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山市乡村旅游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黄山市乡村旅游调查

发布时间:2011-8-2信息来源:

作者:黄山市委党校第四十期县干班第二小组

市委党校第四十期县干班第二小组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就旅游提升工程、建设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示范区,赴徽州区、休宁县、黟县,先后选取唐模、呈坎、龙山山庄、德懋堂、岭南三溪、渭桥霞溪农庄、黟县梓路寺、奇墅湖大酒店、木坑竹海、龙池湾等地,就乡村旅游的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打造示范区进行调研。

一、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

乡村旅游,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定义。然而,作为一种旅游形态、作为一种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又确实存在,而且得到了蓬勃发展。

乡村旅游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乡村旅游,从外延上是相对于城市旅游概念而提出来的;乡村旅游从内涵上主要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以及民俗资源为旅游卖点;乡村旅游追求的是多重社会价值的相对统一,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追求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环境效益,文化效益,而且对环境的保护、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对不同文明价值的尊重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是以开发商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发展为基础的,发展乡村旅游必须兼顾开发商和当地居民的双方利益,偏重一方都将损害乡村旅游的长远发展。

黄山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从种类来说,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民俗资源均有,在黄山市这样一个地级市,98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两处世界遗产,三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一处世界地质公园,两处国家地质公园,17处国保单位,旅游资源的门类之全、品位之高、分布之密都是全国少有。

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是随着黄山大旅游的发展而发展的。从1979年邓小平为黄山旅游开山壮行,黄山旅游得到了发展,黄山乡村旅游开始起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黄山旅游开始了起跳,黄山的乡村旅游开始自我发展。到九十年代初,黄山旅游收购棠樾牌坊群旅游的意愿和中坤集团入主黟县宏村开发旅游成为黄山发展乡村旅游历史上观念对撞最为激烈的实践,以前者的失败和后者的成功改写了两地的旅游发展历程。从九十年代末开始,一方面以翡翠谷、西递宏村、牌坊群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景区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形成了自己的旅游品牌,另一方面乡村旅游实践和一些地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生产生活结构的要求推动着黄山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翡翠谷继成为黄山市十大景区之一之后又以新建的农民新村开始了农家乐旅游,西递宏村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并相继获得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中国魅力名镇等称号。而随着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目标的提出,乡村旅游也经历着新的变化,乡村旅游向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发

展,乡村旅游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载体和抓手,乡村旅游和工业、农业旅游紧密结合,乡村旅游从以自然风光为基础向更高的以文化、风俗、民风为基础发展,成为黄山旅游独特的品牌。

从为黄山旅游提供服务为主,到利用当地富有特色的徽文化资源发展观光旅游开始,到利用当地的文化景观资源到利用当地的名人资源、民俗、民风资源发展旅游,黄山市的乡村旅游丰富了黄山乡村旅游的种类、提升了黄山乡村旅游的品位。

二、黄山乡村旅游得到快速发展

黄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黄山的旅游产品内涵,使得黄山旅游产品由单一变得丰富,拓展了黄山旅游的发展空间。同时通过发展旅游,改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山区的生存状态、改变了农村的经济状况、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改变了农民的生活习惯、改变了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这些改变又打造了新的农村、新的农民,为农村社会转型创造了新的平台。

乡村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农村社会转型打下了基础,为塑造新一代农民、改变农村的社会结构、发展新的农村城镇、探索农村城镇化道路打造了新的平台,提供了新的契机。通过20多年的发展,黟县已经形成了以世界遗产地为核心、非遗产产地古村落为基础、其他乡村景区为补充的较为完备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目前全县有乡村旅游景区12处,其中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2个。2008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96万人,乡村旅游总收入5.8亿元;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该县县域经济发展最为具有活力的动力产业。徽州区有乡村旅游景点6处,其中4A级旅游景区3个,3A级旅游景区3个,省级农家乐示范户12处,市级农家乐示范户17处,市级旅游专业村1处。2008年,全区接待游客140.5万人,旅游总收入5.62亿元。休宁岭南三溪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将大量在家务农的农民工吸收进入景区工作,据了解到现在每天均有30多人在景区工作,而且当地发展起来的农家乐以及当地的农村土产也派上了用场,还带动了注入砚台雕刻等市场的进一步建设。这样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而且也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徽州区的呈坎镇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被评为“省最佳旅游乡镇”潜口镇、岩寺镇荣获“省优秀旅游乡镇”,该区的“三友园”和龙山山庄等处完全转变了传统农业的经济增长模式。黟县通过“政府引导、龙头示范、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村仅旅游与农业、工业的深度结合,不断提高旅游富民的覆盖面和参与面,全县有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个体旅游商品作坊150多家,形成了旅游工艺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用品、旅游食品四大类、10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生产系列,并涌现出了竹制棒针、腊八豆腐、宏潭豆腐乳、宏村竹雕挂件、金星工艺品系列、徽州三雕系列等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年营业额近5000万元。而这些产品的制作者大部分都是传统的农民转型过来的。同时该县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兴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以桃业和茶业特色明显的五里村、深冲村为试点,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今年五里村农民鲜桃收入户均增收3800元,深冲村茶业收入户均增收2000元。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当地居民富裕了起来,不仅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产方式,而且也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让他们开拓了视野,开放了胸怀。乡村旅游的经营已经让他们从地道的农民转变成了新型农民。

可以说,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改善了黄山市的旅游产品结构,也提升了黄山市旅游产品和旅游业的内在品位;不仅带来当地居民收入的提高,达到了富民强市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乡村农民观念上的转变,对文物的保护意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对可持续发展的认同意识等都得到了新的提高;不仅让偏远山区的农民增长了收入,更重要的是增长了他们的世界意识,世界眼光。不仅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依赖土地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造就了新型的农民的经营方式、发展眼光;乡村旅游为农村农民的转变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已经和正在为农民、农村、农业的转型构建着新的内涵。

三、黄山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

黄山市乡村旅游通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在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其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全面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加强对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引导与推动。到现在基本上形成环黄山乡村旅游圈、世界遗产地乡村旅游圈、乡村福地旅游圈和新安江山水画廊乡村旅游带、徽文化乡村旅游带等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其二是乡村观光旅游持续快速发展,新型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开始出现。乡村观光游是乡村旅游的基础,但是在此基础上以民俗和民风为载体的体验旅游和生态旅游成为兴起的发展模式,并逐渐形成黄山乡村旅游的高端市场。如黟县奇墅湖、黟县猪栏酒吧、旷古斋、、黄岳画院、徽州区丰乐湖德懋堂、休宁黄村等地的体验旅游产品,遍布徽州大地的摄影采风、艺术创作和自行车旅游产品;休宁渭桥霞溪生态农庄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反租倒包农民土地进行多维立体农业试验,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了新的生态发展模式,为广大农村形成位四季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景象打下了基础。其三是具有对农村民风和民情感受的乡村旅游成为一种特征。旅游者不仅仅是体验徽州大地的良好生态、徽州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是体验一种实实在在的真实纯朴的不做作的民情,如五里桃花源、深冲农家茶、木坑竹海人家、呈坎龙山山庄、休宁霞溪生态农庄等地的自驾车和休闲旅游等。

四、黄山市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尽管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黄山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还有待升级。

其一、黄山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同质同构的问题。尽管黄山市乡村旅游点、旅游景区很多,但是形成了独有特色的景点、景区不多,形成了品牌的景点、景区更不多。从而不能形成差异优势。同质同构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旅游景点的实态上,而且也存在于经营模式、经营方法上。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