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图形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图形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图形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图形题训练

例1 下列四个图像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C 在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溶液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某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

例2 某温度时,有W克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温度和溶剂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向其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溶解,有部分固体剩余。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的是。()

例3 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中二氧气化碳的分量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例4将一定质量分数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可将下列图像中符合事实的是(m为水的质量,P H表示酸碱度)()

例5 向足量稀硫酸中加入适量的锌粉,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其变化情况的是()

例6 下列四组溶液,当后一种溶液加入到一定量的前一种溶液并稍过量,其溶液的导电性(用电流强度I表示)与后一种溶液的质量(m)的函数关系符合右图的是()

A 澄清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B 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

C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D 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

例7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和足量的

盐酸反应情况右图,试判断A物质是

,B物质是。

例8 用相同质量的镁和铁分别和足量的

稀硫酸反应,能正确表示反应情况的图像是下图是, A表示的反应情况,B表示的反应情况。

例9 在A、B试管中,装入等质量的氯酸钾后,在B试管中装入少量的高锰酸钾,充分加

热致反应完全,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质量和时间的关系图为:

理由,。

例10 下列溶液中通入气体或加入物质,溶液P H值与通入气体或加入物质质量(M)的关系图相符的是:

A氯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B 澄清石灰水不断通入二氧气碳

C 盐酸中不断加入氧化钠

D 碳酸钠溶液中不断通入氯化氢气体

例11 等质量的A、B、C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生成+2价的硫酸盐,生成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 三种金属原子量是A<B<C

B 三种金属的活泼性是A>B>C

C 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D 反应速度最快的是A,最慢的是B

例12 下列四个图像表示四种对应的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 分别加热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相同质量的镁,锌跟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C 在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 某温度下,在不饱和的稀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

例12 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同一温度下,A和B能不能配制成质量分数相同

的饱和溶液,理

由。

⑵在40℃时,60克A的饱和溶液与60克B的饱和溶

液中,A与B的质量比为3:1,则m=

例13 图中四个图像分别表示四组化学兴趣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

A 温室中有绿色植物,昼夜测定室内的氧气含量如图A所示。

B 阳泉桃河桥头一氧化氮(来源于汽车的尾气)含量的曲线图

C 随着Ba(OH)2溶液的加入硫酸铜溶液导电能力情况曲线图

D 浓硫酸吸水性实验中得出的函数图像

例14 锌跟硫酸反应生在成氢气,几次实验用量不同,但硫酸用量相同,X轴表示锌用量,Y轴表示生成氢气的体积(同温同压下测得)。实验结果如图表示。下列实验结果描述正确的是()

A 线段OA(包括A点)表示锌与过量硫酸反应

B 线段OA(不包括A点)表示锌与过量硫酸反应

C 线段AB(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

D线段AB(不包括A点)表示锌过量

例15保持恒定温度,在Ⅰ、Ⅱ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和溶质质

量分数均相等的未饱和溶液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向(Ⅰ)

杯中加入硫酸铜粉末,向(Ⅱ)杯加入CuSO4H2O粉末,每

次向两个烧杯中加入的粉末的质量相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和加入粉末质量关系的曲线如右图。其中正确的是()

A (Ⅰ)杯a—c—e (Ⅱ)杯a—b—e

B (Ⅰ)杯a—b—d (Ⅱ)杯a—c—d

C (Ⅰ)杯a—c—d (Ⅱ)杯a—b—d

D (Ⅰ)杯a—b—e (Ⅱ)杯a—c—e 例15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t1℃的固体A和B的饱和溶液(无未溶解固体),把溶液温度由t1℃逐渐降到t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t2℃时,A、B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 t3℃时,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A溶液大

C t2℃时,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B溶液大

D 温度从t1℃降到t3℃时,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例16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某同学分别在60克A和80克B的固体中加入水130克,加热溶解,并都蒸发去30

克水,冷却至t℃。他得出四个结论:⑴t℃时A、B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相等;⑵t℃时溶液A是不饱和溶液,B是饱和溶液;⑶t℃时只

有B析出晶体;⑷t℃二者均有晶体析出(晶体均不带结晶水)。其

中正确的结论是(填序号)。

例17 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⑴若固体A中含有少量的固体B,则可用的方法

提纯A

⑵t℃时,A、B两物质(填能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

同的饱和溶液,其原因是

⑶把t℃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成保持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不饱和

溶液,可采用的方法

答案

(1) C

(2) D

(3) B

(4) A

(5)BD

(6) D

(7)A:__锌B:___铁

(8)__甲_A:镁 ; B: 铁

(9) C

(10) D

(11) AD

(12) C

(13) C

(14) BD

(15) B

(16) (2).(3)

(17) (1)降温结晶 (2)不能 (3) 降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