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策略
1.1蓄电池的充放电曲线
通常,铅酸蓄电池在一定电流和温度下进行充电和放电时,都是用曲线来表示电池的端电压,以及电解液的浓度和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这些曲线成为电池的特性曲线。特性曲线因电池极板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在出厂说明书中,厂家均会给出产品充放电曲线。
1.1.1放电曲线
放电之前活性物质微孔中的流酸浓度与极板外主体溶液浓度相同,电池的开路电压与此浓度对应。放电一开始,活性物质表面处(包括孔内表面)的硫酸被消耗,酸浓度立即下降,而硫酸由主体溶液向电极表面的扩散是缓慢的过程,不能立即补偿所消耗的硫酸,故活性物质表面处的硫酸浓度继续下降,而决定电极电势数值的正是活性物质表面处的硫酸浓度,结果导致电池端电压明显下降,见图1-1曲线OE段。
图1.1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池电压变化
随着活性物质表面处硫酸浓度的继续下降,与主体溶液之间的浓度差加大,促进了硫酸向电极表面的扩散过程,于是活性物质表面与微孔内的硫酸得到补充。在一定的电流放电时,在某一段时间内,单位时间消耗的硫酸量大部分可由扩散的硫酸予以补充,所以活性物质表面处的硫酸浓度变化缓慢,电池端电压比较稳定。但是由于硫酸被消耗,整体的硫酸浓度下降,又由于放电过程中活性物质的消耗,其作用面积不断减少,真实电流密度不断增加,超电势也不断加大,故放电电压随着时间还是缓慢的下降,见曲线EFG段。
随着放电继续进行,正负极活性物质逐渐转变为硫酸铅,并向活性物质逐渐转变为硫酸铅,并向活性物质深处扩展。硫酸铅的生成使活性物质的空隙率降低,加剧了硫酸向微孔内部扩散的困难,硫酸铅的导电性不良,电池内阻增加,这些原因最后导致在放电曲线的G 点后,电池端电压急剧下降,达到所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
一般在高倍率、低温条件下放电时,放电终止电压规定得低一些。
(1)铅酸蓄电池放电速率与终止电压关系表:(环境温度:25℃)
1.1.2充电曲线
在充电开始时,由于硫酸铅转化为PbO2和Pb,有H2SO4生成,因此活性物质表面H2SO4浓度迅速增大,电池端电压沿着OA急剧上升,见图1.1。当达到A点后,由于扩散,活性物质表面及微孔内的硫酸浓度不再急剧上升,端电压的上升较为缓慢(ABC),这样活性物质逐渐从硫酸铅转化为二氧化铅和铅,活性物质的空隙也逐渐扩大,空隙率增加。随着充电的进行,逐渐接近电化学反应的终点,即充电曲线的C点。当极板上所存硫酸铅不多,通过硫酸铅的溶解提供电化学氧化和还原所需的Pb2+极度缺乏时,反应的极化增加,在正极上的副反应,即析氧过程大约在输入电量70%时优先发生,充电曲线上端电压明显增加,当充入电量达90%以后,负极上的副反应,即析氢过程发生,这时电池的端电压达到D点,两极上大量析出气体,进行水的电解过程,端电压又达到新的稳定值。
1.2运行方式
根据使用要求所需电压和电流,可将同型号蓄电池串联、并联或串并联组成蓄电池组。蓄电池组一般有3种方式运行:充放电制(或称循环使用),定期浮充制和连续浮充制。
1.2.1充放电制(循环制)
充放电制多用于移动型,小容量便携式蓄电池;如蓄电池车用等;或用于装有两组相同型号的固定型蓄电池组:一组使用,一组备用;这样使用,因为电池经常进行全充电和全放电,电池的寿命较短。
1.2.2连续浮充制
连续浮充制也叫全浮充制。这种运行制度是将蓄电池组和整流器设备并接在负载回路上。平时用电设备所需电流全部由整流设备供给。蓄电池保持少量的充电电流,并在负载上只起平滑作用。当市电停电或整流设备出故障时,才启用蓄电池对负荷供电。
1.2.3定期浮充制(涓流充电)
定期浮充制也叫半浮充制,是一种定期将直流电源设备(如整流器)和蓄电池并联供电的工作方式。部分时间由蓄电池供电,部分时间由整流设备供电,并补充蓄电池组已放出的容量及自放电损失的容量。
1.3蓄电池的充电
充电是蓄电池日常维护管理的重要工作,传统的充电方式可分为恒流充电或恒压充电及其变形。
1.3.1恒流充电
充电时自始至终以恒定不变的电流进行充电。
恒流充电方式的不足是,开始充电阶段电流过小,在充电后期充电电流又过大,能耗高,
充电效率低。免维护的电池不宜使用此方法。
1.3.2恒压充电
此法是每只单体电池均以某恒定电压进行充电。因此,充电初期电流相当大,随着充电进行,电流逐渐减小,在充电末期只有很小的电流通过,这样在充电过程中就不必调整电流。其缺点是:
(1)在充电初期,如果蓄电池放电深度过深,充电电流会很大;
(2)若充电电压选的过低,后期充电电流又过小,充电时间过长;
(3)蓄电池端电压很难补偿,充电过程中对落后电池的完全充电也很难完成。
恒压充电一般应用在电池组电压较低的场合。
1.3.3恒压恒流充电
为了补救恒压充电的缺点,广泛采用恒压限流的方法。在充电初期先以0.4CA以下的小电流充电,当电池电压升至一定时,才开始恒压充电。
1.3.4 三段式充电
第一阶段:回充电池的90%以上容量
首先限流充电,充电电流规格依客户需求,以所使用电池的0.07C~0.15C进行充电,当电池电压达到14.05V/6cell后,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会充电池的90%~100%的10%容量及均化串联电池容量
保证串联电池组的每一个电池都充饱。
每一周期为:高电压(14.05V~14.7V/ 6 cell),充电1min后,再以低电压(13.5V±0.1V/ 6 cell)充电1min,进行360个周期循环后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维持电池90%以上容量
恒定电压(13.5±0.1V/6 cell )维持电池容量,电池在13.5V/6cell 浮充8星期后容量仍维持99%以上。
1.3.5快速充电
两阶段电压充电,先以变化的充电电压充电,此时充电电流较大,当检测到充电电流低于一定值时,以恒定的电压充电。这种充电方法可以防止过充。
1.3.6智能充电
智能充电就是动态跟踪电池可接受的充电电流,应用dt dU /技术。充电系统由充电电机和被充电电池组成二元闭环回路,充电机根据电池的状态确定充电工艺参数,充电电流从始至终处在电池的可接受充电电流曲线附近,使电池几乎在无气体析出的条件下充电,做到既节约用电又对电池无损伤。
对于铅酸蓄电池,在充电后期dt dU /很小。愈是充电完全,dt dU /就愈小,只要确定了dt dU /值,充电的深度就基本确定。这样来判断终止充电的条件是比较科学的。
2.防止充电过程出现热失控
为了杜绝热失控的发生,要采用相应的措施。
(1) 充电设备应有温度补偿功能或能限流;
(2) 严格控制安全阀的质量,不可失灵,以使电池内部气体正常排出;
(3) 蓄电池要设置在通风良好的位置,排列不可过于紧密,单体电池间间距为5~10mm 为佳;
3.松下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松下蓄电池恒压充电的特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