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
《平面机构的平衡》课件
在合适的位置加装平衡装置,实现平面连杆机构的平衡设计。
05 平面机构平衡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新型材料的运用
总结词
新型材料为平面机构平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有助于提高机构的性能和稳定 性。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如碳纤维、钛合金等高强度、轻质材料逐渐应用于 平面机构的设计中。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刚度和耐久性,能够提高机构的平衡 性能,减少振动和变形,使机构更加稳定和可靠。
03
机构在静止状态下,同时满足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才能确
保机构的稳定运转。
平面机构平衡的分类
静态平衡
机构在静止状态下达到 平衡状态,即静态平衡
。
动态平衡
机构在运动状态下达到 平衡状态,即动态平衡
。
完全平衡
机构在静止和运动状态 下均达到平衡状态,即
完全平衡。
不完全平衡
机构在静止或运动状态 下未达到平衡状态,即
动力平衡设计
动力平衡设计是指通过合理布置机构中的惯性力,使得机构在运动状态 下达到平衡状态的设计方法。
动力平衡设计主要考虑的是机构在运动状态下的惯性力平衡,通过调整 机构中各个转动惯量和质量的大小和分布,使得机构在运动状态下能够
稳定工作。
动力平衡设计对于高速、高精度的机构平衡问题尤为重要,能够显著提 高机构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平面机构的平衡》ppt课件
• 平面机构平衡的基本概念 • 平面机构平衡的原理 • 平面机构平衡的设计方法
• 平面机构平衡的实例分析 • 平面机构平衡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平面机构平衡的基本概念
平衡的定义与重要性
平衡的定义
平衡是指机构在静止状态下,其 所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抵消 ,使机构保持稳定状态。
《机械原理》第十章_平面机构的平衡
m1 r
Fb
泉城学院
单缸 曲轴
Fb Fb Fb Fbl Fb l
当 rb rb rb 时
l l rb mb rb mb mb mb rb mb rb mb rb mb l l rbl mb rbl mb l l rb mb rb mb mb mb l l
完全平衡或不完全平衡 由于机构各构件的尺寸 和质量完全对称,故在 运动过程中其总质心将 保持不动。 可得到很好的平衡效果
2Fh 2m 2 r cos
h 2Fh R14
2m 2 r cos mC 2 k cos
k m mC 2r
泉城学院
对称布置法
完全平衡 由于机构各构件的尺 寸和质量完全对称, 故在运动过程中其总 质心将保持不动。 可得到很好的平衡效 果
mC m3 m2C
2
l
C
C
平衡惯性力在曲柄加质量使得
pmC k pk m m m (m3 m2C ) r r mr mC k k e pa b m1 m2 pm3 r k l m 2 r cos mC 2 k cos Fh
l1 l1 m1 m1 m1 l l l2 l2 m2 m2 m2 m2 l l l3 l3 m3 m3 m3 m3 l l m1
泉城学院
rb m1 r1 m2 r2 m3 r3 0 mb rb m1 r1 m2 r2 m3 r3 0 mb
Fv m 2 r sin mC 2 k sin
h R14 Fh
第十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 西南科技大学.
S2
2
3 C
然m’后与用mB另,一m一1的对–总重第质使»四心第其级位五质于级量A
m‘
点,故
m’=(mBl1+m1h1)/r1
此时该机构运动构件的总质心便落在 点,不受机构位置变化的影响。
11
二、近似平衡方法:较常用的近似平衡方法之一是用装在曲柄延长线上的 一个对重来部分地平衡机构的总的惯性力。
单单击击此以处编编辑辑母母版版标标题题样样式式
• 第三级
如曲柄事先已经– 第过四动级平衡,即e=0则
» 第五级
m' kb m2 rl
m 然后对作往复运动的质量mc进行平衡静代换得: c m3 m2c
点C的加速度:
ac
ω2k (cossφ
k l
cos2φ )
因此,ms产生的惯性力Fic: Fic
mcω 2 k (c osφ
mb rb m1r1
4
由于实际结构的限制,
有时在需要平衡的面上既不
能 量添。加质单量单,击击也此不以能处减编去编质辑辑母母版版标标题题样样式式
根据力的分解原理,这
时可•在单任选击的此以两处编个平编辑面辑 母上母 版添 版 文文 本本 样样 式式
加 如或图减所去示– 质,第量只二来需级达满成足平如衡下。关
r
若曲柄事先单已单经击平击衡此,以则:处编m编辑辑k母m母2版版m标3标 题题样样式式
三、对称布置法
r
• F单v 击此以处编编辑辑 母母 版版 文文 本本 样样 式式
F – 第二级
Fh φ
• ω第r 三级
– 第四级
B
1
2
C
» 第Rh五14A级 φ 4
第10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质量来替代。
§10-2 刚性回转件旳平衡
二、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面内
轴向尺寸较大旳回转件,此类回转件转动时所产生旳 离心力系不再是平面汇交力系,而是空间力系。
单靠在某一回转面内加一平衡质量旳静平衡措施并不能 消除此类回转件转动时旳不平衡。
§10-2 刚性回转件旳平衡
二、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面内
例:在图示旳转子中,设不平衡质量m1、m2分布于相 距l 旳两个回转面内,且m1=m2 ,rl=-r2。该回转件旳质心虽
不均匀等,在转动时产生旳离心力和离心力偶矩不平衡, 产生周期性振动,在轴承上引起了大小和方向不断变化 旳动压力,降低机械效率,影响机械工作质量和寿命。
刚性回转件 挠性回转件
§10-1 平衡旳目旳和分类
精密机床主轴、电动机转子、发动机曲轴、 一般汽轮机转子、回转式泵旳叶轮
§10-1 平衡旳目旳和分类
§10-3 回转件旳平衡试验
一、静平衡试验法
圆盘式静平衡架 回转件旳轴放在分别由两个圆 盘构成旳支承上,圆盘可绕其几何 轴线转动,故回转件也能够自由转 动。 此类平衡架一端旳支承高度可 调,以便平衡两端轴径不等旳回转 件。
安装和调整都很简便,但圆盘中心旳滚动轴承易于弄脏, 致使摩擦阻力矩增大,故精度略低于导轨式静平衡架。
落在回转轴上,而且m1 rl+ m2r2 = 0,满足静平衡条件。回 转件仍处于动不平衡状态,称为动不平衡
§10-2 刚性回转件旳平衡
二、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面内
对于动不平衡旳回转件,必须选择两个垂直于轴线旳 校正平面,并在这两个面上合适附加(或清除)各自旳平 衡质量,使各质量产生旳离心力与力偶矩都到达平衡,这 种平衡称为动平衡。
静平衡旳条件是:
第十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
2. 近似平衡法(不完全平衡法、局部平衡法)
3
二. 基本技能 (一) 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 1. 根据转子的静平衡条件建立矢量方程 2. 用图解法或解析法求解方程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 1. 选定两个平衡基面 2. 把各已知不平衡量分别向两选定的平衡基面分解 3. 分别建立两平衡基面的矢量平衡方程 4. 求解方程
平 面 机 构 的 平 衡
一、基本概念 (一)刚性转子的静平衡条件 由平面共点力系的平衡条件推得 校正面内质径积的 矢量和为零
m r m r 0 b b i i
(二)刚性转子的动平衡条件 由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推得 在选定得两个校正面内径积的 矢量和都为零
( m r ( m 0 b b)' ir i )' ( m r ( m 0 b b)" ir量及平衡精度 1. 许用偏心距 [e], 单位 — μm 用于衡量平衡精度 [e]越小,转子要求的平衡精度越高。
2. 许用不平衡质径积 [m·r]:常用工程单位 — g·cm 用于平衡操作 3. 换算关系:m·[e] / 10000 = [m·r] (四)机构的平衡(机架上的平衡) 机架上的总惯性力的平衡 1. 完全平衡法 用质量代换法确定各构件上应加的质量和位置,使机 构的总质心位于机架上的某固定点。
机械原理平面机构的平衡
P=0
M=0
一、平面机构惯性力的平衡条件
❖对于活动构件的总质量为m、总质心S的加速度为as的机
构,要使机架上的总惯性力P 平衡,必须满足:
P mas 0
m0
as=0
机构的总质心S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不动。
FII
mb II
I F2I
平衡平面
3
F2
m2 2
1
r2
r3
m3
F1I
rI I
F3I
mb I
r1 m1 F1
F3
l2 l1
L
II
rII
F3 II
l3
FI
W3I
W2I
mbIrI=WI
I WI
W1I
W3II
II
W2II
WII W1II
mbIIrII=WII
动平衡结论
产生动不平衡的原因是合惯性力、合惯性力偶矩均不为零 (特殊情况下,合惯性力为零,而合惯性力偶矩不为零)
二、机构惯性力的完全平衡(续)
2. 利用平衡质量平衡 ❖加上m’和m’’后,可以认为在A和D处分 别集中了两个质量mA和mD:
mA m2B m1 m mD m2C m3 m
机构的总质心S’ 静止不动,as=0 机构的惯性力得到完全平衡。
二、机构惯性力的完全平衡(续)
例1: 已知: m1 10kg,m2 15kg,m3 20kg,m4 10kg, r1 40cm, r2 r4 30cm, r3 20cm,l12 l23 l34 30cm rbI rbII 50cm 求mbI ? mbII ?
郑文纬《机械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平面机构的平衡)【圣才出品】
第10章平面机构的平衡一、选择题1.机械运转中,转子动平衡的条件是:回转件各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系的()。
[西安交通大学2008研]A.合力等于零B.合力偶矩等于零C.合力和合力偶矩均为零D.合力和合力偶矩均不为零【答案】C2.达到动平衡的回转件()是静平衡。
[浙江大学2006研]A.一定B.不一定C.有可能D.不可能【答案】A3.机构平衡研究的内容是()。
[重庆大学2005研]A.驱动力与阻力间的平衡B.各构件作用力间的平衡C.惯性力系间的平衡D.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间的平衡【答案】C4.动平衡的条件是要求离心力系的____________。
[电子科技大学2006研]A.合力偶矩为0B.合力为0C.合力和合力偶矩均为0D.合力为0但合力偶矩不为0【答案】C5.作刚性转子动平衡实验时,平衡面(校正平面)最少应选()[电子科技大学2004研]A.4个B.3个C.2个D.1个【答案】C6.达到静平衡的刚性回转件,其质心()位于回转轴线上。
[东南大学2003研] A.一定B.不一定C.一定不【答案】A7.机械运转中,转子动平衡的条件是:回转件各不平衡质量产生的离心惯性力系的()。
[西安交通大学2007研]A.合力等于零B.合力偶矩等于零C.合力和合力偶矩均为零D.合力和合力偶矩均不为零【答案】C8.当整个机构的惯性力得到平衡后,在机构的()上将检测不到惯性力引起的振动。
[湖南大学2007研]A.机架B.回转构件C.配重D.平面运动构件【答案】A9.刚性回转件动平衡的条件是()。
[山东大学2005研]A.总惯性力之和为零B.总惯性力矩之和为零C.总惯性力和总惯性力矩之和都为零【答案】C10.达到静平衡的刚性回转件,其质心()位于回转轴线上。
[武汉科技大学2009研]A.一定B.一定不C.不一定【答案】A11.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力学条件是()。
[武汉理工大学2005研]A.惯性力系的主矢为零B.惯性力系的主矩为零C.惯性力系的主矢、主矩均为零【答案】C二、填空题1.轴向尺寸较大的回转件,应进行_________平衡,平衡时至少要选择_________个校正平面。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 A 卷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A 卷1. 凡是驱动机械产生运动的力统称为 力,其特征是该力与其作用点的速度方向 或成 ,其所作的功为 。
A .驱动;B .平衡;C .阻抗;D .消耗功;E .正功;F .相同;G .相反;H .锐角;I .钝角;J .负功 答:AFHE2. 简述进行质量代换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动代换和静代换各应满足什么条件? 答:质量代换法需满足三个条件:1、 代换前后构件的质量不变;2、 代换前后构件的质心位置不变;3、 代换前后构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不变;其中:动代换需要满足前面三个条件;静代换满足前两个条件便可。
3. 什么是当量摩擦系数?分述几种情况下的当量摩擦系数数值。
答:为了计算摩擦力简便,把运动副元素几何形状(接触面形状)对运动副的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计入到摩擦系数中,这种转化后的摩擦系数称为当量摩擦系数。
对单一平面 f f V =;槽角为θ2时θsin ff v =;半圆柱面接触时kf f V =,2/~1π=k4.移动副中总反力的方位如何确定?答:1)总反力与法向反力偏斜一摩擦角2)总反力的偏斜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5. 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作用在移动副的摩擦角内 。
6.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臂≤摩擦圆半径 。
7. 判定机械自锁的条件有哪些?答:1)驱动力位于摩擦锥或摩擦圆内; 2)机械效率小于或等于03)能克服的工作阻力小于或等于08.判断对错,在括号中打上 √ 或 ×:在机械运动中,总是有摩擦力存在,因此,机械功总有一部分消耗在克服摩擦力上。
(√ )分析与计算:1.图示为一曲柄滑块机构的a)、b)、c)三个位置,F为作用在活塞上的力,转动副A及B上所画的虚线小圆为摩擦圆,试决定在此三个位置时作用在连杆AB 上的作用力的真实方向(构件重量及惯性力略去不计)。
2. 图示为一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凸轮1沿逆时针方向回转,F为作用在推杆2上的外载荷,试确定各运动副中总反力(F R31、F R12及F R32)的方位(不考虑构件的重量及惯性力,图中虚线小圆为摩擦圆,运动副B处摩擦角φ如图所示)。
《平面机构的》课件
设计原则与步骤
详细描述
平面机构的设计应遵循功能性、稳定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等原则。设计步骤通常包括需求分析、概念 设计、详细设计、优化改进和成品评估等环节,以确保设计出的平面机构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设计方法
详细描述
平面机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尺寸优化、形状优化、拓扑优化和多目标优化等。这些方法通过改进机构的结 构和参数,以提高机构的性能、降低能耗和减少制造成本。
02
平面机构的类型
平面连杆机构
总结词
由一系列刚性杆件通过铰链连接而成的机构,可以实现多种复杂的运动轨迹。
详细描述
连杆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系统中,如缝纫机、搅拌机、飞机起落架等,通 过不同形状的连杆组合,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运动轨迹,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 。
平面凸轮机构
总结词
由一个凸轮和一个或多个从动件组成 的机构,通过凸轮的轮廓控制从动件 的往复运动。
静力学分析意义
静力学分析是研究机构在静止或平衡 状态下,各构件所受的力和力矩,以 及机构的平衡条件。
为机构设计和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有 助于避免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失稳 或损坏。
静力学分析方法
通过受力分析和平衡方程,求解各构 件所受的力和力矩,以及机构的平衡 条件。
平面机构的运动平衡分析
运动平衡分析定义
平面间歇运动机构的实例分析
总结词
通过实际应用案例,深入了解平面间歇运动 机构的特点和设计原理。
详细描述
介绍平面间歇运动机构在各种机械系统中的 应用,如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 机构等,分析其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和设计
方法。
THANKS
感谢观看
交通工具
电子产品
其他领域
如机床、夹具、自动化 生产线等。
平面机构平衡
m m
lA lA
lB lB lA lB
实质量的代换适用于构件的质心恰在两铰链连线上的情况。
三、广义质量代换简介
当构件的质心不在两铰链的连线上时,如图所示。 此时用在铰链A、B处设置的两个实质量是无法代换构件的 质量的。静代换条件为:
mA mB m
mAxA
mB xB
mxS
mA yA
如图所示,设一个构件的质量为m,质心位于S,构件对质心S
的转动惯量为JS,则构件惯性力F在x、y方向的投影为:
Fx mxS Fy myS
(2.2.1)
构件的惯性力矩为
M J S (2.2.2)
式中:xS 、yS分别为质心S的加 速度在x、y方向的分量, 为构件的
角加速度。
现以n个集中质量m1,m2,…,mn来代替原有构件的质量m和转动惯量JS。 代换时应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mB yB
myS
式中mA、mB是代求量,而三个 方程求解两个未知数,不可能有实数
解。此方程只有当mA、mB为复数
时才有解。
以复数形式表示的质量称为广义 质量。
如果质心S2不在BC连线上(如图),连杆质量可 用B、C两点的广义质量mB、mC来代换。可以证明, 在杆1、杆3上与mB、mC有适当的相位差处设置配重 mE、mF(均为实质量),能使广义质量mB、mC被平 衡,从而使连杆质量得到平衡。
机械平衡的目的:
消除或减轻惯性力(矩)的不良影响,从而减轻机械振动, 改善机械工作性能,提高机械工作质量、延长机械使用寿 命、减轻噪声污染。
二、平衡的种类和方法
机构的平衡有三种:
1、机构在基座上的平衡:将各运动构件视为一个整体 系统进行平衡,目的是消除或部分消除摆动力和摆动力矩, 减轻机构整体在机座上的振动。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熟悉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内容及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熟悉研究机构结构的目的。
懂得运动副、运动链、机构的概念。
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画法、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掌握机构的构成原理与对机构进行结构分析。
本章重点:运动副、运动链、机构的物理概念。
机构自由度计算。
本章难点:平面机构低副代替高副法第二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熟悉机构运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掌握速度瞬心法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
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机构的速度与加速度。
*用解析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在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中讲授)本章重点:三心定理及应用本章难点: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加速度第三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熟悉平面连杆机构的应用及其设计的基本问题。
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掌握平面四杆机构的曲柄存在的条件、压力角与传动角、急回特性、机构的死点等要紧特性。
掌握用图解法对刚体导引机构、函数机构(包含按急回特性)的设计方法,熟悉函数机构的解析法设计、轨迹机构与用连杆图谱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方法。
本章重点:平面连杆机构的要紧工作特性本章难点:按巳知运动规律设计平面连杆机构第四章凸轮机构及其应用熟悉凸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熟悉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包含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余弦加速运动规律、正弦加速运动规律。
掌握用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熟悉解析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
熟悉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的确定。
本章重点:作图法设计平面凸轮的轮廓曲线本章难点:求作凸轮压力角第五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熟悉齿轮机构的应用与分类。
掌握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渐开线及其性质。
掌握渐开线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及标准齿轮的尺寸。
掌握直齿圆柱渐开线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可分性、重合度、无侧隙啮合条件与齿廓工作段。
熟悉渐开线齿轮的切制原理、根切现象、无根切现象的最少齿数。
掌握齿轮变位的原理、最小变位系数、无侧隙啮合方程与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
《机械原理》第十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
转子的平衡精度,而应以满足实际工作要求为度。为此,对
不同工作要求的转子规定了不同的许用不平衡量,即转子残 余不平衡量。
许用不平衡量有两种表示方法:
1. 用许用质径积[mr](单位g.mm)表示 此表示比较直观,便于平衡操作。 2. 用偏心距[e] (单位mm)表示 [e] = [mr]/m
设计机构时,可以通过构件的合理布置、加平衡质量或加平 衡机构的方法使机构的总惯性力得到完全或部分平衡。
一、完全平衡法 1)四杆机构的完全平衡 将构件2的m2用集中于
B、C 两点的两个质量代换;
m2B = m2 lCS’2/ lBC m2C = m2lBS’2/ lBC 在构件1和3的延长线上各加一平衡质量,使其质心分 别移到固定轴A和D处: m’=(m2BlAB+m1lAS’1)/r ’
平面机构惯性力的平衡条件
对于活动构件的总质量为m、总质心S的加速度为as的机 构,要使机架上的总惯性力F 平衡,必须满足:
m 0 as=0 F mas 0
机构的总质心S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不动。
质心不可能作匀速直线 运动
欲使as=0, 就得设法使总 质心S 静止不动。
-F"
平衡原理
F1
F = F1 + F2 F1 L1 = F2L2 可解得 L2 F1 = F L L1 F2 = F L
(1) (2)
Ⅰ
F
F2
Ⅱ
(3) (4) F' L1 F" L2
将力F平行分解到两个平衡基面 上,得F1和F2 ,即 F = F1 + F2 F1 L1 = F2 L2 即 F1 = -F'
平面机构的平衡
277.35kg mm
e3
me3re3
t ane1
mB mB
3.1 4.6
0.6739( / )
e1 1800 33.7960 1460
▼同理在构件CD应加的平衡量及方位角
me3re3 783.597kg mm
t ane3
mC mC
0.5 5.2
0.096( / )
e3 174.50
由图知:
rc2 rA rAc2
m~o3ro3
rAc2 (x2
iy2
)
ro3B ro3B
(x2
iy2 )
rB ro3 ro3B
则:
m2rc2
m2rA
m2 ro3B
(x2
iy2 )rB
m2 ro3B
(x2
iy2 )ro3
m~A m2 ,
m~ B
m2 ro3B
( x2
iy2 ) ,
m3、1r含c1 有 一m~o个1ro移1 动m副~A和2r一A2个转m~动B2r副B2构件的广义质量代换
m1rc1
m1ro1
m1
(
x1 rA2B
2
i
y1 rA2 B
2
)rA2
m1
(
x1 rA2B
2
i
y1 rA2 B 2
)rB2
比较上两式有:
m~o1 m1
m~ A2
m1
(
x1 rA2B
2
i
m~ A
( rAB rAB
x
y rAB
i)m
m~B
( x rAB
y rAB
i)m
机械动力学
§2-2质量代 换
机械原理第2-10章习题册答案
l I 面 W =mr : I L L−l I 面 WI = m I : I r L
式 : −质 到 面 距 中 l 心 II 的 离 L−两 衡 之 距 平 面 间 离
F =3n−(2P + P ) l h =3×4−(2×5+1 =1 )
∴自由度为1,修改方 自由度为1 案能实现设计意图
习题解
3
2-2题 题
法: 1 F =3 −(2P + P ) −F1 n l h =3×8−(2× 0+2 −1=1 1 ) F1 局 自 度 为 部 由
法: 2 F =3 −(2P + P ) n l h =3×7−(2×9+2 =1 )
31
6 -2 作
解:根据动平衡条件有
m1r+ 2m2r22/3 +m3r32/3 +mbIrbI2=0
平衡基面I:mbI=5.7Kg,θbI=5.820 平衡基面I , 同理平衡基面II: 同理平衡基面II:mbII=7063Kg,θbI=146.470 II ,
习题解
32
基面I质径积多边形: 基面I质径积多边形:
习题解
4
2-6题 题
虚约束数计算图
法: 1 虚 束 P' = 2P1 −3n1 = 2*10−3*6 = 2 约 : L
∴F =3n−(2pl + ph −P' ) =3×11−(2×17−2) =1
法: 2 F =3n−2pl =3×5−2×7 =1
《机械原理》东南大学郑文纬、吴克坚编思 考 题
第 7 页 共 13 页
思 9-5 用图解法进行机构动态静力分析的一般步骤是什么?为什么说求各 运动副反力时,可按“杆组”逐组解决?试说明理由。 思 9-6 速度多边形杠杆法的特点是什么?此法根据什么原理?用此法作速 度多边形时,其比例尺如何选定?为什么? 思 9-7 在平面四杆机构的连杆上如作用有未知外力,如何进行该机构的力 分析? 思 9-8 考虑摩擦力的机构力分析中主要碰到的困难是什么?用图解法时如 何解决?
第 4 页 共 13 页
思 5-11 用标准齿条形刀具加工直齿轮,试问变位系数 x = 0 的齿轮一定是 标准齿轮?为什么? 思 5-12 平行轴斜齿轮机构的啮合特点是什么?其正确啮合条件及连续传 动条件与直齿轮有何异同? 思 5-13 什么是斜齿轮的当量齿轮?为什么要用到当量齿轮? 思 5-14 平 行 轴 与 交 错 轴 斜 齿 轮 机 构 啮 合 传 动 有 哪 些 异 同 点 ? 思 5-15 蜗 杆 的 模 数 m、头 数 z 1 、导 程 角 、轴 面 齿 距 p x 、分 度 圆 直 径 d 1 及 直 径 系 数 q 等参数之间有何关系?蜗杆直径系数 q 有何意义? 思 5-16 试 比较斜齿轮、蜗杆蜗轮、圆锥齿轮的模数、压力角、齿顶髙系 数及顶隙系数的标准值以哪一个面为准?而几何尺寸计算又是按哪一个面 进行? 思 5-17 何谓圆锥齿轮的背锥和当量齿数?当量齿数有何用处? 思 5-18 为何国家标准规定采用等顶隙圆锥齿轮?
第十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
思 10-1 平面机构的平衡问题如何分类?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思 10-2 在实际生产中回转件的平衡问题有何不同的情况?它们的处理方 法有何不同? 思 10-3 根据组成刚性回转件的各质量分布的不同, 如何计算其平衡问题? 从力学观点看,它们各有些什么特点? 思 10-4 刚性回转件的动平衡和静平衡有何不同?它们的平衡条件是什 么?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思 10-5 刚性回转件静平衡有些什么试验方法和设备?试分析这些设备的 优缺点。 思 10-6 刚性回转件动平衡有些什么试验方法和设备?它们的基本 原理是
智慧树知到 《机械原理》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机械原理》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机械是()的总称。
A:机器和机构B:机构和构件C:机器和零件D:机构和零件正确答案:机器和机构2、机器能够完成能量转换。
A:对B:错正确答案:对3、机构能够完成能量转换。
A:对B:错正确答案:错4、机器包含机构。
A:对B:错正确答案:对6、内燃机是用来传递物料的。
A:对B:错正确答案:错7、一台机器是由一个以上的机构组成的。
A:对B:错正确答案:对8、机器和机构都是人为的实物组合。
A:对B:错正确答案:对9、机器和机构都是具有确定运动的。
A:对B:错正确答案:对10、变速箱是机器。
A:对B:错正确答案:错第一章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B: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C: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D: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小于原动件数正确答案:机构的自由度大于零且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2、两构件在几处相配合而构成转动副,在各配合处两构件相对转动的轴线()时,将引入虚约束。
A:交叉B:重合C:垂直D:异面正确答案:重合4、一个平面低副所受的约束数为()。
A:0B:1C:2D:3正确答案:25、仅用简单的线条和规定的符号代表构件和运动副所绘制的简图称为()。
A:机构运动简图B:机构示意图C:运动线图D:机构装配图正确答案:机构示意图6、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这些零件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
A:对B:错正确答案:对7、移动副是()。
A:2级副B:3级副C:4级副D:5级副正确答案:5级副8、构件通过()而构成的可相对运动的系统成为运动链。
A:运动副B:铰链C:零件D:机架正确答案:运动副9、齿轮副是高副。
A:对B:错正确答案:对10、螺旋副是空间运动副。
A:对B:错正确答案:对第二章2、速度瞬心是()为零的重合点。
A:相对速度B:绝对速度C:加速度D:速度正确答案:相对速度3、速度瞬心是()相等的重合点。
机械原理习题 (附答案)
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两构件组成运动副的必备条件是。
A.直接接触且具有相对运动;B.直接接触但无相对运动;C.不接触但有相对运动;D.不接触也无相对运动。
2.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确定的运动。
A.有;B.没有;C.不一定3.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A.虚约束;B.局部自由度;C.复合铰链4.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个自由度。
A.3;B.4;C.5;D.65.杆组是自由度等于的运动链。
A.0;B.1;C.原动件数6.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A.1;B.2;C.3;D.1或27.某机构为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A.含有一个原动件组;B.至少含有一个基本杆组;C.至少含有一个Ⅱ级杆组;D.至少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8.机构中只有一个。
A.闭式运动链;B.原动件;C.从动件;D.机架。
9.要使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其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等于1;B.机构的自由度数比原动件数多1;C.机构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二、填空题: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_____,最小约束数为______。
2.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带入_______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带入_____个约束。
3.两个做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之间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而为_______接触的运动副为高副,它有_______个约束。
4.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__副或_______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_______副。
5.组成机构的要素是________和________;构件是机构中的_____单元体。
6.在平面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_。
7.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平面机构的平衡§10-5 机架上的平衡§10-1 平衡的目的和分类•1.目的:机构运转时构件将产生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它们在机构各运动副中引起动压力,并传到机架上;• 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的大小和方向随着机械运转的循环而产生周期性变化,当它们不平衡时,将使整个机器发生振动,甚至共振。
•2.平衡分两大类:• 1) 绕固定轴回转构件的惯性力平衡,简称回转件(转子)的平衡。
这类机构只有一个作回转运动的活动构件,运动副中动压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回转件上质量分布不均匀所致,可用重新调整其质量大小和分布的方法使回转件上所有质量的惯性力形成一平衡力系,消除运动副中的动压力及机架的振动。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柔性回转件的平衡。
2) 机构各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在机架上的平衡,简称机架上的平衡。
就整个机构而言,其所有运动构件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可以合成为一个通过运动构件总质心总惯性力和一个总,惯性力偶矩,全部作用于机架。
总惯性力可通过重新调整各运动构件的质量等方法在机架上予以平衡;而总惯性力偶矩还必须与机构的驱动力矩与生产阻力矩一起加以考虑。
§10-2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对于绕固定轴线转动的刚性回转件,若已知组成改回转件的各个质量的大小和分布位置,可用力学方法求出所需平衡质量的大小和位置,以确定回转件达到平衡的条件。
•一、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轴向尺寸小的回转件,如飞轮、盘形凸轮等,其质量的分布可近似认为在同一回转面内。
该回转件等速回转时,这些质量所产生的惯性力表现为离心力,构成同一平面内汇交于回转中心的力系。
如不平衡,在同一回转面内加一质量,使其相应的离心力于原有质量所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等于零。
F=F b +∑F i =0 (10-1)以质量表示:mew 2=m b r b w 2+ ∑ m i r i w 2=0me=m b r b + ∑ m i r i =0 (10-2)表明:回转件经平衡后,其总质心与回转轴线相重合,即 e=0 此时,Me=0 静平衡 例如图10-1am b r b +m 1r 1 +m 2r 2 +m 3r 3 =0•有时在所需平衡的回转面上,由于实际结构不容许安装平衡质量,如图10-2a 所示单缸曲轴便属于这类情况。
此时在另外两个回转平面内分别安装平衡质量使回转件达到平衡目的。
•图10-2b F’b +F”b = F bF’ l ’ = F”b l”以质积代入: m’ b r ‘b + m” b r”b = m b r bm’ b r ‘b l’ = m” b r”b l”l= l’+l” 得: m’ b r ‘b = l” m b r b /l•m”b r”b=l’ mbrb/l (10-3)•当r ‘b =r”b=rb时m’b = l” mb/lm”b =l’ mb/l (10-4)•二、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面内轴向尺寸大的回转件,如多缸发动机的曲轴、电动机转子、汽轮机的转子以及一些机床主轴等,其质量的分布看作分布于沿轴向的许多互相平行的回转面内。
回转件转动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不再是一个平面汇交力系,而是空间力系。
如图10-3a所示,设回转件的不平衡质量分布在1、2、3三个回转面内。
•按图10-2b,一个平面内的质量m b可以分别由任意选定的两个平行平面T’和T” 内的另两个质量m’b、m” b所代替。
1、2、3内的质量m1、m2、m3三个均可分别以任选的两个回转面T’和T”内的质量m’1、m’2、m’ 3和m” 1、m” 2、m” 3来代替。
参(10-4):m’1=l”1m1/l m”1= l’1m1/lm’2=l”2m2/l m”2= l’2m1/lm’3=l”3m3/l m”3= l’3m1/l回转件的不平衡质量分布在1、2、3三个平行回转面内,但完全可以被集中T’和T”两个回转面内的各不平衡质量所代替,它们引起的不平衡是相同的。
•由此可以分别在回转面’和T” 内按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的情况解决不平衡问题。
•按(10-2):m’b r’b+ m’1r’1+ m’2r’2+ m’3r’3=0 作矢量图10-3b, 求出质径积m’br’b。
m”b r”b+ m ”1r”1+ m ”2r”2+ m ”3r”3=0•作矢量图10-3c, 求出质径积m”br”b。
在回转面’和T” 内, 分别沿r’b 和r”b相反的矢径r’和r”上加质量m’和m”代替原来的不平衡质量m1、m’ 2、m’ 3,使m’b r’b+ m’r’=0m”b r”b+ m”r”=0如图10-4所示,m1、m2、m3所引起的不平衡可以看作任选两回转面内的不平衡质量m’和m”所产生。
如单靠在某一回转面加一平衡质量以达到静平衡,则回转时在轴面内必然会另有一不平衡离心合力偶存在,使回转件仍得不到完全平衡。
•结论:质量分布不在同一回转面内的回转件,它的不平衡都可以认为是在两个任选回转面内各有一个不平衡质量所产生;要达到完全平衡,必须分别在上述任选得梁河回转面内各加上适当得平衡质量。
此时,回转件离心力系得合力和合力偶矩都等于零,这类平衡称为动平衡。
•动平衡的条件:分布于该回转件上各个质量的离心力的合力等于零;同时离心力所引起的力偶的合力偶矩也等于零。
§10-3 刚性回转件的平衡试验法•平衡设计的刚性回转件在理论上是完全平衡的。
但由于计算、制造合装配上的误差以及材质不均匀等原因,或者有时使用过的回转件也会不平衡。
一、静平衡试验法•利用静平衡架找出回转件不平衡质径积的大小合方向,并由此确定平衡质量的大小合位置,从而使其质心移到回转轴线上以达到静平衡的方法叫静平衡试验法。
•d/b>5,回转件经静平衡试验校正后,可不必进行动平衡。
常用的静平衡架如图10-5所示,称导轨式静平衡架。
•如回转件质心不在通过回转轴线的铅直面内,则由于重力对回转轴线的力矩作用,回转件将在导轨上发生滚动,直至停止时,质心即在最低位置。
•导轨式静平衡架简单可靠,精度也能满足一般生产要求。
缺点:导轨需要互相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内,故安装、调整要求较高。
它不能平衡两端轴颈不等的回转件。
•图10-6所示,称圆盘式静平衡架。
被平衡的回转件的轴放置于分别由两个圆盘组成的支承上,圆盘可绕其几何中心转动,所以回转件可以自由转动。
一端支承高度可调,以满足两端轴颈不等的回转件的平衡需要。
•设备的安装、调整也比较简单。
但由于其摩擦面间的总压力较平行式要大些,且圆盘的轴承亦容易弄脏而使摩擦阻力增加,对精度有一定影响。
二、动平衡试验法•轴向宽度较大的回转件,必须在任选两个回转平面内各加一个适当的质量,才能使回转件达到平衡。
•将回转件装在动平衡试验机上运转,然后在令各选定的平面内确定所需平衡质径积的大小合方位,从而使回转件达到动平衡的方法称为动平衡试验法。
•d/b<5,以及有特殊要求的重要回转件必须进行动平衡。
•图10-7软支承式电子门动平衡试验机。
•电动机1--带轮--万向联轴节2--支承架3--试件4。
•支承架3--试件4 微振动--传感器5、6--解算电路7--放大器8--电表9(齿轮10 )基准信号发生器11(放大器8)--鉴相器12--电表13 。
三、回转件的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对适用于静平衡的回转件,如有不平衡,me≠0, 回转件通过平衡试验后可将不平衡惯性力及其引起的动力效应减少至相当低的程度。
但一般不可能达到完全平衡。
设计回转件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实际使用要求,规定其允许的不平衡量,即许用不平衡量。
•工业上常用质径积表示不平衡量的大小。
但相同值的质径积对于质量不同的回转件,其动力效应是不同的,回转件愈重,动力效应愈小。
以单位质量对应的不平衡质径积来表示比较合理。
也即以矢径e的大小(即质心的偏心矩e)表示不平衡量。
三、回转件的许用不平衡量及平衡精度•适用于动平衡的回转件,可以量平衡校正面内的不平衡质径积和相应的不平衡质量的偏心距来表示此量平面内的不平衡量。
•静平衡和动平衡回转件的偏心距都在校正平面之内,也称校正偏心距。
以e代表。
回转件平衡精度:回转件平衡结果的优良程度•动力效应程度与(不平衡质径积x 回转角速度/回转件质量)有关,因此常用e 和w的乘积ew 表示平衡精度。
•附表10-1:GA. A=ew/1000 (mm/s)[e]=1000xA/wק10-4 挠性回转件的平衡概述§10-5 机架上的平衡•一般平面机构中存在着作往复运动和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它们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不可能象回转件一样在构件内部得到平衡。
但就整个机构而言,可以平衡其在机架上所承受的运动构件的总惯性力和总惯性力偶矩。
考虑机构的驱动力矩和生产阻力,本节只讨论如何使作用在机架上的总惯性力平衡。
• F i =-m a s =0 调整各运动构件的质量分布使其总质心在机构工作时静止不动。
一、完全平衡法•调整运动构件总质心位置的具体方法是在其中某些构件上加相应的平衡质量(对重 ),用来确定平衡质量大小和位置的计算方法有质量代换法、主要点矢法和纤细观念独立矢量法等。
•图10-11 铰链四杆机构静代换:m s 2 - - m 2B 、 m 2Cm 2B =m 2 (l 2 -h 2) / l 2m 2C =m 2 h 2 / l 2构件1上对重m’= (m 2B l 1 +m 1l 1) / r 1同理:构件3上对重m’”= [m 2C l 3 +m 3(l 3 -h 3) / r 3m A = m 1 + m 2B + m’Dm D = m 3 + m 2C + m’”总质心S 应位于S 的连心线上: AS : DS= m D : m A•图10-12 曲柄滑块机构的平衡1)对重m”与 m 2、 m 3的使总质心位于B:m”= ( m 2 h 2 + m 3 l 2) / r 2且 m B = m” +m 2 + m 32)对重m’与 m B 、 m 1的使总质心位于A:m’= ( m B l 1 + m 1 h 1) / r 1m A = m B +m 1 + m’= m” + m 1 + m 2 + m 3 + m’总质心落在A 。
二、近似平衡法用装在曲柄延长线上的一个对重来部分地平衡机构的总惯性力。
图10-14a 曲柄滑块机构1) 将连杆2的质量静代换到点B 和C ,得:m 2B =bm 2/lm 2C =am 2/l (10-7)曲柄1的延长线上装对重m’平衡质量m 2B 、m 1:三、对称布置法为了部分或完全平衡机构的惯性力,常常采用对称平衡或各种相同机构对称布置的设计。
图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