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姆朗萨罗希(伊朗):一千零一面镜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姆朗·萨罗希(伊朗):一千零一面镜子

《一千零一面镜子》文/埃姆朗·萨罗希我越是逃离却越是靠近你我越是背过脸却越是看见你我是一座孤岛处

在相思之水中四面八方隔绝我通向你一千零一面镜子转映着你的容颜我从你开始我在你结束诗人介绍埃姆朗·萨罗希,1947年出生于德黑兰。1966年,萨罗希开始在伊朗诗坛权威刊物《撷英》杂志上发表诗歌,之后相继出版了诗集《在水中哭泣》(1974)、《雾中的列车》(1976)、《半路上的车站》(1977)、《第十七个》(1979)。萨罗希这时期的诗歌以社会讽刺诗著称,被誉为“伊朗诗界的阿凡提”。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萨罗希进入了诗歌创作的彷徨时期。1992年岁末,萨罗希在读了《一千零一夜》之后,创作灵感喷涌,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当时发表在各种诗刊上,产生很大反响,后来在2001年结集出版,名为《一千零一面镜子》。该诗集是萨罗希在诗歌创作上的重大转向,走向哲理化,蕴涵着浓厚的伊朗苏非神秘主义文化传统。该诗集使萨罗希在伊朗诗坛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伊朗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1994年,美国出版了萨罗希诗歌专辑《恋曲》。1999年,瑞典出版了《埃姆朗·萨罗希诗歌选》,萨罗希应邀出席了该书的首发仪式,并在瑞典六个城市做巡回演讲和诗歌朗诵。2000年,萨罗

希出版了诗集《晨风吹拂》和《突然一瞥》。2003年,又出版诗集《以我的小名直呼我吧》。

(诗歌朗诵:一千零一夜面镜子)论萨罗希诗歌中的神爱思想——以《一千零一面镜子》为例

文/谢永新

[摘要] 萨罗希的《一千零一面镜子》是一首表现神爱思想的诗篇,而神爱的最终旨趣是走向对宇宙间绝对精神的皈依,也就是达到与真主合二为一的崇高精神境界。作品所表现的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能使我们对人生有更加积极的认识。[关键词] 萨罗希;诗歌;神爱思想;一千零一面镜子

埃姆朗·萨罗希是伊朗当代文坛中重要的诗人,被誉为“伊朗

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1】他在20世纪90年代后

创作的诗篇有一个重要的共同思想,就是表现为对真主的神爱思想。这种神爱思想在《一千零一面镜子》这首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千零一面镜子》体现了“萨罗希在诗歌创作上的重大转向,走向哲理化,蕴涵着浓厚的伊朗苏非神秘主义文化传统”。【1】苏非神秘主义是伊斯兰教内的一个思想流派,其思想和信仰主要是提倡禁欲苦修、安贫乐道,以求达到完美入化与真主合一的崇高精神境界。苏非派大多是以诗歌来表达伊斯兰教的教义及其思想的,《一千零一面镜子》这首诗的主要思想,就是表现为对真主的爱。

与真主合一是伊斯兰教信徒所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更是苏非派诗人在诗歌中要着力表现的主题思想——神爱思想,这种思想源于苏非主义信仰的重要理论:“神爱论”。苏非主义者认为,人的神圣职责和最高理想就是爱慕真主并与真主合一,人只有通过爱,才能领悟到真主的存在,只有在狂热的爱中,才能达到与真主(或宇宙中的绝对精神)的合一。围绕爱这个主题,苏非诗人创作了许多诗歌。萨罗希的其他诗篇如《在雪的尘埃中》、《我在你身旁》和《禁门》等都涉及到这个主题。当然,苏非主义对爱有着自己特殊的见解,他们认为,爱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的爱(即世俗、肉体但无精神的爱),精神的爱(兼有肉体和精神的爱)和神性的爱(只有精神而无肉体的爱)。在苏非看来,神性的爱是最高尚的爱,自然的爱或本性的爱是低级的爱。有人将这种苏非主义对爱情的定义归结为:爱情象征着对宗教的情感因素,是对先知的狂热,对殉难的鼓励,对圣灵的忠诚,是实现完美道德的惟一途径。“爱是真主的一种德性,人之爱是真主的爱的德性赋予人的结果,甚至是被认为是真主的爱的意志的体现;爱是对真主的喜悦,是对真主的和谐以及真主与人之间相通时获得的快感,真正的爱应专注对真主的爱。最终达到爱者——爱——被爱者和谐、完美的三者合而为一的境界。”【2】

为了能够充分表达这种神爱思想,苏非诗人往往在作品中用

第二人称“你”来指称真主,用第一人称“我”来指称信徒,以表达自己对真主的崇敬。萨罗希在诗中也是这样表述的:“我在你身旁/而你走下七重屋宇/四处将我寻找//你在我身旁/而我穿越七道丛林/四处将你寻找”(《我在你身旁》)“我乘着每一道波浪/急切地奔向你/在你身旁/我是去了知觉//当我神醒智回/却见/我已将你在遥远的某处/丢失”(《丢失》)“我越是逃离/却越是靠近你/我越是背过脸/却越是看见你//我是一座孤岛/处在相思之水里/四面八方/隔绝我通向你//一千零一面镜子/转映着你的容颜//我从你开始/我在你结束”(《一千零一面镜子》)【3】在这里,作者以人称来替代真主与信徒,“你”、“我”表为二人实为一体,后者乃是前者的投射,人称之间充满着巨大的弹性和张力,而意义则在这种弹性和张力间无限延伸,或者说人称代词之间深藏着极为丰富的、神秘的文化意蕴,同时也构成了意义的无限丰富性,这种丰富的意义又构成了诗歌意蕴的无限性。

苏非主义的信仰基础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基于这种信仰,在苏非主义认识论中,就表现出超验性的重要特征。在他们的信仰中,真主是先验的、超然存在的。结合苏非主义的信仰来对萨罗希的《一千零一面镜子》进行解读,我们可以发现,“我”表面上是在逃避,其内心深处却无法遏止对“你”的追寻:“我越是逃离/却越是靠近你/我越是背过脸/却越是看见你”。因为人只有在对某一事物恐惧时,或者深感其物

虽渺然可望不可及时,才会望而却步,采取逃避的态度;正是由于接近“你”的愿望如此强烈却实难如愿,才令诗人退缩与恐惧,但这与自己内心真实愿望背道而驰的做法显然是自欺欺人,于事无补,不管怎样逃离,“你”依旧存在,且愈发无法忘怀、无可取代,诗人被“你”的力量牢牢控制和牵引,因为“你”的存在是先验的,神秘莫测的,“你”对诗人的吸引也是先验存在的神秘力量,诗人的生命意义被“你”的神秘引力所包纳。从这里我们能够真切地感知到诗中弥漫着的浓郁伊斯兰宗教风情,也即对真主的皈依情结。当然,由于埃·萨罗希不仅仅是一名苏非派的信徒,他还是一名诗人,一位艺术家,所以诗中的“你”也具有了多义性和象征色彩,既可以是真主,也可以是美或爱,或是诗人心中感念的某种神秘信仰。然而,不管诗人在诗歌中所提及的“你” 最初意义是什么,其中的神秘先验性质是不言自明的。

与真主合二为一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走向对宇宙间绝对精神的皈依。对诗人而言,首先是要对真主保持一种内心纯洁的、无杂质的“爱”。让我们先来看看苏非派诗人萨纳伊在其重要作品《真理之园》第五章中所叙述的一个故事,这是一对青年男女相爱的故事:男子每天晚上都要与女子幽会,但他们之间隔着一条大河,而男子并不意识到风急浪高,冒着生命危险泅水过河与女子幽会,因为他心中怀着火样的热情。一天,他突然发现女子面颊上有一颗黑痣,感到美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