FE-UE-AE=DE-UE-AE
净能(NE):指饲料总能中完全用来维持动物生命活动和生
(2)动物的能量体系(中国)
猪:消化能 禽:代谢能 反刍动物:净能 肉牛:肉牛能量单位(RND): 即1kg中等品质玉米所含的综合净能8.08MJ为1个RND 奶牛:奶牛能量单位(NND): 即1kg含脂4%的标准乳能量或3138KJ产奶净能为1个 NND
不同乳脂率的乳折算成标准乳,折算公式如
下:4%乳脂率的乳量(KG)
第八章 能量与动物营养
一、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均可供能。
能量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中的淀粉和纤维素。
单胃动物:各种淀粉、寡糖。 反刍动物:纤维素,各种淀粉、寡糖
(二)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及实践意义:
1. 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规律
总能(GE)是饲料中三种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 肪)完全燃烧(体内为氧化)所产生的能量总和。
产产品的能量。包括维持净能NEm和生产净能NEp两个部分。
体增热(HI) :又称热增耗是指绝食动物饲给饲粮后短 时间内,体内产热量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它由 体表散失。 体增热包括发酵热(HF)和营养代谢热(HNM)。
NE=ME-HI =GE-FE-UE-AE-HI
2.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的实践意义 (1)饲料能量利用效率
=0.4M+15F
式中: M-未折算的乳量(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能量得营养1. 动物体维持生命与生产得主要能量来源就是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2、能量过剩会引起育肥动物背膘增厚、胴体品质变差与动物采食量降低。

3. 必需脂肪酸有亚麻酸、 a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注:本题考查必需脂肪酸包含得种类。

P664. 常用得能量表示单位包括焦耳 , 千焦耳以及兆焦耳。

5. 饲料能量中, 碳水化合物就是最主要得能量来源。

6. 影响能量利用效率得主要因素有动物种类、性别、生产目得、日粮得营养浓度、日粮得全价性、环境温度。

7. 影响饲料能量利用得因素动物种类、性别 , 生产目得 , 日粮得营养浓度 , 日粮得全价性 , 环境温度。

8. 能量在机体得代谢过程有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

9. 营养研究中吧能量划分为总能 , 消化能 , 代谢能与净能用于表示不同得饲料或营养物质得能值水平与效率。

10. 家畜对饲料能量得利用效率得衡量主要有两种方法: 能量总效率与能量净效率。

11、饲料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生物氧化过程提供,其中碳水化合物就是最主要得能量来源。

12. 净能体系比消化能与代谢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生存与生产得能量需要。

13. 维持得能量需要就是指维持状态下对能量得需要,主要用于动物基础代谢、随意活动及维持体温恒定得能量消耗。

14. 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食动物机体维持生命与生产得主要能量。

15. 在动物能量需要得表示体系中,在猪得能量营养方面我国采用消化能体系/DE ,评定家禽能量需要与饲料得能量价值主要采用代谢能体系/ME ,奶牛得能量需要用净能体系/NE 表示。

16. 猪主要采用消化能体系 , 禽主要就是代谢能体系 ,反刍动物主要就是净能体系表示能量需要17、碳水化合物、脂类与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就是动物机体维持生命与生产得主要能量18. 影响饲料能量利用得因素有: 动物种类与性别、生产目得、日粮得营养浓度、日粮得全价性、环境温度。

19. 尿能(UE)指尿中有机物所含能量得总与,尿中能量物质对家畜而言主要就是尿能 ,家禽主要指尿酸。

20. 影响饲料能量利用得因素: 动物种类、性别;生产目得;日粮得营养程度;环境温度;日粮得全价性。

21. 能量可分为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22. 不同生产目得有效能得转化效率不同,其转化顺序为: 维持〉产物〉生长肥育〉妊娠、产毛。

23. 总能、消化能、代谢能、净能得英文缩写分别就是: GE 、 DE 、 ME 、 NE 25、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鸡得营养需要多采用代谢能体系表示,而世界各国得猪营养需要多采用消化能体系表示。

26. __净能体系就是动物营养学界评价动物能量需要与饲料营养价值得趋势。

27. 饲粮能量主要由碳水化物、脂类与蛋白质。

28. 代谢能指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与消化道可持续可燃性气体能后剩余得能量。

29. NE 就是动物营养学界评定动物能量需要与饲料能量价值得趋势。

30. 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得转化过程为总能→ 消化能→代谢能→净能31. 消化能就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所含得能量,即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后剩余得那部分能量。

32. 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过程中得损失主要有热增耗、尿能、甲烷能、粪能。

其中尿能得损失主要就是由于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不能完全氧化利用。

33、对于不同得动物,有效能体系不同,猪主要采用__DE__体系,家禽主要采用__AME__体系,反刍动物主要采用__NE__体系。

34、影响饲料能量利用得因素有动物种类性别、生产目得、日粮得营养浓度、日粮得全价性、环境温度。

35、在脂溶性维生素中, 维生素D 既能促进钙磷得吸收,就是母畜维持、妊娠与泌乳所必须得维生素。

36.净能分为维持净能与生产净能。

37.饲粮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类与蛋白质提供能量。

38.碳水化合物、脂类与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就是动物机体维持生命与生产得主要能量来源。

39、饲料能量主要就是由碳水化合物、脂类与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生物氧化过程提供得,其中,碳水化合物就是最主要得能量来源。

40、总能不能确切反应饲料得营养价值,只能作为区别其她能量得指标得一个起点。

42、饲粮中得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氧化过程提供。

43、碳水化合物、脂类与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就是动物机体维持生命与生产得主要能量来源。

P7044、净能就是指饲料中用于维持生命与生产产品得能量,即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甲烷能与热增耗后剩余得那部分能量。

45、畜体总产热量得测定目前采用得方法主要有直接测热与间接测热。

46、目前国内外猪得能量体系都采用消化能体系 ,家禽采用代谢能体系 ,肉牛采用竟能体系。

47、动物能量需要得表示体系主要有消化能体系、代谢能体系与净能体系。

选择题48、动物机体得能量来源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49、动物得生产力除与遗传性性有关外还与饲粮得能量水平有关。

50、饲料得总能减去粪能、尿能与消化道可燃气体能,后剩下得能量称为代谢能。

51、动物能量需要得表示体系有: 消化能体系、代谢能体系、净能体系。

52、净能就是指饲料中用于维持生命与生产产品得能量,即饲料中总能减去粪能、尿能、甲烷能与热增耗后剩余得那部分能量。

二、选择题1、代谢能测定中不包括( C )。

A) 粪能 B) 尿能 C) 热增耗 D) 消化道可燃性气体能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消化道可燃性气体能2.( B ) 就是饲料中用于维持生命与生产产品得能量,,能更准确得反映出生存与生产得能量需要。

、A) 总能 B) 净能 C) 消化能 D) 代谢能3、亚麻酸,十八碳9,12,15三烯酸得命名 ( D )。

A) 18:3ω—6 B) 18:3ω9 C) 18:3ω15 D) 18:3ω3注:本题考查必需脂肪酸得命名。

P674、饲粮能量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类与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通过生物氧化过程提供,其中( A ) 就是主要得能量来源。

A) 碳水化合物 B) 脂类 C) 蛋白质 D) 都就是5、 (a)就是唯一表示动物能量需求与饲料能值相统一得方法。

A净能体系 B代谢能体系 C能量守恒体系 D消化能体系6、以下不属于目前在国内猪、鸡、牛与羊得能量体系就是 ( D )A) 消化能体系 B) 代谢能体系 C) 净能体系 D) 生产净能体系理由:生产净能体系就是净能体系得一部分,不能够完全代替净能,不就是动物能量需要得表示体系。

7、我国在猪得能量营养方面一般采用( B )能量体系。

A、总能B、消化能C、代谢能D、净能8、在我国不同动物有不同得能量需要表示体系,其中表述不对得就是 ( C )。

A)猪得能量营养体系我国采用得就是消化能体系 B) 家禽得能量评定体系就是代谢能体系 C) 家禽得能量评定体系就是消化能体系 D) 反刍动物采用得评定体系就是净能体系解析:家畜得能量评定体系采用得就是代谢能体系。

9. 动物能量需要得表示体系有( D )A) 消化能体系 B) 代谢能体系 C) 净能体系 D)全部多就是课本:76页10、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供能得有关中间化合物就是( B )。

A) ADP B) ATP C) DATP D) DADP理由:ATP就是与供能有关得中间化合物。

11、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与消化道可燃气体能后剩余得能量称为(B)。

A)消化能 B)代谢能 C)维持净能 D)生产净能12、消化能指得就是( A )A、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后剩余得能量B、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与消化道可燃性气体后剩余得能量C、用于维持生命与生产产品得能量D、饲料总能减去粪能、尿能、甲烷能与热增耗后剩余得能量13、下列各项中错误得就是 ( B )。

A) 蛋白质不宜作为能源使用 B) 目前国内外家禽得能量体系都采用消化能体系C) 体增热指动物在采食饲料后得短时间内,体内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得那部分热能D) 环境温度主要通过改变维持净能与生产净能得比例来影响饲料能量得利用效率理由:动物能量需要得营养体系主要有消化能体系、代谢能体系与净能体系。

目前国内外家禽得能量体系都采用代谢能体系而不就是消化能体系。

14.下列哪个不就是动物营养需要得表示体系 ( C )。

A)消化能体系 B)代谢能体系 C)吸收能体系 D)净能体系主要为消化能体系、代谢能体系、净能体系。

15、饲料总能中减去粪能、尿能与消化道可燃性气体能为( B )。

A) 消化能 B) 代谢能 C) 净能 D) 剩余能理由:消化能=总能粪能,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消化可燃性气体能,净能=代谢能热增耗能。

16、 ( B ) 指饲料中用于维持生命与成产产品得能量A) 代谢能 B) 净能 C) 消化能 D) 总能理由:净能=总能—粪能—尿能—热增耗17、目前,在猪得能量营养方面我国与少数国家采用( B )体系A) 代谢能体系 B) 消化能体系 C)净能体系 D)总能体系理由:见课本P82页18、奶牛、肉牛得能量需要采用什么体系。

( C )A) 消化能 B) 代谢能 C) 净能 D) 增重净能理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净能在机体所起得作用,把净能进一步细分为维持净能与生产净能。

净能体系比消化能与代谢能更准确地反映出用于生存与生产得能量需要。

目前奶牛、肉牛得能量需要采用净能体系。

19、下列哪个选项为家禽能量采用得评定体系 ( B )A) DE B) ME C) NE D) AME理由:DE为猪得 ,AME为表观代谢能。

20、代谢能体系就是 ( B ) 采用得能量体系。

A)猪 B)禽 C )牛 D)羊理由:因为禽得粪尿均从泄殖腔排出,代谢能体系简便易行。

21、下列公式错误得就是?( E )(净能见C项)A) 消化能=总能粪能 B)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可燃性气体能量 C)净能=总能粪能尿能甲烷能热增耗 D)代谢能=总能粪能尿能甲烷能 E)净能=总能粪能尿能甲烷能+内源性热增耗22、猪适用得能量体系为 ( C )。

A) 净能 B) 代谢能 C) 消化能 D) 总能理由:净能就是适用于反绉得能量体系;代谢能就是适用于禽得能量体系;总能不适于任何动物得能量体系;而消化能就是适用于猪得能量体系,所以选择C。

23、猪得能量体系就是 ( B )A ) 总能B ) 消化能C) 代谢能 D ) 净能理由:猪得能量体系就是代谢能与消化能,但主要还就是消化能。

25、动物摄入饲料得总能减去粪能得差值称为 ( A )。

A) 消化能 B) 代谢能 C) 气体能 D) 生产净能理由:DE=GEFE见书本P73消化能得概念26、猪一般采用哪种能量体系 ( C )A) AME B) NE C) DE D) TME理由:AME及TME适用于禽得能量体系,NE适用于反刍动物得能量体系。

27、目前国内外表示家禽得能量体系一般用( B )A) DE B) AME C) NE D) UE理由:消化能(DE)主要表示猪得,净能(NE)主要表示反刍动物得,家禽一般用代谢能ME)表示28、饲料中维持生命与生产产品得能量称为(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