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钻孔抽吸引流术.
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6-05-25T14:53:37.17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3期作者:单俊燕[导读] 巴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新疆库尔勒 841000)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具体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现象,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当中[1]。
单俊燕(巴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新疆库尔勒 841000)【摘要】目的:对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以每组31例的人数分为观察组(以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对照组(以传统开颅手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取得的总有效率(80.65%)明显较优,与对照组患者(54.84%)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以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3-0108-02前言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具体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现象,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当中[1]。
基于HICH发病较急、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较高的特性,加上患者群体大多抵抗力较弱,在治疗工作上往往面临着较大难度。
临床上针对该疾病多以手术的形式对患者的进行针对性治疗,但以往常用的传统开颅手术却通常难以取得显著成效,需对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探究[2]。
为探究HICH的有效治疗方法,本文特对两组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出了回顾性分析,现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为时间范围,随机抽选此期间在我院以微创颅骨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的31例HICH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并以相同方式选取同期在我院以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的31例HICH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所有患者的病情均与临床上HICH诊断标准相符。
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钻孔引流并尿激酶注射的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钻孔引流并尿激酶注射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hypertensive intr acer ebr al hemor rhage,HICH )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硬化导致脑内的小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占脑血管疾病的30%-40%,死亡率居脑出血性疾病的首位[1]。
基底节区为HICH的好发部位,发生率约为60%[1]。
手术治疗虽可挽救部分患者的生命, 但往往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
合理的手术时机和微创手术可以减少医源性损伤, 达到最好的疗效。
应用超早期钻孔抽吸置管引流加尿激酶注射治疗108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54例, 女54例, 年龄38至75岁。
高血压病程2至18年, 发病到手术时间均在6小时之内。
出血位于左侧56例, 右侧52例, 临床和影像学证实为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
壳核出血48例, 尾状核出血42例, 丘脑出血10例, 混合部位出血8例。
患者昏迷状态GCS评分均>5分。
所有患者术前CT示血肿量30-80ml。
1.2手术方法患者静注镇静剂后局麻, 切口选择血肿最大层面的后外1/3处以利充分引流,尽可能避开重要功能区。
头皮做线样切口3 cm, 乳突牵开器撑开皮肤,钻孔,用脑穿针穿刺血肿, 见有黑色陈旧血溢出时退出, 然后用直径4-5mm尖端有2-3个侧开口的硅胶管置入血肿内, 用20 ml注射器均匀用力将陈旧血抽出。
如发现有血凝块堵塞时可卸下注射器向引流管内注入1-2ml生理盐水, 然后再行抽吸。
当抽出血量为计算量的30%-50%时, 如不能继续抽出可停止, 将引流管置入血肿内, 缝合头皮。
1.3术后处理术后每日1次自血肿腔引流管内注入尿激酶2万U,闭管2-4h后开放引流, 并辅以脱水补液及对症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
术后监测血压, 对血压持续高于200/120 mmHg 的患者, 给予硝普钠静脉维持。
术后第1、3、5 d 复查头颅CT, 血肿基本清除后拔除引流管。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尿激酶对颅内血块溶解的效果对比
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与尿激酶对颅内血块溶解的效果对比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颅内血块形成,进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在治疗脑出血时,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是两种常用的治疗手段,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对颅内血块进行溶解,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那么,这两种治疗方式在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究竟如何呢?本文将对脑出血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对颅内血块溶解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一、微创钻孔引流微创钻孔引流是一种通过小孔径、微创的方式将颅内血块抽吸出来的治疗方法。
该方法可以在局麻或全麻下进行,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
在手术中,医生会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进行切口,然后使用微创技术进行颅下钻孔,直接将引流管插入颅内血肿中,通过负压抽吸的方式将血液抽出,从而达到颅内血块清除的目的。
二、尿激酶尿激酶是一种具有纤溶作用的药物,能够促进体内纤维蛋白溶解酶的释放,从而溶解血块。
在临床上,通常通过注射的方式将尿激酶注入患者的体内,使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颅内,对颅内血块进行溶解。
尿激酶溶栓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三、对比分析1. 治疗效果比较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对比其治疗效果时,可以发现两者均能有效地促进颅内血块的溶解。
微创钻孔引流通过直接的物理手段将血块抽出,能够迅速清除血块,有效控制出血灶的扩展;而尿激酶则是通过药物的作用来溶解血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促进血块的溶解。
从治疗效果上来看,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均能对脑出血引起的颅内血块产生较好的溶解效果。
2. 安全性比较3. 适用人群比较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在治疗脑出血时也有一定的适用人群差异。
微创钻孔引流适用于颅内血块比较大、浓稠的患者,通过物理手段进行清除,能够迅速清除血块,控制出血情况。
而尿激酶在血块比较新鲜、较为活跃的患者中,其溶栓效果更好,对于较为严重的脑出血患者来说,能够更快地促进血块的溶解,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
四、结论微创钻孔引流和尿激酶在治疗脑出血引起的颅内血块溶解中,均具有一定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手术记录高血压脑出血(钻孔抽吸术)
手术记录单
手术时间:
术前诊断:
手术名称:
术后诊断:
手术人员:
麻醉方式:
麻醉人员:
手术经过:(包括病人体位、切口处理、病灶所见及手术步骤等)
记录要点:
1.手术入路:
记录安装头架、行CT或MRI扫描情况。
确定靶点和路径(计算机辅助术前计划软件或者手工计算)的过程,并记录下靶点和路径;体位(包括体位和头位),头皮切口及钻孔情况;
2. 血肿清除:
穿刺血肿情况;估计血肿引流量;是否使用纤溶疗法,使用纤溶剂的种类以及剂量;血肿腔置管情况(位置、深度);
3.关颅过程:
引流管固定情况;皮肤缝合情况;术中生命体征以及麻醉过程是否平稳;术后麻醉恢复情况。
记录医师:XXX。
高血压脑出血钻孔抽吸引流术及注意事项
手术后注意事项
手术后应严密监测血压,瞳孔、心率、呼 吸、血氧饱和度,及患者意识情况,保证 引流管通畅,及时清除堵塞在管腔中的血 凝块和破碎脑组织。 每日记录引流量及性状,注意引流瓶放置 位置 引流管的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 在拔管前一定复查头颅CT,了解血肿残余 量及管的位置。以便指导治疗。
液化剂的应用
前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发病率, 致残率,死亡率都很高.自钻孔抽吸颅内 血肿技术应用临床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疗 效,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提高.此项技术 是目前治疗脑出血的最佳手段,适应症比 较广、安全、方便、经济、有效.我院于 1991年11月至今已成功做了1816例,取得 了满意的疗效。
钻孔抽吸引流术是清除颅内血肿的手术方 法之一,但并不是所有颅内血肿的病例都 适合。 钻孔抽吸时间一般掌握在6小时之后,手术 越早,抽吸量应该越少,而且发生再出血 危险性高,有人主张在出血24小时后实施。
手术中注意事项
手术中钻颅方向始终与定位方向一致,钻 透颅骨和硬脑膜即停,插入带侧孔的硅胶 管缓慢进入血肿腔。 如血肿腔内呈负压,可注入等量的生理盐 水,防止空气逸入颅内。 抽吸陈旧血,一次吸出量不宜过多。超早 期以减压为宜,发病24—48小时抽出量控 制在30—70%,避免术中出血。
手术中注意事项
对下列几种情况应慎用
出血量较大,一侧瞳孔已散大超过3小时, 或双侧瞳孔散大超过1小时,生命体征不平 稳,处于失代偿期; 年龄在40岁以下,而血肿量大于50ml以上 者,血压较高,应首选开颅手术.钻孔引 流只能作为抢救生命为宜。
手术时机选择
原则上早期或超早期手术 . 一般为发病后6小时—4天为宜.手术实施越早风 险度越高,再出血的发生率越高. 对病情进展相对缓慢者手术时间宜在发病12小时 以后进行。 对病情急的不稳定患者,应该刻不容缓的抓紧手 术。 铸型性脑出血合并脑室系统梗阻时应尽早手术。 对种种原因延迟手术的患者,无特定时间上的限 制。
脑出血钻孔抽吸引流术
基底节出血
慢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手术准备
术前:一般病人意识较清楚,局部麻醉即 可实施手术,但对血肿位置较深、意识不 清,烦躁的病人则实施气管插管下麻醉
评估病人血管情况,一般选择下肢静脉血 管穿刺
对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绑腿带,胳膊固 定)
脑出血钻孔抽吸引流术
神经系统解剖
大脑分区
正常颅脑外观
正常颅底
颅脑分层
头皮
矢状窦
颅脑分层
颅骨 硬膜
脑实质
大脑半球
颅脑的大体结构
脑干
小脑半球
正常脑CT
正常颅脑MRI(核磁共振)
脑出血钻孔抽吸引流术的优点
手术安全、方便、经济、有效 手术损伤较小 手术风险较小
适应症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幕上血肿超过20ML以上, 幕下血肿超过10ML以上,可进行钻孔手术(病人 一般情况好,意识障碍较轻,视病人情况选择手 术方式)
Thank You ! 不尽之处,恳请指正!
手术特殊用物
颅骨骨钻 骨蜡 双极电凝镊 冲洗球 明胶海绵
术配合
1.消毒皮肤,铺巾,贴手术膜 2.局部麻醉(3支利多卡因15ml,再加15ml生理盐水) 3.切皮1-2CM,皮下腱膜层,电凝止血
6.颅骨钻钻孔,骨蜡止血 7.切开硬脑膜,电凝止血 8.脑室引流管穿刺出血部位,5ml注射器抽出血液 9.三角针缝合皮肤,4#丝线
头部钻孔引流术健康教育
头部钻孔引流术健康教育
头部钻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过程,用于排出头部积液或减压。
本文将介绍头部钻孔引流术的基本流程和术后护理。
头部钻孔引流术是一种通过在头部骨骼中钻孔来引流积液的手术。
该手术通常用于治疗颅内血肿、脑脓肿或脑脊液积聚等疾病。
手术一般在麻醉下进行。
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进行头部CT扫描以确定钻孔的位置。
手术区域将会被消毒和麻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医生将利用专用的钻孔设备,在预定位置进行头部钻孔。
这个过程有时可能会伴随着一些噪音和压力感,但大多数患者不会感到疼痛。
手术完成后,医生会将引流管插入钻孔处,以引导积液流出体外。
引流管一般会固定在头部,并留置一段时间,以确保有效引流。
术后,患者通常需要住院观察一段时间。
在此期间,医生将会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护理,并监测患者的病情。
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避免碰撞手术部位,保持干燥和清洁,并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更换引流管。
尽管头部钻孔引流术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仍然可能面临一些风险。
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或神经功能损伤。
因此,在决定进行手术之前,患者应与医生充
分沟通,并了解手术的利弊。
总的来说,头部钻孔引流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头部积液。
患者在术前术后都需要密切遵循医生的指导,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康复。
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索对比应用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锥颅术)以及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术)治疗脑出血的作用和效果。
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治疗,研究组实施锥颅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开颅术治疗。
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成功率相对接近(P>0.05)。
治疗第1d、7d、14d、21d,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2个月后生存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
结论:应用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治疗脑出血,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074-02脑出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1]。
研究认为,高血压的导致患者发生脑出血的基础病以及主要致病原因。
该病发病时无预兆,一旦发病后,病情进展快,预后差,一旦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安全。
针对该病进行治疗,一般采用手术方式,及时清除血肿和引流[2]。
既往一般应用开颅术进行治疗,创口大,并发症发生率高。
近年来,微创手术得到了逐渐推广。
我院积极探索锥颅术针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并与既往手术方式进行对比,取得了具有通过应用价值的经验。
基本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本研究中所选择的对象为2012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计156例。
其中男88例,女68例。
年龄范围为51~80岁,平均(60.5±5.2)岁;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为4~72小时,出血量为30~95ml。
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后护理疗效观察
脑出血颅骨钻孔引流术后护理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颅骨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方法:对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头皮切开、颅骨钻孔、直视下止血、置特制血肿腔冲洗引流管,抽吸、引流血肿、加尿激酶应用。
结果:恢复生活自理7例,生活基本自理12例,生活部分自理6例,植物状态存活2例,死亡3例。
讨论:颅骨钻孔术具有快捷,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高,禁忌证少的特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抢救技术。
【关键词】颅骨;钻孔引流;脑出血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男20例,女10例,年龄57~79岁,其中23例明确诊断原发高血压病史,另7例未表明确诊断高血压病,经头颅CT平扫明确血肿部位及出血量。
血肿部位依次为基底节区15例,脑叶(皮质下)9例,其它部位9例。
出血量均在50~120 ml,引流时间均在发病后3~6小时间。
1.2 引流方法根据出血部位选择穿刺点,经额角穿刺引流13例,颞侧穿刺14例,枕角穿刺3例。
以CT定位选择血肿最大层面至颅骨钻孔部位实际距离,在头皮相应部位标记,视患者意识选择局麻或复麻醉,计算钻孔处颅骨厚度,测出颅锥2~3 cm(±)锁定颅锥钻颅骨深度,防止颅锥钻入过深,经颅骨钻孔后,用脑针或选用前端有多个侧孔的硅胶引流管至血肿中心位置,术中可引出部分血性液。
因出血数小时,液态的血液仅占血种量的1/5,其余均形成胶冻状血凝块,单纯抽取不易解决。
所以成功经颅骨钻孔置管3~5小时后,引流减少或引流自动停止,可用0.9%生理盐水5~10 ml,加尿激酶1万U,引流管直接注入,以溶解血凝块,闭管3小时后再开放引流,约3~5小时后引流不通畅再注入尿激酶溶解。
2结果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出血的患病率及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而传统的外科治疗方式是开颅消除血肿,需全身麻醉,手术时间长,创作大,这类病人又多为老年人,手术耐受性差,故并未能降低病死率。
颅骨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具有操作简便、创作小、减压迅速、恢复快、疗程短、费用低等诸多优点,病人预后明显改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尤其有利于高龄、危重病人的救治。
微创钻孔抽吸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24例体会
微创钻孔抽吸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24例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钻孔抽吸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
方法应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在CT片定位确定钻孔部位,对24例小脑出血病人行微创钻孔抽吸引流术。
结果 24例小脑出血,痊愈4例,好转18例,死亡2例。
结论微创钻孔抽吸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微创钻孔抽吸引流术、小脑出血、CT定位我院2008年7月—2011年6月应用微创钻孔抽吸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24例,现总结如下:一、一般资料1、本组24例,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55—67岁,均为小脑半球出血,破入脑室14例梗阻性脑积水19例,血肿量15—25毫升。
2、临床表现:头痛呕吐4例,嗜睡10例,浅昏迷8例,中度昏迷2例。
3、手术时机:发病6小时内4例,6—24小时18例,24小时以上2例,4、治疗方法:根据CT片定位确定钻孔部位,应用YL-1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针钻孔抽吸小脑血肿,抽吸部分血肿后,注入尿激酶2万单位闭管4小时后开放引流,至复查CT血肿大部分清除撤穿刺针。
有梗阻性脑积水时同时行侧脑室外引流术,本组侧脑室外引流术18例。
5、结果:痊愈4例,好转18例,死亡2例。
二、讨论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很高,急性期达40%—70%[1]。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规范化治疗的疗效优于内科规范化治疗[2],外科手术的目的是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防止和减轻出血后细胞分解、脑组织水肿等一系列继发性改变所致的恶性循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3]。
小脑出血约占高血压脑出血的10%左右,对于小脑出血外科手术多采用后颅窝开颅血肿清除术,其手术复杂、难度大、时间长、全麻、对病人损伤大。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领域的进步也非常迅速,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和优势[4],微创手术简化了手术程序,省时省力,既让广大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免受全麻开颅手术之苦,又减轻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小脑出血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术后3个月观察两组GOS评分、手术时间、住院平均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GOS评分5分和4分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评分2分和1分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4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手术治疗小脑出血对患者造成的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关键词] 微创;钻孔引流术;小脑出血. 小脑出血占脑出血约10%,致残率及致死率高,一旦发病,尽快采用手术治疗是治疗小脑出血的有效方法[1]。
以往治疗小脑出血常采用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手术时间长,对患者创伤大,术后恢复较慢,并发症多[2]。
为研究治疗小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我院选取收治的40例小脑出血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40-90岁,平均年龄(63.5±3.6)岁,发病时间7-72h,平均(19.5±6.6)h,所有患者均经CT扫描确诊为小脑出血,血肿量超过10ml或者血肿直径大于3cm,CTA排除脑血管畸形和动脉瘤,无凝血功能障碍,术前均未发生枕骨大孔疝。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给予患者全身麻醉,消毒术野皮肤,切开皮肤和皮下,分离肌肉骨膜,开骨窗,切开硬脑膜,清除血肿,无出血点后留置引流管,去除或者保留骨瓣,逐层缝合。
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术69例分析
2 刘 瑞 河 . 救 高 血 压 性 脑 出 血 脱 水 问 题 的 抢 讨 论 [ ] 新 医 学学 刊 ,0 96 2 :9 . J. 20 ,( )2 4
脱水剂 的应用 : 出血造成颅 内压增 脑
3 叶伟 , 杨立庄 , 王洪军 , 开颅血 肿清除术 等. 与血肿 碎 吸术 治 疗高 血 压脑 出血 的研 究 [ ] 中华神经外 科研究 杂志 ,0 6 5 3 : J. 20 , ( )
出, 放置 1 2一l 6号引流管 , 5 l 用 m 注射器
缓 慢抽 吸 , 次 抽 吸 引 流 量 为 血 肿 量 的 首
参 考 文献
l 中国高 血压 防治 指南 [ ] 高血 压 杂 志 , J.
2 0 8 1 :4一I2 00,( ) 9 1.
中 国 医学 超 声 杂 志 ,96,2 6)3 . 19 1 ( :7
如 病 情 恶 化 、 肿 增 多 、 流 不 畅 , 开 颅 血 引 改 清 除 血 肿 , 组 改 开 颅 3例 。 本
结 果
小, 使脑压维 持在 略高 于正常 颅压状 态 ,
以利 于 血 肿 排 出 。
160 120辽 宁 普 兰店 市 中 心 医 院 脑 外 科
摘 要 目的 : 讨 颅 内血 肿 钻 孔 引 流 术 探
4 张永珍 , 比索 洛尔长效 口服法改善冠 心 等. 病人 的左 室舒 张 功能 不全 [ ] 新 药与 临 J.
床 .97:7 . 19 2 3
2 张 瑞 英 , . 管 紧 张 素 转 换 酶 抑 制 剂 和 等 血
3 杨 华, 心室舒张早期 充盈 减射现 象[ ] 等. J.
中国 社 区医 师 ・ 医学 专业 2 1 年 第 2 0O 9期 ( 2 第1 卷总 第2 4 )1 5期 7
高血压脑出血简单立体定向钻孔尿激酶引流术——附5例报告
。
。
95
;
11( 1)
,
35
,
朱毅
等
。
急 性 外伤 性 脑 内 血 肿
。
多 年来
/ \
们一 直 在寻求一 种
。
锥 孔 尿 激酶 引 流 术 的 临床 休 会 中华 神 经 外 科 杂 志
95
;
,
用简单方法在不加重病情的情况下 清除血 肿
月前
,
血 人们运用的立体定向碎化吸引 脑内
。
1 1( 2 )
。
,
于管中注入 生理盐水 3
2
例 均为幕上出血
,
提出的c T血肿 按多田 氏
S ML+
尿激酶 1
一
万U
,
。
夹闭引流管
宜春医专学报 术后每 4
+
一
8 卷
。
6
小时开放引流管一 次并记 录流
,
需要一 定设备 作 者在没有定向及碎化设备 情况下
,
出或抽 山 幼淤血 量
同时注入 生理 盐水 3
。
ML
运用 CT导向 颅骨钻 孔尿激酶溶解
3 0 3一 3 0 4
旦发生 行非手术疗法死亡率仍高 达 40 %
70 师
。
,
53 3一 5 3 5
故寻求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提高
, ,
,
马 景槛 等
。
高 血 压 脑 出血 的分 型
,
板 为重 治愈率 改善生存质量 减少死亡 率
与 治疗
,
。
中华 神 经 外科 杂 志
:
要 常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虽无技术性困难 但危重病人 由于手术危险大 许多 病人家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底节出血
慢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手术准备
术前:一般病人意识较清楚,局部麻醉即 可实施手术,但对血肿位置较深、意识不 清,烦躁的病人则实施气管插管下麻醉 评估病人血管情况,一般选择下肢静脉血 管穿刺 对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绑腿带,胳膊固 定)
手术特殊用物
颅骨骨钻 骨蜡 双极电凝镊 冲洗球 明胶海绵
脑出血钻孔抽吸引流术
神经系统解剖
大脑分区
正常颅脑外观
正常颅底
颅脑分层
颅脑分层
头皮 颅骨
硬膜
矢状窦
脑实质
颅脑的大体结构
大脑半球 脑干
小脑半球
正常脑CT
正常颅脑MRI(核磁共振)
脑出血钻孔抽吸引流损伤较小
手术风险较小
适应症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幕上血肿超过20ML以上, 幕下血肿超过10ML以上,可进行钻孔手术(病人 一般情况好,意识障碍较轻,视病人情况选择手 术方式) 硬脑外血肿(病人一般情况好,意识障碍较轻) 慢性硬膜下血肿 单纯脑室系统出血
手术配合
1.消毒皮肤,铺巾,贴手术膜 2.局部麻醉(3支利多卡因15ml,再加15ml生理盐水)
3.切皮1-2CM,皮下腱膜层,电凝止血
4.用乳突牵开器拉开皮肤暴露骨板 5.骨膜剥离器剥离骨膜
6.颅骨钻钻孔,骨蜡止血
7.切开硬脑膜,电凝止血 8.脑室引流管穿刺出血部位,5ml注射器抽出血液 9.三角针缝合皮肤,4#丝线 10.引流管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