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湖南农村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农村状况调查报告(通用6篇)
![农村状况调查报告(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61033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d.png)
农村状况调查报告(通用6篇)农村状况篇1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人人都需要面对的复杂的社会,特别是农村大学生在随着我国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在学校参加的社会活动的范围日益扩大,消费自然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项。
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年纪比较青,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特点。
首先,他们有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同时他们有为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能力的不足使他们的消费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其次他们的消费状况也会反映出现在农村的发展状况,农们的生活水平,为我们更好地了解农村及农民提供更好的帮助。
再次,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在大学里倡导积极向上的消费文化,对大学生成长和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确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调研分析:消费整体水平及资金整体状况:大多数农村大学生其经济来源主要是自己兼职挣钱,父母的资助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6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的消费,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一、生活消费,如吃饭、购置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二、休闲消费,如娱乐、购物及其他;三、学习消费,如购买与专业相关的工具或书籍等。
在这三个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较平均,比如吃饭,大多数同学每月都用四百至五百左右。
消费落差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闲消费部分。
通讯及其电脑的消费状况:在通讯费用方面,现在每个大学生都有一部手机,自然农村大学生也不例外,每人都有一部自己的手机。
对于,电脑只是少数同学有。
相信,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发展,也在渐渐的普及。
平均而言,每位手机用户每月消费不算高,每位同学每月要打掉50元左右。
据网络调查,大一新生的电脑持有率约为20%,这个比率在二年级跃升至50%。
再看高年级,由于实习等客观因素,超过80%的人已成为现代通讯网中的一员。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ae823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df.png)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湖南农村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在湖南农村调查的背景下,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问题和需求,为相关政策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和范围1.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对农村地区的全面了解。
2.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涵盖湖南省农村各地区,包括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下的农村地区。
三、农村发展现状分析1.经济发展通过调查发现,湖南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仍然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2.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本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3.教育和医疗状况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学校和医疗机构设施欠缺,人们的基本教育和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
4.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居住条件差,生活环境不卫生,缺乏娱乐和文化活动。
四、存在的问题和需求1.经济问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途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基础设施问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不便利,农民生产、生活受到限制。
3.教育和医疗问题农村地区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农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
4.环境问题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存在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政策建议1.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建议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鼓励农民从事多元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建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3.教育和医疗方面的政策建议增加教育和医疗资源投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服务支持,提高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4.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建议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调查问卷、实地调查记录、数据分析报告等。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农村考察报告4篇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农村考察报告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8a5e6b79563c1ec5da7196.png)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农村考察报告4篇做好对外宣传。
各级团组织应利用各种媒体和平台向公众宣传设立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意义和目的介绍基地开展的相关业务,加强自身建设。
正面引导公众充分了解并认可农村青年创业基地。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现代化手段和优质服务吸引优秀人才加盟,以带动青年创业致富。
健全青年创业体系,为整合青年创业资源。
解决青年创业融资难。
共青团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农村青年创业基地,通过提供就业导航、信息服务、技能培训、资金支持等,扶持农村青年创业发展。
那么,这种集信息平台、项目平台、培训平台、资金平台为一体的成长平台,否能有效解决青年创业难题,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
一、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重要性广大青年是创业就业的主体力量,创业就业是民生之本。
推动青年创业就业是青年最具体、最紧迫的现实问题,也是共青团组织团结凝聚青年、引导青年有效的载体和途径。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不仅为青年创业提供融资、培训、项目等,更重要的还是为青年创业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在各级政府部门及企业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目前。
得到全面发展,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引导自主就业。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设,1搭建创建平台。
最为核心的理念一是教育青年人自食其力,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不同的培训内容,引导青年树立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二是有利于创业人才和项目库的建设,为创业工作搭建一个丰富的资源平台,基地能把具有创意的项目和掌握一定创业技能的人纳入到这两个资源库中,争取造就一批符合地方产业模式的新项目。
解决融资难题。
创业能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2争取财政支持。
这是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现阶段国务院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
农村青年创业基地的建立,能为创业青年提供有效支持,这其中包括政府拨款、税收减免、siyb创业培训。
特别是青年融资难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关注,建立基地有利于金融机构全面系统的解辖内青年创业情况和资信等级,针对性地做好创业贷款的发放工作。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80a64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0c.png)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
在湖南省的农村地区,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考察,了解了当地农民的生活现
状和发展情况。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对湖南农村地区的农民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当地的农业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首先,我们看到了当地农民的勤劳和朴实。
在田间地头,我们看到农民们辛勤
地劳作着,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耕种着土地,种植着水稻、玉米等农作物。
他们的汗水浇灌着田地,也浇灌着对家庭的希望和期盼。
在与农民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的勤劳和朴实,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业的信心让人钦佩不已。
其次,我们也看到了农民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在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
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农民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一些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生活水平较低,他们的孩子也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些问题成为了制约当地农村发展的瓶颈,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最后,我们也看到了当地农业发展的一些积极变化。
在一些地方,政府加大了
对农业的扶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
一些农民也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加强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一些农民也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了生活条件。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湖南农村地区的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
现状。
我们也意识到,要想改善农民的生活,推动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湖南农村地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85c6f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2c.png)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人才流失、农业基础设施老化等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次调查研究了湖南省农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计收集了500余份有效问卷,并在5个重点县的农村进行了深入的访谈和观察。
三、调查结果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农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多数农民以水稻种植为主。
种植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未得到有效的加工和推广,导致农村经济收入较低。
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调查发现,湖南省农村基础设施滞后,交通、通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欠缺有效公路交通网络和现代化通信设施,对当地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农民生活水平不高由于农村经济收入低,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高,饮食、住房、医疗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农民的教育水平较低,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缺乏创新意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得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展缓慢。
四、结论本次调查针对湖南省农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收入来源;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路交通网和通信设施;3.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推动农民发展创业;4.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五、参考文献1.李晓,孙慧.湖南省农村现代化建设问题分析[J].农村经济技术,2018,12(3):77-81.2.黄志,张强.湖南省农村交通建设现状和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建设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0(2):46-50.3.许志,冯宁.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19,4(1):128-130.。
湖南农村调研报告
![湖南农村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e908cad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4f.png)
湖南农村调研报告湖南农村调研报告2021年7月,本人对湖南省农村地区进行了调研。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湖南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以及了解当地的农村经济、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一、农村经济发展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湖南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有所提高。
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
同时,政府在农村地区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政策,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农村地区的农产品销售渠道有限,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
二、农村教育状况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湖南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虽然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较高,但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突出。
农村地区的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不够高。
此外,由于交通不便、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很多农村学生上进的机会有限,他们的教育机会和发展空间相对较低。
因此,农村教育问题亟待得到重视和解决。
三、农村医疗保障情况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问题。
农村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医疗设施和医疗技术相对滞后,医疗服务水平不高。
同时,农民的医疗保障程度不够高,医疗费用负担较重。
此外,农村地区的医生数量有限,农民对医疗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也相对较低。
因此,加强农村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农村环境保护现状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
尽管近年来湖南省加大了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力度,但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农村地区存在着乱排放废水、乱倒垃圾等行为,农田被污染等情况比较普遍。
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大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整治力度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湖南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教育、医疗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2篇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8218a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57.png)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2篇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一)一、写在前面农民是我们社会中最普通、最勤劳、最可爱的群体之一。
每天清晨,他们早早起床去田里劳作,日晒日晒雨淋,不管身体多累多疲惫,他们都要坚持下去。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农业这一行业的发展,关注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其提供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因此,我最近深入到湖南的乡村,开展了一次农民考察,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农业现状和困难。
二、考察的地点和时间2019年7月22日至7月24日,我来到湖南的宁乡县开展农民考察。
该县位于湖南省中部,与省会长沙相邻,人口约100万,农业发达,主要种植水稻、棉花、花生、黄豆等作物。
我采取了实地考察的方式,走访了该县的数个农村,与当地农民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三、考察结果1、农业现状经过与农民的交流,了解到该县的农业已经从传统种植向规模化、精细化转型。
大多数农民都已经改种较为耐旱、抗病的作物,使用农业科技和农业机械化手段提高产量和效益。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产业。
2、农民现状经过考察,了解到农民们的收入情况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虽然现在农民的收入已经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农产品收购价格不合理、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导致最终收入不够多。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年轻人离乡到城市打工,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需要引导更多的青年人回到农村。
3、对策建议鉴于以上考察结果,为了改善农民们的生产生活,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有针对性地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发展产业。
如建设农村公路、提供金融服务、加强宣传推广等。
(2)推广农业技术。
政府应该加快科技推广,让农民尽快掌握农业科技、保护环境、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水平。
(3)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多渠道和多种形式向消费者销售农产品,进行节约型、高效型、环保型生产。
同时,贯彻“三品一标”方针,提升农产品质量。
(4)引导青年人回乡创业发展。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e1d3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0.png)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一、引言湖南省,位于中国中南部,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着独特的农业文化。
为了深入了解湖南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现状,我特地赴湖南进行了考察。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观察和访谈,我充分感受到了湖南农民的勤劳和智慧,同时也对他们面临的困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农业生产现状湖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农业生产在湖南的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我考察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湖南农民的辛勤劳动。
他们精耕细作,种植了大豆、稻谷、茶叶等各种农作物,并利用山区水资源开展了山地水稻的种植。
此外,湖南的农民还养殖了猪、鸡、鱼等禽畜,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多样化。
然而,湖南农民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局限,劳动力成本上升,农业收益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也给农民带来了困扰。
由于种植品种选择、销售渠道等问题,农民常常面临着农产品滞销的风险,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农民工问题除了生产问题外,湖南农民还面临着农民工问题。
由于农村经济的不振,许多湖南农民选择离乡务工,成为了外出农民工。
他们辛苦劳作,为城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也面临着种种问题。
首先,农民工就业环境较为恶劣,工作待遇少、工时长,甚至存在未支付工资等问题,给农民工的权益带来了威胁。
其次,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也备受关注。
由于农民工常年外出,子女只能留在老家由老人照料,面临着教育资源不均等问题。
四、政府支持与农村振兴面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工问题,湖南省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农村振兴。
政府加大了农业科技研发力度,推广优质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扩大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努力避免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湖南省政府还通过加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了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改善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农村医疗资源的投入,建设了一批乡村医生培训基地,提高了农民的看病就医水平。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ec4e2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e7.png)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近日,我前往湖南考察了当地农民的生活、教育、医疗等情况,并进行了深度交流。
通过此次考察,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湖南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也更加了解了农民的需要和期望。
一、农民生活在湖南农村地区,农民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住房问题。
很多农民家庭住房条件差,房屋老化、污染严重,很多居住条件简陋、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居住环境较为拥挤和不卫生。
另外,农村地区的交通状况也不够便利,很多小路不通,道路状况较差,出行不便利。
二、农民教育在教育方面,湖南农民的素质较高,但是教育资源的匮乏也是一个问题。
在农民群体中,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人员还比较多,而这些人员大多生活在较为贫困的地区。
在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下,这些人员的机会往往被限制了。
另外,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缺乏适当的教育条件,一些孩子无法接受正规教育,这也是教育方面的一个问题。
三、农民医疗在医疗方面,湖南农民的医疗水平较低,医疗条件相对落后。
由于缺少适当的卫生资源,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医疗设备相对简陋,医疗水平相对较低,这也是人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此外,由于医疗费用高昂,很多人没有医疗保障,医疗保障也不够完善,这也是农民医疗方面的一个问题。
四、农民发展在经济发展方面,湖南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由于缺少适当的发展机会和资源,很多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较为滞后。
另外,由于农业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很多人的收入水平还不够高,生活质量相对较低。
五、农民期望通过与农民进行深入交流,我可以感受到农民的期望和需要。
首先,农民希望能够拥有更好的住房条件,改善居住环境。
其次,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地位。
此外,他们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医疗保障和健康状况,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最后,他们希望能够拥有更好的经济机会和发展条件,提高自身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湖南农民的生活、教育、医疗、发展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ea029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c.png)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
湖南是一个有着浓郁农业气息的省份,近年来,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下,湖南农业产值逐步提高。
与此同时,湖南农民也在不断适应着新时代的发展变化,积极探索着农业生产的新模式。
为了深入了解湖南的农村发展,我前往湖南省部分农村进行了考察。
在考察中,我发现农民们的生活正在逐步改善,经济状况得到了提高。
在湖南农村,土地流转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许多农民将自己的农田出租给经营者,通过流转收益提高生活水平。
同时,许多农民也开始从事其他产业,比如蚕桑养殖、生态农业等,以此来增加收入。
另外,农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在考察过程中,我发现,湖南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采用绿色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手段来保护生态环境。
另外,许多农民也开始关注垃圾分类、垃圾处理等环保问题,积极参与当地的环保活动。
在考察中,我也看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常常会面临权益保障不足、收益低等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强管理和服务。
此外,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收益低等因素,许多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这也给农村发展带来了一定挑战。
综上所述,湖南农民的生活正在逐步改善,生态环保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但是农村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需
要政府和相关机构加强管理和服务,同时也需要全社会加强对农村和农民的支持与关注。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39ee1c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a.png)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湖南农村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1.1 调查背景湖南省农村地区的经济、农业、社会等方面发展日益重要,在制定相关农村政策时,需要深入了解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因此,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湖南农村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1.2 调查目的1.2.1 了解湖南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包括农作物种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产品收购渠道等方面的情况。
1.2.2 掌握湖南农村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包括农村产业结构、农民收入水平、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1.2.3 调查湖南农村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农村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程度和改善情况。
1.2.4 了解湖南农村地区的社会事务情况,包括农村教育、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2.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2.2 调查过程2.2.1编制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目的编制相应的问卷,包括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务等方面的问题。
2.2.2 调查对象选择:根据湖南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一定数量的农户作为调查对象,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2.2.3 问卷发放和数据收集:将编制好的问卷发放给选定的农户,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回收问卷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2.2.4 实地走访:根据实际需要,对一些重点地区或问题进行实地走访,并与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交流和讨论。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3.1 农业生产情况根据调查数据统计,湖南农村地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包括水稻、玉米、大豆等,其中水稻产量占比最高,玉米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民普遍使用传统耕种工具。
农产品收购渠道主要有农村合作社、农产品市场等。
3.2 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调查显示,湖南农村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为主,农产品经销渠道相对单一。
农民收入水平有限,且存在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bd6e45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a.png)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湖南农村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湖南省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湖南农村现状和问题,本调查报告对湖南农村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并就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湖南农村人口分布情况及人口结构特点;2.详细了解湖南农村的农业生产状况和发展态势;3.分析湖南农村的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4.研究湖南农村的农村金融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情况;5.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促进湖南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调查方法和样本1.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个别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2.调查样本:本次调查共选取湖南省各地区的10个农村进行调查,每个农村选取50户作为样本。
四、湖南农村人口状况调查结果1.人口分布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湖南农村人口主要集中在湘中和湘南地区,占总人口的60%以上。
2.人口结构特点:湖南农村的年龄结构主要呈现老龄化趋势,青壮年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
五、湖南农村农业生产状况调查结果1.农业耕种结构:调查发现,湖南农村主要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畜牧业也得到一定发展。
2.技术创新和农业机械化:湖南农村普遍采用了一些先进的耕作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六、湖南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结果1.农村产业结构:经调查,湖南农村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但农村工业和服务业也有所发展。
2.农村收入水平和贫困问题:调查显示,湖南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仍存在部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七、湖南农村金融和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结果1.农村金融体系:调查显示,湖南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面仍有待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亟需改善。
2.农村服务体系建设:湖南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但与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八、政策建议1.加大农村经济发展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2.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服务水平;4.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促进农村全面发展。
湖南农村检验调查报告范文
![湖南农村检验调查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533a0b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74.png)
湖南农村检验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目的为了解决该县农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调查覆盖范围包括该县10个乡镇的17个村庄,以及近300户农户。
我们的目标是了解和反映农村居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环境卫生、教育、医疗、农业生产、就业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1. 环境卫生在农村环境卫生方面,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村庄的道路、排水系统都有待改善,尤其在雨季时存在严重的积水问题。
(2)村民们大量使用农村土地作为垃圾堆放地,导致不仅环境恶劣,还可能影响到农作物生长。
(3)农村卫生工作落后,很多村庄都没有固定的卫生站和医生,村民只能去县城医院就诊。
2. 教育(1)很多村庄都没有幼儿园或学前教育机构。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一些家庭难以承担孩子上学的费用。
(2)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经济条件不好,许多教师都去了县城或城市区域工作。
(3)一些家庭认为孩子需要早点进入社会、工作赚钱,因此许多孩子没有接受正规教育或仅仅接受了初级教育。
3. 医疗(1)某些农村没有任何医疗设施,如医院、诊所和医生。
(2)一些医院设施薄弱,医疗设备老化,医生技术水平不高。
(3)由于收入较低,一些农民无法支付较高的医疗费用。
4. 农业生产我们发现农村农业生产中存在多个问题:(1)农村人均土地面积较少,耕地质量低,农村收入较低。
(2)农产品质量不能保证,难以参与市场竞争。
(3)农村匮缺现代化农具、技术和设施,不能提高效率,保证生产安全和质量。
5. 就业农村就业的情况如下:(1)农村就业中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季节性就业和人才短缺。
(2)农村回流劳动力难以合理安置,因此很多家庭的收入不稳定。
(3)农村企业有待发展,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建议我们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若干项建议:(1)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提高村庄的道路和排水设施。
同时,加大农民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环保意识和文明素质。
(2)加强农村教育事业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育质量。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9102f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e.png)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湖南农村调查报告一、引言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对湖南农村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农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充分调查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村庄建设、农民收入等方面的情况,总结研究当前农村发展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背景介绍湖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发展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领域。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面临许多问题,如农产品市场不畅、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等。
本次调查旨在深入了解这些问题的具体情况,为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困境提供参考。
三、农村人口和村庄状况调查⒈农村人口数量情况根据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湖南农村人口数量逐年下降,主要原因是农民外出经商、务工,以及城市化进程加快等因素。
⒉村庄建设现状实地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如道路、供水、供电等,并存在环境卫生问题、垃圾处理不规范等。
四、农业生产状况调查⒈农田利用情况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农田利用率有待提高,存在大面积未利用农田、荒地和闲置土地等问题。
⒉农产品市场情况调查发现,农产品市场存在价格波动大、流通渠道不畅等问题,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五、农民收入和就业状况调查⒈农民收入来源调查调查显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但收入水平不稳定,存在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异。
⒉就业情况调查调查发现,农民就业途径较为狭窄,主要依赖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多样化的就业机会。
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⒈农业结构调整问题基于调查结果,发现农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需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⒉农民收入增长乏力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收入增长不稳定,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七、对策建议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⒉支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⒊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促进农产品流通和价格稳定。
⒋推进农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附件:⒈相关数据统计表格⒉调查问卷及结果汇总表⒊实地调查照片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农村土地承包法: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f223658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4.png)
湖南农民考察报告第一篇:湖南农村经济现状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和目的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湖南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农村经济也在快速发展。
为了进一步了解湖南农村经济现状,本次调研旨在探讨湖南农村经济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步骤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湖南各地的农村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地农民和有关政府部门进行,实地走访则是针对当地农村进行。
三、调研结果1.农业生产湖南农村的农业生产以粮食、蔬菜、水果和畜牧业为主。
在粮食方面,以稻米为主,其他杂粮也有一定的生产量;在蔬菜和水果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地都在发展有机蔬菜和果蔬种植;畜牧业主要以猪、鸡、鸭为主,养殖场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2.土地资源湖南农村的土地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是随着人口增长和建设用地的增加,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加之土地质量和水资源等问题,农业生产成本逐渐增加。
3.农村金融农村金融方面,湖南各地开始发展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给予贫困地区贷款和扶持,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但是由于大多数农民经济状况较差,贷款难度较大。
4.农村社会保障湖南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还较薄弱,虽然政府加大了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力度,但是离城市化进程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四、发展建议1.加强土地保护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对当地土地资源的保护,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确保农田面积不断增加,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发展特色农业湖南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当地特色农产品,如茶叶、蔬菜、水果等,提高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增加农民收入。
3.借鉴外来经验湖南各地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经验,引进当地适应的高新技术,提高当地农业生产效率。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湖南农村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各地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保护,发展特色农业,并借鉴外来经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a985f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b.png)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湖南省农村地区进行调查研究,以了解其农村经济、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湖南省农村地区在经济、教育和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报告将重点说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教育的现状以及农村医疗卫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农村经济发展情况湖南省农村经济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农业为主导的农村经济体系尚未完全转型升级。
其次,农村企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农村地区还存在土地流转困难、农民收入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企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农村教育现状湖南省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有所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其次,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相对较低,缺乏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
此外,农村地区的教育对于职业技能的培养较为薄弱。
为改善农村教育状况,我们建议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设施条件,并加强职业教育的开展。
三、农村医疗卫生问题湖南省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服务不够便捷。
其次,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设施相对薄弱,医疗设备和技术有限。
此外,农村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但服务质量和医疗费用仍然是制约因素。
为了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我们建议加强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和技术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并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健康教育。
结论:湖南省农村地区在经济、教育和医疗卫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实现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我们建议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企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4cbb37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eb.png)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
为了进一步了解湖南农村的发展现状,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并撰写了下面的报告。
一、农村教育调查数据显示,湖南农村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是学校设施的落后。
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等设施都比较简陋,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是教育质量的不稳定。
由于教师素质的不均、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很多农村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城市学生低很多。
最后是教育机会的不平衡。
在某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山区,很多孩子由于交通条件等原因,很难接受良好的教育。
二、农村卫生调查显示,湖南农村卫生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问题。
首先是卫生设施不完善。
很多偏远地区和山区缺乏基础设施,如医院、药店、诊所等。
其次是医疗资源不足。
很多农村居民要看病只能到县城或城市,但就医成本高、交通不便等因素,很多人要延迟就医,影响健康。
最后是卫生知识缺乏。
很多农民对卫生知识掌握不足,缺乏正确的卫生习惯。
三、农村经济调查数据显示,湖南农村经济发展形势较好。
农村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种植业、渔业等为支柱,其中以畜牧业发展较快。
此外,伴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很多农民开始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农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经济模式。
四、农村环境调查显示,湖南农村环境污染比较严重。
首先是水污染。
由于农民用水、排水和养殖污水等原因,很多农村的水质严重下降。
其次是土壤污染。
农村生产过程中使用过多化肥、农药等化学品,导致土壤质量较差。
最后是垃圾处理不当。
很多农村乱倒垃圾,垃圾堆积成山,给rural life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五、农村社会调查显示,湖南农村社会存在不和谐因素。
首先是人才流失。
由于农村教育和就业条件相对较差,很多优秀的年轻人选择了城市生活,导致农村人才流失。
其次是乡村治理不足。
由于乡村治理体系和规章制度不完善,乡村里的社会秩序很难维持。
最后是农民自身素质较低。
由于文化程度、知识水平、道德意识等原因,很多农民缺乏对法律的认识,不了解维护自身权益的方法和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村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湖南绥宁县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020 东山苗族乡留守儿童现状及对策绥宁县东山苗族乡地处绥宁县西南边陲,全乡总面积约11614.平方公里,全乡辖19个行政村,136个村民小组,4061户16564人,其中苗族14693人。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多。
部分留守儿童因种种原因而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身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
本人利用业余时间对全乡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监护情况做了调查。
一、总体现状1、留守儿童分布广泛。
经调查统计,目前,全乡有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近1千7百余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近1千人,全乡留守儿童732人,其中学前儿童125人,小学阶段的416人,;初中生191人,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372名,,父母均在外打工的有360名,为了增收致富,外出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随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2、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
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是父母一方在外工作,一方在家。
其中绝大多数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
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中,93%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3%被托付给亲友,4%托付校方全程管理。
留守儿童周一至周五在校寄宿的占30%。
3、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45%的留守儿童表示理解父母外出务工属被动接受,25%的儿童反对父母外出务工,30%的留守儿童表示支持父母外出打工,但同时也认为父母不在身边对其最大的影响是学习没人指导监督。
70%的孩子能听老师话,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
6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成绩优秀的较少。
4、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
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35%,中等的占55%,说谎、打架、沉迷于游戏、网络等不良行为的占1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调查,由于留守儿童长年不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等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欠缺。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大多数与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孩子要啥给啥,精神上关注的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解决方法不得当、不及时。
由于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代沟”问题更加明显。
且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挣的钱,用于补偿孩子和老人,致使很多留守儿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物质生活优越感较强,加之长辈长期存在“溺爱”孩子的做法,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2、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
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
我对东山村19名学生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80%,有50.7%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12.2%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20%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
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3、留守儿童的学习普遍较差。
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
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
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自觉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8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主课只有30分—40分,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有的上课时间溜出学校上网,学习成绩较差比例之大令人担忧。
4、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等意外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5、留守儿童存在行为缺陷。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弱。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
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难以控制。
三、关爱留守儿童的做法针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感、安全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重宣传,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宣传普及科学家教知识,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同时,通过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重大意义,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经验做法,在全乡营造了人人都来关注留守儿童的氛围。
2、依托家庭学校促进学校、家庭教育的互动,积极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各学校对“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调查,对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及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将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务工地点及监护人身体状况和文化程度等有关资料进行归档,完善学校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3、积极创办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
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学校教师就是留守儿童的代管老师,为留守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5、开展关爱活动,享受家的温暖。
开展征寻“爱心妈妈”活动,让“爱心妈妈”自愿者在星期日领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孩子共度周末,给留守儿童精神关爱,让他们也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家”的美好感觉,努力达到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合力。
四、对策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
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
1、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
,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
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
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2、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
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增加农民收入,加速提高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并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创造就业岗位,让农民工就近务工,从而减少留守儿童。
3、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
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阶段寄宿学校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起义务制教育阶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学校,使寄宿学校变成留守儿童暂时的家,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儿童教育的空白。
4、家长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
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
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
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家长及监护人要树立教育新理念,提高解决儿童成长中遇到困惑的能力,正确对待儿童存在的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与孩子一起“成长”。
5、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
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第二篇:湖南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报告湖南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报告2020年度湖南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统计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省统计局、省农业厅配合,具体统计调查由湖南省农村经济调查队承办。
湖南省农村经济调查队于2020年4月-5月,在全省抽取双牌、安化、沅江、嘉禾、株洲、新晃六个县(市)中的71个村,开展了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统计调查。
调查采用入村座谈与入户访问的方式,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实用人才的规模、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技术(职能)资格、培养渠道和受奖励情况等。
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偏少、文化程度偏低、结构不合理。
本文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对湖南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一些观点与对策。
一、农村实用人才现状1、农村实用人才规模。
71个村有农业人口115647人,有农村实用人才1449人,占总人口的1.26%。
其中,女性116人,占总实用人才的8.0%;中共党员328人,占总实用人才的22.6%;少数民族214人,占总实用人才的14.8%。
2、农村实用人才年龄分布。
1449名农村实用人才中,24岁以下的6人,25-34岁的170人,35-44岁的551人,45-54岁的529人,55岁以上的177人,分别占实用人才总量的1.5%、11.7%、38.1%、36.5%、12.2%。
3、农村实用人才结构。
1449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中,生产型人才577人,占39.8%;经营型人才546人,占37.7%;技能带动型人才174人,占12.0%;科技服务型人才26人,占8.7%;社会服务型人才126人,占8.7%。
在生产型人才中,种植能手235人、养殖能手249人、捕捞能手11人、加工能手82人,分别占比40.7%、43.2%、1.9%、14.2%。
在经营型人才中,经营人才490人、农村经纪人22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34人,分别占比89.7%、4.0%、6.2%。
在社会服务型人才中,乡村文体艺术人员19人、乡村社会工作人员107人,分别占比15.1%、84.9%。
4、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情况。
1449名农村实用人才中,未上个学的1人,小学文化程度的104人,初中文化程度的923人,高中或中专的362人,大专文化程度的52人,大学及以上学历的仅7人,分别占比0.1%、7.2%、63.7%、24.9%、3.6%、0.5%。
实用人才中,通过机构培训的317人,代继或师承成才的142人,自学成材的697人,其他渠道成材的293人,分别占比21.9%、9.8%、48.1%、20.2%。
实用人才中,农民高级技师6人,农民技师6人,农民助理技师3人,农民技术员24人,没有或者未评定职称的1411人,分别占比0.4%、0.4%、0.2%、1.7%、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