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七要素3 生产现场主要危险、隐患的辨识与分析措施

合集下载

工厂车间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与控制措施

工厂车间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与控制措施
11
机动车辆、铲车、叉车等
1.道路环境2.违章驾车
3.疏忽大意4.车况不好
5.管理因素
车辆伤害
五级
厂区设置限速标志不得超过5公里每小时 经常检查路面进行维修,死角装有凸透镜;严格安全操作规程
12
配电室
1.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陷,或在运行中缺乏必要的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脱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等隐患;2.没有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保护接地、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等),或安全措施失效;3.电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4.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5.人体过于接近带电体等,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
1.设备、设施缺陷;2.违章操作;3.机械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缺乏或损坏等;4.操作人员疏忽大意,身体进入机械危险部位;5.在检修工作时,机器突然被别人随意启动;6.在不安全的机械上停留、休息。
机械伤害
三级
制定设备检修计划定时检修,严格执行检修操作等操作规程
7
锅炉
锅炉自动调节、控制、联锁、保安系统失灵或操作不当,可能发生锅炉压力过高、水位失常,造成炉体结构损坏,受热部件局部鼓包、爆破,严重时甚至造成锅炉爆炸。
10
平台边缘、车间顶筒仓桥架等
1.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安全帽;2.使用梯子不当;3.高处作业时安全防护设施损坏;4.工作责任心不强,主观判断失误;5.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或缺乏的设备、设施进行作业;6.作业人员疏忽大意、疲劳过度。
高处坠落
三级
定期检修保证安全设施有效,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作业票制度
工厂车间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与控制措施

2020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七要素2 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LEC法)一览表

2020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七要素2 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LEC法)一览表
126
3
8、作业人员不清楚设备内其他危害因素。
3
6
7
126
3
6、清除进出口通道障碍物。
7、分析可燃、有毒有害物质含量。
8、对企业人员讲清楚设备内其他危害因素如
9、作业现场没有监护措施。
1
3
15
45
2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危害因素)
可能的事故、后果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
控制措施
附件等。
9、备齐消防、救生等器材。
财产损失
3
1
3
9
1
乘座非法营运车辆
人员伤■亡
1
6
15
90
3
财产损失
1
1
3
3
1
工作地自然环境恶劣
意外伤害
1
3
15
45
2
身体素质差
生病、死亡
0.5
6
7
42
2
住宿条件差
人员伤害
3
6
3
54
2
财产损失
3
1
3
9
1
乘坐夜车
人员伤害
1
6
1
6
1
9
电脑操作
长时间使用
身体损害
1
6
1
6
1
推广工间操
电脑病毒
数据丢失、工作瘫痪

八、、
人员伤害
1
1
7
7
1
13
办公室工作
忘记锁门
物品丢失
3
1
3
9
1
门卫人员加强巡视
14

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范文(二篇)

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范文(二篇)

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应对范文一、背景概述当前,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公司在生产运营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各种安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来自于生产设备、操作人员、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

因此,正确识别并有效应对公司生产安全风险,已成为保障企业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二、生产安全风险的识别1. 生产设备安全风险的识别生产设备的安全问题常常是企业面临的首要考虑因素。

在识别生产设备安全风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设备磨损与老化:设备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磨损与老化现象,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漏电、短路等安全问题;(2) 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缺乏定期维护保养容易引发设备故障,增加了生产安全风险;(3) 设备操作不当: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或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设备故障或意外发生。

2. 操作人员安全风险的识别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在识别操作人员安全风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操作规程不清晰:缺乏明确的操作规程易导致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安全隐患;(2) 培训不到位:公司未对操作人员进行足够的安全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导致操作失误或事故发生;(3) 规范执行不力:操作人员未能按照公司制定的安全规定执行,存在违章操作、疏忽大意等不安全行为。

3. 外部环境安全风险的识别除了内部因素,公司生产安全风险还有可能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识别外部环境安全风险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火灾等可能导致生产设备损坏、人员伤亡等安全问题;(2) 突发事件:如恶劣天气、事故事态等突发事件可能引发生产安全风险;(3) 盗窃、破坏行为:外部人员可能对公司的生产设备、资料进行盗窃或破坏,增加了安全风险。

三、生产安全风险的应对1. 生产设备安全风险的应对(1) 定期检查维护: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2) 强化设备管理:建立设备档案,提前预警设备老化问题,并及时更新设备,避免设备故障;(3) 提供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降低设备故障的风险。

作业现场基本安全知识——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docx

作业现场基本安全知识——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docx

作业现场基本安全知识——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的识别员工在生产过程中,通常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不利于安全的情绪。

同时,还会因情绪波动直接导致员工产生不安全行为。

加之,一些员工对于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状况没有识别能力,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容易引发事故。

所以,员工有必要掌握识别这些不安全因素的方法,使其在生产工作中,能及时有效的避免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安全生产。

一、物的不安全状态识别及预防措施(一)物的不安全状态包括:机器、设备、工具、附件、场地、环境等有缺陷。

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

如,带“病”转运、超负荷运转等。

有故障(隐患)未修复,且维修不当等。

(二)预防措施:员工在使用设备时,要加强定期检查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现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管理人员反映,不使用带病设备。

同时,要按照设备保养规定,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以确保设备能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二、防护设施、安全装置的缺陷(一)没有防护装置。

如,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绝缘不良和无消声系统等。

(二)防护装置不当。

如,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防爆装置不当,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

(三)预防措施:防护设施和安全装置是确保人和物件(设备、危险物品)互不接触,从而起到避免人身伤害的安全保护网。

因此,员工要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装置、不能怕麻烦、贪方便、图省事。

三、工作场所的缺陷(一)没有安全通道。

工作场所间隔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

(二)机械装置、用具配置的缺陷。

(三)邮件放置的位置不当;邮件堆置方式不当等。

(四)预防措施:安全通道是能确保员工安全通行的道路。

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并保持安全通道畅通。

四、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缺陷(一)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二)防护用品用具有缺陷;缺乏具体使用规定。

(三)预防措施:企业要根据生产流程和作业环境,为员工配备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制定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以避免因劳动防护用品缺乏或使用不当,而造成事故。

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

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

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生产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安全对策措施一、化工生产系统安全检查(一)安全检查是指对生产过程及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等进行查证,以确定隐患或有害与危险因素、缺陷的存在状态,以及它们转化为事故的条件,以便制定整改措施,消除隐患和有害的危险因素,确保生产安全。

安全检查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

通过安全检查可以发现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制定纠正措施,保证生产安全。

(二)安全检查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也就是把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未然。

在开展安全检查过程中,一般的做法是把有关的条例和规范同企业实际情况加以对照,总结成绩,找出差距,不断改进;因此,安全检查的过程,其本质就是一个结合实际贯彻有关规章、条例和规范的过程。

(三)安全检查效果实践表明,安全检查能同时收到以下三点效果:1.宣传。

贯彻了安全生产方针和政策法令,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端正了态度,有利于安全生产。

2.安全检查能及时发现和清除事故隐患,及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有利于制定治理计划,消除危害,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3.在安全检查中能及时发现先进典型,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全局。

(四)安全检查的组织形式与要求开展安全检查,一般都采取经常性和季节性检查相结合,专业性检查和综合性检查相结合,群众性检查和安全监管部门检查相结合。

其主要组织形式有:1 基层单位自查是组织群众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的最基本的一种形式,也是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

它对防止事故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形式的安全检查一般适用于规模不大、内容比较单一的检查,如:在一个车间或班组内开展的安全生产检查或专业安全检查,一般就在一个车间或班组内开展的安全生产检查或专业安全检查,一般就在车间主任或班组长领导下,组织有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安全生产人员(安全员)、工会负责人参加的安全检查。

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应对

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应对

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应对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风险,包括人为因素、物质因素、环境因素等。

正确识别这些安全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公司的生产运营至关重要,能够保障员工的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司生产安全风险的识别与应对。

首先,在识别安全风险时,公司应该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1.人员因素:人员因素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公司需要对员工进行不同程度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此外,公司还需要制定相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保证员工遵守安全规范。

2.物质因素:物质因素是产生危险的根源。

公司应对潜在的危险物质进行认真的识别和管理。

比如,对于有毒有害的化学品,需要进行安全储存和使用,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对于易燃易爆的物质,需要加强防火措施,定期检查消防设施。

另外还需要关注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产生安全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司应针对不同的环境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例如,在高温环境下,需要提供充足的饮水和通风设施,防止中暑;在高寒环境下,需要提供保暖设备,防止冻伤。

其次,针对不同的安全风险,公司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1.预防措施:公司应将安全管理融入到日常生产经营中,通过加强岗位培训、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等预防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例如,对于高风险岗位,公司可以要求员工参加相应的安全培训,并进行定期的技能测评;对于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设备,公司可以建立定期维护保养的制度,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2.应急救援措施: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和培训。

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例如,对于火灾事故,公司需要配置相应的灭火器材,并定期组织员工进行灭火演练;对于化学泄漏事故,公司需要配备化学品泄漏救援队伍,并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做好紧急疏散准备。

安全生产七要素

安全生产七要素

安全生产七要素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预防和消除各种可能造成事故和职业病的因素,保护工人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需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的要素。

第一要素是安全技术条件。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完备的安全设施和设备,安装安全检测仪器、设备和工具,并对员工进行安全操作的培训和宣教,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

第二要素是安全行为规范。

企业要制定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要求,要求员工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要求进行工作,严禁违章操作和违反安全规定。

第三要素是安全意识。

通过持续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对于企业和自身的重要性,形成安全第一的思想和行动习惯。

第四要素是安全责任制。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定期开展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确保各项安全制度和规定的贯彻执行。

第五要素是安全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和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整改和处罚,对违规操作和违反安全规定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六要素是应急管理。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通过定期的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和减少伤亡。

第七要素是安全投入。

企业要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财力和物力支持,购买安全设备和器材,组织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和能力。

总之,安全生产七要素是企业和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和协调。

只有全面推动安全生产七要素的落实,才能够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稳定,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剖析

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剖析

生产现场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报告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潜在着机械伤害、火灾、爆炸、触电、烫伤、中毒、窒息、物体打击、坍塌、车辆伤害、噪声等。

对上述主要危险、危害辨识与分析如下:1、火灾、爆炸1)形成火灾的条件燃烧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三要素):存在可燃物、有引火源以及助燃物(一般是空气中的氧)。

可燃物的燃烧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就会引发火灾事故。

2)火灾的形成分析下面从火灾形成的三要素并结合项目的特点来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存在的火灾危险:(1)可燃物根据项目的特点,可燃物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润滑用润滑油;b、包装物品等其它可燃物。

(2)引火源根据项目的特点,引火源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a、电气线路短路等引发的火花、电气设备或电线电缆过热;b、违章使用电热或明火取暖设备、吸烟等;c、未设防雷设施、防雷设施安装不符合要求或失效,遭雷击产生火源。

造成火灾蔓延的原因,主要有:a、可燃物存放不合理——仓库没有按照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留出“五距”(堆垛到顶、灯、墙、柱和垛的距离),车间和仓库的通道和货位的布置不合理;b、建构筑物间的防火间距不够以及建构筑物耐火等级不够;c、引火源控制不当——对现场的电气线路、设备没有定期检查维护,因电气线路老化、短路等引起火灾;没有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和操作规程;进出内燃机车辆没有安装阻火帽;违章吸烟等;d、未及时发现和扑救初起火灾;e、缺乏必要的灭火设备或灭火设备取用不方便或失效等;f、扑救的措施不得当。

3)电气火灾在实际操作中,各个设备的进线电压及其变配电、整流等电器设施电压较高,必须设置完善的防触电、漏电等安全措施,如果安全防护措施不当、电器设施发生短路等故障,容易出现触电和电气火灾等事故。

发生电气火灾的原因有:生产中用电设施发生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绝缘不良和有外来火源等,都易引发电气火灾。

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及防控措施

企业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及防控措施

目录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 (1)2.主要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1氧气 (1)2.2乙炔 (5)2.3天然气 (8)2.4柴油 (9)3.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0)3.1火灾、爆炸 (10)3.2机械伤害 (11)3.3起重伤害 (13)3.4触电 (14)3.5高处坠落 (15)3.6锅炉爆炸 (16)3.7容器爆炸 (17)3.8物体打击 (17)3.9灼烫 (18)3.10中毒与窒息 (18)3.11车辆伤害 (19)3.12坍塌 (19)3.13职业健康危害 (20)4.主要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2)4.1机械设备设施 (22)4.2特种设备 (22)4.3电气设备设施 (26)4.4消防设备设施 (29)5.检修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9)6.人的不安全行为分析 (30)6.1人的不安全行为 (30)6.2安全管理的缺陷 (31)7、环境因素分析 (32)7.1 周边环境分析 (32)7.2 自然环境条件 (32)8.重大危险源辨识 (34)9.作业过程安全对策措施 (36)9.1防起重伤害安全对策措施 (36)9.2防机械伤害对策措施 (37)9.3防火灾、爆炸安全对策措施 (38)9.4防物体打击对策措施 (39)9.5防触电对策措施 (39)9.6防高处坠落对策措施 (40)9.7防车辆伤害对策措施 (41)9.8防坍塌对策措施 (42)9.9防粉尘、噪声对策措施 (42)9.10防容器爆炸对策措施 (42)10.消防安全对策措施 (43)11.工艺、设备装置对策措施 (44)12.防雷电对策措施 (44)13.架空电力线安全对策措施 (45)14.安全色和安全标志的对策措施 (46)15.检修过程中的安全对策措施 (46)16.特种设备对策措施 (47)17.安全生产管理对策措施 (48)四川宜**工业技术有限公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分析及防控措施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依据危险有害因素是指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以及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2020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七要素1 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2020年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第七要素1 八大危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6
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断路作业证》。
六、破土作业
序号
风险分析
安全措施
1
管线、电缆破坏,造成事故
①电力电缆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②电信电缆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③地下供排水管线、工艺管线已确认,保护措施已落实。
④动土临近地下隐蔽设施时,应轻轻挖掘,禁止使用抓斗等机械工具。
⑤重物下站人不吊;
⑥重物埋在地下不吊;
⑦重物紧固不牢,绳打结,绳不齐不吊;
⑧棱刃物件没有放垫措施不吊;
⑨安全装置失灵不吊;
⑩重物超过人头不吊。
6
涉及危险作业组合,未落实相应安全措施
①吊装过程中如需阻断道路交通,应办理《断路作业证》。
②吊装现场,作业人员登2米以上高处作业时,应办理《高处作业证》。
③涉及其他危险作业须办理相关作业证。
14
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若施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重新办理《二级动火作业证》。
二、进入受限空间作业
序号
风险分析
安全措施
1
隔绝不可靠
①与该设备连接的物料、蒸汽、氮气管线使用盲板隔断,并办理《抽堵盲板作业证》。
②拆除相关管线。
2
机械伤害
办理设备停电手续,切断设备动力电源,挂“禁止合闸”警示牌,专人监护。
⑤已按施工方案图划线施工
⑥道路施工作业已报;交通、消防、调度、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2
发生坍塌
①多人同时挖土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②挖掘土方应自上而下进行,不准采用挖地脚的办法,挖出的土方不准堵塞下水道和窨井。
③开挖没有边坡的沟、坑等必须设支撑,开挖前,设法排除地表水,当挖到地下水位以下时,要采取排水措施。

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解读

2020版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解读
责管控。
24
安全风险辨识流程图
25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及分级管控流程图
较大及以上风险 一般及以上风险
主管 部门 流程 名称
安全 监察局 安全 风险辨 识评估 及分级 管控流 程图
班组 长 岗位 人员
开始
区队 (车间 ) 评估 0 2
班组 长
组织 岗位人 员辨识
风险
01
参与 部门 对应 制度
集团 公司、子集 团、整合 主体、各单 位
30
31
二、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二)专项辨识评估 2、生产系统、生产工艺、主要设施设备、重大灾 害因素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开展1次专项辨识评估: 专项辨识评估由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科室进行;重 点辨识评估作业环境、生产过程、重大灾害因素和 设施设备运行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编制专项辨 识评估报告,有新增重大风险或需调整措施的补充 完善《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方案》;辨识评估结 果应用于指导编制或修订完善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
10
序 号
风 险 点
2 13
0 5 采 煤 工 2作 面
安全检查表法示例
辨 识 检查 风险 对 项目 类型 象
风险描述
风险 等级
管控措施
责任 岗位
1.截齿完好,不缺
齿。2.现场作业人
滚筒
物体 打击
采煤机滚筒存 在物体打击伤 人的风险
一般 风险
员站位符合规定。 3.割煤期间除采煤 机司机外,采煤机
采煤 机司
倍采高的矿井的水灾风险
同一煤层中存在采空区积水标高高于开采煤层底板标高的矿井的水灾风险
井筒标高低于100年一遇洪水位(含工业场地上游水库溃坝后洪水位)标 高的矿井或露天矿的水灾风险

生产过程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与控制措施

生产过程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与控制措施

生产过程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与控制措施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隐患,为了确保生产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需要对这些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级和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风险和隐患辨识风险和隐患辨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和潜在隐患进行认识和鉴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人员操作风险:包括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操作失误等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风险;2.设备故障风险:设备老化、设备损坏、设备设计缺陷等可能导致事故和生产中断的风险;3.物料贮存风险:物料贮存的不当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等风险;4.环境风险: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等可能对生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5.安全管理风险:可能存在的安全管理不完善、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等可能导致事故和损失的风险。

二、评估分级评估分级是对辨识出的风险和隐患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和分类,确定各类风险和隐患的优先级,以便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评估分级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每种风险和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便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采取控制措施。

常用的风险和隐患评估方法包括风险矩阵评估法、风险优先等级法、层次分析法等。

根据评估结果,将风险和隐患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等级。

高风险意味着发生的概率和后果较大,需要立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中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后果;低风险的控制则可在后续计划中进行。

三、控制措施针对风险和隐患的辨识和评估结果,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降低或消除风险。

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和特点,可采取以下几种控制措施:1.工艺控制措施:通过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减少事故和隐患的发生概率;2.设备控制措施:遵守设备使用规范、定期检查设备状态、维护设备等,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概率;3.安全设施措施:如设置防护栏、警示标识等,提供工作场所的安全保障;4.个体防护措施:如提供个体防护装备,减少操作人员受伤的风险;5.管理控制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培训体系,改善人员操作风险的管理;6.环境治理措施:如对有害物质进行妥善处理、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的内容与方法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辨识和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估其可能带来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预防,以达到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目的。

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企业安全生产危险辨识风险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1.设备设施危险辨识2.设备设施危险辨识主要是对企业的各种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

包括设备的设计、构造、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等方面,如机械伤害、触电、噪声等危害因素。

对于这些危险因素,应该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装安全装置、接零保护、噪音控制等。

3.工艺过程危险辨识4.工艺过程危险辨识主要是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高温、高压、腐蚀、毒性等有害因素。

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控制温度、压力、流速、投料量等参数,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5.作业环境危险辨识6.作业环境危险辨识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现场的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和评估。

包括场所的通风状况、采光照明、清洁卫生、安全通道等方面,对于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缺氧、尘土飞扬、滑倒、绊倒等情况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控制,例如加强通风设施、合理布置照明、定期清理场所、设置安全通道等。

7.员工操作危险辨识8.员工操作危险辨识主要是对员工的操作过程进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如操作失误、设备故障、违反安全规程等。

针对这些危险因素,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强操作培训、定期维护设备、普及安全知识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9.危险品管理风险评价10.危险品管理风险评价主要是对企业的危险品管理过程进行全面的安全性分析,包括危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等方面。

应该建立完善的危险品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危险品标识和分类管理,使用合格的容器和运输工具,确保危险品的安全使用和处置。

2020版安全隐患辨识分析及防范

2020版安全隐患辨识分析及防范

2020版安全隐患辨识分析及防范Safety management refers to ensuring the smooth and effective progr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production on the premise of ensuring social and personal safety.(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2020版安全隐患辨识分析及防范安全隐患产生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无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造成。

辨识时主要从这三个方面找出危险源和风险点来辨识和防范。

下面从我项目从事的隧道工程中来逐步分析。

一、影响隧道工程安全生产的不利因素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立体交叉作业多,临时员工多,高处作业多,作业环境差(震动、噪音、地下水、有害气体、照明不足)二、作业类型中的安全隐患辨识1、机械施工机械伤害(钻机、扒渣机、绞车、装载机等)2、土石方运输车辆伤害3、开挖支护岩爆、垮塌、冒顶片帮、突水、瓦斯爆炸、中毒4、隧道爆破爆炸5、施工用电触电伤害6、施工设备使用火灾三、人的不良行为中的安全隐患辨识(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例:未经允许开动、关停、移动设备;忽视警示标志;酒后作业等(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例:拆除了安全装置等(3)使用不安全设备;例: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等(4)手代替工具操作;例:用手代替手动工具(5)物体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9)在机器运转时进行检查、维修、保养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例:未戴安全帽;未佩戴安全带等;(12)不安全装束;例:在工地穿肥大服装;穿拖鞋等;四、管理缺陷中的安全隐患辨识1、管理不到位2、管理制度不健全五、环境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辨识1、自然灾害2、极端天气六、主要原因分析1.心理因素(1)侥幸心理(2)冒险心理(3)捷径心理(4)逆反心理(5)麻痹心理(6)从众心理2.生理因素1.感觉器官有缺陷如视力听力有缺陷,导致不能及时发现危险,并作出相应处理,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安全生产七要素

安全生产七要素

安全生产七要素安全生产是国家整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环节。

只有保障安全生产,才能使员工远离事故伤害,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发展。

安全生产的核心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其主要目标是确保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而安全生产的七要素则是指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

第一要素是人员。

人员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人员招聘、培训和管理制度,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此外,还应加强员工的防护教育,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员工能够安全工作。

第二要素是设备。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基础,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场所。

企业要做好设备购置、安装、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同时,要加强设备的使用培训,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标准,避免因设备操作不当而引发事故。

第三要素是工艺。

工艺是企业生产的核心环节,也是影响安全的重要因素。

企业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生产,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

同时,企业还应注重工艺改进,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第四要素是环境。

环境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条件之一。

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制度,合理规划和设计生产场所,确保环境布局合理、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装备。

此外,企业还要注重环境监测和治理,减少或消除污染物对员工和环境的危害。

第五要素是管理。

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权限。

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第六要素是技术。

技术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企业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装备,提高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能。

同时,还要加强技术咨询和技术支持,技术人员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支持,确保技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中的七大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中的七大要素

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中的七大要素安全生产一直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为了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保障生产过程的平稳进行,企业必须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作为重要的管理环节,并进行持续改进。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中,下面将介绍七大关键要素。

1. 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包括工作程序、操作规范、应急预案等。

规章制度的制定应细化具体,明确责任和权限,实现从顶层设计到执行层面的无缝衔接。

2. 安全责任:安全责任是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企业领导应倡导安全文化,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将安全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同时,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人和责任范围,强化安全责任的履行和监督。

3. 岗位安全管理:岗位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企业应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的岗位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员工的安全职责,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4. 风险评估与控制:风险评估与控制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

企业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可能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证生产过程的风险可控。

同时,建立健全的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5. 安全培训与教育:安全培训与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计划,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

同时,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演练,增强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6. 安全设施与装备:安全设施与装备是保障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

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的需要,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安全设施和装备。

同时,监督安全设施和装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保证其有效性。

7. 隐患整改与持续改进: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隐患整改和持续改进制度。

发现安全隐患后,要及时整改,并进行跟踪和验收。

同时,通过对事故事件的分析和总结,改进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标准化持续改进的七大要素包括规章制度、安全责任、岗位安全管理、风险评估与控制、安全培训与教育、安全设施与装备以及隐患整改与持续改进。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参考)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参考)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 1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 2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 3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 4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 5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 6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7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8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9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10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11
生产现场、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及控制措施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辨识与分析管理办法对生产现场和生产过程、环境存在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分类,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因素有机械伤害、起重伤害,其他危险因素有物体打击、触电、灼烫、火灾、压力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等。

对上述危险、危害辨识与分析如下:一、机械伤害(1)原因概述造成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可归纳为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这三个方面。

(2)直接原因1)机械的不安全状态a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1>无防护。

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者护栏损坏,设备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噪声大,无限位装置等。

2>防护不当。

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安全距离不够,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等。

b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

制动装置有缺陷,安全间距不够,工件上有锋利的毛刺,毛边,设备上有锋利的倒棱等。

2>轻度不够。

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等。

3>设备带“病”运转。

4>维修、调整不良,设备失修,保养不当,设备失灵,未加润滑油等。

c个人防护用品、用具个人防护用品、用具如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用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缺少或有缺陷。

d生产场地环境不良1>照明光线不良。

包括照度不足,作业场所烟雾烟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有眩光等。

2>通风不良。

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等。

3>作业场所狭窄。

4>作业场地杂乱。

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

e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交叉作业过多。

f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g地面滑。

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有冰雪,地面有易滑物如圆柱形管子、料头、滚珠等。

h储存方法不安全。

物品、物件、材料等堆放过高、不稳等。

2)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a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包括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忘记关闭设备;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操作错误(如按错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的操作方向相反);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机械超速运转;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模;违章驾驶机动车;工件、刀具紧固不牢;用压缩空气吹铁屑等。

b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拆除了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失去作用,调整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c使用不安全设备。

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如工作梯,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拉临时线不符合安全要求等。

d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用手代替手工工具,用手清理切屑,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械加工等。

e物体(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存放不当。

f机械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或清扫。

g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吊车钓钩等)。

h穿不安全装束。

如:旋转部件旁边作业时,穿着过于肥大、宽松的服装,在操纵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时戴手表,穿高跟鞋、凉鞋或拖鞋进入车间等。

i无意或排除故障而接近危险部位。

如在无防护罩的两个相对运动的零部件之间清理卡住物时,可能造成挤伤,夹断、切断、压碎或人的肢体被卷进等严重的伤害。

除了机械结构设计不合外,也是违章作业。

(3)间接原因几乎所有的事故的间接原因都与人的错误有关,尽管与事故直接有关的操作人员并没有出错。

这些间接原因可能是由于设计人员、设备制造、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人所犯的错误。

间接原因包括:A.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如室内照明、通风)、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操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和材料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

a设计错误;预防事故应从设计开始。

大部分不安全状态是由于设计不当造成的。

设计错误包括强度计算不准,材料选用不当,设备外观不安全,结构设计不合理,操作机构不当,未设计安全装置等。

另外设计人员还应注意作业环境的设计,不适当的操作位置和劳动姿势都可能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反应时间而忙中出错。

b制造错误;即使设计是正确的,如果制造设备时发生错误,也会成为事故隐患。

常见的制造错误有加工方法不对,加工精度不够,装配不当,错装或漏装了零件,零件固定不牢等。

c安装错误;安装时旋转零件不同轴,轴与轴承、齿轮调整不好,设备安装水平度低,设备内遗留的工具、零件、棉纱未取出等,都有可能使设备发生故障。

d维修错误;没有定时对运动部件加润滑油,在发现零部件出现恶化现象时没有按维修要求更换零部件,都是维修错误。

安全装置是维修人员重点检查的部件,安全装置失效而未及时维修,设备超负荷运行而未制止,设备带“病”运转,都属于维修不良。

B.教育培训不够,未经过培训上岗,操作者业务素质低,缺乏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懂得安全操作技术,操作技能不熟练,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对工作马虎大意,责任心不强,受外界影响而情绪波动,不遵守操作规程,都是事故的间接原因。

C、管理缺陷a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合理。

b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不严,有章不循。

c对工作现场缺少检查或监督。

d安全规程不完善。

常见机械事故的原因分析(1)由旋转加工机械引起的伤害事故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在下列情况下都易发生机械伤害:①操作者的局部卷入或夹入设备旋转部件和运动部件而造成的伤害;②操作者与设备的刀具、夹具、设备(工件)的凸出物,设备(工件)的粗糙表面相碰撞而引发的伤害;③被飞溅的切屑烫伤;④操作人员滑倒或跌倒而造成的事故;⑤操作人员在高速切削时不戴防护眼镜,易被飞溅的切屑伤害眼睛;⑥地面存放的一些物件,配套件等,由于存放不当会发生砸伤;⑦在装卸卡盘或工件时,若不安操作规程作业易发生挤伤、砸伤手指的事故。

⑧在调整刀具时,如果设备无防护安全连锁装置,一但按错电源按钮,可能发生被刀台挤伤的手指的事故。

(2)由液压机械引起的伤害事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液压机,大多数是手工操作,操作者在简单、频繁、及连续重复作业的时候,很容易出现放料不准,产品移位等操作失误,误将手进入“危险区”造成断指断手事故。

其压力机作业出现的事故原因主要有:①设备有缺陷和故障液压机由机械部分、电气部分组成控制系统。

设备在运转中会因某一元器件失灵或有缺陷而导致控制失效,引起滑块动作失去控制,而操作人员误认为设备已有安全防护装置,以致思想麻痹,将手伸入模具区操作而发生事故。

②缺乏防护装置有些压力设备没有防护装置,或设备承担的生产任务品种繁多,因品种变化多,经常需要换物件,不适宜安装固定的安全防护装置,也没有采用其它安全防护装置,以致造成事故。

③违章作业从安全角度来看,压力设备速度快,惯性大,当切断电机电源,虽然有制动装置,但没等机器停稳操作人员片面追求产量贪图快速,而急于把手伸入模区装卸工件,结果因惯性,滑块移动造成事故。

还有为追求某一局部的操作便利自行拆除防护装置。

④操作注意力不集中机械加工作业往往单调重复,生产量大时,工人每班的重复操作次数可高达千次以上。

单调、重复的动作容易使人的肌体造成厌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稍有疏忽就会发生动作失误。

⑤劳动条件不良设备运转时震动大、噪声高,影响作业环境卫生,易造成人体神经系统功能损伤,致使危险因素增加。

⑥管理措施不力在生产中管理混乱,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

领导违章指挥,随意调动人员操作;工人违章冒险作业,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装置;对设备缺乏有效管理,致使设备经常发生损坏等。

⑦安全技术措施不全设备设计的效果评价缺乏全面考核指标,往往偏重对产品产量、质量的评价,以及对产品本身的寿命考核。

而忽视提高产品在生产中的安全性,没有把产品设计的本质安全性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⑧产品安装和拆卸,由于产品的变化需要变更模具,在产品安装、调试和拆卸中,需要多人同时作业,相互间配合失误可能造成伤害。

上述各种原因所造成的伤害事故的比例是不同的,一般说,由于操作工人违章作业所造成的伤害事故比重较大,由设备技术状态不佳引起的伤害事故率比较少。

二、起重伤害2.1挤压碰撞人挤压碰撞人是指作业人员被运行中的起重机械挤压碰撞。

起重机械挤压碰撞人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常见的伤亡事故,其危险性也很大,后果也很严重,往往会导致人员死亡。

超重机械作业中挤压碰撞人主要有四种情况。

(1)吊物(具)在起重机械运行过程中摆挤压撞人。

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运行中机构速度变化过快,使吊物(具)产生较大惯性;二是由于指挥有误,吊运路线不合理,致使吊物(具)在剧烈摆动中挤压碰撞人。

(2)吊物(具)摆放不稳发生倾倒碰砸人。

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吊物(具)旋转方式不当,对重大吊物(具)旋转不稳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二是由于吊运作业现场管理不善,致使吊物(具)突然倾倒碰砸人。

(3)在指挥或检修流动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为指挥人员在起重机械运行机构与回转机构之间,受到运行(回转)中的起重机机械的挤压碰撞,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指挥作业人员站位不当(如站在回转臂架与机体之间);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致使司机在贸然启动起重机械(回转)时挤压碰人。

(4)在巡检或维修桥式起重机作业中被挤压碰撞,即作业人员在起重机械与建(构)筑物之间(如站在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轨道上或站在巡检人行通道上),受到运行中的起重机械的挤压碰撞。

发生此种情况原因:大部份在桥式起重机检修作业中,一是由于巡检人员或维修作业人员与司机缺乏相互联系;二是由于检修作业中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将起重机固定在大车运行区间的装置),致使在司机贸然启动起重机挤压碰撞人。

2.2触电(电击)触电(电击)是指起重机械作业中作业人员触及带电体而发生触电(电击)。

起重机械作业大部份处在有电的作业环境,触电(电击)也是发生在起重机械作业中常见的伤亡事故。

起重机械作业中作业人员触电(电击)主要有四种情况。

(1)司机碰触滑触线当起重机械司机室设置在滑触线同侧,司机在上下起重机时碰触滑触线而触电。

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司机室设置不合理,一般不应设置与滑触线同侧;二是由于起重机在靠近滑触线端侧没有设置防护板(网),致使司机触电(电击)。

(2)起重机械在露天作业时触及高压输电线,即露天作业的流动式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下或塔式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旁侧,在伸臂、弯幅和回转过程中触及高压输电线,使起重机械带电,致使作业人员触电(电击)。

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在高压电线下(旁侧)作业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加装屏护隔离);二是由于指挥不当,操作有误,致使起重机械触电带电,导致作业人员触电(电击)。

(3)电气设施漏电。

发生此种情况原因:一是由于起重机械电气设施维修不及时,发生漏电;二是由于司机室没有设置安全绝缘垫板,致使司机因设施漏电而触电(电击)。

(4)起升钢丝绳碰触滑触线,即由于歪拉斜吊或吊运过程中吊物(具)剧烈摆动使起升钢丝绳碰触滑触线,致使作业人员触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