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文化结构的统一性
文化结构虽然有上述的划分,但实际上这三种文化却相互 联系,有时很难分开。例如,一座建筑物,以民居为例, 显然它是由多种材料建成的,是属于物质文化。但是,我 国典型民居则多由四合院,甚至由多个四合院组成。这种 建筑格局是与中国的传统的大家庭制,几代同堂有关。它 可以容纳几代多子女家庭聚居在一起。现在保留的山西祁 县、灵石的齐家大院、王家大院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显然 是我国家庭制度的反映,属于制度文化。关于民居的建筑 装饰、室内的摆设,例如砖雕、木雕上的人物、花草、动 物以及墙上挂的字画又都是属于艺术产品,是我国传统文 化的精神文化。这样,我们从建筑物中可以看到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三者有机结合的典型,可以说是文化 上的“三位一体”。
2.精神文化的主要形式
由于精神文化包括范围广,亦有人根据其不同层面将其 分为书面文化、行为文化、艺术文化和心理文化的。 书面文化是以书面形式而凝固了的精神文化。它是借助 书写的各种符号,跨越时空界限,传递给他人。 行为文化是指以语言、礼俗、仪容、服饰、动作等形态 出现的行为模式,是心理文化的直接显示。 艺术文化是代表人们艺术活动方式和艺术产品的总和。 心理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长期孕育而产生的思维方 式、价值标准、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等所组成的有机的 总体结构。
(二)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 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各样的制 度,例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法律、 婚姻等制度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人们 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各 种关系,逐渐形成规范有关行为的准则就成为制 度。制度一旦形成便成为人们正确行为的依据, 并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
(三)精神文化
1.精神文化概念
精神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 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感 情、民族性格……这是人类在改造和创造自然和社会过 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它 包括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根据其与现实的社会存在关系的远近可 分为两类,即基础意识形态和上层意识形态。基础意识 形态有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说等。上层意识 形态是指艺术、宗教和哲学。黑格尔称艺术是“感性的 认识”,宗教是“想象的意识”,哲学是“绝对心灵的 自由思考。”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在一定的地域内,自然环境要素是文化系统形成 与发展的基底,社会文化环境是文化系统演进的 动力,文化影响人们对环境的作用,使环境发展 不同程度的变化。文化与环境的双向关系是地域 文化系统中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关系。 文化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就是文化生态关 系,其中的功能过程是生态过程。文化生态是应 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 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环境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文化结构
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所组成,即物质文 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各有其相对 独立性,又有彼此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 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文化整体。制度文 化和精神文化共称非物质文化,与物质 文化相对应。
(一)物质文化
1.物质文化概念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 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不单纯包括其具体的 器物,还包括这些器物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甚 至还有体现在这些器物中人们的精神、欲望、智 慧、趣味爱好等。 物质文化既指一件件物品,也指器物的整体及其 相关作品。
2.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定义的解读 首先,该定义是把文化当作行为的模型,而这种 行为模型,既有外在的显型,又有内在的隐型。 显型有人工制的形态和艺术的形象,隐型有人的 价值关念和艺术的思想内涵。显型可以说是外在 形象与行为模型,隐性则是内在的思维与心理模 型,二者是相互影响,又是统一的。 其次,该定义说明后天的文化获得与传统是靠符 号而实现的,为了获得传播文化就创造了这种文 化载体的符号,通过它来传达文化的内含,交流 人们的思想、感想和意图。作为文化载体的符号 当然也是各文化群体的文化成就。
2.物质文化特性
第一,物质文化的物质性。这是物质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 存在的形态的关键。它是现实的可触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 化产品。虽然这些文化产品反映出创造它的主体的意识, 但它的内容却不属于精神文化而属物质文化。 第二,物质文化的基础性。人类的基本生活的衣、食、住、 行等所需要的是物质资料。其他文化都是以物质文化为基 础而发展的,因此,物质文化就成了其他形式文化存在和 发展的基础。往往把某一时期的物质作为该时期文化的标 志,例如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 第三,物质文化的时代性。物质文化不但与人类生活的需 求有紧密联系,而且与物质生产的技术发展有关。
第2节
人文地时学研究的主题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北美的人文地理 学出现,以文化为其核心理论来统率人文地 理学的各分支的人文地理现象。所以,几乎 在所有人文地理学的教材中都把文化列为核 心理论。因此,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 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 研究的基本主题。
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第1节 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 第2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第3节 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1节 文化概念和文化结构 一、文化概念
“文化”这个词,作为普通的,日常词汇来说,是指文学, 艺术,扩大一些则包括宗教、风俗、习惯以及信仰、道德 等。但是,我们这里所指的文化则比较广。 在我国,“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周易》里有“观乎 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人文” 与“化成天下” ,即“以人伦秩序教化世人,使之自觉按 规范行动”。这种以文教化便是中国传统的对“文化”一 词的基本含义。 在西方,“文化”(culture)一词最早在拉丁语中指的 是“培育”(cultivation),或称为“耕耘”,“栽培”。 例如,农学(Agriculture),养蜂学(Apiculture)就是 由Culture一词来的。后来,在英语中,则有“社会塑造” (Social Refinement)或“社会加工”之意。只是到了19 世纪,文化这个词才被赋予具有影响人的行为的社会属性。
再有,该定义是从文化的历史发展的历程中来解 说文化。它指出,文化所表现的传统思想是历史 上形成的和选择的,而其中的价值思想则是文化 的核心。价值可以说是一种尺度,用来衡量事物、 行为、思想和观念。价值有真理价值、道义价值、 审美价值和超人格的神圣价值(宗教)。每个人 不管其自身是否意识到,其自身对事物的判断、 选择、反应,其行动都受其所具有的价值观念制 约。这种价值观念对各文化集团是不同的,本集 团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念,对内部各成员是共 享的,对外是特有的。
1.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 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 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 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了其扩散。 2.等级扩散 是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 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3.刺激扩散 这是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 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 存在,得到传播。这种受某种文化现象的刺激作用,为 适应当地情况,使改变后的该文化现象得以传播称刺激 扩散。
(二)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
从泰勒提出文化概念以后,引起各有关学者注意,提出的 “文化”概念甚多。在目前众多概念中,引用较多的是美 国人类学家克罗伯(A.Kroebter)和克鲁克洪(C.K.M. Kluckhohn)在其《文化:概念的批评考察》一书中提出 一个综合性的定义。 1.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对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而传播的行为模型, 这类模型有显型的和隐型的;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 现了人类的成就;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 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文化系统一方面 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 因素。
(一)泰勒对文化的定义
关于文化这个词(近代的)科学定义,最 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化· B· 泰勒爵士 (E.B.Tyolor,1832-1917)给出的。他在 其1871年所写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称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 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 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二)迁移扩散
某种文化下的人或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时,会将 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关于文化的扩散虽然有各种类型,但是文化在自 然状态下大都是如同石子投入水中产生的涟漪一 样,随着时间向四周传递,范围逐渐扩大,并逐 渐减弱最后全部消失。 文化现象中,特别是些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在 一地的传播除了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外,还存在周 期现象。
(三)乡土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即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和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
(一)扩展扩散
概念: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 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扩展扩散中各种 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有的速度慢,有的很快。 由于扩展扩散的传播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可以分为三种 类型;接触扩散(contagious diffusion,亦可称传染扩 散)、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和刺激扩散 (stimulus diffusion)。
形式文化区的特征,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 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 为模糊的过渡带。这种文化区是该文化现象的自然状态 下,不受外部的某种作用而形成的。
功能文化区在形成上与形式文化区不同。它不是在自然 状态下形成的。而是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 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 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功能文化区的边界并没有一个交 错的过渡带,功能文化区就是因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 线确切、中心的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 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
(二)功能文化区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但是,有一些文化现象有具体的中心,亦有一定的功能范 围,但却形成不了一个完整的功能区。 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相互重叠,彼此有高度的一致性。例如, 日本语只在日本国使用,因此日本作为国家的政治功能文 化区与作为语言的形式文化区就是完全一致的。
乡土文化区,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 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除在感情上有所反 映外,有的还有一种符号作标志。 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 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相比区内缺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 上的一致性。
形式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 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 的文化区。 确定形式文化区,首先要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某一种或 几种文化现象,然后通过调查研究,把所要研究的现象 落实到一定的比例尺的地图上。 形式文化区中出现三个层次。一是中心地区,或称为核 心地区,位置大体位于该文化区的中部或接近几何中心 部位。在其周围地区,该文化的典型性则随距离的增加 而逐渐减弱,可称之为外围区。在其外围区向外的边缘 开始出现另一种文化现象,形成两种文化相混现象。这 个地区实际上是一种边缘区,是文化上的过渡带。
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 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区大体 可以分出三类,即形式文化区(formal culture regions)、功能文化区(function al culture regions)和乡土文化区(vernac ular culture regions)。
(一)形式文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