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水稻抗病机制中的基因功能研究

水稻抗病机制中的基因功能研究

水稻抗病机制中的基因功能研究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全球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竞争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由此产生的病害问题导致了严重的粮食损失,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全球粮食生产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因此,研究水稻的抗病机制,特别是基因功能研究,对于解决这个挑战至关重要。

此外,如何提高水稻的免疫力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目前,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参与水稻抗病和免疫相关的基因。

通过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水稻的免疫机制,为提高水稻的病害抗性和优化水稻品种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水稻的基因功能研究针对水稻的基因功能研究是水稻基因组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水稻中不同基因的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基因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揭示抗病免疫的相关性,为研发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优化品种提供理论支持。

研究显示,水稻中有一些关键基因参与到免疫的防御机制中。

例如Ca2+和NADPH氧化酶(NOX)通路,在水稻面对抗病和免疫挑战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和测序技术,确定了这些基因的作用机制和表达规律。

此外,水稻中Xa21基因也是抗病性的关键基因。

该基因编码膜结合蛋白,参与到水稻的抗细菌病免疫中。

研究表明,Xa21基因可以激活水稻的免疫系统,并保护水稻免受细菌病害的侵害。

基于Xa21基因,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发了高度抗病的水稻品种,使得水稻产量显著提高。

水稻免疫机制研究水稻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不断地与各种病原微生物进行斗争,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免疫机制。

因此,研究水稻的免疫机制也至关重要。

水稻免疫机制包括类型Ⅰ和类型Ⅱ免疫反应。

类型Ⅰ免疫反应是通过基因表达调控,活化急性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原特异性T细胞,从而识别和杀死入侵微生物。

类型Ⅱ免疫反应是通过免疫细胞的功能活化,促进针对外来微生物产生的抗体生产,从而消灭病原体。

水稻稻瘟病病菌研究进展_任鄄胜

水稻稻瘟病病菌研究进展_任鄄胜

第15卷第1期2008年1月 现代农业科学M ode rn A g ricu ltura l Sc i encesV o.l 15N o .1Jan .,2008文章编号:1005-4650(2008)01-0019-05水稻稻瘟病病菌研究进展任鄄胜1,2,3,肖陪村2,3,陈 勇2,3,黄 湘2,3,王玉平1,李仕贵1(1.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成都611130;2.内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四川内江641000;3.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四川内江641000)摘要:稻瘟病菌(Phy ricularia grisea (Cooke)Sacc .)是全球水稻产区最为流行、最具有破坏性的病原体,也是研究病原菌和寄主互作的主要模式病原菌。

世界各国科学家对稻瘟病菌全面系统地进行了研究。

就稻瘟病菌致病性分化、致病性和遗传宗谱的关系、稻瘟病菌功能基因和基因组的研究进行了归纳论述。

关键词:稻瘟病菌;致病性;生理小种;遗传宗谱;功能基因;基因组中图分类号:S511;S435.111.4+1 文献标识码:AThe R esearch Progress on R ice B l ast FungusREN J uan -sheng 1,2,3,X I AO P e-i cun 2,3,CHEN Y ong 2,3,HUANG X iang 2,3,W ANG Y u -pi ng 1,L I Sh-i gu i 1,(1.R ice Res earch Instit u te of S i chuan Agricultura lU n i vers it y ,C hendu 611130,Ch i na ;2.Agri cu lt u ral S ci ence Res earch Instit u t e of Neiji ang ,Neijiang ,S ichuan 641000,C hina ;3.N eiji ang hybri d iz ati on R ice Technol ogy D evelopm ent C enters ,Neiji ang ,S ichuan 641000,C hina)Abstrac t :M agnapor t he grisea i s the m ost ep i de m i c and destructi ve pa t hogen of r i ce w or l d w i de.And it is also the pr i ncipa lm ode l o rganis m for research on i nteracti on bet w een f unga l pathogen and host p l ants .Sc i entists a t ho m e and abroad have round l y done re -search i nto rice b l ast fungus .It is rev ie w ed and su mm ar i z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v iru lence spec i a li za ti on o f rice blast f ungus ,viru -lence ,relationshi p bet w een pathogenicity and genetic li neage ,f unctional gene and the geno m e of t he r i ce blast fungus .K ey word s :M agnap orthe gr isea ;pathog en i c ity ;physio l og ic race ;genetic li neag e ;f unc ti ona l gene ;genom e 收稿日期:2007-12-18作者简介:任鄄胜,男,1978年生,山东鄄城人,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稻瘟病及其抗性遗传育种。

水稻基因组和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水稻基因组和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水稻基因组和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水稻,作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水稻的基因组和遗传育种,取得了许多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水稻基因组的研究进展1.1高质量水稻基因组测序和注释2002年,国际水稻基因组组织(IRGSP)启动了水稻基因组测序工作,历时十年,于2012年公布了高质量水稻基因组序列。

该项目不仅提供了水稻基因组的底图,也为全球的水稻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除了基因组测序,对基因组的注释也至关重要。

2018年,中国、日本、美国等国的科学家们联合发表了一篇名为“HostPathogen”(Waxman),通过整合多种表达组学数据,对水稻基因组的注释进行了更新,共发现了14614个新的基因,有效地促进了水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

1.2水稻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特点的研究水稻基因组大小为389Mb,包含大约4.29万个基因。

其中,基因密度比拟其他植物要大,基因的组织分布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分。

此外,水稻的基因序列中还含有许多支配了基因表达和基因功能的调控因子,如调控元件、非编码RNA等。

这些结构和特点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层次的解析水稻的遗传机制。

第二部分:水稻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2.1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水稻水稻主要遗传特征的研究为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水稻提供了核心思路。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针对水稻各个方面的遗传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使水稻茎粗略化的“SNU-16”基因的敲除,使其茎干更粗壮,抗风能力更强;(2)针对水稻的“脱粒非白化”基因进行靶向基因编辑,在保持其他基因不变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水稻产量的提升。

2.2水稻病虫害抗性的研究水稻的病虫害是影响水稻丰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水稻的病虫害抗性主要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而得。

因此,为了实现水稻病虫害抗性的提升,科学家们也探寻了许多新的遗传调控方法。

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与展望

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与展望

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与展望1. 引言1.1 水稻稻瘟病概述水稻稻瘟病,又称水稻纹枯病,是由水稻稻瘟病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穗部。

病害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淡黄色病斑,逐渐扩大并褪为浑浊的褐色,最终叶片枯黄枯褐,在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导致整株水稻倒伏死亡。

水稻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严重,对水稻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粮之一,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直接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深入研究水稻稻瘟病的发病机理和抗病机制,寻找高效、快速、可持续的防控措施,对于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实现我国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防治水稻稻瘟病,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病原和危害,探讨水稻的抗病机理,研究有效的防控措施,培育抗病的水稻品种,以期在未来实现水稻产量的稳定增长和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上常见的一种病害,在潮湿炎热的环境下容易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水稻是我国的主食作物,保障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的首要任务之一,因此研究水稻稻瘟病的抗性对于提高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农民的经济收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水稻稻瘟病抗性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害造成的损失,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水稻是许多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保障水稻的生产安全和供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通过研究水稻稻瘟病抗性,可以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水稻稻瘟病抗性研究的成果可以为其他作物的抗病育种提供经验和借鉴,对于提高我国农作物的整体抗病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正文2.1 水稻稻瘟病病原及危害水稻稻瘟病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病害,由水稻稻瘟病菌引起。

水稻稻瘟病菌属真菌门,病原体主要在稻田土壤或残体中越冬,通过风雨等途径传播至水稻叶片上,引发病害。

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强度与接种 时期 3 面对病 害的抗 性鉴定方法进行 了 方
研究 , 发现离体 叶片保 绿剂苯骄咪 哇最适 浓度为 10 0— 2 0m 、接种浓 度 2 3 1 m 孢子 浓度和水 稻接 0 - x 0 个/ l 种龄期 4 5叶龄是抗性鉴定的最佳条件 。 ~ 韩美丽等嘲 利
我 国凡有水稻栽 培的地 方都有稻瘟病发生 ,丘陵 地区发 生尤其严重 。 流行年份 , 重病 区一般造成水稻减
前, 对稻瘟病 的防治采取 了“ 以利 用抗病 品种为核心 , 以健康栽培等农业措施 为基 础 ,适 当辅 以化学农 药防
治” 的综合 措施 , 此举 有效控制 了稻瘟病 的流行危 害 ,
2 抗性资源 的筛选与利用
抗病种质资源 的发掘7 年代后期 , 国开展了 0 我 水 稻 品种 资 源抗 稻 瘟病 鉴 定全 国联 合试 验 研 究 , 对
好, 孢子 萌发率 较高 , 分别 达到 了 8 . 、6 %, 度 4 % 8. 温 7 5 为 2 ℃时 ,接种用孢子悬浮液 的浓 度 l ls2 1s 8 x O- x 0 个/ m 较 为合适 。 l
失的稻谷大约可 以满足 60 0 0 万人 口的粮食需求l 引 。由
此可见 , 稻瘟病 的流行严重威胁到水稻的高产稳产 。 目
受外界气候 因素影响 , 占用空间小 。 但在 品种 的抗性鉴 定 中还存 在许 多 问题 , 如鉴定方 法 、 评价 标准不统 一 ,
引起的 , 是世界各稻 区危 害最严重的水稻病害之一 。 稻 瘟病 的发 生最早 可追溯 到 40年前 , 国宋应 星 13 0 我 67 年所著的《 天工开物》 一书就有稻瘟病 的记载 , 其后 , 日

要: 稻瘟病是 当前粳稻主产区危害最严重 的病 害之一 , 而品种抗 病性 的利 用则 被公认 为是病 害综合 防治 的

稻瘟病在水稻中的遗传规律及稻种选育

稻瘟病在水稻中的遗传规律及稻种选育

稻瘟病在水稻中的遗传规律及稻种选育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稻瘟病则是水稻生产中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

稻瘟病不仅能导致大量的产量损失,而且能影响水稻的品质,因此对于稻种选育来说,稻瘟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稻瘟病在水稻中的遗传规律及其在稻种选育中的应用。

一、稻瘟病的遗传规律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引起的一种病害。

稻瘟病菌侵染水稻时,会在水稻叶片上形成一些小斑点,这些小斑点会逐渐扩大,直到整个叶片变黄萎蔫。

稻瘟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水稻的抗病性有关,而水稻的抗病性则与其基因组中的一些特定基因有关。

在水稻中,对稻瘟病的抗性有两种遗传方式: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

单基因遗传的抗性又称为主效遗传,是由单个支配基因所控制的,具有绝对优势。

而多基因遗传的抗性则是由多个影响基因共同作用而实现的,具有相对优势。

目前,在水稻中已经鉴定出多个对稻瘟病具有抗性的基因,包括 Pi-1、Pi-2、Pi-3、Pi-4、Piz、Pik、Pia、Pib等等。

其中,Pi-1、Pi-2、Pi-3和Pik等基因是单基因遗传的抗性基因,而Pib和Piz等基因则是多基因遗传的抗性基因。

二、稻种选育中稻瘟病的应用稻瘟病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稻种选育中,对于稻瘟病的抗性具有很高的要求。

在实际的育种过程中,可以通过人工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方法来实现对稻瘟病抗性的筛选与选育。

人工杂交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选择稻瘟病抗性的育种方法。

在进行人工杂交过程中,可以根据家系间的抗病性状来选择亲本,以获得对稻瘟病具有高度抗性的后代。

此外,还可以从广泛的家系中选取低抗性的品种,与高抗性品种进行杂交,以增强新品种的稻瘟病抗性。

除了传统的人工杂交方法外,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也是一个快速、准确选择抗病品种的方法。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实现对抗病基因的鉴定和筛选,从而获得具有稻瘟病抗性的新品种。

此外,分子标记还可以用来鉴定和筛选其他重要性状,如植株高度、耐旱性等等。

《稻瘟病抗性基因Pi63启动子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初步验证》

《稻瘟病抗性基因Pi63启动子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初步验证》

《稻瘟病抗性基因Pi63启动子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初步验证》一、引言稻瘟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病害,其抗性基因的研究与利用对于提高水稻抗病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使得从分子层面解析稻瘟病抗性机制成为可能。

其中,Pi63抗性基因作为稻瘟病抗性基因的代表之一,其互作蛋白的筛选与初步验证是解析其抗病机制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通过对Pi63启动子互作蛋白的筛选和初步验证,为进一步解析稻瘟病抗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本实验所使用的材料为水稻基因组文库及转基因植物表达体系等。

通过文库筛选出可能与Pi63启动子互作的蛋白质序列。

2. 方法(1)构建Pi63启动子相关的酵母双杂交系统,用于筛选与Pi63启动子互作的蛋白质。

(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筛选出的蛋白质进行初步分析,包括蛋白质结构预测、功能注释等。

(3)利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FRET)等方法,验证互作蛋白与Pi63启动子的相互作用。

(4)构建相关基因的转基因植物,进行功能验证及表达模式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1. 互作蛋白的筛选结果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我们成功筛选出与Pi63启动子互作的蛋白质。

经生物信息学分析,这些蛋白质涉及多种生物学过程,如转录调控、信号转导等。

其中,部分蛋白质已被证实与植物抗病反应相关。

2. 互作蛋白的初步验证利用FRET技术,我们验证了部分互作蛋白与Pi63启动子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这些互作蛋白在细胞内与Pi63启动子存在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

此外,我们还通过构建转基因植物,对部分互作蛋白的功能进行了初步验证。

结果表明,这些互作蛋白在提高水稻抗稻瘟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四、讨论本实验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成功筛选出与Pi63启动子互作的蛋白质,并利用FRET技术和转基因植物对部分互作蛋白进行了初步验证。

这些结果表明,Pi63启动子互作蛋白在稻瘟病抗性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康美花;曹丰生;陈红萍;刘建华;杨水莲;杨素芬;裴冬莲【摘要】综述了迄今已定位和克隆的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对这些抗性基因的应用情况,展望了稻瘟病抗性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前景.【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年(卷),期】2010(022)002【总页数】4页(P95-98)【关键词】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克隆;抗性育种【作者】康美花;曹丰生;陈红萍;刘建华;杨水莲;杨素芬;裴冬莲【作者单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南昌,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世界上 1/3以上人口的主要粮食之一,也是我国 65%以上人口的主食。

而由病原菌 Magnaporthe grisea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在世界各个水稻生产国家或地区均有发生。

据统计,在1975~1990年,因稻瘟病引起的全球水稻产量损失高达1.57亿 t[1]。

在流行年份,稻瘟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为 10%~20%,严重的可达 50%以上,局部田块甚至颗粒无收,而且还会导致稻米品质下降[2]。

实践证明,培育与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稻瘟病的措施。

然而,大多数抗病品种在推广数年后,其抗病性会逐步丧失,其主要原因是大面积种植的品种的抗病基因相对单一,使得稻瘟病菌群体中的毒性小种逐渐成为优势小种,进而造成病害的流行[3]。

因此,抗稻瘟病基因的发掘和合理利用是当今抗病育种的关键。

水稻稻瘟病及其抗病基因的鉴定、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水稻稻瘟病及其抗病基因的鉴定、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水稻稻瘟病及其抗病基因的鉴定、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水稻稻瘟病及其抗病基因的鉴定、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水稻稻瘟病(Magnuprothe grisea.无性态:Pyriculariagrisea)是水稻最主要的病害之一。

水稻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世界约有1/2人口以稻米为主食。

但是由于水稻病虫的危害,平均每年有近10%产量遭受损失。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因为害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穗瘟、节瘟、谷粒瘟等类型,其中以叶瘟危害最大。

稻瘟病广泛分布于水稻栽培的国家和地区,每年都造成严重损失。

据统计,1975~1990年间全世界11%~30%的水稻因稻瘟病而颗粒无收,全球粮食损失达1.57亿吨,年增长超过1千万吨(Baker等,1997)。

我国的稻瘟病危害也相当严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稻瘟病的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年损失稻谷达数亿公斤(董继新等,2000)。

目前,我国北方粳稻面积有7000万亩,约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17%,其中东北地区粳稻面积4700万亩左右。

与南方籼稻相比,北方粳稻在品质和商品量上占有独特优势,其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有效控制和防治稻瘟病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人们多采用综合防止的措施,最主要的技术有两种:一是利用不断更新换代的化学农药;二是选择对主要病虫有抗性的良种。

前者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污染环境,毒害人体,不利于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

因此改良水稻品种的抗性成为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重要目标之一。

长期的生产实践证明,水稻抗稻瘟病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防治稻瘟病行之有效的措施。

但由于引进和新育成的抗稻瘟病品种的单一化和稻瘟病生理小种遗传的复杂性和致病力的多样性,往往造成抗病品种在推广种植3~5年后即因产生能侵染该品种的优势小种,最终导致新品种抗性丧失(Ahn等,1996)。

因此加快抗病育种的进程,加强对稻瘟病的防治研究是一项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

1.1 水稻稻瘟病的研究进展1.1.1 水稻稻瘟病病原菌研究进展1.1.1.1 水稻稻瘟病菌致病型(生理小种)的研究早在1922年,日本Sasaki(Yamada,1985)在选育抗病品种中就已发现了稻瘟病病菌(Pyricularia garise)的生理分化现象。

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研究进展图片

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研究进展图片

• 在多种杂草种病原M.grisea中说明与PWL2有同 源性的DNA序列的分布。
• 水稻的多数病菌和马唐属的病菌含有与PWL2 相似的同源序列。
• 稷属病菌同源性较少。
• 含有PWL1基因的病菌与PWL2有较少同源性片 断,这种同源性导致克隆PWL1基因的全部功 能。

• 第二个惰性基因,PWL3,来自同一稷属 病菌和另一个惰性基因PWL4来自弯叶画 眉草,都已克隆。克隆的PWL3基因编码 一个无活性的蛋白质,PWL4基因编码一 个活性的蛋白质,但不表达
四.寄主专化性的遗传控制
• 1. PWL寄主专化基因族 • 2.AVR2-YAMO无毒基因族
• 遗传分析鉴定2个基因,来自狗尾草病菌的 PWL1 , 来 自 水 稻 病 菌 的 PWL2 , 各 自 对 M.grisea菌系侵染弯叶画眉草能力起主要作用。
• 在水稻致病系统是典型的基因对基因系统,病 菌中的AVR基因与寄主中特定的抗病基因功能 性表现对应关系。
• 这种不稳定性也在减数分裂时发生。
• 在M.grisea变异潜在机制包括像B染色体, 准性循环,或在双链RNAS多态性。
• 在病菌中遗传不稳定看来与基因组不稳 定区频繁的正常发生的缺失和其他突变 有关。
• 在其它一些情况中,至少在实验室研究 中,转位也导致变异。
1.与染色体位置相关的不稳定 性
六.结论
• 插入诱变技术正在鉴定,致病性或孢子 形成的所要求的基因。
• 不同的cDNA 克隆技术在鉴定附着胞形成 期间所表达的一些基因或病菌在寄主植 物侵染性生长期表达的一些基因。
• 使用基因干扰技术突变分析已有可能鉴 定克隆的一些基因的功能。
• 主要的突破将来自发现单个AVR基因作用,例 如PWL2和AVR2-YAMO对病菌起什么作用。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研究进展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研究进展

况 . 出 了抗 稻 瘟 病 育种 的发 展 趋 势 。 提
关 键 词 : 稻 ; 瘟 病 ; 性 ; 种 水 稻 抗 育
中图分类号
¥3 .1 4 54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 7 3 (0 8 1 2 6— 4 0 7— 7 1 20 )7— 0 0
稻 瘟病 是 由子囊 菌 Ma np r egi a( b  ̄)B r g a ot re 法 主要 有抗病 品种 的利 用 、 化学 杀菌 剂 的使 用
以及 栽培 上 的轮作 和 多 系混 合 栽 培 。化 学农 药 的使 用 不 仅产 生选 择压力 、 容易 失效 , 而且 污染 环境 、 害人 类 的健 危 康, 不利 于农 业 可持续 发展 。利用 生物 多样性 能防 治稻 瘟
[ 无性 世 代为 P ru r s ( ok )ac ] y cl i i a a 鲫 Coe Sc. 引起 一种 真
菌病 害 , 与稻 作 栽 培 具 有 同等 历 史 , 泛 分 布 于 8 广 5个 国
家 。稻 瘟病 的发生具 有 突 发 性 , 流行 性 和 毁 灭性 , 影 响 并
( 1四川省农业科学 院植保所 , 四川成都 6 06 2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 10 6; 四川温江 6 13 1 10)

要 : 稻 品 种 稻 瘟 病 抗 性 的 快 速 丧 失 成 为 水 稻 抗 稻 瘟 病 育种 的 主要 障 碍 之 一 。 本 文 概 述 了稻 瘟 病 育 种 的基 本 情 水
统等抗 性强 , 抗谱 广 的籼 、 抗 源 。最 有育 种 利 用价 值 的 粳 资源是 广谱 和较 持久 的抗瘟 资源 , Tt , R 6 I2 和 如 e p I 3 ,R 0 e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及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及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

综合Vol.51No.1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及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张丽丽,桑海旭,马晓慧,毛艇,阙补超,王绍林,张战,于深外李春泉(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辽宁盘锦124010)摘要: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最为重要的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

水稻一稻瘟病菌互作机制是目前研究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模式系统。

关于稻瘟病抗性基因、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的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为水稻抗稻瘟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及稻瘟病绿色防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对稻瘟病菌侵染机制、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抗病基因和无毒基因的互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有待开展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定位与克隆;稻瘟病菌无毒基因;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435.111.4+1;Q9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6737(2021)01-0054-05Research Progress on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and Avirulent Genes ofRice Blast FungusZHANG Li-li,SANG Hai-xu,MA Xiao-hui,MAO Ting,QUE Bu-chao,WANG Shao-lin,ZHANG Zhan,YU Shen-zhou,LI Chun-quan(Liaoning Saline-Alkali Land Utilization Research Institute,Panjin Liaoning124010,China)Abstract:Rice blas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s in rice production,which can cause a large yield reduction. Rice-Magnaporthe grisea interaction mechanism is a model system for study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lant and pathogen.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research on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and non-virulent genes of rice blast fungus,which provides a broad prospect for molecular marker-assisted breeding,genetic engineering breeding and green control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In this paper,the infection mechanism of rice blast,localization and cloning of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and the interaction mode of disease resistance genes and non-toxic genes were reviewed,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also prospected.Key words:Rice,Rice blast,Mapping and cloning of resistance genes,Avirulent gene of Magnaporthe grisea,Research progress水稻(0巧za sativa L.)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口粮作物,水稻生产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上具有重要地位,2017年以来,我国每年水稻种植总面积达3020万hm2,产量达2亿t以上[1-3]。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部分抗性基因, 其余 的7 个均为主效抗性基因。 。这些 6 。 基因成簇地分布于除第 3染色体外 的其他染色体上 , 而
且 , 染 色体含 有多 个抗性 基 因 , 些位 点上 的基 因或 同一 有 是 等位或 是紧 密连 锁 。
损失高达 15 亿 t .7 …。在流行年份 , 稻瘟病造成 的产量
传学的方法鉴定出 8 个位点上的 1 4个主效显性抗稻瘟
病基因 , 包括 Pk i位点的 Pk、洳 、i 、 i i P Pk Pk s h m和 PkP— i,i
t a位点 的 Pt Pt , 位 点 的 P i a和 i 2 P a 和 P l 以及 Pi , i 、 PaPs、i 和 f 。随 着分 子 标 记 种 类 和数 量 的不 i、i Pb h 等
( ie eerhIs t e Jagi cdm f gi l rl c ne , ae ag30 0 , hn ) R c sac tu , inx A ae yo A r u ua Si cs N nhn 3 20 C i R ni t ct e a
Ab t a t I h sp p r t e r s ac r g e si l c lrma p n n ln n fr eb a trssa c e e a e n r ve e . sr c :n t i a e , h e e r h p o s n moe ua p ig a d co i go i ls e i n eg n sh sb e e iw d r c t I d i o t ea pi ain o ieb a t e itn e g n si r e i gp a t eWa r s e td a c r ig t e c re t o si p l a n a dt n, h p lc t f c l ssa c e e b e d n r ci s p o p ce c o d n t u r n me t a pi - i o r s r n c oh d c c

杂交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杂交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杂交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安全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研究杂交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杂交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克隆方法及步骤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克隆是研究杂交水稻的重要环节,其方法及步骤如下:首先,通过PCR扩增法获取目标基因序列。

从患病水稻品种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特定引物设计 PCR 扩增反应,以获得包含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片段。

其次,将目标基因片段克隆至载体。

利用酶切与连接技术将目标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并通过转化技术将重组载体引入宿主细胞中。

最后,对克隆后的基因进行测序分析以确定其准确的序列,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功能注释。

二、杂交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功能分析方法及步骤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功能分析有助于揭示其在水稻中的作用机制,进而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其方法及步骤如下:首先,构建转基因水稻。

将已克隆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导入水稻中,通过遗传转化技术将重组载体引入水稻胚培养体系中,再通过植苗培养和移栽等步骤得到转基因水稻。

其次,进行抗性鉴定。

通过接种具有稻瘟病菌株的水稻进行抗性鉴定实验,观察转基因水稻与野生型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情况,以验证抗性基因的功能。

最后,功能分析与机制研究。

通过转录组、蛋白质组等技术手段,对转基因和野生型水稻的基因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并探究抗性基因在水稻中的作用机制。

三、杂交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的意义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常见且严重的病害,对水稻产量和质量造成了巨大损失。

通过杂交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标:首先,深刻理解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功能与作用机制,为解决稻瘟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抗性基因导入商业化品种中,培育出具有高抗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提高稻瘟病的抗病能力,确保水稻生产的稳定。

水稻稻瘟病部分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水稻稻瘟病部分抗性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究 的进 展 , 探讨 了利 用部 分 抗 性 培育 持 久抗 稻 瘟病
品种 的途 径 。
l 早期的稻瘟病 部分抗性遗传研 究
自2 0世纪 6 0年代 以来 , 日本 广泛 开 展 了水稻 稻瘟 病部分抗 性 ( 田间抗 性 ) 研究 , 现 了一 批 部分 发
抗 性 基 因 源 , 陆 稻 品 种 O aia moh J C — 如 w r t c i 、 h ha
2 稻 瘟 病 部 分 抗 性 基 因或 Q L 的定 位 Ts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 的发展 , 以及Q L定位策略 s r 和方法 的 日趋 完善 , 稻 稻瘟 病 部分 抗 性 的分 子 遗 水 传学研究取得很大进展 , 迄今 已鉴定和定位 30多 0 个稻瘟病部分抗性基 因或 Q L【j人们对稻瘟病 T s7, l
部分 抗性 的遗传本 质有 了更深 入 的认识 。
2 1 部分抗 性基 因或 Q L 定 位的策 略 . Ts
广谱、 持久抗病的特点。因此 , 在充分利用完全抗性
作者简介 : 杨一龙 , 硕士研究生, 事水稻抗病分子遗传研 究 从 雷财林为通讯作者, 究员, 研 主要从事水稻病害研 究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 0 7 66) 国 家 支 撑 计 划 项 目 国 38 10 ;
( 06 A 3 0 3 20 B D1B 1— ) 收 稿 日期 :0 0— 6— 5; 回 日期 :0 0— 9—1 21 0 2 修 21 0 7
和银 河等 , 籼 稻 品种 Moa 以及 dn和 I29等 ¨ R7 引。 清泽 ¨ 分析 了誉 锦 、 银河 和 农林 2 2对 稻瘟 病 株 研 5 _4的部 分抗性 , 4( ) 发现 它们都 是 由 1 主效基 因和 对 2~ 3对微 效 基 因控 制 。 筱 田等 、 部 H 阿 发 现 陆 稻 黑禾 的部 分抗性 由 3对 以上基 因控 制 , 林 糯 4号 农 的抗 性受 2对 主 效 基 因及 3对 以上 的微 效 基 因控 制 。我 国 2 0世纪 8 0年代 中期 以后 才 开展稻瘟 病部

水稻主要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水稻主要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水稻主要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一、内容综述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提高,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制约了水稻产量的提高和质量的保障。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们对水稻主要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在水稻主要病害生物防治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病原物鉴定、病害监测预警、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等方面。

首先病原物鉴定是病害防治的基础,通过对水稻病原菌、病毒和寄生线虫等病原物的鉴定,科学家们可以明确病害的类型和来源,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近年来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为水稻病原物鉴定提供了新方法,如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辅助鉴定技术、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基因组学分析方法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病原物鉴定的准确性和效率。

其次病害监测预警是病害防治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趋势,为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无人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稻病害监测预警技术得到了极大提升,如基于遥感技术的多光谱影像分析方法、基于无人机技术的大范围快速监测方法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病害监测预警更加精确、高效和全面。

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是实现水稻病害可持续控制的重要途径,通过研究和应用各种生物防治剂,如微生物制剂、昆虫防控剂和植物源性农药等,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如抗性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新型生物防治剂的研发等,这些成果为水稻病害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水稻主要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涉及病原物鉴定、病害监测预警和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等多个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为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由于水稻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和病害种类的多样性,未来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开发出更多高效、安全、环保的病害防治技术和方法。

水稻稻瘟病抗病性育种研究进展

水稻稻瘟病抗病性育种研究进展

舭辞 桃 i 出 l
两个 抗 性 基 因㈣。 谷第 2染 色体 上定 位有 P一 () 地 /d t 和 P— 2 ] 述 研 究表 明 , 久 抗 性 品种 的抗 瘟性 id 。上 r “ 持
由稻 瘟 菌 ( g a o h r e ) 起 的稻 瘟 病 是 稻 瘟 病 样 本 4 4份 ,利 用 7个 中 国 鉴 别 的 品 种 和 Ma n p ̄ egi a 引 s 6 全 球性 的毁 灭性 水 稻病 害之 一 ,常 导致 病 发 区水 稻 9个 单基 因鉴 别 品种 对 菌 株进 行 小 种 鉴 定 ,结 果 显

【】 山林 , . 科 技 ,99 1 )2 — 6 2禹 等 花生 19 (2 :3 2 .
[] 继 华 , . 质 花 生 无 公 害 高 效 栽 培 技 术 [ . 3吴 等优 M】 中原 农 民 出版
社 .0 7 20.
1 一 8
专 论 0. 题 述22 18
种工 作 的实 际情 况 , 对稻 瘟病 抗性 育 种进 行 展望 。

Hale Waihona Puke 3 % , 国稻瘟 病 的年发 生面 积均 在 3 0万 h 0 我 8 m 以 在 多个 地 区存 在极 高 的感 瘟 风 险 ,被认 定 为 高 抗 品
上 , 造成 的稻 谷 损 失 达 数亿 千 克 嘲 给粮 食 安 全 带 种 的五 山 油 占、 晶丝 苗 2号 在 曲江 、 川 、 州 等 所 , 粤 龙 雷 来 隐 患 。稻瘟 病 的 化学 防治 成 本 高 、 染 严重 , 污 而利 多个 地 方种 植 存在 一 定 的风 险同, 这对 粮食 生 产 安全 用 遗传 抗 性 、选 育 和利 用抗 病 品种 是最 有 效 、最 经 提 出 了严 峻 的考验 。 因此 . 长 品种 的抗 病周 期 . 延 普 济 、 利 于环 境保 护 的 防治策 略 , 最 因此 , 开展 稻瘟 病 遍提 高 栽 培 品种 的抗 性 水平 是 当务 之 急 。而 挖 掘新 抗性遗 传和育 种研究 具有 十分重 要的意义 。 由于稻 的抗病 基 因资 源 ,并 将 多个 基 因 聚合 到 一个 水 稻 品 但

水稻真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水稻真菌性病害研究进展

水稻真菌性病害研究进展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真菌性病害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

水稻真菌性病害在田间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原菌的侵袭,给水稻产量和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研究水稻真菌性病害的防治对于保障水稻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水稻真菌性病害研究的进展进行介绍,包括水稻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病害危害程度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一、水稻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水稻真菌性病害的病原菌主要包括稻瘟病、纹枯病、纹枯病、稻瘿螨病等。

最为严重的病害是稻瘟病,其病原菌为水稻稻瘟病菌。

稻瘟病菌是一种分生孢子菌,主要通过气溶胶传播到水稻叶片上,引发水稻叶片上的感染斑,从而影响水稻的叶片生长和光合作用,导致水稻产量大幅下降。

除稻瘟病外,纹枯病、纹枯病和稻瘿螨病等病害也是水稻种植中常见的病害,它们的病原菌分别为纹枯病菌、纹枯病菌和稻瘿螨病虫。

水稻真菌性病害在水稻生长的各个阶段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在水稻的苗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会引发水稻的发芽障碍和叶片凋谢,从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在水稻的生长期,这些病害会导致水稻的叶片变黄、枯萎,严重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从而影响水稻的充实度和产量。

在水稻的成熟期,这些病害会导致水稻的籽粒变小、变形,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真菌性病害的危害程度非常严重,对水稻产量和品质造成了重大影响。

针对水稻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病害抗性育种、化学防控、生物防治和农业管理等方面。

1、病害抗性育种通过传统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手段培育水稻抗病品种,是水稻真菌性病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筛选抗病基因,构建抗病水稻材料,并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水稻品种,从而减轻病害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2、化学防控化学防控是目前水稻真菌性病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病原菌的生长规律和特点,选用合适的药剂和使用方法,对水稻进行定期喷洒,以达到控制和杀灭病原菌的目的。

克里本类芽孢杆菌抗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克里本类芽孢杆菌抗水稻稻瘟病研究进展

一般情况下,水稻的主要病害包括3种类型:白叶枯病、稻瘟病及纹枯病[1]。

其中,水稻稻瘟病为水稻三大病害之首,是由稻梨孢菌引起的水稻真菌性病害。

在我国,有水稻栽培的地方一般都会发生稻瘟病,该病为江西省最严重的水稻病害,呈现“山区重于丘陵,丘陵重于平原,赣南和赣中重于赣北,早稻重于晚稻”的特征[2]。

1 稻瘟病防治现状目前,主要从栽培管理、抗病品种选育、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面对稻瘟病进行防治[3]。

1.1 栽培管理 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的抗逆能力。

如根据稻瘟病病菌具有冬眠的特性,可在适宜时间清理并烧掉带病稻谷,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降低稻瘟病的发生率。

但是,该病一旦暴发,合理进行栽培管理无法防治病害[4]。

1.2 抗病品种选育 目前,国内外对抗稻瘟病水稻品种选育做了大量工作,以期通过改良水稻基因达到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持久抗性,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不同品种水稻对不同类型的稻瘟病防治效果不同,且稻瘟病的易变性和水稻品种的单一化,使得稻瘟病群体定向性选择,最终导致抗病能力单一,从而造成稻种“丧失”抗性,对选育抗病品种造成了极大不便[5]。

1.3 化学防治 利用化学药剂(如铜、汞制剂、强氯精等)防治稻瘟病是化学防治的主要方法,但该方法防效一般且容易造成药害,其中有机汞化合物对人体有害。

当前,各国已立法禁止有机汞应用在农业生产中。

当稻瘟病疫情发生时,在发病初期用药,在抽穗期巩固效果较好[6]。

但是,滥用化学杀菌剂会污染周边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并且会诱导稻瘟病菌形成抗药性,造成人和牲畜中毒等弊端。

因此,化学药剂的发展逐渐受到限制,生物防治植物病害被认为极具潜能。

1.4 生物防治 随着对生物防治的研究逐渐深入,生物防治在治疗植物病虫害方面的作用逐渐突出。

对于水稻稻瘟病的防治,目前主要采用芽孢杆菌防治法、放线菌防治法、其他生防菌以及植物原防治法。

芽孢杆菌(Bacillus spp.)是一类能形成芽孢的杆状细菌,其抗逆性强,对热、电磁辐射、紫外线和某些化学药品都不敏感,并能在不良环境中生存[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2期27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江一博,葛馨木,浦彻,黄巧丽,林雪松(浙江省奉化中学315000)1前言水稻,作为我国长江流域种植历史最悠久的粮 食作物,在其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因病虫害问题而 减产。

其中最主要的三大病害分别是稻瘟病、纹枯 病和稻白叶枯病。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真菌引起的,是该作物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它的严重性可从以下 3个方面来看。

首先,其地理分布广泛,稻瘟病在 世界所有水稻种植区都有发生;其次,本病以叶 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 产;最后,控制稻瘟病要用到大量的杀菌剂,这样 一方面在水稻生产中产生额外的成本,另一方面会 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

据 农业部2014年统计我国水稻区稻瘟病发生58000km2,我国从1980年到1990年,用杀菌剂处理 防稻瘟病面积从24000km2增加到8900(_)km2。

使用农 药在一定程度下可以减轻病虫害,但是会造成环境 污染,长期使用会使病虫的抗药性增强,降低农药 的效果。

同时农药的残留会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 浓缩,污染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因此,尽管存在有效的杀菌剂,从长远的利益出发,选育抗稻瘟病新品种是防除该病的最好途径。

2 水稻稻癌•病的分类及发病症状水稻上由各种真菌、细菌、病毒或线虫引起的 多达70种不同疾病。

其中,稻瘟病是真菌引起的最 具危害性的病害,病菌小种变异快,广泛分布于稻 田,造成引起该病防治困难。

稻瘟病在整个水稻生 育期都会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 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

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 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 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 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 发生。

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秧苗发病后变成黄 褐色而枯死,不形成明显病斑,潮湿时,可长出青 灰色霉;稻瘟病在我国南、北方稻区都有不同程度 发生,流行年份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达 40%~50%,在水稻秧苗期和分蘖期发病,可使叶片 大量枯死,严重时全田呈火烧状,有些稻株虽不枯 死,但抽出的新叶不易伸长,植株萎缩不抽穗或抽 出短小的穗,孕穗抽穗期发病、节瘟、穗颈瘟严重 发生,可造成大量白穗或半白穗,损失极大。

3抗病育种方法的发展趋势传统的育种方法为发挥杂种优势,将两个或多 个性状互补遗传上具有差异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在子代中连续选择出符合育种要求的品系,或将有 明显优势的第一代杂交品种直接用于种植。

这种方 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显著地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但是,此育种方式育种周期较长,水稻的品质受微 效多基因、水肥条件和气候环境以及基因的作用机 制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水稻的育种途径将从常规 的杂交育种转向分子设计育种,用基因编辑技术, 转基因技术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极大地 缩短育种周期,目的性更强,而且可以不受环境的 影响。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体细胞杂交等方法,将 不同的抗病基因转人遗传背景较好的水稻材料中,可以得到更持久,更高抗性水平和抗谱更宽的新种 质。

_宁波市科技新苗计划资助,宁波市重大科技项目(2016C11017)资助。

282019年第2期4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研究进展随着水稻的基因组序列完成测序工作,稻瘟病 加强了其作为单子叶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的模型地 位。

尽管关于水稻抗稻瘟病的遗传研究历史相对较 长,但具有持久抗性的品种例子很少,而且在培育 新近释放的品种后不久抗性就会崩溃,这种现象部 分地归因于病原体对毒力的进化。

回顾抗稻瘟病育 种,一些品种在几年后表现出抗性衰退,而其他品 种在其他地理区域变得敏感。

这个问题的出现是由 于真菌的致病性变异引起的,过去这个领域的工作 者一直低估了这个因素。

缺乏持久抗病品种不仅是 由于病原体向毒力进化,而且由于我们对抗病机制 的认识有限。

在此后的20年中,已经描述了 一些稻 瘟抗性基因的分子功能,绘制了抗瘟性的多个数量 性状位点(QTL)。

M常规育种通常受到连锁阻力的影响,与抗性基 因紧密连锁的不良性状也被转移。

水稻不同种质资 源的抗病性分析表明,稻瘟病抗性基因具有完全抗 逆性。

然而,由于其稻瘟病抗性基因位点具有种族 特异性,抗性可能会被破坏。

伴随分子标记的发展 和功能基因组学的进步,水稻抗稻瘟病遗传学得到 了加强。

抗稻瘟病种质资源是水稻育种工作的重要 遗传资源,通过抗稻瘟病育种可以提高水稻品种的 抗病性。

在抗病品种中,大部分稻瘟病抗性基因与 点突变和序列插入缺失位点保守。

因此,借助于基 因组工具鉴定这些稻瘟病抗性基因/等位基因将有 助于利用遗传和基因组资源进行现代植物育种迄今为止,在水稻中检测到大约100个定量的稻瘟 病抗性基因,并已成功克隆和鉴定了大约22个稻瘟 病抗性基因151。

标记辅助选择(MAS)和传统育 种共同促进了稻瘟病抗性基因在优良水稻品种中的 组合,以提高其抗稻瘟病性和耐用性。

经常规遗传分析鉴定的抗性供体被指定为P U、Pi2 (t). Pi3 (t), Pi4 (t). Pi5 (t). Pi6 (t). Pi7 (t), Pi9 (t)、PUO (t)、P ill (t)、Pia、Pib、Pik、Pit、P k、Pita—2、Pil2 (t)、Pil7 (t)、Pil8 (t)、Pil9 (t)、Pi20 (t)« Pi23 (t)、Pi62 (t)、Pii、P il5、Pi21、Pi25s Pi27^ Pi 24, Pi26, Pi28 (t) ,Pi29 (t), Pi30 (t)s Pi31 Pi32 (t),Pi33^ Pishs Pi35, Pi36、R37、Pi_3S、K39 (t)和K40 (t)。

在 100个 抗稻瘟病基因中,由印度绘制了3个抗稻瘟病基因,即W-姑(W54)、Pi中㈨和K42 (t最近的研究表明) Pi9和H50属于同一个基因位点或区间。

9个抗病基因,f t'b,Pita、f t'z-5、ftz-1、R k h、Pi37、ft9、P】d2和Pi36已被克隆。

第11号染 色体含有鉴定的抗稻瘟病基因的数目最多,其次是 第12号染色体。

染色体3和7包含抗瘟基因的最小数 目,目卩1%I'在6号染色体短臂上,鉴定出9个抗 稻瘟病基因(Pi26、K g m㈦、Pi9、Pi2 ㈨、W z—t、Pi40⑴、R2-2和f t'50⑴)。

多项研究证明,来自6 号染色体Pi2/9位点的R基因已广泛用于育种计划Pi2,K z-t和K9已经被克隆。

广谱抗性基因 W8、P/!3 (了)和ftgm(T')也在第6号染色体上。

在 品种AS20-1的第3染色体上的还鉴定出新的抗稻瘟 病基因,如191和Pi66的(隐性基因)|K)1。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多,变异性大,在生产上广 泛应用3~5年后,抗病品种可能失去抗性。

基因聚 合是实现水稻抗稻瘟病持久抗性的最有效策略之 一,并已成功地用于积累各种抗稻瘟病基因,如Pi」、H5、Piz—5c i (t)]、P i-b、P i-ta2; ft'J、Pi2、Piz-5 和Pi54。

在广占63S(GZ63S)ln|中聚合了对抗白叶枯病 的Xa23基因和抗稻瘟病基因Pi9。

同样,Xa2J、XaJ3和Pi54在印度水稻品种M中被聚合了。

目前,人们已采用多种方法将感兴趣的基因转 移到植物细胞中,如农杆菌转化。

农杆菌介导的转 化保证了基因组的稳定整合。

水稻几丁质酶基因 (水稻I类几丁质酶基因,Cht-2或Cht-3)的表达 提高了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

据报道,通过巨型 曲霉抗真菌蛋白的表达可以增强对稻瘟病的抗性。

所开发的转基因植株表现出稳定的整合和转基因的 遗传。

在另一项研究中,报道了通过基因转移技术 开发抗真菌感染的改良巴斯马蒂水稻。

通过农杆菌 介导转化引人的R C C2基因(用于稻瘟病菌抗性基 因),无论在实验室还是在田间条件下,巴斯马蒂 水稻具有显著的抗病水平。

转基因水稻中钙依赖性 蛋白激酶(OsCPK4)的过度表达对稻瘟病具有抗 性m。

具有来自稻瘟病菌的两个诱导基因丨MoHrip1和MoHrip2丨的转基因水稻植株表现出更 高的抗稻瘟病性和更高的抗旱性|M1。

水稻稻瘟病发病机制复杂,有存在病原体对毒 力的进化,故稻瘟病长期存在。

为提高粮食产量,减少经济损失,需要发掘更多的抗稻瘟病基因,筛2019年第2期29选主要的抗病基因,并且研究如何合理地使用它 们,深人研究稻瘟病的致病机理,追踪当地稻瘟病 菌群的变化,选育带有多个抗性基因的水稻,积极 培育水稻抗病新种质,选育优质高效抗病水稻新品 种,最大限度上延长水稻的抗病性。

参考文献[1] WangX Y,LeeSH,Wang(C,et al.Current advances on ge­netic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disease [ J] Rice: Germplasm, Genetics and Improvement.2014, InTech.DOI: 10,5772/56824.[2] Spence C, Alff E, Johnson C, et al.Natural rice rhizo-spheric microbes suppress rice blast infections [J] . BMC Plant Biol, 2014,14: 130.[3] Kumari A, Das A, Devanna B N, et al. Mining o f riceblast resistance gene Pi54 shows effect of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on phenotypic expression o f the alleles [J] . Eur J Plant Pathol, 2013,137 (1) : 55 ~65. [4] LiY,LuYG,ShiY,et al.Multiple rice microRNAs arc in­volved in immunity against the blast fungus Magna- porthe oryzae [J] . Plant Physiol, 2014,164 (2) : 1077 ~1092.[5] Ashkani S, Rafii M Y, Shabanimofrad M, et al.Molec­ular progress on the mapping and cloning of functional genes for blast disease in rice (Oryza sariva L.) :C 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considerations [ J] . Crit Rev Biotechnol, 2016,36: 353 _ 367.[6] Jiang J F, Mou T M, Yu H H,et al. Molecular breed­ing o f thermo —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TGMS)lines of rice for blast resistance using Pi2 gene [J]Rice, 2015,8: 11.[7] Khanna A, Shamia V, Ellur R K, et al. Developmentand evaluation of near—isogenic lines for major blast re­sistance gene (s) in Basmati rice [J] Theor Appl Genet, 2015,128 (7) :1243 - 1259.[8] TianD G,ChenZJ,C henZQ,et al. Allele—specific m arker-based assessment revealed that the rice blast resistance genes Pi2 and Pi9 have not been widely deployed in Chinese indica rice cultivars [J] . Rice, 2016,9 (1) :19.[9] MaJ,LeiCL,XuXT,et al.Pi —64, encoding a novel CC —N BS—L R R protein, confers resistance to leaf and neck blast in rice [J] . Mol Plant Microb Inter, 2015,28 (5): 558 - 568.[10] Liang Z J, W ang L, Pan Q H..A new recessive geneconferring resistance against rice blast [J] . Rice, 2016, 9: 47 - 52.[11] NiDH,SongFS,NiJL,et al.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oftwo —line hybrid rice for disease resistance to rice blast and bacterial blight [J] . Field Crops Res, 2015,184: 1 -8.[12] Arunakumari K, Durgarani C V, Sattru V, et al.Mark­er assisted pyramiding of genes conferring resistance a- gainst bacterial blight and blast diseases into Indian rice variety M TU1010 〇] . Rice Sci, 2016, 23 (6) : 306 - 316.[13] Bundo M, Coca M.Enhancing blast disease resistanceby overexpression of the calcium—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OsCPK4 in rice [J] .Plant Biotechnol J, 2015,14(6) :1357 - 1367.[14] W angZZ,H anQ,ZiQ,et al. Enhanced disease resistanceand drought tolerance in transgenic rice plants overex­pressing protein elicitors from Magnaporthe oryzae [J| .PLoS One, 2017,12 (4) :eO 1757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