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盆景基本树型制作—丛林式
丛林式盆景制作图示
丛林式盆景制作图示
石林
【期刊名称】《花木盆景:盆景赏石版》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不论是浓密葱郁的森林还是疏落有致的林地,树木苍生的自然美景,均可以在巧手栽种的丛林式盆景中重现。
这种造型使不适合做成单株盆景的树种也有了表现的机会。
例如树龄太轻或枝干细长的树木,以及树枝稀疏或倾向单侧生长的树木等。
创作丛林式盆景时,必须凭着平日观察大自然的心得而加以应用变化。
丛林式盆景中的每一株树材因为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分享光线、水分及养分,所以会倾向于往上生长而不是朝外伸展,以至会长出高耸、细长而不是粗壮的树形;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石林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8.1
【相关文献】
1.一件丛林式袖珍椰子盆景的制作过程 [J], 林凤书;郑鹏翔(摄影)
2.丛林式树木盆景制作基本技艺 [J], 董祖淦;许志鸣
3.丛林式盆景的制作 [J], 杜金元
4.怎样制作丛林式盆景 [J], 林凤书
5.怎样制作丛林式盆景 [J], 林凤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丛林式盆景实验报告
盆景学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㈠实验目的:
⒈了解丛林式盆景创作发展趋势
⒉掌握丛林式盆景创作的基本操作技术
⒊通过实验达到熟练掌握丛林式盆景创作
㈡实验内容
⒈丛林式盆景的设计要点
①丛林式盆景欣赏树木整体的美。
主干细、独木姿态不佳的树木,把它们组合成林,能成为一盆艺术性较强的盆景。
②丛林式盆景中树木要有大小、主次之分。
③树种不能太杂,以同种为宜。
④如果不同树种共栽一盆时,必有一种为主,其他作陪衬才行。
⒉制作盆景的禁忌
①忌一刀切
②忌密不透风
③忌深盆大器
④忌不修剪
㈢创作过程
⒈材料
袖珍椰子,根据袖珍椰子大小选择合适的盆,株高是盆长的2/3或和盆等长,挑选一些石头作点缀之用
(1)脱盆:用手在盆的四周拍击,然后一手扶着植株,一手按住盆底,使植株
脱离盆
(2)剔土:用小铲把植株根部的土轻轻去掉,只剩根系
(3)拆株:把在一起生长的植株成单株分开
(4)堵排水孔:用瓦片或其它东西把盆底的排水孔堵上,以防土流失
(5)盆内培底土:把配好的底土堆入盆中
(6)平面布局:将所选的植株按照自己的的布局栽如盆中,整理好造型
(7)铺苔:在盆内土面铺满苔鲜
(8)安放配件:根据创作的造型选择合适的配件。
自然型盆景十二式
自然型盆景十二式
自然型:模拟自然界孤木、丛林神貌,形状多变,姿态万千。
其造型可概括为12种形式。
直干式:树木直立,有古木参天、巍然屹立气势,广州又称大树型。
卧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平展于盆外,犹如临水古木,故也称临水式。
悬涯式:树干向外悬挂下垂,有似苍崖古松。
树干悬挂不低于盆底称半悬崖,低于盆底的称全悬崖。
扬州又称“挂口”。
卧干式:树干横卧土面,而枝条、树冠崛起伸展,似雷击风倒之势。
曲干式:树干革命蟠曲虬龙,多见于传统的形式。
多干式:树干丛生,高低参差,虬枝四出。
其中又有双干式、三干式或一本多干式之分。
枯干式:运载干斑驳,洞穿蚀空,极饶苍古之气。
垂枝式:枝叶下垂纷披,犹如柳垂绿波。
风动式:枝叶风飘一方,富有动感,如疾风劲草。
连根式:粗根裸露相连,茎干高你参差,错落有致。
扬州俗称“过桥”,广东、广西称“连理树”。
提根式:通过栽培技艺和造型手法,变化虬曲蜿蜒的根系形态,呈苍古气势。
丛林式:多株丛植,宛如原野,山间簇生丛丛疏林。
以上均为网络配图,如有不当请指出,欢迎广大盆友交流补充。
直干式
卧干式
临水式
曲干式
垂枝式
*风动式
多干式
本文档由雅风盆景制作。
丛林式盆景制作要点
丛林式盆景制作要点丛林式盆景适于表现山野丛林之风姿,它是由多株树木组合而成的统一而富有变化的整体 (图6--15) ,制作丛林式盆景,材料并不难寻,重要的是构思立意和空间布局,具体步骤是:1选树丛林式盆景中的树木不是为了各自表现自己。
而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供欣赏的艺术整体。
因此,选树不在于每株树的十全十美,而在于姿态自然,格调统一,能够协调一致。
要有大有小,有高有矮。
有粗有细。
有条件的最好选用盆栽苗。
2选盆丛林式盆景表现的景观较宽阔,宜选用口面较大的盆钵,形状以长方形、椭圆形为宜。
盆钵宜浅不宜深。
浅盆不但形体美,而且有助于表现景观的开阔和深远。
盆钵太深会显得笨重臃肿,不利于突出上面的景。
盆钵底部应有排水孔,但极浅的盆也可例外。
盆的质地和颜色应与所用树种、石料相协调,常用的盆有石盆、釉陶盆和紫砂盆等。
3脱盆剔土、修整根系选好苗木后首先脱盆,然后用竹签细心剔去根团上的部分泥土,使之便于在新盆中搭配栽植,同时能让根系在新的培养土中舒展生长。
脱盆剔土后,如遇妨碍栽种的树根,应适当剪除。
不宜剪除而又妨碍栽种的根,可用棕丝或用金属丝弯曲处理。
4树木布局树木布局是制作丛林式盆景的重要一环。
这过程是将经剔土的若干株树木在盆中安排试放。
边放边观察边调整,疏密、高低、主宾、藏露,皆在试放中周密考虑,最后确定理想布局。
5修剪枝叶布局既定要根据造型设计要求,对各株树逐一进行修剪整理。
首先剪去影响整体构图效果的多余枝条,然后修剪重叠的枝条和过密的枝叶。
使其繁简合宜,画面清晰,节奏鲜明。
6栽植树木栽前先用金属网或尼龙丝网或瓦片垫好盆底排水孔,然后撒上一层细土,再依照试放时确定的位置放好树木,使根系舒展,接着覆土填实,把树木栽好。
如若盆浅土少,树木不易栽稳,可用金属丝绕于树根,穿过排水孔固定在盆底。
丛林式盆景土面要起伏自然,富于变化。
图6一15 丛林式盆景7点缀石头点缀山石以增加山林野趣,选用的石种及形状,要与盆内树木气韵相通,有助于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
各种盆景制作要点
树桩盆景的常见形式 (2)盆景桩景的主干造型有几种方式 (4)双干树型盆景的塑造要点 (5)直干式盆景的塑造要诀 (5)斜干树型盆景的塑造要点 (6)曲干盆景树型的塑造要点 (6)曲干式盆景的造型 (7)卧干式盆景与黄金分割点 (7)水影式盆景的造型 (8)文人树型盆景的塑造要点 (9)悬崖,半悬崖型盆景的塑造要点 (9)悬崖式树桩盆景的制作要点 (9)附石盆景树型的塑造要诀 (10)挂壁盆景的制作及要点 (10)挂钩式悬崖桩景的造型 (11)象形式盆景的制作 (11)如何使松柏盆景幼树变老 (12)树桩盆景的常见形式中国树桩盆景造型,样式多样。
依据树桩盆景的造型大小规格,可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及微型等几种。
而据其制作和欣赏性的不同,可分为孤赏性和综合性两种。
1.孤赏性树桩盆景孤赏性树桩盆景,欣赏的是树木个体自身各部所合成的整体美,它一般不做任何陪衬,目的是突出树木自身,因此,对树桩要求颇高,种植严谨,一般植于盆中间,用方、圆对称深盆为主。
孤赏性盆景依据不同的造型特点又可分为多种形式:〔1〕直干式:又称直立式,是茂林中的树木写照这种造型寓意发奋向上、欣欣向荣、坚强高节。
成景后保持挺拔有力、葱翠浓郁、层次分明。
可用五针松、柏、罗汉松、榆、杉、金钱松、九里香等树木材料来造型。
〔2〕斜干式:又称飘斜式,坡地受流水冲蚀,或受大风吹歪,树干重心倾斜,或崖壁上树木受重力及风吹影响,使躯干枝片向外侧偏斜。
此种形式有一种向往、激进、活泼、流动、亲近的感觉。
可用榆、枫、松雀梅等制作。
〔3〕卧干式:又称郾卧式,这种形式显示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组景时吸取这样的内容,加以合理的艺术梳理。
可用榆、银杏、罗汉松、黄杨等。
〔4〕悬崖式:又称倒挂式,悬崖峭壁上树木长期受地心引力加上外力作用而向下倒悬。
此种形式表现了发奋向上、逆境中拼搏的坚毅品格。
可用五针松、黑松、榆、雀梅、罗汉松等。
〔5〕苦干式:老树经虫蚀、雷击、火烧等作用,木质部逐渐烂蛀风化剥蚀而成中空,只留下部分木质部及皮层包裹支撑,树体显得老气横秋,有枯木逢春、春回大地之意。
制作丛林式微型盆景精妙点:有主次、有疏密、有高低、有前后
制作丛林式微型盆景精妙点:有主次、有疏密、有高低、有前后盆景制作经验不仅来于实践,还在于总结。
台长总结出丛林式微型盆景制作要领:树木有主次,有疏密,有高低,有前后。
喜欢丛林式微型盆景的台友们,赶紧试试!丛林式微型盆景制作案例迎春小树桩壹案例中选用的是迎春小树扦插枝条,在蛋壳泥盆中养护了一年时间,现在已经可以使用了。
台长提示:丛林式微型盆景,一般会采用同种且树态差异较小的树木为妥。
这样更易造型,也更易养护。
贰额,丛林式微型盆景宜用长方形浅盆。
由于盆面有合适的长度,造景的经营位置、布局章法最为得心应手,能制作出入画的盆景来。
叁选一棵树干较高的迎春为主树,另选2棵较矮的迎春作为陪衬树,接下来进行初步的修剪。
肆将主景的3棵迎春植入长方形浅盆的左侧,并用包塑细电线将树固定。
请台友们注意,树干间的距离及高低应有疏密、错落的变化。
伍把副景的2棵迎春植入盆的右侧,再将较矮小的那棵往左略作倾斜,以求呼应。
台长提示:此时由于植后树体稳定,就不必用包塑细电线绑扎了。
陆修剪整体树形,剪除过密、过长的枝叶,使树木间通风、透光,保持较低矮的形态。
柒仔细观察,整体调整形态。
案例中的盆景形态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右侧那棵较大的迎春树过于左倾,与主景不够协调,随即进行调整。
好吧,本文的丛林式微型盆景的制作案例暂时先讲到这里。
接下来,随着植株在观赏盆里的不断生长,台友们还需要长时间对它的修剪、造型与精心养护。
台长想起,都说意境是盆景艺术的最高境界。
在盆景的创作中,最难表达的是意境美,最难欣赏的也是意境美。
盆景作品,就是该如此磨练!种在阳台上。
转:一本多干丛林式盆景的制作与欣赏
按:盆景造型中有一类盆景,为一本多干丛林式,此类盆景多来自于野生桩,因而干身苍古自然、头根紧凑,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韵味。
然而此类盆景的制作有一定难度,需要你有一定的审美素养。
还是那句话:多欣赏多思考留心观察,才能做到心有成竹为我所用,制作时心中才能有料,才能制作出合乎欣赏规律的盆景。
出于此目的,转来此文,望对广大盆景爱好者能有所帮助。
正文:桩景中的丛林型是自然界小树林或森林一角的特写。
表现的是莽莽苍苍丛林的自然景象,在众多的丛林中既要考虑单干、双干、一组干的艺术效果,更要强调作品的整体气势和意境,也就是丛林的艺术效果。
一头多干丛林型多选用野生桩。
截干时一般认为奇数干较好,3、5、7、9不等,以求变化灵活。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干与干之间只要关系合理,主次分明,有主有宾,仰、卧、斜、倚得体,合画理,偶数干的好作品同样不少。
在造型上:由于干多,每干的生长空间有限,在截桩时首先要确定众多干中最粗大最高的起全桩统领作用的主干,然后再进行分组处理。
各组干中又要确定一主干,各副干要尽量选取向外围空间扩张的,以求各干间有足够的采光空间。
在枝法的运用上:外围干的枝托可运用飘枝、探枝、摊手枝、拖枝、跌枝,求取动感、特色、变化。
主干下部可适当少留枝托,成为高脚桩,上部枝托要紧凑团结。
造型的重点应放在 结顶上。
各副干的干势枝托的流向都要围绕主干为中心做到基本统一。
各干的结顶要有呼应,有争让,整体效果要茂密。
丛林造型难就难在要密而不乱,疏不脱节。
▼ 一本四干的大树造型1干主干微弯、势斜立,左倾。
2干与1干态势相同成一组。
3干左展幅最大成为取势重点。
4干与3干起互相补充作用。
5主干的右展要枝起平行相破作用。
▼ 一本四干大树型(1)1主干居中,呈小S形,枝幅横展,气定神闲。
2副干平盆面横飘,走势夸张,动感强烈。
3、4干与2干互补完成整体构图。
▲ 一本四干的大树造型(2)1主干靠边,起全桩统领的作用。
2、3干右展取势与主干互补。
手把手教你10步做丛林盆景,好一番景致!
手把手教你10步做丛林盆景,好一番景致!丛林式盆景适于表现山野丛林之风姿,它是由多株树木组合而成的统一而富有变化的整体。
制作丛林式盆景,材料并不难寻,重要的是构思立意和空间布局。
一、选树丛林式盆景中的树木不是为了各自表现自己,而是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可供欣赏的艺术整体。
因此,选树不在于每株树的十全十美,而在于姿态自然,格调统一,能够协调一致。
要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有粗有细,有条件的最好选用盆栽苗。
二、选盆丛林式盆景表现的景观较宽阔,宜选用口面较大的盆钵,形状以长方形、椭圆形为宜。
盆钵宜浅不宜深,浅盆不但形体美,而且有助于表现景观的开阔和深远。
盆钵太深会显得笨重臃肿,不利于突出上面的景。
盆钵底部应有排水孔,但极浅的盆也可例外。
盆的质地和颜色应与所用树种、石料相协调,常用的盆有石盆、釉陶盆和紫砂盆等。
三、脱盆剔土、修整根系选好苗木后首先脱盆,然后用竹签细心剔去根团上的部分泥土,使之便于在新盆中搭配栽植,同时能让根系在新的培养土中舒展生长。
脱盆剔土后,如遇妨碍栽种的树根,应适当剪除。
不宜剪除而又妨碍栽种的根,可用棕丝或用金属丝弯曲处理。
四、树木布局树木布局是制作丛林式盆景的重要一环。
这过程是将经剔土的若干株树木在盆中安排试放。
边放边观察边调整,疏密、高低、主宾、藏露,皆在试放中周密考虑,最后确定理想布局。
五、修剪枝叶布局既要根据造型设计要求,对各株树逐一进行修剪整理。
首先剪去影响整体构图效果的多余枝条,然后修剪重叠的枝条和过密的枝叶。
使其繁简合宜,画面清晰,节奏鲜明。
六、栽植树木栽前先用金属网或尼龙丝网或瓦片垫好盆底排水孔,然后撒上一层细土,再依照试放时确定的位置放好树木,使根系舒展,接着覆土填实,把树木栽好。
如若盆浅土少,树木不易栽稳,可用金属丝绕于树根,穿过排水孔固定在盆底。
丛林式盆景土面要起伏自然,富于变化。
七、点缀石头点缀山石以增加山林野趣。
选用的石种及形状,要与盆内树木气韵相通,有助于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
树木类微型盆景怎样制作?树木类微型盆景制作要点
树木类微型盆景怎样制作?树木类微型盆景制作要点树木类微型盆景怎样制作?现在很多人家里都会摆放一些树木类微型盆景装饰房屋,而树木类微型盆景是微型盆景家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今天就来简单说说树木类微型盆景制作要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树木类微型盆景怎样制作?现在很多人家里都会摆放一些树木类微型盆景装饰房屋,而树木类微型盆景是微型盆景家族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今天就来简单说说树木类微型盆景制作要点,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
树木类微型盆景所用树材的品种选择树木类微型盆景所用树材的品种一般选择姿态优美、株矮、常绿、耐阴、叶形小巧,寿命长,耐修剪、耐蟠扎,生命力强、易于栽培造型的植物,简单点来说就是小巧而精妙的品种。
如松柏类有五针松、大坂松、黑松、罗汉松、金钱松、白皮松、真柏、黄金柏、刺柏、珍珠地柏等;杂木观叶类有雀梅、红枫、榆、银杏、小叶冬青、虎刺、对节白蜡、小叶黄杨、清香木等;观花观果类有石榴、枸杞、六月雪、福建茶、火棘、小叶迎春、金雀等;藤蔓类有金银花、霹雳、扶芳藤、爬山虎、常青藤等。
树木类微型盆景可以通过嫁接、老枝扦插、压条、套植、分根、实生苗培育在温室沙床内繁殖获取。
2.树木类超微型盆景的制作过程(1)树木类微型盆景的品种选择选宜小不宜大的植株,高度5~15cm,粗1~3cm左右的植株为佳,如松柏类的日本五针松、大阪松、黑松等。
(2)繁殖树木微型盆景材料靠嫁接、老枝扦插、压条、套植、分根、实生苗培育、野小桩挖掘等方法繁殖。
(3)粗养树胚、以形定式枝干挺直的可以作为直干式或丛林式,枝干弯曲可以作为曲干式,根长且强劲有力的可作附石式或提根露爪式,枝干倾斜可以作为斜干式或悬崖式。
树木微型盆景造型一般通过修剪、蟠扎、摘心等技法并用来实现。
(4)换配精盆素材经过泥盆养护成型后即换配精盆观赏,养护长形盆长度应为12-25cm,深度应为3-5cm,圆盆口径应为8-12cm,深度应为6-8cm 左右最适宜。
制作丛林式盆景有哪些步骤
制作丛林式盆景有哪些步骤1,栽植树木栽植前先用塑料网片或者薄瓦片垫好盆底排水孔. 然后铺上一层土. 依照试放时确定的位置放上树木. 尽量使根系舒展分布。
接着培土填实. 将树木栽稳. 土面可做出一些起伏. 更显得自然.2,选树在丛林式盆景中. 并不要求每一株树木都很优美. 而在于姿态自然. 风格统一。
有些树木单株欣赏并不美观. 甚~还有明显缺陷. 但经过组合。
却能扬长避短. 出现极佳的观赏效果。
所选的树木最好是经过盆栽培养的植株. 这样的树木根系好. 植入新的观赏盆容易成活。
树木应有大有小. 有高有矮. 有粗有细. .才便干设计出理想的构图。
3,选盆丛林式盆景常选用浅型的长方盆,腰圆盆,椭圆型盆等. 有助于反映景观的广阔和深远。
盆的底部一般都有排水孔. 但极浅的盆可以例外。
盆的质地,颜色应及盆景树种相和谐。
常用的盆有石盆,釉陶盆,紫砂盆等。
4,脱盆剔土整理根系将选好的树木从盆中脱出. 用竹签细心剔除部分泥土.使之便干棺入新的观赏盆。
遇到妨碍拼配栽植的根系. 在不影响成活的情况下. 可适当修剪;而妨碍栽植,但又不宜剪除的. 可用棕丝或者金属丝蟠扎弯曲后. 再植入盆中。
5,树木布局树木的布局是丛林式盆景成败的关键将经过剔土处理的若干树木在盆中试作布局. 通过观察,推敲. 调整树木的位置. 做到有主有次. 有疏有密. 有高有低;树及树之间争让有度. 互有照应. 形成优美的布局6,修剪枝叶布局确定之后应根据构图要求. 对各株树木逐一进行修剪整理。
剪去影响整体效果的枝条,重叠的枝条,过密的枝条和过多的叶片等. 删繁就简. 以达到画面清晰,节奏鲜明的艺术效果。
7,安放摆件为了丰富意境突出主题. 有时需要在盆景中安放人物,动物,屋宇等摆件。
配件的大小要符合比例. 安放的位置要相宜。
8,点缀山石丛林式盆景中常常点缀山石以增添山林野趣. 同时也使画面更为生动。
选用的石种及形状. 要及盆内树木的气韵相通. 使意境更为深邃。
丛林盆景造景技法-三树组合法
丛林盆景造景技法-三树组合法丛林式盆景是山野丛林的缩影,它是由多株树木组合而成的统一而富有变化的整体。
三树组合法是就三株高矮、大小、树龄相近的树相组合而言的,弄清它们相互关系,由近及远,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循序渐进,则多树组合、多种树组合均可迎刃而解。
现就三树的作用、效果、位置安排分述于后:1.主树———为丛树之首,居主帅之位,宜器宇轩昂、神采醒目、树形强健有力。
气势冠于全局,位居盆长1/3处,盆面横扣心线1/2偏后(或偏前)处,主树高度为确定诸从树高低之依据,2.副主树———(或称副树、次主树),其形与势皆近似主树而稍逊于主树,位于主树相随,而不能远离。
与主树构成统一势态,旨在壮大主树阵容,它在主树与客树矛盾中,是对主树的坚定支持者、拥护者,起举足轻重作用,决不能随意保持中立或站在客树一边与主树抗衡,造成重心变位、喧宾夺主之势。
3.客树一(或称宾树),其形与主树相比,可由统一转向变化,其势取“动”。
与主树形成“直”与“斜”、“静”与“动”,遥相对比。
客树、副主树、衬补树皆属从树,皆具有各尽其职,突出主树之责,但客树绝不能随声附合、擅离职守、随意相从,它对主树而言,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与主树的位置保持相对距离,形成一定空间,只有如此,方能打破平列局面。
主客空间的构成促使画面产生轻重、虚实、动静、疏密、聚散、藏露、争让、顾盼、变化统一、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客树一般位于盆面另一1/3左右处,这样三树位置,形成二树聚、一树散,无论画面树冠,还是盆面位置均形成不等边三角形的构图格局,从根本上打破了平列,避免了杂乱现象。
只有不等边三角形,既可避免等边三角形的呆板平列,也可避及直角三角形由等边中线走向另一极端,同样流于重叠,少变化的倾向。
它介乎二者之间,既变化又统一,故画面展现二树聚而重,一树散而轻,打破平衡形态,然二树静而轻,人树动而重,又使画面回复到不等形而等量的均衡状态,使构图完美。
三树位置在突出主树、主客分置的前提下,主树与副主树前后位置可调换,从而副主树与客树的彼此高度,也应相应产生变化。
制作丛林式盆景9个步骤
根系的生长。
土壤板结
03
当土壤板结或土壤质量不佳时,应及时换土以保证植物的正常
生长。
翻盆时机选择
1 2
幼苗期
在幼苗期,植物较小,根系不发达,翻盆较为容 易。
成苗期
成苗期植物较大,根系较发达,翻盆需要小心处 理。
3
生长不良
当植物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时,可能是因为根系 生长受限,此时需要进行翻盆。
换土与翻盆操作步骤
调整叶形
修剪不规则或过长的叶片 ,使叶片大小和形状更加 匀称。
促进光合作用
保持叶片清洁,使其充分 接受阳光照射,有利于植 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05
施肥与浇水
施肥频率与施肥量控制
总结词
合理施肥是盆景生长的关键,过少或过多的施肥都会影响 其健康。
总结词
适量的浇水是保持盆景湿润的关键,过少或过多的浇水都 会影响其生长。
输入 详标细描题述
在生长季节,一般需要每周浇水2-3次,而在冬季, 则应适当减少浇水次数。同时,也要注意观察天气情 况,避免在雨天浇水过多导致积水。
总结词
总结词
每次浇水时,应确保水分充分渗透到盆土中,但又不 要过量。可以通过观察盆景的叶片和土壤的湿度来判
断浇水量是否合适。
详细描述
控制浇水量,避免盆土过湿或过干。
土壤选择
透气性好的土壤
为了确保植物根系的正常呼吸, 应选择透气性好的土壤,如蛭石 、珍珠岩等。
保持土壤湿度
土壤的湿度对植物生长至关重要 ,应定期检查土壤湿度,并适时 浇水。
02
准备盆土
盆土配制
盆土配方
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需求,选择适当的盆土配方,如黄土 、腐叶土、珍珠岩等。
制作丛林式盆景9个步骤
添加肥料与杀菌剂
肥料选择
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肥料,如氮磷钾肥、有机肥等。
杀菌剂选择
选择适合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03
选择与修剪植物
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
01
02
03
常见植物
选用常见的植物品种,如 杜鹃、山茶、小檗、六月 雪等。
生长特性
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如 生长速度、对环境的适应 性等。
根据所选择的植物和布局,确定容器的尺寸,以确保植物有 足够的生长空间。
设计盆景的布局
层次分明
根据植物的生长高度和形态, 合理安排它们的摆放位置,使
盆景具有明显的层次感。
主题突出
确定一个明显的主题,通过布 局来突出表现这一主题,如以 某个植物为主景,其他植物为
配景。
留白与透气
在盆景布局中留出适当的空白 ,使画面更具透气感和空间感 。同时,注意避免植物过于拥 挤,以保证它们的生长和观赏
制作丛林式盆景9个步骤
2准备土壤与基质 • 选择与修剪植物 • 制作盆景底座 • 添加小径与步道
目 录
• 制作瀑布与溪流 • 添加动物与昆虫元素 • 调整盆景的细节与氛围 • 总结与维护盆景
01
确定盆景主题与布局
选择合适的植物
常见植物
选择如杜鹃、茶花、桂花、梅 花、檵木、石楠、六月雪等常
见植物进行种植。
植物搭配
根据盆景主题与布局,选择不同 种类的植物进行搭配,以展现出 层次和变化。
考虑生长习性
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到它们的生 长习性,如喜阳、喜阴、喜湿、耐 旱等,以便合理安排盆景中的植物 配置。
确定容器与尺寸
容器选择
根据盆景的主题和风格,选择合适的容器,如圆形、方形、 六角形等。
《盆景制作与鉴赏》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盆景制作与鉴赏复习题(课程代码332009)一.名词解释1.盆景2.盆景风格3.盆景流派4. 盆景的地方风格5.盆景的民族风格6.壁挂式盆景7.盆景画意8.盆景诗情9. 摘心10.回缩11.疏剪12.雕13.退火14.枯艺盆景15. 微型盆景16.草书盆景17.皴法18.树石盆景19.盆景无土栽培20.盆景欣赏二.判断并该错(正确打√,错误打╳,在错误处的下方划线并改正)1.盆景起源于日本。
(×)中国2. 盆景被成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活的雕塑品”。
(√)3.“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指的是盆景艺术构图的复杂性。
(×)表现技巧的高度概括性4. 我国盆景艺术起源于汉代。
(×)成熟或新石器时期5. 盆景的最初形式是草本盆栽。
(√)6. 起源于中国的盆景于盛唐和宋代传入日本,经由日本传入欧、美等地区。
(√)7. 式是中国盆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
(√)8.“六台三托一顶”是川派桩景规则型的传统树型。
(×)苏派9. “掉拐”是川派桩景规则型的传统造型之一。
(√)10. “云片”是徽派桩景的代表造型特点。
(×)扬派或游龙式11. 古典桩景六大派包括苏派、扬派、川派、徽派、滇派和海派。
(×)通派12. 现代桩景五大派包括岭南派、海派、浙派、中州派和闽派。
(√)13. 盆景艺术活动包括准备、创作、养护、欣赏四个阶段。
(√14. 最成功的盆景艺术品首先是将最繁杂的变化转成最高度的统一。
(√)15.“山本静,水流则动;石本玩,树活则灵”,讲的是静中求动的道理。
(√ )16. 盆景中“以小见大”、“缩龙成寸”主要是靠尺度合适来实现的。
(╳)比例关系17.“丈山、尺树、寸马、分人”是指盆景中景以及景物与盆钵、几架之间的比例关系。
(√)18.“寸枝三弯”是指盆景形式美中尺度与变形的法则。
(╳)韵律与交错19. 除观花盆景外,盆景色彩基调宜淡不宜浓,宜素不宜艳。
盆景造型基础知识:图文解说多干丛林盆景布局
盆景造型基础知识:图文解说多干丛林盆景布局何谓一本多干丛林?即在一个桩头上生长出了五干、七干、九干……若干个枝干组成的一个林,称之为一本多干丛林一本多干丛林桩一般情况下都是大自然的赐予,靠人工培养时间长且难度大,还不一定能得到好的艺术效果。
因此,选择自然的下山桩来培养一本多干丛林便成了捷径。
常见的可以制作盆景的植物之中,榆树、朴树、水蜡、对节白蜡、三角枫、小叶女贞、博兰、紫薇、榕树等能制作一本多干丛林的桩头较为常见。
也就是说,杂木类的桩头常常可以发现非常奇特的一本多干丛林。
而象松树、柏树、罗汉松等树种很难找到一本多干丛林。
1选桩裁桩能制作一本多干丛林的树种以杂木类居多,杂木类植物一般萌发力强,耐砍伐,较多生长在村前村后,山野丘陵,所以经常成为村民晒衣、砍伐、拴牛的对象。
今年砍伐,明年春风吹又生,今年被折断,明年发新枝。
久而久之,就生成了意想不到的怪模样。
通常这样的下山桩生相古怪、横七竖八、张牙舞爪,整个感觉就是两个字“杂乱”。
要选择野生桩中有较好的根盘,要求根盘能高高隆起,象小山丘,或象连绵不断的小山包,并且有粗壮的根向四方伸延。
桩头要前前后后、各种角度都具备审美特色,必须经过仔细思考、反复观察后选取五、七枝或更多的枝托(多少枝干无定论,我以为多几枝丛林味更浓)留作丛林的骨干枝。
保留的骨干枝须注意:①主次分明。
留的主干要高要粗,位置不能太偏亦不可太正,黄金分割率的位置较美。
(见图一)②前后排列要有层次,有纵深,丛林盆景才有树林味,树干排列要有前有后,枝片要前前后后,林才有幽深感。
③高低错落有致,有起伏、有高低,还要有整体。
整体树形还要以不等边三角形为基础。
叶片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才有变化。
④疏密有致,疏可走马,密不通风。
枝干间距要有疏密远近的变化。
等距离就象没有快慢、高低变化的音符,无节奏感,也就不成调了。
⑤粗细变化。
丛林树干要有粗还有细,主干粗,副干细,粗粗细细、肥肥瘦瘦才多姿多彩。
将所要的骨干枝留好之后(很多情况之下原生枝托在美学关系上不可能尽如人意,只好在树头发芽后在恰当的位置上保留培养新枝),其余不要的枝权全部锯截,切口再用球节剪或雕刀挖除干净。
丛林盆景造型规律
丛林盆景造型规律一切事物无不是对立的统一。
一切艺术造型原理无不符合对立统一的规律,有机统一与复杂多样的结合便是多样统一的原理,是审美形式的主导原理,盆景造型的关键在于布局(也称构图),一切构图的基本原理也就是均衡,它包含变化、统一,丛林盆景就是研究许多树在一起如何生活?如何相处?如何在单体美的基础上展现群体美?这就是丛林盆景造型的关键所在,一言以蔽之,就是要研究树与树的关系—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此树与彼树之间的关系,这就极需我们运用变化统一这一法则,使众多树木组合的形态,符合构图上均衡的法则和一切形式结构美的法则。
绘画是以纸面作为画面进行构图的,盆景则以树(石)的高度和盆的宽度构成想象中的画面进行布局的,要充分掌握均衡法则,使丛林景物寓变化于统一,使画面构图达到既多样又统一的艺术效果,均衡是指画面上的视觉形象用物体的重量来比拟,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用重量的平衡来比拟画面的均衡,以求得画面不对称的对称、不平衡的平衡。
视觉形象的重量是根据面积大小、色彩深浅和人们生活给于思想上潜在意识的影响来衡量的,诸如:人比动物重,动物比植物重,动比静重,斜线比竖线、横线重,离支点(画面中心)距离远比距离近的重等。
物态处于平列、对称、平衡状态时则显统一而少变化,若只求变化,不求统一则显杂乱,故既多样又统一是一切优秀构图的基本原则。
如三树平列,只统一而少变化,就显呆板;三树乱置,则杂乱无章,故必须二树统一,一树变化,二树聚而一树散,整体上造成既变化又统一的艺术效果。
这就是均衡和多样统一的基本规律,根据这个道理,寻求物象在形感上不平衡而在量感上平衡时,就产生了一系列矛盾,诸如虚实、轻重、疏密、聚散等等。
过去我们研究动势盆景造型的共性规律中提出了32条艺术辩证法则,这些法则大部分适用于单体树木造型,而对指导丛林盆景的造型则全部适用。
特别是整体与部分、主与宾、争与让、顾与盼、藏与露、虚与实、重与轻、动与静、平与奇、繁与简等,都是我们全面处理树与树关系的关键所在,都需要我们认真掌握,实地运用。
丛林式盆景选择什么样的树材比较好?造型上有什么讲究?
丛林式盆景选择什么样的树材比较好?造型上有什么讲究?
丛林盆景郁郁葱葱,更显自然野趣的旷野风光,让观者足不出户却能感受自然山林,虽说盆景单株的较多,但是,在自然的常态中,树木成群才更常见,丛林盆景完美的体现出了这一点,然而,即是为林,就不似单株树木般那样创作,整体的协调肯定是不能忽略,因此,经过前辈们的一些摸索,也总结出了一些原则,下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1、丛林盆景不适合深盆,创作丛林盆景的树木本身就不会太过高大,大家也不可能真的把一个丛林搬回家,所以,选择树木一般多是矮小的树木经过创作,扎堆的表现,这个时候如选用深盆,在深盆的衬托下难免会让人感觉到树木更小,所以,在创作丛林盆景的基础选材上,我们就要找好浅盆,更能很好凸显树木的高大,让空间展现的效果更深远。
2、树种选择是关键,丛林盆景的选树,多是选择同一类型的树种以奇数的方式出现,这里所说的奇数,实际上就是为了避免给人成双成对的规矩感,不要追求每个树木都优美,也不适合特点太明显,多株树木结合后的整体协调才是更自然,这就是个团队,不能追求单个的凸显,整体美才是真的美。
3、整体布局为美观,布局是丛林盆景不可缺少的一环,大自然的缩影也得是因为布局合理才能更好展现,树木的布局要有主次,搭配的风格也要疏密配合,合理布局树与树之间的距离,错路搭配让整体更为深远,多是选为树木直立,适当搭配曲干也可,避免太过规矩,会显的古板,也不用追求一次成型,大致轮廓出来以后,往往还需要经过后期长时间的修剪打磨,才能让造型更加完美。
丛林盆景追求的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即让人神秘,也给人浓郁的生命气息,能让观看者带入感强的盆景,就为好作品,别拘泥局形式,也不能违背自然,我们不创作美,只是我们多了发现美的眼睛,然后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它更好的给人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盆典型的悬崖式造型的五 针松盆景,树梢长达1.3米, 树龄达半个世纪。原主枝也 是顺势下探,作者于1976 年冬,先将顶端粗梢开刀 180度向后反扭,使其回首 覆庇于干基树蔸及根部之上, 与下挂之长梢呈折扇之式展 开,虬枝纷披,宛如屈铁, 富有动势的斜干气宇超逸不 群,使之下下遥相呼应。
窥谷
此作为高耸合栽。初次型于 1975年。作者大胆删截, 保留上部理想枝条,开刀做 弯,使之略微下垂,合栽造 景取其真势;惟将中间副干 略斜势,求统一之中有变化, 其体量在左右大树之间也恰 好以为调剂。主株高三分之 一处朝左偏后蓄一遒劲曲枝 为背景,穿插于副树两干之 间,并使两翼分枝为2:1, 得其统一中之变化。各枝片 渐上逐层收缩,三株顶姿参 差互补,而尤以结顶分外迂 曲。其作品计策肃穆,巍然 挺立,众志成城,曲直相济。 整体态势清刚朴茂,凝重苍 雄,确有松年笔意灵趣。
盆景專著有《五針松栽培和造型》、《溫州盆 景》、《中國浙派盆景》和不少盆景專業文章。 1986年參加在意大利舉辦的第五屆國際花卉博覽 會,其作品榮獲金獎1枚、銀獎2枚。1997年參加 在上海舉辦的第四屆亞太地區盆景賞石會議暨展覽, 並榮獲獎1枚。代表作品有五針松盆景《向天 涯》、圓柏盆景《天地正氣》、五針松盆景《臨風 圖》等。
刘松年约11551218),南宋孝 宗、光宗、宁宗 三朝的宫廷画家。 钱塘(今浙江杭 州)人。因居于 清波门,故有刘 清波之号。擅画 人物、山水,被 誉为画院人中 “绝品”。后人 把他与李唐、马 远、夏圭合称为 “南宋四大家”。
潘仲连
1932年生,浙江省新昌縣 人。從小隨父藝農。1956 年夏赴杭,進杭州市園林 局基層王作,後調入市園 林局機關工作。複于1962 年秋主動要求進杭州花圃 盆景園工作直至退休,獲 高級園林工程師職稱。現 任浙江盆景研究會會長。
创作注意: 不可杂乱无章,也不可平等排列 采用浅宽面的盆钵,正面多留空地,以表现 大地的广阔 粗高的主、副树种在前面,矮小干种后面, 前后、左右株不可重叠,以免前后遮挡。 前树主、副、添树出枝要高,后树出枝要低, 以表现出三度空间立体森林的美观。
丛植树,最好是奇数排列,比较好看且活泼, 尽量不要种在中央。当然,数量多则无所谓。 丛植树,树根尽量拉近盆的边缘,以便使根 呼吸新鲜空气。
2001年5月,被建設部城建司、中國風景園林 學會聯合授予“中國盆景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垂直式
倚斜式
巍然侣四皓
蟠曲式
丛林式盆景
选择树木 选择的树木材料,可以是同一种树,也可以 是不同种树,但其形态要基本一致,这样才 容易统一协调。 材料要有大小粗细之分,不可均匀一致。 材料一般瘦高些,不讲求形态奇异。
圆柏盆景“垂云” 将书法艺术原理融入盆景 艺术领域,不失为一种新 的探索。盆景大家潘仲连 先生将书法艺术原理引入 盆景造型,他制作的圆柏 盆景“垂云” ,用行草的 意趣营造了盆景艺象。那 活泼而洒脱、富有情感的 动态造型带着浓浓的东方 情调,让人回味无穷。
黑松盆景“草书” 盆景与书法,在线条组 合的造势及艺术情感方 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 处以及共同遵循的规律。 书法中的技法、技巧, 与树木盆景的艺术手法 十分贴近。书法线条之 抑扬顾盼、阴阳起伏, 犹如树木枝叶扶疏而彼 此相让,如流水沧漪杂 见,而先后相承。在盆 景的疏密处理上,亦可 用“顾盼”、“起伏”、 “相让相承”的艺术手 法,塑造出具有舞蹈般 的身姿与音乐般的节奏。 借鉴书法,有助于我们 提高盆景艺象动态美的 表现。
盆景制作与养护
2.5盆景基本树型制作—丛林式
一盆中多株树木丛植, 宛如原野,模仿山林风 光。相同或各异树木种 类,形态有曲有直,有 正有斜,疏密适宜,搭 配得当,富于变化。所 有树木不分老幼皆可, 常用树种有红枫、金钱 松、五针松、六月雪、 水杉、榆树等。
丛林式盆景按素材的体态和分组种植的方法,大体上可分 为垂直式、倚斜式、直斜结合式和蟠曲式。
选择盆器: 为使风景看起来硕 大壮观,应选择浅 宽的盆。可用长方 形、椭圆形或不规 则形,以及天然石 片。常绿树多用紫 砂,杂木类多用釉 钵;也可用水泥做 的盆或石片。
栽培方法: 首先将主树种于盆的左或右边三分之一处, 副树植于主树稍远处,而添树则种在主树的 附近,不可平行或重叠。这三棵树不论在立 面或平面上,均成不等边三角形,这是丛林 式布局的原则。
胡乐国
1934年生,浙江省溫州市人。1959年春進 入當時的溫州市園林管理處,開始從事盆景 藝術研究和創作,直到1994年退休。 胡樂國先生從事盆景事業數十年如一日, 基礎紮實,發展全面。主攻松柏盆景,擅長 做“特寫”盆景。崇尚幹不論曲直,好作高 幹、合栽,頗具個性。其作品雄秀兼備、帶 有一股清新的文化氣息。
四株树,则三株一丛,一株独立。 五株树,则三株一丛,两株一组。 七株树时,在三株树基础上,放在三株的后 面或旁边,要避免放在盆中心或放在一株与 另一株之间,更要避免前株遮蔽后株。 高度相似的树,要栽种在一起。
栽后修剪: 修去枯、病、弱枝,剪去重叠枝,交叉枝、 过密枝,使之疏密结合,高低错落。
浙派盆景
以浙江省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的浙派盆 景,历史悠久。宋朝吴自牧的《梦梁录》 中就曾写道:“钱塘门外溜水桥、东西马 塍(cheng田间的土埂)诸园皆植怪松异 桧,四时奇花。精巧窠儿多为蟠龙、飞禽、 走兽之状。”说明当时的树桩盆景在造型 上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按传统划分,杭州一带的盆景属江南派,采用棕丝 和金属丝蟠扎与细修精剪相结合的造型技法,逐步 形成有别于江南其他各派的艺术风格:以松、柏为 主,尤其是五针松,继承宋、明以来“高干”、 “合栽”为造型基调的写意传统,薄片结扎,层次 分明。 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 殊艺术效果。对柏类的主干作适度的扭曲,剥去树 皮,以表现苍古意趣,并且善于用枯干枯枝与茂密 的枝叶相映生辉,大有似入林荫深处,令人六月忘 暑的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