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6年物理学奖得主,是法国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让·佩兰(Jean B.Perrin),获奖理由是对于物质不连续结构(布朗运动)的研究和发现了沉积平衡现象。
让·巴蒂斯特·佩兰(Jean Baptiste Perrin,1870—1942),父亲是一位军官,在普法战争中阵亡,他和两个妹妹在艰苦的环境中由母亲抚养成人。1895年,佩兰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学习,两年后获得博士学位。在大学期间,他受老师布里劳恩的影响很深。布里劳恩是波尔兹曼统计力学的坚定支持者,也是奥斯特瓦尔德和马赫“唯能论”的公开反对者。大学毕业后,佩兰到索尔本大学任教,开始研究阴极射线。他通过实验证明,阴极射线不是当时物理学家普遍认为的辐射波,而是带负电的粒子流。1903年,佩兰开始对布朗运动产生兴趣。当时,科学界争论最激烈的是原子和分子是否存在的问题。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两篇关于液体中悬浮粒子运动的论文,不仅在理论上解决了1827年发现的布朗运动,而且提出了测定分子大小的新方法。1908年,这两篇论文引起了佩兰的注意,他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经典实验,通过对悬浮于水中的树脂微粒计数发现,作布朗运动的悬浮微粒在平衡时,竖直方向分布遵从爱因斯坦所提出的动力学方程。在附加的实验中,佩兰还证明了斯托克斯定律对于0.1微米的粒子是有效的。1909年,佩兰通过实验精确测定了阿伏加德罗常数(单位质量或体积中包含的分子或原子数,这一命名也是他最先提出来的)。同一时期他还发现,当胶体溶
1
液中引力场与分子运动之间呈现平衡时,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从密度的分布准确地计算出原子的大小。佩兰这一重要的发现,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原子是确实存在的,自此人们普遍接受了原子理论。1913年,佩兰发表了著名的《原子》一书,该书重版多次,并被译为多种文字。佩兰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创始人,这个中心是除了大学以外法国科学家的一个研究机构。此外,佩兰还建立了一座发明宫,负责创办了巴黎天文物理研究所和上普罗旺斯天文台。1940年德军侵占法国后他逃往美国,于1942在美国逝世。二战结束后,1948年他的遗体被运回祖国,安葬在巴黎伟人祠。
19世纪后半叶,由于热力学和分子物理学的发展,逐渐有人认识到,在布朗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之间必有某种联系。1905年爱因斯坦在全面研究了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之后,运用物理学中完全不相干的两个领域的成果,对布朗运动进行了理论分析。这就是:流体动力学中的斯托克司定律f=6πηav(其中f为小球在液体中运动所受阻力,η为液体的粘滞系数,a为小球半径,v为小球运动速度)和溶液理论中的渗透压公式p=(RT/N A)V(其中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V为单位体积所含悬浮小球数)。他把悬浮小球的扩散看成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应用上面两个定律和关于动态平衡的两个条件即可得到扩散系数:D=(RT/N A) (1/6πηa)。接着他又从悬浮微粒的不规则运动用统计方法得出均方根位移λx的计算公式,从而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公式:N A=(t/λx2)(RT/3πηa),其中λx,T,η,a,t (扩散时间)都是可以直接测量的。这样,爱因斯坦就找到
2
一个明确的关系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常数N A,再看是否与已知的N A值相符,就可以从实验检验理论的正确性。1906年,爱因斯坦又发表了《布朗运动理论》一文,讨论了在平衡态下液体中悬浮颗粒按高度分布的问题,得出下列关系:dW=const·exp[(NA/RT)V(ρ-ρ0)gx]dx,其中dW是颗粒出现在x到x+dx之间的几率,V是粒子体积,ρ是颗粒密度,ρ0为液体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
佩兰在爱因斯坦的布朗运动理论指导下对上述方程进行全面的实验检验。1908年佩兰将爱因斯坦的高度分布公式改写成乳浊液分布方程:2.3lg(n0/n)=(1/k)mgh(1-1/ρ),其中n0和n是高度差h两端处的浓度。
首先是要选择适当的物质做成乳浊液。佩兰经过多次试验,找到藤黄和乳香这两种乳浊液。藤黄是一种水彩颜料;乳香是清漆的原料。佩兰特别注意到这两种乳浊液的颗粒都是球形的,可以利用公式V=(4/3)πa3建立体积V和半径a之间的关系。为了选择半径相同的微粒进行实验,佩兰采用“离心分类”r 方法。他在离心机的试管中载入纯乳浊液,深度一定(例如10厘米),转速一定(例如每秒30转),转动60分钟,待自行停止后等几分钟。这时沉淀在试管底部的颗粒基本上都大于某一半径,例如a1。当然还可能会有少量半径小于a1的夹在中间。小心地用吸管吸出沉积面上面的液体,这时上层中小于a1的微粒随液体一起被吸走。重新灌上蒸馏水,摇匀后再按同样的时间重新分离,这时得到的沉淀物中小于a1的微粒会更少。如此重复多次,直到沉淀物上面的水完全是清的,此时再也没有半径小于a1的颗粒。然后,缩短
3
离心时间,则沉淀于底部的颗粒半径应大于a1,设为a2,于是在a1与a2之间的颗粒仍悬浮在液体中,如果a1、a2非常接近,这时就得到了一种颗粒非常均匀的乳浊液。乳浊液中颗粒的密度用两种方法测定。一种是蒸干水份后直接测其重量,另一种是将乳浊液与水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非常吻合。
将厚度为0.1毫米的有圆孔的玻璃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玻片上,构成一扁平的圆形容器,将一滴均匀的乳浊液置于容器上面,用玻璃盖盖好,再用石蜡或漆密封,以防液体蒸发。这样配制的样品可以供几星期之用。把样品放在显微镜的工作台上,工作台务求水平。使用的镜头放大倍数很高,但景深很小,约1微米,所以只能观察到极薄的一层颗粒,上下移动镜筒,可以观察到许多层。
佩兰的实验装置
下一步要测出给定面积的颗粒数。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因为颗粒处在活动之中,几百个颗粒在视场中无规则地乱闯,时隐时现,这是无论如何也数不清楚的。机敏的佩兰想到用照相术,这个方法果然奏效。他采取对同一层多次拍照的办法,数出每张照片上的颗粒数,再加以平均。然而直径比0.5微米小的颗粒往往在照片上也看不清楚,于是,他又想了一个办法:在显微镜的焦平面上放一块不透明的箔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