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六朝文学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魏晋南北朝文学阅读书目

魏晋南北朝文学阅读书目

●必读书目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册高等教育出版社99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1996年版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上海文艺出版社。

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曹道衡编著《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汤用彤撰《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重点书目一、以教材各章节内容编目曹操集译注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中华书局1979年版曹子建诗注黄节注叶菊生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陆机集金声涛点校中华书局1962年潘黄门集校注王增文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两晋诗风王澧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撰中华书局2003年诗品注[梁]钟嵘著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诗品集注[梁]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陶渊明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六朝文学论稿[日]兴膳宏著岳麓书社1986年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乐府诗集导读王运熙王国安巴蜀书社1999年版谢康乐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鲍参军集注钱振伦注、黄节补注、钱仲联增补集说上海古籍1980年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江文通集汇注[明]胡之骥中华书局1984年宫体诗研究胡大雷中华书局2006年庾子山集注倪璠著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版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吴先宁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六朝辞赋史王琳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世族与六朝文学程章灿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赋——时代投影与体制演变陈庆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中国骈文通史于景祥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国骈文发展史张仁青著台湾中华书局1986年六朝文絜笺注许梿评选黎经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新一版南北朝文举要高步瀛选注中华书局1998年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钟涛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世说新语笺疏(刘宋)刘义庆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二、以著作、论文编目1.著作目录:1.《三国志》晋陈寿等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第1版。

魏晋南北朝史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史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史参考书目《后汉书》,[刘宋]范晔,中华书局,1965年版。

《三国志》,[晋]陈寿,中华书局,1959年版。

《晋书》,[唐]房玄龄等,中华书局,1974年版。

《宋书》,[梁]沈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齐书》,[梁]萧子显,中华书局,1972年版。

《梁书》,[唐]姚思廉,中华书局,1973年版。

《陈书》,[唐]姚思廉,中华书局,1972年版。

《南史》,[唐]李延寿,中华书局,1975年版。

《魏书》,[北齐]魏收,中华书局,1974年版。

《北齐书》,[唐]李百药,中华书局,1972年版。

《周书》,[唐]令狐德芬,中华书局,1971年版。

《北史》,[唐]李延寿,中华书局,1974年版。

《隋书》,[唐]魏征等,中华书局,1973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魏唐文学课外阅读书目

魏唐文学课外阅读书目

魏晋南北朝唐宋文学课外阅读书目一、文学史与作品选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修订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章培恒《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古文观止》(魏晋唐宋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二、魏晋南北朝部分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徐陵编吴兆宜注《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曹操集》,中华书局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俞绍初《建安七子集》,中华书局陈伯君《阮籍集校注》,中华书局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王瑶编著《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袁行霈著《陶渊明集校注》中华书局曹融南《谢宣城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三、唐代部分马茂元《唐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社科院文研所编《唐诗选》(上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孙洙《唐诗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汪辟疆《唐人小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王琦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周勋初《李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古典文学教研室《李白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莫砺锋《杜甫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萧涤非《杜甫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陈贻焮《王维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陈迩冬《韩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顾学颉《白居易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周振甫《李商隐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程千帆《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上海古籍出版社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力《诗词格律》,中华书局三、宋代部分《花间词》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中华书局缪钺《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上海古籍出版社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叶嘉莹《唐宋词名家论稿》河北教育出版社谢桃坊《宋词辨》上海古籍出版社杨海明《唐宋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吴熊和《唐宋词通论》浙江古籍出版社王兆鹏《唐宋词史论》人民文学出版社黄进德《唐五代词》,上海古籍出版社钱钟书《宋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陈迩冬《苏轼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王水照《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游国恩《陆游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王国维《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刘熙载《艺概》(论诗词部分)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况周颐《蕙风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

魏晋-唐段必读书目

魏晋-唐段必读书目

必读书目“魏晋南北朝文学”段余冠英《三曹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版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版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龚斌《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年版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 1984年版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周振甫《诗品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王钟陵著《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刘大杰著《魏晋思想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罗宗强著《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

罗宗强著《玄学与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隋唐五代文学”段《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人民文学出版社《李白诗选》复旦大学古代文学教研组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年版萧涤非《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陈铁民《王维集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童第德《韩愈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陈迩冬《韩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王汝弼《白居易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王国安《柳宗元诗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李一氓《花间集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詹安泰《李璟李煜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张友鹤《唐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许总《唐诗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朱光潜《诗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9年版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书目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许思远:中西文化回眸
刘再复,林岗:传统与中国人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
王运熙主编:魏晋南北传文学批评史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诗学通论
朱光潜:诗论
宗白华:美学散步
王宗凌:文学史新方法论
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 王钟凌:中国中古诗歌史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书目
范文澜:中国通史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王亚男: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王晓毅:中国文化的清流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钟优民:中国诗歌史(魏晋南北朝卷) 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
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
马怀良:奔溃与重建中的困惑 宁稼雨:魏晋风度
陈洪:诗化的人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三、魏晋南北朝1、陶渊明《桃花源记》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他的诗以“自然”为核心思想,以“田园生活”为主要题材。

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园田居》5首、《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并序》等。

2、曹操与曹植、曹丕合称“三曹”。

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短歌行》。

3、诸葛亮《出师表》是个以《梁父吟》著名。

4、曹丕《燕歌行》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判专著。

5、陈寿《三国志》《三国志》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6、干宝《搜神记》《搜神记》是我国第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

7、范晔《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出自《后汉书》,其中“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8、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小说《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书中有些故事成为诗文或者小说戏剧的典型材料,有的故事成为人们日常运用的成语。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世说新语》为“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

志怪小说《幽明录》。

9、刘勰《文心雕龙》《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涉及创作的许多问题。

10、钟嵘《诗品》《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

11、曹植曹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洛神赋》《七哀诗》《白马篇》,他的诗分前后期,前期代表作《明都赋》,后期代表作《赠白马王彪》,他也是第一位大力创造五言诗的人。

12、谢灵运第一个大力写山水的诗人。

13、建安七子建安七子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璨、徐干、阮瑀、应玚、刘祯。

其中诗歌成就最高的是王璨和刘祯,曹丕称刘祯的诗“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

14、南北朝民歌南朝民歌内容单一,多反映男女恋情,代表作《子夜吴歌》《子夜四时歌》;北朝民歌数量不多,但反应社会生活的领域很广,反映游牧生活的《敕勒歌》,反应民族精神的《折杨柳歌辞.健儿须快马》,反应生活苦难的《木兰诗》《陇上歌.陇上壮士有陈安》,反应婚姻的《折杨柳歌辞.腹中愁不乐》《捉搦歌.谁家女子能行步》15、陆机《文赋》16、挚虞《文章流别论》17、萧统《昭明文选》18、徐陵《玉台新咏》19、郦道元《水经注》。

魏晋六朝文学参考书目

魏晋六朝文学参考书目

第三编魏晋六朝文学参考书目《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宋书》沈约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齐书》萧子显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梁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陈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魏书》魏收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齐书》李百药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周书》令狐德芬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书》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人物志》刘劭撰四部丛刊本《世说新语》刘义庆撰四库全书本《文心雕龙》刘勰撰四库全书本《诗品》钟嵘撰四库全书本《金楼子》萧绎著百子全书本《弘明集》僧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广弘明集》道宣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高僧传》慧皎撰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方立天著中华书局1982年4月版《佛经转译与中古文学思潮》蒋述卓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魏晋思想论》刘大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魏晋的自然主义》容肇祖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魏晋玄学新论》徐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卢盛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版《鲁迅全集》第三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陈洪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版《六朝美学》袁济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门阀制度与永明文学》刘跃进著三联书店1996年3月版《六朝世族中的谢氏集团》丁福林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世族与六朝文学》程章灿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中国中古诗歌史》王仲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中古文学论稿》陈庆元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中古文学与文化研究》刘文忠著学苑出版社2000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林庚等编中华书局1962年8月版《三国两晋十六国诗文纪事》周建江辑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南北朝隋诗文纪事》周建江辑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胡国瑞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版《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魏晋南北朝诗学》陈顺智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汉魏六朝诗讲录》叶嘉莹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詹福瑞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乐府文学史》罗根泽著北平文化学社1931年1月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再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黄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汉魏六朝小说史》侯忠义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3月版《汉魏六朝小说史》王枝忠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六朝文章新论》谭家健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4月版《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建安文学概论》沈达材著北平朴社1932年1月版《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8月版《曹子建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版《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中华书局1959年11月版《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李宝均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再版)《曹操集译注》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中华书局1979年1月版《王粲集》俞绍初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5月版《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曹丕》章新建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三曹年谱》张可礼著齐鲁书社1983年5月版《王粲集注》吴云、唐绍忠注中州书画社1984年3月版《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建安文学讨论集》《艺谭》编辑部编黄山书社1984年11月版《曹植新探》钟优民著黄山书社1984年12月版《建安文学编年史》刘知渐著重庆出版社1985年3月版《建安文学论稿》张可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9月版《建安七子集》俞绍初校点中华书局1989年7月版《建安七子集校注》吴云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曹丕集校注》夏传才、唐绍忠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版《建安文学新论——全国第三届建安文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建安文学述评》李景华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建安七子综论》韩格平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魏晋文学史》徐公持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版《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版《阮籍评传》韩传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7月版《嵇康集译注》夏明钊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版《陆士衡诗注》郝立权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陆机集》金涛声校点中华书局1982年1月版《陆云集》黄葵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8月版《潘岳集校注》董志广校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郭璞研究》连镇标著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版《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张可礼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东晋诗歌论稿》陈道贵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志怪小说与人文宗教》王连儒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搜神记》干宝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陶渊明》梁启超著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陶靖节年谱》古直著中华书局1926年版《陶渊明年谱》傅东华著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陶渊明批评》萧卿望著开明书店1947年7月版《陶渊明传论》李长之(张芝)著棠棣出版社1953年版《靖节先生集》陶澍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陶渊明集》王瑶编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8月版《陶渊明讨论集》中华书局1961年5月版《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1月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版《陶渊明集》逯钦立著中华书局1979年5月版《陶渊明》廖仲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版《陶渊明论集》钟优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陶渊明论稿》吴云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版《陶渊明诗文浅注》唐满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陶渊明论略》李文初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版《陶渊明年谱》许逸民著中华书局1986年4月版《陶渊明诗文赏析集》李华著巴蜀书社1988年3月版《陶渊明诗文赏析》陶文鹏、丘万紫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陶渊明探稿》魏正中著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版《陶渊明年谱》邓安生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陶渊明新论》李华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11月版《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葛晓音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陶渊明集译注》魏正中译注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陶渊明新探》邓安生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版《陶渊明评传》魏正中文津出版社1996年3月版《陶学史话》钟优民著台湾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96年版《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陶诗佛音辨》丁永忠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2月版《陶渊明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20世纪陶学论著》魏正中著花城出版社1999年8月版《陶渊明论丛》赵治中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1月版《陶渊明及其研究论》魏正中著文津出版社1999年11月版《文心雕龙札记》黄侃著北平文化学社1927年版(中华书局1962年9月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三)郭绍虞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著开明书店1944年版《谢宣城诗注》郝立权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谢灵运诗选》叶笑雪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谢康乐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洛阳伽蓝记校注》范祥雍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庾信诗赋选》谭正璧、纪馥华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版《诗品注》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上海书店2000年4月版)《鲍参军集注》钱仲联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文心雕龙校证》王利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庾子山集注》(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庾信选集》舒宝章选注中州书画社1983年5月版《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世说新语校笺》(上下)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2月版《江文通集汇注》(明)胡之骥注中华书局1984年4月版《水经注校》王国维校袁英光、刘寅生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庾信生平及其赋之研究》许东海著台湾文史出版社1984年9月版《玉台新咏笺注》(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中华书局1985年版《水经注研究》陈桥驿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版《文选平点》黄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谢灵运论稿》钟优民著齐鲁书社1985年10月版《文选李注义疏》高步瀛疏中华书局1985年11月版《文选》(1—6)萧统编、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中国文学理论史》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著北京出版社1987年6月版《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望乡诗人庾信》钟优民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3月版《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文选学》骆鸿凯著中华书局1989年11月影印本《历史的庾信与庾信的文学》张翥、杨萌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中国志人小说史》宁稼雨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文心雕龙义证》詹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文心雕龙讲疏》王元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诗品集注》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版《沈约集校笺》陈庆元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月版《文心雕龙学综览》文心雕龙览编委会上海书店1995年6月版《谢眺与李白研究》茆家培、李子龙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北朝文学史》周建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庾信传论》鲁同群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世说新语研究》蒋凡著学林出版社1998年4月版《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版《世说新语译注》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8月版《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华书局1998年8月版《昭明文选研究》穆克宏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世说新语》(上下)刘义庆撰中华书局1999年2月版《鲁迅辑录古籍丛编》(1—4)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谢灵运集》李运富编注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学苑出版社2000年2月版《文心雕龙研究》(第四辑)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庾信研究》林怡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玉台新咏研究》刘跃进著中华书局2000年7月版《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补正》杨明照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文心雕龙研究史》张文勋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昭明太子集校注》俞绍初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版《刘勰与文心雕龙》王守信、孔德志著齐鲁书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研究史》张少康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系统观》石家宜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研究》(第五辑)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文心雕龙义疏》杨明照、吴林伯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南朝佛教与文学》普慧著中华书局2002年2月版《文心雕龙的传播与影响》汪春泓著学苑出版社2002年6月版《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王运熙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乐府诗述论》王运熙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

魏晋南北朝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参考书目魏晋南北朝参考书目1.古籍三国志,〔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版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1年版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撰,中华书局1976年版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元〕胡三省注,顾颉刚等点校,中华书局1956年版华阳国志校注,〔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北魏〕杨炫之撰,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87年版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初学记,〔唐〕徐坚等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太平御览,〔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重印)文苑英华,〔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6年版册府元龟,〔北宋〕王钦若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唐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55年版五代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据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本影印)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据世界书局本影印)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金石萃编,〔清〕王昶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据1921年扫叶山房本影印)八琼室金石补正,〔清〕陆增祥撰,文物出版社1985年(据吴兴刘氏希古楼刊本影印)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年版(据上海文瑞楼版影印)历代职官表,〔清〕纪昀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刘祜仁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三国会要,〔清〕杨晨撰,中华书局1956年版南朝宋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王国良先生《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

魏晋南北朝文学书目

魏晋南北朝文学书目

第三编魏晋六朝文学参考书目《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宋书》沈约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齐书》萧子显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梁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陈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魏书》魏收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齐书》李百药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周书》令狐德芬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书》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人物志》刘劭撰四部丛刊本《世说新语》刘义庆撰四库全书本《文心雕龙》刘勰撰四库全书本《诗品》钟嵘撰四库全书本《金楼子》萧绎著百子全书本《弘明集》僧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广弘明集》道宣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高僧传》慧皎撰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方立天著中华书局1982年4月版《佛经转译与中古文学思潮》蒋述卓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魏晋思想论》刘大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魏晋的自然主义》容肇祖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魏晋玄学新论》徐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卢盛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版《鲁迅全集》第三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陈洪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版《六朝美学》袁济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门阀制度与永明文学》刘跃进著三联书店1996年3月版《六朝世族中的谢氏集团》丁福林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世族与六朝文学》程章灿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中国中古诗歌史》王仲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中古文学论稿》陈庆元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中古文学与文化研究》刘文忠著学苑出版社2000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林庚等编中华书局1962年8月版《三国两晋十六国诗文纪事》周建江辑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南北朝隋诗文纪事》周建江辑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胡国瑞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版《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魏晋南北朝诗学》陈顺智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汉魏六朝诗讲录》叶嘉莹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詹福瑞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乐府文学史》罗根泽著北平文化学社1931年1月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再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黄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汉魏六朝小说史》侯忠义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3月版《汉魏六朝小说史》王枝忠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六朝文章新论》谭家健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4月版《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建安文学概论》沈达材著北平朴社1932年1月版《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8月版《曹子建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版《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中华书局1959年11月版《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李宝均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再版)《曹操集译注》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中华书局1979年1月版《王粲集》俞绍初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5月版《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曹丕》章新建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三曹年谱》张可礼著齐鲁书社1983年5月版《王粲集注》吴云、唐绍忠注中州书画社1984年3月版《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建安文学讨论集》《艺谭》编辑部编黄山书社1984年11月版《曹植新探》钟优民著黄山书社1984年12月版《建安文学编年史》刘知渐著重庆出版社1985年3月版《建安文学论稿》张可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9月版《建安七子集》俞绍初校点中华书局1989年7月版《建安七子集校注》吴云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曹丕集校注》夏传才、唐绍忠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版《建安文学新论——全国第三届建安文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建安文学述评》李景华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建安七子综论》韩格平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魏晋文学史》徐公持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版《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版《阮籍评传》韩传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7月版《嵇康集译注》夏明钊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版《陆士衡诗注》郝立权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陆机集》金涛声校点中华书局1982年1月版《陆云集》黄葵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8月版《潘岳集校注》董志广校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郭璞研究》连镇标著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版《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张可礼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东晋诗歌论稿》陈道贵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志怪小说与人文宗教》王连儒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搜神记》干宝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陶渊明》梁启超著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陶靖节年谱》古直著中华书局1926年版《陶渊明年谱》傅东华著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陶渊明批评》萧卿望著开明书店1947年7月版《陶渊明传论》李长之(张芝)著棠棣出版社1953年版《靖节先生集》陶澍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陶渊明集》王瑶编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8月版《陶渊明讨论集》中华书局1961年5月版《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1月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版《陶渊明集》逯钦立著中华书局1979年5月版《陶渊明》廖仲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版《陶渊明论集》钟优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陶渊明论稿》吴云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版《陶渊明诗文浅注》唐满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陶渊明论略》李文初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版《陶渊明年谱》许逸民著中华书局1986年4月版《陶渊明诗文赏析集》李华著巴蜀书社1988年3月版《陶渊明诗文赏析》陶文鹏、丘万紫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陶渊明探稿》魏正中著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版《陶渊明年谱》邓安生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陶渊明新论》李华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11月版《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葛晓音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陶渊明集译注》魏正中译注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陶渊明新探》邓安生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版《陶渊明评传》魏正中文津出版社1996年3月版《陶学史话》钟优民著台湾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96年版《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陶诗佛音辨》丁永忠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2月版《陶渊明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20世纪陶学论著》魏正中著花城出版社1999年8月版《陶渊明论丛》赵治中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1月版《陶渊明及其研究论》魏正中著文津出版社1999年11月版《文心雕龙札记》黄侃著北平文化学社1927年版(中华书局1962年9月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三)郭绍虞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著开明书店1944年版《谢宣城诗注》郝立权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谢灵运诗选》叶笑雪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谢康乐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洛阳伽蓝记校注》范祥雍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庾信诗赋选》谭正璧、纪馥华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版《诗品注》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上海书店2000年4月版)《鲍参军集注》钱仲联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文心雕龙校证》王利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庾子山集注》(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庾信选集》舒宝章选注中州书画社1983年5月版《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世说新语校笺》(上下)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2月版《江文通集汇注》(明)胡之骥注中华书局1984年4月版《水经注校》王国维校袁英光、刘寅生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庾信生平及其赋之研究》许东海著台湾文史出版社1984年9月版《玉台新咏笺注》(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中华书局1985年版《水经注研究》陈桥驿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版《文选平点》黄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谢灵运论稿》钟优民著齐鲁书社1985年10月版《文选李注义疏》高步瀛疏中华书局1985年11月版《文选》(1—6)萧统编、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中国文学理论史》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著北京出版社1987年6月版《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望乡诗人庾信》钟优民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3月版《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文选学》骆鸿凯著中华书局1989年11月影印本《历史的庾信与庾信的文学》张翥、杨萌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中国志人小说史》宁稼雨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文心雕龙义证》詹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文心雕龙讲疏》王元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诗品集注》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版《沈约集校笺》陈庆元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月版《文心雕龙学综览》文心雕龙览编委会上海书店1995年6月版《谢朓与李白研究》茆家培、李子龙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北朝文学史》周建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庾信传论》鲁同群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世说新语研究》蒋凡著学林出版社1998年4月版《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版《世说新语译注》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8月版《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华书局1998年8月版《昭明文选研究》穆克宏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世说新语》(上下)刘义庆撰中华书局1999年2月版《鲁迅辑录古籍丛编》(1—4)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谢灵运集》李运富编注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学苑出版社2000年2月版《文心雕龙研究》(第四辑)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庾信研究》林怡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玉台新咏研究》刘跃进著中华书局2000年7月版《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补正》杨明照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文心雕龙研究史》张文勋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昭明太子集校注》俞绍初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版《刘勰与文心雕龙》王守信、孔德志著齐鲁书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研究史》张少康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系统观》石家宜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研究》(第五辑)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文心雕龙义疏》杨明照、吴林伯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南朝佛教与文学》普慧著中华书局2002年2月版《文心雕龙的传播与影响》汪春泓著学苑出版社2002年6月版《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王运熙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乐府诗述论》王运熙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

魏晋南北朝史专著目录(1998-2003)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卫广来《汉魏晋皇权嬗代》,书海出版社,2002年。

马植杰《马植杰秦汉三国史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

谢宝富《北朝婚丧礼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李书吉《北朝礼制法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学苑出版社,2002年第二版。

陈良伟《丝绸之路河南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李小树《秦汉魏晋南北朝监察史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王利华《中国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周建江《太和十五年——北魏政治文化变革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胡阿祥《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雷依群《北周史稿》,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傅克辉《魏晋南北朝籍账研究》,齐鲁书社,2001年。

王启涛《魏晋南北朝语言学史论考》,巴蜀书社,2001年。

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

熊德基《六朝史考实》,中华书局,2000年。

牛润珍《汉至唐初史官制度的演变》,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程维荣《拓跋宏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学苑出版社,1999年。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1.古籍三国志,〔西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版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魏书,〔北齐〕魏收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陈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北齐书,〔唐〕李百药撰,中华书局1972年版周书,〔唐〕令狐德棻等撰,中华书局1971年版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版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新唐书,〔北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版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撰,中华书局1976年版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元〕胡三省注,顾颉刚等点校,中华书局1956年版华阳国志校注,〔东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版世说新语笺疏,〔南朝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北魏〕杨衒之撰,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87年版水经注疏,〔北魏〕郦道元撰,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颜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中华书局1992年版初学记,〔唐〕徐坚等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通典,〔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版元和郡县图志,〔唐〕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艺文类聚,〔唐〕欧阳询等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建康实录,〔唐〕许嵩撰,张忱石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太平御览,〔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重印)文苑英华,〔北宋〕李昉等撰,中华书局1966年版册府元龟,〔北宋〕王钦若等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唐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55年版五代会要,〔北宋〕王溥撰,中华书局1998年版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据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十通本影印)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版(据世界书局本影印)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金石萃编,〔清〕王昶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据1921年扫叶山房本影印)八琼室金石补正,〔清〕陆增祥撰,文物出版社1985年(据吴兴刘氏希古楼刊本影印)廿二史考异,〔清〕钱大昕撰,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廿二史札记校证,〔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十七史商榷,〔清〕王鸣盛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7年版(据上海文瑞楼版影印)历代职官表,〔清〕纪昀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刘祜仁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版三国会要,〔清〕杨晨撰,中华书局1956年版南朝宋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齐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梁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南朝陈会要,〔清〕朱铭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两晋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据广州广雅书局刻本复制重印)全唐文,〔清〕董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三国志集解,卢弼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版晋令辑存,张鹏一撰,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万里集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唐代墓志汇编,周绍良、赵超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著,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唐五代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辑录,唐耕耦等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吐鲁番出土文书,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文物出版社1981—1991年版二十五史补编(二、三、四册),中华书局1955年版2.今人论著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4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谷川道雄(日)著,马彪译,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史(上、下),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1981年版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隋唐帝国形成史论,谷川道雄(日)著,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隋唐五代史 (上、下) ,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隋唐五代史 (上、下) ,吕思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隋唐史,岑仲勉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剑桥中国隋唐史,〔英〕崔瑞德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寒柳堂集,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7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山居存稿,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严耕望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91年版中国中古政治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中古社会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读史集,何兹全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读史存稿,缪钺著,三联书店1963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才不才斋史学论文集,祝总斌著,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黎虎著,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探索,郑欣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六朝史论,朱大渭著,中华书局1998年版唐研究论文选集,池田温(日)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国史探微,杨联陞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六朝隋唐),刘俊文主编,中华书局1992年版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刘俊文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五朝门第,王伊同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8年版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刘淑芬著,学生书局(台北)1992年版拓跋史探,田余庆著,三联书店2003年版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逯耀东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85年版从西郊到南郊:国家祭典与北魏政治,康乐著,稻禾出版社(台北)1995年版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张金龙著,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胡如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汉晋唐时期农业(上、下),张泽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唐代工商业,张泽咸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唐代阶级结构研究,张泽咸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唐代财政史稿(上、下),李锦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2001年版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卷中),严耕望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1963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三、四卷),白钢主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汉唐外交制度史,黎虎著,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北魏官僚机构研究,郑钦仁著,牧童出版社(台北)1976年版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甘怀珍著,财团法人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台北),2003年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下),张金龙著,中华书局2004年版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高敏著,大象出版社1998年版府兵制度研究,岑仲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府兵制度考释,谷霁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唐书兵志笺证,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北周六典,王仲荦著,中华书局1979年版北周地理志,王仲荦著,中华书局1980年版九朝律考,程树德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历代刑法考,沈家本撰,邓经元、騈宇骞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版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魏晋神仙道教,胡孚琛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汉唐佛寺文化史,张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唐代科举与文学,傅璇琮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王晓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隋唐乡村社会研究,齐涛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黄烈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乌桓与鲜卑,马长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马长寿著,中华书局1985年版北朝胡姓考,姚薇元著,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陈连庆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研究,周伟洲著,西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蔡鸿生著,中华书局2001年版西域史地文物丛考,马雍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著,三联书店1957年版西域史地丛稿初编,张广达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敦煌吐鲁番文书论丛,朱雷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敦煌艺术宗教与精神文明,姜伯勤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姜伯勤著,中华书局1987年版敦煌学十八讲,荣新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荣新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与西域关系史研究,余太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荣新江著,三联书店2001年版唐代的外来文明,谢弗(美)著,吴玉贵译,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唐、吐蕃、大食政治关系史,王小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隋唐帝国与东亚,〔日〕堀敏一著,韩昇编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国北周珍贵文物,贠安志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北京大学盛唐研究丛书,荣新江等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日中国际共同研究――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日〕谷川道雄编,玄文社1989年版九品官人法の研究——科举前史,〔日〕宫崎市定著,同朋舍1956年版秦汉隋唐史の研究,〔日〕滨口重国著,东京大学出版会1966年初版、1971年再版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日〕宫川尚志著,平乐寺书店1964年初版、1977年再版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研究报告31),〔日〕池田温著,东京大学出版会1979年版六朝贵族制社会の研究,〔日〕川胜义雄著,岩波书店1982年版魏晋南朝の贵族制〔日〕越智重明著,研文社1982年版六朝贵族制研究,〔日〕中村圭尔著,风间书房1987年版中国贵族制社会の研究,〔日〕川胜义雄、砺波护编,同朋舍1987年版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日〕窪添庆文著,汲古书院2003年版魏晋南北朝时代の民族问题,〔日〕川本芳昭著,汲古书院1998年版六朝都督制研究,〔日〕小尾孟夫著,溪水社2001年版中国中世史研究-六朝隋唐的社会与文化,〔日〕中国中世史研究编,东海大学出版会1970年版隋唐帝国と东亚世界,〔日〕唐代史研究会编,汲古书院1979年版年版中国都市の历史的研究,〔日〕唐代史研究会编,刀水书房1988年版3.期刊历史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中国史研究文史汉学研究(台)考古学报考古文物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武汉大学)唐研究东洋史研究(日)东方学报(日)东洋学报(日)魏晋南北朝史专著目录(1998-2003)刘驰《六朝士族探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梁满仓《汉唐间政治与文化探索》,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阅读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阅读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参考阅读书目(一)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

郭豫衡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魏晋文学史》徐公持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中国诗学研究》张伯伟著辽海出版社2000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中华书局2002年《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穆克宏中华书局1997年版《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卢盛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陈洪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刘跃进北京三联书店1996 年(二)《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宋书》沈约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齐书》萧子显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梁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陈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魏书》魏收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齐书》李百药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周书》令狐德芬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人物志》刘劭撰四部丛刊本《世说新语》刘义庆撰四库全书本《文心雕龙》刘勰撰四库全书本《诗品》钟嵘撰四库全书本《文选》(1—6)萧统编、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三)曹操集译注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中华书局1979年版曹子建诗注黄节注叶菊生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陆机集金声涛点校中华书局1962年潘黄门集校注王增文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两晋诗风王澧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四)《陶渊明集》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撰中华书局2003年《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戴建业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陶渊明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诗品注》[梁]钟嵘著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诗品集注》[梁]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六朝文学论稿[日]兴膳宏著岳麓书社1986年乐府诗集郭茂倩编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乐府诗集导读王运熙王国安巴蜀书社1999年版乐府诗述论王运熙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谢康乐诗注黄节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鲍参军集注钱振伦注,黄节补注,钱仲联增补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明]张溥辑江苏古籍出版社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版南北朝文举要高步瀛选注中华书局1998年六朝文絜笺注许梿评选黎经浩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江文通集汇注[明]胡之骥中华书局1984年宫体诗研究胡大雷中华书局2006年庾子山集注倪璠著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版汉魏六朝辞赋曹道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六朝辞赋史王琳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赋——时代投影与体制演变陈庆元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国骈文通史于景祥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国骈文发展史张仁青著台湾中华书局1986年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钟涛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颜氏家训译注庄辉明、章义和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著中华书局2002年版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吴先宁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五)1、《白话文学史》胡适 东方出版社 19962、《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3、《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4、《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5、《中国文学史纲要》褚斌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6、《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7、《唐代文学史》乔象钟、陈铁民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8、《唐代文学编年史》傅璇琮主编 辽海出版社 1998 9、《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10、《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历年)11、《中国文学批评史》(三卷本)王运熙、顾易生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12、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13、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14、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15、殷璠《河岳英灵集》,四部丛刊本16、清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7、清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8、明胡震亨《唐音统签》,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华书局,1981年20、《王无功文集》五卷本会校 [唐]王绩撰韩理洲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排印本21、《王子安集》十六卷 [唐]王勃撰《四部丛刊》本22、《卢照邻集》七卷《杨炯集》十卷 [唐]卢照邻杨炯撰徐明霞点校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23、《骆临海集笺注》十卷 [唐]骆宾王撰 [清]陈熙晋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排印本修订重印24、《陈子昂集》[唐]陈子昂撰徐鹏点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排印本(六)1、《王右丞集笺注》二十八卷[唐]王维撰[清]赵殿成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2、《孟浩然集》三卷 [唐]孟浩然撰 [明]朱警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宋蜀刻本3、《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唐]高适撰刘开扬编注中华书局1981年排印本4、《高适集校注》 [唐]高适撰孙钦善校注中华书局1984年排印本5、《岑参集校注》[唐]岑参撰陈铁民、侯忠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排印本6、《王昌龄诗注》[唐]王昌龄撰李云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7、《王维新论》陈铁民北京师大出版社 19908、《纵横论王维》王志清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李白:1、《李太白全集》三十六卷[唐]李白撰[清]王琦辑注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2、《李白全集校注汇释集评》三十卷[唐]李白撰詹锳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年排印本3、《李杜诗学》杨义北京出版社 20024、《李白诗歌艺术论》房日晰三秦出版社 19935、《李白大辞典》郁贤皓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7杜甫:1、《杜诗详注》二十五卷[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校点本2、《杜诗镜铨》二十卷[唐]杜甫撰[清]杨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重印3、《杜臆》十卷[清]王嗣奭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重印4、《钱注杜诗》二十卷 [唐]杜甫撰 [清]钱谦益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5、《读杜心解》二十四卷 [清]浦起龙撰中华书局1977年排印本6、《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代序——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叶嘉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七)1、《元次山集》十卷《拾遗》一卷[唐]元结撰孙望校中华书局1960年据《四部丛刊》本校点排印2、《韦苏州集》十卷 [唐]韦应物撰《四部备要》本3、《刘随州文集》十一卷 [唐]刘长卿撰《畿辅丛书》本4、《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十二卷 [唐]韩愈撰钱仲联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5、《韩昌黎文集校注》八卷.文外集二卷 [唐]韩愈撰马其昶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排印本6、《孟东野诗集》十卷[唐]孟郊撰华忱之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排印本7、《李贺诗歌集注》[唐]李贺撰蒋凡等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排印本8、《柳宗元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外集补遗一卷 [唐]柳宗元撰吴文治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9、《柳宗元集笺释》四卷附诸家评论辑要[唐]柳宗元撰王国安笺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排印本10、《刘禹锡集》四十卷 [唐]刘禹锡撰卞孝萱等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排印本11、《刘禹锡集笺证》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刘禹锡撰瞿蜕园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本12、《长江集新校》十卷[唐]贾岛撰李嘉言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排印本13、《白居易集》七十一卷外集二卷[唐]白居易撰顾学颉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14、《白居易集笺校》七十一卷外集三卷[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排印本15、《元稹集》 [唐]元稹撰冀勤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排印本16、《张籍诗集》八卷 [唐]张籍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17、《王建诗集》十卷 [唐]王建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9年排印本18、《韩昌黎文集校注》八卷.文外集二卷[唐]韩愈撰马其昶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排印本19、《柳宗元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外集补遗一卷[唐]柳宗元撰吴文治等校点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20、《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21、《唐代小说史》 程毅中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2、《唐代小说嬗变研究》 程国赋 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23、《唐人小说》 汪辟疆校录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24、《唐宋传奇集》 鲁迅校录 齐鲁书社 200025、《唐宋传奇选》 张友鹤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八)1、《李商隐诗歌集解》五册 [唐]李商隐撰刘学锴、余恕诚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排印本2、《樊川文集》二十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 [唐]杜牧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据《四部丛刊》校点排印本3、《樊川诗集注》四卷附别集一卷外集一卷补遗一卷 [唐]杜牧撰 [清]冯集梧注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年排印本4、《皮子文薮》十卷 [唐]皮日休撰萧涤非、郑笃庆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排印本5、《唐甫里先生文集》二十卷 [唐]陆龟蒙撰《四部丛刊》影印清黃丕烈校明抄本6、《司空表圣集》十三卷 [唐]司空图撰 1914年刊《嘉业堂丛书》本7、《韩内翰别集》一卷补遗一卷 [唐]韩僱撰明汲古阁刻《唐六名家诗》本8、《郑谷诗集笺注》 [唐]郑谷撰严寿澄、黄明、赵昌平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排印本9、《罗隐集》 [唐]罗隐撰雍文华校辑中华书局1983年排印本10、《韦庄集》十卷附补遗 [唐]韦庄撰向迪琮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11、《花间集校》 [后蜀]赵崇祚编李一氓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12、《阳春集》 [南唐]冯延巳撰《百家词》本13、《南唐二主词》 [宋]阙名辑王仲闻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14、《全唐五代词》 王兆鹏主编 中华书局 2000年15、《敦煌歌辞总编》 任二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年16、《唐宋词通论》 吴熊和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5年。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魏晋诗歌参考书目:1、《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魏] 曹操、曹丕撰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2、《曹子建诗注》[魏] 曹植撰黄节注叶菊生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3、《阮步兵咏怀诗注》[晋] 阮籍撰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4、《嵇康集校注》[晋] 嵇康撰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排印本5、张可礼著《建安文学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6、高敏《略论“建安七子”说的分歧和由来》,《郑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7、傅刚《邺下文学论略》,载《建安文学新论——全国第三届建安文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8、赵治中《建安文学献疑三题》《丽水师专学报》1987年第4期9、《陆士衡诗注》[晋] 陆机撰郝立权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10、曹道衡《陆机的思想及其诗歌》,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第1期11、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12、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第1版第二章陶渊明参考书目:1、《陶渊明集》[南朝宋] 陶渊明撰王瑶编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2、《陶渊明集》七卷[南朝宋] 陶渊明撰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3、袁行霈《锤嵘〈诗品〉陶诗源出应璩说辨析》,《国学研究》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赵治中《陶渊明论丛》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第1版5、葛兆光《从出世间到人世间》,《文学史》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6、韦凤娟《论陶渊明的境界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模式》,《文学遗产》1994年第2期。

7、赵治中《还陶渊明以本来面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第三章南北朝诗歌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参考书目:1、《谢灵运集校注》[南朝宋] 谢灵运撰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排印本2、《鲍参军集注》六卷[南朝宋] 鲍照撰钱仲联增补集说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排印本3、日本学者小尾效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邵毅平译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版4、王瑶《论希企隐逸之风》一文,其《中古文学史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0月新1版5、林庚《山水诗是怎样产生的》载《文学评论》1961年第3期永明体与齐梁诗坛参考书目:1、《谢宣城集校注》[南朝齐] 谢脁撰曹融南校注集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排印本2、《沈约集校笺》[南朝梁] 沈约撰陈庆元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排印本3、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5月版4、周振甫《什么是“宫体诗”》载《文史知识》1984年第7期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参考书目:1、《庾子山集注》[北周] 庾信撰[清] 倪璠注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排印本2、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见《刘申叔遗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3、黄永年《论北齐的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4、(美)在丁爱博《北朝的帝国学术机构》,邢丙译,《海外中国学专辑》,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1986年3月第1版。

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提要

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提要

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提要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是一部汇集了汉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的重要文集。

它收录了许多珍贵的文学作品和重要文献,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以下是对其中一些著名作品的简要提要,按照列表划分。

一、《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司马迁撰写。

全书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共一百三十篇。

它以深入挖掘历史细节和丰富而生动的描写闻名于世,对我国后世编纂历史著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它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道德观念,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论语》简洁明快,语言精炼,是研究儒家文化的重要参考。

三、《诗经》《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篇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这些诗歌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民间歌谣,又有宫廷雅乐,体现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诗经》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诗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四、《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描写下层社会人物骆驼祥子的生活为主线,深入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与奋斗。

小说主人公骆驼祥子以顽强意志和不屈精神闯入当时的历史巨变中,对人物形象和社会风气的塑造具有深刻而独特的价值。

五、《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的巨著,被誉为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主线,通过对庄重和贵族的生活和悲剧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兴衰、人性的善恶、人生的追求。

《红楼梦》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辨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以上是《汉魏六朝集部珍本丛刊》中的一些著名作品的简要提要。

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优秀作品,对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变迁以及人类思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从中获得更多启示和思考。

【文学书单】魏晋经典文学著作

【文学书单】魏晋经典文学著作

【文学书单】魏晋经典文学著作汉末六朝魏晋是中国政治史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

关于魏晋经典文学著作小伙伴们有读过几本?如果还没有读过,那不妨跟藏书馆APP一起来领略下当时的文化气息。

一、《世说新语》说到作者,值得深思。

在教科书中,作者的名字是刘,他也是刘宋的亲戚。

历史上对官员的评价是“爱字之义,虽然字不多,但足以供族表”.大意是,这个人其实不是很有才华,但在氏族里还是一个人物。

既然缺乏人才,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部成功的《世说新语》呢。

二、《洛阳伽蓝记》由于没有此书的祖本早已佚失,目前我们所见的《洛阳伽蓝记》都为以宋刻本为祖本,源流颇杂,始终都是缺一个善本。

著名设计语言教育学家周祖谟先生参校各种不同版本对此书可以进行校释,出版了一本《洛阳伽蓝记校释》。

此后,著名的文史研究学者周振甫先生自己又在周祖谟校释本的基础上,对此书内容进行了分析注释以及翻译。

三、《高僧传》这本传记在四大高僧传记中名列第一。

根据慧蛟的序言,当时佛教传记虽然种类繁多,但要么只收录了《高义》,要么只收录了《你方》,每一本都是一面之词,不知道过去与现在,只求救一件好事,做不到更多,缺乏各种文体,因此,我们收集了几十本记载,收集了晋宋、齐梁、秦赵、荒伪历法、杂文地理、单行本、古代博物馆等历史资料,广泛走访了第一本,考察了它的存在,并以它们的异同来完成这本传记。

因此,一些遗失的材料,通过《梁高僧传》,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残留的外观。

四、《搜神记》《搜神记》是一本关于爱情、友谊和世界观的书。

热情却只有敌意的雨师虞姬,美丽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古佗仙子,痴情无悔,古怪反复的苗条……每一个男人心中的完美女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谁不想有这样一个勇敢善战的蚩尤哥哥呢?这本书用虚构的情节,用最浪漫的方式刻画每一个人物。

都是真实的,也在改变我们的世界观。

五、《博物志》根据文献学家的考证,经过后世的流失和增长,今天的《博物志》并非张作的原貌,很难辨别哪些字是他的原貌。

魏晋南北朝文学参考书目

魏晋南北朝文学参考书目
1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
13、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14、周勋初《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15、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99
16、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6、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7、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8、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9、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8、穆克宏《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述略》,中华书局1997年版。
19、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人民文学2003。
20、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魏晋南北朝文学参考书目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清]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3、[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陈]徐陵编《玉台新咏》,中华书局1985年版。
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按时代)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按时代)

书名作者朝代曹操集曹操汉诸葛忠武书诸葛亮三国蜀诸葛亮集诸葛亮三国蜀魏文帝集曹丕三国魏曹子建集曹植三国魏人物志刘邵三国魏阮嗣宗集阮籍三国魏嵇康集嵇康三国魏王弼集王弼三国魏建安七子集俞绍初辑校三国魏临海水土异物志沈莹三国吴孙冯翊集孙楚晋晋地道记王隐晋帝王世纪皇甫谧晋帝王经界纪皇甫谧晋傅鹑觚集傅玄晋傅子傅玄晋博物地名记张华晋博物志张华晋十四州记黄恭晋左太冲集左思晋物理论杨泉晋古今注崔豹晋三国志陈寿晋傅中丞集傅咸晋夏侯常侍集夏侯湛晋潘安仁集潘岳晋潘太常集潘尼晋陆机集陆机晋陆云集陆云晋南方草木状嵇含晋郭弘农集郭璞晋搜神记干宝晋抱朴子葛洪晋葛洪集葛洪晋华阳国志常璩晋襄阳耆旧记习凿齿晋郡国志袁山松晋孙廷尉集孙绰晋西域志道安晋后汉纪袁宏晋佛国记(法显传)释法显晋拾遗记王嘉前秦搜神后记陶渊明晋陶渊明诗陶渊明晋陶渊明集陶渊明晋广州记裴渊晋邺中记陆翙晋太康地记、元康地记佚名晋西京杂记佚名晋吴地理志张勃晋土地记张氏晋南燕书张诠十六国南燕谢康乐集谢灵运南朝宋荆州记盛弘之南朝宋异苑刘敬叔南朝宋齐谐记东阳无疑南朝宋荆州记郭仲产南朝宋永初山川记、永初郡国志刘澄之南朝宋高令公集高允北魏谢法曹集谢惠连南朝宋后汉书范晔南朝宋幽明录刘义庆南朝宋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丹阳记山谦之南朝宋鲍氏集鲍照南朝宋谢光禄集谢庄南朝宋宋书沈约南朝梁沈隐侯集沈约南朝梁江文通集江淹南朝梁弘明集释僧祐南朝梁孔詹事集孔稚圭南朝齐燕史高闾北魏真诰陶弘景南朝梁冥通记陶弘景南朝梁陶隐居集陶弘景南朝梁刘户曹集刘峻南朝梁谢宣城诗集谢朓南朝齐梁武帝御制集萧衍南朝梁王左丞集王僧孺南朝梁文心雕龙刘勰南朝梁诗品钟嵘南朝梁何记室集何逊南朝梁水经注郦道元北魏王宁朔集王融南朝齐续齐谐记吴均南朝梁吴朝请集吴均南朝梁别本十六国春秋崔鸿北魏十六国春秋崔鸿北魏殷芸小說殷芸南朝梁王詹事集王筠南朝梁刘秘书集刘孝绰南朝梁刘豫章集刘潜南朝梁庾度支集庾肩吾南朝梁南齐书萧子显南朝梁刘庶子集刘孝威南朝梁温侍读集温子昇北魏邢特进集邢邵北魏十三州志阚骃北魏大魏诸州记、舆图风土记佚名北魏高僧传释慧皎南朝梁荆楚岁时记宗懔南朝梁梁昭明太子集萧统南朝梁昭明文选萧统编南朝梁梁简文帝御制集萧纲南朝梁三辅黄图佚名南朝梁阴常侍集阴铿南朝陈沈侍中集沈炯南朝陈魏特进集魏收北齐魏书魏收北齐徐孝穆集徐陵南朝陈玉台新咏徐陵编南朝陈金楼子萧绎南朝梁金楼子萧绎南朝梁梁元帝御制集萧绎南朝梁古今同姓名录萧绎南朝梁集异记郭孝产南朝梁陆太常集陆倕南朝梁任中丞集任昉南朝梁庾子山集庾信北周江令君集江总南朝陈颜氏家训颜之推北齐冤魂志颜之推北齐洛阳伽蓝记杨衒之东魏齐民要术贾思勰北魏刘子刘昼北齐谈薮阳松北齐陈后主集陈叔宝南朝陈张散骑集张正见南朝陈北周清隋中说王通隋梁书姚思廉唐陈书姚思廉唐艺文类聚欧阳询唐北齐书李百药唐晋书房玄龄等唐隋书魏征等唐广弘明集道宣唐南史李延寿唐北史李延寿唐周书令狐德棻等唐括地志李泰等唐法苑珠林道世唐初学记徐坚等唐通典杜佑唐建康实录许嵩唐玄怪录牛僧孺唐续玄怪录李复言唐集异记薛用弱唐博异志谷神子(冯廓)唐晋书音义何超唐南北史续世说李垕唐吴地记陆方微唐中华古今注马缟五代全唐文董诰等编清全唐诗彭定求编清文苑英华李昉等宋太平御览李昉等宋太平广记李昉等编宋册府元龟王钦若等宋资治通鉴司马光宋资治通鉴外纪刘恕宋历代地理指掌图税安礼宋三国杂事唐庚宋南北朝杂记刘敞宋乐府诗集郭茂倩编宋续世说孔平仲宋舆地广记欧阳忞宋通志郑樵宋吴郡志范成大宋路史罗泌宋通鉴纪事本末袁枢宋职官分纪孙逢吉宋历代兵制陈傅良宋三国纪年陈亮宋郡斋读书志晁公武宋舆地纪胜王象之宋六朝事迹编类张敦颐宋东汉会要徐天麟宋救荒活民书董煟宋三国志辨误无名氏宋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熊方等宋直斋书录解题陈振孙宋类编长安志骆天骧元文献通考马端临元历代名臣奏议黄淮等辑明永乐大典解缙等明历代名臣奏疏王锡爵明古奏议黄汝亨辑明古今盐略汪砢玉明历代史论张溥明太仓考刘斯洁明盐政全书周昌晋明丝绢全书程任卿辑明晋书钩玄钱普明晋五胡指掌张大龄明古今治平略朱健明历代宅京记顾炎武清读通鉴论王夫之清历代武举考谭吉璁清读书敏求记钱曾清三国大事年表万斯同清三国汉季方镇年表万斯同清三国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魏国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魏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魏方镇年表万斯同清汉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吴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两晋诸帝统系图万斯同清晋诸王世表万斯同清晋功臣世表万斯同清晋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东晋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晋方镇年表万斯同清东晋方镇年表万斯同清晋僭伪诸国世表万斯同清晋僭伪诸国年表万斯同清伪汉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成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赵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燕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秦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后秦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后燕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伪南燕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宋诸王世表万斯同清宋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宋方镇年表万斯同清齐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齐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齐方镇年表万斯同清梁诸王世表万斯同清梁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陈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陈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魏诸帝统系图万斯同清魏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魏异姓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魏外戚诸王世表万斯同清魏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西魏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东魏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北齐诸王世表万斯同清北齐异姓诸王世表万斯同清北齐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清周诸王世表万斯同清周公卿年表万斯同清补历代史表万斯同清历代马政志蔡方炳清十六国年表张愉曾清治河全书张鹏翮清古今图书集成陈梦雷、蒋廷锡辑清古诗源沈德潜选辑清廿一史四谱沈炳震清三国志补注附诸史然疑杭世骏清晋书补传赞杭世骏清后汉书补注惠栋清三国纪年表周嘉猷清晋书天文志校正卢文弨清晋书礼志校正卢文弨清魏书礼志校补卢文弨清历代职官表纪昀等清四库全书总目纪昀等清南北史表周嘉猷清廿二史札记赵翼清廿二史考异钱大昕清十七史商榷王鸣盛清清清清西魏书谢启昆清后汉书辨疑钱大昭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清三国志证闻钱仪吉清补晋兵志钱仪吉清三国会要钱仪吉清南朝会要钱仪吉清三国志补义康发祥清补三国艺文志侯康清三国志补注续侯康清宋州郡志校勘记成蓉镜清补梁疆域志洪齮孫清九家旧晋书辑本汤球撰清十六国春秋辑补汤球撰清晋官五种黄奭辑清后汉书注补正周寿昌清古谣谚杜文澜辑清西秦百官表练恕清北周公卿表练恕清宋书札记李慈铭清梁书札记李慈铭清魏书札记李慈铭清三国志辨微、续附杂咏尚镕清晋书考证傅云龙校清历代钱法备考沈学诗清晋略周济清三国志琐言沈家本清历代刑法考沈家本清补晋书艺文志秦荣光清三国艺文志姚振宗清后汉书集解王先谦清魏书校勘记王先谦清晋书校文丁国钧清补晋书艺文志、补遗、附录、附刊误丁国钧清后凉百官表缪荃孙清南凉百官表缪荃孙清西凉百官表缪荃孙清北凉百官表缪荃孙清夏百官表缪荃孙清北燕百官表缪荃孙清晋书校勘记周家禄清六典通考阎镇珩清南朝宋会要朱铭盘清南朝齐会要朱铭盘清南朝梁会要朱铭盘清南朝陈会要朱铭盘清补晋书艺文志文廷式清两汉三国学案唐晏清三国志质疑徐绍桢清晋会要汪兆镛清补晋宗室王侯表秦锡田清补晋异姓封爵表秦锡田清补晋僭国年表秦锡田清补晋执政表秦锡圭清补晋方镇表秦锡圭清盐法通志周庆云纂清补晋书经籍志吴士鉴清三国方镇年表吴廷燮清晋方镇年表吴廷燮清东晋方镇年表吴廷燮清元魏方镇年表吴廷燮清三国志证闻校勘记罗振玉清补宋书宗室世系表罗振玉清梁书斠议罗振玉清陈书斠议罗振玉清魏书宗室传注校补罗振玉清北齐书斠议罗振玉清周书斠议罗振玉清敦煌石室遗书罗振玉辑清魏书宗室传注罗振玉注清汉魏六朝诗三百首周贞亮纂录清三国大事表谢钟英清三国疆域表谢钟英清三国疆域志疑谢钟英清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编清补陈疆域志臧励和清三国志集解卢弼清三国志世系表周明泰清补宋书艺文志聂崇岐清补魏书兵志谷霁光清三国志世系表补遗附订讹陶元珍清补南齐书艺文志陈述清补南齐书经籍志陈鸿儒等编清魏书官氏志疏证陈毅清新校晋书地理志方恺清南北朝侨置州郡考胡孔福清三国志三公宰辅年表黄大华清补晋书艺文志黄逢元清南北史合注李清清历朝茶马奏议廖攀龙等清读三国志杂志林国赞清三国志裴注述林国赞清历代名臣谥法考刘长华清三国志考证潘眉清晋五胡表沈惟贤清泉史盛大士清晋书考证孙人龙辑清魏书地形志校录温曰鉴清晋书斠注吴士鉴、刘承幹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吴增仅清三国会要杨晨清补三国食货志佚名清补北齐书疆域志佚名清北齐书校证愿学斋主人清北齐书旁证愿学斋主人清晋书补表赵在翰清三国志注证遗周寿昌清魏书源流考李正奋补后魏书艺文志李正奋编晋书地理志注马与龙晋书纂注姚怀箴敦煌曲子词集王重民辑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赵万里敦煌变文集王重民等编历代各族传记会编(第一、二编)翦伯赞等编后汉书补表校录陈汉章柔然资料辑录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料编纂组编全宋词 唐圭璋编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全六册)张星烺编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三曹资料汇编河北师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中国古籍中有关菲律宾资料汇编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编北周地理志王仲荦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汪向荣、夏应元南齐书校议朱季海中国古籍中有关柬埔寨资料汇编陆峻岭、周绍泉编注匈奴史料汇编林幹编冯继钦、东郭士等编东北古史资料丛编(先秦两汉三国卷)东北古史资料丛编(两晋—隋卷)孙进已等编晋令辑存张鹏一丝绸之路资料汇抄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全宋诗傅璇琮等主编中国载籍中南亚史料汇编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编全唐文补遗吴钢主编全清词(顺康卷)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编流沙坠简王国维、罗振玉敦煌诗集残卷辑考徐俊纂辑全唐文新编 周绍良总主编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石刻文献全编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全元文李修生主编全唐文补编 陈尚君辑校全宋诗订补陈新九朝律考程树德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清版本成书时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五九年辑校本1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中华书局一九六○年编校本3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本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续修四库全书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四192~2325四部丛刊影印明正德间刊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2426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校注本210~263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校注本223~2638中华书局一九八○年校释本226~2499中华书局一九八九年辑校本10农业出版社一九八一年辑校本11续修四库全书本?~2931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汉唐地理书钞》本?-317?2中华书局一九六四年辑存本、续修四库全书本215-2823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汉唐地理书钞》本215-2824续修四库全书本217-2785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版书(广雅书局本)217-2786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汉唐地理书钞》本7士礼居黄氏丛书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年本8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汉唐地理书钞》本西晋9江苏古籍出版社二○○二年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太康年间10平津馆丛书三国时期吴国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编魏晋六朝文学参考书目《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宋书》沈约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齐书》萧子显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梁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陈书》姚思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南史》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魏书》魏收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齐书》李百药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周书》令狐德芬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北书》李延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编中华书局1958年12月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版《人物志》刘劭撰四部丛刊本《世说新语》刘义庆撰四库全书本《文心雕龙》刘勰撰四库全书本《诗品》钟嵘撰四库全书本《金楼子》萧绎著百子全书本《弘明集》僧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广弘明集》道宣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高僧传》慧皎撰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版《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方立天著中华书局1982年4月版《佛经转译与中古文学思潮》蒋述卓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魏晋思想论》刘大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版《魏晋的自然主义》容肇祖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版《魏晋玄学新论》徐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卢盛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版《鲁迅全集》第三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诗化人生:魏晋风度的魅力》陈洪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6月版《六朝美学》袁济喜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门阀制度与永明文学》刘跃进著三联书店1996年3月版《六朝世族中的谢氏集团》丁福林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世族与六朝文学》程章灿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6月版《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著中华书局1986年版《中国中古诗歌史》王仲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版《中古文学论稿》陈庆元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版《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版《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中古文学与文化研究》刘文忠著学苑出版社2000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林庚等编中华书局1962年8月版《三国两晋十六国诗文纪事》周建江辑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南北朝隋诗文纪事》周建江辑校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胡国瑞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5月版《八代诗史》葛晓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魏晋南北朝诗学》陈顺智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版《汉魏六朝诗讲录》叶嘉莹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詹福瑞著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乐府文学史》罗根泽著北平文化学社1931年1月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再版)《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黄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汉魏六朝小说史》侯忠义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3月版《汉魏六朝小说史》王枝忠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6月版《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六朝文章新论》谭家健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2年4月版《后汉书》范晔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三国志》陈寿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晋书》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2000年1月版《建安文学概论》沈达材著北平朴社1932年1月版《三曹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8月版《曹子建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6月版《魏武帝魏文帝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胡笳十八拍讨论集》中华书局1959年11月版《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李宝均著中华书局1962年版(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0月再版)《曹操集译注》安徽亳县《曹操集》译注小组中华书局1979年1月版《王粲集》俞绍初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5月版《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曹丕》章新建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版《三曹年谱》张可礼著齐鲁书社1983年5月版《王粲集注》吴云、唐绍忠注中州书画社1984年3月版《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6月版《建安文学讨论集》《艺谭》编辑部编黄山书社1984年11月版《曹植新探》钟优民著黄山书社1984年12月版《建安文学编年史》刘知渐著重庆出版社1985年3月版《建安文学论稿》张可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9月版《建安七子集》俞绍初校点中华书局1989年7月版《建安七子集校注》吴云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曹丕集校注》夏传才、唐绍忠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版《建安文学新论——全国第三届建安文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建安文学述评》李景华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7月版《建安七子综论》韩格平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月版《魏晋文学史》徐公持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4月版《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10月版《阮籍评传》韩传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中华书局1962年7月版《嵇康集译注》夏明钊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版《陆士衡诗注》郝立权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排印本《陆机集》金涛声校点中华书局1982年1月版《陆云集》黄葵点校中华书局1988年8月版《潘岳集校注》董志广校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5月版《郭璞研究》连镇标著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版《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张可礼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东晋诗歌论稿》陈道贵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志怪小说与人文宗教》王连儒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搜神记》干宝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9月版《陶渊明》梁启超著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陶靖节年谱》古直著中华书局1926年版《陶渊明年谱》傅东华著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陶渊明批评》萧卿望著开明书店1947年7月版《陶渊明传论》李长之(张芝)著棠棣出版社1953年版《靖节先生集》陶澍注文学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陶渊明集》王瑶编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8月版《陶渊明讨论集》中华书局1961年5月版《陶渊明研究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62年1月版《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陶渊明卷》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版《陶渊明集》逯钦立著中华书局1979年5月版《陶渊明》廖仲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7月版《陶渊明论集》钟优民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版《陶渊明论稿》吴云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4月版《陶渊明诗文浅注》唐满先著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陶渊明论略》李文初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2月版《陶渊明年谱》许逸民著中华书局1986年4月版《陶渊明诗文赏析集》李华著巴蜀书社1988年3月版《陶渊明诗文赏析》陶文鹏、丘万紫著广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9月版《陶渊明探稿》魏正中著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版《陶渊明年谱》邓安生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8月版《陶渊明新论》李华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11月版《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葛晓音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版《陶渊明集译注》魏正中译注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陶渊明新探》邓安生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版《陶渊明评传》魏正中文津出版社1996年3月版《陶学史话》钟优民著台湾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96年版《陶渊明集校笺》龚斌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版《陶诗佛音辨》丁永忠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2月版《陶渊明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戴建业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版《20世纪陶学论著》魏正中著花城出版社1999年8月版《陶渊明论丛》赵治中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11月版《陶渊明及其研究论》魏正中著文津出版社1999年11月版文心雕龙札记》黄侃著北平文化学社1927年版(中华书局1962年9月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三)郭绍虞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魏晋六朝文学批评史》罗根泽著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著开明书店1944年版《谢宣城诗注》郝立权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谢灵运诗选》叶笑雪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谢康乐诗注》黄节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洛阳伽蓝记校注》范祥雍校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庾信诗赋选》谭正璧、纪馥华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2月版《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版《诗品注》陈延杰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洛阳伽蓝记校释》周祖谟校释中华书局1963年版(上海书店2000年4月版)《鲍参军集注》钱仲联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文心雕龙校证》王利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颜氏家训集解》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庾子山集注》(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中华书局1980年10月版《庾信选集》舒宝章选注中州书画社1983年5月版《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世说新语校笺》(上下)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2月版《江文通集汇注》(明)胡之骥注中华书局1984年4月版《水经注校》王国维校袁英光、刘寅生整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版《庾信生平及其赋之研究》许东海著台湾文史出版社1984年9月版《玉台新咏笺注》(清)吴兆宜注、程琰删补中华书局1985年版《水经注研究》陈桥驿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5年5月版《文选平点》黄侃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谢灵运论稿》钟优民著齐鲁书社1985年10月版《文选李注义疏》高步瀛疏中华书局1985年11月版《文选》(1—6)萧统编、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6月版《中国文学理论史》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著北京出版社1987年6月版《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望乡诗人庾信》钟优民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3月版《水经注疏》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文选学》骆鸿凯著中华书局1989年11月影印本《历史的庾信与庾信的文学》张翥、杨萌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版《中国志人小说史》宁稼雨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版《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版《南北朝文学史》曹道衡、沈玉成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文心雕龙义证》詹锳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文心雕龙讲疏》王元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版《诗品集注》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0月版《沈约集校笺》陈庆元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月版《文心雕龙学综览》文心雕龙览编委会上海书店1995年6月版《谢眺与李白研究》茆家培、李子龙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9月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10月版《北朝文学史》周建江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庾信传论》鲁同群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世说新语研究》蒋凡著学林出版社1998年4月版《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7月版《世说新语译注》张万起、刘尚慈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8月版《中外学者文选学论集》中华书局1998年8月版《昭明文选研究》穆克宏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世说新语》(上下)刘义庆撰中华书局1999年2月版《鲁迅辑录古籍丛编》(1—4)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谢灵运集》李运富编注岳麓书社1999年8月版《论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学苑出版社2000年2月版《文心雕龙研究》(第四辑)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庾信研究》林怡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玉台新咏研究》刘跃进著中华书局2000年7月版《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版《文心雕龙校注拾遗补正》杨明照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版《文心雕龙研究史》张文勋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昭明太子集校注》俞绍初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版《刘勰与文心雕龙》王守信、孔德志著齐鲁书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研究史》张少康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系统观》石家宜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文心雕龙研究》(第五辑)中国文心雕龙学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文心雕龙义疏》杨明照、吴林伯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南朝佛教与文学》普慧著中华书局2002年2月版《文心雕龙的传播与影响》汪春泓著学苑出版社2002年6月版《汉魏六朝唐代文学论丛》王运熙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6月版《乐府诗述论》王运熙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6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