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理论学习资料》PPT课件
《思想政治学科》PPT课件
![《思想政治学科》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6d120e343323968011c92ff.png)
完整版课件ppt
10
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含义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就是 关于“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的理论, 包括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两个方面。
课程就是“教学什么”和“为什么教 学”的问题,教学就是“怎样教学”和 “应该怎样教学”的问题。课程与教学 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完整版课件ppt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
研究对象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三、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
任务有哪些?
完整版课件ppt
28
完整版课件ppt
29
11
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特点
1.师范性 1
2.师.专业性 范 性
3性.理论性
4.实践性
完整版课件ppt
12
二、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完整版课件ppt
13
(一)关于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
辨一辨:
以下关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
论研究对象的不同观点中,哪一种更
本章主要内容:
一、思想政治课与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论 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和任务 三、学习与研究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论的
重要意义和方法
完整版课件ppt
5
一、思想政治学科与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教学论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二)什么是思想政治学科 课程与教学论?
完整版课件ppt
6
(一)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想一想
什么是思想政治课 ?
完整版课件ppt
7
思想政治课的内涵
思想政治课也叫思想政治学科, 即我国学校中对学生所开设的“思 想品德与政治理论教育课”。
2024版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课时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部编版必修3
![2024版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课时1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课件部编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2e4503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6.png)
解析:法的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法的社会职能是指法管 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A、B、C都是法的政治职能,D是法的社会职能, 故D符合题意。A、B、C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故本题选D。
议题二 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合作探究
情境一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一个现代化国家,必 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
探究1: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法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资本主义法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资产阶级法制 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探究2:马克思指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 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句话体现了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 请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素能应用 3.[教材P78“相关链接”延展题]下图漫画《碰壁》对依法治国的启 示有( ) ①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加强制约监督 ②尊重保障公民权利,建立法律体系 ③坚持宪法法律至上,遵守最高准则 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依法执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4.[教材P79“探究与分享”延展题]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涉及“三 农”领域的立法修法工作,制定或修改了如乡村振兴促进法、种子法、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及《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管理办法》等一批法律法 规,我国开展这些立法工作旨在( )
提示:×。行政机关坚持依法行政,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4.法治是古今中外各国领导人向往和追求的国家治理方式。( )
提示:×。在“独裁”与“专制”社会,实行的就是人治。
5.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宗法结合。 ()
提示:×。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
中国政治思想史PPT课件
![中国政治思想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5aaae3d0d233d4b04e693c.png)
“历史上各个阶级和政治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 以及各阶级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各种不同政治思 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演变和更替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政治 思想对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 是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国家的产生、性 质和作用,以及如何维持国家政权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
萧公权(1897——1981):美国康乃尔大学哲学博士,所著《中国政
治思想史》一书为作者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初于1945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今有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文化书院版?)本书稿成于三十年代末、 四十年代初作者漂泊西南时期,全书凡五编二十五章,上起先秦,下至孙文。对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作了系统的分析。惟孙氏章有目无文,作者自云原稿佚落,而 其门人汪荣祖则说:“公权先生视三民主义为中国政治思想之成熟,显有时代因 素,因其撰稿成书之日,仍属国民党训政时期,以孙文学说与三民主义为不可侵 犯之‘圣教’。谄(chan)之,心有不甘;评之,恐遭时忌,是以虽原有孙中山 一章,终于不予收录,既奉阙疑之旨,复得讳而不隐(林——此乃何等之传 统?!)之效。”
吕振羽(1900——1980):所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于1937年6月
由上海黎明书局出版。这部书针对陶希圣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将历史分为三段 的提法(即商为神权时代,西周—春秋为贵族统治时代,战国—清为王权时代), 将中国政治思想史分为两段,一段是关于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思想,二段是关于 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思想。吕开拓了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 的新领域。
人不能有效地行动,他就不可能积极地思考。”
自考-政治学概论(00312王惠岩-周光辉)1PPT课件
![自考-政治学概论(00312王惠岩-周光辉)1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1683a77fd5360cbb1adb8b.png)
✓ 3.暴力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 果。代表人物有杜林和普洛维赤。错误有三点。
2021
29
第二节 国家的本质与职能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定义 ✓ 二、国家权力 ✓ 三、国家的基本职能
2021
8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2021
9
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 历史演变
✓ (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学 ✓ 1.儒家——孔子与孟子为代表,影响最大,长期占据统治
地位;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主要观点:一是 坚持为国以礼的政治原则即礼治,二是提出为政以德的治 国之道即德治。(德治与王道)
2021
15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 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 二、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
2021
16
一、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 (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 ✓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2.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 ✓ 3.理论联系实际; ✓ 4.阶级分析; ✓ 5.经济分析。
2021
2021
25
✓ (二)恩格斯关于国家产生的论断
✓ 1.国家是个历史现象,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表明 国家产生的时间。
✓ 2.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 3.国家的作用是缓和阶级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 以内(秩序的实质是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集中表现。不允 许被统治阶级破坏,也不许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或者集团 破坏)。
政治理论学习资料
![政治理论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aeaaa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7.png)
政治理论学习资料导言:政治理论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理解和分析政治现象,掌握政治规律,提高政治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世界背景下,政治理论的学习已经成为学生和专业人士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政治理论学习的资料,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经典政治理论著作1.《政治学》(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著的政治著作,被誉为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该书论述了政治的定义、政治制度的分类,以及民主、寡头政治等各种政治形式的优点和缺点。
对于政治公共事务的目的、政治合理组织的原则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对于理解政治理论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2.《君主论》(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哲学家马基雅维里的著作,被誉为现代政治学的鼻祖。
该书通过对君主政治的研究,提出了“政治手段正当化”的观点,并提出了君主如何巩固政权的策略和方法。
马基雅维里的思想对于政治行为的理论化和政治实践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3.《自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自由》是英国经济学家和哲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自由主义经典著作。
该书从自由的概念、原则和历史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个人自由、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重要性。
对于自由主义政治理论的发展和民主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政治理论导论教材1.《政治学导论》(威廉·蒙迪克)《政治学导论》是一本系统介绍政治学基本理论和概念的教材,由美国政治学家威廉·蒙迪克所著。
该书从政治学研究对象、方法和学科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政治理论的基本框架。
2.《政治学原理》(埃姆·蓝德维斯)《政治学原理》是美国政治学家埃姆·蓝德维斯的教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的政治学课堂。
该书系统介绍了政治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同时涵盖了国际政治、比较政治、行为政治等不同领域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政治理论学习资料。
《政治生活重点理论》课件
![《政治生活重点理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f935a0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9.png)
以选举和代表制为基础,政府由民选代表 组成。
君主制
国家元首为君主,拥有绝对权力。
社会主义制度
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的制度设计,是新 的尝试和实验,其成功与否取决于社会各 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条件。
政治理论的主要流派
自由主义
强调个人自由和权利,主张市场经济和有限 政府。
社会主义
主张公有制和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追求社会 公平和正义。
社会公示
政府在决策前将草案向社会公示, 广泛征求意见。
03
02
咨询专家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咨询专家意见,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公民参与
政府通过各种途径邀请公民参与决 策过程,充分表达意见。
04
政治参与与民主决策的关系
政治参与是民主决策的前提
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能使决策更加民主、科学。
民主决策是政治参与的保障
的方向和速度;另一方面,社会发展也会影响政治文化的演变和变革。
THANKS
感谢观看
《政治生活重点理 论》ppt课件
目录
• 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 • 政治制度与理论 • 公民权利与义务 • 政治参与与民主决策 • 政治文化与社会发展
01
CATALOGUE
政治生活的基本概念
政治生活的定义
政治生活定义
政治生活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领域中从事的实践活动,包括政治参与、政治决策、政治 管理和政治文化等方面。
政治参与的方式与途径
选举投票
通过选举投票参与政治决策,是公民行使权利的重要 方式。
政治协商
通过政党、社会团体等渠道,就国家大事和地方重要 事务进行协商。
民主决策
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意见,使决策 更加科学合理。
《政治理论学习资料》课件
![《政治理论学习资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2d40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2.png)
这是一份关于政治理论的学习资料PPT课件,旨在向大家介绍政治理论的定 义、意义以及重要的学派。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政治理论与现实政 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程概述
1 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培养其分析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能 力。
宗教主义
宗教主义是一种以宗教信仰为核心的政治理论学派,主张将宗教原则与政治 实践相结合。
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是一种通过实现社会功能的合作和协调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理论学 派。
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是一种强调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对政治决策的影响的政治理论学派。
政治理论与现实政治的关系
政治理论不仅是对现实政治的反思和解释,同时也为实际政治行动提供了指 导和借鉴。
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强调传统价值观、社会秩序和稳定。它主张维护现有的社会制度和传统道德观念。
共和主义
共和主义是一种追求公共利益和公民自由参与的政治理论学派,主张公共事 务的共同管理和民主参与。
法西斯主义
法西斯主义是一种独裁主义的政治理论学派,崇尚国家权威、领袖崇拜和社会纪律。
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强调民族认同和民族利益,追求民族独立和自决权。
政治理论的应用
政治理论的应用涵盖了政府决策、公共政策制定、选举分析、国际关系研究 等众多领域。
总结和展望
通过这份政治理论学习资料的学习,我们希望能够加深对政治理论的理解,拓宽政治视野,提升政治思 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习内容
从政治理论的定义与意义入手,深入研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共和主义、 法西斯主义、民族主义、宗教主义、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等重要的政治理论学派。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ppt课件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3a1d9bad51f01dc281f19b.png)
ppt课件
14
(2)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人是社会的主体 。 2)人的意志活动对社会历史发展有促进或阻 碍作用。
3)人对社会的发展起何作用及作用的大小由 许多主客观条件造成的。
4)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更为重要 的作用。
ppt课件
15
(3)社会的进步与人的解放
• 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解放是密切联系着的, 人的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人的解放 程度以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 内在价值是外在价值的内化,外在价值是内在价值 的外化。一个有真实价值的人,是内在价值和外在 价值、内在完美和外在有用性、主观精神和客观行 为、权利和义务、人格和责任相统一的完整和谐的 人。因此,要实现人生价值,既要具有优秀的德性 和出色的才能,又要化小我为大我,自觉为社会服 务,把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统一起来。
ppt课件
16
(二) 人生目的的确立
• 1、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 (1)人生观
•
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目的和意义
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生目的、人生
价值、人生态度的统一。
ppt课件
17
•(2)人生观要回答的三大问题:
人生目的(人为什么要活着?)
追求理想
人生态度(人该怎样活着 ?)
乐观积极
人生价值(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
ppt课件
20
2)为物质与为精神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 朝闻道,夕可死矣。(孔子) •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止的同情,是 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罗素) • 头脑理智冷静而内心充满热情,献出自己的 才智与力量,同周围的社会苦难相抗争并努力 给人们予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的物质手段,不 达目的决不罢休。(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思政》说课优质ppt
![《思政》说课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f457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3a.png)
03
《思政》课程的教学评价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知识掌握程度评价
通过课堂测试、作业、考 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思 政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能力提升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 组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 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是 否有所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 表现,评估其是否树立了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思政》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01 目标
02 内容
03 思想性
04 政治性
05 实践性
培养学生具备马克思主义 理论素养,掌握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增强国家意识和 社会责任感。
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 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等方面,注重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思 想性、政治性和实践性。
教学能力评价
评价教师的教学组织 能力、课堂管理能力 、与学生沟通能力等
。
课程质量评价与改进
课程结构评价
评估课程结构是否合理, 各章节内容是否有机衔接 ,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 系。
教学资源评价
评估课程所使用的教学资 料、教材、课件等是否丰 富、优质。
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反馈 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 的满意度,以及课程对学 生的实际帮助。
详细描述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现实生活中各种情境,学习如 何处理人际关系、遵守社会公德;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邀请 道德模范、行业楷模等为学生分享成长经历和感悟,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THANKS
感谢观看
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
《政治学概论》教学课件(总)
![《政治学概论》教学课件(总)](https://img.taocdn.com/s3/m/a2392896227916888586d775.png)
1898年12月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开设“政治 科”
近代以来政治学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邓初民的《新政治学大纲》是一 部较早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比较系 统地阐述政治学性质、概念和研究方法 的政治学著作
出现了儒家政治学说、西方近代资产 阶级政治学说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相 激相争的格局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 性文献,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纲 领意义的重要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政治学思想开始形成
《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完成了以 剩余价值学说为核心内容的政治经济学 的伟大革命,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 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必然走向灭亡的历 史趋势,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奠定了完 备的科学理论基础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政治 学发生了“行为主义革命”与“后行 为主义革命”
否认阶级和阶级斗争,排除了国家这一最 重要的政治学研究对象,对所处的现实政治制 度基本上采取维护态度,过分依赖技术方法和 手段的经验研究,缺乏对政治现象的本质揭示
近代以来政治学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西方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通过洋 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传入中国
导论
第一节 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的丰富发展 第四节 学习《政治学概论》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政治的涵义——斗争政治观
政治的涵义——管理政治观
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 代表的古希腊政治学说,开创 了西方政治学研究之先河
高中政治说课ppt课件
![高中政治说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b62f7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3.png)
CHAPTER
02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结构与特点
结构清晰
高中政治教材通常按照政治、经 济、文化等模块进行划分,结构 清晰,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
识。
理论联系实际
高中政治教材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 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 践探索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运 用所学知识。
强调思想教育
高中政治教材强调对学生的思想教 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和公民意识。
学习。
03
回顾关联
04
简要回顾与本节课相关的已 学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新旧
知识之间的联系。
新课教学流程
讲解概念
01
案例分析
03
02
清晰地讲解本节课的核心概念,确保学生理 解并掌握。
04
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政治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
05
0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 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学习方法
学生倾向于通过实例来理解抽象概念,喜欢互动式学习,如 小组讨论。
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分析
兴趣
学生对时事政治、社会热点话 题有浓厚兴趣,希望通过政治 学科了解这些话题。
2. 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如小组讨 论、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需求
学生对政治学科的认识停留在 应试层面,希望学习内容与生 活实际相结合。
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与重点
难点分析
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难点,教师需 要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采
取有效措施进行突破。
重点把握
教师需要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 明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
教学设计和实施。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
![2024版《政治学原理》全套ppt课件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21ccd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a.png)
ppt课件大纲•政治学概述•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国家与政府目•国际政治与世界秩序•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录政治学概述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历程现状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按照权力作用方式划分,可分为强制性权力和非强制性权力。
按照权力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按照权力主体划分,可分为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政治权力的定义: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政治权力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制度;即政体,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指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方式。
宪法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权力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产物和表现,它必须适应政治权力的要求,为政治权力服务。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保障和规范。
政治制度可以保障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稳定性,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和范围,防止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政治制度可以影响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而政治权力也可以改变或塑造政治制度。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定义指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和规则,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政治参与形式包括投票、选举、结社、游行、示威、抗议等,以及通过媒体和网络表达政治意见和诉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PPT教学课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2310b1360cba1aa811dab2.png)
2020/12/11
6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性 质、目的
▪ 具体来讲,达到以下目的:
▪ 1、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 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力。
▪ 2、通过实践,促使大学生客观地、辨证地看待 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各种社会问题,加深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提高学生思想 政治素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 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课程指导
指导教师:陈 金 兰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2020/12/11
1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性 质、目的
▪ 必修课程,32学时,2个学分。
▪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系统地 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
道和主阵地,在把新一代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
2020/12/11
4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性 质、目的
▪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 论课学习的基础上展开的一个综合实践过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 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 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 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 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 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 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 去……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 干、做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
2020/12/11
《思想政治必修》课件
![《思想政治必修》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b848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1.png)
学习并掌握中国思想政治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等。
3 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
通过思考、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对于思想政治的理解和运用。
教材内容概述
• 包含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 • 覆盖了中国思想政治史和实践的重要内容 • 通过案例和实例,加深对于思想政治的认识 • 适用于大学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1 Nhomakorabea深入阅读原著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建议深入阅读原著,例如《资本论》、《共产党宣言》 等。
2
多角度思考与交流
通过与同学或老师的讨论与交流,从不同角度思考和理解思想政治的复杂性和多 样性。
3
实践与应用
将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参与社会实践、组织社团活动等。
学习资源推荐
学术期刊与书籍
阅读专业学术期刊和书籍,了解最新的思想政治研究和重要学术观点。
重点知识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 涵和重要作用,并掌握它们在 现代社会的具体表现。
马克思主义理论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包 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 义等重要概念与观点。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中 的重要作用,并掌握党的领导 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学习方法建议
在线课程和视频
参与在线课程和观看相关视频,拓宽对思想政治的理解和应用。
网络资源与平台
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平台,例如在线论坛、知识问答平台等,进行学习和交流。
总结
通过本课件,您将深入学习思想政治的核心概念与理论,了解中国的思想政治史与现实,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分 析能力,并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方法建议。祝您学习愉快!
《政治理论学习》课件
![《政治理论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8af98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e.png)
政治理论在现实中的运用
1
政治理论的应用领域
探索政治理论在法律、政策制定理中的作用
分析政治理论在决策制定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政治理论的重要性和价值
1 政治理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探讨政治理论对社会变革、制度建设和权力 运行的影响。
2 政治理论对个人决策和行为的指导
作用
分析政治理论如何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决策 和行为。
1
政治理论的定义
解释政治理论是什么,以及其与政治实践的关系。
2
政治理论的发展历程
介绍政治理论的发展过程,从古代到现代的演变。
主要政治理论思潮
自由主义
探讨自由主义政治理 论的核心原则和主要 观点。
保守主义
介绍保守主义政治理 论的基本原则和影响。
社会主义
讨论社会主义政治理 论的核心理念和实践。
其他主要政治 理论思潮
《政治理论学习》PPT课 件
本课程将深入介绍政治理论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让我们 一起探索政治理论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和价值。
课程介绍
课程目标
明确学习政治理论的目标和方法,并能够运用 到实际情境中。
课程内容概述
介绍政治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发展历程,以及其 在现实中的运用和影响。
政治理论的概念和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思想政治理论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caad1f3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b.png)
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1 启蒙思想政治理论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启蒙政治理论的学习也日益受到重视。
启蒙政治理论的学习是我们提升社会素质,深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加深对思想和政治知识的认识,提高民主素质和政治素质的过程。
1.1 政治理论的学习是思想品格形成的基础
启蒙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学习政治理论,能够使人充分理解舆论形势,把握立场,正确处理政治关系,认清道德方向,深入了解政治课,关注重大宏观事项,增强政治意识。
1.2 思想理论知识是抵御根本性是非观念的强大护航
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能够更好地认识社会发展、社会进步和深入研究道德价值观,以正确的思想方向安抚人们的内心。
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可以使你有立场、有原则、有专业的知识和判断,具有抵御和反对虚无主义思潮的能力。
1.3 启蒙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能够让人具有正确的审美
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能够逐渐形成审美意识,把握住审美本质,深刻理解历史与现实,这些都将对人们审美有很大帮助。
研究优秀政治理论,可以让人更谦逊,更有敬仰之心,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念,坚持审美尊重每一个个体,实现社会统一和谐。
总之,启蒙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不断学习,掌握正确的政治理论,可以增强对政治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人们的政
治思想,提高民主意识,实现个人发展。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说课ppt
![2023版《思想道德与法治》说课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aeed5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a.png)
4
德品格
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
2
实践课:红色基地实践教学
6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2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 全面依法治国
2
2
总计(实践教学为 20%)
38
6 1
6 1
6 1
6 1
2 12 2
10 2 10 48
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教学基地
特色教学课程
通过参观红色基地、课堂辩 论赛、拍摄微视频等实践活 动,已经形成了自身的思政 教育特色,切实提高了理论 的有效性,丰富多彩的实践 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 的参与度,在评教中得到了 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践教 学环节,是大学生创造性能力提升 的关键。在思政课建设中,努力实 现教学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规范 化,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准 新教材知识点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 点,拓展教学时空,运用社会大课 堂的平台、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实现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 机融合。
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和构 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让学生真正走进红色土地, 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工 厂,了解社会感悟变化, 知国情接地气,让知恩感 恩报恩的情愫,扎根于职 大学生的思想品质之中。
1
3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2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 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2
国精神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 力
1
第二学期28学时
4
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2
明确价值要求 践行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显著特
值准则
征
2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5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2
3.1坚持党的领导(课件)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
![3.1坚持党的领导(课件)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ffdcae44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64.png)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中国共产党的的领导核心地位: 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 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 党是领导一切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 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的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①领导对象 ②领导内容 ③落实
(1)最高原则 (2)根本遵循 (3)制度保障 (4)党的自身建设
牛刀小试
1.(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 我们党的一大创举。截至2021年7月1日,全党现行有效党内法规共3615部,形 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并以此为主形成了一套系统完备的党的制 度。党的制度建设是( )①党领导立法、带头执法的要求②党履行国家各项 职能的重要保障③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④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 强大战斗力的需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学乙: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围绕农业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板块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202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 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 21 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 一号文 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 统一领导,不断提高党全面领导“三农”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探究 新时期党如何深化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