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工程量怎么计算

合集下载

井点降水工程量计算方法

井点降水工程量计算方法

井点降水工程量计算方法我跟你说啊,这井点降水工程量计算方法,我可是折腾了好久,总算找到点门道。

一开始我真的是瞎摸索啊。

我当时就知道井点降水是要算这个抽水量啥的,但具体怎么算,脑子一片空白。

我就试着把井点的个数先数清楚,想着这肯定是个重要的数据啊,就像你数家里有几个碗一样,先确定有多少个基本单元。

可是光知道井点个数根本不行啊,就像你只知道家里碗的个数,却不知道要用碗来干嘛一样。

后来我就想啊,这井点降水肯定和它降水的面积有关系啊。

我就去量那个需要降水的场地面积,我拿着皮尺在那量,这量的过程也是状况百出,有时候皮尺没拉直就多读厘米数了,这就导致数据有误差,你说这就像做饭少放了盐或者多放了盐,一下就不对味了吧。

然后我以为只要用面积乘以井点个数就差不多了,结果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我又慢慢摸索,发现还有这个降水深度也是个关键因素呢。

这个降水深度啊,就好比是井能从地下舀多少水上来的一个衡量标准。

我在计算降水深度的时候,又犯难了,有时候地面都不是平的,我就拿水准仪测了好多次,取了个平均值。

可算出光有这些数据还是不对。

然后我发现还有个渗透系数的问题。

这个渗透系数可真是个麻烦东西啊。

我得去查这块地的土质情况,我就到处找资料啊。

要是你不知道土质,就像你炒菜不知道食材的特性一样,肯定炒不对。

了解土质才能确定渗透系数的大概范围。

我觉得比较靠谱的一种做法是,把这些井点当成许多个小抽水机。

你先确定每个小抽水机的工作范围,这和它的降水有效半径有关哦。

然后再根据前面提到的那些因素,像这个降水面积啊,降水深度啊,还有渗透系数等,用一个公式来计算。

这个公式就有点像菜谱,按照规定的量把这些数据套进去才能算出来。

但是这个公式也不是说就完全通用,不同的地质情况可能会有一些偏差,这我目前也还不是特别确定应该怎么把这个偏差妥妥地解决,还在继续研究当中呢。

不过我感觉,只要把基础数据像上面那样认真地获取,按照公式算出来的结果就算有偏差,应该也不会太大了。

井点降水计算方案

井点降水计算方案

8.001.000.101.00
31.00
13.10
45.0012.00294.546.5047.878861.20
19.2416193.21
36.290.05268.57490.79
120.0060.001.350.74
8861.2016193.21
15.00
说明:为用户输入数据项目
为计算项目
为计算结果
为用户输入数据
本表格根据《建筑施工手册》相关规定计算,仅供参考.
d(滤管直径):井点管需要数n(无压完整井)=井点管需要数n(无压非完整井)=2、井点管间距计算
井点管间距D(无压完整井)=井点管间距D(无压非完整井)=H(含水层厚度m)=R(抽水影响半径m)=S(水位降低值m)=x0(基坑假想半径m)=四、确定井点管数量与间距:
q(单根井点管出水量)l(滤管长)=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井点管长H=K(渗透系数m/d)=Q(总涌水量m^3/d)=Q(总涌水量m^3/d)=二、无压完整井群井井点涌水量计算:
三、无压非完整井井点系统涌水计算:
H0(有效带深度)=无压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Hs(m)=基坑长:基坑宽:五、水泵所需功率(KW):
1、井点管需要根数计算:
一、计算井点管长度
H1=h=i=。

井点降水计算

井点降水计算

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避免基坑积水和确保施工方便,除采取井点降水外,还在基坑面四周砌筑250×250的排水沟,四大对称角设四个钢筋笼集水井,(集水井半径500mm,深800mm),每个井内放置一个Φ100单极电动潜水泵,24小时不间断排水,并派专人进行看管。

把水从集水井抽至地面沉沙坑,然后排入市政管道内。

基坑降水示意图如下:明沟、集水井排水示意图由于该地域地下水丰富需进行井点降水,井点降水计算如下(此计算按照最大化粪池尺寸计算)。

(1) 基坑中心要求降低水位深度:由于地下水位深度为-1.8m,基坑最大开挖深度将近6m,水位要降至基坑一下500mm,故基坑水位降深为-4.7m(2)影响半径R注:由于地质勘测报告中未提供渗透系数K ,根据施工手册查到的K=10 m3/d(3)基坑等效半径r 0r 0 = 0.29(a +b )=0.29*(11.8+3)=4.3基坑涌水量:(2H – S)S (2*6.15– 4.7)*4.7Q= 1.366K = 1.366*10* Lg(R + r) – lg r lg(73.70 +4.3)-lg4.3=257.25m 3/d(4)单根井点管的极限涌水量:q=120πrl 3 K = 120*3.14*0.1*0.73* 10 =40.9m 3/d(5)求井点数n :n= 1.1*Q/q = 1.1*257.25/40.9 =6个(6)井管长度:井管全长 5.86 + 0.8 + 0.5 + 0.1*13.8/2 – 0.6 = 7.25m井点降水平面示意图 地下自然水位降水水面位置井点降水剖面示意图集水坑其他化粪池降水井数量及及分布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以现场实际为准。

井点降水相关计算

井点降水相关计算

井点降水相关计算1、井点管的埋设深度H ≥H1+h +iL +l式中 H ——井点管的埋设深度(m)H1——井点埋设面至基坑底面距离(m) 取3.0mh —— 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点的安全距离(m)取1.0m L —— 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的短边距离(m) 取27 i —— 降水曲线坡度 取1/10 l —— 滤管长度(m)取1.2H ≥3.0+1.0+27×1/10+1.2=7.9m 取8m2、涌水量计算Q=1.366KH11.5m-7.5-7.5无压完整井涌水量计算简图井点管埋设深度-5.0-5.0Q ——井点系统总涌水量(m 3/d ) K ——渗透系数(m/d )取150 H ——含水层厚度(m )计算暂取11m(2H-S)S LgR-LgX OR ——抽水影响半径(m )计算取91S ——水位降低值(m )取1.2,地下水位取6.8m X O ——基坑设想半径(m ) 计算取24 本工程以无压非完整井计算Q=1.366×150=8818m 3/d3、计算井点管数量和间距 单井出水量q=65πd l × 3 K=65×3.14×0.05×1.2×3 150=65 m 3/d 需井点管数量: n=1.1Q/q=149根基坑四角处及机械入口处井点管应加密,则采用的井点管数量为149+32=181根井点管间距平均为D=2×86/(181-1)=0.96m, 取1.0m ,机械入口处井点管即泵1泵6的井点管间距为0.8m 。

布置时,为使机械挖土有开行路线,宜布置成端部开口(即留6根井点管距离),因此实际需要井点管数量为: n=2×66/1+40/0.8 -5=177根 4、校核水位降低数值:h= 102 -8818/(1.366×150)× (Lg 91- Lg 24) =8.7m实际降低水位S=10-8.7=1.3m此值与需要降低水位数值1.2m 相符,故布置可行。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举个例子:井点降水计算目前该工程根底处于春季施工,属于多雨季节,地下水位较高,根据"地质报告"提供,场地地下水位埋深在自然地面-1.5m以下,根底最大开挖深度3.55m。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情况及根底设计施工的要求,为确保施工质量及工程顺利进展,采用一级井点降水配合根底施工。

按照"建筑基坑边坡支护技术规程"和"施工规*"的要求对建筑物基坑涌水量计算。

1、涌水量的计算按"建筑基坑边坡支护技术规程"附录F2-1、F07。

A、39#楼基坑一级井点涌水量的计算:H2-hm2涌水量Q=1.366Klg〔1+R/r0〕+lg〔1+0.2 hm/ r0〕〔hm-l〕/la、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3层渗透系数K=5.2×10-4cm/s。

按"市政岩土规*"取粉砂渗透系数:K=1.0m/db、抽水影响深度H0的计算:S‘=SA+L S‘为井点支管埋深地下水位至井点支管滤口上口的长度。

SA支管长度5.0m,L滤管长度1m,井点支付全长6m。

S‘=5.0m-0.2m+1m=5.8mS‘/ S‘+L=4.8/4.8+1=0.83根据计算,查"建筑施工手册"第二版上P879,H0值表查表得系数1.85H0=1.85〔S‘+L〕=1.85×〔4.8+1〕=10.73mc、含水层厚度的计算H:根据场地土层,场地无隔水底板含水层厚度取抽水影响深度2.5倍。

H=2.5×10.73m=27.0mhm=H+h/2 见"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附录h= H0- S‘ =10.73m-4.8m=5.93m hm=〔27.0+5.93〕/2=16.5md、一级井点降水影响半径:R=2S√HK 一级井点基坑中心要求深度SS=2.55mR=2×2.55× 27.0×1.0=26.5me、基坑等效半径r0=0.29〔a+b〕=0.29〔44.40+17.60〕=17.98m27.02-16.52涌水量Q=1.366Klg〔1+26.5/17.98〕+lg〔1+0.2 ×16.5/ 17.98〕〔16.5-1〕/l=408m3/df、确定井点管数井点管数n=1.1×Q/q Q=408m3/d单根井管q=65∏dl3√K =8.6m3 Q取单根井管经历值q=5m3/dn=90根设计计算值g、间距的计算:D=L/nh、基坑长度的计算:(44.4+17.6)×2=124D=124/90= 1.38m 符合施工技术的一般规定0.8m~1.6m,见"建筑施工技术"P25,按施工技术取间距1.2m 设一根支管。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KF002
一பைடு நூலகம்计算参数
基坑平面尺寸

m

m

m
长/宽=
地下水深
m
渗透系数
含水层厚度
m
降水深度
m
二、计算
1、井点管的长度
H≥H1+h+iL+l=
m
其中: H:井点管的埋置深度
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
h: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最高点的安全距离
1.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短边距离
i:降水曲线坡度,与土的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量等因素有关
l:滤水管长度
井点管的长度=H+0.5l+0.3=
其中: 0.2-0.3: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
2、井点型式的确定
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无压完整井
Q=1.366K(2H-S)S/(lgR-lgr)= 其中: Q:单井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R:抽水影响半径(m)
R=1.95S(HK)1/2= S:水位降低值(m) r:井点的半径(m) 群井井点(环形井点系统)涌水量 Q=1.366K(2H-S)S/(lgR-lgx0)= 其中: x0:基坑的假想半径 x0=(A/π )1/2=
无压非完整井 Q=1.366K(2H0-S)S/(lgR-lgx0)=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kf002一计算参数基坑平面尺寸长深长宽mm降水深度mmm宽m地下水深渗透系数含水层厚度二计算1井点管的长度hh1hillmh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 KF002
一、计算参数
基坑平面尺寸

m

m

m
长/宽=
地下水深
m
渗透系数
含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层厚度
m
降水深度
m
二、计算
1、井点管的长度
H≥H1+h+iL+l=
3、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无压完整井
Q=1.366K(2H-S)S/(lgR-lgr)= 其中: Q:单井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R:抽水影响半径(m)
R=1.95S(HK)1/2= S:水位降低值(m) r:井点的半径(m) 群井井点(环形井点系统)涌水量 Q=1.366K(2H-S)S/(lgR-lgx0)= 其中: x0:基坑的假想半径 x0=(A/π )1/2=
m
其中: H:井点管的埋置深度
H1:井点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
h:基坑中央最深挖掘面至降水曲线最高点的安全距离
1.0
L:井点管中心至基坑中心短边距离
i:降水曲线坡度,与土的渗透系数、地下水流量等因素有关
l:滤水管长度
井点管的长度=H+0.5l+0.3=
其中: 0.2-0.3:井点管露出地面高度
2、井点型式的确定
无压非完整井 Q=1.366K(2H0-S)S/(lgR-lgx0)=

降水井施工工程量(3篇)

降水井施工工程量(3篇)

第1篇一、降水井施工工程量的定义降水井施工工程量是指在进行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为降低地下水位,确保施工顺利进行,按照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开挖、支护、安装、调试、验收等一系列施工活动所需的工程量。

二、降水井施工工程量的计算方法1. 井筒开挖工程量:根据设计要求,计算井筒直径、深度、井壁支护结构厚度等因素,计算出井筒开挖的土方工程量。

2. 井壁支护工程量:根据井壁支护结构类型(如喷射混凝土、钢筋砼、预应力锚杆等),计算井壁支护材料的工程量。

3. 井筒内部设备安装工程量:包括水泵、井管、电缆等设备,根据设备规格、数量等因素计算安装工程量。

4. 降水井验收工程量:根据验收标准,计算验收过程中所需的人工、材料、设备等工程量。

三、影响降水井施工工程量的因素1. 地质条件: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土层、地下水状况等因素,会影响井筒开挖工程量和井壁支护工程量。

2. 施工方案:降水井施工方案的选择,如井筒直径、深度、支护结构类型等,直接影响到工程量。

3. 设备选型:设备选型的合理性,如水泵、井管等,也会对工程量产生影响。

4. 施工技术:施工技术的先进程度,如井筒开挖、支护等,对工程量有一定影响。

四、降水井施工工程量的注意事项1. 严格遵循设计要求,确保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

2.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工程量增加。

4. 合理利用施工资源,降低工程成本。

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总之,降水井施工工程量是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质量、进度和成本。

第2篇一、降水井施工工程量的计算1. 井深:降水井的深度是计算工程量的重要参数。

根据工程需求,井深通常分为设计深度和实际施工深度。

设计深度应考虑地下水埋深、地质条件等因素,而实际施工深度还需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偏差。

2. 井径:降水井的直径(井径)也是计算工程量的关键因素。

井点降水定额计算规则

井点降水定额计算规则

井点降水定额计算规则以井点降水定额计算规则为标题,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计算规则的内容和应用。

井点降水定额是一种常用的降水计算方法,用于确定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降水量。

它是根据该地区的历史降水数据和统计方法得出的。

通过井点降水定额,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地区的降水情况,为农业、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等提供参考依据。

井点降水定额的计算规则如下: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该地区的历史降水数据。

通常会使用该地区多年的降水数据,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2. 数据整理:收集到的降水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统计。

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如月、季、年)对降水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得出平均降水量。

3. 选择适当的井点:井点是指一组代表性的点,用于计算井点降水定额。

选择井点时,要考虑地区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和降水分布等因素,尽量保证井点能够代表整个地区的降水情况。

4. 计算井点降水定额:根据选择的井点和整理好的降水数据,可以使用统计方法计算出井点降水定额。

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平均值法、加权平均值法和多项式插值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5. 结果应用:得到井点降水定额后,可以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比如,农业方面可以根据井点降水定额来制定灌溉方案和农作物种植计划;水资源管理方面可以用来评估地区的水资源情况;城市规划方面可以考虑降水情况来设计排水系统和防洪设施等。

需要注意的是,井点降水定额是一种统计方法,其结果仅代表平均降水情况,并不能完全预测具体的降水事件。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等。

总结起来,井点降水定额是一种常用的降水计算方法,通过收集和整理历史降水数据,选择适当的井点,并使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可以计算出一个地区的井点降水定额。

这个定额可以为农业、水资源管理和城市规划等提供重要参考,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降水情况。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井点降水定额仅代表平均情况,实际降水情况可能存在较大的波动,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做出准确的决策。

轻型井点降水方案及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方案及计算

轻型井点降水条件:井点抽水量必须大于场地范围的涌水量才能达到降水目的1.涌水量计算根据地下水位是否有压力,水井分为无压井和承压井.根据水井是否达到不透水层,分为完成井和非完成井.(只有无压完成井比较完善)1.环形井点(1).无压完成井的涌水量计算Q=1.366K【(2H-S)S/lgR-lgX.】K=地下水穿透土层的系数,单位 M/dH=含水层的厚度(原有地下水位到不透水层)s=水位降低值(原有地下水位倒降低后水位)R=抽水影响半径;R=1.95s√HK(√为开方)X。

=整个降水系统假想半径 X。

=√f/π (f为井点面积)(2)无压非完整井(仍用上述公式,只是将H换成地下水有效深度H。

)计算出的H。

必须与实际含水层厚度H相比较当H。

>H时依然取H(3)承压完整井计算公式Q=[2.73K(M×N)÷(lgR-lgX)]×[√M÷(L+0.5)r]×√(2M-L)÷MM=上层不透水层至下层不透水层r=井点管半径(4)承压非完整井计算公式Q=2.73K×M×S ÷(lgR-lgX。

)2.单根井点管水量计算q=65πdl(k) [l=滤管长度. d=井管直径将k开三次方]3.井点管数量及距离的计算(D可取0.8 1.6 1.2 2.0)数量n=1.1(Q÷q)距离D=L÷n(L为总管总长)D是否符合管上间距要求、对比取出管上间距再次求井管数量4.设备选择采用干式真空泵井点设备.型号W5.W6W5:L<100m数量<80根W6:L<120m数量<100根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真空表;压力表始终≥55KPa。

井点降水计算实例

井点降水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计算本工程基坑北侧和西侧临近河道,降水方案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采用轻型井点降水,由于基坑局部最深处达到7.7m ,降水深度需6.5米,计算过程如下:1、基本参数选取: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基底土质为粉质砂土 (含水层厚一般在8~15m),渗透系数K=4m/d ;基坑平面尺寸为:99×68.5m ;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基坑等效半径r 0为:m A r 5.46995.680=⨯==ππ式中字母含义为: r0:基坑等效半径; A:基坑面积;基坑三面有河道,基坑中心至河边距离为70米和50米,含水层有效深度:m l H l S S 8.14885.1)S'85.1 85.02.18.68.6''0=⨯=+=+=+(= 降水影响半径R 为:m K H S R 10048.145.6220=⨯⨯⨯==2、基坑总涌水量计算:()dmg b b b b r b b S S H kQ 32121021390412020214.3cos 5.4614.31202L 5.65.68.1424366.1])()(2cos )(2lg[)2(366.1=⎥⎦⎤⎢⎣⎡⨯⨯⨯⨯-⨯⨯⨯=+-+-=ππ式中字母含义为:S’:抽水深度;S ’+ L:井点管有效深度;H 0:含水层有效深度;H 含水土层厚度;b1、b2为基坑中心至河边的距离取51m 、72,其余字母含义同上。

3、、确定井管数量: 单根管极限涌水量:d m K dlS q /3.11.7052.1038.014.3657.06533=⨯⨯⨯⨯⨯=⨯=π井点降水管根数:根3911139041.11.1=⨯==q Q n 井点降水管间距:)(取m m n B L D .2125.1391)69160(2)64.8352(2)(2=++⨯+++⨯=+⨯=计划井点降水管数量:(根)4972.1)69160(2)64.8352(2=++⨯+++⨯实际单根降水管涌水量:d m n Q q 385.74973904===(小于设计11m3/d ,满足要求)根据以上的施工计算及施工经验确定采用二级环向封闭式井点降水,两排管呈梅花状布置,第一级降水管布置在土方边坡中间台阶处设置间距为1.2米,第二级基坑底部降水管布置于基础向外1.0米设置间距为1.2米,基坑中心加深部位、积水坑等低洼处另外再布置暗降水管,各井点降水机组抽出的水直接排入邻近河道内。

施工降水工程量(3篇)

施工降水工程量(3篇)

第1篇一、施工降水工程量的组成1. 降水井数量: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确定降水井的数量。

通常,降水井数量与基坑面积、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等因素有关。

2. 降水井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确定降水井的深度。

降水井深度应满足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以下的要求。

3. 降水井直径: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确定降水井的直径。

降水井直径应满足抽水能力和施工条件的要求。

4. 降水设备数量:根据降水井数量和抽水能力,确定所需降水设备的数量。

主要包括潜水泵、吸水管、排水管等。

5. 施工材料: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施工材料,如泥浆、水泥、滤料等。

二、施工降水工程量的计算方法1. 降水井数量:根据基坑面积、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等因素,参考相关规范和经验公式,计算所需降水井数量。

2. 降水井深度: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结合地下水位、渗透系数等因素,确定降水井深度。

3. 降水井直径:根据抽水能力和施工条件,确定降水井直径。

4. 降水设备数量:根据降水井数量和抽水能力,结合设备性能,计算所需降水设备数量。

5. 施工材料: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计算所需施工材料数量。

三、施工降水工程量的影响因素1. 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渗透系数、地层岩性等,直接影响降水工程量的计算和施工方案的选择。

2. 工程需求:包括基坑面积、地下水位、施工进度等,影响降水工程量的确定。

3. 施工工艺:包括降水井布置、降水设备选型、施工方法等,影响施工降水工程量的计算。

4. 施工环境:包括气候、水文等,影响施工降水工程量的实施和进度。

总之,施工降水工程量是确保基坑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工程需求、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合理确定施工降水工程量,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同时,还需加强对施工降水工程量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第2篇一、施工降水工程量的确定因素1. 地下水位高度:地下水位高度是决定施工降水工程量的首要因素。

地下水位越高,降水工程量越大。

工程施工降水计算方式(3篇)

工程施工降水计算方式(3篇)

第1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水位对施工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降低地下水位是必要的措施。

本文将介绍工程施工降水计算方式,包括基本原理、计算公式以及注意事项。

一、基本原理工程施工降水计算基于地下水流连续性方程和达西定律。

地下水流连续性方程描述了地下水流体的连续性,即单位时间内流入某一点的地下水量等于流出该点的地下水量。

达西定律描述了地下水在均质、各向同性的多孔介质中流动时,流速与水力坡度成正比。

二、计算公式1. 地下水流连续性方程:Q = Q1 + Q2式中:Q为某点的地下水量;Q1为流入该点的地下水量;Q2为流出该点的地下水量。

2. 达西定律:v = k (Δh / L)式中:v为地下水流速;k为地下水的渗透系数;Δh为水力坡度;L为地下水流动距离。

3. 降水井布置:(1)单井降水:单井降水是指在一口井中实现降水,适用于地下水分布均匀、渗透系数较大的情况。

(2)群井降水:群井降水是指布置多口井进行降水,适用于地下水分布不均匀、渗透系数较小的情况。

4. 降水井计算:(1)单井降水计算:Q = q S式中:Q为单井降水能力;q为单井涌水量;S为井距。

(2)群井降水计算:Q = q (S1 + S2 + ... + Sn)式中:Q为群井降水能力;q为单井涌水量;S1、S2、...、Sn为各井之间的距离。

三、注意事项1. 确定降水井布置方案: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分布和渗透系数等因素,合理选择单井降水或群井降水。

2. 确定降水井数量和间距:根据单井降水能力和群井降水能力,合理确定降水井数量和间距。

3. 选择合适的降水井结构: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降水井结构,如预制管井、现浇混凝土井等。

4. 降水施工过程中,密切关注地下水位变化,确保降水效果。

5. 降水施工结束后,进行回灌,恢复地下水位,防止地面沉降。

总之,工程施工降水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施工,可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降低地下水位对施工环境的影响。

井点降水工程量怎么计算?

井点降水工程量怎么计算?

井点降水工程量怎么计算?
井点降水工程量的计算依据是你的降水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井点降水的方式、井点管的布置位置及数量、井点管深度、使用天数等。

若井管间距施工组织设计没有规定时,可按轻型井点管距0.8-1.6m,喷射井点管距2-3m
确定。

其另计安工程轻量,
使用工程量,按套数乘以使用天数,以“套×天”计算。

(1)井点套的确定:轻型井点,以50根为一套;喷射井点及电渗井点阳极,以30根为一套;大口径井点,以45根为一套;水平井点,以10根为一套;水泥管井井点,以每一管井(即一个“井点”)为一套。

总根数不足一套时,可按一套计算。

(2)井点管使用天数的确定:使用天以每24h为一天。

使用天数应按施工组织设
计规定的使用天数计算。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办理好经济签证、按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

如何区别轻型井点与深井井点首先判断是否采用轻型井点依据两个参数,一是土的渗透系数是否在0.1-50m/d,二是降低水位深度是否在3-6米之间或根据井点级
数确定;一般采用离心泵与潜水泵。

深于地
下水丰复挖方地区泵。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计算实例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计算实例井点降水, 实例, 施工一、总涌水量计算1.基坑总涌水量Q(m3/d),即环形井点系统用水量,常按无压完整井井群,用下式计算公式:(2H―s)sQ=1.366KlgR―lgx02.单井井点涌水量q(m3/d)常按无压完整井,按下计算公式:(2H―s)sq=1.366KlgR―lgr式中:K—土的渗透系数(m/d);H—含水层厚度(m);s—水的降低值(m);R—抽水影响半径(m),由现场抽水试验确定,也可用下式计算:R=1.95 s√H• Kr—井点的半径(m);x0—基坑的假想半径(m,当矩形基坑长宽比小于5时,可化成假想半径x0的圆形井,按下式计算:x0=√F/πF—基坑井点管所包围的平面面积(m2);π—圆周率,取3.1416;二、井点管需要根数井点管需要根数n可按下式计算:Qn=mq式中 q=65π•d•l 3√K式中:n—井点管根数;m—考虑堵塞等因素的井点备用系数,一般取m=1.1;q—单根井点管的出水量(m3/d);d—滤管直径(m);l—滤管长度(m);三、井点管平均间距井点管平均间距D(m),可按下式计算:2(L+B)D=n-1求出的D应大于15d,并应符合总管接头的间距(一般为80、120、160mm)要求。

式中:L—矩形井点系统的长度(m);B—矩形井点系统的宽度(m);四、例题某工程基坑平面尺寸见图,基坑宽10m,长19m,深4.1m,挖土边坡1:0.5。

地下水位-0.6m。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该处地面下0.7m,为杂填土,此层下面有6.6m的细砂层,土的渗透系数K=5m/d,再往下为不透水的粘土层。

现采用轻型井点设备进行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机械开挖土方,试对该轻型井点系统进行计算。

解:(1)井点系统布置该基坑顶部平面尺寸为14m×23m,布置环状井点,井点管离边坡为0.8m。

要求降水深度s =4.10-0.6+0.5=4.0m,因此,用一级轻型井点系统即可满足要求,总管和井点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降水计算公式

降水计算公式

一、潜水计算公式1、公式1Q kH S SR r r =-+-1366200.()lg()lg()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k 为渗透系数(m/d);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R 为引用影响半径(m);r 0为基坑半径(m)。

2、公式2Q kH S Sb r =--1366220.()lg()lg()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 k 为渗透系数(m/d); 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S 为水位降深(m);b 为基坑中心距岸边的距离(m); r 0为基坑半径(m)。

3、公式3Q kH S Sb r b b b =--⎡⎣⎢⎢⎤⎦⎥⎥1366222012.()lg 'cos ()'ππ式中:Q 为基坑涌水量(m 3/d);k 为渗透系数(m/d);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b 1为基坑中心距A 河岸边的距离(m);b 2为基坑中心距B 河岸边的距离(m);b '=b 1+b 2; r 0为基坑半径(m)。

4、公式4Q kH S SR r r b r =-+-+1366220200.()lg()lg ('')式中: Q 为基坑涌水量(m 3/d);k 为渗透系数(m/d);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 S 为水位降深(m);R 为引用影响半径(m);r 0为基坑半径(m);b ''为基坑中心至隔水边界的距离。

5、公式5Q kh h R r r h l l h r =-++--+--136610222000.lg lg(.)h H h -=+2式中:Q 为基坑涌水量(m 3/d); k 为渗透系数(m/d);H 为潜水含水层厚度(m);R 为引用影响半径(m); r 0为基坑半径(m);l 为过滤器有效工作长度(m);h 为基坑动水位至含水层底板深度(m);h -为潜水层厚与动水位以下的含水层厚度的平均值(m)。

基坑井点降水的计算原理

基坑井点降水的计算原理

基坑井点降水的计算原理最近在研究基坑井点降水的计算原理,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呢。

咱先从一个生活现象说起吧。

就像我们用吸管喝水一样,当我们用力吸的时候,吸管里的空气被抽走,水就顺着吸管上升到我们嘴里。

这其实和基坑井点降水有点相似的感觉呢。

先说一下啥是基坑井点降水哈。

简单讲呢,就是在建造一些大型建筑或者做地下工程的时候,要把基坑里多余的水弄出去,就像把积水的地下室水弄干的感觉。

基坑底部的水多了,影响施工嘛,而且可能让土壤变软,导致基坑不稳定。

那这个降水该怎么计算呢?这就像是一场精确的数学游戏。

首先呀,我们要考虑基坑到底有多深,这就好比是吸管要插入水中的深度。

基坑越深,需要克服的水压力就越大,就像吸管插得越深,水被吸上来就越费劲。

然后呢,还得考虑土壤的渗透性咋样。

这就好比是在不同的土壤里插吸管,有的土壤像沙子一样,水很容易流走,就像用吸管吸水很容易;而有的土壤黏黏的,水就不容易渗出,就好比吸管被堵住了一部分。

我们需要根据土壤的渗透性算出从基坑周边渗进来的水量大概有多少。

这里面就用到一些专业术语了,像渗透系数,简单说就是土壤渗水能力的一个量化指标。

比如说在计算中,对于砂土,它的渗透系数比较大,水容易流,就像水流过粗滤网一样;但是黏土渗透系数小,就像水流过特别细密的滤网那样。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怎么确定井点的数量和布置呢?这就像我们想把一个大池塘的水抽干,要确定在池塘周围放几个抽水机一样。

要根据总的渗水量、每个井点能抽的水量,来计算出井点数量。

而且呀,井点还要合理布局,若布局不好,可能就有地方的水抽不干净,就好比抽水机放的地方不合理,总会有角落积水。

我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刚开始真的很头疼啊。

但是慢慢地,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就好理解多了。

像修建地铁边的深基坑时,如果井点降水计算错了,那就会出大问题,要么基坑里水太多没办法施工,要么过度抽水对周边建筑有影响。

比如说过度抽水会让周围地面下沉,这就好比一个大蛋糕,把中间的水分抽走,蛋糕就塌下去一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点降水工程量怎么计算?
井点降水工程量的计算依据是你的降水施工组织设计。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明确井点降水的方式、井点管的布置位置及数量、井点管深度、使用天数等。

若井管间距施工组织设计没有规定时,可按轻型井点管距,喷射井点管距2-3m确定。

1、制作工程量。

电渗井点阳极制作工程量以“根”计算。

其他井点管,已在安装和使用综合基价中以摊销量或一次使用量计入,不另计算制作费用。

2、安装工程量。

安装工程量,除水泥管井井点按井深以“延长米”计算外,其余均按“根”计算工程量。

3、拆除工程量。

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大口径井、电渗井点阳极、水平井点等的拆除工程量,均以“根”计算。

水泥管井井点管费用已在安装综合基价中计入,不考虑拆除。

4、使用工程量。

使用工程量,按套数乘以使用天数,以“套×天”计算。

(1)井点套的确定:轻型井点,以50根为一套;喷射井点及电渗井点阳
极,以30根为一套;大口径井点,以45根为一套;水平井点,以10根为一套;水泥管井井点,以每一管井(即一个“井点”)为一套。

总根数不足一套时,可按一套计算。

(2)井点管使用天数的确定:使用天以每24h为一天。

使用天数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的使用天数计算。

依据施工组织设计、办理好经济签证、按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

如何区别轻型井点与深井井点首先判断是否采用轻型井点依据两个参数,一是土的渗透系数是否在d,二是降低水位深度是否在3-6米之间或根据井点级数确定;一般采用离心泵与潜水泵。

深井井点具有排水量大,降水深(15~50m)、不受土质限制等特点,适用于地下水丰富,基坑深(>10m),基坑占地面积大的工程地下降水;流砂地区和重复挖方地区使用这种方法,效果更佳。

一般采用电动机在上面的深井泵及深井潜水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