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的临终关怀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终关怀和护理》PPT课件

《临终关怀和护理》PPT课件
(3)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4)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
整理课件ppt
13
组织形式
临终关怀专门机构: (1)独立的临终关怀院,如北京松堂医院; (2)综合性医院内附设临终关怀病房; (3)居家式临终关怀; (4)癌症患者俱乐部。
整理课件ppt
14
第三节 临终病人和家属的护理
一、临终病人的生理反应和护理 二、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护理 三、临终病人的家属的护理 四、丧亲者的护理
17
1.否认期
当病人间接或直接听自己可能会死亡时,他第 一个反应就是否认:“不可能”、“他们一定是搞 错了”,否认病情恶化的事实,希望出现奇迹。有 的病人到临终前一刻仍乐观的谈论未来的计划及病 愈后的设想。
对此期病人,不可将病情全部揭穿。与病人交 谈时,要认真倾听,表示热心、支持和理解,经常 出现在病人的身边,让他感到没有被抛弃,而时刻 受到人们的关怀。同时也要防备少数病人心理失衡, 以扭曲方式对抗此期的负重感。
临终关怀及护理
整理课件ppt
1
第一节 概述
一、濒死和死亡的定义 二、死亡的标准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整理课件ppt
2
一、濒死和死亡的概念
濒死(dying) 即临终,指病人已接受治疗性和姑息性的治
疗后,虽意识清楚,但病情加速恶化,各种迹象显 示生命即将结束。
从社会意义上讲,生命的预期寿命在6个月之 内者即谓处于临终期的临终者。
整理课件ppt
19
3.协议期
承认死亡的来临,为了延长生命,病人会提 出种种“协议性”的要求,希望能缓解症状。有 些病人认为许愿或做善事能扭转死亡的命运;有 些病人则对所做过的错事表示悔恨。
护士应看到这种情绪对病人是有益的,他能 提供合作,延缓死亡的日期。因此,要尽可能的 满足病人的需要,即使难以实现,也要做出积极 努力的姿态。

04.临终关怀PPT演示课件

04.临终关怀PPT演示课件

initial post-mortem care – education 濒死综合征和死后即时处理教育

Spiritual, religious, and existential • issues 精神,宗教问题
Grief - community resources & support for families’ bereavement
迫,痒
• Stabbing 刺痛 • Shock- like, electric
电击样 • Shooting • Lancinating撕裂性
• Diabetic neuropathy糖 尿病神经炎
• Post-herpetic neuropathy
疱疹后神经痛 • trigeminal neuralgia
fatigue乏力, constipation便秘
gender性别, sexual orientation性取向,
• Function 功能
culture文化, spirituality精神,
– ADLs (activities of daily
family家庭
living)-日常活动
• Assess coping of patient & family
MECHANISM OF NAUSEA AND VOMITING 恶心呕吐的机理
持续浅表神经痛
Paroxysmal-Neuralgic
突发神经痛
13
FEATURES OF NEUROPATHIC PAIN 神经性疼痛
COMPONENT Steady,
Dysesthetic
Paroxysmal, Neuralgic
DESCRIPTORS

临终关怀-2 PPT课件

临终关怀-2 PPT课件

服务目标:帮助临终病人从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中解
脱出来,以较平静的心情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较舒适
地渡过临终过程的各个阶段
(1)了解和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恐惧心理和 忧虑情绪,提倡病人、家属和护理人员一起讨论病人的心理状况 (2)主动向病人亲属说明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有关知识 (3)同情和人道
同年,美国在华盛顿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临终护理研讨会
“死亡教育杂志”(1969)、 “临终与临床”杂志”(1977)、 “安息护理杂志” (1981)
临终关怀史况概述(6)
台湾学者谢美娥首先于1982年撰文介绍Hospice 1986年由台湾马偕医院主持举办了几次临终关怀的学 术研讨会,1989年在该院举办了关于安宁照顾的训练班
Hospice
一种向住院的或在家的晚期病人提供缓和性关心与照顾,以满足 其感情、精神、社会和经济各方面需要的计划
Hospice Care
Palliative Care
End of Life Care
HOSPICE

H-Hospitality
亲切,爱心


O-Organized Care
价值,將瀕死视为一个自然的过程

Nei速、也不延迟瀕死的过


Provides relief from pain and other distressing symptoms.有
效控制疼痛以及身体上的其他症狀

Integrates the psychologic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of patient care.对患者的心理及灵性层面亦提供整体的照顾 Offers a support system to help patients live as actively as possible until death.提供來自周遭的支持系統,支持患者积极地活著直到辞世 Offers a support system to help the family cope during the patient’s illness and in their own bereavement 这个支持系統也协

临终关怀ppt课件

临终关怀ppt课件
停止
感知觉、意识改变
• 视觉逐渐减退----视力丧失;眼睑干燥、分泌物增多; 听觉是最后一个感觉。
• 意识改变出现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等
生理反应的评估
physical assessment
疼痛
• 表现为烦躁不安、不寻常的姿势、疼痛面容(五官 扭曲、眉头紧锁、眼睛睁大或紧闭、双眼无神、咬 牙。)
协议期 (Bargaining)
➢ 承认已存在的事实,不再怨天尤人,而是向 医生提出要求:尽一切力量想办法延长生命 并期待着有好的治疗效果。
➢ “请让我好起来,我一定……”
➢ 此时心情时而安静时而烦恼,但是能积极配 合治疗和护理。
➢ 对过去的错误行为表示悔恨,希 望能得到 宽容得到较好的治疗与护理。
psychological nursing
促进病人舒适
1. 维持良好的体位,定时翻身
2. 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
3. 加强口腔的护理

生理反应的护理
psychological nursing
增进食欲,营养支持
1. 取得病人的心理支持
2. 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少量多餐
3. 给流质、半流质易消化饮食,必要 时鼻饲或全胃肠外营养
点击添加相关标题文字
ADD RELATED TITLE WORDS
1 心理变化
愤怒期
否认期
协议期Βιβλιοθήκη 忧郁期接受期03ADD YOUR TITLE HERE
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HEREADD YOUR TITLE
HEREADD YOUR TITLE HEREADD

《临终关怀》.ppt

《临终关怀》.ppt

四、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
1、适合社会经济发展原则 以照护为主 ,适合我 国国情
2、全方位照护原则 患者及家属 居丧照护 3、人道主义原则 对临终患者实施临终服务,同时
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精神心理和社会支持 4、适度治疗原则 姑息治疗为主

五、临终关怀的理念
1、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对症为主的照料,关
注护理而非治疗在医疗无能为力的情况下,护理更 显示出其独特的主导性,对于临终关怀,护理的重 点也从生理上转移到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这 给护士的理论知识也带来巨大的挑战。要求我们扩 大知识面,加强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
五、临终关怀的理念
2、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转变为提高病人的生命质 量。 生命质量是生命伦理学的一项基本要素, 对 生命质量进行医学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治疗 方案的选择中,这是生命伦理学在医疗实践中的一 项具体应用。“注重生命质量”的提出,无疑反映 了护理模式的转变。 3、尊重临终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协助病人安静地、 有尊严地死去。
良好的服务来控制病人的症状。

二、临终关怀的宗旨
1.以照护为主 2.尊重病人的权利与尊严 3.重视病人的生命质量 4. 保护和增强临终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

三、临终关怀与安乐死的区别
1.相同:在病人死亡前,尽可能地减少其躯体及 精神上的痛苦。
2.区别:安乐死强调死的尊严,停止生命。临终 关怀强调活得尊严、既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死亡。 ◀
五、临终关怀的理念
4、注重临终病人家属的心理支持。去者能善终,留 者能善留,病人安静地、有尊严地死去,是临终关 怀的结果,但不是终点。古语曰:死者何辜,生者 何堪?对所爱的人的死去,我们由震惊而哀恸、绝 望,对已故者的感觉由悲转怒,进而出现抑郁等强 烈过度的哀伤。所以我们也不能忽略对病人家属的 抚慰。

临终关怀护理PPT课件

临终关怀护理PPT课件
生命的永息,生存的灭 失,血液循环的停止, 呼吸、脉搏的终止。
布莱克法 律字典
6
二、 死亡的标准
国外的脑死亡标准: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标准 -WHO建立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的 标准
我国的脑死亡标准(草案):
7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标准
1968年,在世界第22次医学大会上,美国哈佛医 学院特设委员会发表报告,提出了新的死亡概念, 即死亡是不可逆转的脑死亡,其诊断标准有四点:
15
临终关怀的意义 -对临终患者的意义 -对患者家属的意义 -对医学的意义 -对社会的意义
16
临终关怀的兴起和发展
Hospice
收容所、救济院,为僧侣所设; 由宗教团体管理的旅客之家 ; 在阿尔卑斯山一带,提供隐蔽及招
待来往旅客的地方。
17
引申义
以家庭为中心的照顾模式,为协助慢性 病患者在其临终时期,仍能舒适地维持 满意的生活方式。
团体等。
35
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
一、尸体料理 [尸体料理的目的] 1、保持尸体清洁,维持尸体外观良好,
易于辨认 2、安慰家属,减轻哀痛。
36
二、丧亲者的护理
(一)丧亲者的心理反应:1964年安格乐 (Engel)提出了悲伤的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冲击与怀疑期 -逐渐承认期 -恢复常态期 -克服失落感期 -理想化期 -恢复期
11
三、死亡过程的分期
生物学死亡期(biological death stage):是 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指全身器官,组织, 细胞生命活动停止,也称细胞死亡(cellular death),此期从大脑皮层开始,整个中枢神 经系统及各器官新陈代谢完全停止,并出现不 可逆变化,整个机体无任何复苏的可能。随着 生物学死亡期的发展,相继出现尸冷、尸斑、 尸僵、尸体腐败等现象。

临终关怀(教学PPT)

临终关怀(教学PPT)
19
主要工作
(4)控制排泄紊乱 便秘或腹泻、尿潴留或尿失禁常给临终患者带来很 大痛苦。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改善其临终 生活质量。 (5)做好皮肤护理 临终患者衰退的体质和长期卧床极易导致压疮发生。 保证定时擦洗,每天按摩受压处、采用各种皮肤保 护等方法有利于降低压疮发生率或减轻损害程度。
20
机制,经常陪伴病人,愿意与病人讨论死亡的话题
• 愤怒期:倾听病人的心理感受,允许病人发怒、抱
怨、不合作等发泄行为,做好家属的工作,给予病 人宽容、关爱和理解
• 协议期:予以指导和帮助,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
控制症状
• 忧郁期:给予病人精神支持,陪伴病人,预防自杀,
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 接受期:尊重病人,减少外界干扰,不强迫与病人
临终关怀护理新迚展感染一科1了解临终关怀的相关知识2理解临终关怀护理的目标3掌握临终病人及家属的护理4掌握临终关怀护理主要工作5培养高尚的护士职业道德和人道主义精神能力目标概念临终生命过程即将终结阶段临终者挃诊断明确治疗无服估计生命10个月临终关怀挃社会各阶层面组成的团队戒医院为临终病人及家属提供全面的生理社会的支持呾照护目的hospice的原意是指一群具有共同目标的人希望能够对路过的旅行者提供新的活力和照顾现引申到生命旅途
二 临终关怀护理的发展史
临终关怀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存在, 仅有二三十年的时间,在中国已有十多年的历 史 标准:日本---存活2~6个月的病人
美国---存活6个月以内的病人 英国---存活1年以内的病人 中国---能存活2~3个月的病人
5
姑息治疗:
生存期6个月以内 舒适 放弃企图治愈或延长生命的积极措施 患者或指定代理人签字
29
小结
临终关怀事业是崇高神圣的事业,是全民的事业, 因为每个人在他(她)必然经历的人生最后一段旅 程中,都应得到必要的关怀, 以提高其生命质量, 使他们能够舒适、无痛苦、安详、有尊严,为人生 画上圆满的句号。

临终护理—医学课件

临终护理—医学课件

04
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 疏导,帮助他们度过亲 人离世的哀伤期。
临终护理的重要性
临终护理能够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 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充分的 的和谐, 增强病人和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 满意度。
临终护理能够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 疏导,帮助他们面对亲人离世的哀伤 期,减少心理创伤。
呼吸困难
晚期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 难,需要依靠呼吸机等设备辅
助呼吸。
临终护理—医学课件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临终护理概述 • 临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 临终护理的实践 • 临终患者的家庭护理 • 临终患者的社会支持 • 临终护理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01
临终护理概述
临终护理的定义
临终护理是指为患有严重疾病或无法治愈的病人提供身心关 怀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并为其家 属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的过程。
临终护理不仅关注病人的身体状况,更重视其心理、情感和 社会需求,旨在为病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提供全方位的关怀 与照顾。
临终护理的目标
01
缓解病人的痛苦和不适 症状,提高其舒适度。
02
帮助病人维持尊严,让 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 能够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
03
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和 疏导,帮助他们面对死 亡,减轻恐惧和焦虑。
临终护理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专业成 长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服 务水平。
02
临终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生理变化
01
02
03
04
疼痛与不适
临终患者常面临疼痛和其他不 适症状,如呼吸困难、食欲减
退等。
体重下降与恶病质
由于疾病消耗和食欲减退,患 者体重可能会急剧下降,出现

《临终护理讲课》ppt课件

《临终护理讲课》ppt课件
临终护理特点
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尊严 和舒适,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 ,同时关注患者家属的情感需求 。
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临终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家庭成员之 间的沟通和理解,增强家庭和谐。
随着临终护理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对生 命和死亡的认知和尊重,促进社会进步。
02
临终护理基础知识
临终护理的定义与特点
临终护理定义
临终护理是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患 者提供全面的身心照顾,包括疼 痛控制、心理支持、生活照顾和 家属支持等方面。
《临终护理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19
目录
• 引言 • 临终护理基础知识 • 临终护理实践技巧 • 特殊情况下的临终护理 • 临终护理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 总景与目的
人口老龄化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临终护理的需求逐 渐增加。
临终护理的定义
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临终 护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 临终护理的基本技能,为未来的临床 工作打下基础。
临终护理是指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 提供全面的关怀和照顾,以缓解其身 体和心理上的痛苦。
临终护理的重要性
尊重生命
缓解痛苦
临终护理是对生命即将结束的患者最后的 尊重,通过提供全面的关怀和照顾,让患 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温暖和尊严。
临终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的 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促进家庭和谐

《临终心理护理》ppt课件

《临终心理护理》ppt课件

帮助患者表达情感
倾听
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和心声,让 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
受。
引导
引导患者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帮助他们理清思路,缓解情绪

支持
支持患者的情感表达,让他们感 到被理解和接纳,减轻他们的心
理负担。
鼓励患者与家人沟通
创造沟通机会
01
为患者和家人提供私密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有机会进行深入
调整心态
照顾者应积极调整自己 的心态,尽量保持乐观 、积极的态度,以便更 好地照顾患者。
寻求社会支持
照顾者可以寻求家人、 朋友、邻居等的帮助和 支持,以减轻自己的负 担和压力。
06
CATALOGUE
临终心理护理的案例研究
案例一:一位晚期癌症患者的心理历程与护理
患者为中年男性,诊断为晚期肺癌, 预计生存期有限。
心理负担
疼痛会让临终患者感到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照顾, 这种心理负担会导致他们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影响他们 的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
疼痛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1 2 3Leabharlann 观察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行为和身体语言来判断其是否感 到疼痛。例如,注意患者是否有痛苦的表情、姿 势或者拒绝触摸等表现。
询问法
直接询问患者是否感到疼痛,以及疼痛的部位和 程度。这种方法需要医护人员用温和、耐心的语 言与患者进行交流。
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
否认期
总结词
不接受现实,拒绝面对。
详细描述
患者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并不接受,认为可能是误诊或小题大做,对 医生的诊断和建议持怀疑态度。
应对策略
医护人员需给予理解和关怀,不与患者争辩,适时的解释和开导。
愤怒期
总结词

临终关怀护理ppt课件

临终关怀护理ppt课件

尸 僵 -因死亡后肌肉中的ATP不断分解而 不能再合成,致使肌肉收缩,尸体变硬。 死亡后1~3h开始出现,4~6h扩展至全 身,12~16h发展至高峰,24h以后开始 缓解。
尸体腐败-因死亡后机体内的酶发生组织分 解自溶。死亡24h后出现,表现为尸臭、 尸绿等。
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
一、尸体料理 [尸体料理的目的] 1、保持尸体清洁,维持尸体外观良好,
脱去衣裤,擦净全身,用棉球填塞口、鼻、耳、肛 门、阴道等孔道 ,可防止液体外溢,但棉花勿外露。
穿上尸体袍,别上尸体鉴别卡,用尸单包裹尸体, 再用绷带分别在胸部、腰部、踝部固定,将第二张 尸体鉴别卡别在尸体胸前大单上,便于识别尸体和 运送
穿尸袍、别尸体鉴别 卡
尸体包裹法
操作步骤及要点
移尸体于平车上,盖上大单,送往太平间,置 于停尸屉内,将第三张尸体鉴别卡放尸屉外面, 便于识别尸体
团体等。
临终关怀
1、临终:是临近死亡 的阶段。指现代医学 不能彻底医治的疾病, 经过一段时间的维持 性(支持性)治疗, 仍不能好转,病情逐 渐恶化,医生认为是 无效治疗时至病人临 床死亡的时间为临终。
2.临终关怀:是有组织地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 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社 会等方面,主要是为临终病人缓解痛苦,使 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 量,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 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 人生的最后旅程。
这些反应是一种防卫机制,否认是为了暂时逃避现 实的压力,它可减少不良信息对病人的刺激 。
不,这不可能!一定是搞错了!
否认期
护士应尊重其反应,不要急于揭穿其 防御心理,也不要欺骗患者。
采取理解、同情的态度,认真倾听其 感受,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的询问。

临终关怀ppt课件

临终关怀ppt课件

一、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学说 (一)罗斯博士的死亡分期
1、否认期 2、愤怒期 3、磋商期 4、沮丧期 5、接受期
(二)威斯曼的濒死心理阶段理论 1、存在可怕境况阶段 2、缓和顺应阶段 3、衰退恶化阶段 4、濒死阶段
(三)帕狄森的临终病人心理三阶段理论 1、急性危机期 2、慢性生存濒死期 3、末期
第一节 有关临 终及死亡的概念
(二)死亡 脑死亡标准 1、没有感受性和反应性 2、没有运动和呼吸 3、没有反射 4、脑电图平直
第一节 有关临 终及死亡的概念
(三)临终及死亡过程分期 1、濒死期 2、临床死亡期 3、生物学死亡期 尸冷、尸斑、尸僵、尸体腐败
第二节 有关临终 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反应学说
三、满足心理及精神的需求 (一)对临终者心理关怀原则 1、给予无条件积极关怀 2、采取缓和式临终心理关怀 3、临终陪伴 4、做到“四多”和“四少” 5、帮助渡过危机
(二)满足病人的心理及精神需求 (三)临终病人家属的护理
1、丧亲者的护理 2、影响丧亲者调适的因素
四、死亡教育 (一)人们对死亡的太度 1、接受死亡 2、蔑视死亡 3、否认死亡
护理学导论
第十一章 临终关怀
第一节 有关临终及死亡的概念 第二节 有关临终病人及家属的心理反应学说 第三节 临终关怀 第四节 临终关怀的方法及技术
第一节 有关临终及临终 2、临终的时限 3、临终病人 二、死亡的概念 (一)濒死 1、定义 2、濒死体验的基本表现
(二)死亡教育 1、临终关怀教育的概念 2、临终关怀教育的作用 3、临终关怀教育的内容 五、终极关怀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四)赫曼的临终病人心理问题学说 1、孤独无助感 2、失落、失控感 (五)黄天中教授的死亡分期理论 1、忌讳期 2、否认期、愤怒期、磋商期、沮丧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二)临终关怀的道德原则
1.以临终者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原则 2.尊重临终者权利的原则 临终关怀道德中的知情同意权利,是指病 人有权要求治疗,也有权拒绝治疗。 3.尊重临终者人格的原则 4.对临终者关怀的原则
7
第二节 死亡伦理
一、我国传统的死亡观 (一)、儒家的死亡观 儒家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身体发 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儒家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 语·颜渊》)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 孟人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尊重人的生命,不惧怕死亡,舍生取义 “信天命”是其核心内容
14
(二)加快推进脑死亡诊断标准的立法工作
截止20世纪90年代末期,已有35个,但在立
法上承认脑死亡的国家仅有13个,而且规定 不一。以美国为例,1985年底,有27个洲通 过了立法审议,接受脑死亡新概念并加以法 律上的解释,替代习惯法上的死亡解释。
15
第三节
放弃治疗与安乐死
一、无效治疗和放弃治疗 (一)无效治疗和放弃治疗的涵义 1.无效治疗的涵义 从广义上讲,凡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的治疗措 施均可被认为是无效治疗。
13
三、脑死亡的伦理问题
(一)对脑死亡标准的伦理分析 把脑死亡作为判定死亡的标准要比传统的心肺死 亡标准更科学。 其一是给脑死亡者提供人工器械维持生命。 其二是器官移植的发展,使得许多危重病人有望 获救,但可供移植的器官供体来源匮乏,致使其 中大多数人坐以待毙,如果脑死即人死的标准能 够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那么就为合法取用脑 死者的器官用于人体器官移植提供了前提条件。
病人的临终关 怀
第一节
临终关怀伦理
一、临终关怀概述 (一)临终关怀的历史 现代的临终关怀倡导者和奠基人桑德斯博 士于1967年在英国伦敦东南的希登汉创立 了圣克里斯托弗临终关怀机构,开创了现 代临终关怀之先河。 20世纪70年代中期,现代的临终关怀医院 在世界各国相继建立。
2
(二)临终关怀的临床实践发展 1.减轻临终者的疼痛

17
2.放弃治疗的涵义 对于不可治愈的患者,终止无效的治疗措
施,任其自然死亡,即为放弃治疗。 广义的放弃治疗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对可治 愈或不可治愈患者终止继续治疗。 狭义的放弃治疗是指对那些完全没有治疗 价值的患者终止继续治疗。
18

5
二、临终关怀的服务模式和道德原则
(一)临终关怀的服务模式 临终关怀模式就是从总体上对临终关怀进行把握。 临终关怀以解除临终患者的病痛为中心。 在服务层面上,应坚持临终关怀医院、社区临终关怀 服务与家庭临终关怀病房相结合。 在服务主体上,坚持国家、集体、民营相结合,共办 临终关怀事业。 在服务费用上,坚持国家、集体和社会 (团体或个人 捐助)投入相结合。

10
二、死亡与死亡标准
(一)死亡的本质 有的人进一步提出把死亡定义为:“身体的生理系 统不再构成一个整合体”,或“整体的有机体功能 之永久的丧失”。 另类的的定义,如“万物之灵的死亡”,“意识永 久的消失”等。 死亡是个体生命终结和自我意识的丧失,是不可逆 的过程。
11
(二)心肺死亡标准
8
(二)道家的死亡观
老子认为:“出生入死”。
老子在《道德经》50章中指出:“生之徒,
十有三;死亡徒,十有三;人之生,运之于 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庄子在妻子死时“鼓盆而歌”。
9
(三)、佛教的死亡观
佛教论死,讲的是因果报应,轮回转世。 佛教提出的人生是苦海,尘世没有真正的快乐, 只有来世进入“天国”,பைடு நூலகம்回再生,才有欢乐和 幸福。
直到20世纪50年代,人们还普遍接受“血
液循环的完全停止,呼吸、脉搏等生命活 动终止”的概念。 “心之官则思”,是灵魂和智慧活动的中 心 。 我国出版的《辞海》,死亡的定义也是心 跳、呼吸停止。
12
(三)脑死亡标准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制定了脑死亡标准:
1.对外部的刺激和内部的需要无接受性、无反应性 2.自主的肌肉运动和自主呼吸消失 3.诱导反射缺如 4.脑电波消失 持续24小时测定,每次不少于10分钟 除外两种情况:1.体温过低;2.服用大量中枢抑 制药物
3
2.临终关怀的心理治疗 营造爱的氛围,给予临终者全方位的心理
关怀,将是未来临终关怀工作者的广阔空 间。 临终心理治疗所包括和涉猎的全部知识都 将显露出它独特的魅力,临终关怀的心理 医生和社会志愿人员将在支持临终患者生 命尊严的过程中,在关怀的氛围里共同享 受充实的生命。
4
3.临终关怀的规范化管理 第一,临终关怀机构、人员的组成,应包括各类 医生、护士、护理员、医技人员。 第二,临终关怀教育的管理,包括上述任员的培 训、教育和相应的考核制度。 第三,临终关怀技术标准的完善及实施要求。 第四,药品、器材、物资供应的管理。 第五,根据临终患者的需求,开展心理服务 第六,拨款、募捐、赞助等经费来源及支出的管 理应规范化。
16
从狭义上对无效治疗进行定义,可分为三个层次: (1)对脑死亡或大多数处于“植物人”状态的病人 进行任何的生命支持技术和对症治疗措施,包括 呼吸循环支持技术、营养支持治疗等均视为无效 治疗。 (2)在患者生命的终末期,当现有医疗条件无法逆 转患者的疾病时,虽然通过生命支持技术可以维 持患者的意识状态,但当预后判断或治疗后证实 患者无法脱离生命支持或监护状态时,过度的生 命支持技术应视为无效治疗。 (3)短期内观察不到病理生理改善,又无严谨的科 学证据证实可以改善远期疗的治疗措施可被视为 无效治疗。
临终期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生理临终期和精
神临终期。 生理临终期是指生活不能自理、各器官和系统 的退化,这种退化不可逆转,需要医护人员采 取各种措施或利用器械、药物等的帮助来减轻 临终患者身体的疼痛和不适,驱除各种影响生 命质量的不适应症状。 精神临终期是指大脑思维意识从处于不清醒状 态开始直至生命终结的整个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