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质平衡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b7475d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a.png)
学习目标
• 1、掌握体液组成及分布;
• 2、熟悉体液平衡及调节;酸碱平衡及 调节;
• 3、掌握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低 渗性缺水、水中毒病人的临床表现、 处理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 4、掌握钾代谢紊乱病人的临床表现及 典型心电图特征、处理原则、护理诊 断、护理措施;
2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渗透压低 渗透压高
水 水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一、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离子分布
阳离子
阴离子
细胞外液
Na+
Cl— 、HCO3— 蛋白质
细胞内液 K+ 、Mg2+ HPO42+ 、蛋白 质
9
一、体液的组成
细胞内液
细胞 外液
组织间 液
血浆
男性(单位为 女性(单位为
%)
%)
40
35
15
15
5
5
注:1.以总上量细胞内、外液的数值均60为占体重的百分比 55
2.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一、水和钠代谢紊乱病人的护理
• 等渗性缺水 • 低渗性缺水 • 高渗性缺水 • 水中毒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生物化学》课件 第十五章水和电解质平衡 PPT
![《生物化学》课件 第十五章水和电解质平衡 PPT](https://img.taocdn.com/s3/m/241ae1b1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d.png)
3.、促进肾近曲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严重的肝病和肾病,导致 VitD3 的羟化障碍,
造成低血钙、佝偻病或软骨病,用普通VitD治疗无 效,须用1,25-(OH)2-D3治疗方能有效。
(二)甲状旁腺素(PTH)的作用
使破骨细胞数量增多,活性增强。 升高血钙 促进肾远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降低血磷
促进肾VitD3的羟化。
5
4
4
5
1.25
2.5
3
1
2
155 153.25 155.5
103
114
114
27
30
30
1
1
2
2
0.5
1
6
7.5
7.5
16
0.125
1
细胞内液
mmol/
L 水
mEq/L 水
15
15
150
150
1
2
13.5
27
179.5 194
1
1
10
10
50
100
10
20
-
-
7.88
63
(二)体液电解质分布的特点
(二) 参与促进物质代谢
水是体内的良好溶剂;水直接参与水解、水化、 加水脱氢等代谢反应。
(三)运输作用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四)润滑作用
有良好的润滑作用。
(五)结合水的作用
与生物大分子结合,保持组织、器官的形态。
二、水的摄入和排出(平衡)
成人每天水的摄入与排出量
水 的 摄入 (ml/天)
水 的 排出 (ml/天)
调节体液酸碱平衡。
(二)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严重的肝病和肾病,导致 VitD3 的羟化障碍,
造成低血钙、佝偻病或软骨病,用普通VitD治疗无 效,须用1,25-(OH)2-D3治疗方能有效。
(二)甲状旁腺素(PTH)的作用
使破骨细胞数量增多,活性增强。 升高血钙 促进肾远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降低血磷
促进肾VitD3的羟化。
5
4
4
5
1.25
2.5
3
1
2
155 153.25 155.5
103
114
114
27
30
30
1
1
2
2
0.5
1
6
7.5
7.5
16
0.125
1
细胞内液
mmol/
L 水
mEq/L 水
15
15
150
150
1
2
13.5
27
179.5 194
1
1
10
10
50
100
10
20
-
-
7.88
63
(二)体液电解质分布的特点
(二) 参与促进物质代谢
水是体内的良好溶剂;水直接参与水解、水化、 加水脱氢等代谢反应。
(三)运输作用
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四)润滑作用
有良好的润滑作用。
(五)结合水的作用
与生物大分子结合,保持组织、器官的形态。
二、水的摄入和排出(平衡)
成人每天水的摄入与排出量
水 的 摄入 (ml/天)
水 的 排出 (ml/天)
调节体液酸碱平衡。
(二)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PPT课件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9486577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e3.png)
2)静脉补钾:先补充血容量,改善肾功。
❖ 原则如下:
• ①尿畅补钾: 尿量>40ml/h。
• ②浓度适宜:<40mmol/L(或<0.3%)。
• ③滴速不快:10mmol/h,最快应<20mmol/h(或<60滴/分)
• ④严禁静注:引起高钾而有心跳骤停的危险。
• ⑤严控总量:一般每天补钾4~5g,严重缺钾可补6~8g。
• 血HCO3-的正常值为27mmol/L,H2CO3正常值为 1.35mmol/L。
➢ 失钾过多
1)大量消化液丢失:呕吐、胃肠减压、腹泻或肠 瘘。
2)经肾丢失:成人失钾最重要的原因。
3) K+转入细胞内造成低钾
①输入大量葡萄糖加胰岛素,糖原合成,促
202使4/8/2K0 +进入细胞内。
-
23
2.临床表现
• 神经—肌肉症状:肌无力为最早表现,以四肢肌肉 最为明显,后可延及躯干及呼吸肌,腱反射减弱或 消失,严重者软瘫。
▪ 应用琥珀酰胆碱、精氨酸等。
➢ 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急性肾衰少尿或无尿期、肾
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阿狄森病)、用保钾利尿药等。
2024/8/20
-
27
2.临床表现
• 神经肌肉应激症状:四肢乏力,手足麻木,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软瘫。肌肉的 累及是从躯干→四肢,所以呼吸较早受限 ,与低钾相反。
• 神志淡漠或恍惚。
• 中枢泌尿系:神志淡漠、嗜睡,多尿、反常性酸性 尿碱中毒等…
2024/8/20
-
24
3.诊断
•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一般可作出诊断。 • 血清钾低于3.5 mmol/L及典型心电图改变,即可确
诊。(左为正常,右为低钾)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PPT教学课件
![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及其调节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c415b5daef5ef7ba0d3c58.png)
毛细淋巴管壁 (各种物质单向渗透)
淋巴管 (回流)
水摄入与排出的途径及其平衡 请对应P44表2-2,分析下图: 1、回顾体液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2、说出水的摄入、排出的途径、量和各个箭头的含义。 3、哪些是“不感觉失水”,其意义是什么?
①饮水+1200mL ②食物水+700mL
消化道
④排遗-100mL
管 内 渗 透 压 相 对 值 1 (血浆)
例:下图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肾脏不同管道内的液体渗透压变化, 以血浆渗透压作为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
m n
a
b
c
d
21
尿液的形成过程 ▲尿液生成的主要过程: 血浆
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原尿
(含蛋白质)
(蛋白质很少; 糖、盐多)
肾小管的分泌
3
体液中的电解质及其主要功能
请阅读课本并分析P43表2-1,填写下表: 细胞外液中的 主要电解质
阳离子 阴离子
细胞内液中的 主要电解质
阳离子 阴离子
主要功能 (维持自稳态)
Na+
ClHCO3HCO3-
K+
HPO42H2PO4蛋白质
维持渗透压稳定 维持电中性
HPO42维持pH稳定 H2PO4蛋白质 说明:①Ca2+在细胞内液中含量极少; ②蛋白质含量: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③细胞内、外液总的渗透压相等(∵电解质离子总数相等); 4 ④体液呈电中性(∵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2.2
水 和 电及 解其 质调 的节 平 衡
1
1、人体中水和电解质的含量
(1)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中的电解质 (2)体液中电解质的主要功能 (3)解析表2-1: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主要电解质的含量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ppt课件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b23137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f.png)
提纲
• 脱水及治疗 • 电解质紊乱 • 酸碱失平衡 • ICU中的输液管理
正常人体内水的分布(%体重)
人群组 体内水总量 细胞内 液
婴儿
75
45
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间液
4
28
成年男性 60
40
5
15
成年女性 50-55 30-35 5
15
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
摄入量(ml)
饮水
1000-1200
食物水 700-1000
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尿钠减少,血清Na< 135mmol/L
补钠公式
• 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血Na+(mmol/L)]×体重×0.6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血Na+(mmol/L)] ×体重×0.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血Na+(mmol/L)] ×体重×3.888 应补3%氯化钠=[142-血Na+(mmol/L)] ×体重×1.1666
临床表现与诊断
按缺钠程度分为三度: 1. 轻度缺钠: < 135mmol/L 乏力,头晕,口渴不明显,尿
Na↓ 2. 中度缺钠: < 130mmol/L 除上述表现外,有恶心呕吐,
外周循环障碍,尿少,尿中几无钠离子 3. 重度缺钠: < 120mmol/L 意识障碍加重,抽搐,痉挛,
腱反射↓休克,尿少或无尿
葡萄糖酸钙 :可迅速拮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
可用10%葡萄糖酸钙20ml于5~10分钟内静脉推注。 注射后数分钟即可见效;但持续时间较短(仅半小 时),故半小时后可重复1~2次
碳酸氢钠、葡萄糖-胰岛素溶液:前者促使钾离子 从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并纠正酸中毒,提高血 pH,促使钾向细胞内的转移,并可促进肾脏排钾。 后者可用10%葡萄糖 500ml加入胰岛素10~15单 位静脉滴注,一般于注射后10~15分钟血钾下降
• 脱水及治疗 • 电解质紊乱 • 酸碱失平衡 • ICU中的输液管理
正常人体内水的分布(%体重)
人群组 体内水总量 细胞内 液
婴儿
75
45
细胞外液
血浆 组织间液
4
28
成年男性 60
40
5
15
成年女性 50-55 30-35 5
15
成人每日水的出入量
摄入量(ml)
饮水
1000-1200
食物水 700-1000
实验室检查:血液浓缩,尿钠减少,血清Na< 135mmol/L
补钠公式
• 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 应补钠总量(mmol)=[142-血Na+(mmol/L)]×体重×0.6 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血Na+(mmol/L)] ×体重×0.035 应补生理盐水(ml)=[142-血Na+(mmol/L)] ×体重×3.888 应补3%氯化钠=[142-血Na+(mmol/L)] ×体重×1.1666
临床表现与诊断
按缺钠程度分为三度: 1. 轻度缺钠: < 135mmol/L 乏力,头晕,口渴不明显,尿
Na↓ 2. 中度缺钠: < 130mmol/L 除上述表现外,有恶心呕吐,
外周循环障碍,尿少,尿中几无钠离子 3. 重度缺钠: < 120mmol/L 意识障碍加重,抽搐,痉挛,
腱反射↓休克,尿少或无尿
葡萄糖酸钙 :可迅速拮抗高钾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
可用10%葡萄糖酸钙20ml于5~10分钟内静脉推注。 注射后数分钟即可见效;但持续时间较短(仅半小 时),故半小时后可重复1~2次
碳酸氢钠、葡萄糖-胰岛素溶液:前者促使钾离子 从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并纠正酸中毒,提高血 pH,促使钾向细胞内的转移,并可促进肾脏排钾。 后者可用10%葡萄糖 500ml加入胰岛素10~15单 位静脉滴注,一般于注射后10~15分钟血钾下降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18e95f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6b.png)
(9)护理措施
❖ 维持皮肤粘膜的完整性 保持皮肤清洁,增加饮水,注意口腔卫生,
每日观察并记录皮肤黏膜状况。不能下床者 注意防止压疮发生。 ❖ 防止意外损伤
监测情绪状态,以确定意识状态;血压低 者辅助缓慢坐起,避免体位性低血压;有意 识障碍的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10)护理评价
❖ 病人水钠恢复正常定 ❖ 皮肤粘膜无损伤 ❖ 安全无意外 ❖ 并发症得到预防或及时处理
要量,3~5d补足 ❖ 补水同时适当补钠
(6)护理评估
❖健康史:了解是否存在水摄入不足、 水排出过多导致高渗性缺水的各种 原因。
❖身体状况:是否有口渴明显、尿量 减少、尿比重升高、皮肤弹性下降、 眼窝凹陷、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
(7)护理诊断
❖ 体液不足 与大量丧失体液与摄入不足 有关
❖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体液缺乏及不适当 的组织灌流引起皮肤粘膜干燥、弹性降 低有关
❖ 失水=失钠,[Na+]及血浆渗透压 仍保持正常范围。
(1)病因
❖ 严重的呕吐和腹泻 ❖ 持续胃肠减压、肠梗
阻 ❖ 大量放腹水、胸水 ❖ 大面积烧伤 ❖ 大量出汗 ❖ 利尿剂过量 ❖ 腹腔感染
(2)病理生理
❖ 等渗性缺水主要造成细胞外液(循环血量) 的急剧减少
❖ 代偿机制:体液丧失→肾小球、远曲小管 →钠感受器→肾素-醛固酮兴奋后,分泌 增加→远曲小管→水、纳再吸收增加→循 环血量增加
(1)病理生理
❖ 摄水>排水→细胞外液量骤增→血钠降低→ 渗透压降低→细胞内液转移→细胞内液增加 →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均降低;
❖ 细胞外液量骤增→抑制醛固酮分泌→远曲小 管→水、钠再吸收减少→尿中排钠增加→血 钠进一步减少。
(2)临床表现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PPT课件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06a6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a.png)
正常成人每日需钠量为75~150 mmol (相当于 NaCI4.5~9g,1gNaCI含Na+17 mmol) 。Na+主要经 肾排出,“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
正常成人每日需钾量50~100 mmol(相当于氯化钾 4~8g,1gKCI含K+13.4mmol)肾脏保留钾的能力较 弱,“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使体 液中H+浓度发生改变。为维系体液内稳定的H+浓度, 保持PH值于7.35~7.45,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代谢 功能,机体需要进行代偿调节。 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三种途径实现: 体液中的缓冲系统 肺调节 肾调节
缓冲系统
缓冲系统由弱酸与其碱性盐配对组成(BA-HA)。 ➢血浆缓冲系统:
脂肪含水约10%~30%,肌肉 含水75%~80%
体液组成及分布
体液分布:
细胞外液
体液
(20%) 细胞内液
(40%,女35%)
血浆(5%)
组织间液 (15%)
功能性细胞外液 (13%~14%)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1%~2%)
功能性细胞外液:大部分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的 液体及细胞内液进行交换以维持体液平衡,称功能性 细胞外液。
体液平衡失调的类型
容量失调 等渗体液的增加或减少,只引起细胞外 液量的变化。如:水中毒、缺水。 浓度失调 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增加或减少,使细胞 外液中主要的渗透微粒-Na+浓度发生改变,即渗透 压发生改变。如低钠/高钠血症。 成分失调 细胞外液中除钠以外的其它离子浓度虽 不会对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产生影响,仅造成成分失 调,但其浓度的改变可产生各自的病理生理影响, 如:低钾,高钾,低钙,高钙,低镁,高镁,酸中毒, 碱中毒。
正常成人每日需钾量50~100 mmol(相当于氯化钾 4~8g,1gKCI含K+13.4mmol)肾脏保留钾的能力较 弱,“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
机体在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和碱性物质,使体 液中H+浓度发生改变。为维系体液内稳定的H+浓度, 保持PH值于7.35~7.45,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和代谢 功能,机体需要进行代偿调节。 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主要依靠三种途径实现: 体液中的缓冲系统 肺调节 肾调节
缓冲系统
缓冲系统由弱酸与其碱性盐配对组成(BA-HA)。 ➢血浆缓冲系统:
脂肪含水约10%~30%,肌肉 含水75%~80%
体液组成及分布
体液分布:
细胞外液
体液
(20%) 细胞内液
(40%,女35%)
血浆(5%)
组织间液 (15%)
功能性细胞外液 (13%~14%)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1%~2%)
功能性细胞外液:大部分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的 液体及细胞内液进行交换以维持体液平衡,称功能性 细胞外液。
体液平衡失调的类型
容量失调 等渗体液的增加或减少,只引起细胞外 液量的变化。如:水中毒、缺水。 浓度失调 细胞外液中的水分增加或减少,使细胞 外液中主要的渗透微粒-Na+浓度发生改变,即渗透 压发生改变。如低钠/高钠血症。 成分失调 细胞外液中除钠以外的其它离子浓度虽 不会对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产生影响,仅造成成分失 调,但其浓度的改变可产生各自的病理生理影响, 如:低钾,高钾,低钙,高钙,低镁,高镁,酸中毒, 碱中毒。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PPT优秀课件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e3f1a2a76e58fafab003d2.png)
补液种类:不同溶液对循环血容量的补充不同
(一)5%GS 不含电解质分布均匀静滴1L –75ml (二)0.9%NS 分布细胞外液静滴1L –200ml (三)胶体溶液补充更多 (四)血钠 N/轻度降低 首选NS/复方氯化钠液
严重低钠 高渗钠(3.0%NS) 严重高钠伴血容量不足 先补充(NS)血容量、 缓慢降钠,后5%GS (五)失血后贫血和有效血容量不足 先输血/胶体溶 液
补液途径和速度:由失液量和心、肾
功能决定 1. 途径 轻度尽量口服或鼻饲,必要
时+严重者:静脉补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补液速度 先快后慢。
重症者:快!开始4~8小时补充液体总量
1/3~1/2;24小时内补充液体总量 1/2~2/3
注意事项
✓ 记录24小时出入量 ✓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电解质、酸碱度 ✓ 大量补液时,最好采用鼻饲途径,如静脉补液,宜行
血浆
Na+ Cl-
HCO3
HPO4
K Ca
SO4
Mg有机酸
细胞间液
K+ HCO3
HPO4
Ca SO4
Mg Pr-
细胞内液
体液中的电解质
阳离子
阴离子
ECF
Na+ K+ Ca++ Mg++
Cl- HCO3-
SO42- HPO42- 有机酸
ICF
K+
Mg++ Na+ Ca++
有机磷酯 蛋白
SO42- HCO3- Cl-
血容量
脱水
循环 衰竭
失代偿
尿少 尿无钠
诊断
容量不足的诊断及程度判断 血钠和血浆渗透压改变情况 原发病因的鉴别诊断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9c394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5.png)
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34
护理措施
去除病因、减少体液的丢失。 维持适当的体液量,实施液体疗法。
➢ 严格遵循定量、定性和定时的原则
定量:包括生理需要量、巳丧失量和继续丧失量。
生 理 需 要 量:
成人:给水量 2000-2500ml/日 给盐量 Nacl 6-10g/日 给钾量 Kcl 3-4g/日
腹/胸腔积液、胃肠道内积液等 发热、出汗、气管切开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38
第1天补液量=生理需要量+½已经丧失量
第2天补液量=生理需要量+½已经丧失量 (酌情调整)+前1天继续损失量
第3天只需补给生理需要量+前1天继续损失 量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大面积 开放性损伤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24
[临床表现]
缺水症状体征最为常见,分轻,中,重度。
轻度 ——缺水量占体重2-4%,主诉口渴
中度 —— 4-6%,极度口渴,烦躁,乏力、皮 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尿少和尿比重增高 等
重度 —— 〉6%,高热、狂躁、谵妄、昏迷 等神经症状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4
体液平衡和调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5
正常成人每日出入水量 摄入量 ≈ 排出量
———————————————————————
摄入量(mL)
排出量( mL )
——————————————————————
饮水量 1000-1500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34
护理措施
去除病因、减少体液的丢失。 维持适当的体液量,实施液体疗法。
➢ 严格遵循定量、定性和定时的原则
定量:包括生理需要量、巳丧失量和继续丧失量。
生 理 需 要 量:
成人:给水量 2000-2500ml/日 给盐量 Nacl 6-10g/日 给钾量 Kcl 3-4g/日
腹/胸腔积液、胃肠道内积液等 发热、出汗、气管切开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38
第1天补液量=生理需要量+½已经丧失量
第2天补液量=生理需要量+½已经丧失量 (酌情调整)+前1天继续损失量
第3天只需补给生理需要量+前1天继续损失 量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大面积 开放性损伤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24
[临床表现]
缺水症状体征最为常见,分轻,中,重度。
轻度 ——缺水量占体重2-4%,主诉口渴
中度 —— 4-6%,极度口渴,烦躁,乏力、皮 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尿少和尿比重增高 等
重度 —— 〉6%,高热、狂躁、谵妄、昏迷 等神经症状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4
体液平衡和调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5
正常成人每日出入水量 摄入量 ≈ 排出量
———————————————————————
摄入量(mL)
排出量( mL )
——————————————————————
饮水量 1000-1500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课件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34674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8.png)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
05
衡的临床应用
临床常见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及处理原则
低钠血症 症状:疲乏、恶心、呕吐、头晕、眼窝凹陷等。
处理原则:补充钠盐,调整饮食。
临床常见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及处理原则
高钠血症 症状: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等。
处理原则:限制水分摄入,给予利尿剂。
临床常见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及处理原则
通过实验了解血气分析的原 理和方法,掌握血气分析在 临床上的应用,为后续的水 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实验提供 参考。
1.采集静脉血液样本;2.使 用血气分析仪测定血液中的 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压;3.记 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
实验三:尿液检查与尿液分析
• 总结词:了解尿液检查和尿液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尿液检查和尿液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 • 详细描述:尿液检查和尿液分析包括尿常规检查、尿沉渣检查、尿培养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肾
酸碱平衡的维持机制
01
02
03
肺调节
通过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 碳,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 。
肾调节
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酸性 或碱性物质,以维持血液 pH的稳定。
肠道调节
肠道细菌的作用可以产生 酸性或碱性物质,通过粪 便排出体外。
酸碱失衡的常见类型
酸中毒
指血液pH下降,常见原因 包括呼吸性酸中毒、代谢 性酸中毒等。
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等,防治措施为给予利尿 剂、调整饮食。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
06
衡的相关实验
实验一:体液的采集与检测
总结词
了解体液的组成和性质,掌握采集和检测体液的 方法。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体液的组成和性质,掌握采集和检 测体液的方法,为后续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实 验打下基础。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1课件PPT课件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1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49eb9c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5.png)
Changes of ECF Osmostic pressure↑ Volume ↓
hypothalamus
renin↑
thirsty ADH↑
angiotensinⅠ
drinking↑ keep water(urine↓) angiotensinⅡ
Osmostic pressure↓blood volume↑
休克---- 首要任务:补充血容量
胶体: 晶体 = 1 : 2~3
补钠的速度: 0.5~1mmol/L/h; 24小时内不超过 12 mmol/L
晕厥: 5%NaCl 100 ~ 250 ml
高渗性缺水(Na+>150mmol/l )
病因:水摄入过少或排除过多
– Sweat (NaCl 0.25%) – Burn – Diabetes
Hypertonic Dehydration
1 Excessive loss of H2O from ECF
2 ECF osmotic pressure rises
3 Cells lose H2O to ECF by
osmosis; cells
shrink
(a) Mechanism of dehydration
实验室检查:
血浓缩,RBC,血红蛋白↑↑↑ ;尿比重↑、血钠、 氯、血渗透压正常;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 above Table 实验室检查 – ↑RBC,WBC,PLT and plasma protein – ↑ HCT – 血Na+,Cl-正常 – 高比重尿
治疗
消除病因 液体种类
Isotonic sodium solution
低渗性缺水
1 Excessive H2O enters the ECF
hypothalamus
renin↑
thirsty ADH↑
angiotensinⅠ
drinking↑ keep water(urine↓) angiotensinⅡ
Osmostic pressure↓blood volume↑
休克---- 首要任务:补充血容量
胶体: 晶体 = 1 : 2~3
补钠的速度: 0.5~1mmol/L/h; 24小时内不超过 12 mmol/L
晕厥: 5%NaCl 100 ~ 250 ml
高渗性缺水(Na+>150mmol/l )
病因:水摄入过少或排除过多
– Sweat (NaCl 0.25%) – Burn – Diabetes
Hypertonic Dehydration
1 Excessive loss of H2O from ECF
2 ECF osmotic pressure rises
3 Cells lose H2O to ECF by
osmosis; cells
shrink
(a) Mechanism of dehydration
实验室检查:
血浓缩,RBC,血红蛋白↑↑↑ ;尿比重↑、血钠、 氯、血渗透压正常;
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 above Table 实验室检查 – ↑RBC,WBC,PLT and plasma protein – ↑ HCT – 血Na+,Cl-正常 – 高比重尿
治疗
消除病因 液体种类
Isotonic sodium solution
低渗性缺水
1 Excessive H2O enters the ECF
《水电解质平衡》课件
![《水电解质平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97489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3.png)
质尤为重要。
环境污染可能影响饮用水的质量 ,从而影响人体对电解质的吸收 和利用。因此,保持饮用水的清
洁和安全至关重要。
THANKS
[ 感谢观看 ]
运动时,身体能量消耗增加,需要更多的电解质 参与能量代谢,因此,能量消耗越大,对电解质 的需求就越高。
肌肉疲劳与电解质平衡的关系
电解质对于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运动 中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和抽筋。
运动中如何保持电解质平衡
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饮食补充
运动过程中,通过补充含电解质的运 动饮料,可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电 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水电解质平衡
CONTENTS 目录
• 水电解质的平衡 • 水电解质的平衡机制 • 水电解质的平衡调节 • 水电解质的平衡与健康 • 水电解质的平衡与运动 • 水电解质的平衡与生活
CHAPTER 01
水电解质的平衡
电解质的定义
01
电解质是指在溶解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包括离子化 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
01
03
压力管理对于维持电解质平衡也非常重要。长期处于 高压力状态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影响身体健康。
04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对电解质的吸收和利用,而睡 眠不足则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
环境因素对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环境因素,如气候、海拔和环境 污染等,也可能影响电解质的平
衡。
高温或高海拔地区可能导致人体 失水过多,从而影响电解质的平 衡。此时,补充适量的水和电解
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补品
如有需要,可以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补品,帮助身体快速恢复电解 质平衡。
CHAPTER 06
水电解质的平衡与生活
饮食习惯对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环境污染可能影响饮用水的质量 ,从而影响人体对电解质的吸收 和利用。因此,保持饮用水的清
洁和安全至关重要。
THANKS
[ 感谢观看 ]
运动时,身体能量消耗增加,需要更多的电解质 参与能量代谢,因此,能量消耗越大,对电解质 的需求就越高。
肌肉疲劳与电解质平衡的关系
电解质对于维持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运动 中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和抽筋。
运动中如何保持电解质平衡
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饮食补充
运动过程中,通过补充含电解质的运 动饮料,可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电 解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水电解质平衡
CONTENTS 目录
• 水电解质的平衡 • 水电解质的平衡机制 • 水电解质的平衡调节 • 水电解质的平衡与健康 • 水电解质的平衡与运动 • 水电解质的平衡与生活
CHAPTER 01
水电解质的平衡
电解质的定义
01
电解质是指在溶解或熔融状态下 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包括离子化 合物和部分共价化合物。
01
03
压力管理对于维持电解质平衡也非常重要。长期处于 高压力状态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影响身体健康。
04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对电解质的吸收和利用,而睡 眠不足则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
环境因素对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环境因素,如气候、海拔和环境 污染等,也可能影响电解质的平
衡。
高温或高海拔地区可能导致人体 失水过多,从而影响电解质的平 衡。此时,补充适量的水和电解
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补品
如有需要,可以适当补充含电解质的补品,帮助身体快速恢复电解 质平衡。
CHAPTER 06
水电解质的平衡与生活
饮食习惯对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ppt课件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92233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e.png)
高钾血症
21
定义:高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5.5mmol/L,一般高血钾比 低血钾更危险。
病
1、肾脏功能障碍导致排钾过低 。 2、代谢性酸中毒。
因 3、横纹肌溶解。
及 4、限制肾脏排钾的药物。
发
病
机
制
高钾血症
22
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高钾血症在心脏毒性发生前通常无症状 。 2、进行性高钾血症的心电图变化呈动态性: ⑴ 当血钾>5.5mmol/L时ECG可出现QT间期缩短和高耸,对称
病
⑵ 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和肝硬化的患者,血容量增加可导致钠过度
稀释。
机
⑶ 肾上腺功能不全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
制
⑷ 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的肿瘤、脑部疾病、肺部疾病等。 ⑸ 也见于应用某些药物(氯磺丙脲,卡马西平,长春新碱,氯贝丁酯,
阿司匹林、布洛芬和其他非处方镇痛药,加压素,催产素等)。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1
提要
2
水平衡紊乱 电解质平衡紊乱 酸碱平衡失调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水平衡紊乱
3 水的摄入与排出
日常摄入量 (ml/day) 饮水 1300 饮食含水 900
体内氧化反应 300
合计 2500
日常排出量(ml/day) 尿 500-1500 肺 250-350 皮肤 350-700 粪便 50-200 合计 2500
代谢性碱中毒
33
定义: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是指细胞外液碱 增多或H+丢失而引起的以血浆HCO3-增多为特征的酸碱平 衡紊乱类型。
代谢性碱中毒
34
病因:
⑴ H+丢失过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浆(PV) 4
血容量(BV) 7
绝对值 (L)
42
28
14
11
3
5
8
体液的组成
水 电解质
溶解的离子 携带电荷
正电荷 – 阳离子
钠、钾、钙 负电荷 – 阴离子
碳酸氢根、氯
9
体液间隙溶质分布
153 mEq/L
Na+ Cl142 103
153 mEq/L
Na+ Cl144 114
200 mEq/L
健康人可以调节体液平衡
5
体液分布的各个间隙
细胞内液(ICF)
细胞内 含有对维持稳态非常重要的溶质
细胞外液(ECF)
细胞外
组织间液
细胞之间及细胞周围
血管内 淋巴液和器官内液
血管内
血浆
6
总体水的正常分布
ECF
ICF
1/4 3.5 L (8%)
1/3 10.5 L
28 L (67%)
达到平衡
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
18
超滤
水和溶质在液体压的作用下共同 移动 毛细血管床
主动运输
需要能量
逆浓度梯度方向移动 钠钾泵
需要载体分子的参与
葡萄糖进入细胞内
19
体液的调节
为保持机体稳态,体液受到以下因素的 调节:
液体入量 激素调控 液体出量
20
液体入量
主要由渴感机制调节
2/3
(25%)
TBW = 42 L
(BW 60%)
7
图示说明
水可以自由从各间隙 进出
电解质可以在细胞外 液自由出入,但不能 在细胞内、外自由交 流
正常情况下,白蛋白 大部分保留在血管内
成人,70kg 体液总量(TBW)
比例 (%)
60
细胞内液(ICV)
40
细胞外液(ECV)
20
组织间液(ISF) 16
12
体液的移动
细胞膜是具有选择性通透作用的半 透膜
水可以自由通透 多数阴离子和分子通透速度较慢
13
渗透作用
液体从溶质浓度较低的一侧经过半透膜 向溶质浓度较高的一侧移动
移动速度依赖于溶质浓度差 温度 电荷 渗透压的差值
达到相同浓度
14
渗透压(Osmolarity)
Pulling power for water
29
Section 1: 临床常用晶体液
葡萄糖液 氯化钠溶液 复方氯化钠溶液
30
问题
病人体重70 kg,如果失血500 ml,需要 补充血容量。如果分别用5%葡萄糖溶液、 RL液和5%白蛋白溶液补充,各需要多少 液体量?
计算公式 补充液体量
31
用5%GS补充
组织间液
血浆
细胞内液
当葡萄糖液注入血管内时, 其中的葡萄糖参与了机体的 新陈代谢,只剩下自由水的 成分。当这些自由水进入到 血管内时,它们将按照细胞 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的比例 关系重新分配,最终达到一 个新的平衡
摄入食物经过代谢后的副产品
22
液体的摄入(续)
Must be alert Able to perceive mechanism Able to respond to mechanism **发生脱水的危险人群:
高龄 年幼 神经系统异常 心理异常
23
激素调节
ADH
储存于垂体后叶 血液渗透压改变时释放
使肾小管和收集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 水进入体循环
稀释血液 减少尿量
24
激素调节(续)
醛固酮
肾上腺皮质释放 血浆钾浓度升高时
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时 作用于远曲小管增加水和钠的重吸收
分泌钾和氢离子
25
激素调节(续)
肾素
由肾脏分泌
肾脏灌注下降时 产生血管紧张素 I
下丘脑
渗透压感受器对血清渗透压进行监测 渗透压升高时对下丘脑产生刺激
刺激渴感机制 口服入量减少 摄入高张液体 丢失额外体液 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机制 丢失钾 心理因素 口咽干燥
21
液体的摄入
成年人平均的摄入量
2200 – 2700 cc/天
口服 – 1100-1400 固体食物 – 800-1000 氧化代谢 – 300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北京协和医院 杜斌
1
稳态的重要性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于生命非 常重要
通过调整入量和出量维持稳态 由肾脏和肺进行调节
2
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的原因
疾病 液体入量改变 长期呕吐或腹泻
3
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影响
呼吸 代谢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4
体液的分布
水是身体中含量最大的成分 占成年人体重的60%
16
渗透压(续)
受血浆蛋白影响
白蛋白
通过提高渗透压使体液保持在血管内间隙 Hydrostatic pressure draws fluid back into
capillaries
Force of fluid pressure outward against surface
17
弥散
溶质经过半透膜的移动 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
K+ HPO43150 SO42-
150
Pr 16
PV
Pr 1
IF
Pr 40
ICF
10
电解质
以溶液)中电解质的含量
溶液即溶剂
11
微量元素
身体所有组织和体液的组成成分 对于维持生理过程至关重要
催化剂
神经传导 肌肉收缩 营养物质代谢
调节电解质平衡及激素生成 增强骨骼结构
呼吸
不显性失水
随呼吸频率和幅度以及氧输送的增加而增加 约400 cc/天
胃肠道
粪便
平均约100-200 胃肠道异常时可以增加或减少 27
28
可能用于维持循环容量的各种 溶液
晶体溶液
天然胶体
人工胶体
5%GS 生理盐水 乳酸林格液 其它电解质溶液
全血 新鲜冻干血浆 人白蛋白溶液
明胶 右旋糖酐 羟乙基淀粉
32
导致血管收缩
转化为血管紧张素 II
选择性血管收缩 增加肾脏血流,改善肾脏灌注
刺激醛固酮的释放
26
出量的调节
肾脏
主要的调节器官
血流量约180升/天 产生1200 – 1500 cc尿
皮肤
受交感神经系统调节 刺激汗腺
显性及不显性失水 – 500-600 cc/天
与汗腺刺激直接相关
由溶液中溶质分子的数量决定 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
(higher osmotic pressure)
溶质移动的速度越快
直至达到平衡为止
15
Osmolarity
高张
渗透压高于RBC
液体脱离细胞
细胞体积缩小
等张
渗透压等于RBC
无液体移动
低张
渗透压低于RBC
液体进入细胞内
细胞体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