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沈阳建筑大学n第十三章动能定理

合集下载

理论力学第十三章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第十三章动能定理

例:图示弹簧原长l=100mm,刚性系 图示弹簧原长 , 一端固定在点O, 数k=4.9KN/m,一端固定在点 ,此点 一端固定在点 在半径为R=100mm的圆周上。如弹簧 的圆周上。 在半径为 的圆周上 的另一端由点B拉至点 和由点A拉至 拉至点A和由点 的另一端由点 拉至点 和由点 拉至 垂直BC, 和 为直径 为直径。 垂直 点D,AC垂直 ,OA和BD为直径。 分别计算弹簧力所作的功。 分别计算弹簧力所作的功。
1 2 ⇒ d( mυ ) =δw 2
——质点动能定理 ——质点动能定理 的微分形式
质点动能的增量等于作用在质点上力的元功。 质点动能的增量等于作用在质点上力的元功。
1 1 2 ——质点动能定理 m 2 − m 1 =W ——质点动能定理 υ υ2 12 2 2 的积分形式
在质点运动的某个过程中, 在质点运动的某个过程中,质点动能的改变量等于 作用于质点的力作的功。 作用于质点的力作的功。
0−0 = mgl(1−cosϕ1) −
mgl(1−cosϕ2) −W k
冲断试件需要的能量为
W = 78.92J k
[例3]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放在水平面内。 动齿轮半径r ,重P, 视 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放在水平面内。 动齿轮半径r 为均质圆盘;曲柄重Q 作用一力偶, 矩为M 常量), 为均质圆盘;曲柄重Q, 长l , 作用一力偶, 矩为M(常量), 曲柄由 静止开始转动; 的函数表示) 静止开始转动; 求曲柄的角速度 (以转角ϕ 的函数表示) 和角加 速度。 速度。 解:取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
dt
由 δW = F·dr 得 ,
dr P = F⋅ = F ⋅ v = Fv t dt 功率等于切向力与力作用点速度的乘积。 功率等于切向力与力作用点速度的乘积。

理论力学经典课件-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经典课件-动能定理

由动能定理得:
将上式对时间求导,并注意
dv ds a, v dt dt
解得:
WR a W (JO R2 ) g
2

O
s P
由动能定理得:
1 W 2 1 JO 2 v v 0 Ws 2 2 g 2R
v W
将上式对时间求导,并注意
dv ds a, v dt dt
例 题3
z
ri
vi
mi

y x
c. 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
P
1 T J P 2 2
J P J C md
2
d
C

1 1 2 T J P ( J C md 2 ) 2 2 2
v C d
vC
1 2 1 2 T mvC J C 2 2
C
vC
1 2 1 T mvC J C 2 2 2

M2
功是代数量,其国际单位制为 J(焦耳)。
b. 变力的功
W F cosds
W F cosds
0 s
W F dr
W
M2 M1
F dr
F Fx i Fy j Fz k dr dxi dyj dzk
W12
M2
M1
( Fx dx Fy dy Fz dz )
r2 r1
k k (r l0 )dr [( r 1l0 ) 2 (r2 l0 ) 2 ] 2
k 2 2 W 12 ( 1 2 ) 2
(3)定轴转动刚体上作用力的功
z
F
W F dr F ds F rd
M z (F ) F r

理论力学13—动能定理概论

理论力学13—动能定理概论

上两式可写成矢量点乘积形式
δW F dr
W M2 F dr M1
称为矢径法表示的功的计算公式。
在直角坐标系中
F Fx i Fy j Fz k , dr dxi dy j dzk
δW Fxdx Fydy Fzdz
W
M2 M1
(
Fx
dx
Fy
dy
Fz
dz
)
上式称为直角坐标法表示的功的计算公式,也称为功
的解析表达式。
13.1 力的功
13.1.3 常见力的功
1) 重力的功
设质点的质量为m,在重力 作用下从M1运动到M2。建立如图 坐标,则
z M1
z1 O
Fx 0, Fy 0, Fz mg x
代入功的解析表达式得
M mg M2 y
z2
W12
z2 z1
(mg)dz
mg(z1
z2
)
常见力的功
d(r
r)
1 2r
dr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
dr
于是
W12
r2 r1
k(r
l0 )dr
1 2
k
(r1
l0 )2
(r2
l0 )2

W12
1 2
k (d 12
d
2 2
)
弹性力作的功只与弹簧在初始和末了位置的变形量有 关,与力的作用点A的轨迹形状无关。
常见力的功
3) 定轴转动刚体上作用力的功
z
设作用在定轴转动刚体上A点的力为F,
4)平面运动刚体上力系的功
平面运动刚体上力系的功,等于刚体上所受各力作功的代数和。
平面运动刚体上力系的功,也等于力系向质心简化所得的力与力

第十三章动能定理

第十三章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 电子教程 第十三章 动能定理

d dt

d dt
3g cos 2L
理论力学电子教程
理论力学 电子教程 第十三章 动能定理
例13-3 物体A、B,质量分别为 mA、mB,用弹簧相连,放在光滑 水平面上。弹簧原长为 l0,刚度系数为 c。现将弹簧拉长到 l 后 无初速释放,求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体 A、B 的速度,弹簧质量 不计。
特殊情况下,若N=常量时,则
W -f NS
S为特殊运动所经路径M1M2的曲线长度。
理论力学电子教程
理论力学 电子教程 第十三章 动能定理
(4) 作用在绕定轴转动刚体上的功
ds Rd, dr ds, cos F= F 元功 F dr F Rd M d z

F
A
B
理论力学电子教程
理论力学 电子教程 第十三章 动能定理
vA y A mAg F
FNA
vB
mBg
F
FNB
B
z
【解】 作受力图。质点系包含两个质点A、B由于质点位移在 水平方向,外力不作功;但两质点间的距离是可变的,故 内力F、F’所做的功不为零。设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体A、 B的速度分别为 VA、VB,方向如图示。由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电子教程
理论力学 电子教程 第十三章 动能定理
【典型题精解】
例13-2 长为 l 质量为 M 的均质杆 OA 用光滑铰 O 固定。 初始时于水平位置无初速释放,求当杆转过任意角 时角速 度和角加速度。 o

l
理论力学电子教程
理论力学 电子教程 第十三章 动能定理
【解】 设 时为 、 。 铰链O的约束反力 不作功,只有重力功。 用动能定理有

理论力学课件第13章: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课件第13章:动能定理

求:切削力F的最大值。
解: P有用 P输入 P无用 3.78kw
P有用
F
F
d · n
2 30
60
60 3.78
F dn P有用 0.1 42 17.19kN
当 n 112r / min 时
F 60 3.78 6.45kN
0.1112
例13-8:
已知 :m ,l0 ,k , R , J。
系的所有力的功率的代数和.
机床
dT dt
P输入 P有用 P无用

P输入
P有用
P无用
dT dt
3、机械效率
有效功率 机械效率
P有效
P有用
dT dt
P有效
P输入
多级传动系统 12 n
例13-7
已知: P输入 5.4kw, P无用 P输入 30%
d 100mm, n 42r / min , n ' 112r / min
2 1
M
zd
若 M z 常量
则 W12 M z (2 1)
4. 平面运动刚体上力系的功
由 vi vC viC 两端乘dt,有 dri drC driC 作用在 Mi 点的力 Fi 的元功为 δWi F idri Fi drC Fi driC
其中 Fi driC Fi cos MC d M C (Fi )d
W
Fxdx
Fy dy
Fz dz
力 F 在 M1 ~ M 2 路程上的功为
W12
M2 M1
δW
M2 M1
F ·dr
三、几种常见力的功 1、重力的功
质点
Fx Fy 0 Fz mg
W12
z2 z1

理论力学 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 动能定理
+s s
mg A2 v2=0
l0
v0
F
(a)
(b)
(c)
24
动力学 解:
质点系的 动能定理
取平台为研究对象。从平衡位置A1(图a)运动到最大下
沉位置A2(图b),平台的初动能 T1=mv02/2 ,而末动能 T2=0 。
弹簧的初变形1= s=mg/k,末变形 2= s+s ,作用在平台上
解:取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
W
(F )
0.9 2mg mg (0.6 0.15) 1.35mg 2
T1 0
T2 1 1 2m 0.92 2 1 mv2 2 3 2
0.9 v
T2 5 mv2 6
代入到T2 T1 W ( F ) 得
v 3.98m/s
动能定理
各种运动形式存在能量转换和功的关系, 在机械运动中则表现为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 和动量矩定理用矢量法研究不同,动能定理从
能量角度研究动力学问题,建立了与运动有关
的物理量—动能和作用力的物理量—功之间的 联系,有时可以方便有效地解决动力学问题 。
3
动力学
力的功 § 14-1 力的功
力的功是力沿路程累积效应的度量。 质点在常力F作用下,力F的功定义为:
1.平动刚体
3.平面运动刚体
1 T J P 2 (P为速度瞬心) 2
J P J C Md
2
1 1 1 1 2 2 2 2 2 J C M (d ) M vC J C 2 2 2 2
19
动力学 [例2]
质点系和刚体的 动能
坦克或拖拉机履带单位长度质量为r ,轮的半径为r, 轮轴之间的距离为d,坦克或拖拉机前进的速度为v0 。求全 部履带的总动能。

理论力学第13章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第13章动能定理
详细描述
在理论力学中,动能被定义为物体运动时的能量,其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动量改变量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的冲量。因此,如果一个力在一段时间内作用在一个物体上,那么这个力就会使物体的动量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动能的变化。
动能的定义
外力的功
外力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
总结词
外力的功是指力对物体运动所产生的效应,其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的乘积。这是物理学中功的定义,也是计算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基本方法。
详细描述
VS
系统动能的增量等于合外力对系统所做的功。
详细描述
系统动能的增量是指在一个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这个增量可以通过计算合外力对系统所做的功来得到。如果合外力对系统做正功,则系统动能增加;如果合外力对系统做负功,则系统动能减少。因此,系统动能的增量与合外力对系统所做的功有直接的关系。
总结词
系统动能的增量
03
CHAPTER
动能定理的应用
适用于单个质点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情况,计算质点的动能变化。
单个质点的动能定理指出,质点在力的作用下运动时,外力对质点所做的功等于质点动能的增量。这个定理是理论力学中研究质点运动的基本定理之一,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单个质点的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是能量守恒定律在动力学中的具体表现,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动能定理适用于一切宏观低速的物体,对于微观、高速适用于狭义相对论。
动能定理适用于直线运动,对于曲线运动需要积分形式进行处理。
动能定理的适用范围
02
CHAPTER
动能定理的基本内容
总结词

理论力学——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动能定理
I 为AB杆的瞬心
v IA
系统分析

v l sin
v

C
T总 TA TAB
3 TA Mv 2 4
TAB
T总
2
A
1 2 I I AB 2
1 9 M 4m v 2 12
1 2 l 1 2 I I ml m ml 12 2 3 mv 2 1 2 mv 6sin 2 3
速度合成矢量图如图。由余弦定理
2 2 2 vC vA vCA 2vAvCA cos(180 j ) 2 2 vA (1 l ) 2v A 1 2 2 l cos j 2 1 2 2 v A 4 l l v A cos j 系统分析
A
j
vCA v C vA
动能的瞬时性
C

P
1 1 1 2 2 2 T ( J C md ) J C m(d ) 2 2 2 2 因为d· =vC ,于是得
1 2 1 2 T mv C J C 2 2
平面运动刚体的动能等于随质心平动的动能与绕 质心转动的动能的和。
牢记均质圆盘在地面上作纯滚动时的动能:
解:在椭圆规系统中滑块 A和B作平动,曲柄 OC作定轴转动,规尺AB作平面运动。首先对 运动进行分析,O1是AB的速度瞬心,因: A 运动分析
vA
AB
O1
vc O1C AB OC AB
系统分析
vA O1 A AB 2a cos j a
1 ma 2 TA mAvA 2 2
第十三章 动能定理
• • • • •
力的功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 动能定理 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举例 功率· 功率方程· 机械效率

理论力学13-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13-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13-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是理论力学中重要的定理之一,描述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外力做功 的关系。它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动能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动能定义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计算方法
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与速度平方的乘积乘以常数1/2。
举例
例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速度为v,它的动能为Ek=1/2mv^2。
碰撞实验
通过观察简谐摆的运动过程, 可以验证动能定理在实验中 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利用碰撞实验可以验证动能 定理在不同碰撞情况下的适 用性。
滚动小球实验
通过观察滚动小球的动能变 化,可以验证动能定理在滚 动运动中的应用。
结论和要点
结论
动能定理是描述物体动能变化与外力做功关系的重要定理。
要点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可以通过实验验证。
动能定理的提出及其重要性
1 提出背景
动能定理最早由牛顿提出,是牛顿运动定律的一部分。
2 重要性
动能定理能够精确描述物体动能的变化与外力做功的关系,对研究运动学和动力学等科 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及推导过程
动能定理表达式 推导过程 推导公式
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功的定义推导得出 W = ΔK = (1/2)mvf^2 - (1/2)mvi^2
动能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碰撞问题
2
动能定理在研究碰撞问题中起到关 键作用,如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3
机械能守恒
动能定理与势能定理结合可以帮助 解决机械能守恒的问题。
动能定理与其他物理定律的 关系
动能定理与动量定理、能量守恒定 律等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理论力 学的核心部分。

理论力学课件: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课件:动能定理
指标之一,一般机械效率η可由机械设计手册查得。
动能定理
【例12-8】 C618车床的主轴转速n=42r/min时,其切削力
P=14.3kN,若工件直径d=115mm,电动机到主轴的机械效率
η=0.76。求此时电动机的功率为多少?
解 由式(12-12)得切削力P 的功率:
动能定理
12.5 势力场 势能及机械能守恒定理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
12.4 功率 功率方程
1.功率
在单位时间内力所做的功称为功率。它是衡量机器工作
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δW 是dt时间内力的元功,则功率为
动能定理
由于元功为δW =Ft·ds,因此
即,力的功率等于切向力与力作用点速度的乘积
力矩的元功为δW =M·dφ,则
即,力矩的功率等于力矩与物体转动角速度的乘积。
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
12.1 力的功
12.2 质点 质点系的动能
12.3 质点与质点系的动能定理
12.4 功率 功率方程
12.5 势力场 势能及机械能守恒定理
12.6 动力学普遍定理及综合应用
思考题
动能定理
12.1 力 的 功
工程实际中,一物体受力的作用所引起运动状态的变化,
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和方向,而且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经过
的功。
动能定理
图12-15
动能定理பைடு நூலகம்
【例12-4】 在图12-16中,为测定摩擦系数f,把矿车置于
斜坡上的A 点处,让其无初速下滑。当它达到B 点时,靠惯性
又往前滑行一段路程,在C 点处停止。求摩擦系数f0,已知S1、
S2 和h。
图12-16
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第13章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理论力学-第13章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动能定理的应用举例-例 题 3
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 作功的力A、B轮的重力和弹簧 的弹性力。
系统的动能表达式为
T
1 2
mvA2
于是,力在刚体由角度1转到角度2时所作的功为
W12
2 1
M
z
(F
)d
力的功
作用在刚体上力的功、力偶的功
定轴转动刚体上外力的功和外力偶的功
于是,力在刚体由角度1转到角度2时所作的功为
力偶的功
W12
2 1
M
z
(F
)d
若力偶矩矢M与z轴平行,则M所作之功为
W12
2 M d
1
若力偶矩矢M为任意矢量,则M所作之功为
的质量也为m。A、B、C用无质量的
绳相联,绳相对B轮无滑动。系统初 始为静止状态。
试求: 1.当物块C下降高度为h时,轮A质 心的速度以及轮B的角速度。 2.系统运动时,物块C的加速度。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动能定理的应用举例-例 题 2
解: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画出 系统中作功的力。
1.分析运动 确定各部分的速度、 角速度。
g 3
vC
物块的加速度为
aC
aA
g 6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动能定理的应用举例
例题3
均质圆轮A、B的质量均为
m,半径均为R,轮A沿斜面作 纯滚动,轮B作定轴转动,B处 摩擦不计。物块C的质量也为
m。A、B、C用轻绳相联,绳
相对B轮无滑动。系统初始为 静止状态。圆盘A的质心处加
一不计质量的弹簧,弹簧刚度 系数为k
T
1 2
mvC2
1 2
JC 2
其中vC为刚体质心的速度;JC为刚体对通过质心且垂直于运 动平面的轴的转动惯量。

大学理论力学 动能定理

大学理论力学 动能定理

v mg
FA F NA mg FB F NB
W
2 mg S sin f mgS cos
mg S ( 2 sin f cos )
1 1 2 2 T1 0 T 2 mv mv mr 2 2 2 2 5 2 T 2 mv 运动学关系: v r 4
F d r
所以
dr dt F v F v
PF
功率等于切向力与力作用点速度的乘积。 作用在转动刚体上的力的功率为
P δW dt M d
z
dt
M z
式中Mz是力对转轴z的矩,ω是角速度。即:作用于转动 刚体上的力的功率等于该力对转轴的矩与角速度的乘积。
§13-4 功率· 功率方程· 机械效率 二、 功率方程 取质点系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两端除以dt,得
§13-3 动能定理 理想约束反力的功
约束反力元功为零或元功之和为零的约束称为理想约束。 1.光滑固定面约束
δW F d r 0
2.活动铰支座、固定铰支座和向心 轴承
§13-3 动能定理 3.刚体沿固定面作纯滚动
W Fs F s d r F s v d t 0
4.联接刚体的光滑铰链(中间铰)
d( 1 2 m ivi ) δW i
2
dT δWi
式中δWi 为作用于这个 质点上的力Fi作的元功。
上式称为质点系动能定理的微 分形式:质点系动能的增量等 于作用于质点系全部力所作的 元功的和。
上式积分,得:T2 T1
Wi
设质点系有n个质点, 上式称为质点系动能定理的积分 将n个方程相加,得: 形式:质点系在某一段运动过程中 n n 1 2 d( m i v i ) δ W i 起点和终点的动能的改变量,等于 2 i 1 i 1 作用于质点系的全部力在 1 2 d ( m ivi ) δW i 这段过程中所作功的和。 2

理论力学课件 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课件 动能定理
i 1
Ci Fi dri
!注意
质点系的外力和内力都可能作功。
2012年5月3日 Thursday
理论力学CAI
10
2. 常见力的功
① 常力的功
W CF dr F Cdr F r r0
常力的功与积分路径无关
重力的功
Fx =0, Fy =0, Fz =-mg
理论力学CAI
1
§13.1 质点系的动能计算
1. 质点系的动能
质点的动能
T 1 mv2 2
动能是算术量,恒取正值,单位J(焦耳)。
质点系的动能:构成质点系各质点动
能之和。
T
1 2
m
i
v
i
2

2012年5月3日 Thursday
T

1 2
m1v12

1 2
m2v22

1 2
m3v32
理论力学CAI
F ij d ri F ij d r j
F ij d r j d ri F ij d r j ri
F ij d ρ ij
n
n
W i1 j 1i Cij Fij dρij
内力的功取决于质点 之间的相对位移
W总 W主动力 W约束
W主动——主动力的功。如重力, W约束——约束力的功。
理想约束条件下,约束力的功为零,即 W约束=0 一般将摩擦力视为主动力。
这样,力系的总功就是主动力系的功。
W总 W主动力 W重力 W弹力 W摩擦力 W其它主动力
W重力——重力的功与路径无关,与高度差有关。 W弹力——弹性力的功与路径无关,与初末变形量有关 。 W摩擦力——摩擦力的功与路径有关。

理论力学第13章-动能定理

理论力学第13章-动能定理

k C
G
W1 G h 9.8 5 49N c m (a)
(b)
弹性力的功:1 0, 2 AC BC AB 2 202 52 40 1.23c m
W2
k 2
2 1
2 2
40 2
0 1.232
30.3N c m
所有力的功 W W1 W2 49 30.3 18.7N c m 0.187J
13 动能定理
13.1 力的功、功率 13.1.1 功的表达式 力的功( Work )是力在一段路程上对物体作用的累
积效果,其结果将导致物体能量的变化。
设质量为 m 的质点 M,受力 F 作用,质点在惯
性参考系中运动的元位移为 d r。
力的元功 :力F 在元位移上 累积效果
dW F dr
(13-1)
与其角速度平方的乘积之半。
根据平行轴定理
JP JC M d2
M 为刚体的质量,d = P C ,J C 为对于质心的转动惯量。
T 1 2
JC M d2
2
1 2
JC
2
1 2
M
d
2
因为 d vC
T
1 2
M
v
2 C
1 2
JC
2
(13-21)
即作平面运动的刚体的动能,等于随质心平动的动能与
绕质心转动的动能的和。
P
M
z
dj
dt
M
z
(13-15)
即力矩的功率,等于力矩与刚体转动角速度的乘积。
功率计量单位为焦耳/秒 ( J / s ),瓦 ( W ):
1W 1J/s 1N m/s
(2)机械效率。P输入、P输出、P损耗 分别表示输入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动能定理O 转动。

在绕过圆盘的绳上吊有两物块A ,B ,质。

绳与盘之间无相对滑动。

在圆盘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按以N ·m 计,ϕ以rad 计)。

求0=ϕ到πϕ2=时,力偶M 与()2109.7M A B2AB 0W W W W 4d mm g r Jπϕϕπ=++=⋅+-=⎰13-2 图示坦克的履带质量为m ,两个车轮的质量均为1m ,车轮视为均质盘,半径为R,两车轮轴间距离为R π.设坦克前进速度为v ,计算此质点系的动能。

解:1. 先研究车轮,车轮作平面运动,角速度Rv=ω;两车轮的动能为 21221211232121212v m R m v m T =⎪⎭⎫ ⎝⎛⋅+⋅=ω图13-22. 再研究坦克履带,AB 部分动能为零,CD 部分为平动,其速度为2v ;圆弧 AD 与BC 部分和起来可视为一平面运动圆环,环心速度为v ,角速度为Rv =ω , 则履带的动能为 ()22222222222212212421v m R m v m v m T =++=ω 3. 此质点系的动能为 ()221212321v m m T T T +=+= 13-3题解:P 为B 运动的瞬心,以B则:a e r v v v =+且:,,r e a B v r v v v v ω=== 故:B e r v v v v r ω=+=+ 则该系统的动能为:2222222111222111 ()242B B T mv J Mv m v r mr Mv ωωω=++=+++13-4均质连杆AB 质量为4kg ,长l=600mm 。

均质圆盘质量为6kg ,半径r=100mm 。

弹簧刚度为k=2 N/mm ,不计套筒A 及弹簧的质量。

如连杆在图示位置被无初速释放后,A 端沿光滑杆滑下,圆盘做纯滚动。

求:(1)当AB 达水平位置而接触弹簧时,圆盘与连杆的角速度;(2)弹簧的最大压缩量δ。

图13-3 rv evs rad lgW T T lmg W ml TT V A h A AB AB A /952.42330sin 2)31(210)1(1202221===-===∑∑ωω的速度为时,物体下落设物体13-5 质量为m ,沿倾角为θ的斜面向下只滚不滑,如图所示。

滚子借助于跨过滑轮B 的绳提升质量为2m 的物体C , 同时滑轮B 绕O 轴转动。

滚子A 与滑轮B 的质量相等,半径相等,且都为均质圆盘。

求滚子重心的加速度和系在滚子上绳的张力。

解:设滚子质心下滑距离S 时,质心的速度为ν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设滚子半径为R ,初始动能为1T =常量 该系统的动能为22222221311122222A B T mR mR m v ωω=++ 将A B R R v ωω==代入,得图13-4 C max 1202maxmax 21max (1) 001(sin 30)22287.1T T lW mg k T T Wmmδδδδ===+--==∑∑设弹簧的最大变形量为()222122T m m v =+ ()2sin W mg m g s θ=-∑由动能定理得,()()221212sin 2m m v T mg m g s θ+-=- 将上式两边对时间求导得22sin 2m m a g m m θ-=+以A 为研究对象2()sin (1)0cos (2)1() (3)2cx A T cy N A A A ma m a F F mg ma m F mg a J mR Fr Rθθα=-=+-=⋅=-=⋅=联立(1)和(3)得:22223(2)sin 2(2)T mm m mm F g m m θ++=+13-6 均质OA 杆可绕水平轴O 转动,另一端铰接一均质圆盘,圆盘可绕铰A 在铅直面内自由旋转,如图所示。

已知杆OA 长l ,质量为m 1;圆盘半径为R ,质量为m 2。

摩擦不计,初始时杆OA 水平,杆和圆盘静止。

求杆与水平线成θ角的瞬时,杆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解:对于圆盘A 有()0A A A i J M F α==即有:0A α=而初始圆盘静止,故圆盘A 平动。

AF FmgTF xy1222221222222212121221221212011221,31111(3)2326sin sin 21(3)sin sin (1)621OA A O OA A A OA O OA OA OAOA OA T T T T J m v v l J m l T m l m l m m l lW m g m gl T T W l m m l m g m gl ωωωωωθθωθθω==+=+=⋅==+=+=+-=+=+=∑∑而故:将式()两1212(36)cos 2(3)OA m m g m m lθα+=+边对时间求导得13-7题 解:(1)当软绳FG 被剪断之后,方板做平行移动,且剪断瞬间速度为零由平面运动方程 0cos 60Cx ma mg =0sin600Cy AD BE ma F F mg =+-= (点A 只有x 方向的加速度)0000sin 60cos60sin 60cos6002222C AD AD BE BE b b b bJ F F F F α=-⋅-⋅+⋅-⋅=解得:12Cx a g =,171.744AD F mg kN ==,1267.744AD F mg kN ==AD F Axa xy C D且AD BE F F =,故2022(1sin 60) 2.63/Cy A va a g m s l===-= 由质心运动定理:AD BE Cy F F mg ma +-=解得:248.5AD BE F F kN ===13-8 三个均质轮B 、C 、D ,具有相同的质量m 和相同的半径R ,绳重不计,系统从静止释放。

设轮D 作纯滚动,绳的倾斜段与斜面平行。

试求在重力作用下,质量亦为m 的物体A 下落h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2222222222210111111222222221,,,,221,4A AB B B c c D D D B B D B B B ACD B C D A A h A v TT mv mv J J mv J v v v v v v J J J mr r r r r T mv T T W ωωωωωω==+++++=========-=∑设物体下落时,物体的速度为 图13-8 ADF BEF Cya mgA 2sin (1)14(1sin )21DA W mgh mgh v mg a αα=-=-=∑将()式两边对时间求导得:(2)以B 为研究对象1()B B BT BC J MF F R F R α==-∑ (1)12B T BC T ma mg F F F =--+ (2) 其中:B B a R α=,B A a a =,212B J mR = 以A 为研究对象2A T A ma F ma '-= (3) 联立(1)、(2)、(3)得:165sin 21BC F mg α+=13-9题 解:(a )10T =2212O T J ω=11)2W mg a =∑其中:2222))3O C J J m ma =+= 由21T T W -=∑得:2212()1)23ma mg a ω= 解得:/s ω=1T F BCF 2T F 'A(b )板作平面运动,而0xF=∑,则质心C 将铅直下落,当板处于水平位置时,P 为瞬心(如图所示):10T =: 2212P T J ω=1(21)2W mg a =∑ 其中:222221115()()()212212O P J J m a m a a m a ma =+=++= 由21T T W -=∑得:2215()(21)212ma mg a ω= 解得:12(21) 3.121/2g s a aω-==13-10 图示均质杆长为2l ,质量为m ,初始时位于水平位置。

如A 端脱落,杆可绕通过B端的轴转动、当杆转到铅垂位置时,B 端也脱落了。

不计各种阻力,求该杆在B 端脱落后的角速度及其质心的轨迹。

解:(一)B 脱落前瞬时lg mgl l m23)2(32122==⋅ωωB 脱落后杆以此角速度在铅直面内匀速转动。

(二)B 脱落后瞬时23gll v Cx ==ω B 脱落后杆质心作抛体运动22123gt l y t gl x C C --==2223t gl x C = (1)22t gl y C -=+ (2)式(1)、(2)消去t ,得032=++l y lx C C即:03322=++l ly x C C此即所求脱落后质心的运动轨迹。

POA O 'A 'C 'C C v '045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