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结合文章的内容,体会一下《孟子》行文的特点。
五、拓展延伸。
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诛一夫"的思想,是具有其重大进步意义的,它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里能否实现,为什么?(怎么想就怎么写,提出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不少于300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学检查
社稷(jì)粢(zī)盛(chéng)桀(jié)圹(kuàng)谆(zhūn)朝觐(jìn)于传有之所恶(wù)勿施苟为不畜(xù),终身不得暴(pù)之于民,而民受之舜相(xiàng)尧二十有载尧崩,三年之丧(sāng)毕夫(fú)然后之中国于传(Zhuàn)有之水獭(tǎ)
纵观历史,凡是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统治者,他的统治就会太平,如唐朝的李世民。反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即使是今天,我们读《论语》《孟子》这样的著作,仍然会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二、设问导读
参照课文注释,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自学检测
1、为下列词语注音。
稷______粢_______桀______
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大多数统治者都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人,把老百姓看成是受自己统治的。正是由于这种思想,老百姓成了受压迫、受剥削的对象。但是在几千年,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5)所欲与之聚之(为、替)
(6)所恶勿施,尔也(如此、这样)
(7)其何能淑(善)
(8)谆谆然命之乎(耐心引导、恳切教诲的样子)
(9)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暴露)
(10)使之主事而事治(治理得好)
4、注意古今异义词。
(1)牺牲既成(古:祭祀所用的生畜;今: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
(2)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古:中原地区;今:指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课时
(1)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被动句)
(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判断句)
(3)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状语后置)
四、巩固练习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文】民众最重要,其次是土地神和谷神,国君最轻。
【赏析】“民为贵”,是说人民的地位与权力,是至高无上,不可动摇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教学难点
难点: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在掌握课文里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的同时,着重全面、深刻地理解本章中涉及“民本思想”,分析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此外结合前几章进一步领会孟子的论辩风格,品味《孟子》善用对比的语言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写作训练法,辐射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导学案
一、复习回顾:
但是一般说来,孟子倡导的那些观点更加受到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的欢迎。因此孟子的建议也未被当时的统治者采纳,看来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是这时期内他的观点越来越为儒家学者和中国大众所欢迎。孟子在当时已享有很高的声望,随着11世纪和12世纪新儒教派的崛起。他的声望在中国变得更高了。
写下自己的收获,在点滴中体会自己成功的快乐。
(3)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4)民之所欲为之聚之,民之所恶不要施之。
(5)民之所欲莫过于仁,所恶莫过于不仁。
(6)语言犀利,论述深刻,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善用比喻说理。
五、拓展延伸。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第二,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孟子强调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成份是人民而不是统治者。为民造福是一个统治者的职责,特别是他应该为他们提供道德指南和适宜的生活条件。他所倡导的政府政策是自由贸易;轻税赋和保护自然资源;共享财富而不是弱肉强食。政府要为老弱病残者提供福利。孟子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天给的,一个君主如果不顾人民的幸福,就会失去上天赐给的统治权,而且理应被赶下台。由于这句话的结尾是对开头的有效的否定,因而孟子实际上早在约翰•洛克之前就提出人民有权力造非正义的统治者的反。这是一种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孟子》的基调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它反映了孟子的关于人性基本是善良的坚定信念。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多方面与孔子非常相似,特别是孟子坚决主张君主应主要靠道德规范而不是武力来统治。但是比起孔子来说,孟子则更加堪称为是一位“贵民之人。“天是通过人民的眼睛来看,天是通过人民的耳朵来听”②这是他的最著名的论断之一。
民为贵




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
2.领会孟子锋利痛快的议论风格和层次井然,明畅通达而又曲折有致的表达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深入领会课文,领会孟子“民贵民轻”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理解孟子的民本思想,思源自文库其在今天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重点:从不同角度阐述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是孟子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国家是为民众建立的,“君”的位置是为国家而设立的。这里,轻重主次的关系是很清楚的,国家政治,一切以民为本。要说真有什么“天子”,那么民众才是真正的“天子”。因为天的聪明,是通过民的聪明来表现的;天的视听,是借助民的视听来实现的。民众的意愿,天总是顺从的。可见民众才是“天”的代表,是真正的“天之骄子”。至于所谓“君”,则是民众抬举出来的,“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民众有力量抬举出一个君,也有力量把君推翻。君位本是为天下民众设的,谁来做君完全应当由天下民众决定。这是古今天下通行的道理。无论这个“君”叫做国王,叫做皇帝,叫做总统,叫做主席,都概莫能外。只不过在古代,人们尚未能设计出一套有效而完善的民主制度来落实这个道理,使之成为可以操作的程序,以致于这个道理在很多时候不能马上兑现。但这并不说明这个道理本身不成立。实际上即使是在民主制度缺如的社会里,上述道理有时也会以各种形式自发地强行发生作用。只要看看历史上无数昏君、暴君最终被推翻,身败名裂的下场,就不难理解这一点。民的地位不仅在君之上,而且在国家(社稷)之上。因为国家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国家的利益应当是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所以从逻辑上来说,必须置民众的地位于国家之上。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坚持这个原则,可以防止少数政客假借“国家”的名义,侵害民众的权力和利益。为“君”的如果真能认识到上述道理,就应当认真听取民众的意见,坦诚接受民众的监督,关心民生疾苦,与民同乐。
圹______谆_____朝觐______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为丛驱爵者,鸇也_______通_____
3、解释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
(1)民为贵,社稷次之(本指土神和谷神,后来代指国家)
(2)于传有之(传记)
(3)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害)
(4)残贼之人谓之一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四、巩固练习。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关于其进步意义,同学们可以搜集有关资料,多角度思考。
(2)一个人贵为天子,并不意味着他的统治、为所欲为就是合理的。天子贼害仁义,那他只不过是独夫而已,这样的人理应被诛灭。国君危害国家,臣民就可以推翻他。孟子在这一则内容中,强调了只有得民心者,才具备统治天下的合理性。
5、指明下列句子的句式
则诸侯皆为之驱矣
6、参照注释,疏通文意。要求与前一节一样。
四、巩固练习。
1、孟子是如何看民、社稷、君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这种思想有什么进步意义?
2、从第二则内容中,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启发?
3、请同学们用原文回答舜得天下的原因。
4、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如何才能够赢得民心。
5、老百姓最想要的是什么,最不想要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