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目的与任务.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83b683f731b765ce04081430.png)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释解)本条根据本条规定,本法有三项任务: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司法机关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在打击刑事犯罪分子,惩罚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方面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
在我国,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只能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来进行。
本法是从诉讼程序方面来保证准确有效地打击敌人,惩罚犯罪的。
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是惩罚犯罪分子的前提。
所谓准确,是指认定案件事实和性质,符合客观实际,没有夸大或缩小,更没有捏造。
所谓及时,是指在法定的时间内,加快办案速度,提高办案效率。
所谓犯罪事实,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以及有关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的事实。
具体说来,也就是指:谁犯罪、犯什么罪和犯罪的时间、地点、情节、手段、后果、动机和目的等事实。
查明犯罪事实是司法机关正确处理刑事案件的首要条件。
本法是实现国家刑罚权的程序性法律,其基本功能是从诉讼程序方面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因此,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是本法的首要任务。
准确与及时,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刑事诉讼的特点,决定了在查明案件事实过程中,准确与及时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要准确地查明犯罪事实,必须及时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分子,不给任何人毁灭证据、破坏现场、逃避侦查的机会;要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又必须准确地审查判断每一个证据,准确地认定每个犯罪情节。
如果认定的事实失实,就会使查明犯罪事实的工作走弯路,以致错过良机,使案件久侦不破或迟迟难决。
因此,对准确与及时的辩证关系要有正确的理解,准确以及时为条件,及时以准确为前提,二者不可偏废。
【指南针司考】刑事诉讼法左宁讲义
![【指南针司考】刑事诉讼法左宁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29474146bd97f192279e9a8.png)
《刑诉法》第 9 条规定:“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人民 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
6 指南针司法考试 您身边的司考专家
法官
离) (中立) (分
控方
(平等对抗)
辩方(被告)
六、刑事诉讼阶段 我国刑事诉讼可划分为: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五个阶段。
【精题例举】 不定项选择题: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 为了充分有效地执行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可以适用于检察院系统,最高人民检 察院的司法解释也可以适用于法院系统 B 《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也可以成为刑事诉讼法的渊源 C 自诉案件也可以经过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五个诉讼阶段 D 在刑法与刑诉法的关系上,应当坚持刑诉法工具主义
A.体现了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B.体现了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则的要求 C.表明违反法定程序严重的,应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D.表明程序公正具有独立的价值
四、刑事诉讼法与法治国家※ (一)基本概念(区分法制、法治、人治、宪法、宪政) 法制: 法治: 人治: 宪法: 宪政: (二)刑事诉讼法与法治国家的关系
《刑事诉讼法》第 1 条规定:“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 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可以作以下理解:(1)保证刑法正确实施;(2)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3)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4)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二、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诉讼公正包含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两个方面。 实体公正即结果公正,具体要求有:(1)据以定罪量刑的犯罪事实应当证据确实充分;(2)正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刑事诉讼法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刑事诉讼法](https://img.taocdn.com/s3/m/0a025aee5ef7ba0d4a733b97.png)
第九节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体现这一原则的规定
第十节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
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的基本内容
第十一节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规定的六种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及处理
第十二节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了解:期间和送达的概念。
理解:法定期间的规定、期间的计算、期间的延长、期间的恢复以及送达规则。
熟悉并能够运用:《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解释对期间和送达的规定。
考试内容:
第一节期间
期间的概念期间和期日的区别法定期间的种类和内容期间的计算单位和方法特殊期间的计算期间恢复制度
第二节送达
送达的概念送达的种类和规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基本内容
第五节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分工负责的含义互相配合的含义互相制约的含义
第六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的基本内容
第七节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原则的基本内容
第八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第三节侦查终结
侦查终结的概念侦查终结的条件和处理(侦查终结的条件侦查
终结的处理)侦查羁押期限
第四节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权限侦查终结后的处理
第五节补充侦查
补充侦查的概念补充侦查的种类(审查起诉阶段的补充侦查的形式、次数法庭审理阶段的补充侦查的形式和次数)
第六节侦查监督
考试内容:
第一节刑事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刑事证据的基本特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https://img.taocdn.com/s3/m/bfce0cb0f61fb7360b4c654b.png)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根据社会规范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运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二,尊重和保障人权三,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弹劾式诉讼制度特点1.不告不理2.法官在诉讼中处于消极仲裁者地位控诉职能与审判职能分开3.当事人双方在法庭上的地位权力平等,可以进行对质和辩论,审判一般公开并通过言辞辩论的形式进行纠问诉讼特点1.主动追究不告也理2.受害人和被告人都不具有现代意义上当事人的诉讼地位3.注重经验的运用,相对于神视证据是一大进步,但过于注重形式,死板审判机关性质,人民法院是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审判权的司法机关上下级关系,审判监督关系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代表国家行使检察权上下级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侦查机关的类型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部门监狱刑事诉讼主体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侦察机关等国家专门机关当事人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自诉人其他诉讼参与了包括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人员被害人的权利(1) 申请回避权: (2)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倾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时,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由人民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说明理由,并予以纠正(3)自案件移送审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4)不服检察机关的不起诉决定时,有权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诉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4不服检察机关的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时,有权向上一级检察机关申诉,请求提起公诉; (5)对有证据证明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 (6)有权出席法庭,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行使当事人在法庭上享有的一切权利; (7)对一审判决不服,有权请求检察机关抗诉;(8)有权对已生效的裁判提出申诉; (9)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10)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权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达成刑事和解; (11) 法定情形下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保护其本人或者近亲属的人身安全; (12)在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中,被害人对强制医疗决定不服的,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重要知识点】司法考试刑诉法精讲: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重要知识点】司法考试刑诉法精讲:刑事诉讼法的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7a47a60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b.png)
【重要知识点】司法考试刑诉法精讲: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司法考试刑诉法复习指导: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司法考试复习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很多考生已经开始2017-2018年司法考试复习的征程, 我们为考生整理了司考复习基础讲义,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 正确应用法律, 惩罚犯罪分子, 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尊重和保障人权,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对于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可从三方面理解:1.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 正确应用法律, 惩罚犯罪分子, 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这是刑事诉讼法的直接任务。
查明犯罪事实, 是整个刑事诉讼的基础。
在查明犯罪事实的基础上, 还必须正确应用法律。
法律包括刑法、刑事诉讼法, 以及办理案件需要适用的其他法律。
准确查明犯罪事实, 正确应用法律, 是指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对犯罪人的行为定性准确, 并根据犯罪的具体情况适用刑法。
具体说来, 包括以下两方面:其一, 对象的适用不能发生错误, 也就是说, 不能对无罪的人适用刑罚。
对有罪证据不足而不能认定有罪的人, 当然不能适用刑罚处罚。
此外, 对虽然构成犯罪, 但具有依法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 也不得适用刑罚。
其二, 刑法适用的确定性或者必定性。
查明犯罪事实不仅要准确, 还要及时。
及时性是刑事司法效率价值的具体体现, 通过保证刑事程序的迅速进行, 一方面可以为达到适用刑罚的预期效果提供基本保障, 另一方面尽快解脱无辜者以及依法不应追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法律教育网2.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 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
这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任务。
3.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尊重和保障人权, 保护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事诉讼法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2229dabd284ac850ac02420e.png)
国家安全机关的组织体系
国家安全机关
中央
省、自治区、 直辖市
省、自治区、 直辖市以下
国家安全部
国家安全厅 (局)
根据需要设立 国家安全机关
三 其他刑事侦查机关
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发生的刑事案件,可
以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侦查、拘留、
预审和逮捕的权力。
对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监狱也享有公安机 关的侦查权。 缉私警察对走私案件依法享有侦查、拘留、 预审等权力。
4.执行阶段。
第三节
人民法院
一 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与组织体系
性质: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任务:通过审判活动,惩罚一切犯罪分子,维护社会
主义法制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 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保障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教育公
民忠于社会主义祖国,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各级人民法院均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 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其监督。同时,上下 级人民法院之间为审判监督关系。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 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监督关系主要表现 为,通过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死刑复核 程序等法定程序,维持下级人民法院的正确判决 和裁定,纠正错误的判决和裁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检察院
省、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检察分院, 自治州和省辖市 人民检察院
县、市、自治县 和市辖区 人民检察院
(三)专门人民检察院
专门人民检察院是在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下, 在特定的行业内部设立的专门检察机关。
专门人民检察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 军事检察院
铁路运输检察院
二 人民检察院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
公安机关的任务是:根据法律的明确规定,准 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打击犯罪,预防犯罪, 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与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 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与安 全以及其他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顺利进行。
刑事诉讼法学同步练习
![刑事诉讼法学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e41fb1eb7360b4c2e3f64b0.png)
刑事诉讼法学同步练习第一章概述(一)填空题1、国家的历史类型,诉讼可以分为( ) 、( ) 和( ) 。
2、根据法律的内容分类,国家的法律大体上可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那么刑事诉讼法属于( ) 。
3、就起诉一方的身份而言,我国的刑事诉讼有()和()之分4、以诉讼的提起,法官和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不同,历史上的刑事诉讼可分为()、()、(二)单项选择题1、狭义的刑事诉讼是()A.对刑事案件的审判活动 B.人民检察院的起诉活动C.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法院 D.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总称2、刑法同刑事诉讼的关系是()A.刑法为主,刑事诉讼为辅 B.刑诉法为主,刑法为辅C.先刑法后刑诉法的关系 D.刑法与刑诉法是平等并列关系3、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最主要的差别是()A.作出裁决的机关不同B.当事人称谓不同C.所解决的实体问题和依据的实体法不同D.立法的根据不同4、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是()A.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B.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C.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D.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5、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和法律渊源是()A. 刑法B.人民法院组织法C.立法法D.宪法(三)多项选择题1、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特点是()A.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和便利群众B. 贯穿着社会主义民主精神,反映社会主义法制要求C. 是惩罚犯罪,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和社会主义秩序的工具D. 推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E.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制定的2、刑事诉讼、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区别为()A.起诉制度上的差别 B.执行程序上的差别C. 实体解决问题的差别 D.都实行两审终审制E.陪审制度上的差别3、宪法中以下规定在刑事诉讼法中有具体体现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害B.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C.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的特别规定情况以外,一律公开进行D.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E.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四)名词解释:1、刑事诉讼2、刑事诉讼法(五)简答题1.根据刑事诉讼的含义说明刑事诉讼有哪些基本特征?2.刑事诉讼法的主要法律渊源有哪些?国际条约成为刑事诉讼法律渊源的条件是什么?3.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根据是什么?4.简答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目的。
1刑事诉讼法概述--13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
![1刑事诉讼法概述--13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d623c5e5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d.png)
1 刑事诉讼法概述--1.3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1.3.2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制定目的密切相连,制定目的源于立法者动机,着眼宏观,任务则描述刑事诉讼法担负的使命,是制定目的具体化和扩展。
中国《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根据这条规定,中国刑事诉讼法负有三项具体任务,通过完成这些任务,保证一个根本任务的完成。
(图1-16)(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刑事诉讼法是决定国家刑罚权有无及其范围的程序手段,其基本功能是从诉讼程序方面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因此,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地揭露犯罪,惩罚犯罪,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首要任务。
理解和实现这一任务,有必要正确认识两对关系。
1.查明犯罪事实和正确应用法律的关系查明犯罪事实和正确应用法律是保证正确处理案件的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
查明犯罪事实是正确应用法律的前提。
犯罪行为是否客观存在、犯罪人是否确定,与刑事责任、量刑相关的基本事实和情节是否清楚,是适用实体法的正确与否的事实基础,也是遵循程序法的重要目的所在。
如果事实不清或者认定事实错误,就会导致应用法律不准乃至错上加错。
正确应用法律则是查明犯罪事实与案件得以公正处理的中介。
它要求正确理解和适用有关法律规定来处理案件,这不仅指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要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准确适用实体法,分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准确认定罪名并适度量刑,合法、公正地解决刑事责任问题,还指司法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依法处理诉讼程序中出现的问题。
它是查明犯罪事实的正常结果,但并非必然结果,原因是在事实清楚的条件下,能否正确应用法律,取决于司法人员的素质持别是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并可能受个案执法外部环境的影响,司法人员必须排除外来干扰,自觉执法,敢于执法,严于执法,善于执法.才能对案件作出正确处断。
第四讲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原则主体
![第四讲我国刑事诉讼的任务原则主体](https://img.taocdn.com/s3/m/900b3d44336c1eb91a375d7a.png)
2.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1)法定内容
第五条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人
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 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 评价
3. 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1)
法定内容 第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 诉讼,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 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二) 机构设置 1. 公安机关
2. 检察院
3. 法院
(三)讨论:管理体制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三、诉讼参与人 (一) 当事人的概念与范围
第八十二条(二)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
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 人; (二)其它诉讼参与人的范围 其它诉讼参与人是指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 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
第四讲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 任务、原则和主体 重点:我国刑事诉讼的特有原则
第十四节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与原则
一、任务 (一)目的与依据 第一条 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 据宪法,制定本法。
(二)任务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 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诉法》修正案将第二条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 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 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 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三)评价(讨论)
试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试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273ca3c52f60ddccdb38a051.png)
试述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内容提要:根据1996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主要有:第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刑事诉讼法任务的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和刑事诉讼法的性质决定的。
是根据宪法的基本精神和有关规定制定的。
都是宪法相关条文的具体化和体现。
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就决定了刑事诉讼法的性质,决定了它的根本任务。
是为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秩序。
明确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才能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目标办事,才能更好地实施刑法,保证国家刑罚权的实现。
对查明犯罪事实刑事诉讼法提出了准确,及时的要求。
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对每个案件都要做到这一点。
无论惩罚犯罪分子,还是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都是以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和正确适用法律为基础和前提的。
第二、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独具的重要任务。
第三、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第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疑罪从无唯物辩证法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的主要内容1996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的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分子作斗争。
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
刑事诉讼法27440
![刑事诉讼法27440](https://img.taocdn.com/s3/m/e63355d3dd88d0d232d46a1a.png)
1.刑事诉讼:指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办理刑事案件的活动。
2.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1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2惩罚犯罪,保护人民3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3.刑事诉讼法的任务:1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2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3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4.刑事诉讼法学:指分析、研究刑事诉讼法律规范、刑事诉讼理论和刑事诉讼实践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5.刑事诉讼目的: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
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正确惩罚犯罪与保障被害人的权利以及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诉是统一的;同时正确惩罚犯罪也不能脱离程序性权利保障,惩罚犯罪绝不能忽略保障人权。
另一方面,保障人权也不能完全脱离正确惩罚犯罪,只有准确、及时、公正地打击犯罪,公民的基本权利才可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6.刑事诉讼基本职能:控诉职能、辩护职能、审判职能。
即“三职能说”。
7.刑事诉讼基本原则:(14条)1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行使原则2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3依靠群众原则4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5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6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7检察监督原则8使用民族语言进行诉讼原则9审判公开原则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原则11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责原则12保障诉讼参与人诉讼权利原则13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原则14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原则8.管辖: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直接受理刑事案件以及人民法院内部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权限划分。
包括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
9.在立案管辖中:1.人民法院(自诉案件: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3…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2.人民检察院(1贪污贿赂犯罪案件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案件3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如非法拘禁案4需要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其他利用职权犯罪的案件)3.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0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b40a38240c844768eaeeb8.png)
2020年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 )。
[A] 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B] 惩罚犯罪[C] 保护人民[D] 维护国家的统一2、批准逮捕的权力应当由下列哪个机关行使( )。
[A] 人民检察院[B] 人民法院[C] 公安机关[D] 监察机关3、下列哪个机关没有侦查权( )。
[A] 检察机关[B] 审判机关[C] 国安部门[D] 公安机关4、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三者的关系不应该是( )。
[A] 分工负责[B] 互相配合[C] 互相制约[D] 互相干扰5、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由( )立案侦查。
[A] 国家纪律监察部门[B] 人民检察院[C] 人民代表大会[D] 公安部门6、下列证据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是( )。
[A] 凶杀案现场的血迹[B] 沾满被害人血迹的匕首[C] 路人甲的证言[D] 被告人承认犯罪的供述7、下列哪个案件应该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
[A] 张三盗窃1000元[B] 王五抢劫案[C] 李四杀人可能被判处死刑[D] 某甲某乙互殴致一方轻伤8、下列哪项是审判人员赵某的法定回避理由( )。
[A] 赵某是犯罪嫌疑人李某的邻居[B] 赵某之妻和犯罪嫌疑人李某是同事[C] 赵某曾担任该案的侦查人员[D] 赵某五年前曾和犯罪嫌疑人李某一起吃饭9、下列哪项不属于辩护律师的权力( )。
[A] 同犯罪嫌疑人通信[B] 会见犯罪嫌疑人[C] 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D] 要求公安机关立即将犯罪嫌疑人保释10、形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不包括哪个( )。
[A] 拘传[B] 取保候审[C] 监视居住[D] 行政拘留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简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简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172d250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1.png)
简述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听着就有点儿“高大上”,但其实它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说白了,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就是确保当有人做了坏事,比如偷东西、打人、甚至更严重的事情时,社会能够公平、合理地处理这个人。
就像我们玩游戏时,规则不管是谁,都得遵守。
如果你犯规了,系统就会给你惩罚,这个“系统”就是刑事诉讼法。
它告诉大家,什么行为是违法的,违法了怎么办,怎么把坏人抓住,怎么判他罪,最后给大家一个公平的处理结果。
简单说,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就是保证“有理有据”,让坏人不能逃脱,让好人不受冤枉。
一、确保正义的实现正义是每个社会最基本的需求。
你想想,大家都不希望坏人逍遥法外,对吧?而刑事诉讼法的首要任务,就是确保犯了罪的人得到应有的惩罚,而那些冤枉的好人,能被保护起来,不被误伤。
你知道,社会上有些人光听风就是雨,一点风吹草动就敢乱说话,弄不好就把人给冤枉了。
那刑事诉讼法就不一样了,它要求每一步都得有证据,说话得有分量,做事情得有依据,不能空口无凭。
比如你看电视剧里的那些警察,侦探,他们不是随便抓人,他们得先找到证据,确认嫌疑人有问题了才动手,绝对不会随便给人定罪。
就因为有了刑事诉讼法的保障,我们才不怕“冤枉”的那一天。
所以,刑事诉讼法其实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公正的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个社会上安心生活。
二、规范刑事司法程序说到刑事诉讼法,大家是不是会想到法院、警察、律师这些“重量级”人物?其实呢,它的任务就是让这些人做事有章可循,不会乱来。
大家都知道,法律不是“放水”的地方,想做坏事得付出代价,而想做对的事,也得按照程序走,才能保证处理的公平公正。
试想一下,要是我们没有规范的程序,一些警察自己动不动就说“抓人就抓人”,再说点儿什么“我觉得你肯定是坏人”,那岂不是乱了套?反过来,警察若没有法律的约束,也可能对无辜的人进行侵犯。
所以,刑事诉讼法就像是一个“指南针”,它指引着大家怎么办案,办案的步骤是什么,如何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如何让嫌疑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
《法学通论》教学大纲
![《法学通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1755a6c0066f5335a8121f5.png)
《法学通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一)课程性质《法学通论》是一门集传授法学知识与法制教育于一体的具有我校特色的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1.《法学通论》课具有双重性质,既是一门法律知识课程,也是一门法制教育课程。
《法学通论》是一门公共必修课,在向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传授法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体系、宪法和各部门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定以及国际法的基本理论等必要的法律知识,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同时,也以传授法律知识为手段来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是一门指导学生学法、用法、守法,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实践课和教育课。
2.《法学通论》课程以我校的优势学科法学为依托,突出体现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我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积淀与改革发展中,“经、法、管”学科优势显著,“应用型、融通性、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特色也逐步形成。
《法学通论》课程充分依托我校的优势学科法学,整合了本学科领域内的优秀专家学者编写了一流的教材,整合了本学科的优秀主讲教师走上本科教学第一线进行教学,努力为培养“通才”服务,充分彰显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教学目标1.讲授基本法学知识(1)使学生概要地掌握法学的一般原理和基本知识;(2)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及其他基本法律的主要规定;(3)使学生了解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4)使学生树立国家主权、主权在民等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基本法律理念(1)使学生确立权利意识;(2)使学生确立公民意识;(3)使学生确立法治观念;(4)使学生确立法律信仰。
3.训练基本法律思维使学生从法律中学习清晰地思维、透彻地表达以及练习修辞技巧的方法,掌握基本的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技能。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法学基本理论本章教学目的:了解法学的研究对象与体系,初步掌握法律的基本特征、本质和作用,认清法的历史发展特点与运行规律,熟悉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法律监督的现实运行过程及其相关问题,掌握现代民主法治的基本知识与人权保障的基本原则,树立健全的法律意识、法治意识与权利意识。
1刑事诉讼法概述--13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
![1刑事诉讼法概述--13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https://img.taocdn.com/s3/m/f227fd0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87.png)
1刑事诉讼法概述--13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1 刑事诉讼法概述--1.3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和任务--1.3.3 刑事诉讼法的作用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和任务体现在法律条文中,具有指导性和一定程度上的约束性,主要是从立法者的角度出发论述的,是一个“应然”的问题。
而刑事诉讼法在具体的实施中实际取得何种效果,表现出何种价值,具有何种功能,即刑事诉讼法的作用,是从他满足了刑事诉讼中不同立场的主体的什么需要的角度考察的,是一个“实然”的问题。
当然,两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刑事诉讼法的作用,从作为程序法和刑事实体法的关系上说,国内外学说有若干种意见。
绝对工具主义说认为刑事诉讼法只是用以实现刑事实体目标这一外在于程序本身的目标的工具和手段,其价值作用仅在于具有形成正确的判决结果的能力。
程序本位主义则认为刑事诉讼法的价值不在于其作为实现实体法的手段的有用性,而在于其独立于实体法的内在作用,即程序本身所固有的优秀品质,如诉讼民主、公开,有效的诉讼参与等。
相对工具主义说认为刑事诉讼法既有保证实体法实施的程序工具作用,又有独立于实体法的自身价值,并且对工具性价值的追求必须受到非工具主义目标的限制。
我们认同第三种学说,认为作为程序法的刑事诉讼法与作为实体法的刑法作用同等重要,无主次轻重之分,而刑事诉讼法既有保障实体法实施的作用,又有自身独立的作用。
(一)刑事诉讼法对刑法的正确实施的保障作用只要社会上有犯罪存在,就必然要有追究犯罪和惩罚犯罪的刑事诉讼活动存在。
在否定私力救济,倡导公力救助的现代社会,刑事诉讼对于恢复被犯罪破坏的法律秩序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而按特定程序办事,是现代有组织社会的一个表征。
刑事程序所涉及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性、诉讼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抗性,决定了根据追究刑事责任的特点、方法和步骤编制出科学和细化的特定程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刑事诉讼法提供使刑法得以正确实施的系统化机制:(1)刑事诉讼法为刑法的正确实施,设计、提供了组织机制。
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
![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f9f7b089680203d8ce2f2415.png)
第五章
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
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根据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方针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根 据
一、刑事诉讼法目的的概念;我国 刑事诉讼法的目的。 二、制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根据: 以78’宪法为根据而非82’宪法。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方 针
一、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必要性。 二、修改刑事诉讼法的方向与方针。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 实,正确适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 二、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到刑事追究 。 三、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 同犯罪作斗争。
思考题
1.刑事诉讼法的目的是什么?我国的刑事 诉讼法的目的有哪些方面? 2.为什么说制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根据是 78’宪法而非82宪法? 3.简述修改刑事诉讼法的方向。 4.如何正确理解“惩罚”与“保护”这两 方面产生的矛盾?你认为有无适度的平 衡?
Hale Waihona Puke 参考书目1.[日]土本武司:《刑事诉讼要义》,有斐阁 1991年版。 2.杨连峰主编:《中国刑事诉讼法学》,武汉 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N· 雅维茨著:《法的一般理论》,辽宁人民 C· 出版社1985年版。 4.[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商务印 书馆1991年版。 5.左卫民、周长军:《刑事诉讼的理念》,法 律出版社1999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目的)
1.《刑事诉讼法》第1条的规定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立法宗旨包含以下相互
联系的三个方面: (1)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 (2)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3)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
社会主义社会秩序。
二.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法条第2条)
(一)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 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 (二)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3.面临的改革难题: (1)“惩罚犯罪”与“人权保障”
能否并重?
(2)二者冲突时如何选择?
A.法律的目的
B.现代刑事诉讼的目的
C.我国刑事诉讼的立法选择---建立 新的正当程序和保障人权刑事诉讼 目的双重论(郝银钟法学博士、最高法
院法官、国家法官学院副院长)
所以,废弃传统的双重论,努力实 现刑事诉讼目的由传统的双重论向正当 程序和保障人权为中心的范式转换,则 是当前中国刑事诉讼领域面临的最紧迫、 最艰巨、最具根本性和挑战性的任务, 直接决定着21世纪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 基本走向。
(三)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 极同犯罪斗争。
三.对我国刑事诉讼立法目的与任 务的反思
1.我国刑事诉讼的首要目的:
是揭露、证实和打击犯罪,实现国 家刑罚权;体现我国注重维护国家安全 与社会安全(秩序)的价值取向。(陈 光中、徐静村、樊祟义等)
2.“刑事诉讼目的双重论”
宋英辉、李心鉴等提出,刑事 诉讼同时具有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 的双重目的,并且这两个方面结为 有机的统一体,两者并重,缺一不 可,即所谓“刑事诉讼目的双重 论”。
思考题
1.反思我国传统刑事诉讼双重目的理 论。
第二编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总论
一.我国刑诉法的立法目的与任务 二.我国刑事诉讼的法律关系及诉讼主体 三.我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四.管辖 五.回避 六.刑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措施
第四章
我国刑诉法的立法目的与任务
本章重点
1.我国刑诉法的立法目的
2.我国刑诉法的任务
3.对我国现行立法目的与任务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