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874b335e53a580217fcfe1b.png)
案例1:某市一进出口公司按CFR贸易术语与法国马赛一进口 商签订一批抽纱台布出口合同,价值8万美元。货物于1月8 日上午装“昌盛轮”完毕,当天因经办该项业务的外销员工 作繁忙,待到9日上班时才想起给买方发装船通知。法商收 到我装船通知向当地保险公司申请投保时,该保险公司已获 悉“昌盛轮”已于9日凌晨在海上遇难而拒绝承担。于是法 商立即来电表示该批货物损失应由我进出口公司承担并同时 索赔8000美元,且拒不赎单。由于该法商是我方老客户, 经我方向其申述困难并表示歉意后也就不再坚持索赔,但我 方钱货两空的教训实值得吸取。
▪ 分析:我方应吸取以下主要教训:1、做 进口业务时,客户资信事关重大,按信 用证支付时,开证行仅凭单据议付。与 新客户做大宗买卖,应对对方的资信作 深入的调查了解,以防上当受骗。2、 CFR条件是卖方租船,买方办理保险, 对买方来说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 大宗初级产品的进口交易,在正常情况 下应争取按FOB条件成交,必要时可指 定装运船只或所属的船公司,以减少风 险。
▪ 分析:我方不能答应。CIF合同属于象征性交 货合同,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的地点完成装运, 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 有关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须保证 到货。即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只要 卖方提交了合格的单据,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 损坏或灭失,买方也必须履行付款义务。本案 中我方在规定的期限、指定的装运港完成装运, 提交有关单据,完成了交货义务。海上风险由 买方承担。买方应向责任人索赔,凭卖方提交 的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或向承运人索赔。
▪ 不是。1、根据《2000通则》,CIF为象 征性交货术语而非实际交货。
2、CIF术语下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由 买方承担。
3、合同中将实际到货作为买方付款的 条件,改变了CIF的象征性交货性质。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实务案例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实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c71457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1.png)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实务案例案例一:海运代理实务某公司从中国深圳港口出口一批货物到美国洛杉矶港口。
他们聘请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公司帮助处理货物的运输问题。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公司的实际操作步骤如下:1. 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种类、数量、重量和尺寸等,并核实相关的海运货物运输协议。
2. 与船运公司联系,了解可行的航线和船期,并提供相应的报价和合同条款给客户。
3. 协助客户办理出口货物报关手续,包括提供报关资料和文件准备、与海关沟通并办理出口货物报关手续等。
4. 安排货物装柜,包括协调货柜的提供、安排货物装柜时间和地点,并监督装柜操作过程。
5. 将货物送至港口,并办理相应的出口货物仓单和装船手续。
6. 跟踪货物运输状况,包括船期、船舶位置和货物运输进度,并及时向客户提供更新。
7. 协助客户办理目的港口的进口报关手续,包括提供报关资料和文件准备、与海关沟通并办理进口报关手续等。
8. 安排货物从港口运往目的地,包括联系目的地的货物运输代理公司,协调货物的收货、清关和配送等。
9. 追踪货物运输至目的地的过程,包括货物的清关和配送状况,并及时向客户10. 结算费用,包括核算各项费用,并向客户发送账单和相关付款信息。
通过聘请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公司,该公司成功完成了货物的海运出口,减轻了货物运输的复杂性和风险,确保了货物的安全和及时送达目的地。
案例二:空运代理实务某公司从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进口一批货物到中国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他们聘请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公司帮助处理货物的运输问题。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公司的实际操作步骤如下:1. 了解客户的需求和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种类、数量、重量和尺寸等,并核实相关的空运货物运输协议。
2. 与航空公司联系,了解可行的航线和航班,并提供相应的报价和合同条款给客户。
3. 协助客户办理进口货物报关手续,包括提供报关资料和文件准备、与海关沟通并办理进口货物报关手续等。
4. 安排货物的提货和运输,包括协调货物的取件、安排适当的包装和运输工具,并监督货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国际货运代理全程运输案例
![国际货运代理全程运输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714559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e.png)
国际货运代理全程运输案例今天我要给你讲个超有趣的国际货运代理的全程运输故事。
主角是一家位于中国的玩具制造商,叫欢乐玩具厂。
他们接到了一个来自美国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大订单,要把一大批可爱的毛绒玩具运到美国去。
第一步:接单与准备。
欢乐玩具厂的老板老王可高兴啦,但是这么多玩具怎么运呢?他就找到了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名叫速运货代。
速运货代的小李接了这个单子。
小李一看,哟,这可不是个小活儿。
小李首先得搞清楚这批货物的具体情况。
他跑到欢乐玩具厂的仓库,看到那些毛绒玩具堆得像小山一样。
他要统计货物的数量、重量、体积,还要看看包装是否符合运输要求。
有些玩具的包装有点薄,小李就建议老王加固一下,不然在运输途中可容易损坏呢。
老王觉得小李说得很有道理,赶紧安排工人重新包装。
第二步:选择运输方式。
接下来就是选择运输方式啦。
小李给老王介绍了几种选择。
有海运,速度比较慢,但是价格很便宜,适合大量货物;有空运,速度超快,但是费用高昂;还有陆运铁路运输,价格和速度介于两者之间。
老王一盘算,这玩具虽然急着上架销售,但毕竟数量多,为了控制成本,还是选择海运吧。
小李点点头,开始着手安排海运相关的事宜。
第三步:订舱与报关。
小李联系了一家经常合作的航运公司,订了一个合适的舱位。
这个过程就像预订酒店房间一样,得告诉航运公司货物的具体信息,什么时候要上船之类的。
同时,报关工作也不能马虎。
报关就像是给货物办护照,得向海关说明这是什么货物,价值多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等等。
小李让欢乐玩具厂提供各种报关文件,像商业发票、装箱单、报关单之类的。
但是呢,老王的财务人员不小心把货物价值写错了一个小数点,差点就被海关扣下。
还好小李经验丰富,及时发现并纠正了错误,货物顺利通过报关。
第四步:装船与运输。
到了装船的日子啦。
小李早早地来到港口,监督装船的过程。
那些毛绒玩具被小心翼翼地装进集装箱,然后用吊车吊到船上。
这时候可不能出差错,要是哪个箱子没放稳,在海上晃来晃去的,玩具可就惨了。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案例一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案例一](https://img.taocdn.com/s3/m/b705e38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5.png)
国际航空货物运输的案例一
案例一:国际航空货物运输合同纠纷
背景:
甲方为一家国际货运代理公司,乙方为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制造商。
甲方负责将乙方的电子产品从中国运输至美国。
双方签订了一份国际
航空货物运输合同,合同中约定了货物的运输方式、费用、运输时间、责任限制等条款。
事实: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航空公司的疏忽,部分电子产品在运输途中受损。
乙方在收到货物后发现损失,随即向甲方提出索赔。
争议点:
1. 货物损失的责任归属:乙方认为甲方作为货运代理,应当对货物在
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承担责任。
甲方则认为,根据合同条款,航空公司
是实际承运人,损失应由航空公司负责。
2. 赔偿金额的确定:乙方要求按照货物的市场价值进行赔偿,而甲方
认为应按照合同中的责任限制条款来确定赔偿金额。
解决方案:
1. 审查合同条款:首先,双方应共同审查合同中关于责任归属和赔偿
条款的具体内容,确定责任方。
2. 协商解决:在明确责任归属后,双方应通过协商确定赔偿金额,尽
量达成一致。
3. 法律途径:如果协商无果,乙方可以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向法院提起诉讼。
案例分析:
在国际航空货物运输中,合同条款的明确性至关重要。
合同应详细规
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在发生损失时的责任归属和赔偿方式。
此外,合同中还应包含争议解决机制,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够及时有效
地解决问题。
在本案例中,甲方和乙方应首先依据合同条款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国际运输中的货物事故案例分析
![国际运输中的货物事故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f9817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2.png)
国际运输中的货物事故案例分析案例一:海上运输货物损坏背景:一家中国公司向欧洲客户出口了一批机械设备,通过海运方式进行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遭遇恶劣天气,部分货物受到损坏。
分析:1. 货物损坏责任:根据《海牙-维斯比规则》和《汉堡规则》,承运人对货物损坏负有责任,除非能证明损坏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货物固有缺陷造成的。
2. 货物保险:出口方应检查货物是否投保了适当的运输保险,以覆盖此类风险。
3. 索赔程序:出口方需及时向承运人提出索赔,并提供损坏证明和相关文件。
案例二:空运货物延误背景:一家美国公司通过空运向亚洲客户发送了一批紧急电子元件。
由于航空公司的调度问题,货物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比预期晚了一周。
分析:1. 延误责任:根据《蒙特利尔公约》,航空公司对货物延误负有责任,除非能证明延误是由于不可抗力或客户自身原因造成的。
2. 合同条款:检查运输合同中关于延误的条款,确定是否有赔偿规定。
3. 客户沟通:及时与客户沟通,解释延误原因,并协商可能的补救措施。
案例三:陆运货物丢失背景:一家德国公司通过陆运向非洲客户发送了一批汽车零件。
在运输过程中,货物在某个检查站被错误地卸载,导致货物丢失。
分析:1. 货物丢失责任:根据《国际货物运输合同公约》(CIM),承运人对货物丢失负有责任,除非能证明丢失是由于不可抗力或客户自身原因造成的。
2. 货物追踪:出口方应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有有效的追踪系统。
3. 赔偿协商:与承运人协商赔偿事宜,并考虑是否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案例四:多式联运中的货物损坏背景:一家巴西公司通过多式联运(海运+陆运)向亚洲客户发送了一批农产品。
在陆运阶段,由于不当的装卸操作,部分货物受到损坏。
分析:1. 多式联运责任: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CMR),承运人对整个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损坏负有责任。
2. 责任划分:需要确定损坏发生在哪个运输阶段,并据此确定责任方。
3. 赔偿程序:出口方应收集证据,包括装卸记录和损坏证明,以便向责任方提出索赔。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案例集锦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案例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6b3d2b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9.png)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案例集锦
1. 马来西亚电子公司将一批价值500万美元的电子产品运输到美国。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船只遭遇了强风暴,导致货物受损。
公司购买了货物运输保险,并成功获得了500万美元的赔偿,用于修复或替换货物。
2. 中国汽车制造商向德国出口一批汽车零部件。
在运输途中,货船出现机械故障,导致货物延误并受损。
制造商购买了货物运输保险,并成功获得了赔偿,用于支付延误的费用和修复受损的零部件。
3. 法国纺织公司将一批高级时装运输到英国。
在货物托运过程中,货物被盗。
公司购买了货物运输保险,并成功获得了赔偿,用于补偿被盗的货物的价值。
4. 日本化工公司将一批危险化学品运输到巴西。
在货物运输途中,由于操作失误导致货物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公司购买了货物运输保险和污染责任保险,并成功获得了赔偿,用于支付环境清理费用和赔偿受影响的当地居民。
5. 韩国农产品出口商将一批新鲜水果运输到俄罗斯。
在货物运输途中,货船遭遇海盗袭击,货物被掳走。
出口商购买了货物运输保险,并成功获得了赔偿,用于补偿被掳走的水果的价值。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典型案例分析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典型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d29551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3.png)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典型案例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保险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保险能够为货物的损失和损害提供保障,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并降低整个贸易风险。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些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典型案例。
案例一:海岛宝石公司的遭遇
海岛宝石公司在将一批宝石运往英国的途中,因天气原因导致货船意外沉没,货物遗失。
货主购买了“CIF”(成本、保险和运费)方式运输,也就是说,卖方需要对货物进行保险,并为运费和保险费用买单。
海岛宝石公司在损失货物后,向保险公司提交了索赔,并得到了全额赔付。
案例二:智利圣地亚哥到顿河之间的运输
一家澳大利亚公司将机器零件运往俄罗斯,货物在智利圣地亚哥的一个港口卸下并装上了一艘为期27天的船舶。
虽然到达目的地时,货物的运输单据是完好无损的,但其实货物在中途被盗了。
公司起诉运输公司,最终判决公司从海运保险公司那里赔付了所有的货物和损失,总价值为100万美元。
案例三:空运货物受损
一家工厂将一台昂贵的机床送到欧洲一家公司,选择通过空运发货。
在过程中,机床受到了严重损坏,无法使用。
货主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索赔并成功获得了赔偿。
但是,在机床运输过程中,由于保险公司没有提前评估机床的质量和稳定性,导致赔偿金额远低于货主的期望值。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之国际货物运输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之国际货物运输](https://img.taocdn.com/s3/m/2ef16ff48762caaedd33d4e9.png)
国际货物运输案例一迟到的羊毛——因船名、船期通知错误及货物质量引起的争议●案情简介中国A公司(开证申请人、买方)与澳大利亚B公司(信用证受益人、卖方)于2003年3月20日订立了5000千克羊毛的买卖合同,单价为314美元/千克CFR张家港,规格为型号T56FNF,信用证付款,装运期为2003年6月,申请人于5月31日开出信用证。
7月9日卖方发传真给申请人货已装船,但要在香港转船,香港的船名为Safety,预计到达张家港的时间为8月10日。
但直到8月18日Safety轮才到港,申请人去办理提货手续时发现船上根本没有合同项下的货物。
后经多方查找,才发现合同项下的货物已在7月20日由另一条船运抵张家港。
但此时已造成申请人迟报关和迟提货,被海关征收滞报金人民币16000元,申请人接受货物后又发现羊毛有质量及短重问题,于是在经商检后向卖方提出索赔。
争议焦点:①船名、船期通知错误应由谁负责;②商检证书是否有效;③羊毛的质量与短重问题。
买方认为,根据CFRA7的规定,卖方应“给予买方货物已装船的充分通知,以及为使买方采取通常必要措施能够提取货物所要求的其他任何通知”。
但卖方错误地通知了船名及船期,也没有将货物转船计划发生变化的情况及时通知买方,从而违反了A7项下规定的义务。
卖方则认为,在CFR条件下,卖方的义务仅限于租船和将货物装上船,对其后发生的额外费用不承担责任,货物未按原计划转船不是卖方造成的,也不是卖方所能控制的。
关于商检证书的有效性问题,卖方认为,由于买方没有在合同背面条款规定的商检期内进行商检,因此买方提交的两份报告都是无效的。
根据合同规定的商检期限,买方应在货物到达目的口岸60天内进行商检。
买方则辩称:买方商检的期限决定于合同所引用的《中纺羊毛交易条款》,原合同背后条款是不适用的,中国商检局是合同约定的最终检验机构,它所出具的商检证书是合同规定的索赔依据,不容置疑。
关于羊毛质量问题,买方声称,根据商检证书,所交货物中有3017千克羊毛霉烂变质,5包羊毛的细度与合同规定不符、羊毛长度不足3.5英寸,还有567千克弱节毛,净毛重量短重931.4千克,为此共计索赔34694.40美元;卖方则声称买方计算索赔的差价有误,因羊毛细度、长度不符及弱节毛问题的差价分别应为499.20美元、654.37美元和85.05美元,合计1238.62美元。
国际物流法律案例(3篇)
![国际物流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97334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0.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发展,国际物流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
然而,在国际物流运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货物损坏、丢失等纠纷时有发生。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跨境运输中的货物损坏责任纠纷展开,分析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二、案情简介2019年6月,我国某进出口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韩国某物流公司(以下简称“乙方”)签订了一份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约定由乙方负责将甲方一批货物从我国某港口运往韩国某港口。
货物于2019年7月1日装船,8月1日抵达韩国港口。
然而,在货物抵达韩国后,甲方发现货物存在严重损坏,部分货物已无法使用。
经调查,货物损坏发生在运输过程中,乙方承认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过错,但双方就赔偿金额及责任承担问题产生了分歧。
三、争议焦点1. 货物损坏是否属于运输过程中的意外事故?2. 乙方是否应承担货物损坏的全部责任?3. 赔偿金额如何确定?四、法律分析1. 货物损坏是否属于运输过程中的意外事故?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66条规定:“运输途中货物因不可抗力或其他非卖方原因损坏或灭失的,卖方不承担责任。
”在本案中,货物损坏发生在运输过程中,乙方承认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过错,但主张货物损坏并非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非其责任的原因所致。
根据公约规定,乙方应承担货物损坏的责任。
2. 乙方是否应承担货物损坏的全部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在本案中,乙方作为承运人,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过错,导致货物损坏,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然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也可以请求其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因此,乙方可能需要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责任,具体责任承担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案例分析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1076b7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1.png)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案例分析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运输往往伴随着各种风险。
为了保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可能的损失,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应运而生。
下面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深入分析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相关问题。
案例一:货物受损但保险范围不涵盖一家中国出口企业向美国出口一批电子产品,采用海运方式运输,并购买了一切险。
在运输途中,由于船舱进水,部分货物受潮受损。
然而,在理赔过程中,保险公司拒绝赔偿。
原因是这批电子产品的包装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货物受潮的原因并非纯粹的海上风险,而是包装不当。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企业购买了一切险,但保险条款中通常规定被保险人应履行合理的包装义务。
如果因为被保险人自身的疏忽或过错导致货物损失,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
这就提醒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不仅要关注保险的购买,还要确保货物的包装、装卸等环节符合合同和相关标准,以免在发生损失时无法获得应有的赔偿。
案例二:未及时报案导致理赔困难某欧洲进口商从中国进口一批服装,投保了水渍险。
货物在运输途中遭遇暴风雨,部分服装被水浸湿。
但进口商在货物到达目的港两周后才向保险公司报案。
保险公司在调查后表示,由于进口商未及时报案,导致无法准确判断损失的原因和程度,因此只能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赔偿。
根据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通常规定,被保险人在发现货物受损后应尽快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材料。
如果延迟报案,可能会影响保险公司对事故的调查和定损,从而给理赔带来困难。
这个案例警示企业要熟悉保险理赔的程序和要求,一旦发现货物受损,应立即采取行动,以最大程度地保障自己的权益。
案例三:保险条款理解不清引发纠纷一家日本企业向澳大利亚出口机械设备,投保了平安险。
在运输过程中,货物因船舶碰撞而受损。
但保险公司认为船舶碰撞不属于平安险的承保范围,拒绝赔偿。
而企业则认为根据自己对保险条款的理解,船舶碰撞造成的损失应该得到赔偿。
这种由于对保险条款理解不一致而引发的纠纷在国际贸易中并不少见。
国际物流法律纠纷案例(3篇)
![国际物流法律纠纷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3c250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2.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国际贸易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某货运代理公司(以下简称“被告”)签订了一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合同,约定由被告负责将原告从中国广州出口至美国洛杉矶的货物委托给某货运公司(以下简称“承运人”)运输。
合同中明确了货物种类、数量、运输方式、保险条款、费用支付方式等内容。
然而,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由于被告的疏忽,导致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重大损失。
原告因此向被告提出索赔,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最终诉至法院。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被告是否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是否存在过错?2. 货物损失的责任应由哪一方承担?3. 索赔金额如何确定?三、法院判决法院经过审理,认定以下事实:1. 被告在货物运输过程中,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职责,未能及时对货物进行检查,导致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损失。
2. 被告在签订合同时,未尽到合理注意义务,未对承运人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存在过错。
3. 货物损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被告的疏忽和承运人的运输不当造成的。
基于以上事实,法院认为:1. 被告未能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存在过错,应对货物损失承担主要责任。
2. 承运人作为实际运输方,也应对货物损失承担一定责任。
3. 原告的损失主要包括货物价值损失、保险费损失、处理损失的费用等。
最终,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货物价值损失及处理损失的费用共计人民币100万元。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国际物流法律纠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法律问题:1. 货运代理合同的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货运代理合同是货运代理人与委托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本案中,原告与被告签订的货运代理合同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法律效力。
2. 货运代理人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规定》,货运代理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1)按照委托人的要求,选择合格的承运人;2)对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3)对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损失进行赔偿。
国际货物海运法律案例(3篇)
![国际货物海运法律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e5b12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4.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8年5月,美国XX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中国YY船务公司(以下简称“被告”)签订了一份国际货物海运合同,约定由被告负责将一批货物从中国某港口运往美国某港口。
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货物种类、数量、包装、运输方式、保险条款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等。
2018年6月,原告将货物交付给被告,并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运费。
被告在收到货物后,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启航。
然而,在航行过程中,由于遭遇恶劣天气,船只遭遇严重损坏,导致货物部分受损。
货物到达美国港口后,原告发现货物损失严重,遂与被告协商赔偿事宜,但双方未能达成一致。
2019年1月,原告向中国某海事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赔偿货物损失及由此产生的其他费用。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货物损失是否属于承运人YY船务公司的责任范围?2. 如果货物损失属于承运人的责任,原告应获得多少赔偿?三、法院审理1. 关于货物损失的责任认定法院审理认为,根据《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以下简称“海牙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相关规定,承运人应当对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货物损失承担责任:(1)承运人的实际过失或私谋;(2)承运人的代理人或受雇人的过失或私谋;(3)火灾,但由于承运人本人的过失所造成的除外。
本案中,由于遭遇恶劣天气,船只遭遇严重损坏,导致货物部分受损。
根据气象记录,恶劣天气是不可抗力因素,不属于承运人的责任范围。
因此,法院认定货物损失不属于承运人YY船务公司的责任。
2. 关于赔偿金额的确定虽然法院认定货物损失不属于承运人的责任,但考虑到被告在运输过程中未能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货物的损失,法院认为被告存在一定过错。
因此,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部分损失。
根据《海商法》的规定,赔偿金额应当根据货物损失的程度、货物价值、市场行情等因素综合考虑。
经审理,法院最终判决被告赔偿原告货物损失人民币XX万元。
四、判决结果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货物损失人民币XX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国际货物运输纠纷案例分析
![国际货物运输纠纷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287bd3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6.png)
国际货物运输纠纷案例分析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货物运输。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有时会出现货物运输中的纠纷。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国际货物运输纠纷案例,深入探讨这些案例的背景、发生原因以及解决方案。
案例一:中国出口商与美国进口商之间的货物损坏纠纷背景:中国一家出口商将一批电子产品运送给了美国一家进口商。
然而,当货物到达目的地时,进口商发现货物中有多个产品损坏,无法正常销售。
原因:经过调查发现,货物损坏是由于运输过程中不当处理造成的。
可能是在装运过程中存在粗暴搬运或者包装不安全等问题。
解决方案:根据国际货物运输合同的条款,中国出口商需要对货物损坏负责。
双方可以通过商业保险进行索赔,或者协商达成赔偿协议。
案例二:俄罗斯供应商与印度买家之间的货物延误纠纷背景:俄罗斯一家供应商与印度一家买家签订了货物运输合同。
然而,在运输过程中,货物的交付时间超过了约定的期限。
原因:货物延误是由运输公司的不当操作造成的。
可能是由于天气原因、政府审批延误或者交通拥堵等等。
解决方案:根据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供应商需要对延误负责。
双方可以通过减免部分费用、延期付款或延长合同期限等方式解决纠纷。
案例三:德国货代公司与巴西海关之间的货物扣押纠纷背景:德国一家货物代理公司承接了一批货物从中国运往巴西的任务。
然而,在到达巴西时,海关对货物进行了扣押,并要求额外的文件或资料。
原因:海关扣押货物是由于货物运输中的问题,可能是文件不齐全、关税未缴纳或证明文件有误等等。
解决方案:德国货代公司可以通过与巴西海关积极沟通,并提供所需文件和资料来解决纠纷。
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或进行仲裁。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际货物运输纠纷的原因多种多样,如不当处理、延误或扣押等。
解决这些纠纷需要合同双方之间的合作与沟通,遵守国际贸易法规,并根据合同条款进行协商或仲裁。
同时,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供应商、买家、货代公司等角色都应该加强对货物运输的监管,减少纠纷的发生。
国际物流案例八篇及答案
![国际物流案例八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b16727a98271fe900ef90e.png)
国际物流案例八则(一)某轮船从天津新港驶向美国纽约,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下令向船舱内灌水,火很快被扑灭。
船长发现造成如下损失:(1)500箱货物被烧毁;(2)800箱货物被水浇湿;(3)部分甲板被烧坏;问:从损失的性质来看,上述三项损失属何种海损?为什么?答:(1)属于单独海损。
因为是火灾造成的,并不是为了解决全体货物造成的损失。
(2)属于共同海损,由于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采取的措施。
(3)属于单独海损。
因为是火灾造成的,并不是为了解决全体货物造成的损失。
(二)某公司以CIF术语出口一批化肥,装运前按照合同的规定投保水渍险,货物装妥后开船。
船舶起航后不久在海上遭受暴风雨,海水涌入舱内,致使部分化肥遭受水渍,损失价值达800美元。
数日后,又发现部分化肥包装袋破裂,估计损失达1000美元。
问损失应谁来承担?为什么?答:(1)海水涌入舱内,致使部分化肥遭受水渍,损失价值达800美元。
这个风险由买方承担(风险转移地点在越过船舷)。
由于买了水渍险,可以承保由于自然灾害(暴风雨导致海水涌入)带来的部分损失(部分化肥遭受水渍),所以这个损失由保险公司承担。
(2)数日后,又发现部分化肥包装袋破裂,因为在化肥遭受水渍当天改货物并没有遭受水渍,而是后来航行期间由于货物前期遭受水渍导致影响到没有遭受水渍货物,导致了受热受潮,最后包装破裂。
而包装破裂(以及受热受潮险)不在水渍险范围内,属于一般附加险,需要加买。
因此,这个损失由买方自己承担。
(尽管卖方买的保险,但是货物所有权的转移的同时保险受益人同时转移)。
(三)我出口公司按CIF出口草编制品,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险,合同中规定采用信用证方式支付。
我出口公司在规定的期限装船完毕后取得提单,在中国银行议付了款项。
事后,出口公司收到客户来电,称:装货的轮船在海上失火,货物全部烧毁,客户要求我方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索赔,否则要求我公司退回全部货款。
国际货物运输案例
![国际货物运输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b15616958fafab069dc0217.png)
国际货物运输案例案例一:1997年4月,我国T公司向荷兰M公司出售一批纸箱装货物,以FOB条件成交,目的港为鹿特丹,由M公司租用H远洋运输公司的货轮承运该批货物。
同年5月15日,在青岛装船。
船方接货时,发现28箱货物外表破碎,大副在收货单上注明“该批货物28箱外表破碎”字样。
船方准备将其注于提单之上,T公司赶紧向船方解释说,买方是老客户,不会因包装问题而提赔的,不让船方转注提单之上,并向船方提交保函:“若收货人以包装为由向承运人索赔,由我方承担责任”。
于是,船方签发了清洁提单。
该船启航不久,接到M公司指示,要求将卸货港改为法国马赛港,收货人变更为法国的F公司。
一个月后货到马赛,F公司发现40箱包装破碎,内部不同程度损失。
于是,以清洁提单与货不符向船方索赔。
后裁定,船方向F公司赔偿20多万美元。
此后,船方凭保函向卖方T公司要求偿还20多万美元的损失,但T公司以装船时仅有28箱包装破碎为由,拒绝赔偿余下的十几箱损失,于是船方与卖方产生了争执。
案例二:某外贸公司向乔治公司出口花生仁500公吨,信用证支付,规定分5个月装运完毕,3月份装80公吨;4月份装120公吨;5月份装140公吨;6月份装110公吨;7月份装50公吨。
不许分批装运,从中国港口发往伦敦港。
卖方于3月15日和4月20日在青岛港分别装运80公吨和120公吨,都顺利结汇。
但是第三批因货源不足于5月20日在青岛港装了70.500公吨。
卖方与烟台联系正好有货,于是要求HULIN轮再驶往烟台港又装了64.100公吨。
卖方议付时提交两套提单,一套是5月20日在青岛签发的,另一套是5月28日在烟台签发的。
单据寄到开证行,该行认为单证有不符点:1、信用证规定不许分批装运,你方分别于5月20日和5月28日在青岛和烟台装船,不符合信用证要求。
2.信用证规定5月份装140公吨,你方装运总量只有134.6公吨,短装5.4公吨,不符合信用证要求。
同时,乔治公司对短交造成用户停工待料也提出索赔意见。
国际海上出口货物运输案例
![国际海上出口货物运输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6601694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1.png)
国际海上出口货物运输案例话说有个水果商,咱们就叫他老王吧。
老王可是个做香蕉出口生意的行家,他在热带地区有大片的香蕉种植园。
这一次,他接了一个大单子,要把一大批香蕉出口到遥远的欧洲。
老王找了一家看起来挺靠谱的国际海运公司。
按照计划,香蕉被精心采摘、包装,然后运到了港口。
这些香蕉被装进了一个个冷藏集装箱里,为啥是冷藏的呢?因为香蕉这玩意儿可娇贵了,温度稍微不合适就容易坏掉。
一切看起来都很顺利,船就这么晃晃悠悠地出发了。
可是啊,这海上的旅程就像一场充满未知的冒险。
没走多远,就遇到了一场大风暴。
那海浪啊,像一座座小山似的,船在海上就像一片小树叶,被晃得七荤八素的。
船员们都在努力稳定船只,可还是有几个集装箱被晃得有点移位了。
等到风暴终于过去,船员们检查货物的时候发现,装香蕉的那些冷藏集装箱出问题了。
有的是制冷设备被晃得接触不良了,还有的是因为集装箱的位置变动,通风口被堵住了一部分。
结果呢,箱里的温度开始慢慢升高,香蕉们可就遭罪了。
等船好不容易到达欧洲的港口,当打开集装箱的时候,那场面可太“壮观”了。
原本鲜绿饱满的香蕉,好多都变成了黑乎乎的,散发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这可把欧洲的进口商给气坏了,说这香蕉根本没法卖啊。
于是,一场关于责任的争论就开始了。
老王觉得是海运公司没保护好货物,海运公司却说是不可抗力的风暴导致的,而且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
最后啊,双方闹上了法庭。
法官审理的时候就很头疼,一方面确实有风暴这个不可抗力因素,但是海运公司也有义务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啊。
最后判定海运公司承担一部分责任,因为他们虽然遇到了风暴,但是风暴过后没有及时对货物进行全面检查和补救措施。
这个案例就告诉我们啊,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可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海上的天气是个大麻烦,但是运输公司也得时刻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不然这香蕉就不是从热带到欧洲的甜蜜之旅,而是一场“悲剧”的烂香蕉漂流咯。
有一家中国的陶瓷厂,厂里生产的陶瓷精美绝伦。
国际运输法律纠纷案例(3篇)
![国际运输法律纠纷案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2fbd0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0.png)
第1篇一、案情简介原告:XX集装箱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被告:YY航运公司(以下简称“YY公司”)原告XX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国际物流公司,主要从事集装箱运输业务。
被告YY公司是一家国际航运公司,负责提供集装箱班轮运输服务。
2019年,XX公司与YY公司签订了一份国际集装箱运输合同,约定由YY公司负责将一批货物从中国上海运往美国洛杉矶。
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运输时间、费用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
根据合同约定,YY公司应在2019年8月1日至8月10日期间完成货物运输。
然而,由于YY公司未能按时完成运输任务,导致货物在目的港滞留,严重影响了XX公司的客户交货期限。
XX公司认为,YY公司的违约行为造成了其巨大的经济损失,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YY公司赔偿因其违约造成的损失。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YY公司是否构成违约?2. XX公司遭受的损失是否与YY公司的违约行为存在因果关系?3. XX公司遭受的损失应如何计算?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本案的事实如下:1. 根据合同约定,YY公司应在2019年8月1日至8月10日期间完成货物运输。
然而,YY公司实际完成时间超过了约定的期限,构成违约。
2. 由于YY公司的违约行为,XX公司的客户未能按时收到货物,导致客户遭受了经济损失。
法院认为,XX公司遭受的损失与YY公司的违约行为存在因果关系。
3. 关于XX公司遭受的损失,法院认为应包括以下几部分:(1)直接经济损失:包括货物滞留期间的仓储费、保险费等;(2)间接经济损失:包括因货物延误导致的客户违约金、订单取消损失等。
法院综合考虑了上述因素,判决YY公司赔偿XX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100万元。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国际运输合同纠纷,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以下是对本案的几点分析:1. 违约责任的认定:本案中,YY公司未能按时完成货物运输,违反了合同约定,构成违约。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根据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规定,认定YY公司违约。
国际法案例分析:国际货物运输案例
![国际法案例分析:国际货物运输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37a7c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7.png)
[案情介绍]「当事人名称」原告:上海X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被告:上海F国际货运有限公司。
「当事人一审诉辩主张」原告诉称:原、被告于1999年9月份签订了一份货运代理协议书,约定由原告为被告提供“代理出口货运”的服务。
在原告签发提单后,被告应在收到全月退税单后的一周内向原告结清当月的有关费用。
原告依约为被告提供了代理服务,然而被告未能如约支付2000年1月及2月份间10票业务的运费及代理费人民币40,795.30元。
经多次催讨,被告被迫于2000年4月19日向原告出具了一份还款确认书,承诺在2000年6月13日之前偿付上述款项,然而被告未能履行承诺。
后经原告催讨,被告提供了一张上海T船务有限公司的支票,金额为人民币40,795.30元。
但当将其解入银行时,因存款不足遭银行退票。
至今,被告未能偿付上述款项。
原告请求判令被告偿付欠款人民币40,795.30元,利息按银行同期短期贷款利率5.58%标准从2000年4月19日计算至起诉之日止计人民币604.96元,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庭审中,原告追加请求诉前保全费用人民币1,666.01元。
原告为证明其诉请,提交的证据有:货运代理协议书、提单及托运单等单证(复印件)、对帐单、支票及银行退票通知、被告还款确认书、被告业务员杜某和方某名片(复印件)、被告付款凭证。
被告在法定期间没有提交答辩状,但在庭审中辩称:原、被告双方的确签订过货运代理协议书,但这只是双方准备发生业务关系的意向性表示,与涉案货物的出运无关;涉案货物的出运委托书、出运单据等都是复印件,其真实性无法判断;还款确认书虽为原件,但其上被告业务印章非被告所有,原告据此认为被告已确认了债务,完全是其自身轻率和疏忽所致,与被告无关;出运委托书等单据载明的所谓被告经办人员(赵瑾、方永义、杜盛、马某等)都不是被告员工;被告给原告的支付凭证不能证明双方有货运委托关系。
被告提交了两枚业务专用章的样章。
「一审法院查明事实」法院经审理查明:1999年7月,原、被告双方签订了一份《货运代理协议书》,约定由原告向被告提供货运代理服务;被告支付代理费用;合同期间从1999年9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如到期双方无异议,此协议自动延续一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案例5:西北某市一出口公司曾向日本出口30公吨 甘草膏,共1200箱,FOB新港条件成交,货价 54000美元,装运期为当年12月25 日前,货物装集 装箱。该出口公司在天津设有办事处,于是在12月 上旬就将货物运到天津,由天津办事处负责订箱装
船。不料,货物在天津存仓的第三天,即因火灾全 部被焚,办事处只得通知内地公司赶快补发30公吨 货物。试分析,我方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分析:我方应吸取以下主要教训:1、做 进口业务时,客户资信事关重大,按信 用证支付时,开证行仅凭单据议付。与 新客户做大宗买卖,应对对方的资信作 深入的调查了解,以防上当受骗。2、 CFR条件是卖方租船,买方办理保险, 对买方来说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 大宗初级产品的进口交易,在正常情况 下应争取按FOB条件成交,必要时可指 定装运船只或所属的船公司,以减少风 险。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案例6
H进出口公司向泰国巴伐利亚有限公司出口一
批电器电料,国外开来信用证有关条款规定: “电器电料100箱,从中国港口至曼谷。禁止分批 装运和转运。全套清洁已装船提单,注明‘运费 已付’,发货人抬头背书K.T.银行,通知买方。 H 公司审证无误后,即装集装箱运输,随后备妥各 种单据向银行交单,要求付款。但却遭到开证行 拒付。其理由是我方提交的是“联合运输单据”, 不符合信用证不许转运的要求。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案例2:我某公司按CIF条件向按欧洲某国 进口商出口一批草编制品。合同中规定 由我方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了一切 险,并采用信用证方式支付。我出口公 司在规定的期限、指定的装运港装船完 毕,船公司签发了提单,然后在中国银 行议付了款项。第二天,出口公司接到 客户来电,称:装货海轮在海上失火, 草编制品全部烧毁。要求我公司出面向 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否则要求我公司退 回全部货款。问我方是否答应?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 案例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分析:《通则2000》规定,按CFR条件成交, 卖方必须给与买方货物已装船的充分通知。 “充分”既指内容上的充分,也指时间上的 充分,即卖方应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 方有充分的时间为风险已转移至买方的货物 投保。如卖方未尽到此义务,则应对由此产 生的损失负责。此时,货物虽越过船舷,损 失仍应由卖方负担。
粮油进出口公司于8月3日在黄浦港装305公吨 至伦敦,计划在月末在继续装155公吨至伦敦 的余数,9月末再装至利物浦的380公吨。第一 批305公吨装完后即备单办理仪付,但单据寄 到国外,开证行提出单证不符,即装运港和分 批装运不符信用证规定。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分析:开证行所提出的异议是正确的, 粮油进出口公司违反了装运港和分批装 运的问题应赔偿对方由此而造成的损失。 本案的关键是装运港和分批装运问题, 也是装运条款的具体内容之一。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案例11
我向坦桑尼亚出口一批货物,目的 港为坦噶。国外来证未明确可否转船, 而实际上从新港至坦噶无直达船。问在 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国外改证时加上 “允许转船”字样。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案例12
我出口公司于1990年10月与德国P公司成交某 商品2000公吨,每公吨单价为DM345CIF鹿特 丹,交货日期为11—12月。货物临装船时,发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采用这三种术语的好处:1、适用范围广。 出口方可以任意采用适合的运输方式。2、 交货和风险的转移提前。出口方将货物 交给承运人接管时,货物的风险就转移 给买方承担。3、承担的费用降低。出口 方,特别是内陆出口方,将货物交至指 定的承运人处后就完成交货义务,不负 担货物运至装运港的费用。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案例分析
§ B公司难辞其咎。其拒绝赔偿的理由不成立,因为 货物在目的港被C公司提走,并非第二程运输中的 “运输责任”所造成的损失。
§ B公司必须赔偿,这是由海运提单的性质决定的。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PPT文档演模板
§ 案例8
某粮油进出口公司于1994年4月以CIF条件与英 国乔治贸易有限公司成交一笔出售棉籽油贸易。 总数量为840公吨,允许分批装运。对方开来 信用证中有关装运条款规定:840公吨棉籽油, 装运港:广州,允许分两批装运。460公吨于 1994年9月15日前至伦敦,380公吨于1994年 10月15日前至利物浦。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分析:我方不能答应。CIF合同属于象征性交 货合同,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的地点完成装运, 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物权凭证在内的 有关单据,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而无须保证 到货。即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只要 卖方提交了合格的单据,即使货物在运输途中 损坏或灭失,买方也必须履行付款义务。本案 中我方在规定的期限、指定的装运港完成装运, 提交有关单据,完成了交货义务。海上风险由 买方承担。买方应向责任人索赔,凭卖方提交 的保险单向保险公司索赔或向承运人索赔。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案例分析
§银行在下列情况下,可以接受注明货物 将转运的提单(而不论其名称如何)
– 信用证未明确规定禁止转运;
– 如果信用证禁止转运,但货物是由集装箱运 输,而且同一提单包括全程运输;
– 如果信用证禁止转运,但提单上声明有承运 人保留转运权的条款。
§ 所以,不符点不成立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案例3:我国某进出口公司同英国某进口商签定一 份CIF合同,出口轻工业产品。合同规定:1、装 运期为1996年10月由上海港运往英国某港;2、 卖方应保证载货船只不迟于12月1日抵达目的港, 如迟于此期限到达,买方可以取消合同,如届时 货款已收妥,卖方应将所收货款如实退交买方。 合同签定后,出口公司就此合同性质展开争论。 一方认为,该合同仍属CIF合同,应按CIF术语性 质履行。另一方认为,合同中的特殊条款规定改 变了CIF的性质,该合同不应认为是象征性交货的 CIF合同。问,这是真正的CIF合同吗 ?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案例13:
§ 某公司与日本某公司签订了一份出口150公吨冷冻 食品的合同。合同规定:3-7月份,每月平均装运 30公吨,凭即期信用证支付,后来证规定装运前由 港口商检局出具商检证书作为议付单据之一。我方 3至5月份正常交货,顺利结汇。但到6月份,由于 船期延误,推迟到7月6日装运出口,而海运提单则 倒签为6月30日,而送银行的商检证书签署的日期 为7月6日,议付行也未发现此弊端,在7月10日同 船又运出30公吨,我方所交商检证书签署的日期为 7月10日,但开证行收到单证后来电表示拒付这两 笔货款。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案例9
有一份信用证规定:数量为6000公吨, 1-6月分批装运,每月装运1000公吨。该 信用证的受益人(卖方)在1月-3月每月 装运1000公吨,银行已分批凭单付款。 第四批货物原定4月25日装运出口,但由 于船只紧张,第四批货物延迟至5月2日 才装船运出。 当受益人凭5月2日的装船 提单向银行仪付时,遭银行拒付。问在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不是。1、根据《2000通则》,CIF为象 征性交货术语而非实际交货。
2、CIF术语下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由 买方承担。
3、合同中将实际到货作为买方付款的 条件,改变了CIF的象征性交货性质。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案例4:我某外贸企业向国外一新客户订 购一批初级产品,按CFR中国某港口、 即期信用证付款条件达成交易,合同规 定由卖方以程租船方式将货物运交我方。 我开证银行也凭国外议付行提交的符合 信用证规定的单据付了款。但装运船只 一直未到达目的港,后来经多方查询, 发现承运人是一家小公司,而且在船舶 启航后不久已宣告倒闭,承运船舶是一 条旧船,船货均告失踪,此系卖方与船 方相互勾结进行诈骗,导致我方蒙受重 大损失。试分析,我方应从中吸取哪些 教训?
§ 问我方的失误在哪里?开证行的拒付的依据是什么?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 我方的失误是:
§ (1)倒签提单:将本已延迟到7月6日才装运 的货物倒签到6月30日,这已构成侵权行为。
§ (2)单单不符:提单的日期为6月30日,但 是商检证书上签署的日期却是7月6日,这就 出现了矛盾的地方。
PPT文档演模板
与国际货物运输相关的案例
案例7
我某出口企业同某国A商达成交易一笔,买卖合 同规定的支付方式是即期付款交单。我方按期将货 物装出并由B轮船公司承运,并出具转运提单,货 物经日本改装后,再由其他轮船公司船舶运往目的 港。货到目的港后,A公司已宣告破产倒闭。当地 C公司伪造假提单向第二程船公司在当地的代理人 处提走货物。
现包装有问题,必须整理,不得已商请船公司 改配B轮,但B轮实际上于1月18日将货物装船,
为符合信用证的规定,该出口公司凭保证函向 轮船公司取得了船日期为12月31日的海运提单, 并向银行交单仪付,收妥货款。B轮于3月21日 到达鹿特丹港,从提单日期推算,该轮在途80 余天,德国P公司认定提单日期存在问题,因 此拒绝提货,提出索赔。
§ (3)明显的错误是把信用证中规定分月装运 的货物装在同一条船上,就无疑也是告诉对 方倒签的6月30日的提单是伪造的,而且这本 身也违反了信用证和合同中有关装运方面的 规定,是不该犯的明显错误。
PPT文档演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