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注重的两大养胎法
中医胎教
饮食调理养胎法
几乎每一个家庭都十分重视孕妇的营养问题,期望未来的婴儿能有一个良好的体质,而不出现生理上的任何缺陷。
然而不恰当的进补,往往会造成胎儿营养的失衡。
中医儿科医家历来重视妊娠后的饮食忌宜,提倡饮食调理养胎法。
饮食调理养胎法,是古代优生思想在中医学中的具体体现。
《千金要方》指出:“儿在胎,日月末满,阴阳未备,脏腑骨节皆未成足,故自初迄于将产,饮食居处,皆有禁忌。
”反映了古代医家对孕妇保健的重视,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重营养,调饮食,谨忌宜”三个方面。
在妊娠过程中,孕妇要注意加强营养,以利于胎儿的正常发育。
正如徐之才所说:“孕早期…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孕中期…其食稻麦,甘羹牛羊‟;…调五味、食甘美‟”。
现代中医也认为:饮食不应过少,不应偏嗜,如孕妇出现腰胯及四肢酸楚疼痛,宜用猪骨,牛骨煮汤,以补髓壮骨。
素来脾胃虚弱的孕妇,时常会发生恶阻、胎漏及胎萎等病,要注意调理脾胃,以滋生化之源。
因此,要用香砂六君子汤之类药物加以调整,以使脾胃能及时受纳、吸收、运化水谷精微。
加强营养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进补,要以清淡可口为宜,不可过食生冷、辛辣、油腻之物。
明.万全在《妇人秘科》一书中说:“妇人
受胎之后,最宜调饮食,淡滋味,避寒暑,常得清钝和平之气,以养其胎,则胎完固,生子无疾。
”过食辛辣炙热之品,能助湿生热,导致胎热、胎肥、难产、甚至生后发生疮疡疹毒,目赤、目烂等疾。
因此,凡不利于养胎的食物均应加以调理,对于某些非常想吃的食品亦应合理搭配,以防诱发风疹,胎毒,对不该吃的食物则当禁食。
中医养胎防病基本方法
.中医养胎防病基本方法3.3 调饮食,知宜忌“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不知食者,不足以存生也。
”受胎之后,母子一体,同饮同食,息息相关。
正如《奇效良方》所云:“故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母既食之,而胎又食之,外则充乎形质,内则滋乎胎气,皆借气味之养育也。
”因此,孕妇能够合理调整饮食,注意饮食禁忌,正确摄取食物,不仅对于保护孕妇身体健康,预防孕期并发症,而且对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减少胎儿的死亡率,以及为分娩和产后哺乳的需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3.1.2 营养丰富孕妇妊娠期除了维持自身的需要外,还要供应胎儿不断生长发育的需要,保证出生后体质强壮,少疾长寿。
因此,在饮食调理上第二个原则就是品种多样、营养丰富,这与西医营养学的观点不谋而合。
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调以五味,是谓养气,以定五脏者也”。
如果孕妇营养不足,就会发生“脏腑衰损,气力虚羸,令胎不长”;或者出现“血微,胎养弱,则小儿软脆易伤。
”徐之才《逐月养胎法》亦主张要“调五味、食甘美”。
3.3.1.3 饮食有节饮食有节,就是饮食要有节制,饥饱适中。
而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今社会,只要有条件就会让孕妇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唯恐胎儿身体、智力发育不良,其实这是一种“欲速则不达”的错误观念。
孕期饮食摄入不是越多越好,越精越好,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
否则会发生营养过度,不但导致糖代谢异常的几率增加,胎儿也会在宫内过度的发育,形成巨大儿。
宋代陈文中早在《小儿病源方论》中就旗帜鲜明的指出:“豪贵之家,居于中奥室,怀孕妇人,饥则辛酸咸辣,无所不食,饱则恣意坐卧,不劳动,不运动,所以腹中之日,胎受软弱,儿生之后……少有坚实者。
”医学正传·小儿总论》中亦云:“夫小儿之在胎也,母饥亦饥,母饱亦饱,……或多食煎煿,或恣味辛酸,或嗜欲无节,或喜怒不常,皆能令子受患。
3.4 慎起居,适劳逸妊娠期间,胎儿的生长发育全赖母体供给营养物质。
孕妇和胎儿融为一体,休戚相关,母饥子饥,母寒子寒,母温子温,母病子病。
中医逐月养胎法
中医逐月养胎法怀孕生子,对于每一位准妈妈来说,都是一段充满期待又充满挑战的旅程。
而中医的逐月养胎法,就像是一盏明灯,为孕期的呵护指引方向。
在妊娠的第一个月,此时受精卵刚刚着床,胚胎如同新生的幼苗,尚处于脆弱的阶段。
中医认为,此时应当以养精为主。
准妈妈需要保持心情的平和,避免过度的喜怒哀乐,以免情绪波动影响气血的运行。
在饮食上,宜清淡而富有营养,多食用一些能够补肾气的食物,如黑豆、核桃等。
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有足够的精力去滋养新生命的开始。
到了妊娠的第二个月,胚胎逐渐发育,形如豆芽。
此时,养胎重在调肝。
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准妈妈要尽量减少烦恼和焦虑,让肝气得以舒畅。
饮食方面,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酸味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等,但要注意适量,以免影响脾胃功能。
这个阶段,准妈妈可能会出现早孕反应,如恶心、呕吐等,不要过于紧张,这是身体适应妊娠的正常表现。
进入第三个月,胎儿的雏形已现,如同“葡萄”。
此时养胎重在养心。
心主神明,心静则神安。
准妈妈要保持内心的宁静,避免受到惊吓。
可多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放松心情。
饮食上,可多吃一些养心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等。
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妊娠的第四个月,胎儿开始快速生长,形如“茄子”。
此时养胎重在养脾。
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谷精微。
准妈妈要注意饮食的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损伤脾胃。
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等。
同时,要适当增加活动量,促进气血的流通,但运动要适度,不可过于剧烈。
到了第五个月,胎儿的肢体逐渐发育完善,形似“西瓜”。
此时养胎重在养肺。
肺主气,司呼吸。
准妈妈要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新,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有害气体。
饮食上,可多吃一些润肺的食物,如百合、雪梨等。
第六个月时,胎儿的骨骼逐渐坚实,犹如“苦瓜”。
养胎重点在于补肾。
肾主骨生髓,肾强则骨壮。
准妈妈可以多吃一些补肾的食物,如黑芝麻、黑木耳等。
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第七个月,胎儿的大脑发育加快,形如“莲藕”。
怀孕了如何进行中医保健你知道吗?
怀孕了,如何进行中医保健,你知道吗?黄帝内经云,男女肾气充盛,天癸成熟,任通冲盛,两神相博,合而成形,便成胎也。
一、分期保健1、早期养胎气。
祖国医学认为,妊娠早期,是足厥阴少阳脉滋养胎气,厥阴少阳,在五行属木,有火,女性生性易怒,所以孕早期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并发妊娠剧吐等疾病,可以适当吃一些酸性食物以养肝并促进食欲,以便提供更多的气血以滋养胎儿,但切忌不能过量,以免引发流产。
同时要注意饥饱适中,食物宜清淡,不宜温补,以免导致胎热、胎动不安,导致流产。
同时注意充分休息,少食多餐,营养均衡,多吃五谷杂粮,少吃高蛋白、肉类等营养高、难消化的食物。
2、中期助胎气。
祖国医学认为,妊娠中期,是足太阴阳明脉滋养胎儿,所以要注重脾胃的调养;注意动作轻柔,心平气和,适度劳作,避免受寒,尤其注意保护中焦脾胃,注意饮食保暖,切忌寒凉,过食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影响体内胎儿的发育及日后宝宝的体质。
3、后期利生产。
祖国医学认为,妊娠后期,足少阴太阳脉滋养胎儿,此时多数孕妇出现脾气虚,不能制水出现水肿,以及阴虚血热,胎热不安,易出现早产,此时孕妇衣着要宽松,不能坐浴。
慎起居,适度活动,一可促进宝宝日后身体的灵活度,二可减轻孕妇分娩时的难度和痛苦。
饮食上少食鱼虾海鲜螃蟹等易致敏及肥甘厚味之品,以免导致宝宝生后黄疸过高及出现湿疹等过敏症状。
二、孕期的调养1、调养饮食:孕妇应淡滋味,避寒暑,均衡饮食,少食辛酸煎炸肥甘生冷。
2、调畅情志:孕妇应保持心情舒畅,稳定情绪,避免精神紧张,以免影响胎儿发育;因居住舒适、优美、静雅的环境,以保持心情舒畅、气机调和。
3、起居有常:孕妇应顺应气候的变化,避寒保暖,适寒温。
提倡静养,勿过逸过劳,慎起居,适度活动;4、戒房事:妊娠早期及7个月以后,应谨戒房事,以免损伤胞胎,引起胎动不安或堕胎、小产或病毒侵袭。
5、谨慎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擅自使用药物,包括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中草药也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古人提倡的逐月养胎法
古人提倡的逐月养胎法怀胎生子是人生的大事,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重视子嗣繁衍、有着“多子多福”传统的民族,纵观中华民族发展史,从《周礼》的胎教法,到北齐徐之才的十月养胎法,古人对孕产的重视可见一斑。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古人提倡的逐月养胎法。
1. 妊娠一月:“一月之时,血行否涩,不为力事,寝必安静,无令恐畏。
” 意即孕妇从怀孕后第一个月起,就应注意睡眠的环境要安静,无噪声打扰,更不能受到惊吓。
“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麦,无食腥辛,是谓才正。
”则是说饮食上应稍细熟烂,在主食上可多吃点大麦,副食调味方面以酸味为主。
因为孕妇多喜食酸,而中医学认为,酸味入肝,能补肝以养胞胎。
对于辛辣腥臊的食物宜少食或不食,以免影响胎气。
2. 妊娠二月:“二月之时,儿精成于胞里,当慎护之,勿惊动也。
”妊娠早期,胚胎正处于发育阶段,也是最不稳定的阶段,孕妇应“居必静处”,禁忌或减少性生活。
而对于孕妇的饮食来说,则要“无食辛臊”。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并且为了不伤胃气,自古以来,医家们多主张孕妇的饮食最好在适当讲究营养的前提下,以“清淡”为主。
这种清淡而又富有营养的食物,在今天归纳起来大致有瘦肉、鱼、禽、蛋类、牛奶、豆浆,以及各种绿叶蔬菜等;而膏粱厚味,辛热肥甘,以及炙煨油煎,“冰浆”、“饮酒”,则一般多在避忌之列。
原因在于“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
膏粱厚味,辛热肥甘等物,非但入胃刺激,不易消化,并且弄得不好,还会使孕妇体内热邪壅滞,造成阴阳失调,以致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3. 妊娠三月:“当此之时,未有定义,见物而化……欲子美好,数视璧玉;欲子贤良,端坐清虚,是谓外象而内感者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若要想子女长得美好端正,应多看白璧美玉,若想孩子贤良有道德,那么孕妇的言语行动应当文雅庄重。
心不应有坏的念头,坐、立须端正,忧思喜怒要有节制。
所谓“外象而内感”,就是说外界的事物对胎儿的发育有直接的影响。
中医妇科:逐月养胎法
中医妇科:逐月养胎法当时代的潮流将我们的传统冲刷殆尽,再回过头重新审视,我们才发现古人的智慧如同海边沙滩里隐藏着的珍珠,虽时光流转,沧海桑田,难掩其光彩。
而中医学古老的逐月养胎法,即是其中的一颗明珠。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怀胎十月如何逐月养胎吧。
“逐月养胎”,就是根据胚胎每月的发育情况,结合中医理论,提出相应的每月养胎的措施。
比如中医把方位中的东方、季节中的春天、地上生长的树木、颜色中的青色、五脏中的肝脏、动物中的鸡、谷物中的麦、五味中的酸味归入五行中木的属性里。
由于木属性的春天是一年之首,是万物生发的开始,而胎儿初孕也是生命的开始,所以怀胎一月属于五行中的木,由孕妈妈木属性的肝经气血滋养胎儿,孕妈妈的饮食调理上也要注意补肝护肝。
肝喜酸,故“酸美受御,其谷麦,故宜食麦”。
通俗的说就是怀胎一月时,孕妈妈会喜欢吃酸的食物,麦类的面食更能滋养孕妈妈和肚子里的宝宝。
一月养胎怀胎一月名叫始形,由足厥阴肝经滋养胎儿。
孕妈妈们的日常饮食要精美可口些,可以多吃些酸的食物,辣的和腥的食物最好不要吃。
羹汤要吃熟的、暖的、新鲜的;过夜的、凉的饭食不要吃,能做到这些就叫做“才贞”。
《逐月养胎方》认为怀胎一月时,孕妈妈的肝血要滋养胎儿,如果过于劳累容易损伤身体的肌腱,环境嘈杂或惊吓会扰乱孕妈妈的肝气,对孕妈妈和肚子里宝宝都不好。
所以这段时期孕妈妈是不宜做重体力活的,而且睡觉时要有安静的环境。
另外,《产经》特别指出“无御大丈夫”,也就是说怀胎一月不要行房事。
二月养胎怀胎二月名叫始膏,由足少阳胆经滋养胎儿。
孕妈妈们不要吃辛辣腥臊的食物,居住的环境要安静,摇滚音乐之类的就不要听了,不要惊扰肚子里的宝宝。
这段时间还是不能行房事,否则容易引起孕妈妈们以后“百节骨间皆病”,也就是说以后容易留下关节不适的病根。
三月养胎怀胎三月名叫始胎,由手少阴心经滋养胎儿。
这段时期很重要,肚子里宝宝的天性将生未生,“未有定仪,见物而变”,这是胎教的好时节。
中医养生保健孕妇如何调理胎儿发育
中医养生保健孕妇如何调理胎儿发育孕妇的身体状况对胎儿的健康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医学认为,通过适当的养生保健方法,可以帮助孕妇调理身体,促进胎儿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保健的相关内容,介绍孕妇如何调理胎儿发育。
一、饮食调理孕妇的饮食对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
中医强调饮食的平衡,其中包括五谷杂粮、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的蛋白质等。
孕妇要避免暴饮暴食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保持肠道通畅。
当遇到孕妇出现消化不良、便秘等情况时,中医药认为可以通过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吸收。
常见的食疗方法包括食用粥类食物、消化酶含量高的食品等。
此外,孕妇还可以通过食用一些中药药膳来调理身体,如黄精炖瘦肉汤、红枣煮鸡蛋等。
二、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对孕妇来说是有益的,它可以增强体力,改善孕期不适症状,并有助于胎儿的发育。
中医强调运动量的适度和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孕妇应该选择轻松、舒适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孕妇体操等。
同时,孕妇应该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三、调节情绪情绪的稳定对于孕妇和胎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医认为,情绪波动会对脏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
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散步等方式放松自己,与家人、朋友保持积极的社交互动。
四、经络保养根据中医理论,孕妇在胎儿发育过程中需要注意保养经络,以保持气血顺畅。
经络保健可以通过推拿、针灸等手段来实现。
推拿可以促进气血运行,缓解身体疲劳和不适症状。
针灸则可以调理脏腑功能,有效缓解孕妇的不适感。
五、草药调理在孕妇保健中,草药的应用需要特别慎重。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合适的草药才是安全有效的。
中医草药可以根据孕妇个人情况来调理身体,缓解不适症状。
常见的中药材如黄芪、枸杞子、党参等,可以根据孕妇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的组方。
六、合理安排生活作息良好的作息习惯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发育非常重要。
中医育儿知识中医育儿养儿十法
中医育儿知识中医育儿养儿十法
中医育儿养儿十法是一套中医传统知识,旨在帮助父母通过调理孩子身体的方式,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以下是中医育儿养儿十法的简要介绍:
1. 和缓养育: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过度严厉或溺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支持。
2. 进补养生:合理调理孩子的饮食,注重补充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3. 穴位按摩:经常按摩儿童的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身体,促进气血流通,提高免疫力。
4. 春捂秋冻:根据季节的变化,适时给孩子穿衣服,避免受凉或过热,以保护孩子的机体防御功能。
5. 调理节气:根据中国传统的农历节气,合理调整饮食、作息和起居习惯,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6. 合理运动:鼓励儿童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游泳、跑步、跳绳等,以促进机体的生理发育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7. 规律作息: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利于身体健康和成长发育。
8. 情绪调节:帮助孩子有效地处理情绪问题,注重情绪的平衡和稳定,以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9. 中药调养:根据孩子个体差异和健康状况,配合中医草药的运用,对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进行调理和预防。
10. 疾病防治:加强儿童的免疫力,注重日常生活卫生,定期进行必要的体检和疫苗接种,预防常见儿童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育儿养儿十法仅作为一种参考,具体的养儿方法还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中医医生的指导进行。
对于一些严重的疾病或问题,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中医对胎停的保胎原理
中医对胎停的保胎原理
中医对胎停的保胎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胎停的原因主要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胎儿的生长发育受阻。
因此,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可以缓解血液淤滞,促进气血流通,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氧气。
常用的方法包括艾灸、中药调理等。
2. 补养胎气:中医强调胎气的重要性,认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与胎气的充盈有着密切的关系。
保胎的方法之一是通过中药调理来补养胎气,增强胎儿的生命力。
常用的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等。
3. 调理心情:中医强调身体和心情的统一,认为情志不畅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保胎的方法之一是通过调理心情来缓解精神压力,增加身体对胎儿的养护力度。
常用的方法包括放松心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等。
4.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对胎儿的发育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保胎的方法之一是通过调理脾胃来增强营养吸收和代谢功能,为胎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常用的方法包括饮食调理、适当运动等。
孕期中医调理中医养胎的秘诀
孕期中医调理中医养胎的秘诀孕期中医调理,中医养胎的秘诀孕期是每个女性人生中重要的阶段之一,对于母亲和胎儿来说都需要特别的关怀和保护。
中医学认为,在孕期中采取适当的中医调理措施,可以帮助妈妈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促进胎儿健康发育。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孕期中医调理的秘诀。
1. 调理饮食在孕期,营养摄入对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中医强调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建议孕妈妈们多食用有机食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
同时,中医认为,孕妇应该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杂粮等,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2. 调理情绪孕妇的情绪波动是常见的现象,而合理调节情绪对胎儿的成长和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中医提倡孕妈妈们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可以通过听音乐、做瑜伽、散步等方式放松身心,保持积极的心态。
3. 调理作息中医认为,孕妇的作息规律对于胎儿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建议孕妈妈们保持充足的睡眠,并尽量避免熬夜和长时间疲劳。
可以通过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的运动等方式来促进良好的作息习惯。
4. 中医草药调理在孕期,中医草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调理方式。
但是,在选择中药调理孕期时一定要注意遵守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避免未经专业医生指导的自行服用中药。
因为不同的身体状况需要不同的中药配方,所以一定要找到合适的中医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
5. 针灸调理中医针灸也被广泛应用于孕期的调理中。
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经络和气血,帮助妈妈们舒缓疼痛、缓解恶心等不适症状。
然而,同样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孕期中医调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护母婴健康的方法。
但是,每个孕妈妈的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中医调理时一定要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并及时沟通和反馈身体状况的变化。
只有在专业指导下,才能更好地享受孕期的幸福,保护胎儿的健康发育。
【注】本文仅供参考,不做专业医学建议,请在中医医生指导下进行孕期调理。
中医育儿如何养胎护胎育儿养胎护胎
中医育⼉如何养胎护胎育⼉养胎护胎男⼥媾精,阴阳相合,⼀个新的⽣命就开始了。
先天之本,⼀⽣之基,胎⼉保健,对于后天体质强弱、智⼒⾼下、疾病寿天,有着深远的影响,⼉童保健,应当从受孕怀胎开始。
我国古代《⼤戴礼记·保傅》关于“⽂王胎教”的记载,表明早在商周时期已有做好胎养胎教能使⼩⼉健康聪慧长寿的实例;《素问·奇病论》对“胎病”的记载,说明当时已认识到不注意胎⼉护养可造成⼩⼉先天性疾病。
所以,胎⼉的强弱,禀受于⽗母,特别是胎⼉在腹,与其母相互依存,孕母的体质、精神、营养、起居、疾病、环境等,均会影响胎⼉的⽣长发育。
胎⼉保健,⾸先要从择偶婚配开始。
近亲之间,⾎缘相近,不可通婚,否则会使后代体弱⽽且患遗传性疾病的机会增多。
男⼥双⽅应在适当的年龄结婚⽣育,男⼦三⼋,⼥⼦三七,肾⽓平均,发育完全成熟,所以,男⼦24—32岁,⼥⼦2l-26岁,才是婚育的最佳年龄。
结婚之前,应作婚前检查,查明有⽆不宜婚育、可能影响后代健康的疾病。
⽗母⾝体健康,阴阳和畅的情况下婚配受孕,才能为胎⼉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饮⾷调养胎⼉的⽣长发育,全赖母体的⽓⾎濡养。
孕妇⽓⾎充养,依靠脾胃仓廪化源充盛。
孕妇的饮⾷,应当富于营养,清淡可⼝,易于消化,进⾷按时、定量。
胎⼉正常⽣长发育所必需的最重要的营养素是蛋⽩质、矿物质和维⽣素,必须保证供给。
禁忌过⾷⼤冷、⼤热、⽢肥粘腻、⾟辣炙爝等⾷物,以免酿⽣胎寒、胎热、胎肥等病证。
对于不同孕期的饮⾷安排,北齐徐之才提出,在妊娠的第1、2个⽉,要“饮⾷精熟,酸美受御,宜⾷⼤麦,⽆⾷腥卒之味”。
就是说,妊娠早期要有全⾯的营养,按孕妇的⼝味涧配饮⾷,不要吃可能加重妊娠反应的刺激性⾷品。
4个⽉以后,要“⾷稻麦,羹⽜⽺,调五味,⾷⽢美”。
妊娠中期胎⼉迅速增长,必须多进富含各种营养成分的⾷品。
妊娠后期是胎⼉⽣长的⾼峰期、脑发育的关键期,也需要营养丰富,同时要防营养过度。
饮⾷调养还包括嗜好有节。
孕妇最好戒去烟酒。
中医养生保健孕妇如何调理胎教技巧
中医养生保健孕妇如何调理胎教技巧怀孕是每个女性生命中的重要时刻,对于胎儿的健康发育以及后期的生产和产后恢复,孕妇的身体状态十分关键。
在中医养生保健中,有许多调理胎儿以及孕妇自身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为胎儿的健康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医养生保健中常用的孕妇如何调理胎教技巧。
一、合理饮食饮食对于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影响巨大,合理饮食有助于孕妇增强体质,提高孕妇和胎儿的免疫力。
孕妇应遵循以下原则:1.均衡摄入营养素:孕妇的饮食应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蛋白质是胎儿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孕妇和胎儿的正常代谢起到重要作用。
2.多食新鲜蔬果:新鲜蔬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调节孕妇的肠胃功能,预防便秘和水肿等问题。
3.少食辛辣刺激食物:辛辣刺激食物容易引起胃肠不适,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如胃酸倒流和消化不良等,对孕妇和胎儿都不利。
二、适度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孕妇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缓解孕期不适,增强体质。
但是在运动过程中,孕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避免剧烈运动:孕妇不宜从事剧烈运动,如激烈的有氧运动、高强度的力量训练等,以免对胎儿和孕妇本身造成不良影响。
2.选择适宜运动方式:适合孕妇的运动方式主要包括散步、瑜伽、孕妇舞蹈等,这些运动可以增强孕妇的体力,提高心肺功能。
3.注意运动安全:孕妇需要避免在高温环境下运动,避免受伤,以及避免与其他人发生碰撞等意外情况。
在运动前,孕妇应向医生咨询,了解自己是否适合进行某种运动。
三、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保健是一种有助于调理孕妇身体和胎儿发育的方法,常用的调理手段包括针灸、推拿、草药等。
1.针灸:针灸是中医常用的调理方法,适当的针灸可以促进孕妇体内经脉气血的流通,改善孕妇体内的气血不足或者堵塞情况。
但是孕妇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灸。
2.推拿:推拿可以通过调理经络和穴位,增强孕妇体内的阳气,舒缓孕妇的肌肉和骨骼疼痛。
但是孕妇在进行推拿前,需要确认推拿师具有相关资质,避免因为操作不当而引发其他问题。
中医保胎的原理
中医保胎的原理在中医传统医学中,保胎是指通过一系列中药调理和饮食调节,帮助孕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护胎儿的发育和生长。
中医认为孕妇在怀孕期间需要特别注意调养,以保证胎儿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中医保胎的原理和方法。
1. 调理气血中医认为孕妇怀孕后,胎儿会消耗孕妇的气血精华,所以孕妇需要通过调理气血来保护自己和胎儿的健康。
中药中常用的调理气血的药材有当归、熟地、川芎等,可以帮助孕妇补充气血,增加体质。
2.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心,孕妇怀孕后脾胃功能会有所减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
孕妇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调理脾胃,比如多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和辛辣食物,同时可以服用一些中药调理脾胃。
3. 调理情绪孕妇在怀孕期间情绪波动较大,情绪不稳定会影响胎儿的健康。
中医认为情绪和气血有密切关系,所以孕妇需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生气和焦虑。
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听音乐、与家人朋友交流等方式来调理情绪。
4. 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在保胎中的重要性。
孕妇需要根据孕期的不同阶段,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的均衡。
孕妇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比如鱼、豆类、蔬菜水果等,同时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过量油腻食物。
5. 避免过劳中医认为孕妇在怀孕期间要避免过劳,保持充足的休息。
过度劳累会消耗孕妇的气血,影响胎儿的发育。
孕妇可以通过适当的休息和睡眠来补充体力,保持精力充沛。
中医保胎的原理是通过调理气血、脾胃、情绪和饮食,避免过劳来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中药调理和饮食调节方法,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同时,孕妇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和运动,保持心情愉快,才能顺利度过怀孕期,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中医保胎的原理值得广大孕妇参考和学习,为健康生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阴阳和有化育之功——略谈中医的养胎之法(二)
阴阳和有化育之功——略谈中医的养胎之法(二)中斯医在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
其实男女或者说夫妇就是一对阴阳,而孩子就是这对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夫妇和谐,则阴阳和合有乾坤化育之功,经言“阴阳和故能有子”,如此生子必然容易,且性质平和,反之阴阳不和则化育亦难奏功,临证时发现很多不孕不育的患者就是存在这个问题,这是值得大家反思的。
同样,孕妇及其家人在养胎时除了注意调和饮食、睡眠、运动,使身得其养之外,也不能忽视夫妇和谐的重要作用。
夫妇感情融洽会使孕妇满怀生活的喜悦,心在志为喜,当胎儿感受到这份来自母亲的喜悦,心领神会之时,便神得其养了。
但如果胎儿感受到的不是喜悦而是忧愁,甚至是怨恨,那么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了,当下有太多的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或者脾气暴躁,或者胆小易惊吓,或者有自闭倾向,诸如此类神志方面的异常,究其原因大多皆肇始于夫妇感情的问题。
《素问·奇病论》载“帝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胎病。
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经文明确指出原发性癫痫大多源于胎儿时期母亲受到惊吓所致,细味经文,虽仅举“癫疾”一病,于情志仅举“惊”一种,但却给我们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就是孩子大多数先天性的疾病亦即胎病,我们都可以从母亲的七情方面寻找预防和解决的办法。
正是基于这个认识,在爱人怀孕之前,我就专门跟她交流过,就是怀孕期间一旦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一定要说出来,即使是不方便说的也要说。
当然她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开朗的人,也很容易就做到了。
另外我自己也非常注意去感受她的情绪波动,有时候还会主动地去帮助开解和释怀,因此爱人在怀孕期间心态是相当平和的。
经过这一番努力,我们观察孩子出生后至少在心智方面的发展是有所不同的,既有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天真烂漫,也不时会有一些令人惊奇的举动,比如最近奶奶就发现在给孩子喂东西时,孩子偶尔也会礼让她,这对刚满一岁的孩子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
中医教你如何保胎
中医教你如何保胎从得知优喜的第一天起,大多数准妈妈除了兴奋和喜悦之外,还会有些担忧,宝宝能不能平安长大呢?能顺当度过十月的漫长备孕期吗?你能健康地生下你的宝宝吗?中医为您的孕期保驾护航一般来说,假如怀孕的准妈妈怀孕了,不管身体消失什么不适,作为医生,我是不建议吃药爱护胎儿的。
其实留意饮食,不要过度劳累,正常生活,心情开朗,再加上准爸爸的无微不至的照看,这才是孕期健康生活最需要的。
但是,假如怀孕后不幸流产,对准妈妈和家人都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和生理损害。
而且,许多女性的自然流产往往会反复发生,给许多家庭蒙上阴影。
所以,在胎滑不稳的状况下,还是需要请中医为您保胎保驾护航。
中喜认为,导致流产的缘由特别简单,内分泌失调、妊娠免疫调整特别、子宫形态特别等都是可疑的罪魁祸首。
目前西医还没有特别有效的避孕方法,多是补充黄体酮等孕激素,但这种方法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
中医抗孕更多的是调理准妈妈的脏腑、气血、经络,让准妈妈的身体机能得到改善,胎儿自然好。
上调。
适当使用中药不会对胎儿造成损害。
服用中药保胎后诞生的宝宝的智力和健康不会受到影响。
可以说中药安胎是没有副作用的。
中医保胎的健康密码中药安胎适合高龄产妇和有习惯性流产的准妈妈。
一般中医会依据每个人的体质配制合适的药物,以达到最佳的安胎效果。
依据中医辨证,准妈妈的体质可分为肾虚、脾肾两虚、血热血瘀等虚实、寒热。
1、功能失调流产主要以补肾健脾为主对于因功能失调而流产的准妈妈来说,肾虚、脾肾两虚是中医最常见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小腹隐痛,头晕耳鸣,产后阴道有少量出血,色泽苍白,面部或眼眶有黑斑。
但部分女性平常身体虚弱,有自然流产史,常见于孕期黄体功能障碍和免疫调整失调。
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可提高准妈妈孕早期的-HCG和孕酮水平,对胚胎有爱护作用,有利于正常妊娠的建立和维持。
中医防治自然流产讲究辨证施治、整体调整、防治结合、固本保胎。
2、有子宫肌瘤病史的反复流产以养气活血为主这类准妈妈的临床表现可能包括腹痛、腰酸、烦躁、口干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注重的两大养胎法
原文载于胎停育康复网()
养胎育婴都需调护神气;妇女怀孕后,一要注意根据妊娠的月份不同,随时更换食谱;二要随着季节的变化,在饮食上有所差异。
1、养胎育婴都需调护神气
中医学历来把形、神、脏腑视为合一的整体,从而创立了精神致病理论。
《内经》中“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论述就是这一理论的高度概括。
中医的病因学一直认为七情失调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即使六淫为患也常有精神因素掺合在内。
针对这一发病环节,中医学相应地创立了调神理论,成为中医防病治病的特色之一,千百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①养胎——孕妇须调神。
中医的养胎之说始于《内经》。
至北齐,徐之才已有专著《逐月养胎法》问世,较系统地论述了中医对胚胎生长发育过程的认识及孕期卫生保健和孕期疾病的防治等问题。
其基本内容与现代医学的“胚胎学”和“围产医学”颇有相似之处,尤其是书中提出“外象而内感”的论点,强调母体的精神心理变化能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发育及生后小儿的性格特征的形成。
这一观点对后世的影响较大。
孙思邈等人将其发挥成“胎教”学说,所论颇详。
历代医家均把调治心神视作养胎的重要手段之一,自始至终贯穿于种子(受孕)、产前(妊娠)、临产、产后诸过程中。
产前(妊娠)——两精相搏,合而成形。
由受精卵发育成胎儿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复杂的过程,古人已认识到在此过程中孕妇的精神因素对胎儿健康的影响。
如《产孕集》说:“孕藉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一有偏倚,即致子疾。
”又曰:“气主于心,心之神主内而应外,外有所接则神动而气随之……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
”认为孕妇和胎儿是一个整体,气血息息相通,七情能影响孕妇气血,继则可影响胎儿。
因此孕妇养胎必须调神,这是在妊娠期,中医心身医学的基本思想。
为此,历代医著对孕妇调神养胎的内容论述较广,大致可概括为节欲、怡情、胎教三方面。
这三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但各有侧重。
节欲--偏重于性的心理调节,这对养胎极为重要。
《达生篇》云:“受孕后最宜节欲,不可妄动致扰子宫。
……即幸不坠,生子亦必愚鲁而多疾患矣”,严正指出了孕期交合的危害性。
《幼幼集成》也说:“妇人怀孕……以淫欲最所当禁;盖胎在胞中全赖气血育养,静则神藏,若情欲一动,火扰于中,血气沸腾,三月以前犯之则易动胎小产。
”临床早孕流产病例中与受孕后不注意节欲有关者颇多。
怡情--侧重于稳定情感。
孕期“静形体,和心态”有利于胎儿健康成长。
古人主张孕妇应做到“无悲哀,无思虑惊动”、“无大言,无号哭”,喜怒哀乐适可而止。
这是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孕妇情绪过分紧张,肾上腺皮质激素就会增高,而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明显的阻碍胚胎某些组织联合的作用,因而可引起胎儿畸形,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幽门狭窄等,也易导致早产和低体重儿。
有人发现当孕妇情绪
激动时胎动就增加,如果激动时间延长,胎动也随之延长,有时甚至可达正常胎动的10倍。
往往会引起胎儿循环障碍,影响胎儿发育甚至造成胎儿死亡。
胎教--是中医在养胎学范围内所体现的心身医学思想中最富特色的部分,着重强调孕妇的情志对胎儿仪容、智力、性格、品德的影响。
北齐徐之才认为“ 妊娠三月名始胎,当此之时,未有定仪,见物而化”,“欲子美好,数视璧玉;欲子贤良,端坐清虚,是谓外象而内感也”。
孙思邈也认为:“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禀质未定”,应该“弹琴瑟,调心神,和性情,节嗜欲,庶事清静”。
经过胎教,方能“生子皆良长寿”。
明确指出了“胎教”的主要内容是让孕妇在妊子之后加强精神品德的修养和教育,所见所闻皆系良好的感受,做到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绝其嗜欲,避免恶性刺激,使之“外象而内感”,借以促进胎儿的仪容美好,智力发育,使下一代健美聪慧。
这些观点正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如环境心理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研究表明,调和的色彩,美丽的画图,悦耳的音乐能够调节人的情绪,培养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提高精神文明水平,不仅对人的精神和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运动系统能产生有益的作用,而且对胎儿发育和出生后的智力发展,身心健康也极为有利。
而刺耳的噪声,缭眼的色彩,会使人烦躁,发怒和情绪不安,促使人体内器官功能失调,肌肉收缩,血压升高,心跳加快等等,这对孕妇和胎儿极为不利。
②临产——关系到母子安危的关键时刻。
历代中医十分重视临产时精神因素对分娩的影响。
《产科心法》就指出,孕妇足月临盆犹如瓜熟蒂落,是“ 天生造化……天然之理”,强调分娩是一种生理本能,教育孕妇临产时“不必心慌惊怕”而应消除顾虑,让孕妇作好产前精神准备,沉着临盆。
《达生篇》还为孕妇临产归纳了一个“六字诀”:“睡、忍痛、慢临盆”。
这里的睡,除了休息蓄积体力外,更深的含义是以放松紧张情绪。
忍痛就是要求孕妇临产时以坚强的意志克服紧张心理去战胜疼痛。
现代心理与疼痛关系的研究表明,痛觉受人的心理因素影响很大,同样的痛觉刺激强度,在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往往痛觉较小,痛反应轻。
2、逐月养胎
“因时择食”是指妇女怀孕后,一要注意根据妊娠的月份不同,随时更换食谱;二要随着季节的变化,在饮食上有所差异。
中医学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与日月相参”,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时时影响着人体的生理、病理,孕妇更容易受影响。
因此,随着胎儿在孕妇体内的生长发育,其营养需求不同,故孕妇的饮食不应千篇一律,应根据胎儿和胎盘的成长,适应其生理性、代谢性需要,采取适宜的饮食。
《千金要方》里曾载有关“逐月养胎”的饮食法,意思是,妊娠一月时,胚胎刚刚形成,此时饮食应稍细熟烂,在主食上可多吃点大麦粉,副食调味方面以酸味为主。
因为孕妇多食喜酸,而中医学认为,酸味入肝、能补肝以养胞胎。
对于辛辣腥臊的食物宜少食或不食,以免影响胎气。
妊娠第二个月时,孕妇早孕反应较严重,为防止呕吐,可以在起床前吃些干食、如烤馒头片、饼干等,
不要吃汤菜或稀粥,晚餐后一般呕吐减轻,因此晚餐可吃得丰盛些。
另外,少量多餐或吃清淡可口、少油腻的食物,也有益于防止孕吐。
妊娠三月时孕妇易喜易怒,因此,宜服雄鸡汤,能调肝养胎。
现代营养学认为,为了满足胚胎组织的正常发育,必须保证蛋白质尤其是完全蛋白质的供给。
这需要比平时稍多吃一点瘦肉、鱼、蛋和大豆制品。
在怀孕四个月时,可多吃些粳米,倘若孕妇想呕吐又不欲食者,应喝点菊花乌鸡汤,可调和胎气、清肝养胎。
怀孕五月左右,是胎儿发育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对营养的需求最大,因此,本阶段的饮食原则不仅数量要多,质量也要求较高。
古人特别提出要吃点羊肉、牛肉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一般说来,每天应吃1~2只鸡蛋,50~100克瘦肉,100~150克大豆制品,500克左右蔬菜。
如能常吃些动物肝脏、血、骨头汤、鱼类和新鲜水果更好。
海带、紫菜、海米、虾皮等海产品,芝麻、花生、核桃等硬果类,对孕妇尤为有益。
妊娠六个月时宜少吃寒凉饮食,可多吃些粳米粥,也可食麦门冬汤,再选乌雌鸡一只加入麦门冬汤内炖汤,对孕妇有较好补益作用。
这样能使肌肉、皮肤致密、外邪不易入侵。
妊娠七月至九月,为妊娠后期,胎儿日趋成熟,饮食原则应因人而异。
若胎儿发育较好,孕妇又较胖的,则应稍稍限制一些饮食,以防胎儿长得过大而给分娩造成困难;相反,若孕妇体质较差,胎儿发育又不大好,则应加强营养,吃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